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朗旅行,逛巴扎是体验当地人日常生活和风土人情最好的地方,是欣赏波斯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品的好去处。
巴扎一词源于波斯。巴扎是市场之意。有蓬的市场是巴扎,露天的市场叫集市。在伊斯兰 社会 ,巴扎就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全世界。
伊朗每个城市都有巴扎。伊斯法罕大巴扎是最古老迷人,最原汁原味的。在世界十大巴扎中名列第三。从伊玛目广场起向东北方向延伸到聚礼清真寺全程2公里的拱形街道全是巴扎区,巴扎最古老的部分已经有两千年的 历史 。伊斯法罕大巴扎可分成两个部分,一是环绕伊玛目广场的两层拱顶回廊部分,有着高高的穹顶,每个穹顶有采光的天窗,主要铺面在一层。这个部分的巴扎以波斯传统手工艺品店,瓷器店,铜灯铜壶店,细密画店和地毯店为主。也有香料店,干果店等土特产品。走进大巴扎,就像是走进了天方夜谭的世界,各种神奇精美的物件琳琅满目,直令人眼花缭乱。大巴扎里的手工艺品店,大多是作坊与店铺结合一体。走进店铺,你可以看着一件工艺品怎么样在匠人的手中魔术般的变幻成精美的作品。波斯人是天生的匠人。伊玛目广场周边的大巴扎,逛巴扎的大多数是各国游客。所以这些店铺老板或是店小二都可以讲不错的英语。好多人还可以讲几句简单的中国话。
出广场沿着东北方向,就进入了老巴扎部分。这里是当地人的天下。店铺摊位出售的商品也从手工艺品变成了日用百货,小饰品和小摆设,种类繁多的香料,干果,菜蔬水果等。这里是大巴扎最古老的部分,一直延伸到聚礼清真寺门口。也是一个外来过客了解和体验当地人日常生活最接地气的地方。
大巴扎里还有一些古老的客栈和浴室。也有品味不错的餐厅,茶室和甜品店。有个传统老茶馆令人印象深刻。记不得怎么走了。应该是东北方向新老巴扎结合部分,反正是七拐八弯的就到了。茶馆地盘不大,人气十足。茶室屋顶挂满了大大小小各色茶壶,墙壁上也满是各种破旧古怪的装饰。给茶客的感觉不是喝茶,是在欣赏艺术品店似的。这个茶馆名气很大,每次去都是满满的座无虚席。运气好才能等到位子。茶馆也提供简单的饭菜。伊朗人喜欢食肉,自然也喜欢喝红茶。煮茶的器皿和方式与土耳其红茶十分相近。大壶套着小壶。茶叶放在小壶中,靠大壶的水蒸汽把茶水煮开,再配上藏红花冰糖和茶点。按照民族迁徙的路径,土耳其人煮红茶的方式应该来自古代波斯。
伊朗人没有早起的习惯,大巴扎要9点以后才开门营业。我要寻找晨曦中的拍摄题材,早晨6点就去了大巴扎。在巴扎周边的巷子里,朝阳的光线从穹顶天窗照进灯光昏暗的巷子,时不时有上早课的宗教人士匆匆走过,偶尔还会飘过妙曼的黑衣女子和上学的孩童。大巴扎周边的早晨是摄影人不可错过的人文拍摄场景。
法国巴黎著名的甜品店如下:
雅克格宁甜点铺:巧克力和布雷斯特饼干,坐落于蒂雷纳街,以高级手工蛋糕闻名遐迩的雅克格宁甜点铺,自2008年开业一来就为众多餐厅和酒店提供着最新鲜的美味甜品。店内温控的照明设备和各色绚丽夺目的室内装饰使整个甜品屋颇具现代感。
梦想点心店:水果蛋挞和圣奥诺雷蛋糕,这间坐落于法国第七街区,充满了现代感的“梦想点心店”,自2009年起就吸引了众多的甜食爱好者。与其他甜品店相比,并没有追求数量繁多的产品种类,而是将传统的糕点进行了简化和创新,使设计简洁的各色糕点都如精美的艺术品一般焕发着独特的魅力。
达洛优甜品店:伊斯法罕马卡隆饼干,达洛优甜品店建立于1802年,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巴黎甜点名店—达洛优,其糕点师皆为历任法国王室的御用厨师。坐落于圣奥诺雷郊区街的这间老店,附近不仅环绕着众多华美的精品店,在不远处还坐落着法国总统的官邸—爱丽舍宫。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知美君百科bot。说来惭愧,互联网冲浪选手知美君直到今天才刷到这么一个 搞笑 梗:
大白爱上健身后,很快就会成为米其林轮胎人。
美食观察员的“隐秘”生活" img_height="863" img_width="526"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3/d85fc121d447dc20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美食观察员的“隐秘”生活" img_height="578" img_width="526"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3/ad6fbe84bdc3865d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好冷——)
