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快了”,是印度人对于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第二”的第一反应,不过并没有快到来不及反应。事实是,印度媒体到目前也没怎么关注这件事,原因可能有二:一是10月份即将主办的英联邦运动会吸引了大部分媒体的视线,二呢,就是印度主观上“复杂”的心态——沉默其实也是一种态度。
近年来中印比较渐成显学,比较的目的也应该是如何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中印两国的有识之士都应认识到,中国和印度把自己的事情都搞好了,都崛起了,将真正标志亚洲世纪的到来,是两国人民的福分。中印之间到底有没有一场“龟兔赛跑”式的竞赛,也是不确定的。所以,对于“‘中国兔’与‘印度龟’激烈竞赛”的提法,就要千万警惕了。
中国并非“贪睡兔”,印度也非“落后龟”
印度《经济时报》8月22日发表文章说,中国经济规模超过日本是一个里程碑式事件,但是这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因为中国人口规模是如此巨大,经济增长速度是如此之快,以至于人们对中国创造的诸多奇迹已经习以为常。
文章中说,即便中国有朝一日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能够掩盖印度的光芒。文章中说,日本已经启动了与印度的战略对话,两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也有望在今年底前签署。日本还增加了对巴基斯坦洪灾的援助,并派遣了自卫队前往巴基斯坦救灾。在北方四岛问题上,本政府的态度也更加务实灵活,日本与俄罗斯同意就北方四岛问题展开新一轮谈判。虽然这些举动或许与中国崛起没有关联,但是这些变化表明,日本正在调整其外交战略,一个包绕中国的“外交圈”正在形成。因此,印度并不担心未来会生活在中国的阴影之下。
《印度时报》目前公布了这条消息,可能更能说明问题:印度大型消费者研究中心日前发布一项调查报告,指出印度只有45%的人口日收入低于20卢比(04美元,不足人民币三元)。这项数据,综合考察了家庭收入、消费、储蓄三者的情况,并运用国际通行的计算方法得出结论,因此更为可信。此项结论推翻了印度国家样本调查机构此前发布的数据,即印度80%的人口日收入低于20卢比。印度将自己比为“印度龟”,名并不符实。
综合印度各方观点,我们可以发现,对于中国经济“世界第二”,印度舆论持四大看法。
借鉴论
资深国际问题记者普拉内夏尔马认为。“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一个重大事件,值得印度认真研究学习。”他表示。借鉴学习中国的一些经验是记者与印度战略界接触中得到的一个普遍认识。
“在发展制造业、基础设施、农业、教育等领域的巨大投入是中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值得印度借鉴的地方,”即将在中国出版的《追赶中国》一书的作者莫汉古鲁斯瓦米认为。实际上,“中印比较学”在印度越来越被用来推动政府改进政策的一个“工具”,如提高政府效率、加快吸引外资、加速基础设施建设等。
人均论
“尽管中国在经济总量上超过了日本,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仅有日本的十分之一,目前国际上排名仍徘徊在阿尔及利亚和阿尔巴尼亚前后。因此同印度一样,中国还算不上富国,”古鲁斯瓦米表示。同时他认为,强国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税收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因为它反映一个政府施政的资源实力,其基础也是人均GDP。从这个比值来看,目前美国的数值是35,而中国还不到这个数字的一半。“即使到2050年中国经济总量大大超过美国那一天,中国的人均GDP仍将不足美国的五分之一,因此也很难说得上是能够与美国相较量的强国,”他认为。
焦点论
