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公社
Commune de Paris
1巴黎工人在1871年3月18日革命后建立的无产阶级政权。世界历史上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公社的诞生 1870年9月2日拿破仑三世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投降。巴黎人民掀起9月4日革命,推翻第二帝国。胜利果实却落入资产阶级共和派右翼和帝制派奥尔良党人之手,成立了“国防政府”。1871年2月17日,L-A梯也尔出任法国政府首脑。28日签订法德和约,法国割让阿尔萨斯、洛林大片领土给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梯也尔政府的丧权辱国行为激起人民群众的极大愤慨。巴黎民众纷纷要求成立公社,以监督政府。3月15日,国民自卫军251个营队的代表选出中央委员会 。3月18日晨,梯也尔政府出动军队袭击蒙马特尔和梭蒙高地 ,企图夺取国民自卫军的417门大炮,逮捕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成员,从而触发武装起义。当晚国民自卫军控制巴黎所有政府机关和塞纳河上的桥梁。梯也尔政府成员及其军队 、警察和官吏仓皇出逃凡尔赛。3月26日巴黎进行选举,3月28日正式成立巴黎公社。
公社设立10个委员会(执行、军事、财政、司法、治安、劳动与交换、粮食、教育、社会服务、对外联络)作为新的政权机构。公社解除资产阶级常备军,取缔旧警察机构。颁布教会与国家分离法令,根本改造司法机关,实行法官选举制。公社通过全体公职人员需经选举始得任命的决议,颁布废除国家机关高薪法令,规定公职人员最高年薪6000法郎,相当于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水平,以防止国家机关由社会的公仆变为社会的主人。公社在所有制、分配、管理和劳动立法方面实施某些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通过将逃亡业主遗弃的工场转变为工人协作社法令,改变薪金收入高低悬殊现象,实行保持合理差别的劳动报酬制度,并着手劳动者直接参与企业管理的试验。公社还制定若干保护工人直接利益的劳动法令,如取缔面包房夜班制、禁止任意罚款和克扣工资法令等。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公社先后通过若干减轻人民负担和解决生活困难的法令。其中有一切债务延期在3年内分批无息偿还法令、无偿发还典当金额不足20法郎低档典押物品法令、免收3个季度房租法令等。
公社把自己的斗争看作国际性的事业,宣告“公社的旗帜是世界共和国的旗帜”。公社团结许多国家的侨民为共同事业并肩战斗。波兰人、意大利人、比利时人组成侨民兵团。参加保卫公社的波兰人多达500~600人,其中有将领J东布罗夫斯基及W符卢勃列夫斯基等。5月6日,公社拆毁沙文主义和民族压迫象征的旺多姆纪念柱,将旺多姆广场改名国际广场。
公社的失败及其原因:从4月2日起,公社战士与凡尔赛政府军在巴黎近郊展开激战。由于德国在4月间释放10万余战俘以补充法国军队,至5月中旬,凡尔赛政府已能调集13万兵力进攻巴黎。而与之相对抗的公社第一线作战部队的全部兵力仅有18000人。5月8日,凡尔赛军开始炮击巴黎城防工事。5月10日,法、德正式签署《法兰克福条约》,并达成秘密协议,允许凡尔赛军越过德军防线进攻巴黎,德军对巴黎实行封锁,切断粮食供应。同日,新雅各宾派领袖L-C德勒克吕兹临危受命,担任公社军事代表。公社将士顽强奋战,多次主动出击。5月17~20日,凡尔赛军集中300门海军炮和攻城炮猛轰巴黎西区各城门。5月21日,凡尔赛军由叛徒引路从圣·克卢大门废墟攻入巴黎城区。23日,凡尔赛军经德军防线前面“中立”地带包抄蒙马特尔,占领该地。公社战士逐区进行街垒战。25日,德勒克吕兹殉职,E瓦尔 兰继任军事代表。28日,瓦尔兰、CT费雷等公社委员率领公社战士进行最后的抵抗。凡尔赛军对巴黎人民实行血腥大屠杀,据统计共有29804人遭残杀,72941人在作战中牺牲,60971人被投入监狱或流放。
公社革命的失败由多方面因素所决定。当时的法国,以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客观历史条件远未成熟。国际、国内阶级力量对比于无产阶级不利。在普法战争失败的特定历史时刻,法国资产阶级极端虚弱,因而出现革命形势,起义获得胜利。一旦德法议和,俾斯麦政府支持梯也尔政府镇压公社,力量对比将发生根本变化。公社革命未能取得外省革命运动有力配合,亦未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陷于孤军奋战境地,在力量悬殊情况下不可避免地招致失败。主观因素方面,由于法国无产阶级本身的历史局限性,出现若干严重失误,如没有抓住敌人立足未稳之机,及时进军凡尔赛,没有没收拥有30亿资产的法兰西银行,听任其向凡尔赛政府提供经费等。公社委员会内部在作战紧要关头对面临的严重局势和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出现重大分歧,围绕成立救国委员会及其职权、组成问题产生多数派和少数派,并在5月中旬一度濒于分裂。由此表明,没有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坚强领导,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不可能紧密团结革命队伍,采取正确斗争策略,去夺取胜利。
巴黎公社革命是法国无产阶级自发进行的一场革命,第一国际并没有以任何行动直接促使公社诞生,而是以其思想和影响孕育了公社革命。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的40名成员中半数以上是国际成员。当选的81名公社委员中有36名国际成员。除了某些重大失误,公社所采取的重大措施,尤其是社会经济措施,都与国际的原则相符合。
K马克思、F恩格斯3月19日得悉巴黎爆发起义,满腔热情地赞扬巴黎无产者的革命创举。公社革命期间,国际总委员会共举行7次会议,主要讨论公社问题。马克思还与公社委员弗兰克尔·莱奥、瓦尔兰建立了通信联系。公社失败后,国际及其各国支部强烈抗议反动派镇压公社,谴责梯也尔政府暴行,发动营救、支援和救济公社流亡者的活动。巴黎公社革命检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积累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总结巴黎公社历史经验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巴黎公社虽然只斗争了72天,但它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这是无产阶级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英雄儿女们用生命和鲜血捍卫新生政权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人民为争取自由解放而斗争。
