2022俄乌冲突一般指在2022年俄罗斯和乌克兰爆发的军事冲突。冲突爆发的主要背景有民族问题、克里米亚问题等。
2022年2月17日以来,乌东部地区局势恶化,乌政府和当地民间武装相互指责对方在接触线地带发动挑衅性炮击。2月21日,俄罗斯军方表示,击毙5名非法越境的乌克兰破坏组织成员。对此,乌克兰军方予以否认。同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当晚签署命令,承认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两个共和国为独立国家。
俄乌冲突详细介绍:
2022年2月24日,今日俄罗斯报道称,俄罗斯总统普京再次发表全国讲话,宣布为了实现乌克兰的去军事化,在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全面战争爆发。
2月25日,俄乌边境全线燃起战火,俄控克里米亚与黑海地区的俄军也在向北推进。俄军已取得切尔诺贝利地区控制权。2月27日,乌方同意在乌白边境的普里皮亚季河区域与俄罗斯进行谈判。
3月1日,据俄新社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称,乌克兰所有大城市均已被封锁。当地时间2022年3月3日,俄乌第二轮会谈结束,俄乌双方就临时停火建立人道主义通道达成一致。
2022年3月5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莫斯科时间3月5日10时起,俄军在乌克兰进入静默状态,并为平民离开马里乌波尔和沃尔诺瓦哈开放人道主义通道,人道主义走廊和撤离路线已与乌克兰方面达成一致。
2022年3月7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乌克兰应当承认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并且承认“顿涅茨克共和国”和“卢甘斯克共和国”的独立。如果乌克兰能够接受这些条件,俄罗斯将停止特别军事行动。
眼下,俄乌局势持续胶着。
在俄军完成从赫尔松市撤军之后,局势又迎来了新的变化。眼下,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军队正在赫尔松地区的第聂伯河两岸形成相持之势。
乌克兰南部作战司令部报告说,俄罗斯军队继续装备工事和防御阵地,并在第聂伯河左岸进行防御行动。
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消息来源报道说,俄罗斯军队炮击了赫尔松州的杜德恰尼、卡奇卡里夫卡和普里德尼普罗夫斯基,以及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伊林卡——都在第聂伯河右岸。
乌克兰军队则继续瞄准扎波罗热州和赫尔松州后方的俄罗斯军队和后勤节点。
有消息报道,自从俄军退回到第聂伯河东岸据守以来,近两日又出现“进一步后撤”的迹象,而乌军曾试图从第聂伯河上的小岛进行突破,但都被俄军击退。
不过,部分消息指出乌军已“突破进入第聂伯河东岸”。对此,俄方表示否认,目前,赫尔松地区的卡霍夫卡和阿列什基等居民点仍由俄军控制。
有分析人士认为,俄军在第聂伯河东岸防御力量强大,乌军不太可能直接越河。预计下一个热点地区将在顿巴斯东部的顿涅茨克附近。
而俄罗斯在从南部赫尔松撤军后,会重新把重点放到乌克兰东部,以呼应克里姆林宫“全面解放”顿巴斯的战略。
日前,乌前防长、基辅智库国防战略中心主席安德烈·扎戈罗德纽克也在大西洋理事会的博客中提醒道:“俄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苏罗维金能够将赫尔松撤退的想法推销给俄总统普京的唯一方法是承诺在乌东部取得成功。”“因此,乌克兰必须为未来几周俄军在顿巴斯地区的军事行动重大升级做好准备。”
同时,基辅也被迫从南部调遣军队。俄媒称,乌军至少有一个旅已被派往顿涅茨克地区的巴赫穆特市。
美军最高将领、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资料图图源:美媒
目前战斗最激烈的地方仍是巴赫穆特,据乌克兰总参谋部数据,在过去一天消灭了630名俄罗斯士兵,可见战事之激烈。
一名西方官员表示,尽管乌军目前攻势较为强劲,“但我们预计仍会有一场苦战,双方胜负难决”。