成为“世界第二”的中国同时也被放到了国际社会关注的中心和焦点,尤其是将受到“世界第一”美国的格外关注,印度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中国需要应对的新挑战。《超级大国》一书的作者认为,冷战时期的苏联、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都被冠以“世界第二”的名头,但结果大家都看到了。他未明说的言下之意很明显,现在中国成了“世界第二”前景如何还不确定。
印战略分析家拉贾莫汉认为,中国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的状况出现之后,中国国内有人欢欣鼓舞,有人冷静观察,这种区别本身就十分值得关注。中国出现在西方的“战略焦点”上已有时日,成为“世界第二”只能强化这种关注。伴随着中国国力的上升,关于中国发展中国家身份、增加在国际社会承担责任等许多问题会更加突出。
压力论
中国的“快速进步”是否对印度构成“压力”?不少印度人认为压力是客观存在的。印度老人民党主席、哈佛大学客座教授斯瓦米认为,中国是唯一在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两个方面都超过印度的国家,这表明中印之间的差距在加大而不是缩小,因此印度人感到压力是很自然的。
拉贾莫汉认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对印度的影响包括,政府在经济发展及相关政策改革等方面的紧迫感会增加,推动改革的决心和力度将会加大,印度的商界、学术界、媒体对中国的兴趣与合作也必将增大。同时,中国可能在相当长时间内经济上领先印度,在国际上重要性和影响力不断提高,也将促使印度以新的视角和态度审视和处理同中国关系。
日全食旁边光环叫日冕。
日冕是指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其内部分别为色球层和光球层),厚度达到几百万公里以上。色球层之外为日冕层,它温度极高,日冕温度有100万摄氏度,粒子数密度为1015/m3。
日冕上有冕洞,而冕洞是太阳风的风源。日冕只有在日全食时或通过日冕仪才能看到 ,其形状随太阳活动大小而变化。在太阳活动极大年,日冕的形状接近圆形,而在太阳活动极小年则呈椭圆形。
日冕可分为内冕、中冕和外冕3层。内冕从色球顶部延伸到13倍太阳半径处;中冕从13倍太阳半径到23倍太阳半径,也有人把23倍太阳半径以内统称内冕。大于23倍太阳半径处称为外冕(以上距离均从日心算起)。
红茶绝对是能接受的印度特产,无污染,品质好,尤其是大吉岭和阿萨姆。
还有佛像、雕刻、宗教物品、古董、宝石、绘画、银饰、项链、戒指、手镯、脚炼、首饰盒、铜器、人偶、手工织布、纱丽布料、服饰、地毯、羊皮制品、家俱、大理石制品、镶嵌工艺品
印度北部盛行的印花布、镜品、丝绢、绸缎、黄铜细工线嵌、金银亮片、查尔德须(Zardoshi)刺绣,以及瓦拉那西的丝织品、锦绸丝缎、披肩、黄铜制品,勒克瑙出产的银镶嵌金属器皿,都极具特色。
阿格拉制作的大理石桌面、碗碟、器皿、首饰盒,以及镶嵌蒙兀儿玫瑰的雪花石膏,深受泰姬玛哈陵的镶嵌拼花技艺影响,成为当地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印度北部流行檀木制作的家俱、木盒、镜框、扇子、雕像;而喀什米尔地区则取材胡桃木,上面刻划有光滑的花叶图案。
喀什米尔地区的地毯、披肩等,都是名扬海外的特产品。喀什米尔地毯有毛织与丝织两种,色泽柔和淡雅,充满蒙兀儿风格植物花卉。以喜玛拉雅山野生小羊的毛,所制成的帕须米纳披肩,质感细腻,深受时装界喜爱。
此外,喀什米尔绘画、羊毛衣、羊皮背心、羊皮皮包、首饰盒、刀子等,以及著名的双线绣、卡尼绣(Kani)和卡须达(Kashida)绣,都值得购买。
购物杀价必备功夫
在印度购物,讨价还价是必备的功夫。一般来说,喀什米尔出产的艺品、阿格拉制作的大理石制品,价格较高,议价空间也比较小;拉贾斯坦的印花布和镶有金银亮片的绣布,杀价幅度比较大。
在印度各地的高级商店购物,可以按照定价之6 折至8折左右、买到中意的艺品;但是在小型手工艺品店或露天市集,杀价幅度则是从3折至6折不等。
一.伽波叶的后代。
在古印度神话中,世界上生存着除了人和神以外很多种族,这些种族都是创造世界的大神梵天的后代,而大部分后代的直接祖先是梵天的长孙伽波叶。梵天的大儿子叫摩里质,摩里质的儿子叫伽波叶。
达萨和毗里尼是从梵天大腿生出的,他们结婚生了很多女儿,嫁给了梵天起他的后代。其中年长的十三个嫁给了伽波叶,伽波叶的十三个妻子分别生下了不同的种族。大姐底提生下了底提取族,二姐擅奴生下了擅那婆族,这两个种族被称为阿修罗。老三生下十二个天神。毗那陀生下了伽楼罗,伽德鲁生下了那竭族(龙族),牟妮生下了干达婆族。
