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
历史
马来西亚陆军的前身是成立於1933年3月1日的马来志愿兵团(;),1938年3月1日,志愿军团被提升为马来第一军团(英语:First Battilion Malay Regiment;马来语:Batalion Pertama Rejimen Askar Melayu),并在1941年12月1日(二战前夕)成立了马来第二军团(英语:Second Battilion Malay Regiment;马来语:Batalion Kedua Rejimen Askar Melayu)。战后不久,马来亚半岛陷入紧急状态,陆军部队的规模扩大至7个军团。1952年9月1日,第一支联邦装甲兵团(英语:Federation Reconnaissance Squadron;马来语:Skuadron Kereta Perisai Persekutuan)成立。独立以后,陆军部队开始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军团
目前马来西亚陆军分为4个师团,第1师团部署在东马;第2、3、4师团部署在马来亚半岛;特种部队(Grup Gerak Khas)、第10伞兵旅(10th Parachute Brigade)和陆军航空兵部队(Pasukan Udara Tentera Darat)则由陆军司令直接指挥。
马来西亚陆军又分为17个军团,这17个军团被编为作战部队、作战支援部队和支援部队三个部份:
作战部队
皇家马来兵团(Rejimen Askar Melayu DiRaja)
皇家步兵团(Rejimen Renjer DiRaja)
皇家装甲军团(Kor Armor DiRaja)
特种部队(Rejimen Gerak Khas)
作战支援部队
皇家炮兵团(Rejimen Artileri Diraja)
皇家传令兵团(Rejimen Semboyan Diraja)
皇家宪兵部队(Kor Polis Tentera DiRaja)
皇家工兵团(Rejimen Askar Jurutera DiRaja)
皇家电子与机械部队(Kor Jurutera Letrik dan Jentera DiRaja)
皇家情报部队(Kor Risik DiRaja)
国土防卫兵团(Rejimen Askar Wataniah)
陆军航空兵部队(Pasukan Udara Tentera Darat)
支援部队
后勤服务部队(Kor Perkhidmatan Am)
皇家军医部队(Kor Kesihatan DiRaja)
皇家后勤部队(Kor Perkhidmatan DiRaja)
皇家弹药补给部队(Kor Ordnans DiRaja)
陆军宗教师部队(Kor Agama Angkatan Tentera)
陆军武器装备
坦克和装甲车辆 约1220辆。
1.坦克6辆。全部为轻型坦克:英制“蝎”式。
2.装甲车辆1210辆。
①装甲侦察车394辆:比利时制“西布迈斯”式162辆,法制AML—60型和AML
—90型140辆,英制“白鼬”式92辆。
②步兵战车111辆:“韩国步兵战车”式。
③装甲输送车705辆:美制“突击队员”式184辆,英制“突击队员”式25辆
,德制“秃鹰”式459辆,法制“庞阿尔”式37辆。
火炮 629门以上。
1.榴弹炮127门:105毫米意制M—56型驮载式75门,l05毫米美制M102A1型4
0门,155毫米德—英—意合制FH—70型12门。
2.迫击炮300门:8l毫米。
3.无坐力炮150门以上:84毫米瑞典制“卡尔·古斯塔夫”型若干门,106、
毫米美制M40型150门。
4.高射炮52门:35毫米瑞士制“厄利空”式16门,40毫米意制L40/70型(双
管)36门。
导弹
1.反坦克导弹若干枚:法制SS—11型(重型)。
2.防空导弹发射装置60部:英制“标枪”式和“星光”式48部,英制“长剑
”式12部。
陆航飞机 直升机10架:法制SA—316型“云雀”式。
海军
