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养蜂业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它不仅有着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也有着较好的经济效益。怎样才能养好蜜蜂呢就我个人的一些经验介绍如下,供蜜蜂初养者参考。
一、认识蜂业
(1)投资与收入:初养蜂者要去向周围养蜂前辈了解,养一群蜂要投资多少,又能有多少收入;一个人能养多少群蜂;丰年与次年收入相差多大,风险系数又有多高等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2)蜂业动态:从宏观上了解中国蜂业的现状秘未来,认清中国蜂业的优势与不足,结合自身条件,刻苦钻研,争取为中国蜂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蜂场选择
(1)地理位置及环境:意蜂养殖只适于海拔600m左右,避开污染严重、噪音较多的地方。还要给蜜蜂创造一个空腹上飞、饱肚下飞的采集环境,选择光照充足、清静避北风的优良场所放养。
(2)蜜粉源调查:购蜂之前,还有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蜂场周围有没有两个以上的主要蜜源,并且要求长年有辅助的蜜粉源,因为只有良好的辅助蜜粉源才能保证蜂群的正常繁养。
三、备好蜂具,购蜂学艺
(1)养蜂用具:养蜂用具大到蜂箱、巢框、继箱等,小到起刮刀、镊子、移虫针,都要在购蜂之前备好,以解用时之急。有关用具及其规格在《养蜂手册》一书上有详述。
(2)购蜂:先要定其品种,是养浆蜂还是糖蜂,然后根据自己的家庭劳力具体情况确定所购群数。
(3)学艺:养蜂关键是技术,怎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养蜂技术。本人总结的一条捷径就是:在哪家蜂场购蜂,就在哪家蜂场带蜂学艺。因为养蜂技术中的许多环节,不但要知其理论,更要着重实践。带蜂学艺不但可以进行大量而直观的实际操作,更能在养蜂技师的指导下把所购蜂群繁养好,尽量让初养者少走或不走弯路。
蜜蜂 英文名:Bee 或 Honeybee
昆虫纲膜翅目蜜蜂总科的通称。有产蜜价值并广泛饲养的主要是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以意大利蜂为代表) 和东方蜜蜂(Apis cerana)(以中华蜜蜂为代表)。有前胸背板不达翅基片,体被分枝或羽状毛,后足常特化为采集花粉的构造的蜂类。成虫体被绒毛,足或腹部具有长毛组成的采集花粉器官。口器嚼吸式,是昆虫中独有的特征。全世界已知约15万种,中国已知约1000种 。有不少种类的产物(如蜂蜜、王浆)或行为与医学、农业( 如作物传粉 )、工业( 如蜂蜡、蜂胶)有密切关系,它们被称为资源昆虫。
膜翅目(Hymenoptera)细腰亚目(Apocrita)昆虫,约有20,000种,包括众人熟悉的蜜蜂(蜜蜂属〔Apis〕)和熊蜂(熊蜂属〔Bombus〕及拟熊蜂属〔Psithyrus〕),以及上千种类似黄蜂和苍蝇的蜜蜂。成蜂体长约2公厘∼4公分(约008∼16吋)。
蜜蜂与某些种的黄蜂近缘,两者在生物学上主要的差别在蜜蜂(除了寄生的蜜蜂外)以一种花粉与花蜜的混合物餵养幼蜂,而黄蜂则以动物性食物或以昆虫和蜘蛛来餵养幼蜂。除了对食物偏好的差异外,还有一些结构之差异,最基本的不同是黄蜂覆盖著无分支的毛发,而蜜蜂至少有一些分支或羽毛状的毛发,花粉通常黏附其上。
蜜蜂完全以花为食,包括花粉及花蜜,后者有时调制储存成蜂蜜。毫无疑问的是蜜蜂在采花粉时亦同时对它授粉,当蜜蜂在花间采花粉时,会掉落一些花粉到花上。这些掉落的花粉关系重大,因它常造成植物的异花传粉。蜜蜂身为传粉者的实际价值比其制造蜂蜜和蜂蜡的价值更大。
雄蜂通常寿命不长,不采花粉,亦不负责喂养幼蜂。工蜂负责所有筑巢及贮存食物的工作,而且通常有特殊的结构组织以便於携带花粉。大部分蜜蜂采多种花的花粉,不过,有些蜂只采某些科的花的花粉,有的只采某种颜色花的花粉,还有一些蜂只采一些有亲缘关系的花之花粉。蜜蜂的口部是花粉采集和携带的器具,似乎能适应各种不同种类的花。
蜜蜂会发出声音,这是因为它有发声器官,这个发生器官位于蜜蜂腹部的两个极其小的两个黑色圆点,由聂利发现,时年13岁。