美军最高将领、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近日表示,乌克兰在短期内取得彻底军事胜利的可能性并不大,他称,尽管俄罗斯在战场遭遇挫折,但在乌克兰境内仍然拥有强大的战斗力。
的确,随着东欧的冬天来临,战局还会进一步发生改变。
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近日表示,乌克兰军队在美国及其盟国的支持下,配备了大量冬季装备,将会在俄罗斯军队面前占据上风。
不过,冬季天气和泥泞使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更加困难,从乌克兰东部哈尔科夫到南部赫尔松的战线开始稳定,这是预计行动放缓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历史上,俄罗斯最擅长在冬天的战场上扭转乾坤,严冬是俄罗斯的天然盟友。
专家认为,这并不能令乌克兰感到轻松,现在就说俄军失败或乌军获胜还为时过早。
可以预测的是,这场寒冬,俄乌之间的冲突势必更加激烈。
与此同时,乌克兰与邻国白俄罗斯的关系进一步紧张,白俄罗斯国家边境委员会新闻处发布通报称,乌克兰在与白俄罗斯接壤的沃伦地区建起数百米的混凝土围栏。另外,乌方还在与白俄罗斯接壤的边境地区修建了障碍壕,并安装_望台。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10月初曾表示,乌克兰在乌白边境集结了15万名军人。
对于俄罗斯来说,白俄罗斯可谓是面对北约的前沿阵地,这是一幅最重要也是最后一个战略屏障,如果失守,俄罗斯将面临严峻的境地。因此,普京也不会放任不管。
延伸阅读
泽连斯基现身赫尔松感谢北约北约秘书长却发出警告
俄军撤离赫尔松地区5天后,14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现身赫尔松,向乌克兰军队发表讲话。
据路透社报道,泽连斯基告诉军队,“我们正在前进,已经准备好迎接和平,整个国家的和平。”
14日,泽连斯基现身赫尔松。图自外媒
讲话中,泽连斯基感谢北约和其他盟友的支持,并特地指出,美国的“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系统发挥了很大作用。
当被问及乌军下一步的目标时,泽连斯基称,“不会是莫斯科,我们对他国领土不感兴趣。”
而对于泽连斯基此行,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当天表示,“没有评论。这是俄罗斯的领土。”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随着俄乌冲突进入第九个月,局势愈发复杂。俄军撤离赫尔松能否被视为俄乌冲突转折点?和谈几时开启?美国及北约在其中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连日来,乌克兰频频释放谈判信号,乌外长库列巴还在东盟峰会上放风称,如果俄外长拉夫罗夫提出会谈的请求,乌克兰方面会予以考虑。
此前,泽连斯基还提出了乌克兰启动对话的条件:恢复领土完整,尊重《联合国宪章》,赔偿所有损失,惩罚每名战犯,保证不再开战。
对于上述言论,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格鲁什科14日明确表态——不会接受启动乌克兰问题谈判的先决条件。
格鲁什科说,“这些条件是不可接受的”,俄方愿意进行谈判,但谈判自然应该考虑到当地局势。
乌克兰军队
尽管重新控制赫尔松地区被视为乌军的重大胜利,但这场胜利意味着什么,还难下定论。
美国总统拜登14日就俄乌局势对记者说,夺回赫尔松是乌克兰的重大胜利,目前很难说这场胜利会意味着什么,但美国将继续支持乌克兰。
此前拜登称,莫斯科和基辅将“舔舐伤口”。
同样是在14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发出警告,尽管基辅最近在战场上取得成功,但不应低估俄罗斯的军事实力。
“我们不应该犯低估俄罗斯的错误。俄罗斯武装部队保留了重要的实力以及大量的部队。”斯托尔滕贝格警告称,“接下来的几个月将会是艰难的。”
斯托尔滕贝格资料图
在局势愈发复杂的背景下,俄乌和谈何时才能重启?