21792~1794 年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巴黎市政自治机构。1789年7月14日大革命前夕,巴黎部分选民在市政府组成维持秩序委员会,组织民团,任命JS巴伊为市长。大革命胜利后,组成32人的市府委员会,另设检察长1人,副检察长2人。民团改称国民自卫军,由M-J-P-Y- Rde拉法耶特 任司令。1791年在马尔斯校场发生君主立宪派枪杀集会群众事件后,巴伊被免职,J佩蒂翁任市长。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前夕,28个区的代表夺取市府权力,当时称革命公社。公社委员会增至288人。常设机构是非常委员会,由15人组成。原吉伦特派的市长佩蒂翁留任,但实际***是检察长马尼埃尔。公社在国民公会选举、处决在押犯、审判路易十六、抗击外国干涉军等方面起过重大作用。在与吉伦特派 斗争中全力支持雅各宾派,成为与立法议会并存的政权。12月P-G肖梅特任检察长,J-R埃贝尔任副检察长,JN帕什为市长。1793年5月Mde尚邦当选市长,F昂里奥为国民自卫军司令,公社在6月2日最后推翻吉伦特派的起义中起了重大作用。公社参加1793年9月4~5日的群众示威,推动雅各宾派政府实行恐怖统治。但公社发动非基督教化运动和要求扩大恐怖活动引起救国委员会的不满。1794 年3月埃贝尔派因发动反对罗伯斯比尔政府起义而被镇压,公社成员被清洗,此后公社完全处于救国委员会控制之下。热月政变后公社被解散。
巴黎公社
Commune de Paris
1巴黎工人在1871年3月18日革命后建立的无产阶级政权。世界历史上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公社的诞生 1870年9月2日拿破仑三世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投降。巴黎人民掀起9月4日革命,推翻第二帝国。胜利果实却落入资产阶级共和派右翼和帝制派奥尔良党人之手,成立了“国防政府”。1871年2月17日,L-A梯也尔出任法国政府首脑。28日签订法德和约,法国割让阿尔萨斯、洛林大片领土给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梯也尔政府的丧权辱国行为激起人民群众的极大愤慨。巴黎民众纷纷要求成立公社,以监督政府。3月15日,国民自卫军251个营队的代表选出中央委员会 。3月18日晨,梯也尔政府出动军队袭击蒙马特尔和梭蒙高地 ,企图夺取国民自卫军的417门大炮,逮捕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成员,从而触发武装起义。当晚国民自卫军控制巴黎所有政府机关和塞纳河上的桥梁。梯也尔政府成员及其军队 、警察和官吏仓皇出逃凡尔赛。3月26日巴黎进行选举,3月28日正式成立巴黎公社。
公社设立10个委员会(执行、军事、财政、司法、治安、劳动与交换、粮食、教育、社会服务、对外联络)作为新的政权机构。公社解除资产阶级常备军,取缔旧警察机构。颁布教会与国家分离法令,根本改造司法机关,实行法官选举制。公社通过全体公职人员需经选举始得任命的决议,颁布废除国家机关高薪法令,规定公职人员最高年薪6000法郎,相当于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水平,以防止国家机关由社会的公仆变为社会的主人。公社在所有制、分配、管理和劳动立法方面实施某些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通过将逃亡业主遗弃的工场转变为工人协作社法令,改变薪金收入高低悬殊现象,实行保持合理差别的劳动报酬制度,并着手劳动者直接参与企业管理的试验。公社还制定若干保护工人直接利益的劳动法令,如取缔面包房夜班制、禁止任意罚款和克扣工资法令等。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公社先后通过若干减轻人民负担和解决生活困难的法令。其中有一切债务延期在3年内分批无息偿还法令、无偿发还典当金额不足20法郎低档典押物品法令、免收3个季度房租法令等。
公社把自己的斗争看作国际性的事业,宣告“公社的旗帜是世界共和国的旗帜”。公社团结许多国家的侨民为共同事业并肩战斗。波兰人、意大利人、比利时人组成侨民兵团。参加保卫公社的波兰人多达500~600人,其中有将领J东布罗夫斯基及W符卢勃列夫斯基等。5月6日,公社拆毁沙文主义和民族压迫象征的旺多姆纪念柱,将旺多姆广场改名国际广场。
公社的失败及其原因:从4月2日起,公社战士与凡尔赛政府军在巴黎近郊展开激战。由于德国在4月间释放10万余战俘以补充法国军队,至5月中旬,凡尔赛政府已能调集13万兵力进攻巴黎。而与之相对抗的公社第一线作战部队的全部兵力仅有18000人。5月8日,凡尔赛军开始炮击巴黎城防工事。5月10日,法、德正式签署《法兰克福条约》,并达成秘密协议,允许凡尔赛军越过德军防线进攻巴黎,德军对巴黎实行封锁,切断粮食供应。同日,新雅各宾派领袖L-C德勒克吕兹临危受命,担任公社军事代表。公社将士顽强奋战,多次主动出击。5月17~20日,凡尔赛军集中300门海军炮和攻城炮猛轰巴黎西区各城门。5月21日,凡尔赛军由叛徒引路从圣·克卢大门废墟攻入巴黎城区。23日,凡尔赛军经德军防线前面“中立”地带包抄蒙马特尔,占领该地。公社战士逐区进行街垒战。25日,德勒克吕兹殉职,E瓦尔 兰继任军事代表。28日,瓦尔兰、CT费雷等公社委员率领公社战士进行最后的抵抗。凡尔赛军对巴黎人民实行血腥大屠杀,据统计共有29804人遭残杀,72941人在作战中牺牲,60971人被投入监狱或流放。
公社革命的失败由多方面因素所决定。当时的法国,以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客观历史条件远未成熟。国际、国内阶级力量对比于无产阶级不利。在普法战争失败的特定历史时刻,法国资产阶级极端虚弱,因而出现革命形势,起义获得胜利。一旦德法议和,俾斯麦政府支持梯也尔政府镇压公社,力量对比将发生根本变化。公社革命未能取得外省革命运动有力配合,亦未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陷于孤军奋战境地,在力量悬殊情况下不可避免地招致失败。主观因素方面,由于法国无产阶级本身的历史局限性,出现若干严重失误,如没有抓住敌人立足未稳之机,及时进军凡尔赛,没有没收拥有30亿资产的法兰西银行,听任其向凡尔赛政府提供经费等。公社委员会内部在作战紧要关头对面临的严重局势和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出现重大分歧,围绕成立救国委员会及其职权、组成问题产生多数派和少数派,并在5月中旬一度濒于分裂。由此表明,没有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坚强领导,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不可能紧密团结革命队伍,采取正确斗争策略,去夺取胜利。
巴黎公社革命是法国无产阶级自发进行的一场革命,第一国际并没有以任何行动直接促使公社诞生,而是以其思想和影响孕育了公社革命。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的40名成员中半数以上是国际成员。当选的81名公社委员中有36名国际成员。除了某些重大失误,公社所采取的重大措施,尤其是社会经济措施,都与国际的原则相符合。
