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尔前派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成立的一个艺术团体,最初由但丁·伽伯列·罗塞蒂、约翰·埃弗雷特·米莱斯与霍尔曼·亨特三人创立。他们反对英国艺术界将文艺复兴时期的拉斐尔艺术奉为经典,认为它们浮华而缺乏真实性,希望恢复拉斐尔之前的艺术精神,即纯粹、质朴和严谨的精神。拉斐尔前派以明确的形体塑造、一丝不苟的细节经营、明净鲜艳的色彩呈现、坚定而诚恳的艺术态度构造了艺术史上独树一帜的风格。他们倡导高尚的生活,反对虚假卑劣的事物和实利主义,力图还原中世纪的虔诚精神,因此被人嘲讽地称之为“教会浪漫派”“拉斐尔前派”或“拉斐尔前派兄弟会”。
拉斐尔前派的形成
拉斐尔前派形成于维多利亚时期,它的思想和主张都受到维多利亚时期社会现实和时代思潮的影响。维多利亚时代是一个充满征兆和奇迹的时代,如杰姆·西柯德在《科学的视界》中指出的:“各种事件显然正向这一伟大的、可见毁灭和胜利的时代前进。”这一时期正是工业革命的鼎盛时期,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带来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根本性变化,也带来了美学和艺术风格的变化。拉斐尔前派诞生于这一社会背景中,社会活动家和艺术理论家约翰·罗斯金是它的辩护者和理论先驱者。
在罗斯金看来,艺术的宗旨在于揭示两种普遍性的存在,即“美”与“真理”的面貌,而美与真理是一致的。他认为有两种美存在,一种为“典型之美”,一种为“生命之美”,前者指向宇宙中共有的美;后者则指向更广泛意义的生命,即“生物功能的巧妙实现,尤其是人类完美生命的喜悦与正当发挥”。通过艺术和美学,创造一种生命的整体性。罗斯金更加看重真理,认为真在美之前,首先应看真,其次看美。在当代人这里,人们已经抛弃了中世纪的“思想为一、技巧为二”的古老原则,但只有重返真与美相结合的原则,艺术才能达到高尚的目的。他在《艺术演讲集》中指出:“任何国家的艺术都是这个国家的社会道德和政治道德的代表者。任何国家的艺术,或者这个国家普遍的生产能力和构型能力,就是这个国家伦理生活的一个合适的代表。有高尚的人,才有高尚的艺术,两者都与其时代和环境的规律相关联。”
受到罗斯金美学的影响,拉斐尔前派最根本的艺术主张就是“忠实于自然”,即“严格的真实。它就是严谨精确的细节。这些画家渴望以植物学那样的准确性描绘出每一片叶子,以显微镜般的忠实性描绘出每一道皱纹和形体的每一种偶然变化”。以这种诚实、诚恳和朴素的作风,对抗当时艺术的僵化和矫饰之风,尊重自然并强调真实地描绘事物,并赋予画家以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在《现代画家》一书中,罗斯金对透纳水彩作品十分推崇,认为它“是目前得到承认的艺术作品中和真实性最趋近一致的作品”。他倡导拉斐尔前派模仿透纳的作品,全心全意地、充满信任和努力地走向自然,并为真理而喜悦。拉斐尔前派的作品与透纳作品有着相似之处,如透纳的《奴隶船》与拉斐尔前派之间的关系乍看起来并不清楚,但对于同时代熟悉威尔基和兰德塞尔的忧郁而轻松的照片风格的人来说,二者在色彩的鲜艳和对自然现象的毫不妥协的生动描绘上有许多共同点。有人甚至将透纳称为“拉斐尔前派的领袖”。
崇尚自然而唯美的艺术风格
拉斐尔前派的艺术风格是自然而真诚、有机而整体的,体现出怀旧、浪漫和唯美的特征。早期,威廉·迈克尔·罗塞蒂为拉斐尔前派规定了四个信条,即真正思想的表达;用心学习自然,并知道如何表达它们;同情以往艺术中直接、严肃、发自内心的东西,摒弃传统、自我炫耀、死记硬背的东西;最不可缺少的是,要制作出相当精美的和雕像。
拉斐尔前派喜欢用明亮的色彩在白色画布上展现自然世界的细节,每一幅风景画都来源于户外的自然界,需要在露天写生中完成。为了保证艺术中色彩宝石般的透明度和清晰度,亨特和米莱斯发展了一种在潮湿的白底上用薄薄的颜料进行绘画的技术。在亨特的小幅作品《英伦海岸》中,画家采用精美的线条和灿烂的色彩来如实地描绘这一风光。每处景物都是画家亲历所见,在阳光下焕发出真实的光彩,观者犹如置身其中,仿佛伸手可触摸到身边的物体。这完全超越了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风景画所遵从的褐色基调。
拉斐尔前派的历史画和人物画也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原型摹写,每一幅肖像,都来源于生活中的具体人物,即使微不足道的装饰物和附属物也被真实细腻地体现出来。如但丁·伽伯列·罗塞蒂的《葛兰达它》,红发女郎和天使一样的女孩置于克诺尔公园的真实外景中,画家对人物轮廓细节的描绘极为严谨,芬芳的奇花和葱郁的异草围绕着她们,使得精雕细琢的面孔在画面中极为醒目,画面呈现出自然、浪漫和田园牧歌般唯美的风格。这些画作在机器大生产时代难得地保持了对细节一丝不苟、对整体完整统一的水准。但与此同时,由于它颠覆了当时英国普遍流行的懒散而不完美的风格,艺术家为此所付出的巨大耐心和精力,也成为该流派受到其他艺术家最强烈攻击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也凸显了这一时期代表手工艺的古典主义与代表机器大生产的现代性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此外,拉斐尔前派“忠实于自然”的思想与崇尚宗教的思想相交织。画家们认为自然和宗教是紧密联系的整体,自然是由上帝创造的,而忠实于自然就是忠实于上帝的创造。画家亨特完全贯彻了拉斐尔前派的艺术观,他执着于宗教题材,认为艺术就是对宗教信仰的表现,坚信每个画家都要忠实于自然和宗教。他最先察觉到自然的必要性,并像对待宗教一样虔诚地对待自然。在拉斐尔前派的艺术作品中,很多作品是以宗教为主题的。如米莱斯的《玛丽安娜》、罗塞蒂的《天使报喜》以及亨特的《受雇用的牧羊人》等。
