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个沉痛现实,不能说中国没有天然成熟蜜,只是很多都被出口了。水蜜在中国是无法断绝的,因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是土壤问题
一、养蜂环境国外:很多人知道国外农业发达,一种就是几百上千亩。你觉得千亩果园很壮观,但农场主们很头疼。8级狂风都吹不透的园子,授粉是个大问题!授粉不好,水果就没有产量,所以常请养蜂人来果园放蜂。
注意,请国外的养蜂人去采蜜是要给钱的。相比较,蜂蜜反倒成了附属品,所以很少有人在蜂蜜上动大手脚。就像别人已经给你1万块钱了,你还会绞尽脑汁搞100元假币吗?
国内:养蜂人好像都在还上辈子的债。去陌生地方采蜜,见当地人就赔笑脸发烟,保护费都是小事,连喝水都是大问题。夜深人静时,还有点担心会不会遇上流窜犯。
大半年时间在全国追花赶蜜,靠卖蜂产品,来供养全家的所有开支,而且意外风险很高。耽误某一个花期,今年的收入就会少很多。
二、水蜜的产生谈到这个问题,肯定会有养蜂的骂我。我提前声明:每个行业都鱼龙混杂,我只是说明行业里的一些现状,而不是针对谁!其实,很多人也是被大环境所裹挟。
比如说,某地槐花蜜的花期只有十来天,就算老天眷顾,赏你十年一遇的丰收年,那你会怎么做?
1做天然成熟蜜:你或许只能摇两次蜜,产量可能是摇水蜜的零头。要转场了,别说几千斤,几百斤的蜂蜜你都带不走。那就地卖给采购商吧,你说你那点产量,能有多大话语权?
2搞水蜜:两三天摇一次,产量翻着番地往上涨!要转场走人了,收购商看着给吧。去年洋槐落地价从1万多到2万多不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算算。
现实:如果摇出的成熟蜜如果没有好的渠道,那铁定亏吧。当然,这样的现状与收购商和消费者都有很大关系。
三、蜂蜜原料养蜂的说:收购商逼着我们摇水蜜……。收购商说:有些蜂农给蜂蜜里倒果啤……。在利益面前没法谈道德,只能定规矩。收购商和蜂农也不算死对头,而是十几年的合作伙伴,谁也离不开谁,谁却都想从对方嘴里多抠点。
收购商有定价权,数家联合就把这片区的蜂蜜全消化掉。双方都比较复杂,收购商下桶子囤货时会互相拆台,蜂农们也很难通力合作,拒绝低价。但相较而言,蜂农是弱势,因为摇出的蜜没法带走,只能卖掉。
还算有一分钱一分货的行情吧,各蜜种因浓度、纯度等品质不同,定价也不一样。好蜜不少,水蜜、混合蜜也很多。
四、消费者nia nia!你一斤蜂蜜要三四十?那家才卖十五,还包邮!再便宜便宜么!
很多人吃完三百多块的大餐,蹲马桶上呻吟三十分多钟,想买蜂蜜润肠时,却觉得三五十块钱好贵!当然,也有朋友认为只要蜂蜜真,贵点没关系,可惜只是极少数!
要便宜是吧,来,上水蜜!当水蜜还满足不了时,来,上假蜂蜜!新闻里曝光出来的造假成本只要三块钱左右,我觉得敢吃的人都是英雄。
佛家讲:一人犯错,众生皆有错,这在国产蜂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我只能奉劝大家:“对于吃的东西,不要太看重价格,多掌握点专业知识,买到安全放心的食品,比较只有身体才健康是最重要的。”
蜂蜜是一种天然的营养食品,都是蜜蜂们勤勤恳恳的采集花蜜运载而成的,但是蜂蜜也是有分成熟蜜和不成熟蜜之分的,还有一个称呼叫水蜜。
这两种蜜的区别主要是它们的营养价值,成熟蜜的营养价值,肯定是比水蜜的营养价值高的。
成熟蜜当中含有180多种物质,比如葡萄糖,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等,这些成分都是可以被人体吸收,对于我们的身体也是有滋养作用的。
而水蜜酿造的时间都是比较短的,里面含有的营养物质非常少,并且也不全面,所以当中所含的营养价值成分是比较低的。
再说一下它们的保存时间承受力的保存时间更长一些,因为如果蜂蜜变质的话,跟它所含的水分是有很大关系的,而成熟率当中的水分含量比较低,并且里面还有含酸性物质。可以抑制细菌生长繁殖,所以它们的保存时间较长一些。
水蜜当中的水分含量是很高的,当水分含量超过了21%的时候,酵母菌就会在里面大量的生存繁殖,这样慢慢的就会出现变质的情况。
平时我们喝一些蜂蜜水,不仅可以美容养颜,通便还可以增强体质,蜂蜜里面蕴含的成分可以增加我们肠胃蠕动,促进消化。
但是我们在选择蜂蜜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优质的成熟蜜,一分钱一分货,不要贪图便宜去选择一些价格低廉的水蜜,有的不法商家。会确定低价的收购一些水利,然后再通过加工变成浓缩蜜,但是枫叶经过高温的加工营养物质都被破坏掉了,最后剩下的只有糖分,所以这种低质的蜂蜜对于滋养身体根本没有什么作用。
