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爆款起亚EV6来了,盲订还限量,韩系在中国靠它能翻身?
目前韩系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上正在面临窘境,曾经叱咤风云的北京现代和东风悦达起亚销量都在大幅下滑,就拿北京现代来说,早就实现了中国市场销量过千万,但2023年上半年结束仅仅拿下了12万辆级别的销量。更可怕的是韩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也没有占到便宜,接下来该怎么办?起亚汽车总算有所行动了,6月底起亚EV6车型开启了中国市场的预订阶段,而且首批限量1000台。
虽然还没有正式上市交付,但至少起亚汽车迈出了这一步,只是没有引进生产线,而是通过整车进口的方式率先引进。起亚EV6这款车在韩国本土以及北美市场可谓是明星车型,拿2022年的销量数据来看,该车型在美国新能源销量排行榜里排第7位,紧跟特斯拉的几款主力车型。
从尺寸定位来看,起亚EV6比较接近特斯拉Model Y,不过该车型在中国市场上的定义是紧凑级SUV。车身总长度4680mm,轮廓尺寸确实显得短了一些,但得益于电动化平台,前悬后悬都是很短的,从侧面看就会发现前轮特别靠前,所以整车轴距长达2900mm,这对比特斯拉反而具备优势,所以实际后排空间表现相当宽敞。
虽然韩系车近几年在中国市场上影响力弱了,但不可否认韩系品牌的设计能力依然在线,这款起亚EV6不仅体现了新能源风格,而且没有落入俗套,并非太过简约的风格。车头前脸有三角眼大灯,侧面看悬浮车顶效果明显,而且轿跑运动风格做出了差异化,尾部贯穿灯光形成棱角线条也很有感觉。
车内并不像特斯拉model Y那么简单,整个中控台面上有三个显示模块,数字液晶仪表和中控大屏幕贯穿一体而且带有曲面效果,值得夸赞的是空调控制区域单独提供了显示面板,而且保留两个分区空调旋钮,这种设计其实比车机屏幕更方便。而且车内细节做工用料也比较考究,白色系打孔皮革面料座椅很精细。
在海外市场这款起亚EV6动力配置很复杂,最入门版本仅仅搭载了170马力电机,长续航两驱版本最大输出220马力,标准四驱版本又区分为235马力和325马力两个版本。真正最强的是GT版本,综合输出功率高达430千瓦,最快零百加速时间只需要35秒,而且理论最高车速260公里每小时,再加上限滑差速器,这是妥妥的高性能车范畴。
总体来看这款韩系纯电动车综合素质不错,但韩系品牌要想在中国市场指望这款车翻身恐怕不容易,毕竟进口渠道很难打价格战。
问题来了,你觉得起亚EV6定价多少会火?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车迷一起讨论!花一秒点关注,交一生好朋友!部分来源于网络,写文不易,期待看官们一键三连。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孔明说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最近的韩系车确实改款的不少,而且仔细看都能达到中改了,现代的伊兰特、途胜L、索纳塔等车型,都强势发力了一波,不管是在外观还是内饰,都作出了改变,甚至有人说韩系车要重新占领市场,那么韩系车能焕发第二春吗?市场还认可他吗?