马来西亚皇家海军(RMN)是由英国殖民时期1934年4月27日在新加坡成立的具有雇佣军性质的“海峡殖民地海军志愿兵预备队”发展而来,现主要由水面舰艇部队、海军陆战队及海军航空兵部队等组成,编有东、西两个海军军区。其中,东部海军军区司令部驻扎在纳闽岛,西部海军军区司令部驻扎在关丹。另外,在宜兰角也建有海军基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根据《军队20年(1990至2010年)发展计划》,按照“质量优先”的原则,加速推进海上力量建设,力争到2010年建成一支在东南亚地区处于领先地位的现代化海军。近年,为了提高其完成使命的能力,马海军不断从国外引进先进武器装备,努力提高其现代化水平,马海军实力建设可以说一点也不含糊。
2001年10月11日,马来西亚同英国签约采购“海上大鸥”反舰导弹系统。据悉,该导弹系统将配备马海军的6架“超级大山猫300"型舰载直升机。这些“超山猫”将部署在新近人役的“莱库”级护卫舰上。“超山猫”直升机可携带大量的“海上大鸥”反舰导弹,并能够进行单枚发射,或迅速地在一个短间隔内,将导弹全部发射出去。“超山猫”直升机是马来西亚国防部在1999年同英国签约订购的,合同价值总额为1.67亿美元。英国奥古斯塔·威斯特兰直升机制造厂于2003年开始向马海军交付6架“超山猫”舰载直升机。“海上大鸥”和“超山猫”的加盟,大大提升马海军的反舰作战能力。
2002年6月5日,马来西亚同法国舰艇建造局(DCN)和西班牙Izar公司签署了一项价值约10.8亿美元的军购合同,购买由这两家公司合作生产的2艘“鮋鱼”(Seorpene)级常规潜艇和一艘经过大修的法国“阿戈斯塔”一70型潜艇。根据合同,第一艘“鮋鱼”级潜艇将在法国瑟堡船厂建造,而第二艘则在西班牙卡塔赫纳造船厂建造。据DCN称,这两艘排水量1 700吨的“触鱼”级潜艇上,将安装SUBTICS综合指挥、武器控制和声纳系统,武器方面将安装6具533毫米鱼雷管,共可装载18枚武器(“黑鲨”重型鱼雷、SM一39“飞鱼”反舰导弹)。另据透露,两艘“蚰鱼”将暂不安装AIP动力系统,待今后改装时视情重新安装AIP模块。据最新报道,第一艘“鮋鱼”将在2009年初交付使用,6个月后交付第二艘,这比最初计划的日期晚了约2年。“鮋鱼”可执行包括反潜、反舰、特种作战和情报收集在内的多种任力,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常规潜艇之一,它可以说是近年马海军装备建设的一大亮点。
2005年4月,人们开始注意到有一艘新型巡逻舰现身马六甲海峡,只见马来西亚国旗在舰上迎风飘扬。它是马海军最新装备的德国造近海巡逻舰“吉打”号(KEDA)。原来在1998年,马来西亚政府与国内槟榔屿海军造船厂签订了建造6艘近海巡逻舰的合同。后来该船厂又于1999年2月转包给以布洛姆·福斯公司为主体的德国海军船舶集团公司,拟订购6艘德国MEKO—A100型近海巡逻舰,转包合同金额14亿美元。合同规定,6艘中的头2艘由德国方面制成模块,并舾装,然后运到马来西亚组装和海试,最后4艘将在布洛姆·福斯公司或德国海军专家的指导下,由马来西亚槟榔屿海军造船厂建造。2003年4月,首艘MEKO—A100型舰“吉打”号由德国运抵马来西亚。目前,该型舰已建成2艘,余下4艘正在建造中。
MEKO是德文“多用途标准舰”的缩略语。MEKO系列舰由德国布洛姆·福斯公司设计,1980年到今已发展了4代,其最大特点是采用模块化开放式体系结构。马海军MEKO—A100舰长91.1米,满载排水量1 650吨,采用COSYS一110M1指挥控制系统,武器装备包括4枚MM40反舰导弹,以及可以兼容模块化的RAM短程防空导弹系统。
目前,马来西亚皇家海军拥有兵员1.5万人左右,装备有肋余艘作战舰艇和10多艘辅助舰船。其中,主力战舰有“莱库”级护卫舰2艘、“卡斯图利”级护卫舰2艘、“拉克萨玛纳”级轻型护卫舰4艘、“吉打”级近海巡逻舰2艘。
海军武器装备 海军各型舰艇约250艘。
水面作战舰艇14艘。
1.导弹驱逐舰2艘。
——“莱吉尔”级,装备“飞鱼”式反舰导弹8枚,16单元“海狼”式舰对空
导弹垂直发射系统l座,324毫米鱼雷发射管6具。
2.护卫舰4艘。
——“卡斯图里”级(满载排水量1330吨)2艘,装备双联装反潜深弹发射炮2
门,双联装“飞鱼”式反舰导弹发射装置2座,100毫米舰炮1门,英制“黄蜂”式
反潜直升机1架。
——“汉都亚”级1艘,装备3联装“地狱”式反潜深弹发射炮1门,双联装l
02毫米舰炮l门,英制“黄蜂”式直升机起降平台1座。
——“拉玛”级1艘,装备3联装反潜深弹发射炮l门,114毫米舰炮1门,带直
升机起降平台。
3.导弹艇8艘。
——“角宿一星”级(满载排水量230吨)4艘,装备“飞鱼”式反舰导弹4枚,