蜜蜂总科(Apoidea)的大部分蜜蜂是独栖或非社会性的,如它们不住在一起,每一雌蜂造自己的巢(通常在地底洞穴)及贮存粮食,这种蜜蜂没有阶级之分。一些独栖的蜜蜂在巢口筑烟囱或角塔,也有一些在树上或细枝、竹子里筑巢。大部分独栖成蜂的寿命均不长。有些种的成蜂一年里飞行的时间只有数周,而其余的时间则是以卵、幼体、蛹及幼蜂的形态留在巢室中。
独栖蜂供应幼体在封室时需要完全发育的所有食物。群居蜂如熊蜂与蜜蜂,则是采渐进式的喂养幼体。关于社会性昆虫的生活环,参阅熊蜂(bumblebee)、蜜蜂(honeybee)各条。
蜜蜂总科共有8个科∶1 分舌蜂科(Colletidae),是较原始的类群,黄蜂状,有5或6个亚科,约45属3,000种;2 地花蜂科(Andrenidae),体型中等且独栖的地花蜂,包括一些寄生种;3 集蜂科(Halictidae, 地花蜂或打洞蜂),某些种会被汗液吸引,故又称汗蜂,最著名的汗蜂是Dialictus zephyrus; 4 Oxaeidae科,一种体型大、飞行速度快的蜜蜂,构造类似地花蜂科的蜜蜂;5 准蜜蜂科(Melittidae),介於低等与高等间的一种过渡蜂;6 切叶蜂科(Megachilidae, 切叶蜂、泥匠蜂),以其精巧的筑巢结构而著名;7 Anthophoridae科(包括木匠蜂和布谷蜂),有3个亚科的大科,曾一度被认为是蜜蜂科的一个亚科;8 蜜蜂科(Apidae),包括熊蜂、挖地蜂或地花蜂。
所谓的「杀人蜂」是介於非洲蜜蜂和欧洲蜜蜂亚种之间的一个杂交种。此种非洲化的蜜蜂亚种於1957年在巴西培育一种适应热带气候且多产的杂交蜂时,意外逃出北飞,一年能飞约320∼480公里(200∼300哩),1980年代飞至墨西哥,1990年飞抵德克萨斯州。如今广布美国西南大部分地区,包括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内华达州南部,以及亚利桑那州全境。此外,在佛罗里达州已发现一群数量逐渐增多的非洲化蜜蜂。咸信它们造成数百人死亡。这种非洲化蜜蜂的体型较欧洲种小,对植物的传粉作用也不大。虽然毒性不强,但对栖地受到威胁反应快,采群攻策略,穷追不舍的时间较长,距离更远,需时甚久才能平息。
蜂王在巢室内产卵,幼虫在巢室中生活,营社会性生活的幼虫由工蜂喂食,营独栖性生活的幼虫取食雌蜂贮存于巢室内的蜂粮,待蜂粮吃尽,幼虫成熟化蛹,羽化时破茧而出。家养蜜蜂一年繁育若干代,野生蜜蜂一年繁育1~3代不等。以老熟幼虫、蛹或成虫越冬 。 一般雄性出现比雌性早,寿命短,不承担筑巢、贮存蜂粮和抚育后代的任务。雌蜂营巢、采集花粉和花蜜,并贮存于巢室内,寿命比雄性长。
蜜蜂以植物的花粉和花蜜为食。食性可分为3类 :①多食性,即在不同科的植物上或从一定颜色的花上(不限植物种类)采食花粉和花蜜,如意蜂和中蜂。② 寡食性,即自近缘科、属的植物花上采食,如苜蓿准蜂。③单食性,即仅自某一种植物或近缘种上采食,如矢车菊花地蜂。蜜蜂各种类采访的花朵与口器的长短有密切关系:例如隧蜂科、地蜂科、分舌蜂科等口器较短的种类采访蔷薇科、十字花科、伞形科、毛茛科开放的花朵;而切叶蜂科、条蜂科和蜜蜂科的种类由于口器较长,则采访豆科、唇形科等具深花管的花朵。
生活方式分为3种:
1社会性 雌雄和职蜂生活在同一巢中,但在形态、生理和劳动分工方面均有区别。雌性个体较大,专营产卵生殖;雄性较雌性小,专司交配,交配后即死亡;工蜂个体较小,是生殖器发育不全的雌蜂,专司筑巢、采集食料、哺育幼虫、清理巢室和调节巢湿等。意蜂和中蜂都是社会性种类。此外还有熊蜂属、热带无刺蜂属、麦蜂属等。
2独栖性 蜜蜂类绝大多数为独栖性,即工蜂独自筑巢和采粉贮粮,它们没有"等级"的分化。每一个巢室是开放的,内壁涂以蜡等防潮物质,室中储存足够的蜂粮。雌蜂在蜂粮上产卵,并封闭巢室。幼虫在巢内取食蜂粮。属于此类的大多是野生种类,例如分舌蜂科、地蜂科、隧蜂科、准蜂科、切叶蜂和条蜂科。
3寄生性。雌蜂不筑巢,在寄主的巢内产卵。幼龄幼虫一般具有大的头和上颚,用以破坏寄主的卵或幼龄幼虫。
蜜蜂的筑巢本能复杂,筑巢地点、时间和巢的结构多样。筑巢时间一般在植物的盛花期。根据筑巢的地点和巢的质地,可分为以下几类:①营社会性生活的种类以自身分泌的蜡作脾,如蜜蜂属、无刺蜂属、麦蜂属等。巢室为六角形。②在土中筑巢的种类最多,巢室内部涂以蜡和唾液的混合物,以保持巢室内的湿度。③利用植物组织筑巢的更为多样,例如切叶蜂属可把植物叶片卷成筒状成为巢室,置放于自然空洞中;黄斑蜂属利用植物茸毛在茎上作成疣状的巢;芦蜂属和叶舌蜂属在枯死的植物茎干内筑巢;熊蜂属的一些种类在树林的枯枝落叶下营巢;木蜂属在木材中钻孔为巢,等等。④其他如石蜂属利用唾液将小砂石粘连成巢,壁蜂属在蛞蝓壳内筑巢等等。