K马克思、F恩格斯3月19日得悉巴黎爆发起义,满腔热情地赞扬巴黎无产者的革命创举。公社革命期间,国际总委员会共举行7次会议,主要讨论公社问题。马克思还与公社委员弗兰克尔·莱奥、瓦尔兰建立了通信联系。公社失败后,国际及其各国支部强烈抗议反动派镇压公社,谴责梯也尔政府暴行,发动营救、支援和救济公社流亡者的活动。巴黎公社革命检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积累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总结巴黎公社历史经验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巴黎公社虽然只斗争了72天,但它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这是无产阶级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英雄儿女们用生命和鲜血捍卫新生政权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人民为争取自由解放而斗争。
21792~1794 年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巴黎市政自治机构。1789年7月14日大革命前夕,巴黎部分选民在市政府组成维持秩序委员会,组织民团,任命JS巴伊为市长。大革命胜利后,组成32人的市府委员会,另设检察长1人,副检察长2人。民团改称国民自卫军,由M-J-P-Y- Rde拉法耶特 任司令。1791年在马尔斯校场发生君主立宪派枪杀集会群众事件后,巴伊被免职,J佩蒂翁任市长。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前夕,28个区的代表夺取市府权力,当时称革命公社。公社委员会增至288人。常设机构是非常委员会,由15人组成。原吉伦特派的市长佩蒂翁留任,但实际***是检察长马尼埃尔。公社在国民公会选举、处决在押犯、审判路易十六、抗击外国干涉军等方面起过重大作用。在与吉伦特派 斗争中全力支持雅各宾派,成为与立法议会并存的政权。12月P-G肖梅特任检察长,J-R埃贝尔任副检察长,JN帕什为市长。1793年5月Mde尚邦当选市长,F昂里奥为国民自卫军司令,公社在6月2日最后推翻吉伦特派的起义中起了重大作用。公社参加1793年9月4~5日的群众示威,推动雅各宾派政府实行恐怖统治。但公社发动非基督教化运动和要求扩大恐怖活动引起救国委员会的不满。1794 年3月埃贝尔派因发动反对罗伯斯比尔政府起义而被镇压,公社成员被清洗,此后公社完全处于救国委员会控制之下。热月政变后公社被解散。
——————————————————————
西方权威专著《马克思主义辞典》词条
巴黎公社(Paris Commune)
对1871 年巴黎公社的分析,在马克思各种著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例如组成《法兰西内战》一书的几篇宣言(以及1891年恩格斯写的导言);在列宁的著作中也是这样,特别是《国家与革命》(1917年)。考茨基在《恐怖主义与共产主义》(1919年)中,以及托洛茨基在为塔列尔的《巴黎公社》所写的序言(1921年)中,都部分地对巴黎公社提出了有争议的解释。
历时两个月的巴黎公社并不是什么有计划行动的产物,也决非得力于什么个人或具有明确纲领的组织的领导。然而,重要的是,1/3的当选者均是体力劳动者,且其中大部分是第一国际法国支部的活动分子。这个政府的成员是由巴黎选民在巴黎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意外地掌握国家权力一周之后所安排的一次特别选举中产生的。这一事件发生在3月18日,当时法国临时政府在其部分部队和民众举行联欢之后,匆忙地撤出了首都。
马克思认为,“公社以其审慎温和着称的措施,只能适合于被包围城市的情况。……它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82—383页)。在给多梅拉•纽文胡斯的一封信中(1881年2月22日),他重申公社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22页)。尽管公社不是一次社会主义革命,但马克思仍强调指出它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82页)。在马克思看来,决不应把公社看作是教条主义的模式或未来革命政府的方案,公社是一个“高度灵活的政治形式,而一切旧有的政府形式在本质上都是压迫性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卷,第378页)。列宁坚持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强调指出,公社以这种方式为“无产阶级专政”作了初步准备;这种专政,正如巴黎公社所表明的是一种能使大多数选民(如工人)对所有机构,包括强制性机构,实行前所未有的控制的国家,是一种最适合于建立社会主义而实现劳动解放的国家。
从20世纪20年代初起,马克思和列宁对巴黎公社上述基本民主性质的关注,是马克思主义著作研究中最重要的发展;特别是对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所出现的严格的一党制国家进行马克思主义批评的一个基本部分。(参看蒙蒂•约翰斯通:《公社和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以及政党作用的概念》,载“参考书目”①)。近期在公社史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工作上作出重大贡献的是J•布吕阿的《1871年的政权和国家》,载《社会运动》杂志第79期(1972年 4—6月号)。关于主要的经典马克思主义阐述文选可参看舒尔金德的著作(见“(参考书目”③)。关于近来史学问题的争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的阐述,则收在利思所编的著作中(见“参考书目”①)
巴黎公社(法语:La Commune de Paris)是一个在1871年3月18日(正式成立的日期为同年的3月28日)到5月28日期间短暂地统治巴黎的政府。由于评价者意识形态的不同,对它的描述也存在很大分歧,有人认为它是无政府主义;也有人认为它是社会主义的早期实验;更有被认为标志当代世界政治左翼运动崛起光辉起始里程碑,影响广大深远。马克思认为它是对他的共产主义理论的一个有力证明,他指出:“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 而俄罗斯无政府主义之父巴枯宁则对此持反对意见,因为它既没有依赖于一个先锋队,也没有掌控国家或者企图建立一个新的革命政府,所以它实际上还是无政府主义。
