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小读者》,是冰心女士在1923年-1926年间写给小读者的通讯,共二十九篇,其中有二十一篇是她赴美留学期间写成的,主要记述了海外的风光和奇闻异事,同时也抒发了她对祖国、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寄小读者》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较早的儿童文学作品,冰心女士也因此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人。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冰心女士又分别发表了通讯集《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三部通讯集虽然发表的时间不同,但主题都是自然、童真。这样的主题恰好显现了冰心女士创作的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寄小读者》共二十九篇,是冰心于1923年至1926年间写给小读者的通讯,其中有二十一篇是作者赴美留学期间写的,当时曾陆续刊登在北京的《晨报》副刊上。通讯内容大都是报道自己赴美途中,和身居异乡时的一些生活感受,表达她出国期间对祖国的关注和深切怀念。“通讯七”是表现这方面内容非常典型的一篇作品,通过作者对太平洋和慰冰湖美丽景色的描写,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对母亲的依恋,对童年时代的追怀,蕴含着她思念祖国的深情厚意。 这篇通讯包括前后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1923年8月在日本神户写的,介绍她从上海到神户三天中的海上生活,写的是海,在乘船远行途中对海景的观感和联想。开头写码头告别,抒发离愁别绪;接着以清新活泼的船上生活,唤起对童年的回忆;自由海上的绚丽景色和七月七日银河夜景德镇,引起怀乡的惆怅;又通过日本神户的山光水色和舟中静寂,勾起思乡怀母之情。文章对自然、童贞、母爱的赞颂得到了完满、和谐的表现。第二部分写的是湖。记述了作者到达美国后,游览慰冰湖的感触。先写重新握笔写信的情景,接着写太平洋彼岸慰冰湖的湖光艳影,及周围的美景。
作者爱这自然的美,并由此想到爱着远方祖国的亲人,于是就由眼前的湖,想到海,在“海”与“湖”的对比中,抒发了对故乡的一往情深的思念,并讴歌了神圣无边的爱。信中所谈似乎是一些生活断片和零碎观感,但仔细揣摸,我们却感受到字里行间,或隐或现、或浓或淡、始终浮动着作者的缕缕情思,可以觉察到作者心绪的起伏变化,充分体现作者所追求的“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的艺术境界。 冰心散文以抒情为主。情在景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这篇散文的主要特色。在作者笔下无论写海还是写湖,自然景色总是姿态万千,变化无穷,美不胜收。比如在写海景,细微地描写了海水平静中变幻的色彩,或“蓝极”或“绿极”,在"斜阳的金光"下,海水又呈现出“浅红”、“深翠”、“海平如镜”,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绚丽多彩。在写湖上景色时,舍却了湖上的明月和落日,浓阴和微雨,却突出描绘了慰冰湖黄昏湖面主色,更加迷人。作者使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夕阳西下时的海和湖的各自的特色。前部分写海,后部分写湖,进而融为一体,从自然美跃入人间的爱,交相辉映。
作者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而是借景抒发了思国怀乡,依恋母爱的深挚感情。 文笔自然清新,隽丽优美,用词精当准确也是这篇散文的显著特点。冰心善于吸收融化中国古典文学和西方文学词汇,丰富自己富于表现力的口语,她的散文语言既有白话文流早晓畅的特点,又有文言文凝练隽永的长处。
读了一本叫《寄小读者》的书。相信大家对这本书应该不陌生,对了!其实这就是冰心写的一篇十分有名的书。
书中的内容只要看一下书名就可以知道了,就是把冰心从小到大的生活用写信的格式给我们看。这本书记录了冰心一生中发生的种种事情,如走在意大利的京城——罗马、意大利西海岸的那坡里城、冰心那慈祥的母亲去世等等。
然而,就是这么多的事情,让我明白了一些人生的哲理。我们亲爱的祖国,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变化是翻天覆地的从一开始的****到现在的国泰民安,都是用无数战士的鲜血换来的!我们是幸福的,有多少美好的日子等着我们来过,更有多少伟大的事业等着我们去做啊!
外面的世界是广阔的,哪儿有美丽的鲜花、挺拔的大树、强大的部队所以,我们不能做井底之蛙!应该勇敢得去面对每一个困难,心中还得有一个远大的目标,然后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走。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懈,长大以后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强大!
最后希望大家也能买一本《寄小读者》,细细地品味一下这本书的内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