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楔子:移居
我一直是个后知后觉的人。
后知后觉,我在二〇一六年年初,兴高采烈地卖掉了北京的房子,举家移民边陲小城大理。买我
用卖掉北京房子的买方首付定金在大理买了一套能看到苍山洱海的大房子,有大大的露台和夜晚能躺着看星空的阳光房。
人生在世,除了修行,别无他路。
2 一条鱼,不要逼迫它去爬树吧
女儿两岁出头,四个月前,我们刚搬来,第一次开车载她经过,说话还不利索的女儿完整地跟我说出这句话时,我感动得眼泪几乎掉下来。
妈妈,你也来跟它们握握手,你们就是好朋友了。”于是我也蹲下,学她的样子轻轻捏着一片叶子一枝花茎,哭笑不得又一本正经地说:“你们好啊,又见面了。”
因为养着一个小孩,我每天不得不重新认识动物和植物们。
《母鸡萝丝去散步》
孩子从来就不和成人同属一国,他们和所有的动物植物才是同类,都是自然的孩子。而我们成年人,大多数沦为了自然的敌人。
大人说,天是蓝色的,云是白色的,孩子反驳,不,天是灰色的……那时只当它是一则公益广告,如今却真的成了很多孩子的现实。
《少年中国说》
但当你真的凝视过一轮清澈的明月,会觉得一切拥有都是束缚啊。
3 障碍即是生活
一切诗和远方的追求,一定会配给你足额的苟且。
在北京最多两个月的装修工期
所以有那么多人觉得好山好水好寂寞,忙时盼闲,闲了,却空虚无着。
是谁说过,所有的时代,一旦过去了,就变得美好起来。但其实,每个当下都是我们的黄金时代,包括所有不想面对的障碍。
4 那些人生中的“已拥有”
:时常从自己的生活里跳出去,像旁观者一样审视一遍,总是不无惶恐地想,这个人啊,真是拥有太多了!
我们一家三口住在一套二百平方米的三层大房子里
同样的价格,还可以选择那种上下共四层,近三百平方米的房子。
同样价格,挑了套最小的,中介啧啧叹气,搞不懂你们这些
如果生命不是用来创造精彩,只是为了伺候这身皮囊,那这生命就如荒漠,青春着却已老了,活着也如同死去。
5 逃离许多不必要
古人说,静极生慧。古人还说,事以密成。前者说精神层面如何生智慧,后者说现实层面如何成事,这八个字堪当凡人行走世间的秘诀。
两年前卖了房和公司,搬来大理专事创作。
是一幅极真实的山水田园图。接近自然的环境不仅滋养了画家的创作,远离以前熟悉的人群,也为他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社交。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时不时离个场,跑出去静一静,你只要安安静静,干干净净,便看得清清楚楚。
6 山那边有什么
拖再拖晃来荡去,中间竟有了长达三个月的空档
人的心永远想去山那边看上一眼,并非为了明白,也非为了征服。
我身体力行地实践后,发现放空不是人想放空就能空,它必得倚赖对未来不做盘算,与当下现实保持距离,或许还得有灿烂的阳光做外力,才能在人生难得的一些间隙,达到放空的境界。
《与无常共处》
他们眼睛有神却无内容,痴痴以待,又不知待什么,
我忽然明白,我所担心失去的,只是那些现在拥有的东西。人像个容器,得到一些,失去一些,再得到一些,里面装过的东西,从未真正属于我们。这容器,始终面对的,是天凉地荒,独独而立。
7 精进,还是放下?