其他的妻子生下了其他的动物。而十二天神中的太阳神毗婆萨婆的第三个儿子摩奴是人类的祖先。天龙八部中与古神话有关的除了夜叉和紧那罗都是伽波叶的后代。天神和阿修罗伽波叶的第一个妻子和第二个妻子生下了阿修罗族。第三个妻子生下了神族,两个族长期以来为争夺宇宙的控制权,不断的争斗,直到天神获得产生不老之后,阿修罗才不能与天神匹敌,被赶到地底
二.天神和阿修罗
事实上天神除了伽波叶第三个妻子的十二个儿子及其后代以外,还应包括从梵天脐眼生出的八个天神,湿婆大神的二十一个儿子摩鲁(暴风雨),以及后来加入天神行列的其他神。其中重要的有:
1伽波叶的儿子:匠神陀湿多,海神婆楼那,天帝因陀罗,太阳神毗婆萨婆(苏里耶),以及毗湿奴。
2.太阳神的儿子:冥王阎摩,医神阿湿毗尼(兄弟俩)。
3.梵天的儿子:月神苏摩,风神婆瘦,火神阿老尼。
4.其他神:梵天第四子补罗湿底耶的孙子财神和夜叉王俱毗罗(多闻天);天神与阿修罗搅乳海产生的幸运女神拉客什米(吉祥天)和酒神修罗。
在日本漫画中阿修罗和修罗往往成了同义词,事实上修罗是指生为天神的酒神的名字,又泛指天神。因为当酒神出现时,天神接受了酒神,而阿修罗拒绝了酒神。所以称天神为修罗,称阿修罗为阿修罗(即非修罗)在阿修罗与天神长期的战争中最重要的事莫过于搅乳海。
一开始梵天的后代中除了湿婆大神以外,其他并不能够长生不老,天神和阿修罗为了长生不老,便合作搅乳海提炼长生不老药。在这过程中产生了几位天神和宝物,包括幸运女神(成了毗湿奴的妻子),酒神修罗,仙女兰拨,神医擅般陀里,因陀罗的白象,毗湿奴的魔石等等。最后长生不老药提炼成功的时候,阿修罗和天神开始争夺长生不老药,这是毗湿奴变成一个美女,使得阿修罗心甘情愿交出长生不老药,从此天神可以产生不老,而阿修罗不能。
三.大梵天
大梵天就是古神话中的创世主梵天,梵天一开始在一个蛋中,后来从蛋中出来,把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天,另一部分是地。后来梵天又生下了许多儿子,这些儿子分别繁殖自己的后代。
梵天后来又从自己身上分出另一个女神萨维德丽作为自己的妻子。梵天不属于天神族,他的地位要高于天神,而且也并不是总站在天神的一边。
梵天是在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三大主神之一,但似乎并不是很受崇拜,在人间香火不旺。但在神话中梵天的地位很能力却实是最高的。
天神可以说是刹帝利在天上的代表,而梵天,湿婆,以及其他修道的仙人则是婆罗门在天上的代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他们的地位要高于天神,天神和阿修罗都有一位指导他们仙人,天神是祭主,阿修罗是乌纱纳斯,他们都是梵天的孙子。而仙人的诅咒对于天神来说是很可怕的。
梵天的能力表现他可以赐予其他修道的仙人任何力量,包括长生不老。但是他平等对待自己的后代,而不分好坏,任何经过努力修道的人都可以从他那里获得力量和愿望。这经常给天神们带来麻烦,罗刹王就曾经利用从梵天哪里得到的力量,战胜了四方天神。另外梵天给后代充分的自由,他一般不干涉后代的事。
四.大自在天
大自在天是古神话中的湿婆大神,湿婆又叫鲁德罗。鲁德罗是原名是红色的意思,湿婆是仁慈的意思,表现人们对破坏神的期望。他也是婆罗门教的三大主神之一。另外一个是十二天神中最小的毗湿奴。
湿婆是梵天最有威力的儿子,是愤怒和破坏的化身,他的地位和能力远在天神之上,直逼梵天。他的第三只眼睛能喷出愤怒之火,可以烧毁一切,这种火烧毁了阿修罗的三连城,烧死了爱神,烧掉了梵天的第五个脸,因为爱神诱惑梵天追求自己的女儿。(好像三只眼都特别牛)湿婆取了达萨和罗希尼的女儿乌玛为妻,但与岳父之间的关系并不好,经常闹矛盾。
湿婆与大地女神生下了二十一个暴风雨神摩鲁,加入了天神的行列,成为天帝因陀罗的随从。湿婆长期在喜马拉雅山修行。是苦行者,娶了雪山女神为妻,生下了战神。湿婆与梵天一样,具有赐予其他苦行者力量的能力。
湿婆一般站在天神一边,他和他的儿子的参战是天神战胜阿修罗的关键。但也不是绝对,他有时候也帮助其他种族,他视阿修罗的导师乌纱纳斯和罗刹王为亲生儿子。这也是后来罗刹王猖狂原因。
五.帝释天
帝释天即天帝,是古神话中因陀罗的演化。因陀罗是十二天神的老七,具有非凡的能力,被推举为天神的首领,成了天帝。因陀罗在与阿修罗的战斗中,功劳显赫。打败了许多强悍的阿修罗,其中有曾经和他兄弟相称的牟质。因陀罗的妻子是阿修罗舍质,为他生下一男一女。虽然天神与阿修罗是死敌,但两个种族间通婚并不少见。
