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揣着一颗至真至诚之心,每于晚间或工作之余阅读,于今日读完郭老先生《凝眸人生》。《凝眸人生》第一集共376个篇章,语言朴实生动,感人至深。他以个人经历为引子、以人生感悟为主线、以为人处世为典故,生动阐述了人生的哲理,犹如一剂醒世良药,启迪着读者。虽是现代文学作品,但不经意间会被文中引经据典的警句所吸引,每读一篇,都有更上层楼、穷千里目之感。心境不觉开阔,胸襟更是豁达了。
我以“苦”“乐”“悟”“淡”四个字,浅谈我的读后感,可能不够深刻,难达郭老之意。苦,指人从降生以来,便要受人间的各种挫折与磨难。其实唯有苦方能体会人生之味。在每个人的意识中,享乐才是人之生活根本,苦是意外,是上帝对一个人的不公或是惩罚。没有几人遇到坎坷人生之路不抱怨的。乐,乐和苦形成鲜明对比。一个人享乐成了习惯,那么对苦会极度敏感,如温室里的花朵,从不受冷雨暴风侵袭,是很难承受哪怕一丁点的挫折与打击的。享乐是人之向往,过于享乐并非好事。
悟,不是每个人都能受用这个字,其含义不像“苦”“乐”能让人直观体现感受,对于每个人,如性情不够敏锐、思维不够细腻、情感不够丰富,是很难体会悟的真谛。悟非语言所能描述,而是一种心之感受和思之会悟。淡,一个人在经历了人生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生死离别、尔虞我诈的丰富磨练后,对于有悟性的人来说是一笔财富,通过悟会看淡一些事。淡,并非不在乎,而是淡然处之,在经历沧海桑田后,遇到什么事都会理性对待。
当我读完这本书,不仅是我完成对此书作者(郭老先生)“希望读者于茶余饭后浏览之中,钩沉对人生的幽思,抑或锲取片言只语,则足堪欣慰”的使命,更是对自己灵魂的一次洗礼。思想会随之回归于最初的纯真,并找回原有的朴实。对待人或事,甚至一草一木,既要怀着敬畏之心,也要保持怜惜之情。尊重每一个生命的存在,看淡每一件事情的发生。
郭老先生带着一种使命,思之,悟之,编著《凝眸人生》,让更多的人从中受到启发,是其性情温润如玉,胸怀博爱如海之使然。我读《凝眸人生》所受到的恩泽,想必此刻您读来也同感身受。
意思:
老天给了人们多情的性格,却不让人们长相厮守
爱的人离去了,只能无助的注视着春风,而春风却笑话我身体的日渐消瘦
出处:
出自《白娘子传奇》
原文:
天予多情不予长相守,
空自凝眸春风笑人瘦
盼如潮汐一日看两回,
归去同修金山对雷峰
扩展资料
白娘子传奇
白蛇传是中国古代民间爱情传说故事之一。发生在宋朝时的杭州、苏州及镇江等地。白素贞是千年修炼的蛇妖,为了报答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欲报恩,后遇到青蛇精小青,两人结伴。白素贞施展法力,巧施妙计与许仙相识,并嫁与他。
婚后金山寺和尚法海对许仙讲白素贞乃蛇妖,许仙将信将疑。后来许仙按法海的办法在端午节让白素贞喝下带有雄黄的酒,白素贞不得不显出原形,却将许仙吓死。白素贞上天庭**仙草将许仙救活。
参考资料
-白娘子传奇
1、凝眸,意思是为目不转睛地看。犹耀眼。眸,眸子,眼中瞳仁,泛指眼睛。
2、凝眸,是汉语词汇,拼音:níng móu。
3、注视;目不转睛地看。唐李商隐 《闻歌》诗中道:“剑笑凝眸意欲歌,高云不动碧嵯峨。”
4、犹耀眼。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二回:“_宋江等_听得楼上笙簧聒耳,鼓乐喧天,灯火凝眸,游人似蚁。”
庭中梨花谢 又一年
立清宵 月华洒空阶
梦里笙箫奏旧乐
梦醒泪染胭脂面
《小重山》念一遍又一遍
闻更漏咽 频教前尘辞长夜
久无眠 深坐对宫檐
多情最是春庭雪
年年落满离人苑
“薛涛笺”上言 若如初见
这一世太漫长 却止步咫尺天涯间
谁仍记那梨花若雪时节
我心匪石不可转
我心匪席不可卷
空凝眸 情字深浅无解
春欲晚 梨花谢 又一年
庭中梨花谢 又一年
庭院里的梨花凋谢了,又是一年过去。首句点明时间和情感基调。
梨花,指梨树的花。由最后一句歌词得知,梨花在春季凋谢,地点是在江南的庭院里。因为只有江南的梨花才在阳春三月开谢。
梨花的花语是纯真,代表着唯美纯净的爱情,也有谐音"离别"的意思。“又一年”感叹时间的流逝,情愫是伤感的。
立清宵 月华洒空阶
“清宵”,清静的夜晚。“月华”指月光。用“洒”字形容月光,颇具诗意。但一个“空”字,却更巧妙地绘出当时的孤寂之感。如此,则不再是单纯清静的夜晚,而是孤寂落寞的夜晚。一个人寂寞地站在僻静的夜晚里,看着月光照在空无一人的台阶上。那该是何等的惆怅呢?
