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帝国的终结》([美] 西恩·麦克米金)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3g4g
书名:奥斯曼帝国的终结
作者:[美] 西恩·麦克米金
译者:姚志宏
豆瓣评分:73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8-1
页数:594
内容简介:
1911-1923年之间,一系列战争逐渐吞噬了奥斯曼帝国及其属国。人们都觉得自己已经很了解这段历史,但其实他们知道的还远远不够,本书作者西恩•麦克米金根据最新披露的资料向我们展示了一段崭新的关于奥斯曼帝国的历史。根据作者对今年来公开的奥斯曼和俄国档案的突破性研究发现,《奥斯曼帝国的终结》揭露出时至今日仍然影响着战后中东地区不稳定新局势的战略深层原因。
通过令人惊叹的讲故事能力,麦克米金以奥斯曼帝国的角度重新创造书写了一段史诗。最难能可贵的是,在描述多重复杂、有多个交战方的战争时,他可能秉持一名真正学者的克制,对各方保持中立的态度。
另一方面,麦克米金在本书中出色地重构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以及随之而来的奥斯曼帝国的倾覆,记录了现代土耳其的诞生以及其他国家如何瓜分帝国的领土,对奥斯曼帝国灭亡过程中的种族、宗教屠杀,人口强制迁徙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通过本书,现代中东各方面问题的源头得以为大众所知。
---------------
01《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02《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美]约翰·R 麦克尼尔
03《革命的年代:1789—1848》[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4《资本的年代:1848—1875》[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5《帝国的年代:1875—1914》[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6《极端的年代:1914—1991》[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7《守夜人的钟声:我们时代的危机和出路》[美]丽贝卡·D 科斯塔
08《1913,一战前的世界》[英]查尔斯·埃默森
09《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法]费尔南·布罗代尔
10《基因传:众生之源》(平装+精装)[美]悉达多·穆克吉
11《一万年的爆发:文明如何加速人类进化》[美]格雷戈里·柯克伦 [美]亨利·哈本丁
12《审问欧洲:二战时期的合作、抵抗与报复》[美]伊斯特万·迪克
13《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美] 艾尔弗雷德·W 克罗斯比
14《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平装+精装)[美]雅克·巴尔赞
15《瘟疫与人》[美]威廉·麦克尼尔
16《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美]威廉·麦克尼尔
17《奥斯曼帝国的终结:战争、革命以及现代中东的诞生,1908—1923》[美]西恩·麦克米金
18《科学的诞生:科学革命新史(上下册)》(平装+精装)[美]戴维·伍顿
19《内战,观念中的历史》[美] 大卫•阿米蒂奇
20《第五次开始》[美]罗伯特·L 凯利
21《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平装+精装)[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
22《黑暗大陆:20世纪的欧洲》[英]马克·马佐尔
23《现实主义者的乌托邦:如何开创一个理想世界》[荷]罗杰·布雷格曼
24《民粹主义大爆炸:经济大衰退如何改变美国和欧洲政治》[美]约翰·朱迪斯
25《自私的基因(40周年纪念版)》(平装+精装)[英]理查德·道金斯
26《权力与文化:日美战争1941—1945》[美]入江昭
27《犹太文明:比较视野下的犹太历史》[美] SN艾森斯塔特
28《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美]尼尔·波兹曼
29《黑火药时代:中国、军事创新与世界史上的西方崛起》[美]欧阳泰
30《当代欧洲史》[美]斯图尔特·休斯
31《从航海图到世界史:海上道路改变历史》[日]宫崎正胜