知美君百科bot今日温知识:
米其林不仅生产轮胎,还出产 美食 指南。
美食观察员的“隐秘”生活" img_height="300" img_width="400"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3/d00102d1295306fd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美食观察员的“隐秘”生活" img_height="1084" img_width="1096"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3/ac90df80492bddfa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米其林指南诞生于1900年的巴黎万国博览会,是法国知名轮胎制造商米其林公司出版的 美食 和 旅游 指南书籍的总称。
《米其林指南》系列是米其林公司旗下的明星出版物之一,介绍了一些品尝别具特色的地方 美食 的好去处。
而《米其林指南》的撰写,离不开世界各地的米其林观察员。乍听上去这可真是个好工作,好像整天就在吃吃吃的样子……
美食观察员的“隐秘”生活" img_height="343" img_width="1080"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3/7dbb036d478e415e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那么……
怎样才能成为米其林的观察员?
观察员选定餐厅的标准是什么?
年均旅行3万千米
什么菜系都必须尝试
每年以匿名方式独立品尝250餐佳肴
五种感官时刻保持高度警觉
美食观察员的“隐秘”生活" img_height="752" img_width="710"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3/430ccebd02d3377f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想了解 美食 观察员的生活吗?知美君用这本书邀请您一同入席:
与《米其林指南》评委一起 探索 世界美味,25国 美食 趣闻、特色食谱、主厨访谈、307个 美食 文化知识
美食观察员的“隐秘”生活" img_height="800" img_width="800"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3/44a05828c8ad6bc1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法]LM出版社
[法]米其林指南
[法]菲利普·图瓦纳德
2022年2月
华中 科技 大学出版社-有书至美
让我们跟随《米其林指南》观察员的脚步,一同去发现他们曾走过、看过、品尝过的世界吧!
世界 美食 大百科教科书级概览
在阅读下文之前,“斯芬克斯”知美君先来问大家几个问题:
菜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英国除了炸鱼薯条还有什么别的 美食 ?
烈日华夫饼和布鲁塞尔华夫饼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中国南方种植水稻,北方种植小麦?
如果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让我们翻开这本书——
一起看看菜单的起源~
18世纪中期的法国是路易十五统治时期,贵族的餐桌上首次出现手写菜单。法国大革命深刻改变了法国的 社会 面貌。很多贵族被斩首,他们雇佣的厨师也失去了服务对象。
因此他们纷纷自立门户,安东尼-尼古拉·杜瓦阳买下位于香榭丽舍大道的王太子餐厅,并将其更名为杜瓦阳餐厅。据说正是他首创了挂在墙上的菜单。
19世纪初,餐桌服务已成为巴黎餐厅的标配。布里亚-萨瓦兰认为只有能让顾客通过菜单点菜的场所才能被称作“餐厅”。
美食观察员的“隐秘”生活" img_height="522" img_width="869"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3/27484fcc68200710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法国的国家宝藏之一居然是黄油?!