蜂巢一般是零星分散的,但也有同一种蜜蜂多年集中于一个地点筑巢,从而形成巢群。例如,毛足蜂属的巢口数可达几十个甚至达几百个。
蜜蜂是对人类有益的昆虫类群之一,通常广泛指的是生产用蜂种:西方蜜蜂和中华蜜蜂。它为农作物、果树、蔬菜、牧草、油茶作物和中药植物传粉,产量可增加几倍至20倍。蜂蜜是人们常用的滋补品,有“老年人的牛奶”的美称;蜂花粉被人们誉为“微型营养库”,蜂王浆更是高级营养品,不但可增强体质,延长寿命,还可治疗神经衰弱、贫血、胃溃疡等慢性病;蜂毒对风湿、神经炎等均有疗效;蜂蜡和蜂胶都是轻工业的原料。
在蜜蜂社会里,它们仍然过着一种母系氏族生活。蜜蜂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变态过程。在它们这个群体大家族的成员中,有一个蜂王(蜂后),它是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蜂,负责产卵繁殖后代,同时“统治”这个大家族。蜂王虽然经过交配,但不是所产的卵都受了精。它可以根据群体大家族的需要,产下受精卵工蜂喂以花粉、蜂蜜21天后发育成雌蜂(没有生殖能力的工蜂);也可以产下未受精卵,24天后发育成雄蜂。当这个群体大家族成员繁衍太多而造成拥挤时,就要分群。分群的过程是这样的:由工蜂制造特殊的蜂房 —— 王台,蜂王在王台内产下受精卵;小幼虫孵出后,工蜂给以特殊待遇,用它们体内制造的高营养的蜂王浆饲喂,16天后这个小幼虫发育为成虫时,就成了具有生殖能力的新蜂王,老蜂王即率领一部分工蜂飞去另成立新群。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和意大利蜜蜂A mellifera L都是普遍饲养的益虫,在饲养过程中,新蜂王出世后就要人工替它分群,否则会有一个蜂王带领一批工蜂离开蜂巢飞走而损失蜂群的生产力。
蜜蜂的飞翔时速为20-40千米,高度1千米以内,有效活动范围在离巢25千米以内。所有的蜜蜂都以花粉和花蜜为食,采集花蜜是一项十分辛苦的工作,蜜蜂采访1100-1446朵花才能获得1蜜囊花蜜,在流蜜期间1只蜜蜂平均日采集10次,每次载蜜量平均为其体重的一半,一生只能为人类提供06克蜂蜜。花蜜被蜜蜂吸进蜜囊的同时即混入了上颚腺的分泌物——转化酶,蔗糖的转化就从此开始,经反复酿制蜜汁并不停的扇风来蒸发水份,加速转化和浓缩直至蜂蜜完全成熟为止。根据种类的不同,工蜂的数量一般在12只到50000多只的范围内,它们收集花蜜和花粉,如果是蜜蜂,还会将花蜜和花粉传送到特定的地方,这要通过跳特殊而严格的舞蹈而获得。他们的职责包括酿蜜,做蜡状蜂房的巢室,这些都是为食物存储和幼虫居住,还有照顾蜜蜂和蜂王,守扩蜂巢。蜜蜂是一个多年生群体,将会不断地有新蜂王被抚养起来,老蜂王然后和一群工蜂离开蜂房到别的地方重建一个家。
雄蜂数目很多,在一群体内可能近千个。雄蜂的唯一职责是与蜂王交配,交配时蜂王从巢中飞出,全群中的雄蜂随后追逐,此举称为婚飞。蜂王的婚飞择偶是通过飞行比赛进行的,只有获胜的一个才能成为配偶。交配后雄蜂的生殖器脱落在蜂王的生殖器中,此时这只雄蜂也就完成了它一生的使命而死亡。那些没能与蜂王交配的雄蜂回巢后,只知吃喝,不会采蜜,成了蜂群中多余的懒汉。日子久了,众工蜂就会将它们驱逐出境。养蜂人也不愿意在蜂群内保留过多的雄蜂而消耗蜂蜜,因而对它们进行人工淘汰。由此看来,工蜂在这个群体中数量最多。养蜂者对一个蜂群中保持的工蜂多少,因不同季节而异,一般为2万一5万个工蜂。工蜂是最勤劳的,儿歌唱的“小蜜蜂,整天忙,采花蜜,酿蜜糖”,仅是指工蜂说的。除采粉、酿蜜外,筑巢、饲喂幼虫、清洁环境、保卫蜂群等;也都是工蜂的任务。 从春季到秋末,在植物开花季节,蜜蜂天天忙碌不息。冬季是蜜蜂唯一的短暂休闲时期。但是,寒冷的天气、蜂巢内的低温,对蜜蜂是不利的,因为蜜蜂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随着周围环境的温度改变。智慧不凡的小蜜蜂想出了特殊的办法抵御严寒。当巢内温度低到13℃时,它们在蜂巢内互相靠拢,结成球形团在一起,温度越低结团越紧,使蜂团的表面积缩小,密度增加,防止降温过多。据测量,在最冷的时候,蜂球内温度仍可维持在24℃左右。同时,它们还用多吃蜂蜜和加强运动来产生热量,以提高蜂巢内的温度。天气寒冷时,蜂球外表温度比球心低,此时在蜂球表面的蜜蜂向球心钻,而球心的蜂则向外转移,它们就这样互相照顾,不断地反复交换位置,渡过寒冬。在越冬结球期间它们是怎样去取食存放在蜂房中的蜜糖的呢聪明的小蜜蜂自有妙法。它们不需解散球体,各自爬出取食,而是通过互相传递的办法得到食料。这样可保持球体内的温度不变或少变,以利于安全越冬。养蜂者用人为办法生产蜂王浆,实际上就是用人工制做一些王台,放入蜂箱内,供蜂王产卵,待小幼虫孵出,工蜂们用蜂王浆饲喂时,养蜂人即将蜂王浆取出,这技术其实是骗术,可见就连聪明的小蜜蜂也有受骗的时候。
