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首诗的题目是《颂平常心是道》,作者是宋代无门慧开禅师。该作录入其评释古代禅门公案的《无门关》一书,由此作该禅诗以表达他对“平常心是道”这句禅语的理解。此诗琅琅上口,最为佛门弟子所爱颂。
扩展资料
情感表达: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美。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如果能没有闲事烦心,没有忧思悲恐惊缠绕心田,那么每年每季每天都将是人间最好的时节。述说了内心想望的自由心灵,同时扣合了心经所传达的「观自在」。
参考资料:
佛教所说的善,也就是道德的内涵,同样是结合利益来说明的。《成唯识论》卷五曰:“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就自身而言,善行不仅对现世有益,更能惠及未来生命;就自他双方而言,善行不仅能使自己获利,同时也能利益社会大众。相反,如果只顾眼前利益而无视法律的存在,只顾个人利益而不管他人的死活,这种行为不仅和道德相冲突,从究竟意义而言,和利益也是根本对立的。佛教中这样的一首偈:“善似青松恶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见青松不见花。”生活中,非法行为往往也能给人们带来眼前的利益,或许有些无知者会感到羡慕,但真正有智慧的人却不会动心。因为通过非法行为而得到的利益只是暂时的,这种风光决不会长久。
作为在家居士来说,我们的行为首先要符合法律规范,同时还要符合戒律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带来真正的利益。无论经商还是为人,信誉都是极为关键的,用现在的话说,信誉就是品牌,就是无形的资产。信誉从哪里来就是从道德行为而来。在激烈的商战中,能够保持持久生命力的,都是那些拥有良好信誉的企业。而唯利是图的投机者,必然会落得“害人终害己”的下场。
因此,追求财富和道德并不是矛盾的。如果说道德是追求利益所应遵循的准则,那么,利益就是道德行为带来的果实和收获。
意思是:每天都不放松勤奋地教学,在这三尺宽的讲台上,毛发已经变成白色。
风霜词典解释:比喻旅途上或生活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饱经风霜。
重点词汇:
1、生活:
①指人或生物的各种活动:文化生活;政治生活;蟋蟀的生活。
②进行各种活动:我们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新历史的光辉时代。
③活着;保存生命:民非水火不生活。
④生计;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情况: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⑤方言。活儿:做生活;这生活做得灵巧。
2、艰难困苦:形容处境艰苦,困难重重。
3、经历:
①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他一生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
②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的事:生活经历。
相关成语:饱经风霜
[成语解释]饱:充分;经:经历;风霜: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
[典故出处]当代·冯德英《苦菜花》第一章:人们那被晒黑的饱经风霜的脸上,显出严肃而紧张的神情。
[近义词]饱经世故、曾经沧海。
[反义词]一帆风顺、养尊处优。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经验丰富。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现代。
1、霜降节气的由来:
(1)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秋晚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
(2)《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2017年关于霜降节气的由来2017年关于霜降节气的由来。“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豺狼开始捕获猎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2、霜降节气的习俗:
(1)赏枫:枫遭霜侵后叶子火红,色彩鲜艳,灿如锦绣。古人曾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国内如苏州的天平山、南京的栖霞山,都以枫叶美景著称。夕阳西下,红叶参差交错,驰目远眺,仿佛珊瑚火海,十分壮观。
(2)牧羊:我国牧羊的风气,自古以来就十分盛行。内蒙古以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等省,无不广为饲养。羊奶、羊肉和羊毛,都可供食用或使用。品种好的奶羊,产乳量很大,堪称为贫民的乳牛。国内如山西长子等地,牧羊人一般在秋天杀羊赛神,预祝来年羊群扩大,并将祭品分发给族人。贫困无羊的,可蒸面糕,将其做成羊的形状代替。
(3)斗鹌鹑:鹌鹑是生活在田地、沼泽中的小鸟,雄鸟足高,雌鸟足低,喜欢在田地间或芦苇丛中活动,晚上成群飞出,白天则伏于草丛,在山东最为多见。鹌鹑性喜近人,特别好斗,决斗时抬脚张其,人们多喜蓄养。饲喂小米的鹌鹑,如果决斗失败了还可以再来;而喂给糜子的鹌鹑,只能决斗一次,如果失败了,就再不愿相斗。养鹌鹑的方法是,每天喂给小米,如果想让其善斗,应常将其放在手上,拉着它的两脚使之行走。预备一个小布袋,袋口像荷包,但底是平的,有线可以收放,将鹌鹑放入袋里,时刻都将它带在身旁,绝没有鹌鹑跳跃出来或者憋闷而死的弊端。鹌鹑养熟之后,即使任由它自由行走,也不会飞去。鹌鹑生性怕冷,天气寒冷时应妥善照料,否则容易冻死。霜降后斗鹌鹑,在南北方都很盛行。《北京岁华记》中说北方的人在霜降后斗鹌鹑,人将鹌鹑笼在袖中,如同捧着珍宝。南方大多在晚上斗鹌鹑,决胜负。考究的人用彩绪做平底袋,以皮手套将鹌鹑把在袖中,以此作为消遣。清代的蔡铁翁有诗道:“辛苦霜天斗瘦鹤。”
(4)行狩猎:狩猎又叫镜猎,如果仅为娱乐,叫作游猎;如果以打猎为生则叫作职猎。古代利用田猎活动,来练习骑射所谓的“搜苗称狩”,都是指借围猎的机会操练检阅,练习武艺。汉代法律中对于捕杀豺虎还有奖励。北方人射猎,打不同的猎物各有一定的季节,大多在二三月放海东青(古人北方游牧民族崇拜、驯养的猎鹰)打大雁,四五月打糜鹿,八、九月打虎豹之类,这样直到年终。
这就告诉人们,松树既不是一棵小草,也不是一朵鲜花。小草经不住霜打雪夺,鲜花经不起风吹雨打;而松树是经过严寒考验的,在冰冻和暴雪面前,它仍然昂首挺胸,真乃“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正是这种硬不折腰的傲骨和四季常青的风采,常被国人用来比喻老寿星“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东海水常流”,期盼着寿星常在,幸福永远。松树的那种终年常青的骨气,不但常被国人用来对于人寿的深深祝福,而且,它那气节操守,不知激励过多少英雄豪杰、志士仁人,为了民族大义,为了人类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皆所不惜。曾几何时,我挺进苏北的新四军一部在“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险境中,官兵们仍放开嘹亮的歌喉,唱响“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啊……”的战歌,为之自勉自励,鼓舞斗志,英勇杀敌,终于夺取战争的最后胜利。
弥勒菩萨现正在兜率内院说法,等待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教化56亿年以后,他就成为下届的法王了;因此弥勒菩萨现在的地位,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布袋和尚是他的化身。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 不知名氏,来历不详的布袋和尚,自称“契此”,他是五代明州奉化人(或说四明人)。笑口常开,蹙额大腹,经常佯狂疯颠,出语不定,就地而卧,随遇而安。他给人欢喜快活、逍遥自在、大肚能容的深刻印象。手持禅杖,肩荷布袋,所有供身资具通通放在囊袋中。
一生奇事不胜枚举,高兴就卧在雪里,雪也不沾身;能够预卜吉凶和气候,天晴时,穿着高齿木屐,跑到桥上,竖膝而卧,雨天则穿上湿草鞋,在路上急急行走,表示天快下雨,每一次都很灵验,被认为是一大奇人。有一首偈说: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
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
便是形容布袋和尚逍遥放旷,无拘无束的一生。
布袋和尚随缘度众,处处显示禅机。据《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记载,一次,有一位禅僧走在布袋和尚前面,和尚从该僧背后摸了一下,禅师回头,和尚就说:“给我一文钱。”
禅师回答:“道得出,便给你一文钱。”和尚立刻放下布袋,叉手而立。
又有白鹿和尚问他:“如何是布袋?”他即刻放下布袋。
又问:“如何是布袋下之事?”他则背着布袋走了。
有一次,布袋和尚在站在街上,有一位禅僧问他:“请问和尚在这里做什么?”
