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讲一个童话故事。
从前有一个姑娘,叫小灰帽,在她的身边有一个很爱她的人,将她放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位置——她想吃的东西,无论再晚那个人都会马上去买;她想要的东西,无论多贵,那个人都会满足你;她生病他会彻夜照顾,她难受他会陪伴左右。
那个人什么都好,只除了一点,他不愿意让小灰帽接触外界。他认为外面的人都是很坏的,会伤害你,会让小灰帽痛苦,所以他选择爱她的方式是将她锁在家中,不让她和任何人接触,不让她有一丝被伤害的机会。
可是小灰帽是一个热爱自由的人,受不了这样被囚禁的爱情,于是开始反抗。那个人很痛苦也很纠结,自己的所有行为都是出于对小灰帽的爱,他一汪心血全倾注在小灰帽身上,得到确是她的不接受与抗拒。
许多人听完故事,都嘲笑那个人根本不懂爱情,怎么会用这样的方式去爱小灰帽呢,爱一个人应该这样做,这样做和这样做呀,可是从来没有人问过小灰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喜欢什么,她讨厌什么,她需要什么样的爱情。
这些人和那个人一样,他们不知道小红帽的想法,依旧按照自己的意识去爱。不建立在对方立场上的爱永远都是毒药,会让爱情奄奄一息,付出越多,爱情死的越快。
从出生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能够毫无障碍的接触与了解的就只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无论是恋爱还是做什么事情,几乎所有人都习惯以己度人——自己喜欢吃甜豆花,就认为对方一定喜欢吃甜豆花;自己喜欢24小时黏在一起的爱情,就认为对方一定喜欢这样的爱情。
现实确是人与人不同,花有几样红,有人喜欢甜豆花,也有人喜欢咸豆花,还天天在网络上口水大战;有人谈恋爱喜欢时时刻刻黏在一起,有人喜欢有独立空间的爱情。
很多时候,在对待爱人时,我们总是用自己的方式不管三七二十一,一股脑的将爱捧在对方面前,并且认为这样强烈的感情对方一定能够感受到。可遗憾的是,这样的爱很难让人感受到,处于不同频率上,两个人永远都无法共振。
前两年出了一个这样的新闻,让我现在依旧记忆犹新。
有个男人的老婆离家出走,他特别想挽回,奈何家境一般,也无他法。
于是为了表现自己对妻子深层的爱,从自己胳膊上抽血,做成毛血旺,并且将过程放到网络上,希望妻子能够通过这样的行为感受到自己的想念,自己的爱。
这个男人到底爱不爱他的妻子呢?
能够做到这个份上,伤害自己的身体来祈求妻子的原谅,显然是爱的,他将一片深情倾注在这一碗毛血旺上,却没有想过自己的妻子能否接受这种爱的形式,这样的爱会不会成为她的负担。这一切他都浑不在意,只是一厢情愿的用这样的方式去示爱。
这就是典型的“爱的方式不对,越爱越毒药”。
这个男人认为这是爱,但是在一般人看来,这不是爱,这是惊悚。
经常有粉丝在微信后台可怜兮兮的留言,在自己的感情中,明明付出了许多,对方却依旧无动于衷,这也是一种爱得不对的情况。
对方能够感觉到并且接受的付出才叫付出,对方不能够感受到不接受的付出的空气,或者负担。
前几个月接过这样一个案子。
这是一个特别注重养生的女人,她希望老公的身体也能健健康康的,于是在每天早晨一定要老公吃一个水果。这其实并没什么,吃水果确实有益健康,但是她的老公非常厌恶在早晨吃这样冰冷的东西,常常因为她强迫自己吃水果而发脾气。
她对此很不解,问我为什么老公对这件事反应这么大,自己明明是为了他好呀。
从这个行为上来看,她为了老公的健康让他吃水果,确实是为了他好,但是在老公的角度来看,他是讨厌在清晨吃水果的,她逼他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不是爱,这是烦人。
表达爱情的方式多种多样,为什么一定要选择一个对方讨厌的呢?
方式对了,爱就是补药;方式不对,爱就是毒药。
了解女人,剖析男人,遇到情感问题,请关注公众号:伊思爱情顾问(yisilovehunter)
爱情这件事儿,最容易就是虎头蛇尾。
拉开帷幕的时候,花前月下,两情相悦,山盟海誓,后来马马虎虎,得过且过,最后偃旗息鼓,各奔东西,相忘于江湖。
太多半途而废的爱情,让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总是相爱容易相处太难?
爱情只是激素刺激下产生的冲动
从古自今,歌颂爱情的诗歌、文章数不胜数。古有《诗经》中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今有歌德的“这个世界要是没有爱情,它在我们心中还会有什么意义!这就如一盏没有亮光的走马灯。”
爱情似乎是人类文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一部文学作品中,多多少少总会涉及到那么一些关于爱情的内容,仿佛不涉及爱情,这部作品就失去了自己的灵魂。这种感情,被全人类共同捧上了神坛,她高高的俯视着脚下的人类,四周跪地膜拜着的,全是期盼着爱情的痴男怨女。
然而爱情到底是什么?