乌克兰首席谈判代表戴维·阿拉卡米亚13日表示,与俄罗斯的和平谈判可能在2023年下半年重新开始。
阿拉卡米亚说,在他看来,俄乌合谈要等到“俄罗斯和美国的选举周期开始工作”的时候。
“也就是说,在明年下半年美国总统大选开始的时候。此外,普京将在2024年面临选举。每个人都需要在政治上展示一些东西。”他说。
事实上,针对目前是否通过谈判解决俄乌冲突问题,美国政府内部也出现了不小的分歧。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认为应尽快谈判。米利在一场内部会议上表示,乌克兰在冬季到来前,已经在战场上取得了一些预期的成果,他们应该努力在谈判桌上对此进行巩固。
持反对意见的美国政府高官坚持认为,双方都没有准备好谈判,暂停战斗会给俄罗斯留下机会。
拜登的一些顾问则表示,现在谈判还为时尚早。
正如泽连斯基所说,乌克兰重返赫尔松,离不开北约及盟友的支持。一旦俄乌和谈重启,美国和北约又将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从公开表态看,美方称乌克兰将自主决定和谈的时间和内容。
12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柬埔寨会见乌外长库列巴时表示,乌克兰将自己来决定关于对俄罗斯谈判的相关时间和内容。
但私下里,美方正推动乌克兰释放和谈信号。
美国《华盛顿邮报》当地时间11月5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说法爆料,拜登政府正在私下鼓励乌克兰领导层发出对与俄罗斯谈判持开放态度的信号,并放弃那些公开拒绝参与和平谈判的表态。
报道援引美国官员的话称,“对我们的一些伙伴来说,‘乌克兰疲劳’是一种真实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据俄媒消息,14日,美俄双方代表团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举行了秘密会谈。俄方代表是俄罗斯对外情报局长纳雷什金,美方代表是美中央情报局局长伯恩斯。
路透社指出,这次会谈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俄两国高级别官员首次进行面对面会谈。
一名要求匿名的白宫官员表示,伯恩斯与俄方代表的会谈将不涉及俄乌冲突的解决方案,“我们提前向乌克兰通报了他的行程,我们坚持我们的基本原则:任何有关乌克兰的事务不能没有乌克兰参与”。
俄政治学者巴久克称,美国私下推动乌克兰放出谈判风声,表明华盛顿对战胜俄罗斯缺乏信心,尤其是欧洲担心局势恶化。他们的武器库和财政储备正在耗尽,美国也陷入能源和通胀危机泥潭,为了维护脸面,因此提出让乌克兰与俄进行谈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据报道,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周四在新闻发布会上指责西方试图彻底摧毁俄罗斯,并明确表示美国和北约直接参与了俄乌冲突。
↑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资料图据ICphoto
拉夫罗夫指出,美国及其盟友本质上已经向公众表态——他们不仅寻求俄罗斯在战场上的失败,还希望其“彻底被摧毁”。这位外交官还补充说,甚至西方已经有一些关于如何划分俄罗斯领土的讨论。
“别说美国和北约没有参与这场冲突,你们直接参与其中。”拉夫罗夫说,并指出西方不仅向基辅提供武器,其唯一目的是杀死俄罗斯人,而且还在英国、德国和意大利积极训练乌克兰军队。他补充说,除了大量雇佣军外,还有越来越多的西方教官直接在乌克兰实地训练乌军部队,向部队演示如何发射他们供应给该国的武器。