57毫米舰炮1门。
——“柏达那”级(法制“战士”E级,满载排水量430吨)4艘,装备“飞鱼”
式反舰导弹2枚,76毫米舰炮1门。
两栖战及扫布雷舰艇200余艘。
1.坦克登陆舰3艘。
——“邦基”级(美制LST—511级)2艘,载士兵200名,坦克16辆。
——“英德拉普拉”级(美制LST—1192级,满载排水量8450吨)1艘,装备双
联装76毫米舰炮2门,直升机起降平台l座,载士兵400名,坦克10辆。
2.登陆艇33艘:机械化登陆艇5艘,通用登陆艇13艘,人员登陆艇15艘。
3.突击登陆艇165艘。 ’
——“达曼”级(属陆军)。
4.近海扫雷艇4艘。
——“神山”级(意制“莱里齐”级,满载排水量500吨),装备20毫米“厄利
空”舰炮1门。
其他舰船33艘。
1.外海巡逻艇2艘。
——“穆斯塔里”级,装备loo毫米舰炮1门,直升机起降平台1座。
2.近岸巡逻艇27艘。
——“食人鲛”级:6艘。
——“基达”级3艘。
——“沙巴”级4艘。
——“克利斯”级14艘。
3.辅助船4艘:补给油船2艘,情报侦察船l艘,潜水供应船l艘。
海航飞机 反潜直升机12架:英制“黄蜂”式。
空军
马来西亚皇家空军 马来西亚联邦武装力量军种之一。主要担负防空、支援陆海军作战、提供作战勤务和后勤保障等任务。
前身为1958年6月2日成立的马来亚联合邦空军。1963年9月成立马来西亚联邦,改称马来西亚空军。成立初期,组织指挥、行政管理和教育训练等都山以英国为主的外籍人员控制。进入70年代,马空军推行“马来化”,至1975年,军官全部由马来西亚人担任。70年代中期开始,马空军加紧扩编部队,至1989年底,兵力达到13万人,拥有飞机250余架。之后,马空军加强质量建设,重点是更新装备,加强训练,陆续从英国、美国、俄罗斯联邦购买“隼”式、F/A—18、米格—29等型战斗机,并引进防空导弹和防空预警系统,组建相关部队。1993年9月,马空军组建空降部队。2003年8月,俄罗斯与马来西亚两国签署了购买18架苏-30MKM多功能战机,这是目前马来西亚拥有的最先进战机。
空军司令部是空军最高指挥机构,驻吉隆坡。空军总长是空军最高指挥官。空军司令部以下按照战时和平时分为两个系统。战时系统按照职能划分,下设4个空军师,师下设大队,平时不配备飞机,战时或执行任务时,根据需要临时部署相关中队,平时系统按照地理位置划分,下设第l空军区(驻关丹)、第2空军区(驻拉布安),分管西马和东马的各个空军基地。属平时管理编制。空军师和空军区编制等级相同,不存在隶属关系。此外,还下辖空军飞行训练中心(驻亚罗士达)、防空司令部(驻吉隆坡)、空军通信控制中心〔驻关丹)。
截至2001年,空军兵力125万人。编有3个攻击机中队、4个战斗机中队、7个运输机中队,1个侦察机中队。装备各型飞机310余架,其中作战飞机98架,主要为米格—29、F/A—18D、 108/208等机型,机载武器为AIM—7、AIM—9、AA—10、AA—11、AA—12等型空空导弹,AGM—65、AGM—68D等型空地导弹。运输机73架,空中加油机2架。地面防空部队装备“西北风”式地空导弹。
目前,由于俄罗斯苏霍伊公司的生产管理混乱,马空军的18架苏30MKM长期得不到零部件供应,所以正打算转向中国寻求维护帮助。
空军武器装备 空军各型飞机230余架。
作战飞机68架。
1.强击机27架:英制“隼”式。
2.战斗机39架:F—5型13架,苏30MKM18架,MDF/A—18D“黄蜂”式8架
。
3.战斗侦察机2架:RF—5E型。
支援保障飞机 166架。
1.海上侦察机7架:C—130HMP型3架,B200T型4架。
2.空中加油机8架:A—4型6架,KC—130型2架。
3.运输机82架。
①固定翼飞机39架:C—130型11架,DHC—4型13架。BAe—25型2架,“隼”
—900型2架,“塞斯纳”—402B型飞机11架。
②直升机43架:S—61A型33架,法制SA—316型“云雀”式10架。
4.教练机69架。
①固定翼飞机56架:意制MB—339型9架,瑞士制PC—7型37架,MD3—160型1
0架。
②直升机13架:法制SA—316型“云雀”式8架,贝尔47G型5架。
马来西亚不是君主制,但是部队名称上经常加上皇家两字,如皇家海军,皇家空军,皇家装甲兵团,大概是被英国人统治了几百年之后,产生了奴性。