32《1491:前哥伦布时代美洲启示录》[美]查尔斯·曼恩
33《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美]查尔斯·曼恩
34《专家之死》[美]托马斯·尼克尔斯
35《大历史与人类的未来》[荷]弗雷德·斯皮尔
……后续新品,敬请关注……
------------------------------
编辑推荐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推荐,2015年纽约军事论坛亚瑟·古德泽特图书奖获奖图书。内忧外患时,一次次充满艰辛和血腥的改革,奥斯曼帝国的终结,现代中东的诞生。
1 一本理清现代中东问题源头的重要历史著作。
2 2015年纽约军事论坛亚瑟·古德泽特图书奖获奖图书。
3 被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誉为“对奥斯曼帝国的精心研究和探索”。
4 作者高超的叙事能力将奥斯曼帝国晚期纷繁复杂的诸多事件编织为一个引人注目且见解独到的故事。
5 见识丛书,装帧设计精美,内容独到深刻,有颜值,有内涵。
------------------------------
名家推荐
对奥斯曼帝国进行了精心研究和探索,奥斯曼帝国的解体使当代中东的局势变得复杂化。 这本书解释了现代土耳其,伊拉克和叙利亚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该地区的分裂如何影响其未来。学者和关心中东局势的人都将从阅读本书中受益。——亨利·基辛格,美国前国务卿
一次更深度的解释……书中独到以及富有感染力的部分要数安纳托利亚东部和高加索地区的俄罗斯人与土耳其人之间的战斗。麦克米金先生对这段历史的与其他历史学家相比独树一帜。 首先,他对当时土耳其官方深表同情,他的视角更接近当时土耳其的官方路线,而不是后期一些勇敢的土耳其自由派所采取的修正主义,自我批评的方式。 其次,在研究沙皇档案的基础上,他对俄罗斯帝国的思想有了一些不同寻常的见解。 麦克米金的作品为读者带来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修正焦点。——《经济学人》
一本有价值的学术作品……麦克米金通过奥斯曼和俄罗斯档案中以前不为人知的资料,谴责我们今天所面对的中东局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英法两国在1916年“赛克斯 - 皮科特协议”中作出的决定的遗产。——《图书馆期刊》
权威性的作品……通常人们的注意力都在西方,但在东方奥斯曼帝国舞台上发生的事件细节同样需要关注……麦克米金认为,当战争升级时,各方首脑都被自己的短视和先入为主的的偏见阻碍,军事方面动作轻易地粉碎了任何理性的建议和规划……对想要进一步了解现代小亚细亚面对的破坏和混乱的人来说,麦克米金扣人心弦的故事叙述风格和文学派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资源。——《出版人周刊》
发人深思虽然大多数关于现代土耳其诞生的故事都是一派欣欣向荣,但麦克米金看到了奥斯曼帝国时断时续的崩溃,以及俄国革命后的短暂成功,这些成就揭示了奥斯曼帝国与德国盟友之间敌对行动的深层原因。——《科克斯》杂志
传统上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研究集中在欧洲西部的战壕战争中,西恩•麦克米金则将突破性的档案研究和天才的历史叙述结合起来,讲述了“一战”中东方的故事。 从布尔什维克革命到亚美尼亚的种族灭绝,麦克凯恩把历史上最伟大的冲突之一的戏剧性和世界性的动荡事件编织成一个引人注目和有独到见解的故事。 正如莱昂·托洛茨基,凯末尔·阿塔图尔克和温斯顿·丘吉尔这样的人物在这些页面上跨越或者在某些情况下悄悄溜走,读者将从新的角度看到一些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关于第一次世界的战的书有很多,但很少有作品像本书一样重要且好读。——沃尔特•拉塞尔•米德,《上帝与黄金 : 英国、美国与现代世界的形成》作者
西恩•麦克米金的《奥斯曼帝国的终结》像是一块土耳其软糖,旧帝国的味道、气味和记忆融汇在一段新的历史中。……作者以惊人的独创方式将所有大众熟悉但不连贯的线索汇集在一起:青年土耳其党、巴尔干战争、奥斯曼-德国联盟、加里波利、伊拉克、在高加索地区与俄罗斯惨烈的也是被遗忘的战争、对亚美尼亚的种族灭绝、黑海海战、阿拉伯劳伦斯的传奇故事。这本书填补了战争中被忽视的一面,追溯了现代中东的出现。——杰弗里•瓦夫罗,《哈布斯堡的灭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奥匈帝国的解体》作者
这是一部真正的历史学术壮举,为现代中东的起源提供出一种新解读和独特见解”——罗杰·克劳利,《地中海三部曲》作者
西恩•麦克米金呈现出一幅地狱般的全景图,描述了十二年来奥斯曼帝国的崩溃,以及其直到今天给世界带来的一些问题。——诺曼·斯通,《土耳其简史》作者
作者简介:
