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减法摄影
摄影是门减法的艺术,有时越是简单的构图越能给人艺术感。在使用手机拍摄照片时我们可以将背景精简,例如一面墙作为背景,或是其他能体现精简的背景元素。
二、慢门拍摄
如今慢门已不再仅是单反的玩物,一般手机都有专业模式,而在该模式下我们可以使用慢速快门拍摄照片,例如拍摄车流、湖水等。拍摄慢门手机要长时间固定,因此我们要使用三脚架固定手机。慢门不但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感器过小,高感较弱的问题,并且拍摄的光影也非常讨喜。
三、使用算法虚化
俗话说前期不够,后期来凑。手机摄像头为广角头并且感光元件小,因此虚化能力较弱,但是手机的虚化算法非常强劲。在拍摄人像或静物时我们可以开启虚化让照片看上去更加“高大上”。
四、学会后期
大部分好的摄影作品都需要经历后期,因此学会后期尤为重要,手机端我们可以使用snapseed、vsco、mix等软件对照片进行美化,人物用后期软件换了张脸,那么风景静物照片也需要改变明亮度、色调、锐度等让其获得更好的视觉质感。
最近,iPhone 夜拍又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一来是传闻即将发布的苹果 iPhone 11 可能会大幅提升夜拍功能,二来 App Store 上涌现了一批纷纷自称「黑 科技 」的夜拍应用。随着手机摄像头的不断进化,在大部分情况下,手机拍照几乎可以媲美单反相机拍照的效果,但是在低光拍摄和夜景拍摄这两项,手机无疑还是一个弱者,近两年的品牌旗舰手机,也都以「超级夜拍」作为自身卖点,力求打破这一劣势。
从 iPhone X 开始,苹果很好地改善了 iPhone 的夜拍能力,但人们对于夜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第三方 App 开始从不同的方向寻求 iOS 夜拍补偿方案,争取让 iPhone 用户们也能拍出炫酷的城市夜景以及清晰的室内夜景。
于是我们就挑选了几款热门的 iOS 夜拍应用,加上苹果原生拍照应用一起做了个横向对比,到底谁是 iPhone 手机上的夜拍王呢?现在就跟着评测一起来看看吧。
拍摄方法
所有照片都是在同一光线下拍摄,拍摄的时间也相同,每一次都连续拍了两张照片以确保它们之间没有异常。此外除了 ProCam 需要选择一下夜间模式之外,所有照片都是在没有手动调整的情况下拍摄的,没有改变任何设置。
城市景观照片是用相机在黑暗中紧贴着一扇双层玻璃窗内拍摄的,室内葡萄酒架的照片则是黑暗中(只有窗外照进来的光源)手持 iPhone 拍摄的,尽量保持了平稳。所有都未经编辑的,统一调整大小为 1500×750(常用于 web 和社交媒体的大小),在质量上比原图会有少许压损。
城市景观的近距离特写,为了获得相同的分辨率,对裁剪后的部分做了大小调整。Spectre 拍到的分辨率最低,因此特写镜头要小得多。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只是对夜拍功能做的对比,像 ProCam 可以做的并不止是夜拍。
应用测试
夜间拍摄的关键要求是捕捉城市的夜景,这是智能手机历来薄弱的一个领域,也是我们现在旅行时仍然随身携带又大又重的单反相机的主要原因。但我仍希望能随身携带一部 iPhone,坐在高层建筑的某处就能拍摄城市夜幕下的魅力。那么下面让我们开始吧。
◆ Spectre 是大名鼎鼎的 Halide 开发团队的新产品,上架的时候就获得过不少推荐,对它的期望有点高。不幸的是,期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它是本次横评中最令人失望的 App。城市夜景拍摄一塌糊涂,比苹果原生相机 App 都不如。
截图特写
在低光内景中,Spectre 的作用就是真实地告诉大家这里有多黑。
◆ NightCap 的夜景长曝光应该说是成功的,它的光线获取比较充分,但这样做的代价是照片过曝和失真,前景建筑的可见度其实并不好。
截图特写
内景拍摄模糊,噪点严重。
◆ ProCam 和 NightCap 的夜景表现差不了多少,只是在阴影和中间色调上有一些差异,ProCam 的失真度稍微低一些。
截图特写
内景镜头表现不错,亮度充足,带有一点点纹理,给照片中的文字带来了像素化的观感。