黄油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油脂产品,已有上万年的制作史,从畜牧业诞生起便已存在。
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花岗岩板上刻有最早关于黄油制作的年份记载—公元前4500年。后来,黄油被当成美容产品滋润头发,也曾被当作润肤膏使用。
美食观察员的“隐秘”生活" img_height="496" img_width="745"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3/7e483a980dc8e3d6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在封建王朝时期的法国,黄油主要产自法国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和山区。黄油会被运送到那些不产奶或主要出产橄榄油的地区,为延长其在运输过程中的保质期,人们会往黄油中加盐。
但到了13世纪,盐变得和黄金一样贵,甚至盐被称为“白色黄金”,有时还被当作货币使用。
书中沉浸式地按照国家分类,展示了 25个国家的烹饪遗产。
美食观察员的“隐秘”生活" img_height="652" img_width="576"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3/640ade0cfbad517c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以 日本 为例,前往寿司大师的餐厅前,我们需要了解切割造型的艺术和日本刀工技艺,体验大米种植文化,并前往鱼市进行探访。
在 巴西 ,想要理解特殊的烹饪传统,就必须熟悉亚马孙地区的各式特产,知晓欧洲、非洲和印第安文化对巴西 历史 的重要影响,它们渗入巴西菜的发展历程,造就了这个广袤大国的复杂特性。
在 爱尔兰 ,品尝龙虾大餐前,可以先去了解苏格兰沿海地区甲壳类海洋生物的捕捞技术。
在 西班牙 ,去餐厅品尝小吃之前,您需要熟知西班牙各式火腿的名称,才能听懂侍者的推荐……
美食观察员的“隐秘”生活" img_height="519" img_width="523"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3/641ecb83e98be1f0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书中的内容从 知名料理、丰富物产、标志餐厅、烹饪表演到 美食 文化 等逐一讲解。
307个 美食 文化知识 ,补充你的知识储备,增加日常社交的谈资。
源于 美食 文化的法语表达
进入法国文化遗产行列的地方特色菜
土豆,从猪饲料到高端 美食
不同寻常的葡萄收获方式
美第奇家族对饮食的影响
以歌剧为灵感的甜品
……
美食观察员的“隐秘”生活" img_height="701" img_width="1079"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3/ab92ca2d02d04270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 美食 知识等你发掘,让你不仅会吃,还更懂得“吃”。
揭开米其林观察员的“隐秘”生活
打包好您的行李,追随《米其林指南》观察员的脚步,尽情享受盛宴吧,世界就是一个有着无穷多样性的神奇食品柜。
在大众眼中:
米其林星级餐厅 艺术级别的匠心料理
为餐厅评星的“ 美食 观察员”=神秘的存在
那么这个 全球首本《米其林指南》编写的 美食 观察员评星笔记 将为您揭开米其林观察员的面纱。
美食观察员的“隐秘”生活" img_height="658" img_width="954"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3/800c7484a51d5923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观察员——圣殿守卫者
加入观察员团队的男男女女都曾是酒店餐饮业的专业人士,他们是真正的开拓者,对 美食 的热爱早已深入骨髓。
仅以欧洲观察员为例,他们 每年需要旅行超过3万千米, 只为寻找能够征服读者的好餐厅。穿梭于豪华宾馆、酒店、小旅馆、民宿、大餐厅或小酒馆之间。
每名《米其林指南》观察员 一年需要以匿名方式品尝约250餐 ,也就是所谓的试菜, 平均需要在酒店住宿160晚,外出寻访600次,撰写超过1000份报告 ,为每年度的评选提供素材。
