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11日,英国历史上出现了爱德华八世自愿放弃王位,而与一个曾两次离婚的平民妇女结婚的惊人之举。
20世纪30年代初的英国,受到了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沉重打击,产生了英国历史上第一次外贸逆差,随之,政治、财政危机接踵而来。英国统治者要国民“勒紧裤带”渡过难关。当经济危机稍有缓和时,1936年1月英王乔治五世去世,由其子爱德华八世继任王位,人称爱德华八世,但爱德华八世坚持要与生于美国又两次离婚的平民妇女——沃丽丝·沃菲尔德(也称为辛普森夫人)结婚,而引起了一场“宫廷危机”。
沃丽丝·沃菲尔德并没有漂亮的容貌、超人的才华,和追逐王太子的众多美女根本不可相比。可是在1931年11月,王太子在伦敦第一次遇到虽人近中年,依然窈窕如初的沃丽丝时,却为她通晓事理、举止潇洒的风度所倾倒。王子与沃丽丝一见钟情,相见恨晚。王子很快把沃丽丝视为知音,并和她一同度假、游玩,如胶似漆,形同夫妻。但是王子的这一举动却遭到了父母、王室、内阁及各自治领政府上上下下的竭力反对。身患重病的乔治五世曾忧心忡忡地对首相鲍尔温说:“我死之后,这个孩子不出几个月就会毁掉自己!”
乔治五世病逝之后,王子登基,马上就宣布要与沃丽丝结婚。鲍尔温首相则说,立一个曾两次离婚的美国平民女子为王后,这“太荒唐了”。新国王身边的谋臣们也苦心劝他以王职为重,砍断与沃丽丝的情丝,而爱德华八世却回答:“我现在所知道的最高责任是考虑自己配不配当沃丽丝的丈夫,我所向往的幸福就是永远同她在一起。”他还坚决表示,如婚事不成,宁肯退位。而他的妈妈玛丽太后就气愤地说:“你不想当国王,你的乔治弟弟会当得更好!”1936年12月3日,新国王与沃丽丝订婚的消息就像暴风般卷过整个英国,全国舆论哗然。要江山还是要女人,这一严肃的问题,摆在新国王面前,要求他必须立即作出抉择,然而他断然地选择了要心爱的女人,并对鲍尔温首相说:“无论当国王还是不当国王,我都要结婚。为了达此目的,必要时我将退位。”
由于政治暴风骤临,性格刚强的沃丽丝在“存心勾引国王,妄想当王后的‘美国冒险家’”等各种诽谤、咒骂声中,悄然离去,不愿因自己的存在,而使国王遭到恶意中伤。于是她从国外写信给爱德华八世,表明愿作自我牺牲,劝国王割断情丝。可是爱德华八世却说:“即使我独自一人同你在一起,也比一顶王冠、一根权杖和一座御座更令我心悦。”这把爱情高于一切的誓言使沃丽丝在忍辱中得到了安慰。
1936年12月11日,在位不到10个月还未及加冕即告退位的爱德华八世,向国民发表告别演说,他满怀激情地说:“我的朋友们,没有我所爱的那个女人的帮助和支持,我感到无可能承担我肩负的重任。”在发表讲话几小时之后,他便登上了皇家海军的一艘驱逐舰离开了他统治不到一年的大英帝国,去寻找另一个“爱”的新天地。
1937年,他的弟弟乔治六世接任王位,封爱德华八世为温莎公爵。他同沃丽丝在法国结成优俪。从此,他们甜蜜地度过了35个春秋,还把他们幸福生活的重大时刻都刻在首饰上。沃丽丝尽管一生未曾得到英国王室授予的“公爵夫人殿下”的荣誉,尽管她的婆母拒不承认她这儿媳,尽管谨慎的新任国王乔治六世兄弟也拒不会见这位嫂夫人,但她觉得和公爵生活在一起是最大的幸福,万事不足为憾。她在暮年常对朋友说:“我这样一个女人,怎样才能报答他为了我而放弃的一切”丈夫为了她而宁可放弃英国国王的权势与地位,还遭到全国从上而下的种种非议。这种男性的痴情将使她永远难以忘怀。1972年温莎公爵病逝,享年78岁。沃丽丝在对丈夫的深沉思念中,度过人生的最后14年。她每天都亲手整理丈夫的遗物,并按他生前的模样摆设好。在她生命的最后阶段,除了整理回忆录外,就是沉浸于丈夫生前所喜爱的音乐声中。
1986年4月24日,沃丽丝因肺炎在巴黎郊外逝世,终年90岁,这延续了半个世纪的动人爱情故事降下了帷幕。它作为“历史上伟大爱情一例”将永远留在人间。
