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可以提前预测和避免吗?

阿尔茨海默病可以提前预测和避免吗?,第1张

阿尔兹海默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年痴呆症,这个病已经影响到很多老人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而且,阿尔兹海默症这个病一旦得了之后,是没有什么药物能够完全的治疗的,很多得了这个病的老人就只能在记忆障碍和失语中度过自己的后半生。不过,有一个好的消息是,其实阿尔兹海默症是可以预防的,如果在早期干涉的及时的话,很多的老人也许就不会得这个病。那么关于阿尔茨海默病可以提前预测和避免吗?以下是我的看法:

一、阿尔兹海默病可以提前预测

阿尔兹海默病一直以来都被认为了无药可治的疾病,很多的老人得了之后,这辈子都不会恢复。为了能够尽量的减轻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几率,一些医学人员,就对此病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阿尔兹海默症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病人脑脊液中的神经丝轻链蛋白增高使得病人的脑细胞受损所导致的。现代医学技术已经能够检测到这种蛋白质是否升高,这对于预防阿尔兹海默症是非常的有帮助的。

二、如果治疗及时也是可以避免的

而且,目前的检测技术是可以提前十几年就预测到病人的脑细胞是否侵入了导致阿尔兹海默症的蛋白质,如果,早期发现的话,多加干预和治疗大概率就能降低病人的发病几率,或者是延迟病人的发病几率。

三、希望我们都要健康

人的身体健康是作为重要的,不管我们是做什么事情,是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只有身体健康了,我们才能够享受自己的生活。所以,希望我们都能够身体健康。

关于阿尔茨海默病可以提前预测和避免吗?以上是我的看法,你的看法是什么?欢迎留言交流。

遗传性运动感觉性神经病I型

(一)概述

该病为相对良性的运动感觉性神经病,包括多个类型。最常见的IA型的基因突变位于常染色体17pll的髓磷脂特异蛋白22基因(PMP-22基因);IB型的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lq22的髓磷脂蛋白Po基因;IC型的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l6p13,ID型的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10q21的EGR2基因;IE型的突变基因位于lq22的蛋白0基因;IF型的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8p21的神经丝蛋白轻链基因。病理改变特点:周围神经肥大,远端大量髓鞘脱失及"洋葱球"样结构形成,轴索数量也出现不同程度减少。随着病程的进展,有髓神经纤维的数量进行性下降。

(二)临床表现

60%的患者有阳性家族史。75%的患者在10岁以前起病。l0%在10~20岁起病,很少在30岁发病。首发症状经常为步态异常,下肢远端肌肉力弱、萎缩,导致下肢外观呈倒挂的酒瓶状,足部马蹄内翻及爪形趾。跟腱反射早期消失。感觉障碍不显著。部分患者上肢亦可累及,出现爪形手及手部轻微感觉障碍。在严重的周围神经病变者可以见到因咽喉部受累而导致的睡眠呼吸障碍。查体可以发现肥大增粗的周围神经。

(三)辅助检查

1/3患者肌电图可见纤颤波或正锐波及运动单位时限延长;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减慢,可低至l0~20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亦减慢,腓肠神经感觉电位往往减低甚至无法测出。CMAP由于伴随的轴索损害而下降,其下降程度与疾病的病变程度以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减慢程度具有相关性。F波延长。脑干听诱发电位可以出现I波延迟。脑脊液蛋白含量可以升高。

遗传性运动感觉性神经病Ⅱ型

(一)概述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根据目前发现的基因异常分为ⅡA(Ip36)、IIB(3q13-q22)、ⅡC、ⅡD(7p15)和ⅡE(8p21)等。病理改变特点是出现粗的有髓纤维轴索变性,数量轻度减少,可以看到明显的有髓纤维再生簇结构,一般无有髓纤维的Wallerian急性变性改变。也没有显著的薄髓鞘纤维,未见节段性脱髓鞘及“洋葱球”形成。

(二)临床表现

发病晚,进展缓慢,到成年期出现足踝部肌肉力弱,感觉障碍轻微,近端腱反射常保存。全部患者均有马蹄内翻足,高弓足的出现率达100%。在个别的患者出现听力丧失。本病起病多在中年之后,预后相对较好。

(三)辅助检查

周围神经无节段性脱髓鞘或“洋葱球”形成,但存在比较多的有髓神经纤维再生簇结构。神经传导速度仅轻度减慢,达38~62米/秒,但CMAP和SNAP均有明显下降。

遗传性运动感觉性神经病Ⅲ型

(一)概述

亦称Dejerine-Sottas病,显性遗传的DSS-A型为l7号染色体PMP-22基因突变。隐性或显性遗传的DSS-B型为染色体lq22上的P0基因突变,DSS-C为位于8q23-24的基因突变导致。病理检查见周围神经束增粗,常见节段性髓鞘脱失及较多的"洋葱球"形成,髓鞘经常发育不良,大有髓神经纤维的轴索明显减少,遗留的轴索细小,以周围神经远端为重,无髓神经纤维的数量正常,但口径轻度变小。