美食观察员的“隐秘”生活" img_height="352" img_width="543"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3/3351b6187ef1a892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与人们脑海中的形象不同,观察员并不会在笔记本上严肃地写写画画,他们作为米其林集团的雇用员工,需要表现得和普通客人并无二致,以确保他们的读者在餐厅也能获得与其相同的体验。
资深吃货与乐于分享的大师
除了必须拥有丰富的酒店餐饮业工作经验,观察员还需具备极其敏锐的味觉,并做到 在评判中不掺杂个人口味。
他们必须以大众品位为基准,做出最客观的评价。 对食材、产地和饮食文化的了解 同样重要,因为食材品质也是观察员在试菜过程中需考量的五大标准之一。
此外,观察员要能够随时随地同步激发五种感官!评判料理时, 菜品的口感、装盘的细节、风味的平衡、厨师希望表达的 情感 都将被综合考量,并将所有这些作为核心标准由观察员在报告中进行评估和记录。
美食观察员的“隐秘”生活" img_height="1390" img_width="1086"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3/fda262a5b2d8722a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他们 每月有三周时间都在所负责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 以发掘更多好餐厅,在推荐清单中对某家餐厅进行确认或撤销……第四周,以法国观察员为例,他们需要前往位于巴黎的米其林总部,与主编一同回顾三周以来的工作,并向编辑提交报告。
随后,编辑们负责整理观察员对各家餐厅的评论,这些内容将与餐厅名称一同出现在《米其林指南》上。各个版本的指南加起来,已经刊登了数万条餐厅评论!观察员还将利用在巴黎的一周制订接下来的考察计划。
美食观察员的“隐秘”生活" img_height="658" img_width="1080"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3/d318370d86a54cf2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观察员不仅是真正的专业人才,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都是资深吃货,对 美食 充满热情,并乐于为读者寻找最好的餐厅和最棒的主厨。他们是充满欢乐、为人慷慨、乐于分享的大师。
(知美君探头:所以其实也没有多隐秘啦
难得一见的世界知名主厨纪实录
美食 观察员们跑遍世界各地,对各地名厨们“了如指掌”,因此在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名厨何以为名厨,以及他们的创作故事和生活态度。
美食观察员的“隐秘”生活" img_height="812" img_width="498"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3/abe47772d02d33fe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名厨名录:乔尔·卢布松 、保罗·博古斯 、费朗·亚德里亚、勒内·雷哲皮、戈登·拉姆齐、小野二郎……
卡特兰餐厅的弗雷德里克·安东专门写了一本名为《土豆》的书,他的导师乔尔·卢布松早些年便出版了《最棒的简易土豆料理》。累计摘得32颗米其林星星的卢布松将土豆变成了传奇女王。
美食观察员的“隐秘”生活" img_height="784" img_width="609"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3/563294749c47181f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已在13个国家开设甜品店的皮埃尔·艾尔梅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也是 当代全球法式甜品的****之一。
他像服装设计师那样,通过 绘制草图 开启甜品创作。他 编写食谱,确定食材配比 ,随后让身边的甜品师们进行一次次的试验,直到做出让他满意的成品。
他创作的伊斯法罕马卡龙、莫家多尔马卡龙及2000层的千层蛋糕都已成为不朽的经典。 皮埃尔·艾尔梅是法国糕点史上极具代表性的大厨之一。
美食观察员的“隐秘”生活" img_height="600" img_width="455"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3/6e76148fdcd2afe5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尽管费朗·亚德里亚的斗牛犬餐厅(El Bulli)已于2011年关张,但他仍是 近30年来最有代表性的将技术与 情感 融入料理的前卫厨师 。
