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精
猴哥骑着筋斗云飞走了,给观音寺的众僧人都看傻了,纷纷跪下磕头,嘴里还念念有词:“爷爷啊!我说怎么烧不死,原来是神仙下凡啊,那不长眼的老泼皮还想设计陷害,作死啊。”
玄奘看看众人,道:“都起来吧,也不用恨那住持了。我徒弟这次去,要是找回袈裟,咱们什么事儿都没有,啊,要是找不回来,他脾气可暴,估计你们一个也跑不了。”
众僧一听个个哭丧着脸,求老天爷保佑猴哥找回袈裟。
猴哥飞到黑风山上,低头一看这山景色秀美,还真有点儿灵气,他正赏景儿呢,就听见山坡上有人窃窃私语。猴哥按下云头,藏在了石崖之下,偷偷观看。
只见三个妖魔席地而坐,一个黑汉,一个道人,还有一个穿白衣服的小白脸儿。
那黑汉说道:“后天是我的生日,你俩都来庆贺庆贺吧。”昨天晚上我得了一件宝物,叫做锦斓佛衣,真是个好东西啊!明天我就摆一桌,叫上各路朋友,庆祝一下得到这件佛衣,就叫佛衣会吧。”
猴哥一听佛衣,心说:“没跑儿了,肯定就是他偷的。”气不打一处来,抡着棒子就跳了出来,喊道:“都别动!我去你个不长眼的,偷了我的袈裟,还要庆祝,趁还有口气赶紧还给我。”说完一看仨人要跑,猴哥抡起棒子朝着黑汉脑袋就砸。
这黑汉跑的还真快啊,一溜烟儿没影儿了,那道人驾着云也跑了,就剩下那穿白衣服的小白脸儿了。猴哥二话不说一棒子打死,再一看原来是条白花蛇怪。猴哥不解气,拿起来扽成了好几段儿,才给扔了。
猴哥驾云搜山,寻找那黑汉。却见峭壁之下有一洞府,这洞门烟霞渺渺松柏森森,倒也有一分仙气。洞门上横着一块石板,上面写着“黑风山黑风洞”。
猴哥抡棒砸门,里面小妖怪应声出来,看看猴哥问道:“你谁啊?敢来我们这仙洞叫门。”
猴哥骂道:“你个作死的玩意儿!你们这什么鸟地儿,还敢叫仙洞,仙是你叫的?赶紧叫那黑汉出来,把袈裟还我,我就放过你们这一窝崽子。”
那黑汉刚从外面跑回来,大门紧闭,屁股还没坐热呢,就听说人家找上门来了,心说还敢找上门来,吩咐小的披挂抬枪,出了洞门。
猴哥在外边等着,一看黑风王出来了,笑骂道:“兄弟,真没见过你这么黑的,挖煤的吧?”
黑风王大叫道:“你是什么和尚,敢在我这儿嘚瑟!”
猴哥也大喊一声:“甭废话!赶紧还你爷爷袈裟。”
黑风王还装糊涂呢,道:“你是那个寺庙来的啊?袈裟在哪儿丢的,为什么来我这儿找?”
猴哥心里明白着呢,“甭跟我装傻,观音寺着火那天晚上就是你偷走了,还要开什么佛衣会。赶紧给我,饶你不死,不然把你这山头踏平。”
黑风王冷笑道:“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那天晚上你在屋顶上招风助火,我也都看见了。袈裟就是我拿的,你能咋地?你是混哪儿的?叫什么名儿?有什么本事?你说说我听听。”
猴哥说:“你不认识你爷爷啊,我是东土大唐皇帝玉帝三藏法师的土地,叫孙悟空。你要问我有什么本事,说出来吓尿你。”
黑风王笑道:“孙悟空?没听说过。”
猴哥道:“儿子你听好了,爹跟你说……”猴哥把自己从石头蛋里孵出来到现在的人生经历详细的说了一遍。
黑风王哪壶不开提哪壶,笑道:“噢,你就是那大闹天宫的弼马温啊。”
猴哥最听不得人家揭他短儿,话不投机抡着棒子就上了。难怪这黑风王敢跟猴哥叫板,还真不白给,跟猴哥是一场好斗。
打了十几个回合,黑风王一摆手道:“等会儿等会儿,先别打了,我有点儿饿了,等我吃饱了咱们再打。”
猴哥气乐了,道:“你个完蛋玩意儿,刚打半天就要吃饭,我老孙五百年没吃饭了。别跑,还我袈裟,我就让你吃饭去。”
黑风王不理猴哥,虚晃一枪躲进山洞了,洞门一关,猴哥愣是没砸开。(我也不知道洞门是什么做的,不过按照猴哥的战斗力,什么做的也砸开了。猴哥没砸,有可能是猴哥当时也饿了……)
猴哥回到观音寺,玄奘忙问猴哥道:“你回来啦,袈裟呢?”
