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dhc瘦腿丸是直接用温水吞服的,不用嚼着吃。dhc瘦腿丸可以很好的去除腿部水肿,起到瘦身的效果。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dhc瘦腿丸是吞咽还是咀嚼食用方法:每天2粒,饭后服用, 温水吞服 ,建议经期孕期哺乳期停用哦~
DHC瘦腿丸安全无副作用是专门修整下 半身身材 ,专攻血液不循环,淋巴毒素堆积造成的虚胖働专攻长期站着或坐着的,爱吃夜宵,作息不稳定,水肿造成的虚胖肥肿(体现在四肢 尤其腿部)
这款瘦腿丸、专门修整下半身身材!专攻血液不循环 淋巴毒素堆积 造成的虚胖 专攻长期站着或坐着的妹子们,爱吃夜宵,作息不稳定,水肿造成的虚胖肥肿(体现在四肢,尤其腿部)20日量 久坐族吃起来吧 DHC下半身减肥纤体片 美腿瘦腿调节体形 特别推荐给站立时间较长的人员和长时间坐着的办公室族!
dhc瘦腿丸成分分析成分纯天然纯植物提取
豆科草本草木犀,促进血液循环,促使多余水分排出体外,高效对抗下肢水肿;
同时还添加了爪哇茶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辣椒提取物等辅助成分,与草木犀提取物共同作用,提升去水肿功效~
dhc瘦腿丸适用人群适用:适合因血液不循环、淋巴毒素堆积造成的虚胖;还有长期站立或坐着的OL仙女;爱吃宵夜作息不稳定,盐分摄入量多的妹子,当然,还有水肿这个罪魁祸首也不能放过啦~
不过!瘦腿丸不是减肥药,它会瘦指的不是减轻体重,而且消除浮肿!是让水肿腿看起来更纤细的利器~
建筑环境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绪论
1
.所谓建筑环境学就是指在建筑空间内,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如何让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感到
舒适和健康的一门科学。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研究室内的温度、湿度、气流组织
的分布、空气品质、采光性能、照明、噪声和音响效果等及其相互间组合后产生的效果,并对此作出科学
评价,为营造一个舒、健康的室内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有等解决问题是:①如何解决满足室内环境舒适性
与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②如何解决
―
建筑病综合症
‖
(
Sick Building Syndrome
–
―SBS‖
)
的问题。
2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外环境、室内空气品质、室内热湿环境与气流环境,建筑声环境和光
环境(即包含了建筑、传热、声、光、材料及生理学、心理学和生物学等多门学科的内容。基于建筑环境
学内容的多样性,相对独立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人们是从各个不同学科的角度对其内容进行研究,研究室
内各种微气候环境所形成的机理及其与人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等相互间的关系。
第二章:
建筑外环境
1
.与太阳的光辐射,气温、湿度,风和降水等因素有关。
2
.
以太阳通过某地区的子午线时为正午
12
点来计算一天的时间为平均太阳时;
以本初子午线处的平
均太阳时作为世界标准时(世界时);以东经
120
℃的平均太阳时为中国标准(称为北京时间)。
3
.相对位置可用纬度
,太阳赤纬
d
,时角
h
,太阳高度角
和方位角
A
表示,其中前三个参数
、
d
、
h
是直接影响
和
A
的因素,因为
是表明观察点所在位置,
d
表明季节(日期)的变化;
h
是表明时间的变
化。当太阳离地球最远时,太阳光是垂直于直射地面的,具有很高的辐射强度,所以最热而形成了夏至,
当太阳距地球最近时,太阳光是斜射地球表面的,其辐射强度很弱,因此最寒冷导致了冬至。
4
.一部分为太阳直接照射到地面(即直射辐射);另一部分是经过大气层散射后到达地面成为散射
辐射,直射辐射与散射辐射之和称为太阳对地面的总辐射。辐射能量的强弱取决于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时
天空中各种气体分子、尘埃、微粒水粒对阳光的反射,散射和吸收共同影响。
5
.民用住宅要求冬至日满窗日照时间不低于
1h
,日照时间与建筑物的配置,外型、高度和朝向均有
关,对建筑物,正方形长方形结构简单,最大优点是都没有永久阴影和自身阴影,而且各朝向上冬季的阴
影区范围都不大,能保证周围场地有良好的日照。
L
形建筑会出现终日阴影和自身阴影遮蔽情况。而凹形
建筑虽然南北方向和东西场地没有永久阴影区,但在各朝向上转角部分的连接方向不同,都有不同程度的
自身阴影遮蔽情况
……
6
.日照中的紫外线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尤其是波长在