公社的失败及其原因 从4月2日起,公社战士与凡尔赛政府军在巴黎近郊展开激战。由于德国在4月间释放10万余战俘以补充法国军队,至5月中旬,凡尔赛政府已能调集13万兵力进攻巴黎。而与之相对抗的公社第一线作战部队的全部兵力仅有18000人。5月8日,凡尔赛军开始炮击巴黎城防工事。5月10日,法、德正式签署《法兰克福条约》,并达成秘密协议,允许凡尔赛军越过德军防线进攻巴黎,德军对巴黎实行封锁,切断粮食供应。同日,新雅各宾派领袖L-C德勒克吕兹临危受命,担任公社军事代表。公社将士顽强奋战,多次主动出击。5月17~20日,凡尔赛军集中300门海军炮和攻城炮猛轰巴黎西区各城门。5月21日,凡尔赛军由叛徒引路从圣·克卢大门废墟攻入巴黎城区。23日,凡尔赛军经德军防线前面“中立”地带包抄蒙马特尔,占领该地。公社战士逐区进行街垒战。25日,德勒克吕兹殉职,E瓦尔 兰继任军事代表。28日,瓦尔兰、CT费雷等公社委员率领公社战士进行最后的抵抗。凡尔赛军对巴黎人民实行血腥大屠杀,据统计共有29804人遭残杀,72941人在作战中牺牲,60971人被投入监狱或流放。 公社革命的失败由多方面因素所决定。当时的法国,以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客观历史条件远未成熟。国际、国内阶级力量对比于无产阶级不利。在普法战争失败的特定历史时刻,法国资产阶级极端虚弱,因而出现革命形势,起义获得胜利。一旦德法议和,俾斯麦政府支持梯也尔政府镇压公社,力量对比将发生根本变化。公社革命未能取得外省革命运动有力配合,亦未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陷于孤军奋战境地,在力量悬殊情况下不可避免地招致失败。主观因素方面,由于法国无产阶级本身的历史局限性,出现若干严重失误,如没有抓住敌人立足未稳之机,及时进军凡尔赛,没有没收拥有30亿资产的法兰西银行,听任其向凡尔赛政府提供经费等。公社委员会内部在作战紧要关头对面临的严重局势和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出现重大分歧,围绕成立救国委员会及其职权、组成问题产生多数派和少数派,并在5月中旬一度濒于分裂。由此表明,没有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坚强领导,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不可能紧密团结革命队伍,采取正确斗争策略,去夺取胜利。 巴黎公社革命是法国无产阶级自发进行的一场革命,第一国际并没有以任何行动直接促使公社诞生,而是以其思想和影响孕育了公社革命。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的40名成员中半数以上是国际成员。当选的81名公社委员中有36名国际成员。除了某些重大失误,公社所采取的重大措施,尤其是社会经济措施,都与国际的原则相符合。 K马克思、F恩格斯3月19日得悉巴黎爆发起义,满腔热情地赞扬巴黎无产者的革命创举。公社革命期间,国际总委员会共举行7次会议,主要讨论公社问题。马克思还与公社委员弗兰克尔·莱奥、瓦尔兰建立了通信联系。公社失败后,国际及其各国支部强烈抗议反动派镇压公社,谴责梯也尔政府暴行,发动营救、支援和救济公社流亡者的活动。巴黎公社革命检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积累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总结巴黎公社历史经验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巴黎公社虽然只斗争了72天,但它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这是无产阶级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英雄儿女们用生命和鲜血捍卫新生政权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人民为争取自由解放而斗争。 意义 1巴黎工人在1871年3月18日革命后建立的无产阶级政权。世界历史上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1792~1794 年法国大革命时期 21792~1794 年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巴黎市政自治机构。1789年7月14日大革命前夕,巴黎部分选民在市政府组成维持秩序委员会,组织民团,任命JS巴伊为市长。大革命胜利后,组成32人的市府委员会,另设检察长1人,副检察长2人。民团改称国民自卫军,由M-J-P-Y- Rde拉法耶特 任司令。1791年在马尔斯校场发生君主立宪派枪杀集会群众事件后,巴伊被免职,J佩蒂翁任市长。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前夕,28个区的代表夺取市府权力,当时称革命公社。公社委员会增至288人。常设机构是非常委员会,由15人组成。原吉伦特派的市长佩蒂翁留任,但实际***是检察长马尼埃尔。公社在国民公会选举、处决在押犯、审判路易十六、抗击外国干涉军等方面起过重大作用。在与吉伦特派 斗争中全力支持雅各宾派,成为与立法议会并存的政权。12月P-G肖梅特任检察长,J-R埃贝尔任副检察长,JN帕什为市长。1793年5月Mde尚邦当选市长,F昂里奥为国民自卫军司令,公社在6月2日最后推翻吉伦特派的起义中起了重大作用。公社参加1793年9月4~5日的群众示威,推动雅各宾派政府实行恐怖统治。但公社发动非基督教化运动和要求扩大恐怖活动引起救国委员会的不满。1794年3月埃贝尔派因发动反对罗伯斯比尔政府起义而被镇压,公社成员被清洗,此后公社完全处于救国委员会控制之下。热月政变后公社被解散。 —————————————————————— 西方权威专著《马克思主义辞典》词条 巴黎公社(Paris Commune) 对1871年巴黎公社的分析,在马克思各种著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例如组成《法兰西内战》一书的几篇宣言(以及1891年恩格斯写的导言);在列宁的著作中也是这样,特别是《国家与革命》(1917年)。考茨基在《恐怖主义与共产主义》(1919年)中,以及托洛茨基在为塔列尔的《巴黎公社》所写的序言(1921年)中,都部分地对巴黎公社提出了有争议的解释。 历时两个月的巴黎公社并不是什么有计划行动的产物,也决非得力于什么个人或具有明确纲领的组织的领导。然而,重要的是,1/3的当选者均是体力劳动者,且其中大部分是第一国际法国支部的活动分子。这个政府的成员是由巴黎选民在巴黎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意外地掌握国家权力一周之后所安排的一次特别选举中产生的。这一事件发生在3月18日,当时法国临时政府在其部分部队和民众举行联欢之后,匆忙地撤出了首都。 马克思认为,“公社以其审慎温和着称的措施,只能适合于被包围城市的情况。……它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82—383页)。在给多梅拉·纽文胡斯的一封信中(1881年2月22日),他重申公社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22页)。尽管公社不是一次社会主义革命,但马克思仍强调指出它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82页)。