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宋最广为人知的一个奸臣,高俅绝对要感谢施耐庵大爷,如果没有《水浒传》,大约高俅就会被人们遗忘的。
宋朝评定的徽宗年间的六位奸臣名曰六贼,六贼中没有高俅这一号,在当时人的心目中高俅虽然坏,但是还没有水浒传中那么坏。
《水浒传》中四大奸臣,另外两位蔡京童贯可是高居六贼榜首,而四大奸臣中的另一位杨戬因为死的早,也成功躲过被清算的命运。
如果没有水浒传,大约高俅会被人们遗忘,《宋史》中他连个传都没有,高俅的故事被零星记载在宋人笔记和历史传记的边边角角。
其中纪录高俅事迹最多的是南宋王明清的《挥尘后录》。
在《挥尘后录》中高俅起家,就是因为球踢得好,是个有技术的男人。
高俅本是苏轼府上的一个小史,写得一手好字,苏东坡很喜欢他。
不过《水浒传》上写高俅跟的是小苏学士,也就是苏东坡的弟弟是苏辙,宋朝笔记《挥尘后录》中明确记载高俅跟的是苏轼。
苏轼被贬惠州的时候把高俅送给和自己关系不错的王驸马王晋卿。
王晋卿和苏东坡关系很好,和苏东坡这种顶级文人交往频繁,王晋卿的文采也很不错,端王赵佶对最喜欢文采斐然的人,和王晋卿来往颇密。
一次赵佶和王晋卿一块玩,端王说,我忘了带梳头的篦子刀了,借你的用用。
篦子刀就是梳子,王晋卿随手从腰间解下自己的梳子递过去,赵佶用过后在手里把玩一番说:你这篦子刀很可爱啊。
王晋卿说:我刚刚托一位姓耿的手艺人打造了两把,还有一把没用,稍后我让人给你送府上去。
端王刚走,王晋卿就让人把篦子刀包装好,喊来高俅让他给端王送去。
高俅来到端王府,端王正在踢球,这玩意当时叫蹴鞠。
高俅站在场边看,球忽然飞出界了,高俅接了一脚,燕子三抄水,苏秦背剑玩了几个花活,把球踢回。端王一看高手啊,这是国足水平啊,于是给王晋卿写了张纸条,篦子刀和人我都要了。
然后把高俅留在身边。
后来端王成了徽宗皇帝,高俅也跟着水涨船高步步高升,这就是草绳绑上螃蟹卖了螃蟹的价格的现实版啊,有时,命运真的挺神奇。
《水浒传》上高俅的发迹史,基本上照抄《挥尘后录》的记载,不过写的更传奇一些,从高俅未发迹开始写,写他设计骗土财主的钱,被告被发配淮西遇到柳大郎,回京时经柳大郎推荐给药商董将士,董因为高俅的浮浪不想留他,把他推荐给小苏学士。
然后高俅才走上发迹之路。
但是有人怀疑没这么简单。
苏轼原本并不是把高俅送给王晋卿,他想是要把高俅送给曾布,曾布是曾巩的弟弟,当时任枢密使,就是大宋最高军事长官。
曾布手下人够用,没要高俅,但是因为苏轼的推荐曾布和高俅建立了互信的关系。
宋哲宗二十四岁就患了重病,史书上说他是偶感风寒,但是曾布在日记中写,哲宗是宫里美女太多,累死的。
哲宗无子,哲宗死后谁即位,这是个问题。
宰相章惇想立神宗十三子简王赵似,而太后和枢密使曾布等人要拥立端王赵佶。
高俅是徽宗的亲信,因为苏轼的关系又被曾布信任,所以他很可能居中为两方传递信息,从而促成赵佶登上皇帝位。
当上皇帝后的宋徽宗,曾经数次把高俅比作汉朝时的宋昌。
宋昌是汉文帝的亲信。
吕雉死后,陈平夏侯婴等功臣诛灭吕家,在帝位继承上,功臣集团想让高祖刘邦最年长的儿子刘恒继承皇帝位。
消息传到刘恒的属国,刘恒将信将疑,他和手下大臣商量是否去长安。
很多大臣反对,认为这是吕家的计策,刘恒最好托病推辞。但是中尉宋昌却认为这事儿真的,建议刘恒去长安。
权衡再三,刘恒决定去长安。
一路上刘恒带着宋昌张武等亲信,这些人须臾不离他的左右,刘恒登基成了汉文帝后,宋昌还在很长时间里负责汉文帝的安全。
徽宗把高俅比作宋昌,可见高俅应该不止是徽宗的球友。
宋徽宗即位后,高俅屡获升迁, 数年间建节,循至使相,遍历三衙者二十年,领殿前司职事,自俅始也。