1987年4月2日至3日,沃丽丝生前200件首饰珠宝在其新婚度蜜月的地方——美丽的来蒙湖畔布伦斯维克公爵庭园中,以比预估价高6倍的价格全部拍卖。遵照沃丽丝的遗嘱,将其大部分的饰物赠与法国,以表在他们陷于困境时所给予款待的感激之情。将95件珠宝所得的7500万瑞士法郎献给了巴黎的巴士德研究院。该院已决定将此巨款用于癌症和艾滋病的研究,让这些真挚爱情的见证物造福于人类。
由于世俗的虚伪、礼教的约束,沃丽丝一生未能为公爵的举动进行公开的辩解,也更不可能为自己洗刷所蒙受的种种恶语。而人们对爱德华八世“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原因也有多种看法:有人认为是受“现代派思潮”影响的王子要以此举来冲击腐朽的君主制度;也有人认为是王子经受不住沃丽丝美色的引诱;还有人认为王子是为了真挚的爱情。总之,大家看法不同,莫衷一是。将来人们也许能从他们已公布于众的80多封情书中,探究出这爱情的真谛。
我一直认为,这只洛丽丝夫人是哈利波特里最漂亮的宠物,没有之一。
没办法,我是个猫控。。。
**中的这只猫非常可爱,和原著中描写的完全不一样,谁会那么残忍去踢她?
最佳答案缅因猫没错,我是来贴图的。
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人,现代派文学大师。
作为一个人,卡夫卡太平凡了: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他一直是布拉格一家工伤保险公司的雇员,他的从来没有离开过那个地方。他与父亲之间是一种既产生恨又寻找爱的关系;他一生中向往过简单充实的爱情家庭生活,但他却二次悔去婚约,既伤害了别人又伤害了自己,甚至是自己的健康:他41岁就因肺病默默无闻地死在维也纳附近的一家医院里。
作为一个作家,卡夫卡是一个特殊现象:他生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业余作者”,他写了三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和数量不多的短篇小说,但他死后不久,却成了震惊世界文坛的现代派文学大师。他成了现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异化”现象的揭示者。有评论家说:“就作家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而论,当代能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的第一人是卡夫卡。”
到底是生活让他成了一名作家(一个观察者、揭示者)?还是仅仅是那份对写作的执着痴迷让他过上了那种生活?人们自然会倾向于前者,因为那是成就一名伟大作家的规律。后者却是不可思异的。但在卡夫卡那里,事实确实如此:他过着一种为写作而设的生活。为了写作他给生活设置了重重障碍:他与家人疏远,夸大与父亲的分歧;他一生向往家庭生活,却一次次在婚姻面前退却……
在学生时代,卡夫卡是一个勤奋好学,文静内向的学生。同学老师都很赏识他,但他自己看不到这一点。他曾多次记录自己的一个梦:他梦见老师们聚集开会,因为他们发现了一个闻所未闻的事件――他这个最笨而无能的学生,竟溜进了高年级……这个恐怖的梦在卡夫卡那里有着一种寓言式的象征意味:卡夫卡一生都处在一种“引起了公众的注意”的恐惧之中。确实,从中学时代起,卡夫卡就对公众关闭了自己心灵的大门。他的心灵与外界就象隔着一个单向玻璃,他从里面偷窥着外面的世界,却牢牢地守着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生活模式贯穿了他的一生。但卡夫卡决不是一个怪癖、颓废的人,他恭谦、友善,有着明晰清澈的心智,正象在《乡村婚事的准备》中写的那样,他放出自己的“躯壳”去应付外面的世界,另一个自己却在内心里不断地寻探、寻探……他执着地探索着、恐惧着,并形成光彩熠熠的文字。这是一个谜:他不是因生活的磨砺而被榨出文字,他为了榨出文字而断破坏自己的生活,让自己活在恐惧的危险边缘――“我害怕任何一个微小的变化……因为这样做会引起上帝对我的注意。”
