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薪=年度固定工资(月工资12)+年度效益工资+长期效益奖励+社会保险+职务消费+保证金。年薪制工资不是一年才发一次的。根据劳动法,工资的支付周期不应超过一个月,年薪制也不例外。实行年薪制的,企业应当每月预付工资,年终结算。因此,虽然年薪是在年终结算的,但仍需按月预付,绝对不可以在年度结束后才支付。
2年薪一般分为基本年薪和绩效年薪以及保证金,基本年薪一般占整体年薪的一半左右,绩效年薪占剩余的三分之二,剩下部分一般为保证金。基本年薪的发放按平摊到每月的数量进行发放,绩效部分每年考核后按业绩发放。保证金一般是给你存起来暂时不发给你,等你退休或者离开单位时对你的情况进行考察和审计,没什么问题就发给你,或者你今年没有完成任务,绩效年薪部分扣完了都不能抵消你的过失,那么就从保证金里面扣,扣完为止。
年薪是月薪雇员的工资最简易互相比较的单位。年薪是一个人工作一年的总收入。年薪是实施激励的基本保证,是以年固定报酬额为基数分月发放的报酬,在形式上等同于月薪经营者也是劳动者,因而经营者理当也应在劳动力市场上对其所拥有的劳动力产权中的收益权能进行实现,实现的方式应该等同于其他职工的报酬收入,企业收益有一定的会计期间结束后才能产生,而在此期间,经营者需要基本生活资料以维持他的劳动能力,这样也必须按月获得报酬收入。
正算法:工资= 月薪 ÷2175 × 月计薪天数 × (出勤天数比例)
反算法:工资= 月薪- 月薪 ÷2175× 缺勤天数 × (出勤天数比例)
月计薪天数= (员工月实际出勤天数 法定节假日天数)
出勤天数比例=2175 ÷ (当月应出勤天数 法定节假日天数)
其实仔细研究这个公式,会发现2175是没有起到作用的,最后被约掉了。简化后的薪资计算逻辑:
工资=月薪/(当月应出勤天数 法定节假日天数)(员工月实际出勤天数 法定节假日天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五条
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目前针对固定月薪制工资计算方法大致有以下三种方法:
A:(固定月薪/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固定月薪/2092/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时;
B:(固定月薪-固定月薪/2092缺勤天数)+固定月薪/2092/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时;
C:固定月薪/2092实际出勤天数+固定月薪/2092/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时;
按照A方法:其工资为:600/2319+600/2092/81521=60858
按照B方法:其工资为:600-600/20924+600/2092/81521=59821
按照C方法:其工资为:600/209219+600/2092/81521=65786
可以看出同样的一个案例如果采取不同的薪资计算方法其工资金额相关很大。
现在社会对美、对时尚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我们有了美容的需求,个人生活美容也好,专业美容师也好,都是需要零基础专业系统培训的。
美容师行业的前景是:
1、就业前景广阔,行业需求大
在当前就业环境不太好的情况下,美容师却很容易找到工作,这缘于美容院、养生馆数量不断攀升,人们美容养生意识不断增强,个体健康服务消费与日俱增,从美业市场大环境来看,美容师仍处于非饱和状态,人员需求不断上升中,特别缺少资深美容师,在竞争激烈的现状下资深美容师成为各大美容院抢手的香饽饽。
2、就业门槛低
就业门槛低是大众对美容行业的普遍印象,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凡事都有两面,较低的就业门槛虽然让很多人对这一行抱有歧视,并不自觉带上了世俗的有色眼镜,但正因为,美容师职业门槛低,所以它能为更多低文凭的女性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为她们的职业生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3、工资待遇好
美容师工资多少钱?很多人认为美容师入职门槛低,工资待遇也会低,但其实美容师的工资由底薪和提成构成,不同城市的工资会有所差异,但一般来说,美容院顾客多,效益好,你做的业绩越高,服务的人数越多,能拿到提成和奖金就会越高,优秀的美容师月收入可以过万,远远超过一般的白领。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美容师?