他回答:“我等一个人。”
禅师看了看说:“来了!来了!”
他说:“你不是这个人。”
禅师问:“谁是这个人?”
和尚就说:“你给我一文钱。”随后,布袋和尚唱颂道:
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
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
腾腾自在无所为,闲闲究竟出家儿。
若睹目前真大道,不见纤毫也大奇。
万法何殊心何异,何劳更用寻经义?
心王本自绝多知,智者只明无学地。
非圣非凡复若乎,不彊分别圣情孤。
无价心珠本圆净,凡是异相妄空呼。
人能弘道道分明,无量清高称道情。
携锦若登故国路,莫愁诸处不闻声。
梁贞明三年(九一七),布袋和尚端坐在明州岳林寺东廊下的一块磐石上,将入灭前,说了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说完安然坐化。
至此,众人才知道行履疯颠的布袋和尚,原来就是弥勒菩萨的化身。不久,有人在别州看见和尚仍背着布袋到处走,于是世人竞相描绘他的图像供奉在家中。据说,他的全身舍利至今仍完好保存在岳林寺大殿的东堂上。
今天,一走到寺院,在山门前就可看见笑意盈盈的弥勒菩萨,好像欢迎每一位上山的信徒或游客。以下的诗偈,最能说明菩萨的满腔欢喜:
眼前都是有缘人,相见相亲,怎不满腔欢喜;
世上尽多难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
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大肚包容,忍世间难忍之事;
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布袋和尚,在日本也是家喻户晓的和尚,是人们常常听说的都每个人由衷、尽兴、强烈笑的著名和尚。
他的整个一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笑,那就是他的信息,他的信条,他的经典。在日本,没有谁像布袋和尚那样被人在记忆中如此地尊敬。人们与这位在每一间屋子里陈设的布袋和尚塑像面前,感受到他发自内心的如此深刻笑的痕迹,他的笑驻留在每个听见笑声的人的心中,他的笑扣动了他的本性,他的笑更创造出了一种人类的共鸣。
布袋,是独一无二的。在整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可以被他的笑所滋养,每个人的心灵被可以被他的笑所净化,每个人都可以从他的笑容间感受到纯真的幸福。他的笑深不可知,却是人们心底鸣响的欢乐音乐。《插秧歌》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善似青松恶似花 看看眼前不如它 有朝一日遭霜打 只见青松不见花
面上无嗔是供养 口里无嗔出妙香 心中无嗔无价宝 不断不灭是真常
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 好向灵山塔下修
佛在世时我沉沦 佛灭度后我出生 忏悔此生多业障 不见如来金色身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底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千锤百炼出深山 烈火焚烧莫等闲 粉身碎骨都无怨 留得青白在人间
三十三天天外天 九霄云外有神仙 神仙本是凡人做 只怕凡人心不坚
南无阿弥陀佛!
布袋象征人类的种种烦恼,人之所以活得很累,就是天天背上烦恼这个袋子,只要放下,就轻松了!
意思是:如果没有烦心的事,什么季节都是美好的。禅宗讲究顿悟,这首诗在某种程度上也给未开悟者呈现了以手指月的姿势。闲事,也即烦心之事。关键在于是否能在任何环境中都找到通往风花雪月的境界之路。
这首颂原是宋朝无门慧开禅师所作,录入其评释古代禅之公案的《无门关》一书。
扩展资料:
无门关,书名,一卷,南宋无门慧开禅师撰,弥衍宗绍编。全称《禅宗无门关》。收在《大正藏》第四十八册。临济宗杨岐派僧无门慧开于绍定元年(1228),在福州永嘉龙翔寺,应学人之请益,从诸禅籍中拈提佛祖机缘之公案古则四十八则,加上评唱与颂而成本书。
本书与《碧岩录》、《从容录》同为禅门代表性的公案集。然《碧岩录》、《从容录》系以颂古为中心,《无门关》则以无门之“评唱”为中心,而“颂”则置于附属地位。又,相对于《碧岩录》之有强烈的文学化、哲学化性格,本书则有简明直截之实践性特征。较《碧岩》、《从容》二录更为简单实用。
参考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