梦里笙箫奏旧乐
夜里还是睡着了,梦里用笙箫演奏着音乐。那音乐是早就听过的,是熟悉的,所以称“旧乐”。“笙箫”是两种不同的乐器,“箫”多用于离别,“笙”多用于形容奢靡的生活。两者是成对存在时一般泛指管乐器。
梦醒泪染胭脂面
但是半夜梦又突然醒了,泪水染湿了擦满胭脂的面容。此句点明主人公是女子。想来她伤心哭泣,是因为梦见了那熟悉的奏乐场景以及那首“旧乐”。这里面有着如何动人的故事呢?
《小重山》念一遍又一遍
唐末词人薛昭蕴著有《小重山》二首词。词中人思念夫君心切,同样跟主人公一样,“夜半无人梦难成,红妆流宿泪”。女主人公之所以将《小重山》念了一遍又一遍,当然是感同身受。
闻更漏咽 频教前尘辞长夜
女主人公听见打更和沙漏的声音,突然就哽咽了,是时间还早,还是已经夜深了呢?她只好一遍一遍地让过去的往事从这漫漫长夜中消失,再也不要想起。思念能否停止?
久无眠 深坐对宫檐
然而她还是无法忘记那些往事,所以久久无法入睡。只有在深夜里对着宫庭的屋檐发呆。“宫”,特指封建时代专指帝王的住所。原来女主人公是一位被皇帝选中的妃子,她和心爱的人被眼前这道宫墙阻隔,今生注定再也不能相见。
多情最是春庭雪 年年落满离人苑
这是全词最美的一句。“春庭雪”点题,由下文“梨花若雪时节”得知,这里的“雪”不是真正的雪,而是一种比喻,将春天庭院里掉落的梨花比作雪花。雪是冰凉,萧索,无情的。不说春天庭院里的梨花,而说成是春天庭院里的雪,是在表达自己内心的绝望和无奈。女主人公无法冲破宫墙和心爱的人相见,但她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思念不移。她也将“春庭雪”比作了自己,纯洁而美丽的心始终不变。春天庭院里的若雪梨花是最多情的,年年都落满了这个离别的庭院。多情的人看什么都是多情的。“离人”与梨花的花语相通,此处也是比喻自己,甚至是和自己有同样命运的人。
“薛涛笺”上言: 若如初见
“薛涛”是一个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她在恋爱期间,自己制作桃红色小笺用来写诗,后人仿制,称为"薛涛笺"。“薛涛笺”名贵,一般只有官家贵族才会使用,这里暗合女主人公的身份。然而薛涛才情满怀,却是一个爱情不如意的悲情人物,后来披上布衣道袍,独自老去,终身未嫁。
“薛涛笺”上面说,如果像第一次相见那样。“初见”是什么样呢?单纯,自由,勇敢。女主人公和薛涛都没有像“初见”那样把握住爱情,所以孤独老去。女主人公后悔了,但结局已经注定。如果当初勇敢地和他在一起,那该有多好?
这一世太漫长 却止步咫尺天涯间
“咫尺”说的是女主人公就被困在这里;“天涯”说的是她思念的人却不知道在何方。“太漫长”说明女主人公后悔了,度日如年。这一辈子太漫长了,两个人被这一道宫墙阻隔,在本可拥有和选择的时候却停止不前。天涯咫尺,再也回不到从前。
谁仍记那梨花若雪时节
谁仍然记得那个梨花若雪的时节呢?女主人公如此发问,似乎是在朝着宫墙问他:“我一直记得,也请你不要忘记好吗?”
我心匪石不可转 我心匪席不可卷
这里突然出现了人称代词“我”字,主观情感瞬间达到高潮。“匪石匪席”出自《诗经·邶风·柏舟》。原文“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意为卵石可转而心不可转,软席可卷而心不可卷。比喻意志坚定,永不变心。“我”爱你的心永远不变,无论时间多久,哪怕等待老去就是结局。
空凝眸 情字深浅无解
只有空空地定睛去看宫墙外的世界,天涯的你。后半句却是“我”内心的感叹:向来缘浅,奈何情深。但“情”究竟有多深,从没有人知道,甚至连“我”自己也无法解释,或许就是一辈子。
春欲晚 梨花谢 又一年
春天即将过去,梨花凋谢了,又过了一年。末句与首句呼应,点明地点和时间,更进一步表达思念时光的惆怅,使整篇歌词结构精巧而完整。
《春庭雪》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深处宫闱的帝王妃子,思念心爱之人的故事。在江南的庭院里,梨花纷飞若雪,爱温柔如诗,情可证天地。在她入宫之前曾与一人相爱,两人弹琴奏乐,甜蜜恩爱。这似乎像极了琼瑶《还珠格格》里香妃和蒙丹的那个“你是风儿我是沙”的爱情。不同的是,这里的女主人公没有那么轰轰烈烈地挣扎,只能用余生坚守以待,彼此两两相望,孤独到老。
爱情是属于自己的,女子难道就不能主动去追求吗?一旦错过了那个两情相悦的人,余生何以为伴?