另有报道指出,美国目前正考虑继续扩大为乌军提供的训练。该报道援引多名美国官员的话称,该计划可能包括每月在德国美军基地指导约2500名乌克兰士兵。报道称,如果该计划落地,美国不仅会增加接受训练的部队人数,而且还将改变他们接受指导的类型——这意味着将会进行更大规模的团体训练,涉及到更复杂的战术,包括在炮兵支援下进行的演习。
此外,美国官员在接受采访时还表示,鉴于前线的稳定让乌克兰能向后方派遣更多部队,预期的俄乌冲突冬季蛰伏期可能会为更有力的训练方案创造机会。
据悉,自2月下旬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已承诺向乌克兰提供近200亿美元的安全援助。上个月,俄罗斯召见了英国驻俄大使,声称英国曾向在克里米亚袭击俄罗斯黑海舰队的乌克兰军队提供训练,而英国国防部否认了这些指控。
延伸阅读:
欧盟吞下俄罗斯3000亿欧元俄方:必将反制后果自负
当地时间11月30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发表声明称,已经冻结了俄罗斯中央银行共3000亿欧元储备,还冻结了俄罗斯寡头的190亿欧元资金。她强调,俄罗斯必须为其造成的破坏付出经济上的代价,“据估算,乌克兰遭受的损失约为6000亿欧元”。
冯德莱恩表明,欧盟将创建一个机构来管理这些资金并用于投资,且将其收益用于乌克兰。不过她的另一句话就有点意思了:一旦反俄制裁被解除,这些资金应当被用于“俄罗斯完全赔偿其在乌克兰造成的损害”。
冯德莱恩
这里有两个关键点,第一点,欧盟表示未来会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只不过能解除多少,欧盟肯定会采取最低限度的行动,尤其是那些对欧盟造成反噬效果的制裁,肯定会被列入第一批名单,同时也算是以“大义”的名分,给欧盟松了一口气。
特别是在能源制裁上,欧盟曾在5月意气风发地表示,会在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而最近几天,欧盟却在讨论给俄罗斯石油设定价格上限,丝毫不提禁止石油的往事。
这说明什么?说明欧盟仍然想要俄罗斯的石油,相比于波兰强烈要求的每桶石油30美元,欧盟预计设定的上限为60美元,在波兰的价格锚定套路下,60美元一桶看起来反而显得还算“合理”。顺便一提,美国原油目前约为一桶80美元。
石油
第二点,因为俄罗斯不可能接受欧盟的赔偿要求,欧盟就只有强制俄罗斯赔偿。欧盟声称“俄罗斯必须‘全额赔偿’乌克兰的损失”,言下之意,预估的6000亿欧元损失还只是保底情况,而实际上的损失有多少,我们无从知晓。
那么出现了一个问题,俄央行的储备只有3000亿欧元,加上俄罗斯寡头的那点“零头”,也远远达不到估算的金额。于是欧盟想了个什么办法呢?那就是“用俄罗斯的钱搞投资”,将近3000亿欧元的缺口就用“钱生钱”的办法解决。
唯一明确的是,这个缺口数字越大,欧盟的强制行为就越显得“正义”。这样一来,就算被收走3000亿欧元,俄罗斯也没办法“抱怨”吧?此外,欧盟还提议设立一个以联合国为靠山的特别法庭,用以调查和审判俄罗斯的侵略罪行。
欧盟
尽管我们知道欧盟现在面临着资金匮乏的窘境,但采取没收他国资产的做法来填补资金空白,仍是一个危险的举动,这势必会严重损害到相关国家间的关系,而且会给海外投资者蒙上一层心理阴影。
对于欧盟***的声明,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如果欧盟真的做出没收俄罗斯资产的行为,俄方必将采取反制措施。她强调,若俄方的反制措施对欧洲企业造成损害,其后果将完全由欧盟负责。
显然,在支持乌克兰这一点上,欧盟说一不二。即便俄乌冲突结束了,欧盟仍将继续充当乌克兰的“后盾”,并以各种形式让乌克兰冲上反俄的第一线。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直接影响到全球能源市场,以往化石燃料的不可替代性正发生改变,尤其是全球国家开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这也为能源出口提出了新思路,没有石油、天然气不要紧,可再生能源也是可以出售的!