◆ iOS 13 原生拍照应用,使用的设备是 iPhone X。老实说,它拍出来的城市夜景足以令人对 iPhone 的夜拍能力表示改观。和第三方 App 不同的地方在于,照片中有很多纯黑色,阴影细节比较模糊。与此相反,照片几乎没有什么过曝和失真。
特写
但在内景拍摄中就没那么好了,有低光失焦造成的模糊,也有很多噪点。
◆ Cortex Cam 应该做到了最大化阴影和中色调区域光线的同时保住高光的绝佳折衷。它比别的应用拍出更多的光轨,近景建筑物的窗户细节也很清晰,而且还能看到来自双层玻璃的红光反射(照片都是隔着双层玻璃窗拍摄的),但只有在近距离特写时这些红光才会比较碍眼,在正常的观看尺寸下,我想大多数人会认为这是一张很不错的夜景照片。
特写
Cortex Cam 的内景也很强大,虽然锐度有所降低,但考虑到当时室内有多暗,它仍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NeuralCam 是迭代于 WWDC 奖学金获得者原型的应用,此前在新品介绍的时候,我对大家的建议是不必要急于尝试,因为它还有些不稳定的地方。但是这次它的表现还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拍出了梦幻般的结果。它的高光表现很强,整体的平衡感非常棒。它还捕捉到了肉眼可见的天空中微妙的颜色,包括原生在内的所有其他 App 都没有捕捉到。
特写
在内景拍摄上,NeuralCam 再次胜出,带来完全不可思议的结果。我们把它的照片和 Spectre 的照片进行比较,目的只是为了给大家展示一下人眼看到的实际光线的效果,和人工智能神经引擎相机获得的效果,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别。
结论
对于此次测试我们的排名如下:
No6 Spectre
No5 NightCap
No4 ProCam 6
No3 苹果原生拍照
No2 Cortex Cam
No1 NeuralCam
这六款 App 中,ProCam 6 售价 40 元(599 美元),苹果原生拍照不用钱,其余四款定价都是 18 元。很明显,18 元(299 美元)是一个夜景摄影应用的合理价格。
虽然这个横评中我们似乎选出了一个胜利者,但不幸的是,哪怕按 iPhone 的标准看 NeuralCam 堪称奇迹,但它仍然无法与单反或无反相机媲美。而在 iPhone 11 临近发布之际与大家分享这个测试,专业度有限,更多的是希望未来我们能体验到 iPhone 上更好的夜拍,无论它来自苹果第一方,还是来自第三方开发者们。
是这两三年随着手机摄影的普及新兴的一种摄影配件。它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外置手机镜头外面,达到一定的特殊效果。
前两年的手机机镜头市场非常混乱,产品也很不成熟,但是这两年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光学仪器公司也看到了市场的趋势,纷纷进入了手机镜头的研发、生产和品牌推广时期。
现在手机镜头,按照功能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广角镜头、微距镜头、长焦镜头、人像(增距镜头),以及相配套的滤镜(UV镜,减少镜、偏振镜等)。
由于手机镜头是新型产品,而许多手机摄影爱好者目前还不知道有这些东西,所以虽然各种电商渠道上的品牌众多,但没有哪一个品牌形成了非常强大的影响力。
在所有的功能镜头中。技术已经成熟的有广角和微距两种。其余的都不适合添加外置镜头。
微距,又叫微距摄影。
微距摄影是摄影活动中比较大的一类,可以说,绝大多数从事摄影活动的人士或多或少都接触过微距摄影。
实际上微距摄影是普通摄影的延伸。
可以拍摄的题材有蚂蚁等小动物,还有植物,花蕊等,特别的有意思。
于是我买了微距镜头后,立即试用。感觉棒棒的。以下是就着办公室mirror的鲜花和田田桌上的金鱼拍摄的。
有没有很惊喜呢?嘿嘿。
微距总是给人一种安静的感觉,很多细节被放大,原来生活里,那么多美丽,一直被我忽视了。
一花一草一小鱼都有它的世界啊。
微距,让我发现了,
另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
愿你热爱这生活里的一切。(^_^)
END
我是周小白。职场妈妈,
白天是职场精英,晚上带孩子,
早起写字,读书。
热爱摄影,画画,坚持写走心的文字。
读完我的文章有收获,欢迎打赏、关注和点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