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者各种特色,建议对症服用。
万爽力也叫作盐酸曲美他嗪片,在临床当中,可以保护细胞在缺氧或者是缺血情况下的能量代谢,阻止细胞内ATP水平的下降,提高运动耐量,改善心绞痛的症状,尤其对于寒冷刺激或者是劳累所导致的心绞痛,有着比较好的改善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于治疗眩晕和耳鸣,建议可以1片/次、3次/日,随餐服用。3个月后可以评估其治疗效果,如果没有效果,可以停用此药,如果有着一定的改善作用,建议可以长期服用此药。
喜格迈,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对于劳力型、自发型、梗死后或混合型心绞痛均有效。对伴有心房颤动、心脏扩大的心绞痛、对其它抗心绞痛药物需慎用的患者,可选用本品。
问题分析:
你好,耳鸣属于顽症,可以使用西比灵、盐酸曲美他嗪 、丁咯地尔等药物治疗,另外肾虚也可以导致耳鸣,建议到医院耳科或神经内科就诊。
意见建议:
另外耳鸣也可由耳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贫血、脑供血不足、肾虚等疾病引起。可以到当地正规医院耳科或神经内科就诊检查,明确诊断后再进行治疗。
如果你的家里有失眠或者神经衰弱患者, 那你可能知道「谷维素」。 然而, 对于谷维素, 其实也存在争议, 有人认为它便宜好用, 有人却说它没效:
「本人43岁, 每晚吃两片谷维素, 心情好了, 睡觉也好了。 」
「我去药店买的, 吃了第二天就头晕, 是怎么回事?」
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可以知道的是, 同一种药在不同人的身上, 得到的效果可能会大相径庭。 今天, 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谷维素的真正用法。
一、「谷维素」指的是什么?
谷维素是便宜又好用的家庭常备药之一, 几块钱就能买100多片。
很多人都不知道, 谷维素其实是米糠中的天然成分, 属于脂溶性的营养素。 最初, 科学家研究发现, 米糠中有一种天然成分可以作用于间脑的自主神经系统与内分泌中枢, 具有稳定情绪、改善睡眠等功效。
1971年, 谷维素被我国研制成功, 在临床应用上主要用于治疗失眠、焦虑以及多汗等症状。 除了口服谷维素片, 目前还有谷维素注射液, 而且临床证实, 谷维素注射液的疗效高于口服药物。
二、在这几方面, 谷维素有它的亮点近年来, 医学界关于谷维素的研究一直在进行, 让人惊喜的是, 谷维素也带来了更多好消息。
以前, 谷维素主要用于治疗自主功能神经紊乱和更年期综合征,
随着研究的深入, 科学家发现谷维素还可以预防高血脂症、抗心律失常、调节肠胃等, 尤其是与其他药物联用时, 亮点更加突出。1安神养心
谷维素可以改善机体植物神经功能, 稳定紧张、焦虑的情绪, 安神补脑药物可以安神补脑, 改善神经衰弱的症状。 谷维素+安神补脑药物联用, 既可以平衡内分泌, 又可以安神养心, 缓解烦躁、潮热、多汗等更年期综合征。
2改善失眠
谷维素对治疗失眠多梦有明显的效果, 有助于改善睡眠, 提高睡眠品质。 维生素B1可以维持人体正常糖代谢及神经系统功能, 减轻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促进睡眠。 谷维素+维生素B1联用, 可以显著改善睡眠状况。
3抗心律失常
谷维素通过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降低心肌兴奋性, 达到抗心律失常的目的。 步长稳心颗粒可以缓解心悸不宁、气短乏力、头晕心悸、胸闷胸痛等症状。 谷维素+步长稳心颗粒联合使用, 可以显著改善胸闷、心悸等症状。
4调节肠胃
谷维素中的甾醇类物质, 可以抗菌消炎,
修复肠道炎症, 调节肠胃。 马来酸曲美布汀是一种胃肠道运动节律调节剂, 主要作用是促进肠胃蠕动, 预防消化不良。 谷维素+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使用, 可以防止胃肠功能紊乱。
5治疗慢性胃炎
谷维素具有促进愈合的功效, 甲硝唑主要用于治疗或预防上述厌氧菌引起的系统或局部感染。
谷维素+甲硝唑联用, 可以缓解慢性胃炎的症状。6缓解偏头痛
谷维素具有较强的镇静作用, 氟桂利嗪用于脑血供不足, 椎动脉缺血, 预防偏头痛。 谷维素+氟桂利嗪联合使用可以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对于头痛比较好的效果。
三、好处那么多,副作用有哪些?