猴哥说道:“查出来了,黑风山有个黑风怪,他给拿跑了。”又将上午发生的事情跟玄奘和众僧说了。
众僧听说知道了袈裟的下落,洗脱了自己的嫌疑,合掌的合掌,磕头的磕头,寻思着自己的命保住了。
猴哥一看,厉声道:“你们别高兴的太早,袈裟还没找回来呢,我们得到手上路了你们再高兴吧。你们要是不好好照顾我师父,你看我是好惹的吗!给我师父吃饱了吗?马喂饱了吗?”
玄奘说道:“饱了饱了,这半天我都吃两顿饭喝三回茶了。他们对我挺好的,你专心赶紧找袈裟吧。”
猴哥点点头,道:“不着急,知道在哪儿了,肯定给你找回来,放心吧。”于是猴哥跟着众僧吃饭去了。
吃饱喝足,猴哥又驾云飞到黑风山,正飞着,看见下面大路上有个小妖怪,胳膊里夹着个木匣子,哼着小调儿往前蹦跶。猴哥琢磨着里面可能是黑风怪的请帖,就飞下来举起棒子把小妖怪打成肉饼了……
猴哥打开木匣子,里面果然是黑风怪的请帖,上面邀请的人你猜是谁?正是那观音寺的主持,号金池上人。原来金池上人一直跟黑风怪勾结,一起讲经论道,这黑风怪传授了些许道法给了金池上人,所以他才能活了二百七十岁。看来黑风怪还不知道老和尚已经挂了。
猴哥眼珠子一转,计上心头,摇身一变变成了金池上人的模样,拿着请帖去黑风洞赴宴了。
黑风洞守门的小妖怪看是金池上人来了,连忙进洞通报。
黑风怪一听纳闷儿了,心道:“我刚派小妖怪去送请帖,这会儿也不能送到啊,难道是那猴子让他来要袈裟的?我得把袈裟藏好,别让他看见。”
猴哥进了黑风洞,看着洞内雕梁画栋,彩户明窗,门首一幅对联儿:静隐深山无俗虑,幽居仙洞乐天真。猴哥心说这妖怪还真是脱垢离尘,有些一心向道的意思。
黑风怪不知金池上人来意,但表面上若无其事,出来相迎,两人客套一番,各自落座。
喝了几口拆,黑风怪问道:“刚才我让小的给您送信儿,说是后天见个面,您怎么现在就到了?”
猴哥说道:“正好我也想来拜访你,听说你得了件佛衣,我也想看看。”
黑风怪继续装糊涂,道:“这话怎么说的,那佛衣本来是唐僧的,他在你那住着呢,你不在那看,怎么跑到我这来看了?”
猴哥说:“那天晚上我刚借来,还没来得及看呢,不就着火了吗,谁想到被你拿走了,快给我看看吧。”
正说着,一个巡山的小妖怪进来报道:“大王!不好啦!给金池上人送信的小妖怪让人猴子拍成肉饼啦,就是他,他变成金池上人的样子混进来,就是想骗佛衣。”
黑风怪心里暗想:“我说金池上人怎么今天就来了,还来得这么快,果然有诈。”想罢拿起兵器就向猴哥扎来。猴哥赶紧掏出如意棒,现了本像,又跟黑风怪干上了。
这一仗一直打到旁晚红日西沉,黑风怪说道:“等会儿等会儿,别打了,今儿太晚了,你先回去吧,明儿一早咱再打。”
猴哥又给气乐了,道:“儿子,别跑,天儿晚了照样打。”
黑风怪又不理他,变成一阵清风跑回洞里了,大门一关,猴哥又是没砸动。(猴哥又饿了吗?继续往下看)
猴哥回到观音寺,把事儿跟师父一说,玄奘问道:“你跟他比谁厉害啊?”