因陀罗把世界分为四部分,自己统治东方的天国,弟弟太阳神的大儿子阎摩统治南方的冥府,其兄长海神婆楼那统治西方的大海,财神俱毗罗统治北方的夜叉国。
因陀罗虽然身为天帝但却不是至高无上的,他曾经因为得罪仙人而离开天国,后来在众神的努力下才洗脱罪恶,重登地位。这也是古印度婆罗门地位高于刹帝利的表现。
因陀罗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他经常要弟弟毗湿奴的帮助。并曾经大败给罗刹王,变成孔雀逃难。因而在人间,毗湿奴的香火比因陀罗更旺,成了三大主神之一。
六.吉祥天和毗湿奴
吉祥天就是古神话中的幸运女神阿克什米,她在天神和阿修罗搅乳海提炼长生不老药时诞生,他一出现就倒入毗湿奴的怀里,成了他的妻子。她是古印度神话中有名的美女。(在神话中的女的基本上都是美女)
关于吉祥天女就只有这么多了,顺便介绍一下她丈夫吧。毗湿奴是天神中最有威力的一位,在与阿修罗的战斗中他是不可战胜的。他曾经打败了历代的阿修罗王,把强大的阿修罗王力巴囚禁在地底。当然,他最大的功劳莫过于变成美女,从阿修罗手中骗取了长生不老药。
毗湿奴是最善于变化的天神,他因为犯错,被贬入凡间,从此他经常以各种身份在凡间出生,造福人间。可能这也是他成为三主神之一的原因吧。但在佛教的二十诸天中没有他。
七.大辩才天和地天
在佛教的守护神中有很大比例是女神,但在古印度神话中女神的地位并不高,大部分女神是作为男神的配偶而存在,即使是大大有名的幸运女神也是如此。但也有少数独立的女神,大辩才天和地天就是其中的两位。
大辩才天在古神话中名萨罗私伐底,是达萨和毗里妮的女儿,后来加入了天神的行列,她善于狡辩,聪明狡猾,是智慧女神,曾经从亁达婆那里骗走了苏摩酒,使天神拥有苏摩酒的掌管权。(也有说苏摩酒本来就由匠神陀湿多掌管)。
地天又叫坚牢地天,大地女神,来源于古神话的大地女神,在古印度神话中,大地女神是抚育万物的母亲。在梵天创造的世界本来没有死亡,后来人类和各种动物大量繁殖,使得大地女神的负担加重,于是大地女神建议梵天使减少生物的数量,于是梵天造出了女儿死神。从此有了死亡。 大地女神和湿婆大神生下了二十一个暴风雨神。
有个神话:国王普里图因为大地长出的庄稼不够人民生活之用,便向大地女神挑战,制服了大地女神,于是大地女神献出了自己的奶汁,这种奶汁可以使万物复苏。后来大地女神认普里图为父亲,因此又叫普里提维,即普里图的女儿。(印度的神未免太没用,或者人类太牛)
八.多闻天和夜叉
多闻天,名毗沙门,又称施财天,是佛教中守护北方的天王。多闻天来源于古印度神话中的财神俱毗罗。他是梵天第四子补罗湿底耶的孙子。后来俱毗罗当上了夜叉族的首领,并加入天神的行列,率领夜叉族在北方建立了夜叉国,成了北方守护神。
夜叉和罗刹都是从梵天的脚生出的种族,地位较低。一开始两个种族同住在楞伽岛。夜叉讲美德,而罗刹则是野蛮的种族,他们压迫夜叉族,攻击天神和阿修罗。后来毗湿奴和伽楼罗到楞伽岛,打败罗刹族,把他们赶到地底。
这时俱毗罗听从父亲的建议,来到楞伽岛,当上了夜叉族的首领。于是罗刹王苏马林让女儿凯卡西嫁给俱毗罗的父亲,生下了四个孩子,老大是十个头的罗波那,老二是巨汉鸠般蝎力那,老三是个女儿叫首里波那伽,小儿子维毗沙那。前三个儿子是可怕的怪物,老四是却是个诚心向道者。凯卡西的三个儿子开始苦行,最后三人修道有成,梵天答应实现他们的愿望。老大获得了强大的力量,但是没能够获得长生不老,老二上了天神的当,从此长睡不醒。最小的儿子获得了长生不老。
老大回到了楞伽岛,当了罗刹王,把同父异母兄弟俱毗罗和他统率的夜叉族赶出楞伽岛。于是夜叉王率领夜叉族,到北方吉罗娑山建立夜叉国。 从此罗波那仗着自己强大的力量征讨四方,打败了四方的天神和地上的国王。后来被毗湿奴的化身罗摩所杀。罗刹可能是象征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之前的印度土著人。罗刹也成了佛教的守护神。但不属于天龙八部。
九.广目天和龙
广目天名毗留博叉,是守护西方的天王,同时他也是龙族的首领,手持一龙。是比娑竭罗龙天(二十诸天之一)地位更高的龙王。
佛教认为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分为四大洲,四大天王分别守护四方。这与古印度神话中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四位天神分别守护和统治四方王国的说法很相近。并且佛教地狱在南瞻部洲,而古印度神话的地府在南方,可见佛教四方大天王的说法来源于古印度神话。不过守护四方的四大天王已经不全是是原来的四位天神,只有多闻天是来源于北方夜叉国守护神俱毗罗。