艺术真实性的追求
拉斐尔前派对艺术真实性的追求,使得他们对伪造的、低俗的美大加鞭挞,认为后者只能诱使人们轻视那些更加高贵的真实品质。拉斐尔前派的另一重要成员威廉·莫里斯将这一观念带入他的艺术实践中,他主张诚实、诚恳的艺术,伦敦肯特郡所建造的红屋设计正是他的艺术自然观的完美呈现。红屋吸收了中世纪哥特式建筑的创作元素,摒弃了维多利亚时期流行的华而不实的装饰,整个建筑外墙均由红砖建造,素朴而庄重。花园里植物繁茂、翠鸟婉啼,而建筑内部高大的深色木格窗既有古朴的哥特式风格,又掺杂了现代性的元素,因此简洁而雅致。绿色的彩色玻璃镶贴仿佛将明亮葱郁的大自然引入室内,室内外融于一体,令人赏心悦目。这种古朴自然的风格一直延续到莫里斯所领导的工艺美术运动中,并对法国新艺术运动产生深远的影响。
拉斐尔前派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手工业生产向机器大生产过渡的转折时期,以其“忠实于自然”的艺术观和艺术实践的突破和创新,摆脱了学院派艺术程式的藩篱,成为向现代艺术演进的关键一环。拉斐尔前派意识到资本主义文化的庸俗和贫乏,对当时迅猛高歌的工业文明、理性主义和物质至上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当然,和工艺美术运动一样,拉斐尔前派希望摆脱机器大生产而退还到中世纪的审美理想无疑是具有乌托邦色彩的浪漫愿望,但这这种愿望以及为实现愿望而作出的大胆尝试却并非没有意义。
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也是英国绘画史上的伟大天才。因为擅长画神话女性,他也被称为“现代拉斐尔前派”。
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作品
1849年4月6日,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出生在罗马。他的父亲是来自英国约克郡的画家,母亲是意大利人。受父亲的影响,约翰威廉沃特豪斯非常喜欢绘画。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在意大利神话中,他对古罗马神话的故事非常感兴趣。这个纪念品为他后来的绘画风格奠定了基础。
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很早就开始绘画,但真正使他成功的作品是《睡眠和他同父异母兄弟的死亡》。这是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第一次在皇家美术学院展出他的作品。此后,约翰威廉沃特豪斯在艺术界获得了一定的声誉,但这并没有让他骄傲。1882年,他创造了提奥奇尼斯。在这幅作品中,人物、建筑色彩和受光面积都具有立体效果,象征着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艺术的成熟
1884年,他画了《仰望神圣的房子》,这标志着他回归古典主义。但并没有引起轰动。真正引起社会关注的作品是他1888年的画作《夏洛特夫人》,完全按照英国的习俗创作。这幅画也被认为是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艺术风格的开篇之作。此后,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的想法不断涌现。创作了《圣西克利亚》、《弯弯曲曲的线》、《许拉斯》、《山林水仙》等名作,奠定了他在艺术界的大师地位。
1917年2月10日,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死于癌症。
水舞作品
在他的一生中,沃特豪斯创作了许多画作。这些作品在他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具有重要意义。
水舞作品
在他的一生中,沃特豪斯创作了许多画作。这些作品在他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具有重要意义。
Waterhouse最扰人的作品应该是《夏洛特夫人》。这是一张完全基于英国人情感习惯的。一首受丁尼生启发的长诗。是关于一个叫夏洛特的地方的美丽女人。然而,她没有自由,被困在城堡里。她只能通过镜子里投射的影像来看待自己的偶像内特兰斯洛特。因为如果她只看窗外,她就会被毁灭。但是有一天,她受不了了,就偷偷往外看。但这是她不幸第一眼的开始。她面前的镜子碎了,丝线困住了她。然后她被带到了她死去的地方。沃特豪斯的《夏洛特夫人》是一幅夏洛特夫人坐在一艘驶向死亡的船上的照片。这是以往画作中为数不多的孤独凄惨的人物。夏洛特夫人的脸上充满了悲伤和困惑。这幅画的寂静和荒凉衬托出维多利亚压抑的感情。是沃特豪斯艺术基调的基石。一种自恋和孤独的感觉在这部作品中若隐若现。
除了这部令人惊叹的作品,沃特豪斯还创作了其他优秀作品。比如圣塞塞利亚,接近大学理想主义;“命运”的特点是由女性提供的意志坚强的酒,还有“达娜伊德斯修女”、“三月风”、“绞股蓝银莲花”。
通过沃特豪斯的作品,后人将更好地理解18世纪西方艺术的魅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