猴哥说道:“……差不多吧,打了个平手。”(这里我们来分析一下,先不说黑风怪的战斗力是否真的能跟猴哥不分上下,我们看下猴哥自从被戴上紧箍圈后的表现,遇到小白龙的时候,猴哥把小白龙打败,小白龙钻到了水里,猴哥不追了,回去找玄奘汇报;上午黑风怪十几个回合败下阵来,躲到了山洞里,猴哥不追了,回去找玄奘汇报;晚上又是如此。要说猴哥不会水,东海龙宫夺神针;要说洞门砸不动,寺里一棒倒七墙。这明明就是出工不出力的表现嘛。这个解释再合理不过了,人家不愿意跟你去西天,你给人家戴个箍儿,没事儿就念念咒,出事儿谁能真帮你)
玄奘看了黑风怪给金池上人的请帖,递给了院主,问道:“你们师父也是妖怪?”
吓得一众僧人又跪下了,道:“长老啊,我师父是人,那黑大王修成人形,经常来寺里跟我师父讲经,他还传了我师父一些养神服气的道法,所以他们是朋友。”
猴哥也说:“这些和尚不是妖怪,一个个圆头圆脑的。你看那请帖上写着‘侍生熊罴’,那黑风怪肯定是个黑熊成精。”
玄奘说道:“我听说熊和猩猩什么的都是动物,也能成精?”
猴哥一脸不屑,道:“我老孙也是动物,不也做了齐天大圣?这世上只要是有九窍(九窍,即指两眼、两耳、两鼻孔、口、前阴尿道和后阴肛门)的,都能修行成仙。”
玄奘愁眉苦脸道:“你刚才说他跟你能耐差不多,你怎么打败他拿回袈裟啊?”
猴哥说道:“你甭管了,我有办法。”
晚上玄奘惦记着袈裟,辗转反侧睡不着,东方的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他就推醒了猴哥,道:“悟空悟空,天亮啦,快快,赶紧去找袈裟。”给猴哥推得一个猛子跳了起来。
早饭过后,猴哥跟众僧说道:“好好照顾我师父,我这就去了。”
玄奘又把猴哥扯住了,慌道:“你去哪儿啊?”
猴哥拿开玄奘的手,说道:“师父啊,你想啊,这是观音寺,对吧。那菩萨受了人的香火,还纵容妖怪在旁边居住,我去南海找她,让她叫妖怪还你袈裟。”
玄奘还是不放心,问道:“那你什么时候回来啊?”
猴哥说:“一顿饭的功夫我就回来了,最多中午之前吧。”说完一个筋斗翻没影儿了。
菩萨见了猴哥,问道:“你上这儿干嘛来了?”
猴哥说:“我师父到你的禅院借宿,你倒好,受了人间香火,到留个黑熊精在附近,投了我师父的袈裟,我这不管你要来了吗。”
菩萨说:“你这猴子,真无礼嘿。熊精偷了你的袈裟,你来管我要?还不是你想炫富,让小人看见了,设计害你师徒。你也没干好事儿,吹风发火,烧了我的寺院,还到我这人横上了。”
猴哥一听,才知道菩萨门儿清,赶紧给跪了,说道:“那什么,菩萨恕罪啊,我就怕要不会袈裟,回头师父又得念咒,所以才来麻烦菩萨,您大人有大量,帮帮我吧,我们也好继续赶路啊。”
菩萨说道:“那妖怪本事也不比你差,算了,看在唐僧的面子上我就帮你一回吧。二人一同前往黑风山。
正飞着,看猴哥看见山坡上有个道人,手里拿着一个盘子,上面托着两颗丹药。猴哥下去一棒子就把道士拍死了。
菩萨见状大惊,道:“哎我说你怎么回事儿啊,怎么这么混啊?他又没偷你的袈裟,你打死他干什么?”