费朗将技术和 情感 融入 美食 ,并将其称作 “分子料理” 。这是一种技艺要求很高的烹饪方式,会将食物变为泡沫或球形,他以此 彻底革新了西班牙乃至全世界的料理。
美食观察员的“隐秘”生活" img_height="658" img_width="533"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3/4cbe4cb8c08e3911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他用意大利古冈佐拉芝士制作的鸵鸟蛋:芝士冷冻后,撒上豆蔻碎,18秒之后豆蔻会分秒不差地变为液体;以及白芸豆海胆慕斯、鹅肝粉等菜品,这些菜品处处彰显他的创新精神。
他经常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他是这个时代无可争议的代表性厨师。
在这本书中,轻松get 名厨的职业经验+招牌菜食谱, 还能获得 创意料理的心得与思路, 一举数得,堪称吃货&非吃货都可有所收获的世界知名主厨纪实录。
值得珍藏的趣味 美食 文化读物
美食观察员的“隐秘”生活" img_height="301" img_width="474"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3/6b75de946dc9be35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12开方脊精装,180 随心翻阅。
美食观察员的“隐秘”生活" img_height="297" img_width="374"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3/ac71d70b9e89f72a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封面UV工艺,质感优良。
美食观察员的“隐秘”生活" img_height="648" img_width="896"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3/917472958a7859e6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杂志般的排版方式,营造清爽的视觉效果;诙谐幽默的手绘点缀在书页间,增添阅读趣味性。
美食观察员的“隐秘”生活" img_height="800" img_width="800"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3/290b14722b713417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法]LM出版社
[法]米其林指南
[法]菲利普·图瓦纳德
2022年2月
华中 科技 大学出版社-有书至美
一、雨果和维克多的蛋糕店(Hugo &Victor)
雨果和维克多的蛋糕店(Hugo &Victor)
这家蛋糕店是由两个童年友伴Hugues Pouget和Sylvain Blanc合作成立的,因此店里的所有甜点都有两种版本,一个是传统的“维克多”口味,一个是“雨果”风味。球型甜点雨果的热情是由海绵状的白色蛋糕、百香果慕斯和果冻制成的。
店里所有甜点从每一个细节都是精雕细琢的。雨果只从一个大溪地供应商处购买优质香草,一些水果也只供给这个商店。
二、卡赞岛指环甜点店(La Bague de Kenza)
卡赞岛指环甜点店(La Bague de Kenza)
巴黎不乏受其他文化影响的蛋糕店,比如卡赞岛指环甜点店。全巴黎共有8家分店,其中位于圣奥诺雷路136号的卡赞岛指环甜点店同时也是一家茶沙龙。店里的东方风味的法式糕点有小手提袋开心果,这是一种混有蜂蜜和碎开心果的小钱包形状的面包,在雨天食用最佳。
其他的甜点还有杏仁羊角面包、传统的阿尔及利亚枣泥小麦饼干、像刺猬一样的松子蛋糕herisson aux pignons,以及不可错过的西瓜、桃子和其他水果样式的杏仁蛋白软糖。
三、拉迪雷糕饼甜点店(Laduree)
拉迪雷糕饼甜点店(Laduree)
19世纪时期,人们疯狂热爱纸杯蛋糕和拉迪雷糕饼甜点店出售的法式马卡龙。这种雅致的杏仁小圆饼里层层铺有巧克力酱,而色彩艳丽的外表更是惹女士们喜爱。该店成立于1862年,最初是一家位于皇家路16号的烘焙坊。然而它被烧毁了以后,老板拉迪雷的妻子将其变成了甜点店,同时也是巴黎最早的女士聚会茶 沙龙之一。
自拉迪雷的远房堂兄弟皮埃尔在20世纪发明了马卡龙之后,马卡龙的口味从香草、巧克力和咖啡增加到盐味黄油焦糖、开心果、柠檬和覆盆子。拉迪雷糕饼甜点店现任主厨甚至在马卡龙里添加季节性食材,比如春季就有樱花马卡龙。其他经典甜点还有修女泡芙和内有新鲜覆盆子和荔枝的玫瑰马卡龙伊斯法罕。