025~0295
范围内杀菌作用更为明显,波长
在
029~032
的紫外线还能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
D
,且维生素
D
能帮助人们的骨骼生长。另一方面,过度
的紫外线照射,
也会危及人类的健康在
032
以上的高密度紫处线,
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和大气环流有重要影
响,因这种波长紫外线能吸收大量的臭氧,导致臭氧层浓度降低造成紫外线辐射增强,对大气环境与人体
健康都有不同程度危害。
7
.地面与空气的热量交换是气温升降的直接原因,它主要靠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波长在
3~120
)而
升温,而直接接太阳辐射的增温是非常微弱的。影响的主要因素有:①入射到地面上的太阳辐射热量,它
取决定性作用;②地面覆盖的影响(如草地、森林、沙漠和河流及地形的变化);③大气对流的强弱快慢
的影响。
8
.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的
―
日较差
‖
;一年内最热月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差称
为气温的
―
年较差
‖
。由于我国海陆分布与地形的起伏的影响,各地气温的
―
日较差
‖
一般是从东南向西北递
增;而
―
年较差
‖
是自南到北,自沿海到内陆逐渐增大。
9
.在不同下垫石上,温度变化是温度的局地倒置现象,其温差达到最大极限值称为
―
霜洞
‖
。当阳光
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途中,其中一部分(大约
10%
)被大气中的水蒸气和
CO
2
所吸收,同时它们还吸收来
自地面的反辐射,使其具有一定温度,此时的大气温度称
―
有效天空空温度
‖Tsky
,其数值取决于地表温度
Td
,距地面
15~20M
高处的气体温度
T
0
;水蒸汽分压力
E
d
与日照百分比率。
10
.其影响因素取决于地面性质、水陆分布、季节寒暑、天气阴晴等;其变化规律是一般为大陆低于
海面,夏季低于冬季,晴天低天阴天,在黎明前后由于空气的水蒸气含量较少,但气温最低所相对湿度最
大,午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虽然较大,但此时气温达最大值,当水蒸气分压力
Pq
一定时,最高气温所
对应的饱和水蒸气压力
Pqb
最大,所相对温度
最低值。而在一年中,最热月的相绝湿度最大,最冷月的
绝对湿度最小,这主要是因为蒸发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缘故。
11
.风可分大气环流和地方风两大类,前者是因太阳辐射造成赤道和两极间的温度差而引起的风称大
气环流;后者由于地表水陆分布,地热起伏,表面覆盖不同等引起的风为地方风。气象部门一般在距地面
10m
高处测量的风向、风速作为当地的风向和风速。风玫瑰图直观的描述了某一地区一年或一个月中风向
和风速的变化规律。
12
.①因为人工建筑物高度集中,以水泥、沥青、砖石、陶瓦和金属板等这些坚硬密实,干燥不透水
的建筑材料,替代了原有的疏松物和覆盖的土壤;②错纵复杂的交通及其交通工具剧增;③产业的快速发
展等是导致城市气温上升且高于郊区农村气温的主要原因;由于城市覆盖物多,发热体多,人口的相对密
集,生活与生产的发热量大,在市内各区域的温度分布极不均匀的地方就易产生热岛现象。
13
.为了使民用建筑与地区气候相适应,保证室内基本热环境要求,符合国家节能方针,一般采用累
年最热月(七月)和最冷月(一月)平均温度作为分区的主要指标,并以累年日平均温度
≤5
℃和
≥25
℃的天
数作为辅助指标,把全国划分成
5
个区:即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和温和地区。
第三章
建筑环境中的空气环境
1
.室内空气环境包括:
室内热环境、湿环境和空气品质等三大部分
,受到重视的原因是:①室内环
境是人们活动最平凡的场所,几乎
80%
以上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健
康;
②室内的污染物、
污染源日趋增多,
对人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
③建筑物内出现建筑病综合症
(
SBS
)
,
给人们带来了多种疾病危害。
2
.所谓
―
阈值
‖
就是空气中传播的物质的最大浓度,且在该浓度下长期工作生活的人们均无有害影响。
人在空气环境中正常的
8h
工作日或
35h
工作周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值,
且长期处于该浓度下的所有工作人
员几乎均无有害影响,此时的值为
―
时间加权平均阈值
‖
;人在空气环境中暴露时间为
15min
以内允许的最
大浓度为
―
短期暴露极限阈值
‖
,人在空气环境中即使是瞬间也不应超过的浓度称为最高限度
―
阈值
‖
。
3
.