在马克思看来,决不应把公社看作是教条主义的模式或未来革命政府的方案,公社是一个“高度灵活的政治形式,而一切旧有的政府形式在本质上都是压迫性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卷,第378页)。列宁坚持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强调指出,公社以这种方式为“无产阶级专政”作了初步准备;这种专政,正如巴黎公社所表明的是一种能使大多数选民(如工人)对所有机构,包括强制性机构,实行前所未有的控制的国家,是一种最适合于建立社会主义而实现劳动解放的国家。 从20世纪20年代初起,马克思和列宁对巴黎公社上述基本民主性质的关注,是马克思主义著作研究中最重要的发展;特别是对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所出现的严格的一党制国家进行马克思主义批评的一个基本部分。(参看蒙蒂·约翰斯通:《公社和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以及政党作用的概念》,载“参考书目”①)。近期在公社史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工作上作出重大贡献的是J·布吕阿的《1871年的政权和国家》,载《社会运动》杂志第79期(1972年 4—6月号)。关于主要的经典马克思主义阐述文选可参看舒尔金德的著作(见“(参考书目”③)。关于近来史学问题的争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的阐述,则收在利思所编的著作中(见“参考书目”①)。 (ES) 参考书目: ①JA利思编:《公社的形象》,1978年英文版。 ② J罗热里编:《一八七一年》,1972年法文版。 ③尤金·舒尔金德:《巴黎公社—左派观点》,1972年英文版。 ④布吕阿、多特里、特尔生合着:《1871年公社》,1970年法文版。
巴黎公社
Commune de Paris
1巴黎工人在1871年3月18日革命后建立的无产阶级政权。世界历史上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公社的诞生 1870年9月2日拿破仑三世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投降。巴黎人民掀起9月4日革命,推翻第二帝国。胜利果实却落入资产阶级共和派右翼和帝制派奥尔良党人之手,成立了“国防政府”。1871年2月17日,L-A梯也尔出任法国政府首脑。28日签订法德和约,法国割让阿尔萨斯、洛林大片领土给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梯也尔政府的丧权辱国行为激起人民群众的极大愤慨。巴黎民众纷纷要求成立公社,以监督政府。3月15日,国民自卫军251个营队的代表选出中央委员会 。3月18日晨,梯也尔政府出动军队袭击蒙马特尔和梭蒙高地 ,企图夺取国民自卫军的417门大炮,逮捕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成员,从而触发武装起义。当晚国民自卫军控制巴黎所有政府机关和塞纳河上的桥梁。梯也尔政府成员及其军队 、警察和官吏仓皇出逃凡尔赛。3月26日巴黎进行选举,3月28日正式成立巴黎公社。
公社设立10个委员会(执行、军事、财政、司法、治安、劳动与交换、粮食、教育、社会服务、对外联络)作为新的政权机构。公社解除资产阶级常备军,取缔旧警察机构。颁布教会与国家分离法令,根本改造司法机关,实行法官选举制。公社通过全体公职人员需经选举始得任命的决议,颁布废除国家机关高薪法令,规定公职人员最高年薪6000法郎,相当于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水平,以防止国家机关由社会的公仆变为社会的主人。公社在所有制、分配、管理和劳动立法方面实施某些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通过将逃亡业主遗弃的工场转变为工人协作社法令,改变薪金收入高低悬殊现象,实行保持合理差别的劳动报酬制度,并着手劳动者直接参与企业管理的试验。公社还制定若干保护工人直接利益的劳动法令,如取缔面包房夜班制、禁止任意罚款和克扣工资法令等。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公社先后通过若干减轻人民负担和解决生活困难的法令。其中有一切债务延期在3年内分批无息偿还法令、无偿发还典当金额不足20法郎低档典押物品法令、免收3个季度房租法令等。
公社把自己的斗争看作国际性的事业,宣告“公社的旗帜是世界共和国的旗帜”。公社团结许多国家的侨民为共同事业并肩战斗。波兰人、意大利人、比利时人组成侨民兵团。参加保卫公社的波兰人多达500~600人,其中有将领J东布罗夫斯基及W符卢勃列夫斯基等。5月6日,公社拆毁沙文主义和民族压迫象征的旺多姆纪念柱,将旺多姆广场改名国际广场。
公社的失败及其原因:从4月2日起,公社战士与凡尔赛政府军在巴黎近郊展开激战。由于德国在4月间释放10万余战俘以补充法国军队,至5月中旬,凡尔赛政府已能调集13万兵力进攻巴黎。而与之相对抗的公社第一线作战部队的全部兵力仅有18000人。5月8日,凡尔赛军开始炮击巴黎城防工事。5月10日,法、德正式签署《法兰克福条约》,并达成秘密协议,允许凡尔赛军越过德军防线进攻巴黎,德军对巴黎实行封锁,切断粮食供应。同日,新雅各宾派领袖L-C德勒克吕兹临危受命,担任公社军事代表。公社将士顽强奋战,多次主动出击。5月17~20日,凡尔赛军集中300门海军炮和攻城炮猛轰巴黎西区各城门。5月21日,凡尔赛军由叛徒引路从圣·克卢大门废墟攻入巴黎城区。23日,凡尔赛军经德军防线前面“中立”地带包抄蒙马特尔,占领该地。公社战士逐区进行街垒战。25日,德勒克吕兹殉职,E瓦尔 兰继任军事代表。28日,瓦尔兰、CT费雷等公社委员率领公社战士进行最后的抵抗。凡尔赛军对巴黎人民实行血腥大屠杀,据统计共有29804人遭残杀,72941人在作战中牺牲,60971人被投入监狱或流放。
公社革命的失败由多方面因素所决定。当时的法国,以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客观历史条件远未成熟。国际、国内阶级力量对比于无产阶级不利。在普法战争失败的特定历史时刻,法国资产阶级极端虚弱,因而出现革命形势,起义获得胜利。一旦德法议和,俾斯麦政府支持梯也尔政府镇压公社,力量对比将发生根本变化。公社革命未能取得外省革命运动有力配合,亦未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陷于孤军奋战境地,在力量悬殊情况下不可避免地招致失败。主观因素方面,由于法国无产阶级本身的历史局限性,出现若干严重失误,如没有抓住敌人立足未稳之机,及时进军凡尔赛,没有没收拥有30亿资产的法兰西银行,听任其向凡尔赛政府提供经费等。公社委员会内部在作战紧要关头对面临的严重局势和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出现重大分歧,围绕成立救国委员会及其职权、组成问题产生多数派和少数派,并在5月中旬一度濒于分裂。由此表明,没有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坚强领导,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不可能紧密团结革命队伍,采取正确斗争策略,去夺取胜利。