上给出的解释是指“两个人之间相爱的感情、情谊;也指爱的爱情。”这句话很短,也没有什么生僻字,每个字都认识,但是细读下来,它好像包含了很多意思,又好像什么都没有讲。
这大概就是爱情的本质:
“爱上了吗?”
“爱上了。”
“怎么爱上的?”
“不知道。”
“爱上了什么?”
“不知道。”
“为什么会爱?”
“不知道。”
在生物学上,对爱的解释是这样的:通过进化的力量主导,通过激素起作用,伴随“爱情激素”的分泌产生性欲和一系列化学反应的生物程序。一言以蔽之,爱情就是在人体分泌的激素的刺激下产生的冲动,与理性无关,与智商无关,与生物进化有关,与体内激素有关。你的生物本能认为这个人能够对你的后代产生正面影响(比如,有钱能够提供安稳的繁衍及生活环境,美貌、强壮能够提供优良的基因等),于是激素分泌。
所有的一切关于爱的东西都不是理性主导的,所以爱才会如此模糊,无论如何也说不清所以然,也因此让爱情被包装得神秘而高贵。
爱情的保质期比你想象中的短
大家对爱情的保质期的期望值大概都是海枯石烂、沧海桑田、天长地久、至死不渝,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爱情总是一见钟情,再而衰,三而竭、或者是相濡以沫二十年,却输给一张天真或妖冶的脸。
爱情的保质期似乎远远小于人们对其的期望,这是为什么呢?
早年,纽约州立大学斯托尼布鲁克分校研究团队曾经研究过爱情是否能够“永恒久远”。研究人员向两组实验对象展示他\她爱人的照片,同时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他们的脑部。最后的结果显示,共度20年的伴侣中,大约十分之一的人见到爱人照片之后,脑部迅速分泌大量化学物质多巴胺。而在新情侣的试验中,情侣们脑部中出现多巴胺则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PS,作为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传递兴奋、喜悦和快乐,别称为“快乐激素”)
这个实验很能说明问题。
在恋爱的初期,见到爱人,多巴胺等激素分泌旺盛,刺激人的大脑、神经,产生“爱”的感觉。
而时间久了,比如传说中的“七年之痒”,则是因为这个人已经没有办法刺激到大脑,多巴胺等激素不能够迅速、大量的分泌,大脑、神经不再受刺激,没有了爱的感觉。
在生物学看来,爱情的本质是为了促进男性以及女性繁衍后代而产生的刺激,一旦成功产生下一代,这种刺激也就没有必要存在。
而下一代的孕育时间并不长,所以,激素也没有必要长时间被分泌。
面对真实的爱人是一个残酷的过程
在恋爱的初期,“情人眼里出西施”,大量的激素分泌刺激这大脑,理智被不断翻涌的情绪推搡到边缘地带,这个时期的所有人都透过粉色的眼睛看待自己的爱人。这种粉色眼镜会自动过滤掉对方的缺点、瑕疵、不足,看在眼里的,全是对方的优点长处,爱人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粗俗一点,连放屁都是香的。
如同上面所讲,这样的激素很难长时间分泌,一旦粉色眼镜失去了本来的作用,爱人的“真面目”就慢慢显现了。
你可能会发现,这个三十多岁的人,居然还像小孩子一样,吃饭时总是有汤汤水水洒在衣服上!
他根本就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成熟,居然会因为自己动了他放在桌面上的摆设而气急败坏!
她完全没有一点耐心,不断让别人等,一旦轮到她等别人,就暴跳如雷!
她晚上睡觉居然不洗脚!上天,这太糟糕了!
但是,这就是真实的对方,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美好,那么完美,仅仅是一个和你、我、他都一样普通平凡的人。
这个现实让人难以接受,甚至是残酷,然而事实就是这样,所以处在恋爱规则中的人,只有不断调整,不断接受,不断磨合,不断改变。
淌过了大河,才能吃到对面树上的甜樱桃
淌过了大河,才能吃到对面树上的甜樱桃。但是大多数的人看着宽广的河面,默默的想着,虽然樱桃好吃,但是我何必一定要吃那个樱桃呢?
别人说是甜的但是我可能不喜欢呀。
这么宽的河面,万一被淹死了怎么办?