早在
1989
年
P O Fanger
提出:
―IAQ
反映了人们要求的程度,
如果人们对空气满意,
就是高品质,
反之就是低品质
‖
。这种定义主要是从人对空气品质的一种主观感受,具有狭义性;而
ASHRAE62-1989
作
出的定义为:
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应该是
―
空气中没有已知的污染物达到公认的权威机构所确定的有害浓度
指标,并且处于这种空气中的绝大多数人(
≥80%
)对此没有表示不满意。
‖
该定义把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
相结合,相对比较科学和全面,是一种广义性定意。
4
.参考阈内外的相关标准。
5
.
―IEQ‖
所包含的内容有:
―IAQ‖
,室内的热湿环境、光环境、声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等。
它比较完整解释了
―
病态建筑综合症
‖
含意,在评价和分析一栋建筑物时,应用
―IEQ‖
这一新概念。
6
.按进入室内的不同渠道可分为:室外污染源,室内污染源和在室人员所造成的污染;室外污染源
是指大气中所含
SO
2
,
NOx
,烟雾,
H
2
S
以及空气中携带的多种病菌等,主要来源于工业企业,交通运输
及建筑周围的各种小锅炉垃圾堆等;室内污染源:主要是指生活排放的废气、废热、家中使用的多种化工
产品、建筑材料、室内温湿度条件下所自生的各种微生物、以及通风不良所形成的污染;在室人员的污染
主要是人体新成代谢率所产生的各种气态物质和气味,还有烟草燃烧产生的污染。按污染的种类分:主要
有
―
固体颗粒
‖―
微生物
‖
和各种有害气体等。在空气中的颗粒污染主要是一、二次悬浮于空中飘尘,根据粒
径大小在空中停留和沉降时间不一,给人上呼吸道的健康造成影响,微生物大多附着在固体或液体的颗粒
物上而悬浮于空气中,随人体呼吸感染疾病;气态污染物主要是指,甲醛、氡、
CO
2
、
CO
、
NH
3
、
H
2
S
等
各种挥发性有机物,这些气状物质在不同程度上危害人体健康,虽然尽管其浓度较低,但由于人长时间处
在这种低浓度环境中,使人不知不觉地感染上各种疾病(详细分析参见教科书中说明)。
7
.
一般可采取的措施是:
一是
―
堵源
‖——
有选择性使用建筑施工材料,
从源头上控制有害物的释放量;
二是
―
节流
‖——
切实保证空调或通风系统的正确设计、严格的运行管理和维护,使有害物质减少到最低限
度;三是
―
稀释
‖——
保证足够的新风量或通风换气量,稀释和排除室内气态污染物。稳态和非稳态下的通
风换气方程分别为:
非稳态通风稀释方程是描述在
时间内,
室内污染浓度与换气量之间的关系,
稳态通风稀释方程是假定室内
初始浓度
C
1
=0
,且稀释时间
时室内污染浓度
C
2
与通风量
G
的关系。
8
.理论换气量应分别计算稀释各种污染物所需的风量,然后取其最大值;工程设计根据通风房间的
具体特点,选取其中一种有成表性的污染物允许浓度标准确定(如常用室内
CO
2
允许浓度确定新风量);
ASHRAE
标准中规定的最小通风量:
式中:
Gp
—
是每人所需新风量,
P
—
在室人数,
Gb
—
单位建筑面积所需新风量,
A
—
所需通风面积。
9
.气流组织的分布特性常用以下几个参量给予评价:
①不均匀系数
—
表示室内气流分布均匀性好坏的参量;
②空气年龄
—
是描述室内旧空气被新鲜空气替代的快慢程度,年龄越短,旧空气被置换越快空气越
新鲜;
③换气效率
—
表示理论上最短的换气时间
I
n
与实际换气时间
之比;
④通风效率
—
表示排风口处的污染浓度与室内平均浓度之比,其物理意义是指从室内移出污染物的
迅速程度;
⑤能量利用系数
—
指投入能量的利用程度,反映出其经济指标。
10
.由室内外温度差而引起的空气密度差或由高度差引起的自生风力称为热压;把室内某一点的压力
与室外同标高未受扰动的空气压力的差值称为该点的余压;当气流与障碍物相遇时,迎风面气流受阻,动
