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相机拍摄技巧
1、拍静止的小东西的特写,如花、鸟、虫:
用Av档,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尽量在1m以内拍摄,使背景虚化!
光线好的话,iso100,光线不好的话,iso最好400以内。
2、拍人:
基本都是使用较大的光圈(f56以内)、50mm以上的焦距,拍摄距离视全身、半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Av档!
光线好,iso100,光线不好,iso400以内。
运动中的人使用追拍,体现运动感(详见下面的运动物体的拍摄)!
3、拍景:
Av档,使用适当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随便,但是,一般广角端都有畸变,酌情使用。
4、拍夜景:
上三脚架,Av档,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灯光出星光的效果,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减少按快门后,反光板抬起引起的机震;并用背带上的那个方盖子,盖住取景器,以免杂光从后面进入影响画质;iso200以内,尽量使曝光时间加长,这样可以使一些无意走过的人从画面消失,不留下痕迹,净化场景!
例如拍一个广场,人来人往,可以使用很小的光圈f20左右,iso100,这样,曝光时间就会很长,那么,走动的人影,不会留在照片上!广场将会很干净!
5、拍烟花:
使用快门线,B快门,可以拍出多烟花重叠的效果!
6、拍运行的东西:
光线好的情况:Av档,光圈大小酌情处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到大景深效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浅景深的效果;
想拍很有动感的效果,可以使用Tv档,快门1/30左右,对焦按快门的同时,镜头以合适的速度追着对象移动,会出很动感的效果!
光线不好的情况:只能酌情处理了,再加上使用追拍!
7、拍流水或喷泉:
使用Tv档,1/50左右的快门速度,可以拍出缎子的效果,如果使用太快的快门,喷泉拍出来就都是不连续的水滴了!
8、夜间人像留影:
上三脚架,调节白平衡,自动或自定义白平衡;iso100-400;Av档,光圈f8左右,使用慢速同步闪光,后帘闪光模式;此时,闪光灯会闪两次,按下快门闪一次,曝光结束前会再闪一次,所以在闪两次前,人不要离开。
这样拍出来可以使人物清晰,背景霓虹也很漂亮,不至于背景曝光不足而过暗。
Av光圈优先技巧:
1不管拍啥除非要保持安全快门,不然别开最大光圈拍。
2拍风景请尽量使用F8~F11的光圈。
3拍人物及静物特写可使用最大光圈缩1~2级之光圈。
4安全快门请尽量控制在焦距倒数以上广角端快门也要在1/30秒以上比较保险若快门不足请提高光圈或ISO。
测光方式:
1测光不要对着天空,不要对着最暗的地方要去抓中间值。
2依照你拍的题材,善用测光模式(权衡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
3若遇到测光抓不准的时候,请用AE lock 对身边灰色的东西曝光锁定后再来拍摄。
4尽量别对白色或黑色物体测光,不然就请记得黑要减EV、白要加EV。
EV 即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也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EV左右,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EV、+2EV)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
小型数码相机大多通过菜单来调节曝光补偿
数码相机在拍摄的过程中,如果按下半截快门,液晶屏上就会显示和最终效果图差不多的,对焦,曝光一切启动。这个时候的曝光,正是最终的曝光度。如果明显偏亮或偏暗,说明相机的自动测光准确度有较大偏差,要强制进行曝光补偿,不过有的时候,拍摄时显示的亮度与实际拍摄结果有一定出入。数码相机可以在拍摄后立即浏览画面,此时,可以更加准确地看到拍摄出来的画面的明暗程度,不会再有出入。如果拍摄结果明显偏亮或偏暗,则要重新拍摄,强制进行曝光补偿。
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无法起作用时,可对曝光进行补偿,适当增加曝光量。进行曝光补偿的时候,如果照片过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过亮,要减小EV值,EV值每减小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减小一倍。按照不同相机的补偿间隔可以以 1/2(05)或1/3(03)的单位来调节。
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简单的说就是“越白越加”,这似乎与曝光的基本原则和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相机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白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为很环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这也是多数初学者易犯的通病。
由于相机的快门时间或光圈大小是有限的,因此并非总是能达到2EV的调整范围,因此曝光补偿也不是万能的,在过于暗的环境下仍然可能曝光不足,此时要考虑配合闪光灯或增加相机的ISO感光灵敏度来提高画面亮度。
一般的说,景物亮度对比越小,曝光越准确,反之则偏差加大。相机的档次有高有低,档次高的,测光就比较准确,低的则偏差也会加大。如果是传统相机,胶卷的宽容度是比较大的,曝光的偏差在一定范围内不会有大问题,但是数码相机的CCD宽容度就比较小,轻微的曝光偏差都可能影响整体的效果。
总而言之,曝光补偿的调节是经验加上对颜色的敏锐度所决定的,用户一定要多比较不同曝光补偿下的质量,清晰度、还原度和噪点的大小,才能拍出最好的。
注:
佳能说明书上的光圈是指F数值,光圈越大,景深越大。