守护西方的广目天和原来的海神婆楼那没有基本没么联系,不过广目天是龙族的首领,而龙族掌管海洋,因此广目天间接掌管海洋。
龙族在印度中是指蛇族,佛教流传到中国后和中国神话中的龙联系起来,成了龙族。在古印度神话中,龙族称为那竭族,是伽波叶与妻子伽德鲁的后代。古印度神话中的龙与佛教中的龙一样,拥有大量的财宝。但是古神话中的龙并不一定是住在海中,他们遍布世界各地,主要住在地下,还有的住在江河和海底,因此他们不属于海神婆楼那统治,他们还经常到四方天神那做客。
龙族有男性和女性,他们经常来到人间。和人类相处和发生爱情(是不是中国龙女传说最初的来源)
在古神话中龙族的国王是瓦苏基,与佛教中的娑竭罗龙王没有什么联系。天神和阿修罗搅乳海时,把瓦苏基龙王当绳子,作为搅乳海的工具。最后却没分到长生不老药,真可怜。
十.伽楼罗
伽楼罗是太阳鸟,世界上最大的鸟,在古印度神话和佛教中都是独一无二的。伽楼罗种族中就此一个。
伽波叶曾经让他的妻子毗那陀和迦德鲁选择自己的后代,迦德鲁希望自己有一千个孩子,而毗那陀只希望自己有两个儿子,但是这两个儿子要比迦德鲁的一千个儿子更强大。后来迦德鲁和毗那陀打赌,毗那陀输了,要做迦德鲁的仆人。迦德鲁生下了一千个那竭龙族,毗那陀只生下了两个蛋,毗那罗性急,打开了其中一个蛋,于是出来了一个发育不全的阿鲁那。而第二个孩子则是强大的伽楼罗。
伽楼罗刚出生的时候,因为母亲打赌输了,所以要为龙族服务。伽楼罗问龙族。他和母亲要怎么样才能够摆脱仆人的身份。龙族告诉他,只要他为龙族从天神那里要来长生不老药,就可以只有。
伽楼罗打败了以因陀罗为首的天神,但没有抢走长生不老药,而是和因陀罗合作。骗过龙族,使自己获得自由之身,又抢回长生不老药。
从此伽楼罗以龙族为敌。因为伽楼罗是最大的鸟,所以到了中国便和中国传说中最大的鸟大鹏联系起来,成为大鹏金翅鸟。
十一。日天和阎罗王
日天,顾名思义就是太阳神,但是佛教中的日天和古印度神话中的太阳神关系不大,不过在古神话中,太阳神是阎罗王的父亲,所以介绍阎罗王的身世顺便介绍一下太阳神。
太阳神是伽波叶与阿底提所生的十二天神中的第八位,天帝因陀罗的弟弟。叫毗婆萨婆,又叫苏里耶,他刚出生的时候并不是天神,到了凡间当凡人,苏里耶便是世上第一个凡人。苏里耶娶了他大哥匠生陀湿多的女儿萨拉尼尤为妻,萨拉尼尤为他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兄妹,兄长叫阎摩,妹妹叫阎密,他们既是兄妹又是情侣,阎摩后来成了冥王,也就是佛教的阎罗王。
萨拉尼尤是一个阿修罗妖女和陀湿多生下的女儿,他看不起生为凡人的丈夫,便离开了丈夫。但她走之前造了一个和他一摸一样的人,让她留下来当自己的替身。假的萨拉尼尤和苏里耶生下了二男一女,大儿子摩努成了人类的祖先。
假妻子虐待前妻的孩子,于是苏里耶发现妻子是假的,便离开家寻找真妻子,后来和妻子团聚,言归于好。苏里耶成了太阳神。并和妻子又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兄弟,纳萨佳和达斯拉,兄弟俩通称阿斯毗尼,是一对人马,医术高明,成了医神。在佛教中,这兄弟俩演化成了老少皆知的观音菩萨,这就是马头观音的来历。
阎罗王就是印度神话中的冥王阎摩,苏里耶成了太阳神后,阎摩阎密兄妹并没有成为天神,阎摩活着的时候打通了从地面到地府的通道。后来死神诞生之后,阎摩成了第一个死亡的人类。阎密想念死去的哥哥和情人,十分伤心。众神为了安抚阎密。制造了黑夜,每当黑夜降临的时候,阎密就会暂时忘记阎摩。
后来阎摩成了死人国的国王,守护南方的冥府,成为四方天神之一。阎密成了阎诶拿圣河河神。
十二。月天
与太阳神不同,月天和古神话中的月神苏摩有很大关系月神苏摩是从梵天肚脐生出的八个天神中的老三。是八个天神中最重要的一个。
在古神话中,苏摩是一个美男子,身体由苏摩酒所构成。苏摩娶了达萨的二十七个女儿为妻,其中罗希尼最美丽,于是苏摩特别喜欢罗希尼,而忽视其他妻子。其他妻子向夫妻达萨告状,达萨因此诅咒苏摩。苏摩因此一天天憔悴,失去了往日的光芒,后来在众天神的帮助下,和岳父和好。但是月亮从此有了圆缺。据说,当月缺时,死人国的幽灵就到苏摩身上吸取苏摩酒。(好像又说苏摩酒是匠神陀湿多的一头牛的奶)。
苏摩经常勾引其他人的妻子,他曾经勾引天神的导师祭主的妻子,并和他生下了一个儿子(水星)。这件事引起了天神和阿修罗的第一次战争。
苏摩的月宫是世上最欢乐的地方,很多能歌善舞的亁达婆和紧那罗在这里与他为伴。
十三。乾达婆和紧那罗