蜂王(雌性)产卵,部分卵细胞不经过受精作用直接发育成雄蜂(孤雌生殖)。成熟的雄蜂给卵细胞提供精子,使卵细胞受精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幼蜂之后,少部分幼蜂可以吃到高品质蜂皇浆,继而长成蜂王;大多数幼蜂只能吃到低品质蜂蜜,后发育成工蜂。
蜜蜂是三型分工:
1蜂王:
蜂王的任务是产卵,分泌的蜂王物质激素可以抑制工蜂的卵巢发育,并且影响蜂巢内的工蜂的行为。蜂王是由工蜂建造王台用受精卵培育而成的。工蜂对蜂王台里的受精卵特别照顾,一直到幼虫化蛹以前始终饲喂蜂王浆,使蜂王幼虫浸润在王浆上面。蜂王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生物激素,对蜂王幼虫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对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起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蜂王幼虫的生长,工蜂把台基加高,最后封盖。
羽化出房的新蜂王身体柔嫩,由工蜂给它梳理身上的绒毛,交配成功的处女王不久便开始产卵。处女蜂王交尾后除了分蜂以外,一般不再出巢。蜂王体型细长而稳重,它的寿命一般在三至五年,最长的可活八九年。在春天和花期前后产卵量最高。
2雄蜂:
雄蜂的任务是和处女王交配后繁殖后代,雄蜂不参加酿造和采集生产,个体比工蜂大些。雄蜂是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在较大雄蜂房里发育,工蜂对它的哺育也较好。整个发育过程。雄蜂幼虫的食量要比工蜂幼虫大一、二倍。雄蜂生殖系统的发育需要较长的时间,羽化出房后还要经过八至十四天左右才能达到性成熟。雄蜂性成熟时,其精巢内的精小管有大量的精子成熟,并逐步地排到贮精囊中,一般一个雄蜂的贮精囊中的精液量为15——20μL(微升)。每微升精液平均有精子七百五十万个。精子的数量和活力对蜂群后代的遗传性状和发育具有直接影响。因此,选育优质遗传后代的种群做父本与选择优质蜂王同等重要。
3工蜂:
工蜂的任务主要是采集食物、哺育幼虫、泌蜡造脾、泌浆清巢、保巢攻敌等工作。蜂巢内的各种工作基本上全是工蜂们干的;工蜂与蜂王一样也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哺育工蜂对它们的照料不如对蜂王幼虫那样周到,仅在孵化后的头三天内饲喂蜂王浆,而自第四天起就只饲喂蜜粉混合饲料。因为这种饲料的营养不如蜂王浆高,而且缺乏促进卵巢发育的生物激素。因此,工蜂的生殖器官发育受到抑制,直到羽化为成蜂,其卵巢内仅有数条卵巢管,失去了正常的生殖机能。所以,她们是发育不完全的雌性蜂,
工蜂的寿命一般是三十至六十天。在北方的越冬期,工蜂较少活动,并且没有参加哺育幼虫的越冬蜂可以活到五至六个月。每群的工蜂量决定于蜂群的兴盛。
蜜蜂虽然过着群体的生活,但是,蜂群和蜂群之间是互不串通的。蜂巢里存有大量的饲料,为了防御外群蜜蜂和其它昆虫、动物的侵袭,蜜蜂形成了守卫蜂巢的能力。蛰针是蜜蜂的主要自卫器官。
蜜蜂的嗅觉灵敏,它们能够根据气味来识别外群的蜜蜂。在巢门口经常有担任守卫的蜜蜂,不使外群的蜜蜂随便窜入巢内。在缺少蜜源的时候,经常有不是本群的蜜蜂潜入巢内盗蜜,守卫蜂立即搏斗。但是在蜂巢外面,情况就不同了,比如在花丛中或饮水处,各个不同群的蜜蜂在一起,互不敌视,互不干扰。
飞出交配的母蜂,有时也会错入外群,这时工蜂立即将它团团包围,刺杀母蜂。
雄蜂如果要错入外群情况就不同了,工蜂不伤害它,因为蜜蜂培育雄蜂不只是为了本群繁殖的需要,也是为了种族的生存。
一只蜜蜂酿吐一公斤的蜜,要用上三万三千三百三十三个工作小时,吮吸三千三百三十三朵花蕊。
要酿出500克蜂蜜,工蜂需要来回飞行3万7千次去发现并采集花蜜,带回蜂房。
蜜蜂的翅膀每秒可扇动200至400次。
蜜蜂飞行的最高时速是40公里。当它满载而归时,飞行时速为20至24公里。
一个蜂巢平均有5万个蜂房,居住着3万5千只忙碌的蜜蜂。
一只蜜蜂毛茸茸的身体上能粘住5万至75万粒花粉。
