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源于远古时期的骨哨,历史上亦称为笛,唐以后方专指竖吹之笛。“横吹笛子竖吹箫”,即笛箫之间最基本的差别。箫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箫笛同源于远古时期的骨哨,新石器时代开始以竹制作。在秦汉至唐,箫是指编管的排箫。 早在《尚书·益稷》中记载有“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当因韶乐伴奏乐器以箫(当时为排箫)为主而有此称。 箫在汉代时称为“篴”、“竖篴”或“羌笛”。羌笛原为古代居住在四川、甘肃一带的羌族人民的乐器,最初只有4孔(3个音孔加管口1孔),西汉京房(字君明,公元前77~前37年)在后面加了一个最高音孔后,成为5孔箫。 西晋乐工列和、中书监荀勖所改革的笛为6 孔(前5、后1),其形制与今天的箫已非常相似了。东晋的桓伊,擅长音乐,他有一支蔡邕的柯亭笛(箫),是江南数第一的吹箫名手,地位和声望都已很高。他曾为素不相识的王徽之吹奏过三段乐曲,在历史上被传为佳话。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傣语称“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低音三种类型,常用的调为b、B、C、D等调。 葫芦丝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我不懂 这是查到的 希望有帮助
葫芦丝乐曲介绍
葫芦丝,又称葫芦萧。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等民族中。这种乐器用半截小葫芦作为音箱,以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的竹管下端,嵌有铜质筑片,中间较长的一根竹管开七孔。吹奏时口吹葫芦细端,指按中间竹管的音孔,在奏出旋律的同时,左右两根竹管同时发出固定的单音,与旋律构成和音。其音乐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深受云南人民的喜爱,无论民音,还是专业舞台都能听到它演奏的优美的声音。近年来在国内外也颇受瞩目。一些葫芦丝乐器与现代电子乐器合奏,亦能体现两种乐器的完美结合,呈现了古典与现代结合的亲切婉转,温馨醉人的全新感受。
葫芦丝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葫芦箫的历史较为悠久,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它是由葫芦笙演进改造而成的。在构造上仍保持着古代乐器的遗制,箫管数目正与三管之龠相同,两支副管不开音孔也和古箫完全一样,而发出持续的五度音程,则与古龠的“以和众声”维妙维肖。但它的主管已开有7个音孔,与后世的箫笛非常近似,又显示出它在历史上的飞跃。
傣族人民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在节日里,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高升”(用竹筒制作的土火箭),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宴,都可以听到动人的歌声。葫芦箫是很有特色的乐器,形状和构造别具一格。它由一个完整的葫芦,3根竹管和平枚金属簧片组成,通体长约30厘米。在葫芦的柄端,插一竹管为吹口,整个葫芦做气箱,葫芦底部插进3根粗细不同的竹管,每根插入葫芦中的竹管部分,镶有一枚铜质或银质簧片。中间的竹管最粗,上面开着7个(正6背1)音孔,可吹出由g~g'一个八度的旋律音,称为主管。两旁的副管,上面只设簧片,不开音孔,只能发出与主管共鸣的和音,通常是较细的竹管发a音,最细的发e'音。吹奏葫芦箫时,吹口朝上,含在嘴的一侧,箫身竖立,用左右手指按放音孔,右手在上,用拇指按背孔,食,中和无名指按正面上方3孔,左手按其余3孔,气流同时输入3个管口而发音。音量较小,主管的音色柔润而纤秀,在两根副管持续音的衬托下,给人以含蓄、朦胧的美感。因为它吹出的颤音有如抖动丝绸那样飘逸轻柔,所以又叫“葫芦丝”。
葫芦丝简单介绍
葫芦丝、巴乌是一种主要流传于我国云南傣族,阿昌、德昂等少数民族的簧片,这种乐器的音色非常的优美动听,由于条件所限,最早的簧片是用竹片制作的,这不仅影响到这种乐器的音色,也大大限制了它的音量,音域及寿命,局限了它的使用范围,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使更多的人欣赏到,这么多年来通过很多制作人努力,这种乐器较早先已有了很大的改进,无论是从外观还是从工艺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终于有机会来到世人面前展示它的独特的艺术魅力,用它特殊的音色及优美的旋律征服了中外的广大音乐爱好者并被迅速普及。