不过,虽然谷维素对身体有很多好处,但所谓「是药三分毒」,作为一种药物,谷维素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和服用禁忌。
首先要明确,谷维素不是维生素,不能当做保健品长期服用。
一般情况下,医生诊断患者「植物神经紊乱」才会开谷维素。如果没有病却长期服用谷维素,可能出现口干、恶心、皮疹、瘙痒、脱发等副作用。虽然副作用不明显,但多少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危害身体健康。
此外,孕妇不宜服用谷维素。研究证实,谷维素会经动物乳汁排出,可能会对婴儿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也要慎用谷维素,因为谷维素能够促使胃酸过多分泌,大量服用可能诱发或加重胃溃疡出血。
总之,谷维素虽然便宜好用,但是我们依然不要「乱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才能发挥最大的药效。
三、好处那么多,副作用有哪些?不过,虽然谷维素对身体有很多好处,但所谓「是药三分毒」,作为一种药物,谷维素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和服用禁忌。
首先要明确,谷维素不是维生素,不能当做保健品长期服用。
一般情况下,医生诊断患者「植物神经紊乱」才会开谷维素。如果没有病却长期服用谷维素,可能出现口干、恶心、皮疹、瘙痒、脱发等副作用。虽然副作用不明显,但多少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危害身体健康。
此外,孕妇不宜服用谷维素。研究证实,谷维素会经动物乳汁排出,可能会对婴儿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也要慎用谷维素,因为谷维素能够促使胃酸过多分泌,大量服用可能诱发或加重胃溃疡出血。
总之,谷维素虽然便宜好用,但是我们依然不要「乱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才能发挥最大的药效。
常用的营养心肌的药物:
1、辅酶Q10:参与氧化磷酸化以及能量的生成过程,并具有抗氧自由基及膜稳定的作用。有利于清除自由基,起到膜稳定作用,这样可以阻滞心肌损伤以及预防心律失常。
2、盐酸曲美他嗪:心肌在缺血缺氧的状态下,会以脂肪为主要能量来源,而脂肪在氧化分解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而引起局部酸中毒,而曲美他嗪可以通过抑制游离脂肪酸β氧化,促进葡萄糖氧化,利用有限的氧产生更多的ATP,优化缺血心肌能量代谢,可适用于缺血性心肌病。
3、1,6二磷酸果糖:是一种有效的心肌代谢活性制剂,具有明显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还可以促进因缺血缺氧导致损伤的心肌细胞的修复,增加心肌细胞内磷酸肌酸以及ATP含量,减轻心肌损伤。
4、左卡尼汀:主要的可以促进脂肪的代谢,减少因脂肪代谢而引起的酸中毒,是心肌能获得更多能量,有利于心功能的改善。
5、其他的营养心肌的药物:维生素C、维生素E、辅酶A、极化液等等。其主要作用都是优化和改善心肌能量代谢。
虽然营养心肌的药物很多,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并没有显示其有很强的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所以对于心肌有病变而且还需要积极治疗的情况,还是应该针对原发病采取积极的措施控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
冠心病分五种类型,分别是无症状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缺血性心肌病型、猝死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是临床最常见的两种类型。
1 、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2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