高俅在《水浒传》中一无是处,但是历史上的高俅还是有优点的,他很念旧。
因为苏东坡举荐高俅才有了后来的福贵,所以高俅对苏东坡感恩戴德,苏家人进京他都盛情款待,苏家有啥困难,他都尽力帮忙。
苏东坡的三子苏过政和六年入京,就住在高俅的府上。
当时苏过还是戴罪之身,高俅不避嫌疑的热情款待待。
后来宋徽宗竟然召见苏过作画,看了他的画后徽宗赞叹不亏是东坡的后人,厚赏了苏过。苏过的罪责也因为徽宗的召见一扫而空,后来苏过步入官场屡获升迁,大约这其中少不了高俅的照顾斡旋。
所以奸臣也不是一无是处的。
念旧的高俅,对恩人好,对自己家人更好。
高俅一人得道,高家全家都升天了。
高俅他爹高复官至节度使,他哥高伸做到了户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弟弟高杰做到金吾卫大将军,他的儿子侄子更是年纪轻轻都居高位。
但是这些富贵在高俅死后戛然而止,高家迅速没落,被抄家清算,可谓其兴也忽,其亡也忽。
高俅在太尉这个高位上,没干啥有建设性的事情。
他最喜欢干的事情是盖房子,所以高俅喜欢招募有特长的士兵,比如会盖房子的工匠啥的。
高俅让这些当兵的工匠接私活,收入归高太尉,他们的工资则从禁军军费中出,那些没有特长的禁军往往被拖欠工资,有的军兵犯了错,只要缴纳罚款就能无事,这些罚来的钱高俅也都补贴给有手艺的士兵们了。
高俅真的不愧是技术出身,很有工匠精神。
这些私活给高太尉创造了源源不断的财富,高太尉可称是北宋宣和年间最成功的房地产商人。
高俅死在靖康年间,他死的很是时候。
金人南侵,宋徽宗传位给钦宗,然后仓皇南逃,逃亡时带着自己的一帮亲信,童贯高俅都在其中。
途中高俅和童贯发生分歧,童贯权势大,不让高俅再见宋徽宗,假传圣旨让高俅留在泗洲。
高俅没听他的,但是既然无法见太上皇,那只好返回京师。
高俅和童贯闹崩,但是福兮祸兮,这次和童贯划清界限竟然救了高俅。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跟随徽宗难逃的童贯梁师成等人在路上被诛杀,回到京城的高俅居然幸免于难。
不过这时候他也病了,很快死了。
高俅死后,宋钦宗想给他举行葬礼,被大臣阻止了。
可见在宋钦宗心里,高俅和童贯梁师成等六贼还是不同的。
高俅死后,宋朝大臣检讨金军为啥能长驱直入的南下时,宋徽宗其实是这一切的最大魁首,但是这个锅不能让皇帝陛下背啊,于是高俅童贯这些徽宗近臣就成了最合适的背锅侠,显赫一时的高家不可避免的走向没落。
文:薛白袍
《水浒传》年,高俅被称为北宋末蔡京、童贯、杨坚四大奸臣。他玩弄国家大事,蒙蔽圣民,但《水浒传》毕竟只是小说。让我们看看真正的高俅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显然,高俅并不是小说中描述的那样。他用漂亮的蹴鞠赢得了皇帝的喜悦,成为了邱。古代的皇帝都是昏庸的,但真正愚蠢的很少。靖康年间,宋徽宗只能说他不顾国事,昏庸,但不能说他愚蠢。其实高俅是从胥吏一步步爬上来的,高俅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给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当“胥吏”。后来,苏轼把高俅推荐给他的朋友沈。
苏轼为什么向沈推荐高俅?因为高俅早期确实是个人才,聪明伶俐,善抄善写。他不仅书法写得漂亮,诗词歌赋也有一定的基础,而且能使好枪,有一定的武术功底。后来,大约在1104年,高俅还参与了吐蕃赵怀德反宋的叛乱。后来,大约在1108年,童贯和刘仲武在西部取得了又一次重大胜利。他们成功地征服了羌王臧政,收复了吉时军,根据资料,高俅可能参与了北宋的这两次大捷。