亁乾达婆是伽波叶和妻子牟妮的后代,由六千三百三十三个。乾达婆在古神话中是一群美男子,永远年轻,善于歌舞。住在半空中,与天神为伴,凡人见不到他们。乾达婆曾经是苏摩酒的守护者,后来被智慧女神萨罗私伐底说骗走。
乾达婆有一群女伴,叫阿卜婆罗,是一般美女,她们跟随着亁达婆到天神那做客。阿卜婆罗的首领叫,兰拨,使天神和阿修罗搅乳海是诞生的美女。
乾达婆的首领叫毗沙婆苏,他的妻子是阿卜婆罗中的弥那迦。乾达婆经常到人间勾引女子,他们和苏摩(月老的来源?)一起为新婚夫妇主婚,成了婚姻之神,但是他们同时也是新郎的竞争者。在佛教中乾达婆没有男女之分,是佛门的音乐家。到了中国乾达婆成了女性,演化为敦煌艺术中的飞天。(我比较喜欢《圣传》中乾达婆的形象。)
紧那罗在古神话中是一种精灵,是天神的歌唱家,与乾达婆一样,为天神歌唱。乾达婆和紧那罗,到四方天神那做客,为他们歌舞,特别经常和月神苏摩为伴。乾达婆和紧那罗只是天神的随从罢了
每一个来到贾沙梅尔的人,都不会错过深入塔尔大沙漠的机会。在这个印度次大陆上惟一的沙漠里,驼铃串起了蜿蜒千年的两条路――通向中亚的丝绸之路和通向阿拉伯海的香料之路。那个清凉的早上,向导拉纳、骆驼国王KING和鲍比组成了我的沙漠远征队。穿着拉贾斯坦风格的夏尔瓦卡密兹,我高高坐在骆驼背上,在村民的夹道目送下,走向塔尔大漠深处,我的沙漠远游就是沿着古代香料和丝绸之路走上两天。想走全程,两个月不止,而且,还有国界的阻挡。
沙漠之子
早上醒来时,阳光已经有点灼人,拉纳喂完骆驼,正在不远处做早饭。想起昨晚他说过早上野孔雀会来井边喝水,我忙问孔雀在哪里,他说早走了,十多只呢,还围着熟睡的我转来转去好几圈。看看睡袋周围果真有很多痕迹,除了鸟类的足印外,其他的一概不认识。拉纳走过来,递上奶茶,一一指点着:“这是大甲虫的,那是沙漠蝎子的,弯弯曲曲如水印的是蛇留下的。”我大惊,昨晚那么多毒物光临,要被咬了,岂不是没命,拉纳说这种蛇没毒,那蝎子也不会主动攻击人。我奇怪蛇有没有毒还能从印迹上看出来,他说:“当然啦,就像看见蛇本身一样。踪迹告诉你一切,就算一百头骆驼同时跑过,我也能认出鲍比和国王的蹄印。”
出生于沙漠深处的一个村子,拉纳并没有像他的玩伴一样早早地结婚生子,日渐发达的旅游业给了他从他人眼里看世界的机会。没有受过教育的他,从世界各地的旅行者那里学会了英语,成为了沙漠专职向导,尽管他从没有离开过沙漠,但他见过的外国人远远多于他祖辈所见,但在盘根错节的传统中,这一切却并不能提高他的地位,他,只是一个赶骆驼者。
“我知道沙漠里的一切,这里是我的家。看这朵花,里面住着国王和王后,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了。”接过他递过来的花,我仔细端详,指甲盖大小,五瓣白色花瓣,尖端深紫色,花心奇特,像个有围墙的亭子,撕开,里面有两根雌蕊,确实像国王王后坐在宫殿里。其实这花一路上有水的地方就有很多,也曾采了几朵把玩,却从没想到有这么多讲究。再回想起他能几秒钟点起一堆篝火;知道多长时间才能到达下一口水井;看得出野西瓜哪个甜哪个酸;仅凭鸟儿飞过的影子就能叫出鸟名。
“拉纳,你是真正的沙漠之子。”我由衷地赞叹。
王族墓地
离开城堡没有多远,已是黄沙遍地,一丛丛暗绿的仙人指,布满灰色绒毛似的细刺,蓬蓬勃勃的几乎高齐了骆驼身。穿过风力发电站的柱林,一片浓绿突兀眼前,格外的映衬出沙漠的苍黄。路的左边是一大片低洼地,雨季存下的水已经半干;右边,树林茂密,花木丛生,走下去,竟然连空气也有了几分湿润。林中有着蓝色的小湖,受惊的蛙们争先跳入水中,只露出带绿纹的背,轻碰低垂水面的玫瑰花枝;林深处,野孔雀高一声低一声的歌唱,呼应着草丛中蚱蜢的低诉,宁静无边。
巴达巴格最出名的是贾沙梅尔摩诃罗门者的王族墓地,高高山丘上密密麻麻的亭状建筑,金黄一色,全是用贾沙梅尔黄石精雕细刻而成,每一座亭子都代表着一个贾沙梅尔的国王、王后、王子或公主,千年下来,竟占满了整整一座山丘。其实那些都只是用来作纪念的衣冠冢,作为印度教徒的贾沙梅尔王族,死后火化,骨灰一律抛入神圣的恒河,随波涛汇入传说中的黑水――印度洋。
塔尔沙漠的这一方,居民多为拉其普特36个王族之一的巴逖人,天生骁勇善战,强敌当前,不惜城毁人亡也绝不低头。拉贾斯坦邦是莫卧儿王朝最后征服的印度土地,而事实上拉其普特人从来没有臣服过,在弥漫着风沙的历史里,拉其普特人是大写的沙漠王。印度独立后,贾沙梅尔的摩诃罗门者失去了世俗的权利,但依然倍受民众尊重,只因为祖先的荣耀。都说当今的摩诃罗门者是历代最英俊的,一年一度的骑象出行,俘获无数芳心。可我怀疑,没有了残阳斜风中的金戈铁马,珠环翠绕与锦衣玉食的血管里还流着多少英雄的血?
