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IgA肾病的治疗,目前尚没有比较权威的分级方法和治疗方案。目前国内大部分治疗为结合临床情况和病理分型来制定治疗方案,须考虑的方面包括肾功能、蛋白尿、高血压及病理分型。如果单从病理类型看,单用激素治疗可能是不够的。加用免疫抑制剂可能会更有利病情的控制。建议到院治疗以免加重病情,耽误治疗时间。
本病的典型病理表现在光镜下常见系膜细胞增生、基质增多,常呈局灶节段性分布。轻微者则只有轻微系膜增生,亦可呈弥漫增生(常有局灶节段性加重)。约20%病例可出现新月体,通常不超过30%肾小球。若新月体超过50%肾小球,则为急进性IgA肾病。免疫荧光镜下,可见在肾小球系膜中呈弥漫分布的颗粒或团块状IgA沉积物(主要是IgA1)。约60%~90%的病例伴C3和IgG沉积,但强度较弱。IgM沉积则报导不一。IgA轻链以λ为主,有J链,无分泌块。通常无C1q和C3沉积。电镜下几乎都可见到细小均一的颗粒状电子致密物,分布于系膜区;若在上皮下或内皮下出现,则常病情严重。上皮细胞足突常正常。进行性病例可见球囊基底膜变形、裂解;肾小球基底膜“溶解”。世界卫生组织接受的分型标准附于文后。
IgA肾病又名“Berger病”,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疾病。应该说,IgA肾病是一种格外类型的肾小球肾炎,它是肾脏内的肾小球系膜区域以IgA或IgA沉淀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病。 IgA肾病并非一种单纯的肾病类型,而是一种免疫病理学诊断名称,是一组系统性疾病、临床以血尿为主要表现的肾小球类肾炎疾病。IgA肾病是原发性肾小球源性血尿最常见的病因,约占60%-70%。据统计,我国IgA肾病的发病率约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26%~37%。IgA肾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80%的IgA肾病患者在16~35岁之间发病,性别比例在男/女约为3∶1。 IgA肾病病人发病前多有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为主),2-3天,可能更短时间,出现突发性肉眼血尿,持续数小时到数日。伴随肉眼血尿的出现,IgA肾病病人可有全身的稍微症状,如低热、腰痛、身体乏力等,部分iga肾病病人伴有明显尿痛感觉。少数IgA肾病病人起病隐匿,主要临床以无症状性尿异常为主,多于陈规体检时偶尔发现,浮现为持续性或中断性的镜下血尿(即检察尿陈规尿红细胞表现为阳性),可伴有或不伴有轻度蛋白尿。 希望对您有帮助病情采纳。
1、生活护理: 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应在 8 小时以上,卧床休息至肉眼血尿消失,给予低盐、低脂、低磷、高钙、优质低蛋白饮食,如牛奶、 鱼。少食动物内脏和易过敏的食物等;
2、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完整。嘱患者常洗澡勤换内衣,修剪指(趾) 甲;帮助患者选择无刺激或刺激性小的洗护用品;
3、严密观察血压变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早晚测血压 1次, 观察记录 24小时尿量、 呕吐量及出液量,根据总出量计算补液量及合理使用利尿剂;
4、适当锻炼,如练气功、太极拳等。
5、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反复扁桃体炎患者可行切除治疗。
6、药物治疗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避免应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如庆大霉素、丁胺卡那等。
您好!为什么会得IGA肾病呢?
是由自身的免疫力低,外界的一些感染、病毒进入体内与体内异常结构IGA相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肾脏肾小球系膜区,导致IGa肾病的出现。
其实您也不必太悲观,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多注意生活质量,积极治疗,您的病就会治好的(而且是全愈),得了这个病千万不要乱投医,乱吃药。希望早日康复!
刘女士,您好:
你的肾活检结果显示出现部分肾小球硬化、丧失功能(光镜下2个肾小球硬化已经丧失功能、4个形成新月体的肾小球预后差、最将导致肾小球硬化),故病理损害相对较重。目前您的蛋白尿量较高,血浆白蛋白浓度偏低,均显示目前病情未完全缓解。你前期的治疗用药也是我们这里较常用的一种方案,但我们常规应用“强的松”疗程不少于1年半,治疗开始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甲强龙500mg/次、入液静滴、1次/日、3日/疗程),并同时予以包括“环磷酰胺”(或“来氟米特”)等免疫抑制剂治疗;我们非常重视抗凝溶栓(肝素或尿激酶)以及“改善微循环”(如丹参、血塞通等中药提取物等)、补钙等治疗,并辅以中药等治疗。待蛋白尿明显减少后逐步减少“强的松”等药物的剂量。
我建议你暂时不要怀孕,否则肾脏负担加重可能加重原有的肾脏疾病。关于豆制品、牛奶等,建议适量食用,因为过多进食高蛋白饮食可能导致肾小球“高滤过”,加重肾脏损害。至于1次饮食对结果的影响,建议您通过对比化验结果得出结论。
(李占亭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唐都医院李占亭 http://lizhantinghaodfcom/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