压降低,静压增高,侧面和其背风面由于产生局部涡流静压降低,和远处未受干扰的气流相比,这种静压
的升高或降低统称为
―
风压
‖
。
―
热压
‖
、
―
余压
‖
和
―
风压
‖
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它表示某一建筑物受到风压热压同时作用时,
外围护结构上各窗孔的内外压差就等于各窗孔的余压和
室外风压之差。
11
.由于
―
热压
‖
只与温差或高度差有关,由此引进的自生风力较大且便于计算,所以在设计中应给予
考虑(尤其对多层建筑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而
―
风压
‖
则与室外风速和风向有关,是一个难确定因素,
所以计算时只定量考虑
―
热压
‖
作用,
―
风压
‖
只作一般定性考虑。
第四章
建筑环境中的热湿环境
1
.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方式分对流换热(对流质交换),导热和辐射三种形式,传递热量包括
―
显热
‖
和
―
潜热
‖
两部分;得热量的多少与围护结构使用的材料,表面精糙度,表面颜色的深浅以及结构等有关。
2
.室外综合温度是相当于室外气温度由原来的室外温度增加了一个太阳辐射的等效温度值,其关系
式:
t
z
是考虑到太阳的入射角不同,围护结构外表面对直射辐射和散射辐射有着不同的吸收率,为了计
算方便,
式中吸收率
用一个综合当量值表示。
在白天由于太阳辐射的强度
>>
长波辐射,
所以在计算白天的
室外综合温度可以不考虑其影响,在夜间由于没有太阳辐射作用,天空的背景温度
<<
空气温度,因此建筑
物向天空的辐射放热量是不可忽略的,尤其是在建筑物与天空之间的角系数比较大的情况,而冬季若忽略
其影响会导致估算负荷偏低。
3
.房间得热量:是指某时刻进入房间的总热量,冷负荷:是为了维持一定的室内热湿环境所需要的
在单位时间内从室内除去的热量(包括显热量和潜热量)。热负荷是为了维持一定室内热湿环境所需要的
在单位时间内向室内加入的热量。湿负荷:是指维持一定的室内湿环境需要的在单位时间内排除的水分。
得热量与冷负荷之间的关系:得热量的对流部分进入室内立刻成为瞬时冷负荷,而得热量的辐射部分首先
会传到室内各表面,提高这些表面的温度,当这些表面的温度高于空气温度时,再以对流方式传给室内空
气,成为空气冷负荷,因此在多数情况下,冷负荷并不等于得热量,只有在室内各表面温差很小,热源只
有对流散热时,冷负荷
=
得热量。冷负荷与得热量之间存在着相位差和幅度差,其差值取决于房间结构,围
护结构的热工特性和热源特性。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可用公式(
4-58
第四章
58
式)来表示。
4
.用谐波反应法计算传递的热量,是建立在不稳定传热基础上,即室外扰量(综合温度
t
z
)大体上呈
周期性变化作用于围护结构,使围护结构从外层表面逐层的跟着波动,且这种波动是由外向内逐渐衰减和
延迟,这种简谐运动的周期函数可用正弦(或余弦)函数项的级数表达,将其变换为付立叶展开式,即将
随时时变化的扰量函数分解为简单的多阶正弦函数的组合,再将其
n
阶谐波作用下的响应直接叠加,即可
求得已知室温和外扰随时间变化条件下的传热量。
冷负荷系数法
(反应系数法)
求解问题的基本思路是:
将时间连续变化的扰量曲线离散为按时间序列
分布的单元扰量,再求解出板壁围护结构热力系统对单位单元扰量的反应(即反应系数),最后,利用求
得反应系数通过叠加积分计算出围护结构的逐时传热得热量。
这两种方法从工程简化算法上都是把扰量通过围护结构形成的瞬间冷负荷表述成瞬时冷负荷温差或
瞬时冷负荷温度的函数,而不考虑与其他围护结构和热源之间的相互影响。但在应用条件上,谐波法是在
室温条件一定时,外扰随时间变化条件下计算其传热量,当室外气象条件在整个时间过程中具有随机性,
特别是当室内温湿度环境也呈随机性变化时,不便采用谐波法,而多采用反应系数法,因此后一种方法能