西恩•麦克米金(Sean McMeekin) 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现执教于土耳其的科赫大学。 作者以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见长,其所著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俄国起源》获得一战研究协会图书奖,《奥斯曼帝国与德国对世界权力的追求》一书获得欧洲研究协会图书奖。另著有《一战倒计时》由新华出版社2013年翻译出版。
---------------
译者简介
姚志宏,毕业于南京大学英语系,现居西安,业余从事翻译和写作。
梁实秋(1903.1.-198711.3)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
1915年秋考入清华大学。在该校高等科求学期间开始写作。第一篇翻译小说《药商的妻》1920年9月发表于《清华周刊》增刊第6期。第一篇散文诗《荷水池畔》发表于1921年5月28日《晨报》第7版。1923年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回国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第二年到上海编辑《时事新报》副刊《青光》,同时与张禹九合编《苦茶》杂志。不久任暨南大学教授。
最初他崇尚浪漫主义,发表不少诗作。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时受新人文主义者白壁德影响较深。他的代表性论文《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1926年在《晨报副镌》发表,认为中国新文学存在浪漫主义混乱倾向,主张在理性指引下从普遍的人性出发进行文学创作。1930年,杨振声邀请他到青岛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长。1932年到天津编《益世报》幅刊《文学周刊》。1934年应聘任北京大学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1935年秋创办《自由评论》,先后主编过《世界日报》副刊《学文》和《北平晨报》副刊《文艺》。
七七事变,离家独身到后方。1938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到重庆编译馆主持翻译委员会并担任教科书编辑委员会常委,年底开始编辑《中央日报》副刊《平明》。抗战胜利后回北平任师大英语系教授。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后改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后兼系主任,再后又兼文学院长。1961年起专任师大英语研究所教授。1966年退休。
40岁以后着力较多的是散文和翻译。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从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辑。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了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
著作书目:
《冬夜草儿评论》(评论)与闻一多合著,1923(自费刊印)
《浪漫的与古典的》(评论集)1927,新月
《骂人的艺术》(杂文集)1927,新月
《文学的纪律》(评论集)1928,新月
《偏见集》(评论集)1934,台正中
《约翰孙》(评论)1934,商务
《雅舍小品》(散文集)1949,台正中
《实秋自选集》1954,台北胜利书局
《谈徐志摩》(散文)1958,远东
《梁实秋选集》1961,台北新陆出版社
《清华八年》(散文)1962,重光
《秋室杂文》1963,文星
《文学因缘》(散文)1964,文星
《谈闻一多》(散文)1967,传记文学
《秋室杂忆》(散文)1969,传记文学
《略谈中西文化》1970,台北进学书局
《实秋杂文》1970,仙人掌
《关于鲁迅》1970,台北爱眉出版社
《实秋文存》1971,蓝灯
《西雅图杂记》(散文)1972,远东
《雅舍小品续集》 1973,台正中
《看云集》(散文)1974,志文
《槐园梦忆》(散文)1974,远东
《梁实秋自选集》 1975,黎明
《梁实秋论文学》 1978,时报
《梁实秋札记》1978,时报
《白猫王子及其他》(散文)1980,九歌
《雅舍小品》(3、4集)1982一1986,台正中
《雅舍杂文》 1983,台正中
《雅舍谈吃》(散文集)1986,九歌
《英国文学史》1985,台北协志工业丛书出版公司
翻译书目:
《阿伯拉与哀绿绮斯的情书》(散文集)英国密尔顿著,1928,新月