一汤匙蜂蜜可以为蜜蜂环绕地球飞行一圈提供足够的能量。
夏季工蜂的寿命是38天,冬季它们的寿命是6个月。
蜂王的寿命一般是4至5年。
借助5只复眼和3只单眼,蜜蜂的视角几乎可以达到360度。
1,舞蹈语言;
2,蜜蜂还会及时变换指数,依靠天空反射的偏振光束来确定方位,及时回巢;
3,利用翅的不断振动自发出不同频率的“嗡嗡”声,用来补充“舞蹈语言”的不足和加强语气的表达能力。
昆虫的舞蹈语言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这种作用在蜜蜂中表现尤其突出,在蝴蝶中也很明显。
在蜜蜂的社会生活中,工蜂担负着筑巢、采粉、酿蜜、育儿的繁重任务。大批工蜂出巢采蜜前先派出“侦察蜂”去寻找蜜源。侦察蜂找到距蜂箱100米以内的蜜源时,即回巢报信,除留有追踪信息外,还在蜂巢上交替性地向左或向右转着小圆圈,以“圆舞”的方式爬行。如果蜜源在距蜂箱百米以外,侦察蜂便改变舞姿,呈“∞”字,所以也叫“8字舞”或“摆尾舞”。如果将全部爬行路线相连,直线爬行的时间越长,表示距离蜜源越远。直线爬行持续1秒钟,表示距离蜜源约500米;持续2秒,则约l000米。侦察蜂在做这种表演时,周围的工蜂会伸出头上的触角争先与舞蹈者的身体碰撞,这也许是从它那里了解信息吧。侦察蜂跳的“摆尾舞”,不但可以表示距离蜜源的远近,也起着指定方向的作用。蜜源的方向是靠跳“摆尾舞”时的中轴线在蜂巢中形成的角度来表示的。如遇阴雨天,利用舞蹈定位的方法就有点失灵。蜜蜂还会及时变换指数,依靠天空反射的偏振光束来确定方位,及时回巢。人们也许要问,工蜂在黑洞洞的蜂箱里表演的各种舞蹈动作,其他同伙是怎样领会到的呢原来它们是利用头上颤抖的触角抚摸工蜂身体时,使“舞蹈语言”转换成“接触语言”而获得信息的。这种传递方法,有时也会失灵。为此它们还要利用翅的不断振动自发出不同频率的“嗡嗡”声,用来补充“舞蹈语言”的不足和加强语气的表达能力。
蜜蜂的主要天敌是胡蜂所有的蜜蜂都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在消化道中花蜜可以被转化成蜂蜜。所有的雌蜂都有一种刺。蜜蜂和大蜂(一种体积较大的、较圆的蜂,身子是黑色的)都是昆虫,但是这种种类的蜂大多数都是单独居住,有一些蜂住在别的蜜蜂的蜂窝里,并且从别的蜂那里获得食物。蜜蜂这个典型的群体有一个能产卵的蜂王,性别上未发展进化的雌蜂(工蜂);还有许多能生育的雄蜂。
根据种类的不同,工蜂的数量一般在12只到50000多只的范围内,它们收集花蜜和花粉,如果是蜜蜂,还会将花蜜和花粉传送到特定的地方,这要通过跳特殊而严格的舞蹈而获得。他们的职责包括酿蜜,做蜡状蜂房的巢室,这些都是为食物存储和幼虫居住,还有照顾蜜蜂和蜂王,守扩蜂巢。蜜蜂是一个多年生群体。将会不断地有新蜂王被抚养起来。老蜂王然后和一群工蜂离开蜂房到别的地方重建一个家。蜜蜂非常有用。因为他们也能像传花粉给植物的昆虫一样行动
蜜蜂属膜翅目、蜜蜂科。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态。
濒危现状
中蜂有7000万年进化史,在我国,中蜂抗寒抗敌害能力远远超过西方蜂种,一些冬季开花的植物如无中蜂授粉,必然影响生存,我国许多植物繁衍下来,中蜂功不可没。中蜂为苹果授粉率比西蜂高30%,且耐低温、出勤早、善于搜集零星蜜源,对保护我国生态环境意义重大。而洋蜂的嗅觉与我国很多树种不相配,因此不能给这些植物授粉,这将导致这些植物种类减少甚至灭绝,最终破坏生态环境。因此,拯救、保护中华蜜蜂已刻不容缓。
近年来,由于毁林造田、滥施农药、环境污染等因素,造成中蜂生存危机。除此而外,科研人员指出目前引入的意大利等国的洋蜂,是对中蜂最大的威胁。这些洋蜂对中华蜜蜂有很强的攻击力,且翅膀振动频率与中华雄蜂相似,导致中华蜜蜂误认,从而可以顺利进入蜂巢,还得到相当于同伴的待遇和饲喂。不同种群不能共存,洋蜂杀死中蜂蜂王不可避免。为此我国已在北京房山和黑龙江饶河建起相对封闭的中蜂、黑蜂保护区,并开始寻找野蜂,使中蜂不致灭绝。
近年,北京本土野生中华蜜蜂已经灭绝,而人工养殖的国内中华蜜蜂蜂王也开始由于不明原因死去,造成了中华蜜蜂(也称中蜂)种群的减少。中华蜜蜂起着重要的平衡生态作用,特别有利于高寒山区的植物,华北地区的很多树种都是早春或是晚秋开花的,还有的是零零星星开花的,如果没有中蜂,植物的受粉就会受到影响,这也是其它蜂种所不具备的特性。
一只优良的中蜂蜂王在产卵期每昼夜可产卵1500粒左右,它的平均寿命为3~5年,最长的可达8~9年。可是近些年蜂王的寿命越来越短了,有的竟活不到一个夏季。