到了后,被召至第一排安坐,周围的人估计大多是刚刚练完瑜伽出来,面色红润,神态安宁。我一身职业打扮加上一身躁气,自觉格格不入。
有生之年,尽量低消耗地让肉身活着,享受简单本真的喜悦,接纳一切发生。尽量高消耗地让灵魂活着,学习、劳作。然后干干净净离开。”
8 我生活在时代的乌托邦里
《无问西东》
“我们想你,能够享受人生的乐趣,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比如同你自己喜欢的女孩子结婚生子,注意不是给我增添子孙,而是你自己,能够享受为人父母的乐趣。
“你一生所追求的功名利禄,没有什么是你的祖上没经历过的,那些只不过是人生的幻光。”
9 当妈后的自我呢
自己全职带孩子的妈妈,大概头上都悬着一把剑,叫作“与社会脱节”,常常一边投入,一边焦虑。
这种看来毫不从容优雅的场面,是我几年来每天重复的生活,对于曾经标榜女性一定要自由独立的我来说,“围着孩子转”无疑印证了“当了妈就失去自我”的标签。
1情绪平和。
2觉知/放下任何想要控制她的念头。
3不给她传递“未来她该怎么过”的期待,给她“你可以过好人生”的信任。(这一点,后来在女儿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中看到类似的表述:期待伤人,信任养人。非常认同。)
4无条件给出爱,无条件接纳。
5不懈地提升自己的认知,磨自己的心性。
6永远不要求她回报,当她成年,对她说:“你不欠妈妈任何东西,你可以了无牵挂远走高飞,妈妈也有自己热爱的事。”
10 妇女到女神的这些年
过去,人们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搜寻信息,现在是为了让无用的信息派上用场而制造问题。”
能干的女人,真是在哪儿都玩得转。
没有什么选择会让一个人凭空完整,或凭空失去自我。婚姻、工作、家庭、孩子、自我,都是人生道路上摸到的一张张牌,每一张既是生命的奖赏,也是未完成的功课。重要的不是每一张的牌面大小,而是打牌的人。
那些把任何一张牌的作用极力夸大或贬低的言论,尽量不听。享受奖赏,尽力完成功课,从中得到智慧。
11 通往自由的路
以前曾有一位主编对我说,每个人来这世上都有不同的功课(使命),有的为体验,有的为完成某件事,有的是还债,还有的是累世的修行人,此生带着任务来。
不屑归不屑,但她的话还是像种子一样,埋在了我心里。
那你要么有一技之长,要么创业组团队,要么能让钱生钱。三条路你选一条,然后付出所有努力。”
除了暗暗叹息,耐心倾听,我也从来说不出“请不要来烦我”这种硬话。
以至于一路行来,听了许多故事,主动或被动地解了许多生活谜题,接纳了许多情绪倾吐,竟让我对世事人心有了超出一己人生经历的洞察和感知。
真正的自由是什么?是不再为了自由而要挣脱什么,是在束缚里没有了束缚感,是心无所住,内心没有边界和围墙。
《心经》
12 越随顺,越辽阔
我坐在自家咖啡馆的角落里,兴味盎然地观察进进出出的客人。
我有些恍惚,生活的大河奔流至此,竟一时串不起我俩怎么切换进了这样的画面中。
每个周日晚上睡前最后的清醒,都贡献给了熨烫衬衣。
把最后一沓儿未拆的新衬衣分送人后,我俩相视一笑,异口同声:“至少不用再熨衬衣啦。”
所谓随顺,是立于峰顶时不起狂妄,行于海底时不生卑微。真能做到如此,生活的河流才会变得更加辽阔吧。
13 人设
真实的生活一地鸡毛,经不起围观,都得有个让大众向往的人设撑着。”
我是否待在一个经过粉饰的世界里?
我看到的是否只是这万千世界的一角?