按照《挥麈后录》的说法,高俅“几年造一节,随其至相,横贯三亚二十年。”高俅升职这么快,主要靠服兵役。当然,这也和宋徽宗的刻意培养有关系。因为高俅文武双全,写得一手好字,又聪明机敏,所以能讨惠宗欢心。在刻意的培养下,高俅在宋朝的快速升迁是可以实现的。
因为高俅文武双全,很受皇帝的欢迎,皇帝就把皇军给他了。《挥麈后录》说高秋“几年造节,循之使之,横贯三亚二十年。”高俅主持军队竞聘,始于“四色船连排,各军戏百余出,如旌旗、狮豹、刀、蛮牌、鬼神、杂剧”。还有两艘船,都是音乐系的。“之前的竞价都是打打闹闹,后面的竞价竞争还涉及到‘旋’、‘海眼’、‘十字头’等各种花样,相当热闹。惠宗非常满意。
但高俅也不是一无是处,他时刻不忘报答老朋友的恩情。除了与刘仲武家族关系密切之外,他还对自己的前主人苏轼的家族给予了很好的照顾。有野史记载,他“念念不忘苏家,其子弟每次入京,必十分勤于置办衬衫。”因此,他的行动得到了朝鲜一些人的好评。
但是作为一个奸臣,没有一点实际的分怎么能叫奸臣呢?
康年间,政局变化,有大臣上书揭发高俅徇私之罪。年:“靖康元年五月二十日”,朝臣曰:“高俅掌管军政,却侵军营,以占帝国军,为足力。他们大多是能工巧匠,既有为私人服务的,也有为军队同伴服务的。能出钱帮助军事工匠的士兵免于校对。每座私人建筑的砖、粘土等。走出军营。请不要及时付出,而是付出太多,所以无法生存,往往不做其他生意。虽然皇军被禁止,但他们都尽力谋生。他们彻底废除了校对,一度忽略了t恤。出钱者私免教育,没钱者被剥夺教育谋生。于是,在前一天告急之际,没有人认识兵,也没有人可用。朝廷不能不屈服于蛮夷,实为徇私所致。”
高俅军营的土地将被建成私宅,这就更不用说了。此外,帝国军被视为私人服务,不考虑训练
可以说,“靖康之乱”与高俅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几十万皇军,宋朝最精锐的军队,可能不够进取,但这种软弱无能的表现,绝对不应该出现。只能说国家的脊梁已经被高俅从骨髓里腐朽了。
原来是相信这个世界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但是,像高俅这样的奸臣是极其幸运的。
康元年得知金军渡过黄河,连夜逃往东南避难。年记载惠宗逃到南方的泗州。童贯、高俅各引一班得胜之兵、禁军之兵,与惠宗结党。然而,惠宗的奴才们为了请宠物,互相嫉妒,勾心斗角,互相矛盾。
到达泗州后不久,童贯与高俅发生冲突。”童贯带着得胜的士兵三千扈从渡过淮河,等到了淮阳。高俅留在泗上,引三千兵守着。”童贯的随从惠宗等人继续南下,但把高俅留在泗州,取名“控”。高俅于是以生病为由回了开封。
史书记载,当时跟随皇帝的童贯和梁世成都是坐以待毙,童贯在开封被处死斩首,蔡佑被钦宗处死。正是因为高俅提前离开江南,没有参与当时惠宗集团和钦宗集团的斗争,所以他得到了比童贯、蔡佑等人幸运得多的命运。
提到高俅死于靖康元年:“李若水靖康元年,为国子监博士。政三司高俅死了,故事讲了,天子挂衣悼念。如水言:‘秋因有幸为臣,地位显赫,军政败坏,被晋人赶走,应归咎于童贯等。所有的领袖都应该被免职,但他应该追下官阶,向公众表明他的抛弃;但是也有一些秘书按照平时的习惯,要去捧场,就不只是一个安静的公开讨论的问题了。"这一章又往上走了,但它停了下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