然而20世纪末,中华蜜蜂在北方地区,黄河以北逐步减少了,长白山也只剩下几百群了。据了解,中华蜜蜂的减少,主要是蜂王由于不明原因死亡而造成的。
仅北京地区中华蜜蜂的数量就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4万多群,减少到了本世纪初的不足40群,已经到了濒危的程度。
可怕的是,中华蜜蜂一旦完全灭绝,会影响整个与之有关的植物共生生态系统的变化。近日,中国科学院有关人士为我们解开了蜂王之死的谜团,并且我国北方还建立了惟一的中华蜜蜂保护区。
中蜂节省饲料,这一可贵的优良特性能为人类提供更多的产品—蜂蜜。自然界中的各种动物都有其特有的越冬方式,蜜蜂是半蛰居营群体生活的昆虫。中蜂结团紧密,越冬期内往往叩掉巢脾下部大片巢房,结团在蜂巢下面的局部范围,蜂团集中而紧密。消耗少量饲料,少量运动产生微热,保持低限的生命活动,保持群体所需要的生存温度,这也是中蜂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形成的有利于种族生命延续的生活习性。
中蜂泌蜡能力强,经常毁弃自己苦心营造的巢脾,而不厌其烦地重新泌蜡造脾。这种喜新厌旧的生活习性,能随时应付在环境突变、天敌入侵时,迁居后及时营造新居,只有具备这种特性,才能保持在万变的自然环境中保存自己。客观上也起到精理蜂巢、减少细菌、病害在巢房滋生和污染,清除害虫的虫卵,保持群体的正常生活以及后代的健康发育。能使蜂王始终在新巢房产卵,卵虫在宽大的巢房里发育成长,培育出健壮的新个体,具有优生优育的客观效应。
中蜂个体小,吻较短,采集力虽然较低,但中蜂采集工作勤奋,抗寒能力较强,早出晚归,在9℃时就能正常采集活动,弥补了吻短、采集力低的不足。
中蜂分蜂性强,维持的群势比西蜂小,群体增长数量多,在生存斗争过程中生存机率大,这也是与生存斗争的另一种表现。
中蜂定向力较差,容易迷巢,这种习性是和长期在广阔的野外生活、群体间距大、接触机会少有关。这一习性对人为管理是不利的。中蜂群失王后,工蜂快速产卵现象,虽然是生存斗争中一种特殊现象,但必然`无法使该群体生命得到延续。
其他
泛指歌手李易峰的支持者。泛指影视明星杨幂的影迷。罗隐有诗题为《蜂》: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授粉应在核桃盛花初期到盛花期进行。
1、花粉的采集:从健壮树上采集发育成熟,基部小花开始散粉的雄花序放在通风干燥的室内摊开晾干,保持16-20摄氏度,待大部分雄花药开始散时,筛出花粉,装瓶待用。装瓶贮花粉心须注意通气、低温(2-5)度条件。否则,温度过高、密闭易发霉,授粉效果降低。为了适应大面积授粉的需要,可用淀粉将花粉加以稀释,同样可达到良好的效果。经试验,用1:10淀粉或滑石粉黧花粉授粉效果较好。
2、授粉适期:根据雌花开放特点,授粉最佳时期为柱头呈倒“八”字形张开、分泌黏液最多时(一般2-3天)。待柱头反转或柱头变色分泌物很少时,授粉效果显著显著降低。因此,掌握准确授粉时间很重要。因一株树上雌花期早晚相差7-15天。为高坐果率,应进行两次授粉。
3、授粉方法:可用双层纱布袋,内装1:10黧花粉或刚散粉雌花序,在上风头进行人工抖动。也可配成花粉水悬液(花粉:水=1:5000)进行喷授,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水中加入10%蔗糖和0。02%的硼酸。还可结合叶面喷肥进行授粉。
花粉采集方法
在雄花花序个别开始散粉时,于上午8时~10时采集山核桃雄花序,从生长健壮的成年树上采集基部将要散粉(花序由绿变黄)或刚刚散粉的粗壮花序上的小花,放在干燥的室内或无阳光直射的地方晾干,温度保持在20~25℃条件下,经1~2天即可散粉,然后将将花粉收集在指形管或小青霉素瓶中,盖严,置于2~5℃的低温条件下备用。花粉生活力在常温下,可保持5天左右。在3℃的冰箱中,可保持20天以上。瓶装花粉应适当透气,以防发霉而降低授粉效果。需要花粉量,465千克雄花序,阴干后可出花粉53千克,折合每千克287克。按抖擞花粉的方法计算,平均每株授粉28克。喷授花粉每株需要3克。
(一)分 布
福建山地、丘陵面积大。森林面积共达500万公顷(1990年),加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厚,广大山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蜜粉源植物,以及农作物、果树、蔬菜、瓜类,全省可供蜜蜂采用的蜜源植物共有500种以上。福建的主要山脉: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自东北走向西南,纵贯境内,造成该山脉南北两大区域气候条件差异,因此相应形成不同种类的蜜粉源植物分布区。