新兴国家能源出口的新机遇
传统的资源出口型国家,通过出售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等)获得巨额利益,这也是中东地区非常富裕的主要原因,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角,即将替代传统石油和天然气,尤其是当下的欧洲,对于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尤为迫切,正在加速改变能源市场现状。
化石燃料虽然不会马上退出能源市场,但是化石燃料的需求量正在减少,其中的缺口正在被光电、风电、水电等新能源补上,这为新兴国家带来了新机遇, 例如马来西亚、老挝、澳大利亚等国家,正在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并且把多余的电力卖个其他国家,因此新兴国家正在取代传统资源国家。
太阳能出口是一门好生意
目前全世界的国家都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由于一些国家受到国土面积和人口的影响,没有足够资源发展新能源,这个时候就需要购买其他国家的可再生能源,比如说新加坡就是这样,新加坡地少人多,政府还有低碳电力要求,因此新加坡就需要购买电力,其中首选就是印尼和老挝。
印度尼西亚一年拥有充足的日照时间和区域,因此印度尼西亚正在大力发展太阳能,短短几个月时间, 印度尼西亚已经提出了5个太阳能出口项目,其中就包括了印度尼西亚廖内群岛的一个太阳能园区项目,项目包括35吉瓦太阳能、12吉瓦的电能存储以及4000公顷的用地面积,建成之后主要供给新加坡使用。
在这个新能源加速替代的时期,显然像印度尼西亚这样的国家拥有明显的优势,这些新兴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都可以转化成为可再生能源。
摩洛哥的新能源转型
摩洛哥以前是一个不起眼的非洲小国,摩洛哥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虽然摩洛哥北部与西班牙和葡萄牙隔海相望,但在早些年间摩洛哥的发展并没有跟上欧洲发展的节奏。
直到2009年摩洛哥开始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短短十多年时间,摩洛哥的太阳能发电提高了16倍,风力发电提高了6倍,目前新能源已经占据摩洛哥电力的37%。
这些电力正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西班牙,摩洛哥在新能源转型中吃到了红利,而且未来摩洛哥还将继续提高新能源的份额, 预计2030年将会有超过一半的电力都是来自新能源!
新兴国家的优势
相比较于传统能源国家,新兴国家的新能源不光环保而且更加便宜,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尤其出口欧洲这些发达地区的价格都不低,对于新兴国家来说绝对是一本万利的好生意,毕竟新能源只需要一次性投入,未来就会持续产生效益,这种模式正在改变全球能源市场的格局,不知不觉间石油和天然气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我个人觉得,事态可度能还是会往严重了的方知向发展的,应该衜并不会有所好转。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印度表现不俗,从购买俄罗斯石油、参加“东方-2022”军演、暂时退出“印太经济框架”经贸谈判、走出老路 制衡美国和俄罗斯,走出一条维护自身利益的新途径。 莫迪的核心是看到谁能从中受益印度人民。
莫迪表达了印俄关系的重要性,强调印俄伙伴关系将继续上升。 有了亚洲的朋友,俄罗斯不再担心美国和欧洲的压迫。 正是因为这些和其他因素,普京给了莫迪很多面子。 应该有一些可能。 因为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已经让双方都筋疲力尽。 事实上,他们都想尽快结束战争,但任何一方都无法吞下它。 所以,这么长时间以来,大家都没有做出任何让步。
但是,其实这场战争早就应该结束了,而此时,正好是一个好时机。 双方已开始在各种国际场合含蓄地表示冲突已经结束。 事实上,一旦双方达成某种程度的共识,那么真正意义上的休战确实已经不远了。 毕竟这场战争给双方造成的损失都非常严重,继续这种消耗真的不是长久之计。 布林肯当天发表声明称,在拜登总统的指示下,他授权美国国防部向乌克兰提供价值高达35亿美元的致命防御武器援助。
这是继2021年向乌克兰追加两批6000万美元和2亿美元军事援助后,美国又迈出的一步。去年以来,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总额已超过10亿美元。 事实上,乌杜克兰为了对抗25万俄军,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虽然在一定的方向上取得了进展,但对整体战局并没有什么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