一、现代伊兰特近几年韩系车、法系车销量都很一般,不过韩系车近阶段,出了不少中期改款车型,有一种打破这个局的冲动,外形也比较好看,价格还特别平民化,相信在路上大家也能看到,新款伊兰特的出现,平民轿跑的称号确实非同一般!外形非常受年轻人的喜欢。也俘获了一部分少男少女的心,毕竟不到10万的价格,能买到外形这么好看的车,也算是比较少见的。
二、现代途胜L而且新款的途胜L,新的造型也让很多人喜爱,尤其是前脸的设计,改变了以往的中庸之道,侧面伶俐的线条,增加了这辆车的立体感,尾部的鹰爪设计,增加了辨识度,这款车最亮眼的就是15T的发动机,马力居然是200匹的,这让一些20T的发动机都追不上,可以说现代重新占领市场的决心,在这几款车中就能看出来。
三、现代索纳塔索纳塔的外形的设计,也是讨巧地让年轻人喜爱,而且我最喜欢它红色的那款,既有韩系的感觉,又设计成了年轻人喜欢的样子,智心合一安全系统的安全系统,也是这辆B级车的亮点,在我看来以上三款汽车,都能成为现代汽车崛起的主要车型。
四、讨好年轻人的造型现在买车购车的人群逐渐来到了00后,他们可不管你是不是第一个进入中国市场,你的汽车保值率多高,00后在乎的就是颜值和动力,满足这两个要求,什么样的车都能大卖,我们从五菱MINI EV就能看出来,这辆车要动力没有,要空间没有,有的就是颜值而已。同样价格不高,能买的平民轿跑,怎么就不能让大卖了。
五、智能化的车机系统韩系车在前几年销量不高的原因,就是在于科技智能,国产车在刚出的时候,可以说根本比不上合资车,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国产车在车机上下文章。直接给你来无钥匙进入,APP查询一起状态,这一手直接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要知道合资汽车在转变不会太快,要更新换代就很慢。虽然说每年都有小改,但是并不明显,国产车速度快,和华为合作和大疆合作,车机系统一下就起来了,有些合资车就来不及转变,走了下坡。不过现代的车机系统,已经和百度合作了,很多车型搭载的百度30的系统,在语音智能方面识别度高,甚至可以说现代的车机系统,也不比国产车的差了。
六、写在最后目前韩系车的销量正在稳步地提升中,不过要想重新回到当初的巅峰时期,还是任重而道远,当然汽车不可能只有一家车企,只有百花齐放才能让市场变大,你追我赶最后受利的还是我们消费者,希望这个答案对你们有所帮助。
近几年,新能源车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人们逐渐开始认同并选择新能源车,借着这样的趋势,一大波造车新势力迅速崛起,特斯拉成为其中的领头羊,以激进大胆的作风迅速发展壮大,并成为中高端新能源车的不二之选。尤其是推出Model 3这款车之后,特斯拉在全球攻城掠地显得更加肆无忌惮,所到之处,几乎难逢敌手。
我们国内也是一样,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每年纯电动车都增加不少,但是真要选的话,常常还是感觉没得选,尤其是中高端纯电动车,更是感觉“除了特斯拉还是特斯拉”!不信?有销量数据为证。
就在日前,特斯拉正式公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的交付量为139300辆,这一销量成绩成功打破了2019年第四季度创下的112000辆的最高交付纪录。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的销量从来没有“水分”,不像很多汽车品牌,以批发量当成销量,实际交付量并没有那么多。
说回特斯拉,如果加上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交付量(分别为88400辆、90560辆),特斯拉在今年前三季度的交付量达到了318350辆,这一成绩,目前无人能及。国内情况同样如此,自从国产Model 3开始交付,特斯拉就接过纯电动车的销冠之位,让一众自主品牌只能望洋兴叹。尽管在8月份,五菱MINI EV在销量数据上的确超过了特斯拉,然而,两者实在不在同一个量级,并没有太大的对比意义。
中高端新能源车特斯拉一家独大,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市场,都是如此。如今国内自主品牌当中以比亚迪、广汽等为首的传统车企,以及以蔚来、理想、小鹏等为首的造车新势力都开始了反击,但是传统海外品牌在新能源方面似乎慢人一步,不过特斯拉的“鲶鱼效应”最终还是发挥了作用,海外传统汽车品牌现在也纷纷发力新能源,未来,中高端新能源车,特斯拉或许不再是唯一。
福特、通用、大众、日产等纷纷入局,谁将是特斯拉的“终结者”
从市场层面来看,目前在中高端新能车领域,超越特斯拉似乎无解,尤其是Model 3实在太过强悍,再加上已经在北美市场正式交付的Model Y,不久之后也将登陆中国以及欧洲市场,将进一步拉升特斯拉的销量;如果未来那辆纯电动皮卡Cybertruck也正式量产交付,那么特斯拉在新能源领域的销量霸主地位估计还真不好破。再加上特斯拉一直致力于激进的无人驾驶技术的推行,也是吸引消费者的一大亮点,尽管还不是那么完美,但有勇气直接做为新车亮点,也是特斯拉冒(不)险(负)精(责)神(任)的体现。