葫芦丝,又名葫芦萧,傣语称“筚郎叨”(“华”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可分为高、中、低音三种类型,常用的调为b、B、C、D等调。
初学葫芦丝
当你对葫芦丝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当新葫芦丝拿到手里时,最急的就是想要把它吹出声来,正因为如此,由于你的用气方法不当,甚至是不会用气,使得葫芦丝发出一种怪怪的“喔”音,严重影响了你的情绪!这是因为你在气息的运用上没有掌握好,由于气息力度不够,未能使簧片与竹管产生耦合振动,所以发不出葫芦丝应有的音来。另一方面在增强力度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呼气方法,且不能呼气过猛,要均匀逐渐的加力,一旦发出正确的声音就要及时把握好这一瞬间的感觉,然后反复练习。应该注意“呼气过猛会使簧片变形,严重时会发不出音来,只有掌握好正确的呼吸方法后,才可以进行吹奏。
葫芦丝是用超吹的方法发音的,超吹是比葫芦丝上原有的基因高八度,主要是通过吹奏者的呼吸力度和唇部肌肉控制力的加强,呼吸速度加快,以及腹部肌肉的控制力来实现的。气息与手指的配合也是初学者要注意的,首先要注意手指要按住指孔不能漏气,气息要平稳,这一点非常重要,当手指变化时,气息应用不应受到影响。葫芦丝上最容易吹出的音是“1”,最不容易吹出的是高音“5、6”和低音“5、6”所以,当初学者拿起葫芦丝吹奏时,先吹1音,然后可以按指法表和练习曲反复练习,直到熟练为止另外,初学者对执筒姿势往往不得要领,顾此失彼,或者干脆马马乎乎。要吹好葫芦丝,第一步就是要摆好姿势,这样才可以使身体各部分更加放松,利于气息的流畅,在今后的演奏中能够达到好的效果。第二就是按孔有漏气现象,如果养成了习惯,对演奏乐曲的音色,音准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要注意克服。再就是不重视长音的练习,确实来说,长音一口气要吹十几秒甚至更长,声音要漂亮要稳定是不太容易的,长期练习也很枯燥,但是要保证将来能够完整流畅的演奏一首乐曲,练习长音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不重视长音的练习,即使将来可以演奏乐曲,那音色也一定不会太美,严重的影响演奏的效果,所以要重视长音的练习。
葫芦丝由来
傣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一次山洪爆发,一位傣家小卜冒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自己的心上人,他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了美妙的乐声,顿时风平浪静,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祝愿这对情侣吉祥幸福。从此葫芦丝在傣族人家世代相传。
傣族人民多才多艺,能歌擅舞,在节日里,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高升,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歌,都可以听到动人的歌声。赞哈(民间歌手)在葫芦丝的伴奏下唱着古老的传说和美丽的神话,唱着旧社会的苦难和新社会的幸福。
;
初学者学习园地
吹奏方法:
一 右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开闭第一、二、三个音孔,拇指拖于主管下方。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开闭,第四、第五、第六音孔,拇指开开位于主管前下方的第七音孔。
二 深呼吸、吸入的气尽可能多一些,吸气后、气息下沉,使气流在有控制的情况下有节制的均匀向外呼出,气息要平稳、不可忽强忽弱。
三 吹奏中, 高音时要用缓吹法(气流减小)低音时要用急吹法(气流加强)。
葫芦丝,傣语叫 “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当地汉语又称为葫芦箫。葫芦丝形状和构造别具一格,它由一个完整的天然葫芦、三根竹管和三枚金属簧片做成,整个葫芦做气箱,葫芦低部插进三根粗细不同的竹管,每根插入葫芦中的竹管部分,镶有一枚铜质或银质簧片,中间的竹管最粗,上面开着七个音孔,把它称为主管,两旁是附管,上面只设簧片,不开音孔(指传统葫芦丝),只能发出与主管的共鸣的和音。通常左面附管发“3”音,右边附管不发音(或发低音6音)。