3、 心肌缺血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致使心肌氧等物质供应不足和代谢产物清除减少的临床状态。其可由冠心病和非冠心病所致。
冠心病的治疗目前有几种常用的治疗方法:1)有创治疗,主要指开胸搭桥手术,介入支架等。2)溶栓治疗,是通过静脉内输注尿激酶、链激酶等溶解血栓药物,达到开通血管。3)药物治疗,较稳定的冠心病患者一般采用此种方法,临床常用的药物有五福心脑清,作用原理为采用活血散瘀,通经止痛,开窍醒神的冰片、红花油等中药来缓解症状、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防治动脉硬化、清除氧自由基、提高心功能,抑制血小板凝集、修复受损的血管内膜,治疗冠心病。
冠心病的为近年来的高发疾病,目前主要采用的治疗方法有:
(1)急救治疗
由于冠心病引起的心跳骤停的患者,急救方法主要采用心肺复苏和胸外按压法。以帮助患者开放气道、重建呼吸、恢复心脏的血液循环。
(2)西医治疗
西医治疗一般采用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等方法,药物治疗是冠心病基础治疗方法,一般选择钙通道阻滞剂,硝酸脂类药物,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主要目的是控制症状,稳定冠状动脉里的斑块。天津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丛洪良教授曾指出,对于稳定性心绞痛,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的目标基本上是相似的。但西药副作用大,且治疗药物价格普遍较高。
(3)中医治疗
与西药相比,中药的副作用小,临床实验证实中药对治疗患者动脉硬化效果明显。冠心病在中医理论中属于胸痹心痛,中医主要以治疗淤阻心脉为主,临床常用的药物有速效救心丸、五福心脑清等,其主要作用是利用红花油、冰片、维生素E等成分,营养心肌,活血化瘀,温经止痛,软化血管等,且中药长期使用不易产生耐药性。
先说西药
首先是要看吃药的目的,我做了一张图,常用药都放上了,大家先看一下:
西医治病的思路就是对症,所以老百姓尤其是老人(现在70岁左右的)都把西药叫做“顶药儿”,有什么问题就顶什么问题。
房颤用药的目的一个是针对房颤本身的,也就是:安慰、消除症状、降低心室率、复律和防止血栓这5个目的。再就是针对同时存在的其他病的,同时有糖尿病,就会开治疗糖尿的药,有高血压就会有降压药,有冠心病就会有治冠心病的药,有甲亢就会有治疗甲亢的药,这些我们就不再这里细说了。
本文重点说治疗房颤本身的。
药品说明书里写的内容我也不做为重点,因为大家自己能上网查到,我就说药品说明书上没有的那些事儿。
安慰到底有效没效不好说,有的是患者习惯性的吃,有的是医生习惯性的开,每个医生学的东西、看的书、见的世面、积攒的经验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这里面有个习惯问题。
辅酶Q10:这要药说是能够营养心肌,在西药药理上,它是参与心肌能量代谢的,现在有药品、也有保健品,正规医院也经常用。到底有没有效不太好说。按道理说,心脏代谢的整个链条涉及无数小物质,辅酶只是其中一个,而心脏有问题基本都是整体的问题(整个心脏的问题),又不是心脏别的事儿没有,单缺辅酶Q10,一支病病歪歪垂头丧气刚吃了败仗溃退下来的队伍,能不能靠往里面派一个全能特种兵就能振奋起来呢,一个老旧生锈的机器能不能靠换一个新齿轮就能运转很好呢,注意他不是一个新机器崩了一个齿轮,而是好多齿轮都生锈了。到目前没注意到辅酶Q10有什么副作用,所以说,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反正也不贵,也吃不坏,确实碰到人说感觉吃了挺好的,那就吃,自己觉得好就行。
谷维素:很多房颤伴随着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谷维素是“治疗”植物神经紊乱的老药,为什么这个治疗要加引号呢,因为我这20多年就没发现谁的植物神经紊乱被谷维素治好过。我1995年大学毕业,那时候药品种类也还少,几乎所有医生碰到病人难受不能归类的(各种难受,但又什么病都不像)都会开谷维素,师傅带徒弟,主治带实习生,都这么开,养成习惯了。没发现有什么坏处,想吃就吃,也别指望真管事儿。