四、面包与新意蛋糕店(Du Pain et Des Idees)
面包与新意蛋糕店(Du Pain et Des Idees)
面包与新意蛋糕店是一家有机烘焙坊。店面位于一座19世纪时期的古老建筑内,皆用跳蚤市场内的小玩意装饰。主厨成功的秘诀便是将所有诸如面粉和黄油一类的古旧材料赋予新内容。
经典的黄油可颂面包与玫瑰香水和抹茶合并;巧克力面包满盖新鲜香蕉;充满奶油的蜗牛面包上面覆盖着黑加仑子和樱桃白兰地;按季出售的盐味黄油苹果蛋挞和底部几乎被烧焦的泡芙都会让人回味无穷。
五、糖面包糕点铺(Patisserie Pain De Sucre)
糖面包糕点铺(Patisserie Pain De Sucre)
糖面包糕点铺位于玛黑区朗比托街14号。店内巨大的玻璃罐里充满了枕头型的棉花糖,有时还有外表华丽的蛋挞,所有甜食爱好者经过都想舔上一口。主厨将 传统点心和新风味、大胆的色彩与材料结合。即使是大人,也会被店里灌入咖啡和玫瑰的胡桃糖、巧克力包裹的棉花糖和精致的马卡龙所吸引;而真正的小孩则更喜欢la chenille,它是由巧克力蛋糕球、奶油巧克力甜浆和开心果制成的毛毛虫形状甜点。
除了覆盖着悬勾子大黄果泥、杏仁香橙花奶油和一小枝迷迭香的酥饼;放有层层饼干、血橙葡萄柚的Maltaise玻璃杯装蛋糕;还有装饰有焦糖水果或者 棒棒糖的四川胡椒慕斯蛋糕。而Baobab是一种将浸透香草酱的兰姆糕放在一支装有朗姆酒小管子上的点心,管子内的酒可以依客人爱好更换。
六、雅克·奥特格宁点心店(Jacques Genin)
雅克·奥特格宁点心店(Jacques Genin)
巧克力大亨雅克·奥特格宁以其工作坊提供给餐厅和宾馆的顶级甜点而闻名,并于2008年在时髦的玛黑区开了一家点心店,让公众有机会品尝到他的手艺。入口处的柜台上陈列了一堆宝石状的法式水果软糖、独立包装的焦糖以及排列有序的方块状巧克力糖果。
芒香西番莲焦糖、巧克力法式指形小饼以及充满果仁糖的巴黎车轮饼都不可错过;Citron Vert是一种含有榛子和柠檬的牛奶巧克力,而Basilic是一种充有紫苏的黑巧克力。店里还会把巧克力皮糖果放入一个马赛克样式的小金属珠宝盒内,给 您一种得到精致小礼物的感觉。
七、施特雷尔甜点店(Stohrer)
施特雷尔甜点店(Stohrer)
特雷尔甜点店位于蒙特吉尔街的中端,是巴黎最古老的法式蛋糕店。主厨施特雷尔是当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来自波兰的皇后Marie Leszczynska嫁到法国来时带来的甜点师傅。和这家店的历史一样有魅力的是它的甜点。
最初的朗姆巴巴是一种充满了马拉加葡萄酒的奶油蛋卷,之后又有了朗姆酒糖浆版本;而爱的水井则是一种内部充满了香草甜点奶油霜而外部布满了焦糖的点心,它不仅是路易国王的最爱,也是如今情人节时情侣们的必备品。
除此之外,店里还有覆盆子巧克力蛋挞、用苹果酱和蛋奶卷制成的千层饼、梅子馅的法国水果奶油布丁以及一种充满了香草薄片和小野莓的tarte aux fraises des bois蛋挞。
八、梦想点心店(La Patisserie Des Reves)
梦想点心店(La Patisserie Des Reves)
梦想点心店位于巴克街93号,自2009年开始营业。与其他将点心放在玻璃柜里陈列的甜品店不同,梦想点心店的主厨把糖果像吊灯一样挂在天花板上。
中间的“领事”展区有各种各样的点心,比如巴黎车轮饼、圣誉街泡芙、法式千层酥;也有只用新鲜果泥、糖和奶油烘烤出来的季节性水果挞。另一家分店在隆尚街111号,是一家全方位服务的茶沙龙。
九、达洛优面包点心店(Dalloyau)
达洛优面包点心店(Dalloyau)
这家甜品店于1802年正式成立,其根源可以追溯到300多年前的凡尔赛皇宫。第一家店位于圣·奥诺雷街上,如今已有许多分店。
覆盆子巧克力莫加多尔蛋糕和覆盖着香绨丽鲜奶油的泡芙都值得一试。这家店的招牌点心法式歌剧院蛋糕风靡全巴黎,而咖啡糖浆版本的法式歌剧院蛋糕更是风味绝佳。
曾经听说网评各国美食,伊朗是倒数第一,所以去之前还在想,好吧,本来去大多数国家也不指望有什么好吃的,这次就当减肥好了。结果3周走下来,发现其实没那么可怕,事实上还是有不少好吃的东东——确实如LP所说,伊朗的食物并不只是kabab。知道吗,伊朗有着和中国一样悠久的饮食文化,并且也讲究食物的“凉性”和“热性”、讲究搭配平衡。能得出这样的印象应该是与我经常被当地人邀到家里吃家常美食、以及被当地人带到他们熟知的有名餐馆吃饭有关吧。(这篇的照片都是手机拍的,凑合看吧)
先从甜食说起吧!这个是市场上卖的,他们的喝茶伴侣糖棒棒。看过《小鞋子》的话就会知道他们那种无敌巨大的糖柱,在家喝茶的话,是那样的糖柱上敲下的糖块、或是那种有藏红花在里面的薄薄的糖片,伊朗人喝茶的时候喜欢先含一块糖在嘴里,然后才喝茶。每次喝茶我忙不迭地说明“不要糖”的时候,我觉得他们看我的目光几乎都是同情了:喝茶不要糖,多可怜的惯啊!