18世纪 法国数学家、天文学家约瑟福-刘易斯·拉格朗治 (Joseph-Louis Lagrange(1736-1813))提出拉格朗治点理论。
AD1957 10/4 人类历史上首枚人造卫星由苏联成功发射送上太空。
AD1961 4/17 载人太空船成功发射。
AD1969 7/20 美国阿波罗十一号成功登陆月球宁静海。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G·K·奥尼尔博士 (Gerard KO"Neil)等人的研究小组发表了太空殖民卫星的构想。
AD1990 由于地球人口不断膨胀,引发了粮食分配不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争夺南北极资源等许多问题,世界各地经常爆发战乱。
AD1999 面临人口、资源、环境各方面危机的人类社会终于为携手开创新时代而实现统一,成立地球联邦政府,并发表人类宇宙移民计划。
AD2005 太阳能发电卫星一号成功发射。
AD2009 地球联邦军成立
AD2026 木星氦三运输船团从月球轨道出发。
AD2045 第一号殖民卫星(SIDE1)开始动工建造,之后陆续又建起许多殖民卫星,并根据宙域将其划分为SIDE1至SIDE7七个区域。
AD2046 本年改为宇宙世纪,开始使用宇宙世纪纪年。
宇宙世纪(UC)
UC0001 首批宇宙移民开始移居到殖民卫星。地球联邦政府宣布正式进入宇宙世纪,停止使用公元纪元,改用宇宙世纪纪元(Universe Century)。地球总人口突破90亿。
UC0009 吉恩·索姆·戴肯诞生。
UC0010 木星氦三运输船团再编成,木星开发事业团发起。
UC0016 联邦政府设立边境开发移民移送局。
UC0020 向各恒星发放探测器。
UC0022 联邦政府发表“在地球上消灭战争”的宣言。
UC0027 第一个月面永久都市冯·布劳恩市(フォン·ブラウン,位于宁静海,以纪念火箭之父冯·布劳恩)建成。
UC0030 联邦政府边境开发移民移送局私营化,宇宙移民事业团开始运作。
UC0034 联邦政府宇宙移民事业团再编成,NGO宇宙移民公社成立。
UC0035 将小行星带中第四大小行星朱诺(ユノ-,婚神星)搬移到月球轨道的计划通过。 SIDE3开始建设。
UC0040 全人类人口破百亿,其中有40%的人(约50亿人)移居太空。
被称为本质主义论(Elementalism,エレズム)的思想开始出现。
UC0041 开始开发小行星朱诺。
UC0044 半数人口移居至宇宙。
本质主义论(Elementalism,エレズム)被推广,主张将生命发源地——地球视为圣地,人类迁居到宇宙居住,以保护圣地地球。
UC0045 完成向SIDE1、SIDE2的移民。
在SIDE3设立米诺夫斯基物理学协会。
2/21 直径680千米的小行星朱诺被固定在月球轨道上(即后来的月神Ⅱ号),作为建设殖民地矿物、土沙来源。
UC0046 殖民政策严重变质,只有特权阶级 (联邦政府官员及相关者) 才能居住在地球上, 以外的人一律强迫移民。吉恩·戴肯(ジオン·ズム·ダイクン)提倡“SIDE国家主义”(コントリズム),并将其与地球圣域论相结合,批评地球联邦政府的政策,鼓吹殖民地独立运动。宇宙移民计划的目标已经达成,地球的大部分人口都已迁移到殖民卫星上,留在地球居住的大多数是联邦政府的高官,于是地球便顺理成章的成为人类社会的中枢;在地球居住亦成为一种特权象征。由于大多数宇宙移民都是在被迫的情况下移居到卫星上的,所以他们都对那些拥有特权的高官非常反感。这种不满的情绪为地球联邦政府和卫星移民之间的对抗下了种子。
UC0047 米诺夫斯基物理学会开始研制米诺夫斯基·伊约内斯科型热核合成炉。
UC0050 人类总数达110亿,其中90亿人成为宇宙殖民(居住于太空殖民地和月面都市),称为Spacenoid。 然而,地球联邦政府并未制定确保宇宙移民权利的有力政策,仍然以地球为中心,加上联邦内官僚主义风气日盛,使得宇宙移民的不满情绪上涨。各地开始有要求自治权的活动,遭到联邦军殖民地驻留军镇压。
UC0051 联邦政府冻结新殖民卫星开发计划。
UC0052 为了实践自己的理想,吉恩·什姆·戴肯前往距离地球最远的SIDE3。
UC0053 吉恩·什姆·戴肯被选为SIDE3首相。
UC0055 夏伦荷斯特·布荷(シャルンホルスト·ブッホ)创业。