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美容培训师,但是,成为美容培训师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事情,提到的去锻炼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一点一滴的积累经验,拥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那么成为补救的将来,你就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美容师。
要进步就必须善于学习,尤其是美容行业,是一个时尚行业,要求创新的速度更快,就一定要及时充实及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
13薪工资=月薪/12工作月份的公式进行计算。
十三薪:
是指第十三个月工资,也称为年底双薪,指单位按照规定向员工多发放一个月的工资。
每年第12个月时,用人单位多向员工发放一个月的薪水;还有个别公司,以12月为一轮,当员工工期满12个月时,发放13薪。例如:月薪3000,当年底或者满12个月工期时,第十三个月发放工资时为:6000。如果是年底发放13新的单位,例如:月薪3000,工作了3个月到年底,那么年底发放工资为:本月工资3000+3000/123=3750元,发放“13薪”是用人单位为了吸引人才时采取的一项有效措施。这是企业对员工的一种福利待遇。
年终奖:
是指每年度末企业给予员工不封顶的奖励,是对一年来的工作业绩的肯定,而且金额一般很高。
一、十三薪发放标准:如果用人单位有明确规定,则按照规定执行;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倾向于按照劳动者当年平均工资作为计算基数;对于年中解除劳动合同而应当支付十三薪的,司法实践中倾向于按照解除前劳动者12个月平均工资作为十三薪的计算基数。
二、年终奖发放标准:年终奖一般不会约定具体发放数额的,但是企业也有义务和职工协商来制订相关发放的标准。
三、由于年终奖是与绩效考核来匹配的,所以年终奖的发放既要考虑到企业的经营效益即年度的业绩状况,也要考虑到员工年度的业绩状况和年初计划的完成情况。
四、我国的法律法规并没有要求用人单位发放年终奖的具体规定。因此,发不发年终奖,最终还是根据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或者劳动合同规定。
五、如果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年终奖属于劳动报酬的一部分,或者用人单位将发放年终奖写在公司规章制度中,那么用人单位就不能随意扣发员工的年终奖。同时,提前离职和新入职员工,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应当按比例发放年终奖。
工资是工钱的一种型别,即员工的薪资,是固定工作关系里的员工所得的薪酬,是雇主或者法定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那么日薪工资要怎么算呢?下面我就为大家解开工资日薪计算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工资日薪计算方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三、2000年3月17日劳动保障部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0]8号同时废止。
工资的分类计算方法
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9月30日国务院批准1990年1月1日国家统计局令第1号释出的规定,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
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计时工资是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包括地区生活费补贴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包括:对已做工作按计时工资标准支付的工资;实行结构工资制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基础工资和职务岗位工资;新参加工作职工的见习工资学徒的生活费;运动员体育津贴。
计件工资是指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包括:实行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限额计件、超定额计件等工资制,按劳动部门或主管部门批准的定额和计件单价支付给个人的工资;按工会任务包乾方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按营业额提成或利润提成办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
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包括:生产奖;节约奖;劳动竞赛奖;机关、事业单位的奖励工资;其他奖金。
津贴和补贴是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
津贴。包括: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保健性津贴,技术性津贴,及其他津贴。
物价补贴包括:为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上涨或变动影响而支付的各种补贴。
加班加点工资是指按规定支付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包括: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或计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附加工资、保留工资。
工资加班的分类计算
1、标准工时制度的加班费计算。按照劳动部《关于印发<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通知》,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1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2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3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2、综合计算工时制度的加班费计算。按照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和《关于职工工作时间有关问题的覆函》规定,经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企业,在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总实际工作时间不应超过总法定标准工作时间,超过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按《劳动法》第44第1款的规定支付工资报酬,其中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按《劳动法》第44第3款的规定支付工资报酬。而且,延长工作时间的小时数平均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3、不定时工时制度的加班费的计算。一般情况下,经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企业不需要支付加班费。但是应当注意,用人单位在法定休假日安排职工工作的,仍然应当按照不低于本人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加班费。
4、实行计件工资制度的加班费计算。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资。
工资计算的主要内容
计时工资是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包括地区生活费补贴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包括:对已做工作按计时工资标准支付的工资;实行结构工资制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基础工资和职务岗位工资;新参加工作职工的见习工资学徒的生活费;运动员体育津贴。
计件工资是指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包括:实行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限额计件、超定额计件等工资制,按劳动部门或主管部门批准的定额和计件单价支付给个人的工资;按工会任务包乾方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按营业额提成或利润提成办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
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包括:生产奖;节约奖;劳动竞赛奖;机关、事业单位的奖励工资;其他奖金。
津贴和补贴是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
津贴。包括: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保健性津贴,技术性津贴,及其他津贴。
物价补贴包括:为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上涨或变动影响而支付的各种补贴。
加班加点工资是指按规定支付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包括: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或计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附加工资、保留工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