这种
乐器以葫芦做为音箱 ,葫芦咀做吹口,常见者以各自装有一片舌簧的3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入葫芦底部。通体长约 30厘米。亦有单管,双管或四管者。无论竹管多少,多以中间一根为主管,其余为副管。主管上开 7个音孔,前六后一,传统的葫芦丝副管上方不开孔,只在管身底部开通,用塞子堵住,塞子与管身之间有线连接,需要时则用小指将其打开。现在改良的葫芦丝则没有使用传统的塞子,而是跟主管一样在管身上方开一音孔。这样更方便于在演奏时对副管音的反复使用,而且控制自如,更加灵活。吹奏时手指控制主管的音孔以奏出不同音高的音,若主副管同时开启,吹奏时数管齐鸣,旋律只出自主管,副管仅以和谐持续的单音相衬托,通常是一管发a音,一管发e音,产生和声效果,给人以含蓄、朦胧的美感。
阿昌族的葫芦丝和傣族的相似,阿昌语称“拍勒翁”,用葫芦和金竹管制成。吹管长 6厘米 ,主管长50厘米 ,副管分别长 33和 17厘米 ,在两支副管近主管的一侧,分别留有一条竹片,用细竹枝与主管捆扎在一起。
在西盟佤族,称葫芦丝为“拜洪廖”,3根竹管插入葫芦底部,用蜡封固,上端和竹制吹管仅长 两厘米。尤为独特的是:主管除开有 7个音孔外,在正面的最下方还开有两个气孔。主管演奏旋律,两根副管发出纯五度音程的持续音为旋律伴奏。如不需要持续音或需要单持续音时,还可将副管堵住。
编辑本段音域
1.超高音(葫芦丝工艺品):小B调、小降B调、小A调、小G调
2.高 音:小F调、小E调、小降E调、小D调
3.次高音:小降D调、小C调(初学者首选)、B调
4.中 音:降B调(初学者首选)、A调
5.次中音:降A调、G调
6.低 音:降G调、大F调
7.超低音:大E调、大D调、大C调
编辑本段演奏姿势站姿
要求是:身体自然站立,双脚略分开,呈外八字站稳,两腿直立,身体的重心点放在两腿之间(必要时可左右移动)。上身挺直,但不能僵硬。头部直仰,胸部自然挺起。目视正前方。双肩松弛平衡。两肘自然下垂,两臂不可夹住身体,要与腰间保持一定距离(约十公分左右)位于身体正前方中心线。乐器与身体形成45度到50度角。
坐姿
其上身的要求和站姿相同,一般坐在椅子的前三分之一处,双脚分立踏地,一脚稍前,一脚稍后,但不可架腿或两脚交。坐位高低要适当,以免影响呼吸肌肉的充分运动。
持法
要求手指自然放松,成弧形持葫芦丝,双臂和肘部肌肉要放松,指肚接触孔应有周边缘感,吹奏时在气流的作用下,指肚共振,微有麻感,其音色富有弹性,过于压紧则手酸,音窒,对演奏不利。另外手指开孔时,不宜抬的过高,否则会使手指僵硬,影响演奏速度。一般手指抬到距离音孔上方2---3厘米即可。
风门、口风与嘴劲
1. 风门
指吹奏时上下嘴唇之间气息经过的空隙处。风门可大可小,是随着音的高低而变化的。吹奏低音时缩小风门 ,吹奏高音时放大风门。风门的位置不可偏左偏右,应在嘴唇的正中处,上下嘴唇要含住葫芦丝吹孔,这要根据葫芦丝的吹孔制作情况来决定是否上嘴唇要比下嘴唇略有突出(一般正常情况下上下嘴唇应一致),两腮不可鼓起,要用力向里收。
2. 口风
经过风门吹出来的气息就是口风。口风有缓急之分,口风的选择可以对吹气的强度和用气量起到控制作用,由于葫芦丝属于竖吹型簧管耦合震动类乐器,主要由簧片和竹管组成耦合震动而发音,吹奏时用嘴含住吹孔,用超吹的方法,气流通过气箱(葫芦),使簧片的簧舌部分震动,并激发管内空气柱的共鸣而发音。演奏时一般不使用基因(用缓吹方法吹出的筒音)。风门的缓急变化是高腹部、横隔膜及胸腔的活动来配合控制的,三方要控制好。
3. 嘴劲
嘴劲的大小是依据风门的大小和口风的缓急来确定的。一定要注意嘴劲和风门口风的密切配合。虽然在吹奏葫芦丝时口风、嘴劲均有缓急之分,但由于吹奏葫芦丝是采用超吹的方法,所以缓急是相对的,是有极限的,也就是说它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其原因是由葫芦丝自身的条件而限定(音域过窄)。
指法
对于葫芦丝来讲,常用的指法 1、全按作5
全按作 5
[4]
2、全按作1
全按作1
[5]编辑本段方法演奏方法
(一)右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开闭第一、二、三个音孔,拇指拖于主管下方。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开闭,第四、第五、第六音孔,拇指开开位于主管前下方的第七音孔。
(二)深呼吸、吸入的气尽可能多一些,吸气后、气息下沉,使气流在有控制的情况下有节制的均匀向外呼出,气息要平稳、不可忽强忽弱。
(三)吹奏中, 高音时要用缓吹法(气流减小)低音时要用急吹法(气流加强)。
注意:
1.附着于音管左右侧的小指,不可固定不动,应根据演奏时的情况灵活掌握,如当运用上三指(即开闭四五六音孔)演奏时,右手小指应附着于第一音孔下侧,而左手小指可自然地随演奏抬起,这样才不至于影响上三指在演奏时的灵活运用当运用下三指(即开闭一二三孔)演奏时,左手小指应回到副管位置,而右手小指可自然地随演奏抬起。
2.各个音孔在按下(既关闭)时一定要用规定手指第一节指肚将音孔按严,不能漏气,否则会影响音准和音色。在演奏葫芦丝,时应使手臂,手腕放松,手指适度地向里弯曲。开放音孔时,手指不宜抬得过高,过高会影响演奏速度和灵活性,但也不要太低,太低会影响音准和音量。
演奏技法
葫芦丝在演奏的某种程度上相对于竹笛、唢呐等民族吹管乐器要简单一些,没有那么多复杂的技法,这也是由于它构造本身的局限所致,但是它甜美的音色却好似极富表现力。葫芦丝在演奏中常用的技法有以下几种:
1.吐音。吐音是葫芦丝演奏中较重要的技法。吐音又分为单吐、双吐、三吐三种。
① 单吐。利用舌尖部顶住上腭前半部(即“吐”字发音前状态)截断气流,然后迅速地将舌放开,气息随之吹出。通过一顶一放的连续动作,使气流断续地进入吹口,便可以获得断续分奏的单吐效果,完成单吐的过程。单吐一般在音符上方用“T”标示。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单吐又可以分为断吐和连吐两种。
② 双吐。双吐是用来完成连续快速分奏的技巧。首先用舌尖部顶住前上腭,然后将其放开,发出“吐”字。简言之,在“吐”字发出后,立即加发一个“苦”字,将“吐苦”二字连接起来便是双吐。双吐的符号是“TK”。
③ 三吐。三吐实际上是单吐和双吐在某种节奏型上的综合运用,符号为“TTK”或者“TKT”,即“吐吐苦”或者“吐苦吐”。
2.连音。连音是常用技巧之一。适用于抒情如歌的乐句或乐段。用符号“⌒”(连音线)表示,连音线内的音除了吐第一个音,其余的音均不用吐,吹奏连音时要强调连贯、流畅。
3.滑音。滑音及技法在葫芦丝演奏中被广泛使用,其效果具有圆滑、华丽的特点,应用滑音技法可以模拟人声和弦乐器上的抹音效果。滑音又有上滑音、下滑音、复滑音三种。
4. 震音。利用震音技巧可以获得如同歌唱般的“声浪”效果,极大的丰富音乐的表现力,是人们揭示内心活动、抒发内心情感的重要手法之一。震音又有气震音和指震音两种。
5. 颤音。颤音是由两个不同音高的音快速交替出现而构成。具体要求是原音发出后紧接着快速而均匀的开闭其上方二度或三度音的音孔,符号为“tr”或 “tr ~~~~ ”
6.叠音、打音。两种演奏的技法和效果上差不多,关于它们的定义也是众说不一。就是在某个音出现前的瞬间加奏一个时值极短的高二度过三度的音,叠音用符号“ 又 ”表示,打音用符号“扌”表示。
葫芦丝
调音技巧
葫芦丝属于管乐器,所有管乐或多或少都会受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在不同的地域和气候条件下,音准会有细微变化。为了能应对这种变化,需要对音准进行适当的调节,进而产生了接口式调音插口。调音插口通
葫芦丝
过铜接口的伸缩,延长或缩短乐器内部空气柱的长短来实现音高的变化,以满足演奏、教学的需要。原理是拔出接口插接位置,竹管内空气柱增长,整体音准就相对降低一点点;反之,总体音高就会增高,这样乐器就能在10音分至小二度之间调整,以达到与乐队、CD音乐相协调的目的。
在使用调音型葫芦丝时,注意在拔插接口的时候用力不能过猛,也不能直拉直推,要用适当的力量边左右旋转边推拉,直到音准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尽量避免给一些外人或完全不懂的人使用该乐器,以免错误操作,造成接口变形、损坏或漏气。维护方面,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给铜接口补充适量的润滑油,避免接口腐蚀生锈。
需要注意的是:调音仅仅只是对音准的绝对音高作小范围的适当调整,而不能作为转调来使用。因为葫芦丝的调音对不同的音高调整的幅度不一样,原则上来说,离簧片越近的音对调音接口的调整越敏感,越远的越迟钝,而且筒音5是不会受调音接口的变化控制的。
呼吸方法
一般可归纳为三种: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混合式呼吸法)。目前被公认为最科学的方法是混合式呼吸法。其优越性表现在整个呼吸肌肉群的协调动作,形成运动整体,因而气息的吸入量多,气息较深,呼气时也容易控制。 现将混合式呼吸法介绍于下:所谓呼吸即包括 “吸气”与“呼气”这两个方面。吸气时,身体各部位放松,口鼻同时吸气,注意不可提肩和带出任何声响。混合式呼吸是把气吸到小腹、胸腹之间以及胸腔。提肩会阻碍气息的下沉,将气息存储到了胸腔中,那就成了胸式呼吸了。要避免。
吸入的气尽可能多一些,扩张肺叶,胸腔中、下部和腹腔自然向外扩张使横隔膜下降。气后,气息下沉。这时腹部和腰部都充满气息的感觉,而胸部则觉得比较轻松。正确的气体贮藏部位应是胸腔下部和腹腔。因此,吸气时,腹部不仅不能往里收缩,而且要微微向外隆起,腰部也随之向周围扩张。