东南沿海地区,即从霞浦和宁德的东南部沿海地带经罗源、连江、福州、闽侯、闽清、水口、福清、莆田、仙游、永春、安溪、华安、南靖、永定的下洋等一线为界的东南部地区,包括漳州地区、厦门地区、泉州地区、莆田地区大部分、福州地区以及宁德地区小部分。该区属亚热带气候类型,为亚热带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该区土壤类型是亚热带典型的赤土性红壤,此外,还有赤土、砖红壤、黄壤、冲积土、水稻土、盐土等。该地区的蜜源植物种类繁多,粮油作物类主要有水稻、甘薯、玉米、油菜、芝麻、花生、蚕豆等;绿肥作物类主要有紫云英、田菁等;果树类主要有柑桔、荔枝、龙眼、橄榄、黄皮果、芒果、蒲桃、枇杷、香蕉、西番莲、柿、梨、桃、李、杏、葡萄等,近野生、半野生果树主要有山橄榄、板栗、桃金娘等;经济植物类和林木类主要有三叶橡胶、茶、油桐、千年桐、乌桕、大叶桉、柠檬桉、无患子、女贞、泡桐、攀枝花、珊瑚藤、柳、柽柳、八叶五加、马尾松、漆树、木荷、石楠、山乌桕、楠木、石栎、米槠、红栲、南岭栲、闽粤栲等;栽培蔬菜和瓜类主要有白菜、萝卜、芥菜、甘蓝等的留种部分,以及南瓜、西瓜、黄瓜、甜瓜、冬瓜、葫芦瓜等;其他野生草木蜜粉源主要有黄瑞木、野漆树、盐肤木、水苏、石齐宁、廊茵、辣蓼、箭蓼、益母草、金樱子、菝葜、古买卖、石斑木、岗柃、柃木等。此外,惠安以南沿海至东山的大陆海岸的淤泥海滩,有桐花树等红树林树种中的良好蜜源植物。
闽西北和闽中东地区,其南部界线是东南沿海地区的界线,北部界线自政和以南、建阳以南、顺昌桃花山与七合山、泰宁的大田、建宁的黄坊一线为界,包括宁德地区大部、建阳地区南部、三明地区和龙岩地区。该区属暖温带南部季风气候类型。土壤主要类型是红壤、黄壤、灰棕壤,兼有砂壤土、水稻土等。该区粮油作物类蜜粉源除甘薯外,基本与东南沿海地区相似;绿肥作物类蜜源有紫云英;果树类蜜粉源主要有柑桔、柿、桃、李、柰、板栗、枣、杏、梅等,闽清、尤溪等部分地区有少量橄榄、龙眼、西番莲、枇杷等;经济植物和林木类蜜粉源主要有乌桕、山乌桕、大叶桉、柠檬桉、无患子、千年桐、油桐、泡桐、女贞、木荷、茶、楠木、石栎、红栲、闽粤栲、米槠、青岗栎、格氏栲、甜槠、马尾松等;栽培蔬菜瓜类蜜粉源,其种类与东南沿海地区相同;其它草木蜜粉源主要有黄瑞木、柃木、盐肤木、漆树、山苍子、毛冬青、白花笼、水苏、益母草、杜鹃花、乌饭、金樱子、蓟类及蓼属植物等。
1中的植物名:铁冬青, 冬青科冬青属,常绿灌木或乔木,高可达20米,胸径达1米;树皮灰色至灰黑色。
2是否为蜜源植物:蜜源植物指能为蜜蜂提供花蜜、蜜露的植物,铁冬青也是蜜源植物。
3药用功效:铁冬青是一种中药,又名救必应、熊胆木,也叫红熊胆。它的茎、叶皆味苦,性寒,皮和叶都可作药,能清凉解渴和镇痛。据说两广地区到夏季常见在街头摆卖的清凉解渴饮料“王老吉”茶,就是用铁冬青的皮、叶加上茅草根和甘草等熬制成的。用铁冬青叶煎茶喝,还可治喉痛和风热头痛病。
4铁冬青
怎样判断蜜蜂要分巢
蜜蜂一般分巢会在下午1点到4点的时候进行,但是在其他时间段进行的也有,主要是要注意观察,如果突然发现蜂箱外面不远处某空旷地带突然多了很多蜜蜂在聚集,很有可能就是要分箱了。
蜜蜂分箱有很多原因,但是最主要的是,蜂箱内可能有两只蜂王,所以要避免蜜蜂分箱,就要及时移除一只不太强壮的蜂王就好了。蜜蜂出离巢穴还有可能是巢穴内有很多巢虫,或者是内部环境恶化,不再适宜蜜蜂居住,所以它们要去寻找另一个合适的居所。
若要给蜜蜂分箱,只需要把一只蜂王连同几张子脾一起放入另一个蜂箱就可以了,但是要注意把原来的蜂箱与分完后的蜂箱隔一定的距离,以防新箱内的蜜蜂飞回原来的巢穴。
以上的只是一点小小的经验,希望对你有用。谢谢!
蜜蜂怎样分巢还有蜂王是长什么样的,求解答,请给我一些
如果不是你自己养的蜜蜂就不太可能把蜂王给引出来。除非是家养的,在快分笼时会有两个蜂王,可以趁一只没有成形时慢慢拔开工蜂,然后把它给捉出来。
电线杆里有蜜蜂巢怎么把他们赶出来,活捉蜂王
你好!这还不简!用火烟薰。过后,蜜蜂们会不敢再次接触,迫使它们离开后,这时便可逋捉蜂王了。但是此项工作必须要在晚间进行!谢谢!
急,在蜂巢中如何捉蜂王
点着一根菸,然后把烟往蜜蜂堆里吹,蜜蜂怕烟,躲开,抓住蜂王,放到事先准备好的中空的枯树干中,或者木箱子里。其他的就去了,。。。
晚上怎样在巢里抓蜂王?