消除症状 降低心室率有些症状是因为心室率快引起的,所以降低心室率就能减轻症状,所以我放到一块说。有些症状不是心室率快引起的,所以就单独对症治疗。
倍他乐克:倍他乐克从来就不能治疗房颤,但是他是个阻滞药,他能让心房的颤别往下传那么快,所以能让心室率减慢,比如原来房颤的时候心室率100多,心慌,吃了倍他乐克就能慢,心慌就减轻,就这么个作用。他是目前全世界还没有人说能增加死亡率的一个抗心律失常药。副作用中要注意的是,影响男性功能,年轻男还是要注意,长期吃还是影响挺明显的。再就是不得不逐渐加量,但不好停药。人体是一套反馈系统,你阻滞我,我就使劲儿,所以大多数情况下过段时间倍他乐克就要加量,但他不治根儿,别指望加量就能彻底治好,你还不能停,一停就反跳,比如你吃25毫克心率80,半年后25毫克不行了,吃到50毫克才能维持心率80,这时候你停药,一停马上心室率到120以上。就和拦河大坝一样,水位高了就增高河坝,但什么时候想拆河坝了,水哗一下全下来了。所以,如果心室率不太快,比如不到90次,不心慌,建议不要吃。阵发房颤如果发作的时候心室率快,可以临时吃一次,不要一直吃。我们行善堂治疗的患者,绝大多数都在见好以后逐渐停掉倍他乐克。另外还有一些患者心率慢,或者有长间歇,比如有2秒以上的间歇,这都要考虑到倍他乐克的因素,是不是吃倍他乐克造成的,停药后是不是就不慢了,就没有长间歇了。有些医院一看有长间歇就让你装起搏器,先别急,先把倍他乐克停了再说别的。
地高辛:这是个很老很老的老药,是治疗心衰的,他有个副作用,就是阻滞,所以吃了也能让心室率慢下来,大医院几乎没有人用,但我们碰到的病人中还是有用的,都是一些小点儿的医院、偏远的地方、年龄大些的老医生给开的。这个药,量小的不管事儿,量大了中毒,中毒后有很多反应,所以如果没有心衰,建议不要用。如果有心衰,情况就复杂一些,患者几乎自己不好判断,就听医院的吧。
其他对症的:很多房颤患者有其他多种症状,比如打嗝、便秘、失眠、爱生气、胸闷等等,医院里就会对症开吗丁啉、安定、通便的等等,这里说两点:一是安定,普通安定少了不管事儿,多了第二天头晕乎,可以考虑吃思诺思,这个药起效快,失效也快,入睡困难的吃了很快就能睡,第二天脑子不晕乎;第二点就是这些中医都能治,而且中医是从根儿上治,这些治好了对房颤有帮助,也是房颤有效的一些标志,毕竟人是一体的,我们这里治房颤都是连这些一起治的(不单独另外收费),这些病都是连带的。
复律心律平:能增加死亡率!能够导致新的心律失常!全世界公认!吃了以后也许早搏少了,也许阵发房颤发作不频繁了,但是死亡率增加。也许室早少了、房早出来了,实际上就是把心脏电流吃乱套了,曾经见过一个人每天吃21片心律平的,吓人。心律平也能减慢心室率。对于心律平的吃法,不要一直吃,如果阵发房颤的时候吃心律平能有效,那就临时吃,如果心室率快的时候吃了能管事儿,那就临时吃一次。阵发室上速的也照此办理,反正就是可以临时吃,不要长期吃。
慢心率:也叫美西律。也是个老药。所有方面和心律平一样。也能增加死亡率,也能导致新的心律失常。现在好像吃心律平的多,吃慢心率的少,但这和卖药的推广力度等等有关系,和疗效好坏关系不大。
胺碘酮:有一次见一患者,脸色黑不黑黄不黄,既不像肝病的黑黄,又不像肾病的土黄,一问,他自己就说了,吃胺碘酮的吃的,而且巩膜都变色了,眼睛的颜色是那样的。指望吃胺碘酮把房颤治的不颤了还是算了吧,不过又一次碰到一位老太太,她多年来自己总结的经验,她是阵发房颤,她每次都在自己估计快要发作前临时吃胺碘酮,她说有效,而且没有副作用,不过最终也还是来行善堂治了,我才跟她学了这么一招儿。副作用太多,别指望,尽量别吃吧。最起码不要长期吃。
防止血栓阿司匹林:冠心病的现在还在吃阿司匹林,冠心病指的是心肌缺血、心梗、支架这一类的。冠心病和房颤没有必然联系。没有冠心病的房颤,用不用阿司匹林来防止血栓呢?现在大多数的声音是不用,说没效,这个声音我指的是全世界大多数正规医院的西医专家。