如此,我所拥有的那些认知,是否全然基于自我的局限?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说:“一个彻底坦诚的人,是无坚不摧的。”
概
某种程度上,人们外出旅行,或在生活上折腾,都是为打破偏狭和肤浅的认知局限。
里
“所以,你没见小夫妻俩都是自己做吗,不敢雇人,每天八点多开业,晚上十一点多才关门。”先生说。
许多时候,我们对周遭的苛责,来自自己的无知,因无知造成无法理解,也就无法共情。
我又看得心酸起来。什么金奖绘本、亲密育儿法、蒙特梭利,这些在我和女儿的世界里习以为常的东西,有的孩子却很难接触到。
《正见》
我们做过的事,走过的路,除了给自己以生计,或许最珍贵之处,在于让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拓宽或加深那么一寸。
若仍有余力,尽力让手中之事,有助于他人那么一点。世事多苦,然这一桩中,有许多许多甜。
14 做自己有多难
刚过去的三十五岁生日,我做了一次彻底的断舍离,这回终于把衣物成功缩减在十套之内(大理春夏秋三季的衣物几乎一样)。
太多人花费他们尚未挣到的钱,购买他们不需要的东西,只是为了给他们并不喜欢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5 向死而生
看着她的背影,我心里跟自己说,要好好保养身体,让告别来得晚一些。我要更爱她一些,让她在我们告别之后的余生里,拥有爱的盔甲。
死亡是一个概念,理智上清楚,感情上却不起一丝波澜。
我是亲孙女,需要承担这样的角色,可我完全哭不出来,以致一见有人走近灵堂,我便赶紧躲起来。
我跪在那白花花一片的人群中,脑子一片空白,对自己的行为极其震惊,心里认定,我大概是个彻底凉薄的人。
有人说,向死而生,是最积极的活法。真切地知晓我们是会死的,人才会知止。
叮嘱女儿“千万不要保存我的意识”,求你们让我完整地生灭。
北方的隆冬有多冷
能抓住的,不过眼前这些岁月。趁着无常未至,心血未冷,好好做每一件手头事,好好爱每一个经过的人。
16 买学区房还是环游世界
至于“最好”的标准,根植于父母的三观,各家必然会不同,实在没什么可比较的。
《穆斯林的葬礼》
《给孩子的诗》
本质,即孩子长成一个完满的人,该有的内核:
1内在的小宇宙不被压抑——活着的自主动力。
2一生仰赖的对学习和求知的兴趣不被损害——一个人可持续成长的能力。
3与人交往的动机不是出于比较和竞争——容易发展出亲密关系。
4有一副好身体和伴随一生的阅读习惯。
17 抓住“天启”,持戒而行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决定,可以划入“人生大事”的范畴。
过对其作品的喜欢。
大事随心,跟着感觉走;小事理性,仰赖铁一般的纪律——以此总结村上春树的半生,我觉得很贴切。
只有一条例外——她每遇到心动的男人
她傲娇地对我说:“只要有男人向我表示出好感,我脑子里会迅速生成一张分析表,几分钟后,就知道这男人适不适合继续交往。”
她用这种理性的方法,想找到一个以爱情做基础的结婚对象,然而十多年过去了,能通过她分析表的男人寥寥无几,更遑论有所进展。
当行于一条随心选择的路上,要甘愿一力承担它的辛苦,动用所有理智和头脑,养成纪律,持戒而行。
18 无可恋念,逃之于酒
我好酒。这喜好不知从何而来。
我最轻
我记得她的模样,十六七岁,瘦,眼睛大而浑浊,脸色发黄,像黄沙漫天时昏黄的太阳。
不像我先生的家乡,独尊儒术,贬斥佛道,在各种规范、守则、礼仪中浸染出来,表面上一派努力上进守家报国,背后伪善的面孔却屡见不鲜。
因至少在酒席上,看得到一个人的真性情。
无论如何,我记得出院时医生对着那个四五岁的小姑娘,认真叮嘱道:“吃食上少盐,不可过量饮酒。”
《归去来兮辞》
林清玄道,上乘的喝法,是一个人独斟自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但如今此种喝法,难免会被斥为“矫情”。
酒,真是好东西。怡情,见性,生豪气,养悲悯,软化在尘世劳碌中越来越坚硬的壳,安顿那颗本就无所凭借无处倚靠的寂寞心。
19 明月前身,流水今日
以致八〇后里,流行一种“不动声色的崩溃”,你看一个人总是欢笑,流畅地插科打诨,可是,在无人看到的时候,他会不动声色地崩溃。
韦羲写了一本中国山水小史《照夜白》
那种大开大合的景致,人立于景中的渺小,能看到一星半点古时的文人山水。
《平沙落雁》
《送别》
《诗经》
高晓松在京都采访过匠人后,感慨地说:“经济政治,是钢筋混凝土;那些传承千年的文化,那些百年老店,那些信仰,像钩针织起来的那一张网,别看它软软的,它才是托住这个国家最坚实的东西,它是底线。”
20 我喜欢的寂寞心
萧索
她问我,你会不会时常觉得,越往前走,越孤独。
我说,会,因为知交半零落。
每天早上,费心搭配衣服,画好精致的妆,踩着高跟鞋,准备出门去迎合那个挑剔的世界。
看着她华服在身,眉眼精致的妆还精致着,嘴巴上的口红残留一点,大嚼着鸡翅,不时豪放地就一口啤酒。
“不管以后我们平凡还是光鲜,永远不要成为虚伪、虚荣、胸无点墨,如一只花蝴蝶般奔波在各种社交场合迎合这个世界的人!”