适用于建筑物的全年逐时(
8760h
)负荷计算和能耗分析,而谐
波法适用于一般负荷计算。
5
.应设在靠室内侧,因为外侧气候变化大,易使空气间层受潮或凝结水粒,且由于水的导热系数比
空气的导热系数大得多,所以设在外侧将会带走更多的室内热量。
6
.因空气的热阻很小(
003w/m·
k
)而水的导热阻相对很大(
058w/m·
k
)因此一旦内墙面结露就会大
大增加墙体向外的传热。
7
.水自然蒸发前后过程的热负荷相等,因为室内水分是通过吸收空气中的显热蒸发的,没有其他的
加热热源,也就是说蒸发过程是一个绝热过程,室内空气的含湿量增加(或称为等焓过程)此时,只不过
是把部分显热负荷转化为潜热负荷。
8
.因外遮阳可反射部分阳光,吸收部分阳光和透过部分阳光,其中只有透过部分阳光会达到窗玻璃
外表面,并部分可能变成了冷负荷,而内遮阳除了反射部分阳光外,吸收和透过部分的阳光均形成了室内
冷负荷,只是其得热量的峰值有所延迟和衰减。
第五章
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
1
.人的热舒适主要与室内空气的温度,相对
湿度,气流速度以及围护结构内表面及其它物体表面的
温度有关,同时还与人体的活动量、衣着以及年龄等有直接关系。
2
.不对。当人体处于热平衡状态,即
,此时体温可维持正常,这只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但是
,
也就是说,人们会遇到各种不同的热平衡,然而只有那种使人按正常比例散热的热平衡才是舒适的。
3
.人体的散热量在一定环境温度范围内可视为常数。但随着环境空气温度的不同,人体向环境散热
量中显热和潜热的比例是随环境温度变化的。环境空气温度越高,人体的显热散热量就少,潜热散热量越
多,当环境空气温度达到或超过人体体温时,人体向外界的散热形式就全部变成了蒸发潜热散热。
4
.体温调节的主要功能是将人体的核心温度维持在一个适合于生存的较窄的范围内,主要靠神经调
节和体液调节来实现,调节体温的中枢主要是下丘脑,下丘脑前部的作用是调动人体的散热功能,下丘脑
的后部执行着抵御寒冷的功能,其调节方法包括调节皮肤表层的血流量,调节排汗量和提产热量。
5
.
―
热感觉
‖
是人对周围环境是
―
冷
‖
还是
―
热
‖
的主观描述,尽管人们常评价房间的
―
冷
‖
和
―
暖
‖
,但实际
上人是不能直接感觉到环境的温度的,只能感觉到位于他自己皮肤表面下的神经末梢的温度。热舒适:在
ASHRAE Standard 55-1992
中定义为对环境表示满意的意识状态。
Fanger
等人认为
―
热舒适
‖
是指人体处于不
冷不热的
―
中性
‖
状态,即认为
―
中性
‖
的热感觉就是热舒适。
6
.热感觉并不仅仅是由冷热刺激的存在造成的,而与刺激的延续时间以及人体原有的热状态都有关,
人体的冷、热感受器对环境有显著的适应性。这主要取决于皮肤温度和人体的核心温度;影响热舒适的因
素除了上面给出波肤温度和核心温度外还有一些其他物理因素影响热舒适,即空气温度、垂直温差,吹风
感以及人的年龄、性别、季节、人种等。其评价指标分别为热舒适(
TCV
)分:舒适、稍不舒适、不舒适、
很不舒适、不可忍受
5
个指标;热感觉(
TSV
)分:热、暖、稍暖、正常、稍凉、凉、冷
7
个指标。
7
.
M-W=f
d
h
c
(t
cl
-t
a
)+396×
10
-8
f
a
[(t
cl
+273)
4
-( +273)
4
]+305[5733-0007(M-W)-Pa]+042(M-W-582)+173×
1
0
-2
M(5876-Pa)+00014M(34-t
a
)
热舒适方程中具有
8
变量:
MW t
a
, Pa f
cl
t
cl
h
c
其中
f
cl
和
t
cl
均可由
I
cl
决定
,h
c
是风速的函数,此时,
对外做功
w=o
。因此热舒适方程反映了人体处于热平衡状态时,六个影响人体热舒适变量
M t
a
, P
a
,
I
cl
v
a
之间的定量关系。
8
.