伊朗甜点里通常都会有开心果、杏仁、核桃等干果,甜食的品质很好,但就是实在太甜了!
这样的油酥里包藏着的都是干果,所以每份甜食都是十足的能量炸弹!
是不是对穆斯林来说,何以解忧、惟有蜜糖?!
在亚兹德有间著名的甜品店Haj Khalifeh Ali Rahbar,里面的甜点品种繁多、形态各异,共同点是全都宇宙超级无敌甜!就我这样有着sweet teeth的人,不搭着红茶也是吃不下去的。
这样的甜点店在街头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伊朗人的主食是大饼。尤其是早餐,无非就是大饼加上各种cheese、各种果酱、以及各种蜜汁椰枣。伊朗的大饼有四种,照片上的这种是lavash,最薄的一种,刚出炉的时候又脆又香可好吃了!其实所有的大饼刚出炉的时候都很好吃,但凉了之后,就像是厚报纸一样,必须得加点什么才能吃下去。
这种大饼是Barbari里面特别的一种,是用全麦粉和小麦粉加上蔬菜末,表面再撒上芝麻烤出来的。这种大饼要细细嚼,会品尝到原初的粮食的清香,令人饱足。
典型的伊朗正餐,其实和西餐差不多,有各种蔬菜汤(蔬菜都切成几近粉末状)、豆子汤(很好吃,有点像咸味的八宝粥),主菜如kabab、如烤鱼、烤鸡,肉类旁边都会有些薯条、沙拉、酸菜(伊朗的酸泡菜开胃、解腻,相当好)。主菜都可以点served with rice。我恨的是,好好的鱼为什么只会烤来吃呢?!
很多饭店里都会有自助的沙拉,可以自己去一个专门的台子上挑选。旁边的饮料是伊朗人非常喜欢的dugh,酸奶加薄荷加水,第一次喝的时候会觉得简直就是漱口水嘛!奇怪的是,后来就惯了喝这个,貌似可以帮助消化肉食呢。
这是街上饭店外卖的汤,除了碎碎的蔬菜,豆类、还会有烂烂的面条,再加上奶酪,很腻人的汤,我不喜欢。
古代波斯人认为红肉、淀粉类食物和酒精会使男人变成自私的burtes,而水果、蔬菜、鸡和鱼则是温和的食物,可以令人更值得尊敬。。。
伊朗人区别食物的凉性、热性也是中国人的概念一样与温度无关,通常来说,动物肉(但牛肉不是)、麦子、糖和甜点、酒、干果、藏红花等都是热性的,而鱼、酸奶、西瓜、米饭和新鲜蔬菜则是凉性的。。。他们很讲究凉热的平衡,比如石榴汁里经常会被加些胡桃仁儿,就是因为石榴汁是凉性的,而胡桃是热性的。。。
这是他们著名的kabab,和我们的烤肉不同,他们是先将羊肉、牛肉或鸡肉剁成肉泥再穿上长长的铁钎烤的,烤肉旁边除了沙拉、酸菜、柠檬之外,一定会有烤西红柿,吃的时候要拨开西红柿焦黑的外皮,里面烫烫的果肉其实挺好吃,有着久违的西红柿浓烈的滋味。这样的一份烤肉量很大,而且肉通常都有点咸。有的店里做的肉嫩味美,有的就干巴巴的咬不动。
而我所吃过最好吃的菜在马什哈德,我刚结识的三姐妹她们自己花了大半天做好了饭菜,然后开车带我到郊外一个小山村去野餐,那个上面有点儿薯条的烧羊肉,我觉得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烧羊肉!还有那盆不怎么好看的菜,其实是酱汁蔬菜豆子烧牛肉,那个味道是多么丰富啊!还有藏红花米饭、自家的泡菜,呵呵,我现在想起来都顿时觉得饿了。。。还有,我想念那可爱的三姐妹了。。。