或许不圆满的爱情太多了吧,我们都司空见惯,麻木了。或许在聆听之中,或许在观望分别之时,或许在见证离异之后,我们也会猛然心头一热,想起那一句温柔了心灵的诗来——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转载至文艺鱼
文艺鱼春庭雪赏析
这句诗意思是:剩下我独守空楼,只有那楼前的流水,应顾念着我,映照着我整天注目凝眸。就在凝眸远眺的时候,从今而后,又平添一段日日盼归的新愁。
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原文如下: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译文如下:
在狮子形的铜炉中,香是冷的,床上的棉被被河的波浪卷起。它仍然疲惫,在早上梳理。化妆台上覆盖着厚厚的灰尘,阳光照在窗帘钩上。我此刻心里很不舒服,我的很多想法很难与别人提起。最近,身体变得越来越薄。这不是因为过度饮酒,也不是因为看到了风景而悲秋。
这回离别一走就这样算了吧,千万遍地唱起那首阳关三叠,也终究还是难以再次挽留。你离开桃源仙境一去难回头,我这里凤去楼空烟雾锁空楼。我整日对着楼前流水望不休,应该看我钟情的眸子泪双流。今后我只能呆望流水泪不休,寄托着我不断的相思与悲愁。
扩展资料:
作品鉴赏
这首词是李清照抒写离愁的名篇之一。下面是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徐培均先生对此词的赏析要点。
词写离情,却略去了别时,只是截取了别前和别后两个横断面,加以深入地开掘。开头一个对句“香冷金猊,被翻红浪”,便给人冷漠凄清的感觉。金猊,指狻猊(狮子)形铜香炉。
“被翻红浪”,语本柳永《凤栖梧》:“鸳鸯绣被翻红浪。”说的是锦被胡乱地摊在床上,在晨曦的映照下,波纹起伏,恍似卷起层层红色的波浪。金炉香冷,反映了词人在特定心情下的感受;锦被乱陈,是她无心折叠所致。“起来慵自梳头”,则全写人物的情绪和神态。这三句工炼沉稳,在舒徐的音节中寄寓着作者低沉掩抑的情绪。
到了“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则又微微振起,恰到好处地反映了词人情绪流程中的波澜。然而她内心深处的离愁还未显露,给人的印象只是慵怠或娇慵。慵者,懒也。炉中香消烟冷,无心再焚,一慵也;床上锦被乱陈,无心折叠,二慵也;髻鬟蓬松,无心梳理,三慵也;宝镜尘满,无心拂拭,四慵也;
而日上三竿,犹然未觉光阴催人,五慵也。慵而一“任”,则其慵态已达极点。词人为何大写“慵”字,目的仍在写愁。这个“慵”字是“词眼”,使读者从人物的慵态中感到她内心深处有个愁在。
“生怕离怀别苦”,开始切题,可是紧接着,作者又一笔宕开,“多少事,欲说还休”,万种愁情,一腔哀怨,本待在丈夫面前尽情倾吐,可是话到嘴边,又吞咽下去。词情又多了一层波折,愁苦又加重了一层。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她先从人生的广义概括致瘦的原因:有人是因“日日花前常病酒”(冯延巳《鹊踏枝》),有人是因“万里悲秋常作客”(杜甫《登高》),而自己却是因为伤离惜别这种不足与旁人道的缘由。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把双方别后相思的感情作了极其精确的概括。武陵人,用刘晨、阮肇典故,借指心爱之人。秦楼,一称凤楼、凤台。相传春秋时有个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筑凤台以居,一夕吹箫引凤,夫妇乘凤而去。李清照化此典,既写她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也写赵明诚对其妆楼的凝望,丰富而又深刻。同时后一个典故,还暗合调名,照应题意。
下片后半段用顶真格,使各句之间衔接紧凑,语言的节奏也相应加快,情绪的强度也增强。“惟有楼前流水”句中的“楼前”,是衔接上句的“秦楼”,“凝眸处”是紧接上句的“凝眸”。
把它们连起来吟诵,便有一种自然的旋律推动吟诵的速度,而哀音促节便在不知不觉中搏动人们的心弦。古代写倚楼怀人的不乏佳作,却没有如李清照写得这样痴情的。她心中的“武陵人”走得越来越远,这个身影消失在迷雾中。她独自留在“秦楼”,呆呆地倚楼凝望。
她充满希望的情绪难以理解;她凝视的目光都没有被人理解。只有在建筑物前面流动的水反映了她整天靠在建筑物上的形象,并打印出她凝视着的眼睛。在这一点上,主题似乎已经完成,最后三句话使感情和思想无边无际,没有任何意义。
而结尾三句又使情思荡漾无边,留有不尽意味。自从得知赵明诚出游的消息,她就产生了“新愁”,此为一段;明诚走后,洞房空设,佳人独坐,此又是“新愁”一段。从今而后,山高路远,枉自凝眸,其愁将与日俱增,愈发无从排遣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