拿把香,再拿个手电就行了
如何在一窝蜜蜂中培育新的蜂王
养蜂管理中的育王体会阐述如下。
一、要选择适宜本地区的蜂种育王。可以从正规的种蜂场引种,也可以从本场择优移虫培育,最好每隔两年就从外地引进一次种王,以免种性退化。
二、有了好的种王也不一定就能育出好王来,还必须有好的或辅助的蜜粉源,这是培育好王的又一个主要条件。如外界蜜粉条件差则不能育王,蜜粉源条件一般时,则每天傍晚要进行奖饲。
有了上述两个条件还不够,还必须利用大卵育王,大卵育出的蜂王,初生体重大,发育好。大卵是怎样得到的呢首先要将种王用竹丝笼囚禁5—10天,移虫前4至5天放开种王开始产卵,放王后4天内所产的卵的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以后随产卵量增多而逐渐变小。
四、选择强群育王,强群各方面条件都较优良。12框足蜂以上,巢内蜜粉充足的、有王群育王最好。将原蜂王限制在巢箱内,选1至2张小幼虫脾,先将育王框带王台放在两幼虫脾中间清理4至6小时,取出移入2日龄小幼虫促其接受,只要能接受几个就行。24小时后取出,把幼虫去掉,用毛笔将每个需移虫的王台用所接受的蜂王浆涂刷,随即移入适宜的12小时以内的小幼虫。如所育处女王在移虫后第11天出房的,质量不会太好,只有在第12天的下午或夜间出房的是最佳处女王。
五、组织交尾群,以1至2框蜂为好,蜜粉要足。群势较大会浪费工蜂的哺育力,对全场的发展和生产不利。在处女王出房前1天,把王台安放在交尾群的蜂多有蜜处,处女王出房后如有残肢和体格较小的应立即予以淘汰。处女王交尾产卵一般是在出房后第9至-11天,个别的十二三天,超过半月交尾的处女王也应淘汰。处女王开始产卵后,到底是否是一只好王还要看产卵后表现
六、是否是一只好王还得看产卵以后各方面的表现才能确定。在交尾群中,产满1脾卵后应立即提出与强群中的空脾对换,连产4脾卵后将其诱入到生产群中进一步作性能考察。在生产群中产卵、产蜜、产浆、产花粉等都不低于同群势的产量,甚至更高,此只新王才能定为一只好王。
蜜蜂分家飞到树上,怎么引诱蜂王入新蜂巢
你可以把带有蜂蜜的巢脾放到蜂群处引诱蜜蜂上脾;如无巢脾,用帽子掏点蜂蜜也可以。
蜜蜂出了新蜂王蜂巢会有怎样的变化
楼上说的不错,一个蜂王的结果是三个原因造成的:
1有些雌蜂从幼虫时就一直用蜂王浆喂养,这些蜂不出意外的话长大后就会成长为蜂王,而其他的工蜂等则是用正常的花蜜喂。
2一般来说,同时会有几个蜂王被养育著,但一旦一个蜂王发育完成,从巢室中出来他会干两件事,第一是将其他还没发育成熟的蜂王咬死,保证这一批孕育的蜂王中只有她一个。第二是会很快将上任蜂王赶出蜂群,这就是所谓的蜜蜂分群。一般来说上任蜂王走的时候会带走大概1/3的蜜蜂,还会带走三天的蜂蜜干粮为建立新的蜂群做初期准备,养蜂人为了避免蜜蜂分群,一般会控制蜂王,单独软禁,需要更换时通常是买蜂王,而工蜂自己做的蜂王台(培养蜂王所用)也会被破坏掉。
3在在任蜂王还有产卵能力的时候(三年左右),她会分泌一种特殊的物质,既可以防止其他雌蜂发育出具有生育能力,也可以阻挠蜂王的产生,一旦有可能的蜂王产生,她会迅速将其“清理”掉。但如果在任蜂王健康欠佳或者已经没有生育能力,这时候侍候的工蜂能很快将这个信息传递给整个蜂群,这时候一些工蜂就会背著蜂王培养新的蜂王,另一个循环就出现了。
人工分巢邑是先分蜂王还是先分王台。
在还是王台的时候就要分蜂;要不然的话老蜂王就容易跑或者被咬死;勿忘点采纳。多多点赞3896
1、关于埋根繁殖,富贵树主要靠树根繁殖,成活率很高,一般情况下可以达到90%以上,富贵树移植前先定根保存,大约都在秋季落叶以后,选择松散潮湿的沙土,湿度要求较高,不能太干,会使根干枯,也不能太湿,否则将会根烂,定根保存完成后,到次年三四月份的时候,就可以移植了。
2、关于枝条扦插,枝条扦插时间和埋根育苗时间相同,也可以稍微早一点。需要选取直径8-20毫米木质化的硬枝,剪成十五厘米长的插条,上面的切口剪平,距离芽包1-2厘米,下面的切口剪成四十五度的斜口,距离芽包五厘米,分上和下端以五十根为一捆,用五十毫克生根粉液浸泡下面的端口3-4小时之后再捞出备用。等树苗长出以后,先打孔使苗露出,然后用土覆盖,用来保持小树苗必须的温度,等待几日后,温度升高,高温前去除地膜,施肥,适当浇水,清理侧杈。
3、关于富贵树的花果,富贵树没有种子,无性繁殖,虽然它开出的花很漂亮,它繁殖主要靠根,枝条,嫁接。富贵树的花呈红色,有着特别鲜艳的颜色,所以在园林中你可以一眼就看见它。富贵树在后期管理上简单方便,容易打理,适合观赏园林的使用。富贵树的生命力特别的顽强,水培养都可以长得很好,是夏天和秋天蜜蜂采集蜜粉的来源。也可以在气候干燥地区造林,固沙,防风,能有效的治理水土流失的现象,投资小,易管理,回报高,见效快。它有观赏、绿化、保持土壤、固定沙土的优质树种,是一种值得栽种的植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