我可以重新去找甜樱桃,说不定那里的河面要窄一些,或者根本不用过河。
爱情也是如此。
相互磨合的过程是痛苦的,要改变自己的节奏步调,调整生活方式,同时还要接受对方的缺点瑕疵,适应对方的想法习惯。
每一条,都是万分考验人的事情。稍有不注意,就会产生“我可以重新去找甜樱桃,说不定那里的河面要窄一些,或者根本不用过河。”的想法,逃离这让自己感到难受,甚至痛苦的磨合,去探寻或许存在的,两人无比合拍的“灵魂伴侣”。
但是真正相守的爱情,都是需要淌过这一条大河的。
当然,不同的恋人,这条河的宽度以及汹涌程度天差地别,但都是存在的。
爷爷是一个少话实干的人,而奶奶平生最爱之事确实唠叨。两人一对上,完全没有“金风玉露一相逢”的浪漫,活脱脱的一场闹剧。
奶奶围着爷爷不停的说、唠叨、叨比叨比叨,刚开始爷爷受着,摆出一副不和你见识的样子,后来急了,吼两声,头也不回的往外走,颇有一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大方气度。这样的相处模式,我是很羡慕的,有一个人愿意在你唠叨的时候默默听着,实在受不了就自己找清净处,如果这都不是爱。
可据我父亲说,在他小时候,两个人相处可不是这样的。
早些年,父亲还小,奶奶是个暴脾气,爷爷的脾气同样暴躁,总是因为一点芝麻绿豆大的事情就唇枪舌战、挑牙料唇,什么难听骂什么、什么伤人说什么。
离婚的话语被撂了无数次,终究还是相互扶持着走过了大半的人生时光。从不断地相互争执到找到属于两个人的相处模式,这中间到底经历了多少难熬的磨合,外人已经无从知晓。唯一知道的是,他们在一次次声色俱厉的争执中,磨合出了属于两个人的相处模式,才走到今天。
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完全适合的两个人,所有执手偕老的爱情,都曾经被打磨得鲜血淋漓,才有爱人看到的恩爱和谐。
相爱容易相处难,说到底,大约就是,爱了,平静了,累了,不想磨合了,分开了。
了解女人,剖析男人,关注微信公众号:伊思爱情顾问(yisilovehunter)。
曾经看到过一位情感专家的专访,其中提到了这么一个观点:中国人的情感模式就是在找妈,很犀利,但是不可否认他完美的概括了我想要表达的观点。他之所以变得孩子气,只是因为他在你的身上,寻找母性的关怀。
男人们之所以会变成这样,究其根本,不外乎一下几点:
幼时需要母爱时被忽视。
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的传统模式,1+2+4,一个完整而具有代表性的家庭,一对夫妻,以及他们双方的父母,和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家庭成长之下的孩子,在幼年时期接触到最多的其实是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因为他们的父母忙于为生活打拼,就连一点难得的亲子时光也别各种杂事所耽误。再这样家庭环境之下成长起来的男生,在幼年的时候能够收获到来自母亲的关怀是少之又少的。
成长后需要母爱但怯与表达
当他们在懵懵懂懂度过自己的幼年时光过后,进入青春期的他们开始了各种叛逆,与母亲的关系不知不觉的拉得越来越远。只有当他们真的成长起来,才能够对母爱有一定的认识。然而,这个时候就算有所感悟也为时已晚。一个成熟的男人过分的依赖母亲是被社会所鄙弃的,也是我们俗称的妈宝男。更何况此时,对于大多数的男性来说,他们懂得了很多自己存在的意义,更懂得自己以后生活的重心,懂了自己应该为了一个家而奋斗。所以,他们开始塑造自己坚强的外壳,防止外人的进入,用一切伪装让自己变得成熟,能够承担起家庭的重量。而对于自己的亲人们来说,正因为他们成熟了,所以才不能在父母面前更像一个孩子。
然而,一个男人在一个整个人生中所需要的母性关怀是一定的,所以,当合适的时候,一个女人出现在他的面前,他便能够在她的身上寻找到那份自己缺失的母性关怀。
当然,我所说说的这一切其实和爱情并不矛盾。恋爱中的男人之所以变得更加孩子气,是因为他们在恋爱过程中找到了那一个他们值得信赖和依靠的人,你让他们放下了自己的防备,正是因为他觉得你值得信赖,才会将自己最脆弱的一面展示在你的面前。而你,履行的是一个母性关怀的职责,而不是扮演一个母亲的角色。
正是因为全心全心全意的相信你,所以,他才放心的让自己回到最渴望得到关怀的时代,没有顾及的大哭大笑,想生气就生气,甚至对着你撒娇。就如同很多女生也会在爱情中寻找依赖一样,其实,男人想要寻求依赖的行为也不是那么奇怪。无论是谁,都会有脆弱和困惑的时候,而当那一刻来临,第一时间想要寻求关怀也不过是人本性最直接的反应而已。
每个男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小孩子,只是大部分的他们都很懂得伪装。就爱情而言,这其实是一件好事,因为代表着他是真的对你敞开心扉,所以才会对你毫无防备。
所以,与其去和别人说你的男友丈夫多么多么爱你,不如好好珍惜他对你的孩子气时光。这个时间不会太长,因为时间会让他变得更加成熟。
了解女人,剖析男人,关注微信公众号:伊思爱情顾问(yisilovehunter)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