“你看,我的标准是这样的,再多些时间能拍出来。这么多人花了这么多时间,为什么要差不多的东西?”
那咱绝不将就,得想办法去沟通。”
所谓知交半零落,原来是说——人生路上岔道纠结,走着走着,曾经的同路人渐渐失散,隐没在许多条你永远也不会踏入的小径上。
21 活在盛放,也活在凋零
很多事虽然没有机缘亲自经历,但他人的生命启示,何尝不是我们前行的灯火。
说了将近十分钟,半句废话和口头语都不掺,我心里暗叹,真是有才啊!
我平白对她生出好奇,和同学聊天时总忍不住多问一句。
爸爸是建筑师,老复旦毕业生,爷爷也是复旦毕业,我们一般把这种同学叫作“复二代”。
眼里少了些神采,有了淡淡的疏离感,我以为那是职场打拼后,必然会生出的一种成熟。
“现在做的,是你从小到大的理想吗?”
我一愣,心里对这问题有点想闪躲,又看她一直盯着我等回
毕竟太顺遂的生活,总显得不够深刻。
看上去人畜无害又像老僧入定的大男生,是个程序员。
夕照的意思,是想找个安稳的人,早点要孩子,说本来他们做电视的就辐射大,年龄大了生对孩子更不好。
夕照说,这工作本就是个替补,没什么好耽误的,我又不打算当台长。
被那么多人羡慕,我得多普通啊。我又不是没劲的人生赢家。”
他说和我过得像凉白开,没有轰轰烈烈的感觉。”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原来对于这世上很多人,最难的不是现实困苦,而是渐行渐远的连影子都渐渐模糊的梦想之路。
是不是但凡顺遂的人生,前面大多埋伏着地雷,定时炸响。
《与神对话》
别去嫉妒成功,也别怜悯失败,因为你不知道在灵魂的权衡中,什么算成功,什么算失败。
永远走自己的路,同时允许别人走他们的路,就可以了。
22 人生莫问来处
有两个女儿。农村重男轻女,
“我不图娃们以后养我,我只求念书让她们有个好前途,以后过得比我好。”
于是,成堆的闲老闲少,要么蹲在墙根儿下嗑瓜子,要么窝在棋牌室打麻将。女人们手里拿点针线活,往大门口一坐,开始东家长西家短。
王姐说,她最看不惯家里穷得缺吃少穿,还有心思去打麻将的人,她也不爱扎堆儿聊人是非。
秋天收割,同样二十亩地,她家能赚四万多,比别人家最多时能多出一万多块。
不论身处什么境地,一个人没有任何条件时,就只能比别人更勤奋,以此获得最初的成长条件。
盖房,是一个庄户人家穷其一生的追求
常以为只有大人物的人生才波澜壮阔,可我听王姐絮叨前尘往事,点滴片段拼拼凑凑,常常听出波澜壮阔的感觉。生活的精彩和苦难,何曾特意放过谁?