吸气方法的练习,非常重要,管乐用的最多的就是气,若用气不对,不但不能演奏好,还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这里提供几种方法:第一,先将胸腹内的气息全部吹出,然后在全身非常轻松的状态下吸气。如果这时胸、腹腔内有一种冷气进入的感觉,就说明吸气方法和气体贮藏部位基本正确。其次,还可以自己体会你在闻花香以及剧烈运动(如长跑、登山等)后的深吸气的吸气动作。吹奏时的吸气,要求在较短时间内吸入大量空气,因此,一般是口与鼻同时吸气,放松喉头。
呼气时,要求腹肌、腰肌和横隔膜始终要有控制(即保持一定的紧张度),使气息在有控制的情况下有节制地、均匀地向外呼出。随着气息地呼出,腹肌、腰肌等有关肌肉群随之逐渐收缩,横隔膜也随之复位。这里特别需要强调一点:刚呼气时,切不可立即收腹(应略向外“顶”)。因为立即收腹将造成腹部往里挤压,迫使本来下降的横隔膜提前复位,从而把气息挤到胸部,增加胸部的负担。这样,不仅不利于控制呼气的速度,而且时间长了会影响演奏者的身体健康。当气息吹出约二分之一时,腹部分自然而然地往里收,这样的呼气过程是比较正确的。还有不要等到气息全部用完了才去吸。
总之,吹奏中的呼气始终要在一定压力的推动下均匀地输送出来。气息要平稳,不可忽强忽弱。要达到这种要求,必须反复练习。可以通过吹长音来进行练习,也可以对着自己的手背呼气练习。通过练习,学习者将感觉到气息的速度、压力、稳定程度等,从而增强有意识控制气息的能力。说明两点:长短、强弱等具体情况,灵活把握吸气量。
吹奏中有“急吹”和“缓吹”。急吹者气压大,气速较快。缓吹便是气缓慢地呼出。一般情况下,吹奏低音时用急吹法,吹奏中、高音时用缓吹法。掌握和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对于吹奏葫芦丝以及其他管乐器至关重要,必须引起学习者的高度重视。
不能发图嘞,进网站吧
大提琴不错,但弦乐入门非常难,需要很久,也许23年还拉不出个像样的声音,不像钢琴古筝这些入门比较容易的乐器,其实学什么都很好,关键是坚持,如果你干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那肯定还是要半途而废的。你自己也知道自己的问题,其实不是选则什么乐器的问题,而是怎么锻炼自己的毅力。你可以去问问专业人士们,哪一个学哪样乐器没有下过苦功夫。练音阶多么枯燥,每个弹过的人都知道,但真正学出来的必定是忍受了这枯燥的人,所以,我倒认为,既然你曾学过古筝和钢琴,不如重新捡起来好好学习。如果你说我学不了,那我恐怕谁也帮不了你,你学其他乐器的结果还是这个样。也许还不如。
笛子~ 中国笛子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发音动人、婉回。古人谓"荡涤之声", 故笛子原名为“涤”,日本至今还保留有"涤笛",后演变为如今的笛。笛子是中国民族乐队中重要的旋律乐器,多用于独奏,也可参与合奏。笛子实际上是一类乐器的通称,如果从音高上分类,笛子一般分为曲笛 (笛身较为粗长,音高较低,音色醇厚,多分布于中国南方)、梆笛(笛身较为细短,音高较高,音色清亮,多用于中国北方各戏种)和中笛(形状、发音特点介于曲笛和梆笛之间)。
二胡~各种乐器不同的加工材料和形制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其音色。二胡的音色具有柔美抒情之特点,发出的声音极富歌唱性,宛如人的歌声。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一方面取决于它的内外定弦的音高与弦的张力适宜,另一方面是由于琴筒的一侧是用蟒皮蒙制的。因此,在一般演奏时无需大力度按弦和大力度运弓,即可发出平和柔美之声。
关于葫芦丝的起源没有资料记载,已无法考究,仅能借鉴的是流传民间的故事传说。传说有喜剧的、有悲剧的,但都有一个共同点,与爱情故事有关。
(1)在德昂族广泛流传的古老爱情悲剧故事《昆撒乐和欧比木》,对葫芦丝的起源作了描述。
古代的德昂族寨子里有一个叫昆撒乐的小伙子和一个叫欧比木的姑娘,他们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情投意合。昆撒乐会用树叶、竹叶吹奏出美好的音乐。由于叶片会干枯,难以保管,昆撒乐就用薄薄的铜片代替叶片,并把薄铜片放到细竹筒上吹。后来,竹管被虫蛀出一些小洞,吹奏时用手指按不同的洞眼,竹管发出的声音就会变化,再套上葫芦,声音更悠扬了。就这样,昆撒乐发明了“毕格宝”(葫芦丝的德昂语名称)。昆撒乐常常在劳动之余吹起“毕格宝”,欧比木一听到乐声,就会来与他约会。但是,欧比木的父母嫌昆撒乐家境贫寒,不愿将欧比木许配给昆撒乐,便悄悄的在深山老林里盖了一间小吊楼,将欧比木藏到小吊楼里,不让他们见面。昆撒乐是个有骨气的小伙子,决心外出去挣钱,娶回心爱的姑娘。欧比木一个人住在吊楼里,天天思念心中的情人,泪水把眼睛都弄花了。一天,欧比木见地面上有脚印,以为是昆散乐来过,就把梯子放下,等待心上人的到来。哪知吊楼附近的脚印竟是老虎留下的,晚上饿虎顺着梯子爬上吊楼,把欧比木吃了。
