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机云阅读广告如何删除如下:
1、关闭应用管理中的广告。
打开手机管家,点击右下角手机管家,找到应用管理并打开。
打开后,点击右上方找到设置。
在设置中把应用升级提醒资源推荐关闭!
2、关闭隐藏最深的个性化广告推荐。
打开设置,找到密码与安全。
打开密码与安全找到系统安全。
在系统安全中点击广告服务。
打开广告服务把个性化广告推荐关掉。
趁早百日成长打卡营08
惩罚可以立即制止不良行为这一点来说,惩罚确实管用。但是长期效果呢?如果是负面的效果时,孩子会采取以下四个“R”的一种或是全部来“回敬”我们:
经常受到惩罚的孩子,要么变成极其叛逆,要么变得因恐惧而顺从。正面管教不以任何责难、羞辱或痛苦(肉体上的或精神上的)作为激励手段。娇纵会造成一种不健康的相互依赖。“管教”真正意义是孩子必须学会自律。而不论奖励还是惩罚,都是来自外在的控制,是大人始终在为孩子行为负责。有一点特别重要的是孩子愿意遵从他们自己参与制订的规则。所以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当家长想要让孩子能遵守约定,更好的方式一定要聆听孩子的声音。
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很好的界限意识,如果一个孩子在学做事情的时候,1-3岁的小宝宝妈妈喂饭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一个六七岁的小孩还要妈妈喂饭,这个就是娇纵。每个孩子在一定的年龄都会有相应的技能,这些都是我们要让孩子通过多练习来达到他们自己掌握的技能。
但是有不少的孩子,因为父母的过度娇纵,导致没有学到一些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如,现在有很多的孩子,除了学习,很多家务都不会做,不是他们不想做,而是很多时候父母没有让孩子参与进来,随着孩子长大,有些孩子自己的房间都不会收拾,东西乱丢乱放,杂乱无章。
有些孩子不会做饭,父母不在家就吃外买。有些孩子已经习惯了衣手伸手、饭来张口。有多少成年人,成为了“妈宝男”,“寄生虫”,妈妈离不开孩子,孩子也离不开父母。如果成绩再好,你觉得孩子的生活是幸福的吗?
而对于控制型的父母来说,当孩子考好成绩了,父母通过奖励这种控制手段,这些外力的并不能持久,因为当人学会用不劳而获得到更多东西的时候,也就不会珍惜爱惜奖品。而一个人通过一次成绩得到父母的奖励,那么终究下去,在孩子的心中是否会变成是我为父母而去学习的观念呢?
孩子的路很长,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如果一个孩子长期存在着靠外力为推动学习,他的想法绝对是:我为你而学的。一旦外力消失,或是中断,那也就意味着孩子的动力也没有,所以当孩子的内在价值没有激化出来时,奖励也许会变成一把刀,伤人而不自知。
但最糟糕控制是父母对孩子的惩罚,长期会严重损害孩子心灵,而孩子回应给父母的是:愤恨、报复、反叛、退缩。当孩子出现这些问题的是,我们自问,有经常惩罚孩子吗?
当我们过度控制孩子,如果孩子现在不想写作业,父母非逼着孩子写,不写惩罚孩子没得玩,更严重的孩子想要反抗,父母直接暴力打一顿,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怎么可能打得过成年人,孩子就这样在父母的强压下变得顺从,心里却是伤痕累累的。
孩子会反抗吗?达到一定的年龄,初中、高中,孩子会做出违背父母意愿的事,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是控制惹的祸。所有的孩子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父母是影响孩子最大的第一责任人。
孩子的安全感是最重要的,什么是安全感,指的是“在应对处事时的有力/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感。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特别是在婴幼儿和孩童早期发展中,孩子的安全感主要由家庭给予,特别是妈妈,整个安全感会贯穿他(她)整个生命。”
书中讲到“所有的行为需求背后都是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需求问题。”每一个人都在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什么是"归属感"和"价值感"?在这个世界上,我属于哪里?我的价值在哪里?归属感,是我们获得爱和尊重的来源。孩子“归属感”通常指的是他感觉到自己在家庭里是受到认可和接纳的,感觉到自己是个“有用的孩子”。
价值感,是我们实现爱和尊重的目的。孩子的“价值感”指的是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认为自己能成为对家庭是有用的人。
归属感和价值感是我们在世界的坐标。
当没有得到足够的爱和尊重,孩子就会不断的去寻找?我的父母是爱我的吗?有些孩子会犯错,以引起父母关注,其实他希望得到更多的爱,这就是孩子的安全感不足问题表现。如果能给孩子足够的爱和陪伴,孩子有安全感,那么他就会勇于探索,因为他们知道父母是爱我的,他们会照顾我,所以我是安全的。
这也就是说为什么在孩子小的时候不要经常更换抚养人,特别在0-6岁,孩子的安全感建立十分重要。一份稳定而持续的爱对孩子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人喜欢随口说:我走了、我不要你了、我真后悔生了你,都会让孩子陷入焦虑而没有安全感。归属感和价值感,很多时候是孩子通过行动想要体现自己的归属,我是有用的,我对家庭是有价值的。
比如,今天中午我家小妞拉粑粑总把我赶走,说好臭。当她说拉好的时候叫我一声出来一看,她拿了一大条长长的纸巾擦拭屁股,后来我教了他正确的方法,然后帮她检查一下再擦拭干净。接着我拿来小内裤和长裤,她用自己的小手反复的尝试自己独立完成。这个过程她不需要我的帮助。她会说,“我自己来。”穿好了,她很高兴的对我说:“我好棒。”这些都是孩子在体验自己的价值感和归属感。
如果我察觉不到孩子这件事背后她所期望价值感的需求的话,如果我只看到孩子浪费纸责骂孩子或者说教孩子,孩子可能会想:反正我已经被你认为没做好,干脆我就不做了,停止探索自己价值,逐渐关闭归属父母的门。
这些都需要父母的意识,探究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才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