《结婚集》(短篇小说集)瑞典斯特林堡著,1930,中华
《潘彼得》(小说)英国巴利著,1930,商务
《西塞罗文录》 罗马西塞罗著,1933,商务
《职工马南传》(长篇小说)英国哀里奥特著,1932,商务
《威尼斯商人》(剧本)英国莎土比亚著,1936,商务
《奥赛罗》(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1936,商务
《哈盂雷特》(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1936,商务
《暴风雨》(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 1937,商务
《吉尔菲先生之情史》1944,黄河书局
《情史》英国乔治艾略特著,1945,重庆黄河出版社
《咆哮山庄》(长篇小说)英国 E勃朗特著,1955,台商务
《百兽图》英国奥威尔著,1956,台正中
《莎士比亚戏剧集20种》 1967,文星
《雅舍译丛》(诗文集)1985,皇冠
《莎士比亚全集》(戏剧37集、诗3集)1986,远东
~~~~~~~~~~~~~~~~~~~~~~~~~
~~~~~~~~~~~~~~~~~~~~~~~~~
梁实秋与鲁迅
关于鲁迅
梁实秋
近来有许多年青的朋友们要我写一点关于鲁迅的文字。为什么他们要我写呢?我揣想他们的动机大概不外几点:一、现在在台湾,鲁迅的作品是被列为禁书,一般人看不到,越看不到越好奇,于是想知道一点这个人的事情。二、一大部分青年们在大陆时总听说过鲁迅这个人的名字,或读过他的一些作品,无意中不免多多少少受到***及其同路人关于他的宣传,因此对于这个人多少也许怀有一点幻想。三、我从前曾和鲁迅发生过一阵笔战,于是有人愿意我以当事人的身份再出来说几句话。
其实,我是不愿意谈论他的。前几天陈西滢先生自海外归来,有一次有人在席上问他:“你觉得鲁迅如何?”他笑而不答。我从旁插嘴,“关于鲁迅,最好不要问我们两个。”西滢先生和鲁迅冲突于前(不是为了文艺理论),我和鲁迅辩难于后,我们对鲁迅都是处于相反的地位。我们说的话,可能不公道,再说,鲁迅已经死了好久,我再批评他,他也不会回答我。他的作品在此已成禁书,何必再于此时此地“打落水狗”?所以从他死后,我很少谈论到他,只有一次破例,抗战时在中央周刊写过一篇“鲁迅和我”。也许现在的青年有些还没有见过那篇文字,我如今被催逼不过,再破例一次,重复一遍我在那文里说过的话。
我首先声明,我个人并不赞成把他的作品列为禁书。我生平最服膺伏尔德的一句话:“我不赞成你说的话,但我拼死命拥护你说你的话的自由。”我对鲁迅亦复如是。我写过不少批评鲁迅的文字,好事者还曾经搜集双方的言论编辑为一册,我觉得那是个好办法,让大家看谁说的话有理。我曾经在一个大学里兼任过一个时期的图书馆长,书架上列有若干从前遗留下的低级的**书刊,我觉得这是有损大学的尊严,于是令人取去注销,大约有数十册的样子,鲁迅的若干作品并不在内。但是这件事立刻有人传到上海,以讹传讹,硬说是我把鲁迅及其他左倾作品一律焚毁了,鲁迅自己也很高兴的利用这一虚伪情报,派作我的罪状之一!其实完全没有这样的一回事。宣传自宣传,事实自事实。
鲁迅本来不是***徒,也不是同路人,而且最初颇为反对当时的左倾分子,因此与创造社的一班人龃龉。他原是一个典型的旧式公务员,在北洋军阀政府中的教育部当一名佥事,在北洋军阀政府多次人事递换的潮流中没有被淘汰,一来因为职位低,二来因为从不强出头,顶多是写一点小说资料的文章,或从日文间接翻译一点欧洲作品。参加新青年杂志写一点杂感或短篇小说之后,才渐为人所注意,终于卷入当时北京学界的风潮,而被章行严排斥出教育部。此后即厕身于学界,在北京,在厦门,在广州,所至与人冲突,没有一个地方能使他久于其位,最后停留在上海,鬻文为生,以至于死。
鲁迅一生坎坷,到处“碰壁”,所以很自然的有一股怨恨之气,横亘胸中,一吐为快。怨恨的对象是谁呢?礼教,制度,传统,政府,全成了他泄忿的对象。他是绍兴人,也许先天的有一点“刀笔吏”的素质,为文极尖酸刻薄之能事,他的国文的根底在当时一般白话文学作家里当然是出类拔萃的,所以他的作品(尤其是所谓杂感)在当时的确是难能可贵。他的文字,简练而刻毒,作为零星的讽刺来看,是有其价值的。他的主要作品,即是他的一本又一本的杂感集。但是要作为一个文学家,单有一腹牢骚,一腔怨气是不够的,他必须要有一套积极的思想,对人对事都要有一套积极的看法,纵然不必即构成什么体系,至少也要有一个正面的主张。鲁迅不足以语此。他有的只是一个消极的态度,勉强归纳起来,即是一个“不满于现状”的态度。这个态度并不算错。北洋军阀执政若干年,谁又能对现状满意?问题是在,光是不满意又当如何?我们的国家民族,政治文化,真是百孔千疮,怎么办呢?慢慢的寻求一点一滴的改良,不失为一个办法。鲁迅如果不赞成这个办法,也可以,如果以为这办法是消极的妥协的没出息的,也可以,但是你总得提出一个办法,不能单是谩骂,谩骂腐败的对象,谩骂别人的改良的主张,谩骂一切,而自己不提出正面的主张。而鲁迅的最严重的短处,即在于是。我曾经写过一篇文字,逼他摊牌,那篇文章的标题即是“不满于现状”。我记得我说:“你骂倒一切人,你反对一切主张,你把一切主义都褒贬的一文不值,你到底打算怎样呢?请你说出你的正面主张。”我这一逼,大概是搔着他的痒处了。他的回答很妙,首先是袭用他的老战术,先节外生枝的奚落我一番,说我的文字不通,“褒”是“褒”,“贬”是“贬”,如果不作为贬用,贬字之上就不能加褒,(鲁迅大概是忘记了红楼梦里即曾把“褒贬”二字连用,作吹毛求疵解,北方土语至今仍是如此。)随后他声明,有一种主义他并没有骂过。我再追问他,那一种主义是什么主义?是不是共产主义?他不回答了。(当面对被揭出的人生黑暗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智者将以深思,回省自身,然后择法改之;愚者不谋自赎,反指责对方不详细告知自己哪里是坦途。----宇慧按)