巴黎公社革命是法国无产阶级自发进行的一场革命,第一国际并没有以任何行动直接促使公社诞生,而是以其思想和影响孕育了公社革命。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的40名成员中半数以上是国际成员。当选的81名公社委员中有36名国际成员。除了某些重大失误,公社所采取的重大措施,尤其是社会经济措施,都与国际的原则相符合。
K马克思、F恩格斯3月19日得悉巴黎爆发起义,满腔热情地赞扬巴黎无产者的革命创举。公社革命期间,国际总委员会共举行7次会议,主要讨论公社问题。马克思还与公社委员弗兰克尔·莱奥、瓦尔兰建立了通信联系。公社失败后,国际及其各国支部强烈抗议反动派镇压公社,谴责梯也尔政府暴行,发动营救、支援和救济公社流亡者的活动。巴黎公社革命检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积累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总结巴黎公社历史经验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巴黎公社虽然只斗争了72天,但它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这是无产阶级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英雄儿女们用生命和鲜血捍卫新生政权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人民为争取自由解放而斗争。
21792~1794 年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巴黎市政自治机构。1789年7月14日大革命前夕,巴黎部分选民在市政府组成维持秩序委员会,组织民团,任命JS巴伊为市长。大革命胜利后,组成32人的市府委员会,另设检察长1人,副检察长2人。民团改称国民自卫军,由M-J-P-Y- Rde拉法耶特 任司令。1791年在马尔斯校场发生君主立宪派枪杀集会群众事件后,巴伊被免职,J佩蒂翁任市长。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前夕,28个区的代表夺取市府权力,当时称革命公社。公社委员会增至288人。常设机构是非常委员会,由15人组成。原吉伦特派的市长佩蒂翁留任,但实际***是检察长马尼埃尔。公社在国民公会选举、处决在押犯、审判路易十六、抗击外国干涉军等方面起过重大作用。在与吉伦特派 斗争中全力支持雅各宾派,成为与立法议会并存的政权。12月P-G肖梅特任检察长,J-R埃贝尔任副检察长,JN帕什为市长。1793年5月Mde尚邦当选市长,F昂里奥为国民自卫军司令,公社在6月2日最后推翻吉伦特派的起义中起了重大作用。公社参加1793年9月4~5日的群众示威,推动雅各宾派政府实行恐怖统治。但公社发动非基督教化运动和要求扩大恐怖活动引起救国委员会的不满。1794 年3月埃贝尔派因发动反对罗伯斯比尔政府起义而被镇压,公社成员被清洗,此后公社完全处于救国委员会控制之下。热月政变后公社被解散。
主要国家的主要景点
巴黎 巴黎圣母院,举世闻名的卢浮宫(欣赏无数价值连城的艺术瑰宝),登艾菲尔铁塔(二层),在宏伟的凯旋门前留影,漫步于豪华的香榭里舍大道和雄伟的协和广场,圣心教堂,巴黎春天,老佛爷购物,晚上自费欣赏巴黎红磨坊艳舞表演。欧洲最著名的百货商店购物。
卢森堡 大公国卢森堡,配特罗斯大峡谷的迷人风光,大公馆,漫步风格独特的阿道尔夫大桥
布鲁塞尔 被称为“欧洲之都”的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游览大广场,撒尿小童,参观皇家官邸和欧共体总部。
阿姆斯特丹 参观极具地方特色的扎达姆风车村,传统木鞋加工厂,参观钻石工厂,尽情享受荷兰的田园风光。
科隆 世界著名的双尖顶哥特式大教堂—科隆大教堂,及迷人的莱茵河风光。
法兰克福 参观市政厅,保尔教堂,罗马贝格广场,漫步潺潺的美茵河畔,具19世纪建筑特色的老歌剧院。
慕尼黑 巴伐利亚洲首府—慕尼黑,玛利亚广场,奥林匹克公园,德国特色的啤酒屋。
罗马 “永恒之都”——罗马,古罗马角斗场(外景),西班牙广场,威尼斯广场,特莱维喷泉,许愿池。后往教皇之国——梵蒂冈,参观圣彼德大教堂,圣彼得广场。教皇国(有国中国美誉)-梵圣德广场,君士坦丁凯旋门,帝国大道,古罗马废墟,(别社粘过来的)
佛罗伦萨 意大利皮革中心佛罗伦萨,参观米开郎基罗广场,大卫像,圣母之花教堂,君主广场。
威尼斯 乘船往威尼斯本岛,参观有“黄金教堂”之称的圣马可大教堂,祥鸽群集的圣马可广场,叹息桥,步行街,大公府,并前往文明古今的玻璃岛参观水晶玻璃工厂。
比萨 比萨斜塔
卢塞恩(琉森) 湖光山色精粹之代表性城市琉森,参观木桥,卢塞恩(琉森)湖,教堂桥,睡狮石像
洛桑 奥林匹克博物馆,钟表厂,市中心。
日内瓦 联合国总部,布朗威克公园,花钟,人造喷泉,国际红十字会址。
茵斯布鲁克 早餐后市容观光,参观圣安娜柱,黄金顶
雅典 雅典卫城,科林斯运河,奥林匹克体育城,萨罗尼科群岛,城市观光、巴特农神庙、总统府。
尼斯 市中心观光,地中海海滨风光。
旧市街、英国大道散步街、地中海沙滩、市中心花园、花市、天使湾、古城遗址。
摩纳哥
(蒙特卡罗) 著名赌城摩纳哥,可自费在著名的蒙特卡罗赌场一试身手,皇宫换岗仪式、赌场、老城区、古堡。
伯尔尼 联邦政府大厦,世界最长的购物大道,百年历史的喷泉,天文钟。伯尔尼美术博物馆,
苏黎士 里马河,苏黎士湖,金融街。
那不勒斯 皇宫、古堡、圣卡罗歌剧院。
米兰 议会大厦、米兰大教堂、歌剧院,艾曼纽二世回廊。米兰博物馆、古堡
伦敦 纳尔逊纪念碑,首相官邸—唐宁街十号,议会大厦、伦敦塔桥、大笨钟、鸽子广场、格林威治天文台、大英博物馆、腊像馆、温莎古堡。伦敦塔
温莎 温莎古堡,乔治五世纪纪念碑,皇家迎宾大道,天鹅湖,伊顿贵族公学。
剑桥 国王学院,国王大教堂,三一学院,女王学院与牛顿数学桥,圣约翰学院与叹息桥,田园绿草场与森林幽静地,天鹅湖与牧牛场,剑桥河畔赏景(著名诗人许志摩吟诗处)喂鸭
爱丁堡 中世纪的修道院、爱丁堡城堡、太子街公园、皇室宝剑陈列室、苏格兰国家战争纪念碑、苏格兰军事博物馆、旧国会大堂、圣马加列教堂。
汉堡 汉堡水港,感受国际型水港的气势,并参观欧洲海鲜市场,之后参观市政厅广场,观赏景色怡人的阿尔斯特湖,圣米歇尔教堂游览,繁华的商业大街——永发大道。
柏林 在柏林著名的菩提树下大街上游览当时东西德各自著名的标志自由女神像及东德柏林电视塔、穿越柏林的博兰登堡门,以及作为纪念的柏林墙遗迹,普法战争胜利柱,同时观赏德国新建的市政厅以及帝国大厦威廉一世纪念堂, 波茨坦广场
莱比西 德国东部的第二大城市莱比西游览,这里市区内街道整洁,商业繁华,又是世界文明的博览会城市、书城和音乐城,参观莱比西市政厅广场及广场后面一个静静的街角上,耸立着巴赫曾经主持了27年之久的托马斯教堂合唱团(Thomanerchor)教堂
纽伦堡 参观皇家城区,圣母教堂,著名的二战战犯法庭,以及感受世界著名圣诞城市,著名的二战战犯法庭,以及感受世界著名圣诞城市,玩具博物馆,
布莱梅 浏览市政厅广场,参观童话博物馆
波恩 旧市政厅、商业区、步行街、政府大楼(广场)、波恩大学、议会大厦、联邦大厦、贝多芬诞生地、贝多芬像(故居、广场)、