UC0058 吉恩·什姆·戴肯在SIDE3发布独立宣言,建立吉恩(ZION)共和国,吉恩任首相。吉恩国防部队成立。联邦政府对此作出了向吉恩施加经济压力的反应,同时地球联邦开始扩充军备以防其它SIDE跟进,军方在联邦政府决策发言地位大增。吉恩共和国成立之后,为了切断对地球物资的依赖,开始向外侧的小行星带发展,寻求新的资源。同时因独立运动吸引使人口数大幅增加,因此将开放式的殖民地改造成密闭式,使原来透明的地面也可以居住,容纳人数加倍。各地受到SIDE3的鼓舞,独立运动激化。
UC0059 联邦政府对SIDE3施加经济压力。联邦军宇宙军成立。吉恩·什姆·戴肯宣传自己的主张,赞同者逐渐移居SIDE3。
吉恩的长子凯斯柏·雷姆·戴肯出生。
吉恩加强自其他殖民地群的物资输入。国防部队建造契贝级重巡洋舰及巴布亚级补给舰。
UC0060 联邦军实施60年代军备增强计划,将月神Ⅱ号实施军事基地化。
UC0061 联邦军采用61式战车。
UC0062 吉恩国防队升格为国军。
吉恩的长女阿尔蒂西亚·索姆·戴肯出生。
UC0064 联邦军举行以军备增强计划的新型战舰为中心的阅舰式,以后固定化(四年一次)。
UC0065 吉恩·什姆·戴肯与扎比家的权力斗争表面化。
Y·T·米诺夫斯基博士建立物理学体系“米诺夫斯基物理学”。米诺夫斯基物理学会发现在热核合成炉内的特殊电磁波产生特殊效果,这次实验的结果没有有公开。
UC0067 联邦政府殖民地自治权整备法案弃案。
UC0068 吉恩·什姆·戴肯死亡(实为遭扎比毒杀,对外则宣称是病故)。继任首相的为德金·索多·扎比。吉恩派激进份子在扎比家的座车中装设炸弹,扎比家的萨斯洛·扎比被炸死,多兹鲁·扎比受伤,此事件使多兹鲁日后对幼弟卡尔玛·扎比溺爱异常。凯斯柏及阿尔蒂西亚在金巴·拉尔夫妇的协助下逃至地球,易名为爱德华·玛斯和莎拉·玛斯。
莱安特(ライアント)重工业公司在本年的2月发表了应用米诺夫斯机理论的机械人系统。
夏伦荷斯特·布荷购入旧欧洲名门“罗纳”之名。
UC0069 成功证实米诺夫斯基粒子的存在,并开始作军事用途的讨论。
8/15 德金·索多·扎比发表吉恩公国独立宣言,吉恩共和国大权落入扎比家族,成为吉恩公国,德金·索多·扎比就任首任公王。扎比家实行独裁统治,吉恩派系被放逐。吉恩公国开始集中研究“米诺夫斯基物理学”在军事用途上的可能性,大力发展军备,公然向联邦政府挑战。
吉恩公国与SIDE6秘密签定互不侵犯条约。
10 吉恩军内,热核推进系统搭载型的巴布亚级输送舰一号舰就役。
UC0070 吉恩公国第一次木星船团出发。
3 吉恩军籍着米诺夫斯基粒子的散布,干扰电波等等的特殊效果——米诺夫斯基效果——确认实验成功。
5 吉恩军完成新型的光束兵器——MEGA粒子炮。
6 吉恩军内,搭载热核推进系统的契贝级重巡洋舰一号舰就役。
9 联邦军开始70年代军备增强计划,萨拉米斯(サラミス)级巡洋舰及麦哲伦(マゼラン)级主力舰新型宇宙舰艇开始服役。
12 为了建设SIDE7,将月神Ⅱ号移向月球的相反方向
UC0071 吉恩公国军兵器开发局着手开发米诺夫斯基效果时的新型兵器,应用米诺夫斯基物理学完成超小型核融合炉一号机。
基连·扎比发表《优秀人类生存学说》。
UC0072 吉恩公国军为了获得矿产资源,在小行星地带开发阿克西斯。其目的更是为了将它向地球圈移动,作为地球圈宇宙要塞。
发生吉恩公国出身的科学家逃亡事件。
UC0073 吉恩公国军完成人型的新型机动兵器一号机,赋予型式,编号为MS-01,又称为宇宙用战术泛用机动机械(Mobile Suit,简称MS)。继MS-01后,陆续开发出MS-02、03、04,其中04内藏新型反应炉。
UC0074 吉恩公国第一次木星氦三运输船团返回。
凯斯柏回到SIDE3,易名为夏亚·阿兹纳布入籍吉恩公国,并进入士官学校。
2 搭载米诺夫斯基反应炉的MS-05(ZAKU)开发成功。
4 吉恩公国军巴布亚级改装输送舰一号舰就役。
UC0075 5 MS-05扎古的实战型1号机开始运作。
6 吉恩公国军开始建造搭载MS的新型舰只。
7 MS-05A型完成。联邦军着手开发陆上机动兵器。吉恩公国军内姆赛级轻巡洋舰一号舰开始就役,决定开始量产MS-05 ZAKU。
8 MS-05 ZAKU实战型出厂。
11 吉恩公国军教导机动大队编成。
UC0076 3 吉恩公国军格瓦典级战舰一号舰就役。
4 吉恩公国军扩大MS的生产据点。
5 吉恩公国军教导机动大队机密演习开始。
6 吉恩公国军桑吉巴尔级机动巡洋舰一号舰就役。
12 吉恩公国军以地球侵攻作战为前提开发局地战用MS,着手于陆上机动兵器的开发。联邦军从小行星移动工事的事故中,偶然捕获一台旧扎古,并开始分析其战略价值,以此为基础开始对机动兵器进行研究。