衣冠冢前,一根飘落的野孔雀翎,做了旅行指南的别致书签。孔雀,是拉贾斯坦王族的象征。
骆驼鲍比
初见拉纳时,他正在给骆驼备鞍,嘴里嘘嘘呵呵发音奇怪,晚些时候才知道是在和骆驼交谈。几层毯子铺在驼峰间,上加一个木制的鞍,用腹带固定,鞍上再铺两床厚被,就成了未来两天的宝座。选中那峰叫国王的骆驼,只因为它脖子上的项链比鲍比多了一条。吆喝声中,跪地的国王摇摇晃晃地站起来,跨坐在鞍上的我前仰后合,要不是紧紧抓住了鞍桩,怕是早就一头栽到地上去了。
隔了半天才知道骆驼和马根本不是一个骑法,同样坐在驼背上,拉纳盘腿高歌自在无比,而我的骨头却在一根一根离身而去。换骑了年轻的鲍比,平稳了很多,可那坏东西却不听指挥,对我辛辛苦苦学了半天的骆驼语言,全当耳旁风:要停,它一溜小跑直冲绿洲,惊得两只野孔雀掉下树来;催跑,它站着不动,一脸坏笑吃着沙上的野西瓜,不时回头看看馋得要命的骑者;要不就是东追一只鸟,西跟一条蜥蜴,扭来扭去学蛇走路。也不知是报复开始没有选它呢,还是天生的特立独行,那天,夕阳下,大漠里,上演着一场人驼较劲的好戏,直到作壁上观的拉纳失去了耐心。
第二天,鲍比乖了很多,走停听令,它知道调皮捣蛋会挨骂,当然了,几粒奶糖的贿赂起了关键作用,也让它上了瘾,隔一段时间就回过头来讨吃,嘴角咧咧,大眼睛眨巴眨巴很是搞笑。骆驼的眼睛大概是动物中最漂亮的,光那又长又厚的眼睫毛就足以让爱美女孩自卑万分。习惯了骆驼的节奏后,这天我已经能在驼背上换姿势玩马术了,最刺激的是赛跑,迎着风,头巾高高飞扬,印象中不紧不慢的骆驼也能让人体验速度,难怪当年比卡内尔的骆驼军团在北非战场上如此出名。
丝路绿洲
塔尔沙漠,并不是想象中的空阔寂寥,黄沙漫天。一个个散落的绿洲被看不见的路串起,为过往旅客提供着水源和食物。
最普通的一棵树和一口井,在沙漠中就是伊甸园。伊甸园的规矩多:水是绝对不能浪费的,井口要严严地盖好;上井台一定要脱鞋,和进神庙一样。谁说不是?沙漠里,水就是神。洗完脸,趁拉纳打水饮骆驼的空档,我走进了井边的房子,庭院寂寂,野花盛开,所有的房间都没有大门,里面供着印度教各尊主神,原来是一座寺庙,脱了鞋一间间走去,总寻不见祭司。看看神龛上朱砂暗淡,很是有些年头,才想起身处沙漠,除了商队,寻常人等轻易不会进来,而那商队,却永远不会再有了。
树下,拉纳铺好了毯子,让我坐下。先是点燃捡回的干树枝,两分钟后,一杯热奶茶已经放在我的手上,然后是冷菜、主菜、薄饼还有饭后水果,要不是亲眼看着,真不能相信半小时内,他能做出这样丰盛的午餐。不知什么时候起,一条黄狗加入了我们的队伍,一起穿过沙漠,一起分享着午餐,然后一起躲在灌木阴影下,躲避沙漠正午的酷热。
我的午睡被一只鸟打断,这个只有一棵树、一口井和一个寺庙的绿洲里,人迹罕见,难怪小鸟好奇。
千年寺庙
当晚的宿营地就在一条干河床上,附近有口井,砂岩的井台上有着深深的勒痕,想必是千百年来过路商队打水留下的。随着海上航线的开通和海港孟买的崛起,塔尔沙漠中的商路日渐没落,印巴分治后的隔绝更是宣判了它的死刑,当年声名远扬的丝绸香料之路,怕真的只能在历史书上追寻了,就是偶然出现的旅游者,也最多不过送上一曲凭吊的挽歌而已。
翻过井后的沙丘再走一公里,便到了一个叫洛度瑞瓦的村子。矮小的泥砖房挤成一团,杂乱无章,村子其貌很是不扬,可在贾沙梅尔城堡建成前,它是沙漠王族巴逖人的国都,控制着商路要道,那时的洛度瑞瓦可是珠光宝气花团锦簇,任沙漠风暴也扫不去的繁华。如今真正标志着当年盛世的,只剩下一个用贾沙梅尔黄石建造的耆那教寺庙。