海德堡 老城、大学城、卡尔特傲多老桥、古堡、
斯图加特 王宫广场、新工业中心、奔驰工厂。
特利尔 小城观光、黑城门、马克思故居、
波茨坦 波茨坦大教堂、西西里别宫、随意宫、波茨坦会议遗址、无忧宫、。
佛莱堡 黑森林观光、300年大教堂
斯特拉斯堡 欧共体中心大楼、古城大教堂
奥古斯堡 文艺复兴时期建造的(1615-1620)雄伟的市政府大楼,雪茨丽大宫殿,。
明斯特 主教宫殿、埃多疼多藤宫殿、克莱门教堂、多米尼佳教堂
里昂 里昂作为一个拥有超过2000年历史的城市,承袭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法国古罗马时期遗迹比比皆是,还用于最大型的受保护文艺复兴地区,另外,里昂也因其美酒及地道美食而驰名于世。贝拉克广场、市政厅、旧城
马德里 西班牙广场、雷蒂诺公园、哥伦布纪念碑、太阳门商贸区、王宫
西班牙古都拖莱多、圣多梅教堂、拖莱多大教堂。(常规不去)
巴塞罗那 西班牙广场、哥伦布纪念柱、奥运会址。王宫。
里斯本 贝林塔、发现纪念碑、贸易广场、巴伊克萨步行街。赫尔海城堡
赫尔辛基 国会大厦,东政教主教堂,音乐家贝柳斯公园,岩石教堂,奥运会运动场
斯德哥尔摩 瑞典皇宫,颁发诺贝尔奖的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瓦萨船博物馆
奥斯路 维尔兰雕塑公园中栩栩如生的青铜和花岗岩人物雕像作品,赫美考伦跳台滑雪台,
歌德堡 老城、市政厅广场、VOLVO汽车制造厂博物馆
哥本哈根 哥本哈根市内观光:美人鱼雕塑,神农喷泉、继续观光新港酒吧街、市政厅广场,安徒生铜像等、皇宫广场。
北西兰岛观光:游览三座著名的城堡:佛雷德里科宫,女王夏宫和平宫,哈姆雷特城堡。
雷克亚未克 地峰楼,旧国会大厦,市政厅,金色北极圈之旅,参观间歇喷泉,黄金瀑布。兰湖温泉(请带好游泳衣以及大浴巾或者浴衣兰湖温泉的水温可以达到60摄氏度)
列支敦士登 邮票袖珍王国——列支敦士登,
维也纳 享有“音乐之乡”美名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游览举世闻名的文艺复兴式建筑—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美泉宫(外围)、古老的议会大厦,壮观的市政府广场。
萨尔斯堡 音乐神童莫扎特的故乡—萨尔斯堡,游览举世闻名的米拉贝尔花园(**“音乐之声”的拍摄地),漫步古老的萨尔斯堡老城,参观天才音乐家――莫扎特的故居一级风格绚丽的萨尔斯堡大教堂。
克拉根福 湖区观光,市区游览
圣马力诺 独立共和国圣马利诺,小城观光,精美的邮票、钱币、陶瓷器。圣马力诺皇宫,圣法兰西斯高教堂,
维罗纳(意内) (被誉为浪漫的化身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乡维罗纳)罗密欧与朱丽叶故居
那不勒斯(意) 13世纪的新城堡,意大利最大的圣卡罗哥剧院,王宫,鸡蛋城堡,
嘎纳 小城观光,**城(嘎纳是法国地中海沿岸的一座风景秀丽的小城,因其一年一度的嘎纳**节撼动亿万人之心,其颁发的“金棕阁”被公认为是世界**的最高荣誉奖之一)
马赛 法国南部著名的港口城市-马赛,参观旧港,老城,卡纳比埃街,圣维克托教堂,德菲城堡,香水加工厂,天使湾,央格鲁斯街
热那亚 意大利著名海港城市热那亚,参观著名的圣马提欧广场,一览中古世纪风情哥伦布童年故居。
莫斯科 革命圣地—红场,瓦西里升天教堂,克里姆林宫(钟王、炮王、伊凡大地钟楼、圣母大教堂、报喜教堂、大天使教堂),列宁墓,无名烈士墓,亚历山大花园,俄罗斯最大的百货商店—古姆。莫斯科大学、俄罗斯经济成就展览馆、十五民族金人像。
圣彼得堡 市容观光(俄罗斯古典建筑、巴洛克式建筑、十月革命时期建筑),彼得一世纪念铜像,彼得夏宫、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冬宫,晚自费欣赏芭蕾舞表演。
打响俄国十月革命第一枪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海军总部大厦,世界第二大教堂—伊萨基耶夫教堂,由普希金的抒情诗而得名的青铜骑士像(外观)。
瓦伦西亚(西班牙 位于西班牙东南部繁荣的瓦伦西亚,它东濒大海,背靠广阔的平原,四季常青,气候宜人,是地中海西岸的一颗明珠。瓦伦西亚瓦伦西亚最初是一个由古希腊人所建的小村落。公园前138年被罗马人占领后,更名为“瓦伦西亚”城,并一直沿用至今。
区政府宫是瓦伦西亚自治区政府的所在地。它始建于15-16世纪,具有古典哥特式风格,宫内金碧辉煌的国王厅、议会厅和金色厅最为引人注目。方方正正的院子带有拱廊,是西班牙最华美的庭院之一。值得一提的还有大教堂,这是一座将罗马、哥特和巴洛克式等多种艺术风格融为一体的建筑物。1262年始建,整个工程历时一个半世纪。1420年建成的一座高达68米的钟楼成为该市的象征。目前瓦伦西亚市仍是地中海沿岸重要的商埠和经济、文化中心和西班牙四大工业区之一。工业主要有石化、造船、机械制造和轻工纺织,特别是汽车制造和食品加工在西班牙全国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也十分发达,其蔬菜水果,特别是柑橘和柠檬久负盛名,远销欧美各地。瓦伦西亚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其美丽的海滩、充足的日照(每年300天),大量的名胜古迹及多彩的民间节日,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
(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 参观游览萨格勒布老城区,萨格勒布大教堂、圣马可教堂、耶拉契奇总督广场。
普力特维斯 参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16湖自然保护区。
萨拉戈萨
如需进一步帮忙,请联系我,我是做欧洲旅游的。
marlboro_2008@126com
祝您愉快!~
巴黎工人在1871年3月18日革命后建立的无产阶级政权。世界历史上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公社的诞生 1870年9月2日拿破仑三世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投降。巴黎人民掀起9月4日革命,推翻第二帝国。胜利果实却落入资产阶级共和派右翼和帝制派奥尔良党人之手,成立了“国防政府”。1871年2月17日,L-A梯也尔出任法国政府首脑。28日签订法德和约,法国割让阿尔萨斯、洛林大片领土给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梯也尔政府的丧权辱国行为激起人民群众的极大愤慨。巴黎民众纷纷要求成立公社,以监督政府。3月15日,国民自卫军251个营队的代表选出中央委员会 。3月18日晨,梯也尔政府出动军队袭击蒙马特尔和梭蒙高地 ,企图夺取国民自卫军的417门大炮,逮捕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成员,从而触发武装起义。当晚国民自卫军控制巴黎所有政府机关和塞纳河上的桥梁。梯也尔政府成员及其军队 、警察和官吏仓皇出逃凡尔赛。3月26日巴黎进行选举,3月28日正式成立巴黎公社。