不要以为鲁迅自始即是处心积虑的为***铺路。那不是事实,他和***本来没有关系,他是走投无路,最后逼上梁山。他从不批评共产主义,这也是不假的,他敞开着这样一个后门。所以后来***要利用他来领导左翼作家同盟时,一拍即合。事实上,鲁迅对于左倾分子的批评是很严厉的,等到后来得到***的青睐而成为左翼***的时候,才停止对他们的攻击。大约就在这个时候,他以生硬粗陋的笔调来翻译俄国***的“文艺政策”。这一本“文艺政策”的翻译,在鲁迅是一件重要事情,这很明显的表明他是倾向于***了。可是我至今还有一点疑心,这一本书是否鲁迅的亲笔翻译,因为实在译得太坏,鲁迅似不至此,很可能的这是***的文件硬要他具名而他又无法推卸。这一文件的寿命并不长,因为不久俄国的文艺界遭受大整肃,像卢那卡尔斯基,普列汉诺夫,玛耶卡夫斯基,全都遭受了最悲惨的命运,上海的“普罗文艺运动”亦即奉命偃旗息鼓,所谓“左翼作家同盟”亦即奉命匿迹销声,这一段戏剧式的转变之经过详见于伊斯特曼所著之“穿制服的艺术家”一书。经过这一段期间,鲁迅便深入***的阵营了。
在这个时候,我国东北发生了中东路抗俄事件。东北的军阀割据,当然是谁也不赞成的。可是当我们中国的官兵和苏俄帝国主义发生了冲突,而且我们的伤亡惨重,国人是不能不表关切的。这对于中国***及其同情者是一个考验。我很惊奇的在上海的马路旁电线干及各处的墙壁上发现了他们的标语“反对进攻苏联!”我很天真的提出了询问:是中国人进攻苏联,还是苏联侵入了中国?鲁迅及其一伙的回答是:中国军阀受帝国主义的唆使而进攻苏联。经过这一考验,鲁迅的立场是很明显的了。
鲁迅没有文艺理论,首先是以一团怨气为内容,继而是奉行苏俄的文艺政策,终乃完全听从苏俄及***的操纵。这种判断句毫无力度。
鲁迅死前不久,写过一篇短文,题目好像就是“死”,他似乎感觉到不久于人世了,他在文里有一句话奉劝青年们,“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们也不必以人废言,这句话便是:“切莫作空头文学家。”何谓空头文学家?他的意思是说,文学家要有文学作品,不是空嚷嚷的事。这句话说的很对。随便写过一点东西,便自以为跻身文坛,以文学家自居,这样的人实在太多了,怪不得鲁迅要讽刺他们。可是话说回来,鲁迅也讽刺了他自己。鲁迅死后,马上有人替他印全集,因为他们原是有组织的、有人、有钱、有机构,一切方便。猩红的封面的全集出版了,有多少册我记不得了,大概有十几册到二十册的光景。这不能算是空头文学家了。然而呢,按其内容则所有的翻译小说之类一齐包括在内,打破了古今中外的通例。鲁迅生前是否有此主张,我当然不知道,不过把成本大套的翻译作品也列入全集,除了显着伟大之外,实在没有任何意义。幸亏鲁迅翻译了戈果里的“死魂灵”而未及其他,否则戈果里的全集势必也要附设在鲁迅全集里面了。
鲁迅的作品,我已说过,比较精彩的是他的杂感。但是其中有多少篇能成为具有永久价值的讽刺文学,也还是有问题的。所谓讽刺的文学,也要具备一些条件。第一、用意要深刻,文笔要老辣,在这一点上鲁迅是好的。第二、宅心要忠厚,作者虽然尽可愤世嫉俗,但是在心坎里还是一股爱,而不是恨,目的不是在逞一时之快,不在“灭此朝食”似的要打倒别人。在这一点上我很怀疑鲁迅是否有此胸襟。第三、讽刺的对象最好是一般的现象,或共同的缺点,至少不是个人的攻讦,这样才能维持一种客观的态度,而不流为泼妇骂街。鲁迅的杂感里,个人攻讦的成分太多,将来时移势转,人被潮流淘尽,这些杂感还有多少价值,颇是问题。第四、讽刺文虽然没有固定体裁,也要讲究章法,像其他的文章一样,有适当的长度,有起有讫,成为一整体。鲁迅的杂感多属断片性质,似乎是兴到即写,不拘章法,可充报纸杂志的篇幅,未必即能成为良好的文学作品。以上所讲也许是过分的苛责,因为鲁迅自己并未声明他的杂感必是传世之作,不过崇拜鲁迅者颇有人在,似乎不可不提醒他们。
在小说方面,鲁迅只写过若干篇短篇小说,没有长篇的作品,他的顶出名的“阿Q正传”,也算是短篇的。据我看,他的短篇小说最好的是“阿Q正传”,其余的在结构上都不像是短篇小说,好像是一些断片的零星速写,有几篇在文字上和情操上是优美的。单就一部作品而论,“阿Q正传”是很有价值的,写辛亥前后的绍兴地方的一个典型的愚民,在心理的描绘上是很深刻而细腻。但是若说这篇小说是以我们中国的民族性为对象,若说阿Q即是典型的中国人的代表人物,我以为那是夸大其辞,鲁迅自己也未必有此用意。阿Q这个人物,有其时代性,有其地方性。一部作品,在艺术上成功,并不等于是说这个作家即能成为伟大作家。一个伟大作家的作品,必须要有其严肃性,必须要有适当的分量,像“阿Q正传”这样的作品似乎尚嫌不够把它的作者造成一个伟大作家。有一次肖伯纳来到上海,上海的所谓作家们便拥出我们的“伟大作家”鲁迅翁来和他会晤,还照了一张像在杂志上刊出来,一边站着的是一个身材高大须发银白的肖伯纳,一边站着的是身材弱小头发蓬□的鲁迅,两相对照,实在不称,身量不称作品的数量分量也不称。这种比较倒实在有胡搅蛮缠之嫌。