ET
的定义:是一个将干球温度、湿度、空气流速对人体温暖感和冷感的影响综合成一个单一数值
的任意指标。它在数值上等于产生相同感觉的静止饱和空气的温度。它意味着在实际环境和饱和空气环境
中衣着和活动强度相同,且平均辐射温度等于空气温度。
ET
:在考虑人体皮肤湿润度的影响,一个适用于穿标准服装和生着工作的人舒适指标:
SET
它是以人体生理反应摸型为基础,
综合考虑了不同的活动水平和衣服热阻而形成的最通用指标。
ASHRAE
舒适区是表示人穿着衣服热阻为
08-10clo
且坐着工作时所感受到的一种热舒适环境。
9
.
人体对环境突变的生理调节十分迅速,并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后果,
且人体在环境温度突变的生理
调节周期中,皮肤温度并不能独立地作为热感觉的评价尺度,因此时人体正处在与周围热环境之间发生激
烈的热交换。
10
.人处在过渡过程环境中,其代谢率和服装热阻均与时间呈线性关系,认为人的活动会导致出汗湿
润服装,同时人的活动扰动周围气流,导致服装热阻有所改变,一般经过
6min
才能使服装热阻
f
cl
和代谢
率
M
达到新稳定状态。
即新热平衡状态,
同时也说明人在过渡环境中的热感觉具有
―
滞后
‖
和
―
超前
‖
的现象。
11
.热应力指数
HIS
是描述热环境对人体的作用应力,反应多个环境变量综合成单一指数对人体的作
用效果;其热应力指数用
7
个指标评价。风冷指数
WCI
是表示人体皮肤温度在
33
℃时,在冷空气的温度
和气流速度作用下,皮肤表面被冷却的速率,其风冷指数也是用
7
个指标评价。
第六章
建筑光环境
1
.略(参见教课书)
2
.光的三个要素是指光的反射率
、吸收率
和透射率
。根据能量守恒:
入射光能量
反射光通量
吸收光通量
3
.①具有适当的照度或亮度水平;②合理的照度分布;③舒适的亮度分布;④具有宜人的光色;⑤应
写有眩光干扰;⑥光的方向性:即在光的照射下,室内空间结构特征、人和物都能清晰而自然地显示出来。
4
.长期以来天然光是唯一的光源,人眼已习惯于在天然光下视看物体,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尤其在
低照度下或视看小物体时这种视觉区别更加显著,
在照度
100-5000lx
范围内天然光比人工光大约高
4%-10%
左右。同时太阳光光谱辐射是人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长期感到满意的关键因素,而人工光的光谱其发光机
理各不相同,光谱分布也不相同的缘故。在采光设计中全国不能采用同一标准,而是在采光设计标准中,
将全国划分为五个光气候区,分别取相应的采光设计标准,原因是我国地域辽阔,同一时刻南北方的太阳
高度角相关很大,日照率由北、西北往东南方向逐渐减少;南北方室外平均照度差异较大等因素。
5
.
按发光原理可分为热辐射光源和气体放电光源,前者是靠通电加热钨丝使其发光的,
后者靠放电产
生气体离子发光,其中热辐射光源的灯俱有:普通白炽灯,卤钨灯等,气体放电光源的灯俱有:荧光灯,
荧光高压汞灯、金属卤化物灯、高低压钠灯等。
6
.设计中应将照明、声学和空调设施综合在一起考虑,可得到较好的节能效果,即把照明器材与空调
回风功能紧密结合起来,使灯具产生的热量通过回风系统带走大部分热量,并使这些热量不进入被空调空
间,从而达到减小空调设备负荷,同时又使荧光灯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提高光效并节约能量(其布置方式
参见教课书)。
(1) ;(2) |
试题分析:(1)过点A作AF⊥BC,垂足为F,易求AF的长过D作DH⊥BE于H,得到两个直角三角形,由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HC,HE,这样就能求出△DCE的面积,已知大坝总长为100米,从而求出这次加固需要多少土石方. (2)新大坝背水面DE的坡度= 试题解析:(1)过点A作AF⊥BC,垂足为F,
在Rt△ABF中,AB=10,∠B=60°, ∴AF=ABsin60°= 过D作DH⊥BE于H,则DH=AF= , 在Rt△DHC中,DH= ,DC= ∴HC= (米),HE=15+5=20(米) ∴△DCE的面积= CE·DH= ×5× = (米 2 ) 那么这次加固需要的土石方数为: △DCE的面积×100= ×100= (米 3 ) (2)新大坝背水面DE的坡度= 考点: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