公社设立10个委员会(执行、军事、财政、司法、治安、劳动与交换、粮食、教育、社会服务、对外联络)作为新的政权机构。公社解除资产阶级常备军,取缔旧警察机构。颁布教会与国家分离法令,根本改造司法机关,实行法官选举制。公社通过全体公职人员需经选举始得任命的决议,颁布废除国家机关高薪法令,规定公职人员最高年薪6000法郎,相当于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水平,以防止国家机关由社会的公仆变为社会的主人。公社在所有制、分配、管理和劳动立法方面实施某些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通过将逃亡业主遗弃的工场转变为工人协作社法令,改变薪金收入高低悬殊现象,实行保持合理差别的劳动报酬制度,并着手劳动者直接参与企业管理的试验。公社还制定若干保护工人直接利益的劳动法令,如取缔面包房夜班制、禁止任意罚款和克扣工资法令等。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公社先后通过若干减轻人民负担和解决生活困难的法令。其中有一切债务延期在3年内分批无息偿还法令、无偿发还典当金额不足20法郎低档典押物品法令、免收3个季度房租法令等。
公社把自己的斗争看作国际性的事业,宣告“公社的旗帜是世界共和国的旗帜”。公社团结许多国家的侨民为共同事业并肩战斗。波兰人、意大利人、比利时人组成侨民兵团。参加保卫公社的波兰人多达500~600人,其中有将领J东布罗夫斯基及W符卢勃列夫斯基等。5月6日,公社拆毁沙文主义和民族压迫象征的旺多姆纪念柱,将旺多姆广场改名国际广场。
公社的失败及其原因:从4月2日起,公社战士与凡尔赛政府军在巴黎近郊展开激战。由于德国在4月间释放10万余战俘以补充法国军队,至5月中旬,凡尔赛政府已能调集13万兵力进攻巴黎。而与之相对抗的公社第一线作战部队的全部兵力仅有18000人。5月8日,凡尔赛军开始炮击巴黎城防工事。5月10日,法、德正式签署《法兰克福条约》,并达成秘密协议,允许凡尔赛军越过德军防线进攻巴黎,德军对巴黎实行封锁,切断粮食供应。同日,新雅各宾派领袖L-C德勒克吕兹临危受命,担任公社军事代表。公社将士顽强奋战,多次主动出击。5月17~20日,凡尔赛军集中300门海军炮和攻城炮猛轰巴黎西区各城门。5月21日,凡尔赛军由叛徒引路从圣·克卢大门废墟攻入巴黎城区。23日,凡尔赛军经德军防线前面“中立”地带包抄蒙马特尔,占领该地。公社战士逐区进行街垒战。25日,德勒克吕兹殉职,E瓦尔 兰继任军事代表。28日,瓦尔兰、CT费雷等公社委员率领公社战士进行最后的抵抗。凡尔赛军对巴黎人民实行血腥大屠杀,据统计共有29804人遭残杀,72941人在作战中牺牲,60971人被投入监狱或流放。
公社革命的失败由多方面因素所决定。当时的法国,以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客观历史条件远未成熟。国际、国内阶级力量对比于无产阶级不利。在普法战争失败的特定历史时刻,法国资产阶级极端虚弱,因而出现革命形势,起义获得胜利。一旦德法议和,俾斯麦政府支持梯也尔政府镇压公社,力量对比将发生根本变化。公社革命未能取得外省革命运动有力配合,亦未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陷于孤军奋战境地,在力量悬殊情况下不可避免地招致失败。主观因素方面,由于法国无产阶级本身的历史局限性,出现若干严重失误,如没有抓住敌人立足未稳之机,及时进军凡尔赛,没有没收拥有30亿资产的法兰西银行,听任其向凡尔赛政府提供经费等。公社委员会内部在作战紧要关头对面临的严重局势和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出现重大分歧,围绕成立救国委员会及其职权、组成问题产生多数派和少数派,并在5月中旬一度濒于分裂。由此表明,没有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坚强领导,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不可能紧密团结革命队伍,采取正确斗争策略,去夺取胜利。
巴黎公社革命是法国无产阶级自发进行的一场革命,第一国际并没有以任何行动直接促使公社诞生,而是以其思想和影响孕育了公社革命。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的40名成员中半数以上是国际成员。当选的81名公社委员中有36名国际成员。除了某些重大失误,公社所采取的重大措施,尤其是社会经济措施,都与国际的原则相符合。
K马克思、F恩格斯3月19日得悉巴黎爆发起义,满腔热情地赞扬巴黎无产者的革命创举。公社革命期间,国际总委员会共举行7次会议,主要讨论公社问题。马克思还与公社委员弗兰克尔·莱奥、瓦尔兰建立了通信联系。公社失败后,国际及其各国支部强烈抗议反动派镇压公社,谴责梯也尔政府暴行,发动营救、支援和救济公社流亡者的活动。巴黎公社革命检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积累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总结巴黎公社历史经验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巴黎公社虽然只斗争了72天,但它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这是无产阶级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英雄儿女们用生命和鲜血捍卫新生政权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人民为争取自由解放而斗争。
21792~1794 年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巴黎市政自治机构。1789年7月14日大革命前夕,巴黎部分选民在市政府组成维持秩序委员会,组织民团,任命JS巴伊为市长。大革命胜利后,组成32人的市府委员会,另设检察长1人,副检察长2人。民团改称国民自卫军,由M-J-P-Y- Rde拉法耶特 任司令。1791年在马尔斯校场发生君主立宪派枪杀集会群众事件后,巴伊被免职,J佩蒂翁任市长。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前夕,28个区的代表夺取市府权力,当时称革命公社。公社委员会增至288人。常设机构是非常委员会,由15人组成。原吉伦特派的市长佩蒂翁留任,但实际***是检察长马尼埃尔。公社在国民公会选举、处决在押犯、审判路易十六、抗击外国干涉军等方面起过重大作用。在与吉伦特派 斗争中全力支持雅各宾派,成为与立法议会并存的政权。12月P-G肖梅特任检察长,J-R埃贝尔任副检察长,JN帕什为市长。1793年5月Mde尚邦当选市长,F昂里奥为国民自卫军司令,公社在6月2日最后推翻吉伦特派的起义中起了重大作用。公社参加1793年9月4~5日的群众示威,推动雅各宾派政府实行恐怖统治。但公社发动非基督教化运动和要求扩大恐怖活动引起救国委员会的不满。1794 年3月埃贝尔派因发动反对罗伯斯比尔政府起义而被镇压,公社成员被清洗,此后公社完全处于救国委员会控制之下。热月政变后公社被解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