在文学的研究方面,鲁迅的唯一值得称道的是他的那本“中国小说使略”,在中国的小说方面他是下过一点研究的功夫的,这一本书恐怕至今还不失为在这方面的好书。我以为,至少这一本书应该提前解禁,准其流通。此外,我看不出他有什么别的贡献。有人说,他译过不少欧洲弱小民族的文学作品。我的知识太有限,我尚不敢批评那些所谓“弱小民族”的文学究竟如何。不过我想,鲁迅的翻译是从日文转译的,因此对于各民族的文学未必有适当的了解,并且鲁迅之翻译此类文学其动机可能是出于同情,对被压迫民族的同情,至于其本身的文学价值,他未必十分注意。
五四以来,新文艺的作者很多,而真有成就的并不多,像鲁迅这样的也还不多见。他可以有更可观的成就,可惜他一来死去太早,二来他没有健全的思想基础,以至于被***的潮流卷去,失去了文艺的立场。一个文学家自然不能整天的吟风弄月,自然要睁开眼睛看看他的周围,自然要发泄他的胸中的积愤与块垒,但是,有一点颇为重要,他须要“沉静的观察人生,并观察人生的整体。”(To see life steadilyand see it whole)。这一句话是英国批评家阿诺得Matthew Arnold批评英国人巢塞Chaucer时所说的话。他说巢塞没有能做到这一点,他对人生的观察是零星的局部的肤浅的。我如果要批评鲁迅,我也要借用这一句名言。鲁迅的态度不够冷静,他感情用事的时候多,所以他立脚不稳,反对他的以及有计划的给他捧场的,都对他发生了不必要的影响。他有文学家应有的一支笔,但他没有文学家所应有的胸襟与心理准备。他写了不少的东西,态度只是一个偏激。
国民党中央军最精锐部队-中国宪兵
在1934年国民党政府的阅兵大典上,有一支神奇的部队突然走过了各国公使的视线,这是一支大约有四千人的队伍,却是完全的德国军队装束,配备的也是当时最先进的德国全自动式冲锋枪。凡是稍微有一点军事常识的人都可以看出,这是一支具有极强战斗力的部队。当这支部队向委员长致意的候,具当时的国民政府秘书邵则明多年后回忆:“当时,英国大使面容惊愕,日本大使面色苍白,德国大使微笑着对法国大使说,这是我们德国人训练出的军队。美国大使叹服的说,这是中国两支最好的部队之一,德国大使不服气的反问,在中国还有哪一支部队还可以与他们抗衡?美国大使感慨的说,只有一支,那就是成吉思汗的部队。”
这支神秘部队,就是南京国民政府自1927年起倾尽国力秘密组建,并于1933年邀请纳粹德国特种部队教官进行训练而成的王牌特种部队?委员长特别卫队。代号中国宪兵!
据1946年日本女间谍川岛芳子交代,1934年国民政府国庆阅兵后仅三十分钟,日本情报机关就接到了土肥原从南京发来的密电,上面只有一句话:中国宪兵现身南京,战斗力极其强大。
中国宪兵的前身,大体可以上溯到北伐战争中的叶挺的“铁军”,随着国民政府统治的巩固,蒋介石于1927年开始了对全国 200 万军队的选拔工作,经过层层严格筛选,组成了一支8000人左右的卫队。卫队的成员个个身怀绝技,以一挡百。1933年,随着国民政府与德国法西斯的关系日益密切,应将介石希特勒秘密派遣纳粹冲锋队王牌教官勃罗姆来华,进行中国宪兵的秘密训练工作,在勃罗姆的严格训练下,又有近4000士兵遭到淘汰。至此,中国宪兵正式形成。在德国教官近乎法西斯手段的严酷训练和几乎先进到牙齿的德式武装装备下,他们如虎添翼,终于成为了中国乃至整个东北亚最为精锐的部队。
据传闻,在蒋介石围剿红军行动最为艰苦的时候,国民政府不止一次动过调动中国宪兵进攻苏区的念头,只是蒋介石担心伤亡过大,得不偿失,才使这项决定终于搁浅。不过,在第五次围剿的初期,中国宪兵确实已经受命开赴了江西地区,只是因为苏区的迅速失
陷,才使得他们没有派上用场。
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在江南战场上,中日双方几乎集中了最精锐的兵力。中国宪兵也受命开赴前线。唐生智曾建议将中国宪兵组成小分队,通过空投的方式打入日军的后方,破坏日军的主要军事基地,这个高明的建议反而遭到了蒋介石的训斥。蒋介石担心这支价值连城的军队如果有任何损失,都是挖心之痛。于是,在这种保存实力的思路下,中国宪兵在战争的开始阶段始终在南京原地待命,充当了抗战的看客。
杀敌的机会终于来了,随着上海等地的陷落。日军向南京发起了总攻,蒋介石逃往武汉,也许是出于断后的考虑,他将中国宪兵留在了南京。随后,唐生智率领十万南京守军与日军展开了巷战,中国宪兵却还在营房处于待命状态,因为没有蒋介石的命令,任何人都是无权调动这支部队的。
战况越来越紧急,第五军军长张治中及其部队被日军包围在雨花台。这支抗战的英雄部队伤亡惨重,甚至连张治中的警卫队也伤亡怠荆为了拯救第五军,唐生智痛下决心,冒着被枪毙的危险,与中国宪兵旅长易安华密谋,调动了中国宪兵两个营的兵力去雨花台接防。