如果你吃完了那么多肉肉之后还有胃口——又或者出于伊朗人“平衡饮食”的考虑,那一定要记得吃这种叫做shirini的甜点,这是鸡蛋、蜂蜜、奶油、杏仁、开心果、藏红花等做成的,上面再撒上一点野莓果,这种甜点特别细腻、香醇、层次丰富,也没有制成的甜点那么甜,所以哪怕已经很饱,也会不知不觉就将一盘都吃光了。
各个城市都有个古老的巴扎。无论那巴扎多有名有多少游客光顾,那里也一定会有相当大的地盘是留给各种调料、香料的。
他们是有多少种复杂的、我都不认识的香料啊,令他们的菜各种滋味复杂醇厚,但貌似伊朗人并不怎么爱吃辣,包括kebab也都不辣的。
香料在他们的饮食平衡里一定有重要的地位,因为我自己以及我遇到的在伊朗工作的中国人,都会觉得虽然有时吃了好多肉和甜点,但却从没腻到都不能再想到食物的那种地步,而是始终感觉很舒服。
到了大城市如德黑兰,年轻人喜欢的还是西餐(其实他们是喜欢出产于欧美的一切),大街上西餐店很少,但有着西方传统底蕴的家庭会自己做西餐,这是我在德黑兰参加他们的地下晚会的时候,美丽又灵巧的Parya自己做的Lasagna。
跳舞到半夜,这样的西式食品端上来,显然很受欢迎。
要说到晚饭的时间,貌似全中东都喜欢特别晚,基本上晚上十点钟才开始吃,这是我在伊斯法罕被一个大学女教师请到饭店,晚上十一点了,这么多人。这里毕竟是大城市,而且不是在特别传统的饭店,所以男女可以坐在一起吃饭。
而在传统饭店,男人坐一边,女人和孩子坐另外一边。另外,像这样坐在地上真的是好辛苦,坐一会儿腿就麻了,还是下面的这种木床一样的饭榻,虽然也要脱了鞋上去,但有时可以放下腿来轻松轻松。
在伊朗的饭店,服务员都是男人,女的在后厨帮工打杂,大厨也还是男人。
但在家里就肯定是女人做饭了。伊朗的米也是那种长长的没有粘性的米,在做饭的时候会加黄油、盐、藏红花,再加点小野莓果或是豆子,所以那饭就变得好吃多了!旁边那盘是鸡肉,被那家小男孩的姑妈炖成鸡茸了,味道倒是很好很下饭的。
这是我吃过最新鲜好吃的烤鱼chelo mahi,是用来自波斯湾地区的鱼所制。还有一种传统的食品叫做Dizi,我特地到德黑兰最有名最古老的dizi专门店去吃的。
这家店看似一个套一个的洞,里面挂着传统细密画,中午2点,生意好得要等座。一进门就有一股强烈的炖羊肉的味道。
这里也是男女分坐。
先是端上沙拉、泡菜、有蔬菜的酸奶和一大绿罐香浓的羊肉汤。侍者帮着将罐里的汤倒入大碗,我学着别人将大饼掰碎放到汤里,就和吃羊肉泡馍差不多。
然后侍者将将罐子连同罐子旁边的木杵一起端走,过一会再端回来的时候,羊肉就被捣成这副不中看的样子了,也可见那原本罐子里的羊肉和土豆炖到了多么烂熟,实话说,可能因为各种香料混杂,而且炖制太久,这种炖肉土豆泥味道显得很平淡,还没刚才的汤好。吃完之后,侍者会送来红茶和一小盅甜点,那个甜点看起来就像南京的蜜三刀,我在想着刚吃完那么多肉又来这么甜腻的点心!旁边桌上一个女孩说:吃了这么heavy的dizi,一定要吃点这种甜点来“平衡”的。要说那个“蜜三刀”真的是特别好吃,一点硬的疙瘩都没有,简直就像一枚甜美多汁的蜜果。
对了,这种超大的包着满满的菜肉馅的饼子也是特别好吃的,可惜我忘了这叫什么名字了。
在伊斯法罕的巴扎里,有各种各样的包装好的甜点卖,那时候我看都没怎么看过,后来Zahra带了她从伊斯法罕买回的Gaz到波斯波利斯去,那种Gaz白白的,看上去有点像有糖粉的麦芽糖,很Q、不黏牙,也不过分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