猴哥说:“菩萨啊,他是黑熊精的朋友,我之前见过,也不是好东西,今儿是去给黑熊精过寿的。”
菩萨说:“噢,这么回事儿啊。”
两人过去一看,道士变成了一只苍狼。旁边盘子低下有字,写着“凌虚子制”。
猴哥眼珠子一转又有了主意,跟菩萨说如此这般,这般如此,菩萨会意。于是猴哥把丹药吃了一颗,自己变成了丹药,比剩下那颗稍微大点儿。菩萨按照猴哥说的,摇身一变,变成了那道士的模样,前去黑风洞给黑风怪祝寿。
猴哥还称赞呢,“真像啊,我都不知道菩萨是妖怪,还是妖怪是菩萨了。”
菩萨还不忘打机锋,道:“菩萨还是妖怪,只在一念之间。”
菩萨“托着”猴哥进了黑风洞,一看洞中陈设,再想想山间景色,不觉心里高兴:“这妖怪占了这山洞,倒也有些道心。”
黑风怪看见菩萨变的凌虚子,不觉有它,互相客套客套。
菩萨说:“大王,服下这枚仙丹。”说着拿出猴哥变的那颗递给了黑风怪。
黑风怪客气客气,“好好好。”指着另外一颗道:“同服同服。”一仰脖,猴哥进肚。
猴哥进了黑风怪肚子,现了本相,在里面就是一通折腾,还说呢:“把袈裟还我,不然我用你肚子里的材料织一件出来。
黑风怪疼的在地上直打滚儿。菩萨问黑风怪要回了袈裟,猴哥这才从他鼻孔里面钻出来。
菩萨瞅冷子掏出金箍圈,往黑风怪头上一套。那妖怪起来就要发狠,菩萨套完了圈儿早飞到空中去了,张嘴就念紧箍咒,黑风怪扔了家伙又在地上滚起来了。
猴哥这回可算心理平衡了,在旁边都乐翻了。
菩萨不念了,问道:“服不服?”
黑风怪满口道:“服了服了,愿意皈依佛门。”
猴哥还没解气呢,抡着棒子就像把黑风怪拍死。菩萨赶紧拦着,说道:“别打死他,我还有用呢。我那后山无人看管,让他当个守山人。”
猴哥还拍马屁呢,道:“菩萨真是大慈大悲啊,要是我会这咒语,不念死他才怪呢。”
菩萨收了黑风怪,猴哥拿着袈裟回去找玄奘了,二人各自分别。
正是:降怪成真归大海,空门复得锦袈裟。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1 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等。
2 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目前时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区的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大圆满法,天赐众生福泽,能修习,当累世修的机缘,甚难得!
六祖以后,禅宗已不适合人的根性,能度脱现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圆满法了。正如莲华士大师所预言:铁鸟(飞机)飞翔时,大圆满法将传遍世界。
推荐修行的两本书:元音老人著《大手印浅释》。
丹贝旺旭仁波切著《金刚密乘大圆满》。
修习大圆满法,须拜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为师,灌顶修行。
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不仅仅是开悟,且证量足,能够灌顶加持,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活佛摩顶。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县的德合隆寺
去拜: 丹贝旺旭仁波切 为师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县阿宗寺 :江央确吉宁玛仁波切
修习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 !
3所谓念念修行,就是终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乱。从而能往生极乐世界。
(念佛名:一是消业障;二是佛力感应加持)
(当然要持戒、行善、发愿、生菩提心)
(生真信,发切愿,志诚恳切,念佛名号。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校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
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仅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净土宗念佛法门)
而开悟、明心见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灭,后念未起,回光一瞥,了了常知,当下抓住,觉性显前——《大手印浅释》
《金刚密乘大圆满》:有所谓:“内观心性,向内观!”之口诀。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观。
此偈诵的意思是说:使能想、能念之心识,向它自己稍微地内转;稍微地内向;轻微地内收,这样便能认识本觉。华智仁波切说由此不能认识的话,便再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认识了。当以自心稍许向内轻微地观于它自身的时候,会有一种远离一切散乱分别的赤裸明清,这就是觉性。
念:
南无(音:那摩)阿(音:a) 弥陀佛
南无(音:那摩)观世音菩萨
南无(音:那摩)地藏王菩萨
4修行需要先消业障,在消业障方面《地藏菩萨本愿经》甚佳,读经、念:南无(音:那摩)地藏王菩萨 名号。
《地藏菩萨本愿经》: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益,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其门,何况及身。是人毕竟得菩萨摩顶授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