UC0077 米诺夫斯基博士在联邦军的机动战士试作机RX-75钢坦克(GUNTANK)的发表会上投奔联邦。
7 MS-05扎古部队为SIDE6革命进行武力援助,初次参加实战。
8 吉恩公国军MS-06A(ZAKUⅡ型)试作机首次展示。
9 吉恩公国军MS-06C ZAKUⅡ开始先行量产。
联邦军得到吉恩公国军的MS技术,RX-75钢坦克试作1号机完成。
10 MS-05B最终量产开始。
UC0078 1 吉恩公国军开始量产MS-06C。
2 殖民卫星间运输事故频繁发生。
联邦军开始SVC-27计划,建造宇宙空母一至三号舰(即后来的飞马级)。
3 联邦军秘密进行MS的开发,多个武器开发及情报搜集的RX计划发动。
4 联邦军在各殖民卫星内加强驻军。
5 SIDE7的第一号殖民卫星Green Noah开始移民。吉恩军完成局地战用MS的试作型,并着手开发拥有火力高于MS的机动兵器(后来的MA)。
6 吉恩军契贝级重巡洋舰再设计,并开始新型舰的开发,提升MS-06机能的议案被提出。
10/8 吉恩公国发布国家总动员命令,公国军分割成宇宙攻击军和突击机动军。
11 联邦军强行举行阅舰式。
12 吉恩公国军秘密开发Dras级超大型宇宙空母。 反扎比派暗杀基伦·扎比的计划被发现,有嫌疑者全部被处刑。
UC0079 1/3 吉恩公国对地球联邦政府宣布开战。宣战后3秒钟,就对联邦的巡洋舰队发动奇袭攻击。一年战争由此爆发。几乎与此同时,以MS为主力的实战部队也出动了。开始向SIDE1、2、4发动袭击,期间大量使用了NBC兵器。
1/4 吉恩公国军发动不列颠作战。SIDE2第8号殖民地“艾南特·伊菲修”被安装了核脉冲引擎,开始朝地球坠落,目标为联邦军总部——位于南美的加布罗。
1/5 联邦军下达联邦军舰队在可能攻击吉恩公国军舰队的位置集结的指令。联邦军从殖民地的轨道上判断其目标为加布罗。
1/6 联邦军第八飞弹雷击舰队、第四战队与吉恩军舰队接触并交战。
1/7 联邦军第八舰队抵达战场。从北极与南极的轨道飞弹基地大量射击迎击飞弹。
1/8 提安姆提督指挥的第四舰队参战,在损失超过70%以上后撤退。
1/9 联邦军中止来自地面的飞弹攻击。
1/10 联邦军开始撤离加布罗。“艾南特·伊菲修”在阿拉伯上空一面解体,一面朝着澳大利亚东岸悉尼地区坠落,澳大利亚大陆的17%消失。后部碎片横洒太平洋。吉恩公国军护卫舰队确定作战失败后,开始撤退。
1/11 SIDE6宣布中立。
1/12 联邦军最高幕僚会议分析吉恩军今后的可能动向,强化宇宙空间的监视网。
1/13 吉恩公国军再次发动“不列颠作战”。第一联合舰队由宇宙攻击司令多兹鲁率领从建造中的宇宙要塞所罗门出发,稍后基茜莉亚率领的突击机动军舰队也由格拉纳达出发,向SIDE5“鲁姆”空域前进。联邦军查知吉恩军舰队的动向,开始阻绝作战。
1/14 以雷维尔舰队(第3舰队)为骨干的第1联合舰队,向月神Ⅱ号前进。
1/15 面临空前困境的联邦政府, 为阻止吉恩公国军继续卫星落下作战,由雷维尔将军率领三倍于吉恩公国军舰数的舰队由月神Ⅱ号小行星出击讨伐吉恩公国,于SIDE5的卫星群“鲁姆”与吉恩军展开了正面激战。鲁姆战役开始。吉恩公国军决心在殖民地上装置核脉冲引擎反击。
1/16 舰队数量占压倒性优势的联邦军在吉恩公国遥遥领先的米诺夫斯基干扰技术和扎古的强大接近战能力之下溃不成军,但是吉恩公国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SIDE5遭波及而完全遭到破坏,两军以及SIDE5死亡人数达25亿, 雷维尔将军被俘。吉恩军中许多勇士在此战中名扬天下,包括擒获雷维尔将军的“黑色三连星”盖亚、马修、奥尔迪加,以及驾驶红色扎古独自一人击毁五艘联邦军战舰的青年军官“赤色彗星”夏亚·阿兹纳布等等。联邦军损失超过舰队的50%以上。击沉旗舰“亚南肯”,雷维尔将军被黑色三连星所捕获。两国舰队开始从战线脱离。吉恩军总帅基伦·扎比发表鲁姆战役大获全胜的全民演说。
1/22 联邦军发动雷维尔将军救出作战,派遣特工潜入SIDE3,但随后失去联络。
1/23 吉恩公国情报局发表联邦军雷维尔将军救出作战的特工部队被逮捕的消息。
1/28 吉恩公国通过SIDE6对联邦提出休战条约,实际上是劝降联邦,要求承认吉恩公国的独立自治权以及缩减联邦军军备。
1/29 雷维尔将军被地球特遣部队救出。