不过,海外传统车企也不会坐以待毙的,尽管反应是慢了些,但是绝对不会任由特斯拉一家在市场上大块朵颐,迟来的反击也是反击。比如今年的北京车展上就露出了一些端倪,福特、通用、大众、日产以及奔驰、宝马、奥迪、沃尔沃等纷纷拿出了最新的新能源产品,显示自己进军新能源车领域的决心。接下来,我们简单把这几款车回顾一下。
福特拿出来的是Mustang Mach-E,这应该算是福特新能源的一个新标杆,这款车早在2019年11月北美发布时就有引入中国市场的消息,这次在北京车展上亮相,应该是正式实锤,新车预计将在2021年引入中国,而且不光有普通版,还有高性能的GT版。福特Mustang Mach-E基于纯电平台打造,定位中型SUV,未来的直接竞争对手应该是瞄准特斯拉Model Y。
通用的高端新能源车大任落在凯迪拉克品牌上,想想也是对的,毕竟特斯拉通常也会被划归“豪华”品牌一族。而凯迪拉克推出的新能源车就是基于BEV3纯电平台打造的LYRIQ,同样定位中型SUV,未来也是对标特斯拉Model Y。目前还没有凯迪拉克LYRIQ国内量产的进一步消息,但是从北京车展曝光的车型来看,凯迪拉克LYRIQ在设计层面可谓是脑洞大开,另外据说新车还搭载了33寸的大曲面屏、带AR显示的中控屏以及通用的Super Cruise等,而采用NCMA四元电池也是一种新的尝试。
美系品牌有猛料,日系、欧系也不含糊。比如日产就带来了本品牌首款纯电动SUV,英文名称为Ariya,在印地语中,Ariya有女神、圣洁之意。虽然目前还不知道日产正式引进Ariya后会起什么名字,但是这款车在2019年东京车展完成全球首秀之后,第二站就来到中国,可见对中国汽车市场的重视。而且,日产把Ariya看作是日产汽车开启新篇章的重要车型。把Ariya带入中国,则是日产在华开启电动化新篇章的标志。
另外,本田也在北京车展上发布了一款未来将在中国市场投放的首款品牌纯电动概念车:Honda SUV e: concept。而本田常务执行董事兼中国本部长井上胜史更是表示:基于Honda SUV e: concept开发的纯电动车将尽快实现量产。这也表示,本田在纯电动车市场也已经蠢蠢欲动,磨刀霍霍了。
至于欧系,更是丝毫没有客气,尤其是德系,几乎“倾巢出动”,大众有ID4,未来将发展成为包括轿车、SUV等在内的多种车型,而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冯思翰博士表示,大众正在通过ID家族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战略,并希望ID家族成为下一代经典。值得一提的是,大众ID4将是MEB在中国市场的先锋。这款车未来不仅与特斯拉形成竞争,并且还会对上面提到的日产Ariya等构成威胁。
另外,奥迪将在今年年底引入e-tron Sportback,其拥有流媒体虚拟后视镜,百万级像素LED矩阵大灯等亮点,定位轿跑SUV,是科技与运动完美结合体。加上已经上市的奔驰EQC(售价:4599-6068万元)和北京车展上刚刚预售的宝马iX3(预售:47-51万元),德系豪华品牌“三驾马车”业已聚齐;而身处北欧的沃尔沃,也拿出了沃尔沃XC40 RECHARGE(纯电动版XC40),这也是沃尔沃首款纯电动车(极星属于另一个品牌),不仅如此,沃尔沃还计划使用吉利SEA平台推出定位更低、售价更亲民的纯电动SUV,有消息称或命名为XC20纯电版。
这么多的中高端新能源车即将入市,要说特斯拉心里不惧怕那是不可能的,这不,就在前两天,国产Model 3再次“官降”,主销的标准续航后驱升级版由原来的27155万元下调至2499万元,降幅2165万元;而长续航后轮驱动版由34405万元下调至3099万元,降幅3415万元。另外,针对符合标准的车主还赠送3年免费超充使用权益。
此次调价的原因,官方解释为Model 3的动力电池由三元锂电池更换为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下降,因此价格下调。但对于用户来讲,价格下调无疑是笼络人心的最好做法之一。凭借这一点,特斯拉未来将进一步赢得市场,同时,此举一定程度上也被解读为特斯拉未雨绸缪,要为自己的将来谋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而做出的策略调整。细想,似乎也有些道理。
写在最后:说了这么多,可以看出,未来中高端新能源车绝对不再是“除了特斯拉还是特斯拉”,特斯拉一家独大的局面或将被彻底改变,无论是福特、通用、大众、日产,还是奔驰、宝马、奥迪、沃尔沃,这些全球性车企的实力都不容小觑,而且这些体量庞大的车企一旦形成一种共识或决定,将会不遗余力的全力推进,特斯拉或许还可以再“飘”一会儿,但中高端新能源车未来的格局,一定是“百家争鸣”的时代。不信,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