刘瑜总结过类似的感受——绝望能带来自由:真正的绝望让人心平气和,让人谦卑,让人只能返回自己的内心,“命运的归命运,自己的归自己”,就是说,它是自由。
全家一个月的吃喝,竟然不到
因为菜样多、数量少,餐具逐渐变成了一些小小的碟,浅浅的碗,我笑说一山野农妇,却做出了日本菜的精致感。
《生命之书》
每个人来到我们的生命里,都会带来启发。
想拥有更好的生活,除了求好的决心,一靠勤奋,二靠折腾,三靠学习,这是我在王姐身上学到的,它不分阶层,适合我们大多数人。
23 半世风流半世空
《弘一法师传》
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
《送别》《大国民》
年少时作文,喜欢用“洗尽铅华归于平淡”之类,造作地增添一些自以为是的厚重感。
丰子恺将人生分为三种境界:物质—精神—灵魂的三层楼。
他也不枉这锦衣玉食的滋养,才华出众,十几岁便以书画扬名津门。
金石
《茶花女》
这么说没毛病,那时他名下三十万资产,而二百元够一个在日留学生一年花费。
然而,富贵终如草上霜。
要和光同尘,既保留个性,又为世所容。”
俗世的温暖,妻贤子孝,只是第一层楼,艺术成就,在第二层楼,如丰子恺所说:“艺术的顶点,只有宗教。”
平民百姓视佛法不过神狐鬼怪
“没有严持戒律的佛教行人,如谈到高深的定力与大智大慧,那便是一片谎言!佛言:‘佛灭度后,以戒为师。’是千古不移的真理。”
印消散,磨砺出坚韧的意志,培育一颗慈悲的道心。
世人对佛法的误解,最大莫过于认为其消极遁世。
弘一法师说:“佛法积极到万分。佛说的空,是劝人止灭心中的贪欲,心中贪欲一除,杂念一净,心地自然一片清凉光明,济世悲怀自然就充溢心胸。”
24 不上不爱上的班,不赚不想赚的钱
舒国治
负手而立
他仍然背手孑然而立,与面前的忙碌世界划清界限。
是我唯一一次见到舒国治。只觉样貌朴实,不知何以能被
当你什么工作皆不想做,或人生每一桩事皆有极大的不情愿,
在这时刻,你毋宁去流浪。
去千山万水的熬时度日,耗空你的身心,粗粝你的知觉,直到你能自发地甘愿地回抵原先的枯燥岗位做你身前之事。
人之不快乐或人之不健康,便常在于对先前状况之无法改变。
而改变它,何难也,不如就离开。但离开,说来容易,又有几人能做到?
事实上,最容易之事,最是少人做到。
《浮生六记》
25 最理想的生活
书画家蒙中,像是大理的一个谜。
全片不见院主人蒙中,竟因此对他
蒙中说,赚钱是能力和运气,怎么用钱是境界和水平。
高原上春日和暖,全仰赖艳阳。下午阳光退去,周遭便森冷起来。
活得奢阔抽象,十指不沾阳春水,
应付得了生活的苟且,才能在人前活出一种毫不费力的清雅从容。
《七侠五义》《三国演义》
《唐诗三百首》《芥子园画谱》《红楼梦》《浮生六记》《从文自传》
对生命中美而细碎的日常充满向往,又有一种人生到头不过空茫茫一片的悲凉底色。
放弃了数学后,中考时全靠他的微雕功夫,在美工笔的笔管上,密密麻麻刻满公式,刚好每个公式都有用,最后得了八十多分。
“她劝我说不要背包袱,这个是老天爷安排的,你能考上就去读嘛。钱是小事情,现在看你觉得是一个坎,以后看都不算个事,她说现在我刚好可以帮你,你就接受……”
这样的工作断断续续十几年,赚得不多,但图个能待在家的时间特别多,可以潜心于自己的书画。
木心说:“为人之道,第一念,就是明白:人是要死的。生活是什么?生活是死前的一段过程。”
《清明上河图》
26 去过一种经过选择的生活
无以为继
的
说到底,舒适、满足、美好的日常,通常笼罩着一层理性之美。
想游泳了,立马出门,
什么上午写作,下午运动处理琐事,晚上陪娃,娃睡后阅读的固定节奏;什么无所事事泡咖啡馆不超过半天——诸如此类井然有序的日常,统统抛之于脑后。
想来,放纵的起因,是我陷入一种对大环境莫名其妙的悲观消极和无奈的情绪中。
生活的心劲。
这两个月放纵的行径,与我习惯的生活方式——素食、因自律产生的节奏感、在社交上的节制、在表达上的克制等——背道而行。
人妄图说对自己有多了解,可当浓重的情绪碾压时,理性也会束手就擒。
看不到方向,就自己成为方向,看不到光明,就自己成为光明,这不是狂妄,而是担当。哪怕只是一灯如豆,至少也能给小蚁照个亮。
27 人到中年,如何避免晚景凄凉
“老来苦才是真的苦。”
:“活得越久,越觉得人生美好。”我被这句话触动,像
像北京这样的城,没有中央公园,没有宁静的小巷,没有推门即见的相熟邻人,没有旧时民俗,没有明月繁星。