正是一个宗教节日,寺庙旁的招待所里住满了来自各地的耆那教徒,一片白衣如云如雪,云雪上无数眼睛闪亮,好奇地看着来自远方的异教徒。庙门已经关上,只好绕着矮墙转,看庙塔在夕阳下闪烁着金子的光芒。庙的东南角有一棵高高在上的树,枝繁叶茂却只是上面的一团,镂空的黄石基座有墙那么高,树,似乎就从石基上直接长出,难道那就是圣蛇的家?传说庙中阅尽千年岁月的圣蛇每晚都会出来,只有有缘的人才得一见,而这一见会带来福分和繁荣。
回到井边,暮色已经苍茫。沙丘上方,数座庙塔曲折着天际线,浓重的黑影衬着残阳血一般红;旁边大树上,群鸟归巢,聒噪不休;干涸的河床上,一缕炊烟直上苍穹。静坐井台,此时的大漠,竟是无言。
独屋村庄
地平线上的那个黑点渐渐变大,成了一幢泥墙茅屋,拉纳说他姐姐嫁的村子到了,远远几个绚丽的身影早迎了上来。下得骆驼来,拉纳指着一个抱孩子的黄衣女子,说是她姐姐。姐姐羞涩地微笑着,拉下沙丽半遮住脸,从肘到腋,戴满了白色臂环,她有着沙漠烈日还没来得及毁了的美貌,怀里的儿子两岁,大眼长睫毛,一头卷发如小天使。拉纳和姐夫去喂骆驼,我自管自打量着这方圆几里地里惟一的茅屋。
屋不大,分成三间,两扇门,却没有一扇窗户,进去,眼前一片黑暗,退出,眼前一片光晕。其实不用看,内里并无长物。茅屋后是用灌木圈起的羊圈,圈里无羊,都去了数里外的牧场,圈外却有四五只在撒欢,是才出生一天的小羊羔,毛色黑亮如缎。门前的两口大锅里,装满了酸羊奶,姐姐殷勤地找着容器,好让我喝,其余几位不知是亲戚还是朋友,只是盯着我看,不时窃窃私语交换意见。其实独特的部落语言,出了这片沙漠就没有什么人懂了,更何况千万里外飞来的我。
百步外,藤蔓遍地纠缠,好大一片野西瓜。和常吃的西瓜不同,野西瓜瓤多为白色或粉红,写意一般若有若无的甜,在烈日如火的沙漠正午,却也清凉可人,并不逊于它们被家化后沿丝路传遍世界的后代。骑在骆驼上边吃边随手撒籽,有播种的喜悦,一场雨后,新的藤蔓出土,用不了多久便会带给旅者惊喜。后来说给拉纳吃野西瓜的事,他都快笑破了肚皮:“只有村里人才吃的,你居然两天吃了六个!”在大家出身的他眼里,我应该算是野人了。
不懂,为什么拉纳一直强调那孤零零的茅屋是村子,以至于路上他纠正了我好几回?翰海无涯,也许有人的地方就有寂寞,而村庄永远是热闹的代名词。记得10年前路过腾格里沙漠,一个火车小站,取名长流水,附近仅有的绿色是一丛半枯的沙枣。远离寂寞的美好愿望,寄托在美好的名字上,如沙漠长流水,如独屋村庄。
温馨Tips
签证:单次往返有效期三个月,可在境内停留三个月;需要护照、三张护照尺寸照片、三份填好的签证申请表(可从网上下载)、银行存款证明原件或其他经济能力证明、往返机票原件及复印件;签证费人民币340元;三个工作日即可。
交通:上海和北京有直达新德里的航班,也可以从香港、曼谷、吉隆坡和新加坡转。印度国内大多数地方都可以乘长途车到达,几个重要城市之间有国内航空来往。
沙漠骆驼旅行装备:宽沿帽、长裤(推荐穿南亚传统女装夏尔瓦卡密兹)、防晒霜、太阳镜、防暑药品、睡袋和可以固定在鞍上的水壶。照相机和胶卷要放在荫凉处。沙漠正午日光强烈,容易中暑,最好找地方休息。
气候:沙漠骆驼旅行的最佳季节是每年10月到来年的1月,其余时间不是酷热就是有沙暴,建议避开。
预算:沙漠骆驼旅行400-600印度卢比/天,折合人民币约70-110元左右,包括一人一峰骆驼、三餐、瓶装水和向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