昆撒乐在外地拼命干活,节衣缩食,攒得了许多银子,赶回家。他找到小吊楼时,发现心上人已不在人间,悲愤不己,钻进深山将老虎杀死。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就会用“毕格宝”吹起悲怨的乐曲,控诉这人为的悲剧。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昆撒乐和欧比木就将“毕格宝”作为“传情”乐器世代传承了下来。“毕格宝”吹奏的曲子就是德昂人民用葫芦丝世代传承吹奏的《流泪调》。现在梁河县的河西乡二古城德昂族村寨里,还有人会吹这首调子。
(2)在梁河傣族聚居区流传的葫芦丝起源的故事。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勐养江畔住着一个勤劳、善良的傣族青年叫桑亮。在他去参加“嘎光露盛会”的途中帮助了一位卖葫芦籽的老大妈。在老大妈的预言下,桑亮与买走葫芦籽的温柔美丽的傣族少女少玉相遇并深深相爱。为了记住这位卖葫芦籽的老大妈,少玉在勐养江畔种下了葫芦,桑亮就在旁边种上了竹子,以便葫芦攀爬生长。4个月很快过去了,葫芦缀满藤蔓,竹子繁茂,桑亮和少玉也定下了婚期。一天,两人相约去摘葫芦来装饰新房。谁知,灾难突然降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暴雨助澜着勐养江水扑向村寨,村寨顿时一片汪洋。为了逃生,桑亮砍下竹子做成了简易的竹筏,少玉在竹筏上挂上葫芦以增加浮力。但竹筏还是难以承受两个人的重量。为了能让心上人生还,善良的少玉毅然跳下滔滔的江水中,将生的希望给了桑亮……。桑亮最终战胜洪魔活了下来,却无法排遣对少玉的思念,悲痛欲绝的桑亮在他们种下葫芦与竹子的地方搭起了窝棚,整天抚着曾乘载过两人命运的竹伐以泪洗面。一天他听到竹子和葫芦在风中发出的声音,于是有了灵感,做成了今天的葫芦丝。他每日流着泪对着勐养江吹出凄凉调子,来倾诉内心的悲痛及对少玉深深的思念之情。天长日久,桑亮吹奏的曲子自然形成了一首曲调,听起来非常悲凉哀婉,泣如诉,婉转缠绵。在勐养民间被称之为“葫芦丝古调”,又名“哭调”。就这样葫芦丝乐器和“古调”最后成为傣族地区男女青年传情达意,诉说内心情感的乐器和曲调被世代传承了下来。
另一种结局是这样传说的:悲痛欲绝的桑亮天天对着勐养江吹着悲伤的调子,呼唤心上的姑娘。他的痴情执着感动了佛祖,佛祖托着云来到勐养江畔用手一指,天空立刻出现一道霞光,整个勐养坝子笼罩在金光之中,这时到处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百鸟欢唱,少玉被一个巨大的葫芦托出江面,像一朵刚出水的莲花样更加美丽动人。从此,他们吹奏起优美的葫芦丝,过着幸福的生活。
还有很多传说呢,因为太多,无法一一列举反正全都是围绕着爱情故事来描述的
葫芦丝通常用筒音=5、筒音=1,的指法来演奏,筒音就是将音孔全部按住发出来的音,B调的葫芦丝的,可将音孔由下往上顺序排列,背后的孔为第七音孔 ,蒙上全部的音孔吹出来的声音是低音5。
打开第一音孔吹出来的是低音6,第二音孔吹出来低音7。打开三音孔吹出来的音,就是正常1的发音,再依次往上打开音孔就是2音、3音、5音,当全部音孔都打开吹出来的是6音,4音比较特别,把第五音孔打开其余的都蒙上就是4音。
扩展资料:
练习时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依次演奏所有音阶的音,需要一致性、速度尽可能快。两个音符之间的连接,以一个音符为中心,这样其他音阶上的其他音符就会不断地连接到那个音符上。
比如以中音的1为例,往下有7、6、5、3四个音分别与它连接,往上有2、3、4、5、6五个音分别与它连接,以此类推,熟悉各音之间的快速连接。固定节奏或音形来进行音阶练习的模式,比如由低音开始5671接6712再7123再接1234。
练习时,当音阶在上线(从低到高)时,手指应依次打开。此时手指必须灵活弹回,同时要保持手指的形状。也就是说,手指弹回后必须迅速回到放松的打开状态。音阶下降时(从高到低),手指依次关闭孔。
-葫芦丝
中国乐器可以是葫芦丝,葫芦丝,又称“葫芦箫”,傣语称“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其音色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深受人们的喜爱。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舞台都能听到葫芦丝演奏的美丽音乐。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低音三种类型,常用的调为b、B、C、D等调。