成熟蜜和水蜜中蜂蜜的保健功能很多,也有很多药用效果,深受大家的喜爱。但曾几何时,市面上各种假蜂蜜开始流行,几乎买不到正宗的中蜂蜜,各类作假手段不断透支着蜂蜜行业的信用,挑战消费者的心理底线……几乎跟三聚氰胺造成的奶粉行业一样,如今的蜂蜜信任危机让我们对蜂蜜无所适从,而对蜂蜜的检测也缺乏有效的权威技术手段,有时候反而成为造假者作假的帮凶。本人从小养殖中蜂,如今身在大城市,无论是从都市高逼格的蜂蜜专卖店,还是从遥远山村里满脸双眼皮的老农手里,都买不到小时候自己养的那种中蜂蜜。
从今天开始,本人将自封“蜂蜜品鉴师”,以一位养蜂人曾经亲身的经历,满怀着忧伤和愤懑的心情,以“让每一位需要的人都认识优质中蜂蜜”、“与售卖假冒伪劣蜂蜜者为敌”为己任,摸着良心,写下一系列蜂蜜鉴赏文字(估计10篇左右),同时会披露一些蜂蜜的家传小验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阶段小结
前面两篇我们知道了意蜜与中蜂蜜、夏蜜和冬蜜,也知道了哪种蜜“好”、哪种蜜“不好”。
当然,意料之中地也看到一些批评,具体细节不一而足,颇有点像中医和西医之争,大意是中蜂蜜和意蜂蜜成分都差不多,都是含有葡萄糖果糖,蜜的来源于各种花,没有好坏之分等等。
清者自清,前面已经分析了这些蜜种的区别,自己判断吧! 值得提醒的是,这些蜜的“好”与“不好”,都是建立在真蜜的基础上,前两篇谈的主要不是假蜜,而是劣蜜。
(二)水蜜
今天继续分析劣蜜的一种:“水蜜”,实际上大部分“假蜜”不是真正的全假,而是“假冒伪劣”的统称。真正的全假的蜂蜜不是很多见,也太过恶劣,留到以后再说。
水蜜,顾名思义就是含水率过高的蜂蜜,与熟蜜的概念相对应。含水太高的水蜜一般肉眼可以看出,就是比较稀薄,滴一滴在手纸上马上渗开的就是水蜜。网络上有文章说这是鉴别蜂蜜真假的方法,实际上仅仅是鉴别水蜜的方法,跟真假无关。
蜂蜜中肯定是有水分的,一般来说,含水量在18%-26%左右,越低越好,也就是越浓越好。业界称蜂蜜浓度为波美度,仅仅是鉴定蜂蜜优劣的一个辅助标准,对于鉴别蜂蜜的真假一点用都没有,有些略有文化的蜂农喜欢用波美度来忽悠,不要上当。
你说你的波美度高就是真蜂蜜?
此言差矣,我不用一滴蜂蜜,就用浆糊也可以测出一个高波美度数据,那能说明浆糊就是真蜂蜜?
当然,一般来说含水率过高并不是人工掺水的原因,而是过早采收了未“封盖”蜂蜜。举个例子,稻谷还没成熟饱满,你就采收了,当然不符合要求。 自然界花朵中的蜜就是水蜜,很多蜂农为了追求产量,在水蜜还没有经过蜜蜂加工完成就取出来,水蜜属于合格蜂蜜的原材料或半成品,非常容易发酵变酸、起泡、变质,特别是夏天储存不了多久就坏了。
因此,很多蜂农会交代你的蜂蜜必须放进冰箱,这样就可以延缓水蜜的腐败变质速度,但时间一长,还是会发酵变酸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开盖子的时候甚至会“砰”的一声。 未发酵变质的水蜜还是可以吃的,各种花香还很浓郁,甚至很好吃,但无法保存,吃了容易拉肚子。 你拿个半成品的水蜜来忽悠人,自然归入劣质蜂蜜范围。
(三)熟蜜
相对半成品的水蜜来说,熟蜜就是成熟蜂蜜的简称,不过这个“熟”的标准由蜜蜂来把握。蜜蜂采集水蜜,回来后必须经过自然蒸发和“加工”干燥,主要是用翅膀辅助加速蜂巢内空气流动,或结团在一起,提高蜂巢温度。
加工过程复杂,会产生许多生物酶,这些生物酶的生成机制和作用很多,目前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
所以那些说蜂蜜就是葡萄糖和果糖,认为蜂蜜的保健和治疗功能是骗人的可以走开了,因为你吃的是假蜂蜜,所以无效。
蜜蜂认为达到“国标”后,才会用蜂蜡封住一个个六角形的巢门,储备起来备用,每一个格子就是一个独立仓库。 取蜜人只有取那些全部封盖的熟蜜,才是优质的蜂蜜,这种蜂蜜可以就放不坏,口感细腻、花香浓郁,保健功能最佳。
但是,这种熟蜜需要经过蜜蜂较长时间的加工,蒸发水分后量也不多(本来就是蜜蜂储备起来用于无花可采的时候吃的),而且常常出现一筐蜂脾上有的蜜封盖了、有的没有封盖,因此要全部挑选封盖的蜜脾取蜜,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还是那句话:成熟的优质蜜很少! 而市场上的蜂蜜很多,知道是为什么了啥!
蜂蜜发酵主要有三原因:
1,成熟度不够;
2,不纯;
3,存放不密闭,或温度过高。
发酵厉害,明显变质,不宜再实用。
直接食用的普通消费者,不宜买追花夺蜜几天一取的 水蜜 ,也尽量不买含不同成熟度及粉与子体的 杂质蜜 ,而买 纯正的成熟蜜, 较好。存放温度不宜过高,也不宜放冰箱,做好密封[加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