卡夫卡与父亲的关系是心理学界的一个谜。父亲是一个精明、奸诈的商人,他脾气暴燥,对子女严厉,这对卡夫卡怯懦、内向的性格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卡夫卡无疑把父亲对他的威压夸大到了一种象征的高度。在《判决》这篇小说中,卡夫卡自称对自己与父亲的关系进行了一次“清算”。小说中,父亲毫无道理地控制了儿子的一切,最后竟判决儿子投河自尽,儿子竟毫无反抗地服从了判决。这篇小说的象征意味是非常丰厚的,但在卡夫卡那里,那是不是一种有意识的象征?其实,卡夫卡非常敬佩强壮有力的人,但他又止于敬佩、羡慕,因为那样的品质是与一个写作者相违背的。卡夫卡一生都在谴责自己成为了一个写作者,但他“不可能也不想成为其它的人”。也许他的这一生活原则可以让我们窥到他对父亲又恨又爱的原因。
在给好友马克斯-勃洛特的一封信中,卡夫卡写了这样一段话:
一天下午,我睡了一会儿午觉,当我醒来时,听到妈妈在阳台上同楼下一个人说话,她问楼下的人:“你在干啥呢?”楼下,花丛中站着一个妇女,她回答说:“我在这里吃点心呢!”人们是这样有条有理地安排日子,这样自信地过日子,对此,我真是佩服。
一个平常生活中平常不过的情景,却如此让他心醉神迷,他对正常的日常生活的向往之情,让人为之动容。可他却觉得这种生活对他是不可能的,因为他要的是那种为写作而设的生活。在他那里,甚至婚姻生活都是不可能的。
卡夫卡一生没有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一连串的幸福、绝望,自我咀咒和自我折磨。1912年秋天,他认识了费丽丝,一个虽不十分漂亮,却“散发出纯女性气息”的姑娘。1913年,他开始考虑向她求婚,他曾说过:“一个男人达到的最高成就,就是结婚、成家、生子。”但与此同时,他又陷入了对婚姻的恐惧之中,他在日记是草拟了七条“结婚-不结婚”的得失比较表;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要不顾一切地得到孤寂,”“我要不顾一切地同所有事情、所有人断绝关系。”就是这样,在对婚姻的追求与逃避中,他的第一次订婚在1914年失败了。他给费丽丝的父亲写信解释道:“我缺少一切过家庭生活所必备的才能和条件。”事实上,卡夫卡已陷入自我禁锢的内省生活,他无法与写作割离。正是在订婚失败的痛苦中,他写下了一批短篇小说,并开始了长篇小说《审判》的写作,痛苦与写作相互救黩了。1917年,卡夫卡与费丽丝第二次订婚,订婚后一个月,卡夫卡喀血了,医生告知他罹患了肺结核,这消息再一次让卡夫卡找到了毁去婚约的借口。费丽丝有足够的勇气嫁给一个德国商人,而卡夫卡则任由自己走向死亡。
卡夫卡生前发表的作品并不多,其实,他的文字中能称为“作品”的也仅是一小半,除了三部长篇(都没完成),不多的几个完整的短篇,卡夫卡留下了大量的日记、书信、随想、寓言、格言……由此我们看出,卡夫卡的创作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写作,他是在不停地挖掘自己,这种挖掘甚至是残酷的,他把自己挖得遍体鳞伤、鲜血淋漓。当我们朎视着他的肖像时,我们不但怀着崇敬,我们还怀着深深的同情,他不但是我们导师,他也是我们受苦的兄弟!
掌握对方的心理可以再与人相处时处于绝对的优势,对方的一言一行皆在你的掌握之中,你可以轻易看穿她。汉尼拔的分析是源于他对克拉丽丝的一种玩弄,当然和慈父癖有点关联,如果你看过小说沉默的羔羊续集——汉尼拔,通过梅森和巴尼的谈话你可以发现,汉尼拔把克拉丽斯看做幼兽,通过对她的分析引导了她,最终成功把她转化了(当然博士认为这是教导了克拉丽丝释放了自己),另外,我认为博士也是在牢里比较无聊的娱乐了一下,毕竟克拉丽丝很漂亮(书中很多人都提到了这一点),你去看看《汉尼拔》吧,可以让你了解的更多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