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于公元前206年—前195年在位(公元前206—公元前202年在汉王位,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在帝位),登基后,刘邦一面平定诸侯王的叛乱,巩固统一局面,一面建章立制并采用修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迅速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不仅安抚了人民、凝聚了中华,也促成了汉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可以说刘邦使四分五裂的中国真正的统一起来,而且还逐渐把分崩离析的民心凝集起来。他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
总的来说一是巩固皇权的措施: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广封同姓王,收拾完异姓王; 二是治理天下的措施:刘邦采取的宽松无为的政策,尊儒求贤若渴,百姓休养生息。
以下是年鉴
公元前202年2月 刘邦统一中国,在定陶登基称帝,建立汉朝。
公元前202年5月 刘邦定都长安。
公元前202年 分别分封无诸和 为闽南王和东越王,实行少数民族自治政策。
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95年 陆续下达一系列诏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治理天下,恢复生产,发展经济。
公元前201年 平定临江王叛乱。
公元前201年 平定燕王臧涂叛乱。
公元前200年 韩王信叛乱,匈奴入侵。
公元前200年 北征匈奴,迅速平定韩王信反叛势力,先击败匈奴先头部队,后因增兵未到,轻敌致白登山之围。
公元前200年 制定礼仪
公元前199年 与匈奴和亲。领兵亲征,平定韩王信余寇,击败韩王信与匈奴勾结势力。
公元前199年 刘邦下令将六国共十万余贵族和豪强迁徙至帝都关中周围,以加强管理统治,消除六国地方原王族及贵族复辟势力。
公元前198年 处理赵国相贯高谋反事件。
公元前197年 平定赵国相陈烯叛乱。
公元前196年 封赵佗为南越王,巩固南方统一局面。
公元前196年 划闽南国与南越国交界处一部分土地,成立东越国,分封少数民族织为东越王,实行少数民族自治政策,同时使各少数民族异姓王互相牵制。
公元前196年 平定九江王英布叛乱。
公元前195年 作《大风歌》。
公元前195年 作《鸿鹄歌》。
公元前195年 下求贤诏。
公元前195年4月25日(公历6月1日) 刘邦驾崩,终年62岁(一说为53岁),葬于陕西长陵,庙号为“太祖”,谥号为“高皇帝”。
刘邦十二项第一
1、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由平民登上帝位的皇帝。
2、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御驾亲征而统一天下的皇帝。
3、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发明“招降纳叛”和“统一战线”军事战略战术的皇帝。 4、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休养生息”为国策从而在全国大力发展经济的皇帝。 5、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释放奴婢”从而一定程度上打击奴隶制度、解放生产力的皇帝。
6、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轻徭薄赋”政策、实行“十五税一”低税率的皇帝。
7、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推行“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的财政支出紧缩政策而提倡节俭的皇帝。
8、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制定礼仪从而巩固皇权的皇帝。
9、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下“求贤诏”在全天下广招贤士人才的皇帝。
10、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写诗的皇帝,其诗作——大风歌被誉为“千古人主第一词”。 11、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祭祀孔子并重用儒士的皇帝,从而为汉朝及后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思想治国奠定了基础。
12、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孝治理天下的皇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