葫芦丝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这种乐器用半截小葫芦作为音箱,以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的竹管下端,嵌有铜质筑片,中间较长的一根竹管开七孔。吹奏时口吹葫芦细端,指按中间竹管的音孔,在奏出旋律的同时,左右两根竹管同时发出固定的单音,与旋律构成和音。其音乐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深受云南人民的喜爱,无论民音,还是专业舞台都能听到它演奏的优美的声音。近年来在国内外也颇受瞩目。一些葫芦丝乐器与现代电子乐器合奏,亦能体现两种乐器的完美结合,呈现了古典与现代结合的亲切婉转,温馨醉人的全新感受。
傣族人民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在节日里,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高升”(用竹筒制作的土火箭),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宴,都可以听到动人的歌声。
葫芦箫的历史较为悠久,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它是由葫芦笙演进改造而成的。在构造上仍保持着古代乐器的遗制,箫管数目正与三管之龠相同,两支副管不开音孔也和古箫完全一样,而发出持续的五度音程,则与古龠的“以和众声”惟妙惟肖。但它的主管已开有7个音孔,与后世的箫笛非常近似,又显示出它在历史上的飞跃。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族音乐工作者对葫芦箫进行了不断的改革。1958年,云南省歌舞团首先把音域扩展为14个音。近年来,北京的一些文艺团体又制成两种新葫芦箫。其中的六管葫芦箫,可以吹奏单音、双音、单旋律加持续音及两个和音旋律加持续音。既保持了原来乐器特有的音色和风格,又增大了音量、扩展了音域、丰富了音响色彩和表现力。在我国民族乐器大花园中,它已成为一支引人注目的奇葩。1980年初,中央民族乐团访日小组,曾用这种新葫芦箫为日本人民演奏,受到了欢迎和好评。
傣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一次山洪爆发,一位傣家小卜冒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自己的心上人,他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了美妙的乐声,顿时风平浪静,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祝愿这对情侣吉祥幸福。从此葫芦丝在傣族人家世代相传。
傣族人民多才多艺,能歌擅舞,在节日里,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高升,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歌,都可以听到动人的歌声。赞哈(民间歌手)在葫芦丝的伴奏下唱着古老的传说和美丽的神话,唱着旧社会的苦难和新社会的幸福。
葫芦丝是很有特色的乐器,形状和构造别具一格。它由一个完整的葫芦,3根竹管和平枚金属簧片组成,通体长约30厘米。在葫芦的柄端,插一竹管为吹口,整个葫芦做气箱,葫芦底部插进3根粗细不同的竹管,每根插入葫芦中的竹管部分,镶有一枚铜质或银质簧片。中间的竹管最粗,上面开着7个(正6背1)音孔,可吹出由g~g'一个八度的旋律音,称为主管。两旁的副管,上面只设簧片,不开音孔,只能发出与主管共鸣的和音,通常是较细的竹管发a音,最细的发e'音。
最著名的葫芦丝名曲有很多,我给你列举一些:
1月光下的凤尾竹
2婚誓
3多情的巴乌
4竹林深处
5山寨情歌
6侗乡之夜
7瑶族舞曲
8月夜
9竹楼情歌
10放马山歌
11美丽的金孔雀
12军港之夜
13梦回景颇山
14勐养江畔
15古歌
16金色的孔雀
17赶摆
18迷人的葫芦箫
19景坡山
20版纳之夜
21金孔雀与凤尾竹
歌曲说明:
1月光下的凤尾竹 作曲:著名作曲家 施光南 作词:词作家、诗人 倪维德 歌手:关牧村
2婚誓 1957年**《芦笙恋歌》主题曲
葫芦丝把这两首歌曲演绎得非常完美,你能通过葫芦丝“听”到情侣们在谈情说爱,身临其境。
西洋乐器有萨克斯管:
1814年,阿道夫萨克斯(Adolphe Antoine Sax)出生于比利时的小城----迪南。他的父亲当时是一位小有名望的乐器制造商。阿道夫萨克斯在15岁的时候已是布鲁赛尔音乐学院的一名优秀生,并且和布鲁赛尔交响乐团合作演出。他在长笛和单簧管方面已有相当的造诣,也正是由于他将单簧管加以改进,才使得单簧管成为交响乐中的标准成员。比利时政府对此大加鼓励,在一个展览会上授予他二等奖,但阿道夫萨克斯为自己没能取得一等奖而感到有些扫兴,失望之余,赴巴黎发展。
1842年,阿道夫萨克斯发明了第一支萨克斯,是一支上低音降E调萨克斯。这支乐器的发明给阿道夫萨克斯的好朋友柏辽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柏辽兹是当时欧洲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家之一,他在各种媒体上对阿道夫萨克斯发明的这种乐器大加赞赏,说这种乐器最具有人性的特点。人们便根据阿道夫萨克斯的姓来给乐器命名-----"萨克斯",一种音色最为美妙、造型最具特点的乐器就这样诞生了。比利时人一直以此为自豪,甚至把萨克斯管印在钞票上。
此乐器用单簧片吹奏,开闭音孔的构造与双簧管差不多, 音域与双簧管相似, 应属木管乐器,但管体是铜制的又可属铜管乐器。它上细下粗音口向上,很像低音单簧管。从低音到高音有许 多种萨克斯管,而且全是移调乐器。萨克斯管音色异常丰富迷人, 强吹奏时类似铜管,弱奏时类似木管,是一种管乐器类最好的合作伙伴。
法国作曲家比才、圣桑等都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了萨克斯管。萨克斯管又是爵士乐队小号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乐器。
现在经常用的有四种萨克斯管:降B高音萨克斯管(Soprano saxophone)。降E中音萨克斯管(Alto saxophone)。降B次音萨克斯管(Tenor saxophone)。降E上低音萨克斯管(Baritone saxophone)。
几种萨克斯管的指法完全相同,全都是移调乐器,用高音谱表记谱。
法国作曲家柏辽兹曾经写到:“萨克斯的主要特点是音色美妙变化,深沉而平静, 富有感情,轻柔而忧伤,好像回声中的回声、在寂静无声的时刻,没有任何别的乐器能发出这种奇妙的声响。”
萨克斯还被誉为“无与伦比的风流乐器”。
萨克斯管不但能出色地演奏古典音乐,而且更善于演奏爵士音乐、轻音乐,人们提到爵士乐时, 第一个想到的乐器便是萨克斯管。爵士乐的最大特点是即兴演奏,在演奏中使强弱拍倒置,采取连续切分音的手法, 使节奏变化无穷,音色上富有戏剧性,既激烈狂燥又安镑深沉,既滑稽又富于伤感。萨克斯管在音色上,在演奏滑音;颤音、吐音;超吹的特点方面,便适应了爵士乐即兴演奏的最大特点的需要。因此,即兴演奏也成为萨克斯管演奏者所追求的演奏特点。
乐器的选择
为能较快、 较好的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和顺利、正常的学好萨克管,乐器的选择得非常重要。因此,征求专业老师的意见买哪个厂家生产乐器为好。目前,市场不少萨克管无生厂家,或标有厂和牌子,但不是本厂产品,而是分厂或关系厂的产品。因此,选购乐器特别要注意下几点:
第一,检查乐器制造所采用的金属是否太软,有的乐器厚度和强度不保证,机械系统不坚固,甚至用拇指就可在乐器上压出陷窝,键子和护键装置,在正常压下,就可变形和弯曲。这种乐器选购不久,由于先天不足,毛病常出,怎么修也不奏效。
第二,检查每个键子软垫上的印痕、垫共鸣器上的扣钉是否准确地接触音孔中心,键垫是否贴紧。在轻按垫后,要检查看不到该垫子周围有丝毫缝隙,要求一点不能漏气。同时,还要认真检查按下该垫子的其它连动键也要安装的同样良好,若有一个键垫检查不甚,某处漏气现象,就可给演奏者带来极大困难。还特别意一个被人忽视而又重要的专业问题,检查所有键垫距离音孔高度是否适当而相同,若是某一键垫抬过高,该键发音则粗野,音准偏高,若抬的低,该键发音则憋,音准偏低,若所有键抬的高度不统一,这件乐器音质的一致性和音准就会差,必将影响演奏效果,不利于学生的听觉和专业技术的提高。
第三,检查各键弹簧的张力是否适当。弹簧太软键子起落缓慢,弹簧太硬,手指用力过大,容易使手指变僵硬影响演奏效果。
第四,检查键柱和连杆之间是否有间隙,若有间隙,键垫不可能平整准确地就位在音孔上。
第五,检查各焊接处是否坚固,各螺丝安装否合理,工艺是否粗糙。某些厂家生产的萨克管,由于质量差,工艺粗糙,甚至维修部门都拒绝修理。
第六,演奏检查要从低音区降B、本位B、C、升C、D、E、F、升G进行测试,一定用最轻弱的力度吹奏,使低音区也能灵敏的发音。最后测所有的音域发出的音是否准确音质、音量是否均匀一致。第七,如果经济条件准许,选购一个较高档次的乐器,对学好萨克管无疑会起到很积极的作用。
希望会对你有帮助,最重要是自己感兴趣的!祝你成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