这城市里的每个人都像一座孤岛,每个老人,就像孤岛旁时而被潮水掩盖、飞鸟都无法落脚的礁石
像巴菲特说的那样,列出二十件想做的事,再划出其中最想做的五件,剩下的那十五件,余生要拼尽全力去躲避它们。
《茶书》
“我们的人生,宛如一片无涯苦海,喧嚣骚动着,充满了愚昧。若不知如何自处,便不可避免地陷入悲惨境地,即便强颜欢笑亦属徒劳。”
《中国哲学简史》
弥勒佛对联(一)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淌下来看上去,垂流趣在仰观,高瀑似含禅意
装进去倒出来,废物并非无用,布袋也有佛心。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
开口常笑,笑古笑今,世事付之一笑
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青山之高绿水之长岂必佛方开口笑 徐行不困稳坐不跌无妨人自纵心游
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只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
弥勒佛对联(二)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有什么来由
笑到几时方合口;坐来无日不开怀。
广结当来缘,谁解他大肚中容几刹海; 化度一切众,能知此布袋里装甚东西。
布袋全空容甚物,跏趺半座笑何人!处己何妨真面目,待人总要大肚皮。
终日解其颐,笑世事纷纭,曾无了局;经年袒乃腹,香胸怀洒落,却是上乘。
佛教对联:上联:静坐常思己过
下联:闲谈莫论人非
-
上联:心有灵犀一点通
下联:佛在性中莫远求
-
上联:世上虽有千般好
下联:平安胜过一切福
-
上联:问君能有几多愁
下联:念佛可令烦恼无
-
上联:如来所以兴出世
下联:唯说弥陀本愿海
-
上联:四十八愿度众生
下联:九品威令登彼岸
-
上联:求福、求慧、求生净上
下联:为人、为法、为证菩提
-
上联:真为生死,发菩提心
下联: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
上联:净宗即显说之密法
下联:念佛为成佛之捷径
-
上联:为人若要超三界
下联:念佛速令登彼岸
-
上联:日轮西去,娑婆光阴有限,百年寿命转眼即到
下联:净主安养,极乐寿命无穷,只此一生即成佛道
-
上联: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大畅如来,度生胸怀
下联:弥陀弘誓,九界全收,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
上联:阿弥陀佛,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下联:念佛法门,三根普被,殊胜至极
-
上联:扬般若波罗密多,利国利民
下联:修净土宝莲正行,自度度人
-
上联:一切遵循因果律,自有吉祥常随身
下联:切勿自我常卑视,欲转命运多修心
-
上联:修道修仙,先须修身,身为道之本
下联:信佛学佛,不可离心,心是佛之源
-
上联:人生真谛何处寻
下联:自性三宝即尔心
-
上联:发一片慈心,愿度众生达彼岸
下联:照五蕴皆空,行深般若观自在
-
上联:大护法不见僧过
下联:善知识常怀惭愧
-
上联:人生犹似西山日
下联:富贵终如草上霜
-
上联:六波罗蜜‘施’为首
下联:四无量心‘舍’最高
-
上联:戒定慧,三无漏学,真善美
下联:佛法僧,稀世珍宝,难遭遇
-
上联:万法皆空归性海
下联:一尘不染证禅心
-
上联:福慧庄严成无上道
下联:慈悲广大度有缘人
-
上联:金刚降魔护三宝
下联:弥陀慈光照大千
第一次听这首歌的时候,是在看那个**《城南旧事》,听到这个旋律似乎瞬间就让人安静了下来。后来才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李叔同。
而如今,自己再跟孩子唱起这首悠扬的旋律,这首诗似乎有一种魔力,孩子也被深深地吸引了。