(二)临床表现

婴儿期发病,一般小于3岁,学步晚,在15~48个月学会行走。行走力弱。远端重于近端,其肌肉力弱及萎缩不限于下肢,躯干肌肉亦可力弱。腱反射减退,偶尔可见颅神经的受累,包括瞳孔缩小、光反射迟钝、眼睑下垂、眼震和眼外肌活动受限等,也可出现轻微的听力下降。患者经常表现为身材矮小、面容粗糙并伴有骨骼畸形,一般在十几岁之前病变轻微,也可见严重致残的报道。周围神经明显增粗,易于触及。病情缓慢进展,可导致严重神经功能障碍。

(三)辅助检查

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一般低于10m/s

遗传性运动感觉性神经病Ⅳ型

(一)概述

又称遗传性共济失调性多发性神经炎或Refsum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周围神经病。

(二)临床表现

成人型10~30岁起病。周围神经损害的特点为四肢远端性对称性运动感觉神经病,表现为远端肌无力和感觉障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少数患者感觉症状可不明显。视觉受累表现为视力减退,夜盲,视网膜色素变性,视野缩小,瞳孔异常和白内障。多数患者有心肌损害,还可有神经性耳聋,嗅觉丧失,小脑性共济失调,骨骼畸形,皮肤角化或鱼鳞癌。

婴儿型在婴儿后期至儿童前期起病,还可有抽搐和肌张力低下。本病可因心脏损害引起急性心衰导致猝死。

(三)辅助检查

脑脊液蛋白明显升高,一般l~3g/L,糖和氯化物含量及细胞数正常。血清植烷酸水平也明显升高,脂肪酸升高10%~20%。血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中等程度减少。神经电生理检查示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血清植烷酸水平为重要诊断依据。

(四)治疗

治疗可采用饮食疗法,限制植烷酸摄入(牛奶,牛脂,蛋类及含绿叶素较多的蔬菜和水果)以减轻周围神经和小脑症状,阻止病情进展。

Simoa(Single Molecular Array)技术是由美国Quanterix公司研发生产的一款超高灵敏度单分子蛋白质检测技术,其灵敏度为ELISA技术的1000倍以上,能够达到飞克级别。超灵敏Simoa技术可用于检测和定量血清、血浆、脑脊液等体液中极低丰度的蛋白标志物水平,且仅需极少量的样本,并可进行多重检测。

在眼科领域,玻璃体腔液、房水等临床样本体积有限且采样困难。针对此类稀有样本,Simoa技术通过发挥超高灵敏度和精确度的优势,不断推动和助力眼科疾病生物标志物的检测。

本文我们将重点介绍近几年基于Simoa平台,国内外在眼科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

应用案例一: 开发一种用于定量房水中游离VEGF-A的高灵敏度免疫分析方法

发表期刊: Bioanalysis;IF = 2321

原文链接: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1070047/

概要: 新型双功能VEGF-A中和疗法正被开发应用于治疗视网膜血管疾病,例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但在新药物的开发过程中,供检测的房水样本体积较小且VEGF-A浓度偏低,目前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无法对其进行检测。因此,需要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去分析房水中的VEGF-A水平,以证明药物的治疗效果。基于Simoa技术,成功建立了一种超灵敏的VEGF-A免疫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够检测经过双抗药物Faricimab治疗的患者房水中的VEGF-A的水平和抑制作用,且样本量仅需12 μL。研究结果表明Simoa VEGF-A免疫分析方法的检测范围为0122-400 pg/mL,LLOQ(最低定量限)为0122 pg/mL,LOD(检测限)为0091 pg/mL(图1和表1)。实验数据体现了超高灵敏的Simoa在临床研究背景下分析罕见样本类型(如房水)的重要性[1]。

应用案例二: 房水中多种细胞因子水平可作为评估糖尿病黄斑水肿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长期疗效的生物标志物