1/31 吉恩公国军总帅基伦·扎比发表劝降演说。 被两次战役大败打得信心全失的地球联邦政府高官几乎要同意时,奇迹般生还的雷维尔将军带回了吉恩战力亦严重受损的情报,发表了“吉恩已无可用之兵”的著名演说。联邦政府决定作战到底。基于“过度的破坏对双方都有害无益”之共识,交战双方缔结南极条约,禁止使用核生化兵器,禁止攻击木星船团、月面都市以及中立地区。
2 吉恩公国军镇压北美加州基地。7日开始,吉恩公国军发动地球侵攻作战,由卫星轨道直接向各大洲的主要都市降落,到3月为止占领了约三分之二的地区。
2/13 联邦军内以开发新型MS和专用强袭母舰为目的的V作战立案。
2月下旬,双方均损失惨重,战局陷入僵持状态。
3 吉恩公国军于1日、11日和18日发动了三次降下作战,13日压制住联邦军加利福尼亚基地;于4日降下资源采掘部队;得到联邦军的潜水艇群与所建造的港口。
4/1 联邦军再建月神Ⅱ号与增强舰队。以及开始发动以新型MS及专用强袭母舰的连携为目的的V作战。
4/4 吉恩公国军补充部队降下,强化占领地域的战力。
5 联邦军RX-77钢加农试作第一号机完成。17日,吉恩军的宇宙要塞所罗门完成。
6 吉恩军最初的潜水舰队编成,配备在北太平洋。吉恩军的新型机动MA的试作机完成。吉恩军完成由所罗门(SIDE1)到阿·巴瓦·库(SIDE3)到格拉纳达(月)的本土防卫线。
吉恩军研究新人类(New Type)出现及发展的弗拉纳冈机构(フラナガン机关)设立,由弗拉纳冈博士领导。
7 吉恩军潜水舰队在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等均配备部署完毕,此后,破坏海上交通路线,从事攻击残存联邦军舰队。
7日,飞马级二号舰“白色要塞”(WHITE BASE)建造完成。新型机动战士RX-75钢坦克、RX-77钢加农、RX-78高达(GUNDAM)试作一号机完成。联邦军掌握了能量CAP技术,成功地将光束武器小型化,光束来福枪出现。〈第一艘飞马级强袭登陆母舰“白色要塞”, 是联邦军最初搭载机动战士的旗舰,具有在米诺夫斯基粒子密布的地域作战的能力。〉
8 白色要塞与新型机动战士送往SIDE7作宇宙中的最后测试,北美奥格斯塔(オ-ガスタ)基地开始开发RX-78高达NT-1。
9/1 飞马级一号舰飞马号(红色飞马)竣工。月神Ⅱ号附近有不明战斗,但联邦军及吉恩军都予以否认。
9/2 吉恩军多兹鲁·扎比中将的女儿美妮瓦·拉欧·扎比诞生。
9/3 白色要塞从月神Ⅱ号出港接收MS。
9/4 联邦军MS RX-78-2 GUNDAM出厂。
9/15 飞马号完成舰装。吉恩军特务部队发现在月神Ⅱ号附近航行中的白色要塞。
9/16 吉恩军展开对月神Ⅱ号的袭击作战。
9/18 联邦军的新型强袭登陆舰白色要塞在SIDE7入港。吉恩公国获得情报,对SIDE7发动袭击。平民少年阿姆罗在双方交战的炮火中,情急登上并发动了运送中的高达型机动战士和入侵的扎古型机动战士进行了机动战士对机动战士的第一次对战。因为高达配备了可以与舰炮相媲美的光束步枪和高强装甲,超过扎古的电磁斧和120毫米机关炮,阿姆罗击退了敌人和隐姓埋名混迹吉恩军中前来侦察的“赤色彗星”夏亚,并击落MS-06扎古两架。
10/4 白色要塞在北美纽约市附近和德金的小儿子——公国军地球攻击军司令官卡尔玛·扎比上校遭遇。卡尔玛·扎比战死。
10/6 SIDE3举行卡尔玛·扎比的国葬。吉恩军统帅基连·扎比展开全地球圈规模的演说。
后被任命为远东方面军机械化大队第08MS小队队长的士官西罗·亚玛达由SIDE2到达地球,途中初遇吉恩军测试驾驶员艾娜·萨哈林。
夏亚少校被多兹鲁中将以保护卡尔玛不力为名革除军籍。
10/10 白色要塞横越太平洋,进入亚洲大陆。
雷维尔将军所率的第3军从英国方面出发。
吉恩军MA-05比格罗配备于实战。
10/11 雷维尔将军的部队越过多佛海峡,为奥德萨作战而集结部队。
10/15 吉恩军基茜莉亚·扎比少将乘桑吉巴尔级机动巡洋舰到地球视察战场。
10/16 吉恩军开始开发MS-06Z及MAN-03。
10/20 联邦军各部队到达集结地点华沙,设立野战本部。
10/25 联邦军最终确认奥德萨作战,并派出佯动部队到多个地方。
10/30 马特·安古拉队出发。
11/2 联邦军追加的增援部队抵达(主要是航空兵)。
11/5 白色要塞在里海附近击败兰巴·拉尔队。兰巴·拉尔上尉战死。
11/7 联邦军展开奥德萨作战,RGM-79吉姆在实战中被配备。
西罗·亚玛达以间谍罪被送上军事法庭。