长亭之外,古道之上,轻话离别,芳草的尽头,友人已不复回头,只剩下夕阳照着群山,无声地静默,不知还能否相见,借一壶浊酒在梦里梦外浇灌别愁。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有人说是李叔同送别友人而作,也有人说只是基于一个美国作曲家的曲调《梦见家和母亲》而填的词,也有人说是李叔同出家前的最后一首诗,也是对以前自己的一个送别。
也许是很多感情汇集在一起,让他创作了这首传唱至今,被大人孩子都喜爱的诗词。
不过李叔同一生的艺术造诣,确实让人敬仰,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无数的瑰宝。不管是李叔同,还是弘一法师,都对中国的艺术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文学、书法、绘画、钢琴、戏剧、佛法,哪一个拿出来,都可用精通、精湛来形容。
出生于天津的一个名门望族,家境富贵,从没有为生计发愁过。而优越的家庭环境,从小接受的良好教育,让他接触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受着西方文化的熏陶,自己的洋书房里,摆放着一架当时都很少见的钢琴。
10岁时,就作过这样的诗:“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犹如草上霜”。
或许,正是因为这份懂得,才奠定了李叔同的后半生。
看破红尘、遁入佛门。
有时候,真的很难想象,这个富家子弟的公子哥,爱好诗词歌赋,爱好绘画戏曲,年少的他,第一次的怦然心动,竟是对一个戏子杨翠喜,后来还作词以纪念:
他还交往过诸多女子,上海名妓李苹香,还有谢秋云、朱慧柏、语心楼主人、老妓高翠娥。。。。。。
到后来日本留学遇到的知己,后娶为妻子带回国内,这个谁也不知道姓名的日本女人,也于李叔同出家后回国,虽以泪力挽,也无法让其打消皈依佛门的念想。
而一首《送别》,送的友人,又是谁呢?
还要从李叔同到上海说起。
因为变法事件,二哥怕其被牵连,于是,李叔同携妻带母,到了上海。
上海这个大城市,十里洋场,美轮美奂,在这里,李叔同依然不必为生计发愁,因为有自家的钱庄做后盾,依然是风流倜傥的富贵公子哥。
而他所追求的,依然是自己喜欢的文学艺术。因此,他进入了“城南文社”,也因此交到了几个一生的挚友。
“天涯五友”也因此而得名。而李叔同,全家搬至许幻园的城南草堂,开始了一生中最快乐得意的几年时光。
他所做的一首《清平乐赠许幻园》中写道:
这一段宁静又充满诗意的时光,或许,是他最快乐的时候了。后来弘一法师也曾对丰子恺说,“我从20到26岁之间的五六年,是平生最幸福的时候,此后就是不断的悲哀与忧愁,一直到出家。”
没错,一直的悲哀与忧愁。
忧国忧民忧天下,还有亲人好友的不断离开,母亲的离世对他也是个不小的打击。
而为了施展抱负,国家动荡不安的局势,让他的抱负无法得到施展,后来日本留学,引进西方的绘画和戏剧,却也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家道中落,自己还要以教书谋生,生活不再无忧,还要照顾两个妻子和孩子。
母亲的离世,友人的离开,也让他心有所悸。
而辛亥革命,辛丑条约,政治的风云变幻,也让李叔同这样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更多了一分焦虑与不安。
在上海的家中,好友许幻园忽然造访,他是来向李叔同辞别的,他要上京去找袁世凯评理。
然而,许幻园并没有进门,李叔同看着自己的兄弟,曾经与自己切磋技艺的最要好的朋友,就这样去做一件并没有结果的事情,自己竟不知该如何劝说,或许,更多的是一种无奈,是一种凄凉,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悲伤。
许幻园走了,他那单薄地背影消失在风雪之中。
这一人生知己留给自己的是半零落的寂寥,天涯海角,不知还能否相见。
回过头来,万千情绪堵在胸口,留下的只是噬骨的寒,凄凉的冷。
于是,万千悲痛化作了这首《送别》:
回肠荡气,千回万转。
人间有味是清欢。
或许经历了这一切,才让李叔同看破红尘,在自己的前半生,享尽了繁华,倾尽了一切心血,到头来,还是一场空,空悲切。
“人生之浮华若朝露兮,泉壤兴衰;朱华易逝歇,青春不再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