发表期刊: 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IF = 4483

原文链接: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0959004/

概要: 该研究主要探讨了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患者房水中细胞因子浓度与抗VEGF药物长期治疗后的关系。根据标准的治疗方案,研究者对受试者的玻璃体腔内进行抗VEGF药物注射,并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结果,将糖尿病黄斑水肿病人分为应答者与无应答者。对41个患者随访514±187个月后,研究者发现85%患者为应答者,他们的基底中央亚区厚度和黄斑面积显著下降,而15%患者为抗VEGF治疗的无应答者。在对抗VEGF药物治疗的患者随访两个月后,相较于基线期,应答者和无应答者都出现了房水VEGF浓度的显著下降,但是随访两个月后应答者的房水VEGF浓度显著低于无应答者(图1)。研究者通过Simoa技术检测了应答者的房水中ICAM-1、IL-10、MCP-1、PIGF、TGF-β2因子的浓度水平,结果显示均显著低于基线期。因此,房水中的一系列细胞因子浓度可作为抗VEGF治疗长期响应的生物标记物,同时能够给予患者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来改善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症状[2]。

应用案例: 青光眼患者房水中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含量水平

发表期刊: Journal of Nippon Medical School;IF = 0615

原文链接: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980757/

概要: 房水中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被认为是青光眼的重要疾病标志物。以往研究所报道的BDNF浓度差异很大,而且BDNF在房水中的浓度是未知的。该研究采用三种不同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超灵敏的ELISA和Simoa HD-1仪器,检测青光眼患者和非青光眼白内障患者房水中BDNF的浓度。结果表明,因为BDNF含量较低,前两种方法在样本的房水中均未检测到BDNF。最后,研究人员借助Simoa HD-1平台进行分析,共有25个样本(占比543%)低于检测限。对于检测到BDNF的样本,BDNF总浓度为0158 pg/mL,青光眼组BDNF浓度为0034 pg/mL,对照组BDNF浓度为0196 pg/mL(图1)。近年来,眼基因治疗已成为眼科治疗的热点。通过超高灵敏的Simoa技术监测的BDNF浓度是未来体现BDNF作为神经保护因子在眼部基因治疗中作用的重要临床科研数据[3]。

应用案例: 血清神经丝轻链蛋白(NfL)水平与多发性硬化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变薄相关

发表期刊: Mult Scler;IF = 5649

原文链接: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1668116/

背景: 血清神经丝轻链(sNfL)水平和视乳头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都是多发性硬化症(MS)神经轴突损伤的新兴生物标志物。然而,关于sNfL和pRNFL之间关系的数据很少。

目的: 在一大群复发缓解型(RR)MS患者中确定sNfL水平与pRNFL变薄的关系。

方法: 从一项关于RRMS视网膜变化的前瞻性、为期3年的观察性研究中确定了80名患者,每年提供血液样本。sNfL水平使用单分子阵列(Simoa)测定法测量。pRNFL(aLpRNFL)的年化损失由各个线性回归模型确定。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和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单一和重复sNfL水平与aLpRNFL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校正性别、年龄和基线sNfL后,sNfL增加10pg/mL与aLpRNFL为-07µm(95%置信区间(CI):(-13,-02),p<0001)。与没有sNfL测量值>75th百分位(04μm,SD 02,p<0001)的患者相比,⩾2 sNfL测量值>75th百分位的患者显示出更高的aLpRNFL(22μm,标准偏差(SD)06)。可以从sNfL水平预测15%到20%的aLpRNFL方差。

结论: sNfL水平有助于预测RRMS患者视网膜变薄,加强其作为神经轴突损伤生物标志物的价值[4]。

参考文献

[1] Göpfert, J C; Reiser, A; Carcamo, Yañez V A; Pohle, A; Wessels, U; Heine, A; Joos, T O; Petit-Frère, C; Nogoceke, E; Stubenrauch, K G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n ultrasensitive free VEGF-A immunoassay for analysis of human aqueous humor Bioanalysis 2019, 11, 875-886

[2] Felfeli, T; Juncal, V R; Hillier, R J; Mak, M Y K; Wong, D T; Berger, A R; Kohly, R P; Kertes, P J; Eng, K T; Boyd, S R; Altomare, F; Giavedoni, L R; Muni, R H Aqueous Humor Cytokines and Long-Term Response to Anti-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Therapy in Diabetic Macular Edema Am J Ophthalmol 2019, 206, 176-183

[3] Igarashi, T; Nakamoto, K; Kobayashi, M; Suzuki, H; Arima, T; Tobita, Y; Takao, K; Igarashi, T; Okuda, T; Okada, T; Takahashi, H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in the Aqueous Humor of Glaucoma Patients J Nippon Med Sch 2021, 88, 128-132

[4] Bsteh G, Berek K, Hegen H, Teuchner B, Buchmann A, Voortman MM, Auer M, Wurth S, Zinganell A, Di Pauli F, Deisenhammer F, Khalil M, Berger T Serum neurofilament levels correlate with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thinning in multiple sclerosis Mult Scler 2020 Nov;26(13):1682-1690 doi: 101177/1352458519882279 Epub 2019 Oct 31 PMID: 31668116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4796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28
下一篇2024-02-28

随机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