兰巴·拉尔队残存兵力攻击白色要塞,但作战失败。
第一次格拉纳达会战。
11/9 奥德萨作战结束,联邦军获胜。
吉恩军司令马·克贝上校朝宇宙撤退。
11/11 MA-08 大扎姆一号机完成。
11/16 MAN-03 布劳·布罗一号机、二号机完成。
11/20 联邦军RGM-79 吉姆的实战配备正式化。
11/21 第26潜水战队MS两机攻击贝尔法斯特港。
联邦军的RX-79 EX-PH-1 ゼフフ-ガンダム无人型1号机紧急起动。
11/26 非洲战线扩大。
11/27 马特·安古拉队发现加布罗的宇宙船出入口。
11/30 加州基地部队准备攻击加布罗但失败。吉恩军地上战力加速崩溃。
12/2 联邦军第二联合舰队从加布罗出发。
12/4 白色要塞成为第十三独立机动部队,前往宇宙。
12/5 联邦军展开对残存于非洲的吉恩军的讨伐作战。
12/6 MS-14 勇士开始配备于实战中。
12/13 白色要塞在SIDE6入港。
12/14 吉恩军从事特殊工作的“独眼巨人”部队,奇袭攻击联邦军北极基地。搭载NT-1的太空梭前往宇宙。
联邦军为了进攻所罗门而开始发进舰队。
12/16 MAN-08 艾尔美斯试作机完成。
12/17 吉恩军在SIDE6的里亚殖民地发现NT-1。
12/18 “独眼巨人”部队发动“红宝石计划”,乔装成平民潜入里亚殖民地。
12/19 SIDE6政府强制命令全吉恩公国的舰队离去。
12/20 联邦军第三舰队从月神Ⅱ号出港。
12/22 吉恩军决定对SIDE6进行核攻击。联邦军第二联合舰队从月神Ⅱ号出港。
12/24 第三舰队进行所罗门攻略战。
12/25 搭载核子飞弹的SIDE6攻击舰队被联邦舰队发现,随后被击沉。SIDE6里亚殖民地内MS-06FZ与RX-78NT-1交战,前者被毁,后者遭重创。
12/26 由雷维尔将军所率领的联邦军第一联合舰队抵达金米岛。
12/29 联邦军第一联合舰队从金米岛出港。
12/30 吉恩军发射太阳镭射,联邦舰队损失惨重并丧失了雷维尔舰队。德金亦在此次攻击中丧生。
12/31 联邦军高阶层决定强制继续执行星1号作战,以再编成的残存舰队展开对阿·巴瓦·库的进攻。基连·扎比死亡。艾基尔·迪拉兹撤离战场。吉恩军的宇宙要塞阿·巴瓦·库失陷,基茜莉亚·扎比死亡。
吉恩共和国临时政府向联邦政府提出申请签订停战协议。
UC0080 1/1 一年战争结束。地球联邦政府与吉恩共和国之间签妥停战协定。吉恩军的一部分人员在原来的***马哈拉加·卡恩(マハラジャ·カ-ン)的指挥下,向小行星阿克西斯前去。而不愿前往阿克西斯的吉恩残党,在迪拉兹的召集下组成迪拉兹舰队。
1/2 终战处理正式化,联邦军接收原吉恩军的设备、兵器、舰队。
1/6 非洲战线的吉恩军解除武装。
3 迪拉兹舰队到达地球与月面之间的暗礁地区,并开始在这里营建其作为反联邦据点的军事基地“荆棘之园”(茨の园)。
将ゼフフ-ガンダム封印。
UC0081 吉恩军的残党在各地进行游击活动。
3/28 公国军残党抵达小行星基地阿克西斯。
5/5 扎比家多兹鲁·扎比的遗孤美妮瓦·拉欧·扎比成为扎比家最后的血脉。
8/15 迪拉兹借吉恩公国国庆节之机开始掀起暴乱活动。
10/13 为预防战乱再次到来,联邦议会表决通过了联邦军重建计划。
10/20 作为重建计划的一环,在乔·考文(ジョン·コ-ウェン)中将的主持下,由当时联邦最大的兵工企业阿纳海姆电子技术公司展开研制尖端技术机动战士的“高达开发计划”。
11 迪拉兹集团与阿克西斯确认共同战线。
UC0082 4 联邦军决定设立新人类研究机构。
5 实施殖民卫星再生计划,开始重建SIDE3。
12 迪拉兹舰队开始开发机动战士。
UC0083 1 迪拉兹舰队得知联邦军高达开发计划,派间谍潜入阿纳海姆。
3 迪拉兹中将对联邦的反抗作战方案定案,强化了与反联邦的势力之间的关系。
5 迪拉兹舰队机动战士MS-21C(ドラッツェ)开始量产化。
7/30 “星尘”作战计划立案。
8/9 小行星阿克西斯的***马哈拉加·卡恩死亡。
8/11 年方16 岁的马哈拉加·卡恩之女哈曼·卡恩成为美妮瓦·拉欧·扎比的监护人,并与迪拉兹签订互援协约。
9 阿克西斯开发新合金ガンダリウム·ガンマ成功。希玛舰队参与迪拉兹舰队的12 在战争中被破坏的SIDE4开始以FRONTIER SIDE(フロンティア サイド)之名开始重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