华法林:反正吃少了不管事儿,吃多了对血栓预防管事儿了也就容易出血了。这个事儿上有很多争论:基本上公认的是阵发房颤不吃,但我见到很多阵发房颤的给吃上了;持续房颤有的主张分层,就是虽然都是持续房颤,看看谁容易长血栓,容易长的就吃,不容易长的就不吃,把危险程度分开来处理,很多意见,看您碰到哪一派。假烟假酒雾霾水污染等等都非常有可能导致容易形成血栓,现在很多20-30岁的男好好的就血栓了,也没有房颤,到底为什么,咋整的,所有研究房颤容易形成血栓的论文,没有一个把假烟假酒雾霾考虑进去的,还有地沟油。虽然还是房颤,但吃得饱睡得着、大小便正常,房颤的时候心室率不快,自己觉得什么都挺好,这样的肯定不容易形成血栓,因为形成血栓的原因肯定不是一条,血液粘稠、气血不足、心房变性的厉害,房颤哆嗦的乱,心房被射频烧的烂七八糟,左心耳完全电隔离(左心耳被射频全部烧的不过电、不动了)等等,肯定都是原因,另外失眠、上火等等肯定容易形成,肯定不如吃得饱睡得着好。最近一个月内碰到两个,都是阵发房颤,一个本来每天还游泳,吃华法令,眼底出血,失明,在同仁医院排队,排了8个月排不上,就在旁边医院请同仁专家来手术,不报销,8万,不行,结果,现在一只眼完全失明,一只眼02,房颤当然还颤。来行善堂想治房颤,我们因为他眼底出血没给治。另一个也是阵发房颤吃华法令眼底出血,我微信截个屏给大家看看:从阵发房颤发展到持续房颤,眼底出血,和我的一个好朋友认识,我建议他停掉华法令,没停,前几天又委托他另外一个朋友来行善堂实地考察咨询了一下,我说:为了防止一个有可能发生的脑梗塞而导致明确的已经发生的眼底出血,其中的利弊和学医没有关系,自己要想清楚。
我个人的观点已经在上边体现了,大家仔细揣摩吧,这和演古墓丽影的那个明星为了预防乳腺癌把乳房切了一样,注意是预防!而且她又为了预防卵巢癌把卵巢切了!我在《中医治心脏病》里写过,我纳闷的是:她要不要提前把心脏、脑袋全换了?哲学问题。与医学无关。
其他抗凝药:现在有刚上市的新型抗凝药,人家刚上市,都说好,我就不提名字,也不具体评论了,只是在我27年的学医从医生涯中自己碰到的、以及看书、看资料看到的信息中,每一个新药刚开始都是神药,过些年就人人喊打,当然也有例外的。
房颤合并其他病的:房颤可以是个单独的存在,除了房颤什么别的病都没有,当然这是按照西医诊断。如果房颤的同时又有冠心病,那么治疗冠心病的一大堆;同时有糖尿病,糖尿病的一大堆;其他病同理。
再说中药稳心颗粒和参松养心: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只有稳心颗粒和参松养心,在我们碰到的患者中,有不少来诊前吃过,有的说有效,有的说无效,这很正常,中医讲究辨证,而成药是死的,都是房颤但辨证是不一样的,碰上了就有效,碰错了就没效,就算碰对了,好像单纯靠吃这个治好也不太可能,我的观点是可以吃吃看,有效就吃,没效就不吃,吃上1-2周怎么也该见好了,如果2周不见好应该就是不对路子。吃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这两个药同时一起吃,那就有些乱套,也不要一边吃着医生开的汤药,一边吃这个,也乱套,而且不容易看出到底谁有效。
三七:有些人喝三七,到底有没有好处,到底能不能抗凝,能不能替代西药抗凝药,我的观点是:第一、三七确实是又能活血又能止血,这在西药上不可思议,但在中药上没毛病;第二、大多数中医用三七也还是在配方中搭配着用,中药方子讲究排兵布阵、君臣佐使啊,当然也有一味药的单方;第三、可以自己摸索着试试。我为什么老说可以自己摸索试试呢?因为很多大医院大专家大教授说的也不对,而患者自己的感觉最对,你自己的感觉不骗你。我这个原则不是绝对的、不是什么病情都适合,但在目前医疗环境下是个最好的原则。
总结一下:西药尽量别吃,吃上就停不了、治不好,但应急的时候可以吃;中药自己试试,有效就多吃,没效就不吃,有效没效观察半月基本够了。
1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均属抗血小板、抗凝药物,由于刚进行支架手术,氯吡格雷至少应口服半年,阿司匹林应长期口服。
2单硝属于扩张扩张动脉药物,亦要长期口服。
3贝那普利、倍他乐克、地尔硫卓均有降血压,保护心脏改善心室重塑的功能,对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应长期口服。
4舒降之有降低血脂、稳定粥样斑块的作用,可以长期口服。
5其他盐酸曲美他嗪、脑心通及血栓心脉宁属于活血化瘀、营养心肌类药物,如目前不伴有脑梗塞,可停止服用。
6上述药物口服后均应定期复查血脂、肝肾功能、血粘度、血压及心电图,饮食中注意低脂低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