此时,日军已经几乎完全消灭了第五军,攻击雨花台的是日本甲种师团梅村师团(注:日本在二战中一共拥有六个甲种师团,两支作为关东军守备东北,后被苏联红军消灭,两支留守日本国内,后于1940年参加了太平洋战争。另外两支就是被中国人所熟悉的梅村师团和“皇军之花” 板桓师团,始终投放在中国战场,并与国共多支军队交手,是侵划战争中日军的骨干力量)师团长梅村是蒋介石在东京留学时的同班同学,并且曾经因为决斗
胜利而缴获了蒋介石的家传宝刀,这件事情也是将介石青年时代的奇耻大辱。 然而,也正是这位梅村师团长,在雨花台争夺战中,最终成就了中国宪兵的赫赫威名。
当两个营的中国宪兵与第五军在雨花台接防完毕的时候,梅村洋洋自得的发起了新一轮攻击浪潮,他得意的认为他面队的只是一批疲弱不堪的第五军支那战士,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雨花台响起了德式冲锋枪的怒吼,大吃一惊的梅村刹那间大脑一片空白。在二十年后的回忆录中,他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情:“我的头脑一片空白,不知道是兴奋还是惶恐,我突然意识到,我们的真正的对手来了。 ”
如果说开始日本人只是惶恐的话,那么之后的一天时间则成为了这些所有经历过这场战争的大和武士心中永远的噩梦,两万多日军对两个营中国士兵的战斗,成为了梅村师团历史上最大的耻辱。600名中国宪兵,平均每个人将防守一段二十五米长的阵地,平均每个人要面对50名日本甲种师团士兵,战斗从早上打到黄昏,一批批日军倒在了雨花台上,始终不能前进一步。梅村师团也不愧是日军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始终攻击不止,在最危急的
时刻,梅村亲自带领敢队,拿着当年从将介石手中赢得的宝刀,与中国宪兵在阵地上拼起了刺刀,然而中国宪兵也以硬对硬,上上枪刺与日军
二战德国党卫军第一装甲师简介
该师的前身是1933年3月17日组建的“柏林警备队”,当时希特勒从慕尼黑的卫队中亲自挑选出120名士兵,作为个人的贴身警卫。同年9月的慕尼黑大会中,正式改称“阿道夫-希特勒”党卫队。由迪特里希任首领。1939年发展到3700人。在闪击波兰的战役中,它从南部发起进攻,势如破竹,于9月底攻入华沙。
1940年德军进攻西欧,由于机械化程度高,该师6小时便攻入荷兰境内80公里,荷兰投降后,受命向南转进,协助在法国边境的德军作战。当6月24日法国投降时,它已攻至圣爱田地区,是进展最快速的德军部队。
为准备对苏作战,它于1941年被调到东线,并在南欧作战中以闪电般的速度穿过南斯拉夫及保加利亚,攻入希腊,在希腊投降的3天前,俘虏了16个师的希腊部队。此役结束后,该部扩编为机械化步兵师团,共有10796名官兵。其后,在侵苏作战中被编入南方集团军,1941年6月22日攻入苏联,并和“维京”师团通力合作,协助第11和第17军团在乌曼包围苏军3个军团,会战结果有10万多名苏军官兵被俘。乌曼会战后不久该师改编成装甲掷弹兵师团。
斯大林格勒之役后,德军在哈尔可夫引诱苏军发动攻势,然后投入SS第一装甲师(即阿道夫-希特勒师团)进行作战,结果苏军损失52个师级和旅级部队,造成2万多名士兵阵亡,损失了600多辆坦克。该战役是希特勒在斯大林格勒大败后的首次胜利,为此希特勒大喜:“武装党卫队装甲军团足可抵得上20个意大利师!
该师的前身是1933年3月17日组建的“柏林警备队”,当时希特勒从慕尼黑的卫队中亲自挑选出120名士兵,作为个人的贴身警卫。同年9月的慕尼黑大会中,正式改称“阿道夫-希特勒”党卫队。由迪特里希任首领。1939年发展到3700人。在闪击波兰的战役中,它从南部发起进攻,势如破竹,于9月底攻入华沙。
1940年德军进攻西欧,由于机械化程度高,该师6小时便攻入荷兰境内80公里,荷兰投降后,受命向南转进,协助在法国边境的德军作战。当6月24日法国投降时,它已攻至圣爱田地区,是进展最快速的德军部队。
接下来武装党卫队各装甲师开始大量换装新研制的“虎”式及“黑豹”式坦克,并参加了库尔斯克作战,后在南乌克兰地区遭苏军包围,元气大伤。
1944年6月6日,盟军大举登陆诺曼底,该师虽然受命阻击盟军,却由于盟军激烈的空中攻击而再次蒙受惨重的损失。
诺曼底之战后,阿道夫-希特勒师从比利时撤到安亨(即:阿纳姆)地区,并在那里参加了著名的安亨之役(即:市场—花园战役),结果重创英军空降部队。随后,该师又于1944年12月16日参加了争夺西线主动权的阿登战役。此战结束后,希特勒火速将遭受重创的武装党卫队各师团加以整编,并派到匈牙利境内以解救布达佩斯的德军守备队。这次作战成为阿道夫-希特勒师团的最后一战。在苏军强大的压力下德军已是筋疲力尽,几经惨败后不得不撤退。希特勒为此非常震怒,认为他最心爱的武装党卫队已经背叛他,于是在1945年3月底下令取消他们的袖标,正式宣告希特勒与武装党卫队的决裂。其后阿道夫-希特勒师团和其他的武装党卫队一起退到奥地利,终于在史泰尔地区向美军投降,部分后卫部队被苏军俘
苏联近卫军
近卫军,军队中的精锐之师,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 ,主要担负急难险重的任务。十二世纪,意大利将专门护卫国旗的精锐部队冠以“近卫”称号,这也是“近卫”称号的最早由来。在俄国,彼得大帝于1690年创立了第一支近卫军。在卫国战争时期,为了鼓舞士气,苏联红军开始授予那些战功卓著的部队、舰艇、兵团和军团“近卫”称号。
苏联近卫军诞生于1941年9月18日。
当日,遵照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决定,为表彰全体人员的集体英雄主义、勇敢顽强的战斗精神和高超的军事技能,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部发布第308号命令,将下列各兵团改名:
步兵第100师(师长鲁西亚诺夫少将)改称近卫步兵第1师(后来改编为近卫机械化第1军)
步兵第l27师(师长阿基缅科上校)改称近卫步兵第2师;
步兵第153师(师长加根少将)改称近卫步兵第3师;
步兵第161师(师长莫斯克维京上校)改称近卫步兵第4师。
这些兵团在明克斯和斯摩棱斯克城下同德军进行了殊搏斗,并参加了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在叶利尼亚城下举行的反突击。
例如,1941年6月26—28日,步兵第100师所属部队在明斯克城下战斗中重创德军步兵第35师和第25装甲师,歼灭其一个步兵团和一个装甲团、一个半摩托车营,击毁坦克l00余辆、装甲车l 3辆、反坦克炮23门。
该师全体军人在叶利尼亚城下勇敢坚决地进行战斗。1941年9月初,该师在第24集团军突击集团编成中实施进攻,突破叶利尼亚以北德军防御阵地,切断叶利尼亚—斯摩棱斯克铁路线,从纵深中包围了该地的德军集团。该师坚决果敢的战斗行动,对粉碎德军和收复叶利尼亚具有重大意义。
苏联近卫军的队伍是在伟大卫国战争多次交战中成长起来的。1941年9月21日,莫斯科摩托化步兵第1师(师长利久科夫上校),9月26日,步兵第107师(师长米罗诺夫上校)、第120师(师长彼得罗夫少将)、第64师(师长格里亚兹诺夫上校)均被授予近卫军称号,分别改名为近卫莫斯科摩托化步兵第1师,近卫步兵第5师、第6师、第7师。
1941年11月18日,步兵第319师(师长潘菲洛夫少将)因在莫斯科(沃洛科拉姆斯克)保卫战中表现无比英勇顽强,改为近卫步兵第8师。
1941年11月26日,步兵第78师(师长别洛博罗多夫少将)因在莫斯科城下伊斯特拉方向对德军作战中连战皆捷,被改为近卫步兵第9师。坦克兵成为近卫部队的有坦克第4旅(旅长卡图科夫上校)被改名为近卫坦克第1旅(1941年11月11日)。该旅在莫斯科保卫战中,战功卓著。
10月初,该旅在近卫步兵第1军编成中作战,向奥廖尔—图拉方向挺进,在姆岑斯克地域与德军突击的坦克集团遭遇。该旅所属部队广泛设伏,数日之内,遏制德军两个装甲师的多次突击,并在战斗中击毁坦克l33辆。
骑兵在苏联近卫军的战史上也作出了巨大贡献。1941年11月26日和12月25日,骑兵第2军(军长别洛夫少将)、第3军(军长多瓦托尔少将)和骑兵第5军(军长克留乔金少将)分别改名为近卫骑兵第l军、第2军和第3军。
炮兵在莫斯科接近地,同德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战斗。炮兵第440、471、555、274团,反坦克炮兵第289、296、509、760团,上述部队因在战斗中表现出的英雄主义、大无畏精神和高度组织纪律性,而于1942年1月8日亦被授予近卫军称号。
反坦克炮兵第280团(团长叶夫列缅科少校)是近卫反坦克炮兵第一个团队。1941年10月,该团配属步兵第316师,在沃洛科拉姆斯克以南德军坦克集团进攻方向,组织了坚不可摧的反坦克地域,并于1941年10月25日的战斗中,击毁德军坦克37辆。
1942年1月8日,摩托车第36团和通信兵第12团被改为近卫团。
1941年12月6日,红旗歼击航空兵第29团(团长尤达科夫少校)是近卫航空兵第一个团队。该团飞行员在战争爆发后仅两个半月时间就击落敌机47架。同一天,被改称为近卫航空兵团的还有:歼击航空兵第526团、第155团和第129团,俯冲轰炸航空兵第31团和强击航空兵第215团。
水鱼雷航空兵第1团(多次参加空袭柏林)、红旗波罗的海舰队歼击航空兵第5团、第13团和红旗北方舰队混成航空兵第72团,因出色完成各项复杂的战斗任务,发扬了英雄主义精神,于1942年1月18日均改为近卫团。
1942年4月,被授予近卫军称号的舰艇有:“红色高加索”号巡洋舰(舰长古幸海军中校),“刚毅”号驱逐舰(舰长列夫琴科海军大尉),“马尔季”号布雷舰(舰长梅谢尔斯基海军上校),“T—205”号扫雷舰(舰长什克列布季延科海军上尉),“Д-3”号潜艇(艇氏比别耶夫海军大尉),“M—171”号潜艇(艇长斯塔里科夫海军大尉),“M—174”号潜艇(艇长叶戈罗夫海军大尉),“K—22”号潜艇(艇长科捷利尼科夫海军中校)。1942年6月18日,“红色克里木”号巡洋舰(舰长祖布科夫海军上校)改为近卫巡洋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