一般人们所说的光圈是指光圈孔径,和F数值成反比,光圈(孔径)越大,景深越小。
Av--光圈优先自动曝光。
Tv--快门优先自动曝光
AE-自动曝光
AF-自动对焦
AF-S--和SAF应该一样,是单次自动对焦。相对的是连续自动对焦。
MAF-监控AF,这个模式可以缩短对焦所需的时间。相机在快门按钮按下一半之前就会调整焦点,让您以调整好的焦点进行构图。将快门按钮按下一半,而且af 锁定完成时,焦点会被锁定。
EV-曝光值,通常在进行曝光补偿时会用到这个术语。
ISO-感光度,感光度每差一档,相当于光圈或者快门相应的一档曝光值。
不同牌子的调整方法不所不同,不过大致差不多。就拿佳能550D来举个例子。
1、打开相机,在拍摄状态下按ISO快捷键(在快门按钮附近);
2、拔动拔盘进行调整(显示屏或者取景器里有显示);
3、按SET键或半按快门确定,返回到拍摄状态。
普通情况下一般是用ISO100,若ISO感光度从ISO100提升到ISO200而光圈不变,将快门速度提升一倍可获得同样的曝光。若ISO感光度从ISO200提升到ISO400而光圈不变,效果也是一样的。
而昏暗室内场景所需的低速快门容易使照片模糊,也就是说的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就需要提高ISO感光度的原因,高的ISO使照片颗粒感很强的,低的ISO会是画面细腻。当然,对于单反相机而言还可以选择使用较大口径的镜头,提高光通量。
(1) 在传统胶卷相机上,ISO代表感光速度的标准。在数码相机中ISO定义和胶卷相同,代表着CCD或者CMOS感光元件的感光速度。ISO数值越高就说明该感光材料的感光能力越强。感光度越高,对曝光量的要求就越少。ISO 200的胶卷的感光速度是ISO 100的两倍,换句话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ISO 200胶卷所需要的曝光时间是ISO 100胶卷的一半。在数码相机内,通过调节等效感光度的大小,可以改变光源多少和亮度的数值。因此,感光度也成了间接控制亮度的数值。
(2)在传统135胶卷相机中,等效感光值是相机底片对光线反应的敏感程度测量值,通常以ISO 数码表示,数码越大表示感旋光性越强,常用的表示方法有ISO 100 、400 、1000等。一般而言, 感光度越高,底片的颗粒越粗,放大后的效果较差。而数码相机为也套用此ISO值来标示测光系统所采用的曝光,基准ISO越低,所需曝光量越高。
(3)传统照相机本身是无感光度可言的,因为感光度只是感光材料在一定的曝光、显影、测试条件下对于辐射能感应程度的定量标志。使用过传统相机的人,都知道胶卷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感光度———通俗一点就是衡量胶卷需要多少光线才能完成准确曝光的数值。我们在照相机商店买的100、200、400的胶卷,数字表示的就是感光度。感光度一般用ISO值表示,这个数值增大,胶卷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也增,这样就可以在不同的光线进行拍摄。像ISO100的胶卷最适合在阳光灿烂的户外进行拍摄,而ISO400的胶卷则可以在室内或清晨、黄昏等光线较弱的环境下拍摄。
(4)由于数码相机与普通照相机不同,他的感光器件是使用了CCD或者CMOS,对曝光多少也就有相应要求,也就有感光灵敏度高低的问题。这也就相当于胶片具有一定的感光度一样,数码相机厂家为了方便数码相机使用者理解,一般将数码相机的CCD的感光度(或对光线的灵敏度)等效转换为传统胶卷的感光度值,因而数字照相机也就有了“相当感光度”的说法。
(5)用通常衡量胶片感光度高低的眼光来看,目前数字照相机感光度分布在中、高速的范围,最低的为ISO50,最高的为ISO6400,多数在ISO100左右。对某些数字照相机来说,感光度是单一的,加之CCD的感光宽容度很小,因而限制了它们的在光线过强或过弱条件下的使用效果。另外一些数字照相机相当感光度有一定的范围,但即使在所允许范围内,将感光度设置得高或低,拍摄效果亦有所区别,平时拍摄应将它置于最佳感光度上这一档上。和传统相机一样,低ISO值适合营造清晰、柔和的,而高的ISO值却可以补偿灯光不足的环境。
(6)在光线不足时,闪光灯的使用是必然的。但是,在一些场合下,例如展览馆或者表演会,不允许或不方便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ISO值来增加照片的亮度。数码相机ISO值的可调性,使得我们有时仅可通过调高ISO值、增加曝光补偿等办法,减少闪光灯的使用次数。调高ISO值可以增加光亮度,但是也可能增加照片的噪点。
(7)一般情况下,iso设置在80或100为好,特别是低端的机型,如iso在200以上时,就会有很多的噪点了。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毕竟高感光度的作用是明显的,它有助于在环境光线不好的情况下拍摄,而夜景的拍摄更是离不开高感光度的使用的,所以,目前不少厂家都在致力于高感光度的研究,数码相机的感光度不仅越来越高了,而且在高感光度的降噪上也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了。突出的有富士F30、s6500和s9600了。分别是2300、3300、4200元。
如有夜拍王之称的F30来说,其突出的高感光度跟一般的机型是不可同日而论的。对于高ISO,一般在家用机型上最高不过是ISO 1600的感光度,并且噪点密布,画质已经让人难以忍受;另外,在实现高ISO的同时,这些相机通常要通过合并像素才能达到最高感光度。而富士F30是全球第一款可以在全分辨率下实现ISO 3200的消费级相机,有了这样的高ISO,F30的快门速的可以得到有效提高,作用是明显的:一来可以减少对拍摄环境的依赖,特别适合在光线不佳或者夜晚的环境下拍摄,二来可以减少闪光灯的使用,既可以拍摄出更加真实的,又可以节约电力,延长拍摄时间,三来ISO感光度提升之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快门速度,轻松实现自然防抖效果,可以防止手部抖动或被摄物体移动而带来的影像模糊。和其它高感光度的机型比,其超高感光度并不仅仅是个幌子。
和其他品牌的DC相比,富士F30的优势还体现在第六代Super CCD和第二代RP自然影像处理器上。与其他品牌机型不同的是,F30在将感光度提高到ISO 3200后并不会缩减分辨率,而且在ISO 3200下的输出画质也比较让人能够接受。这就是得益于RP自然影像处理器了。这是富士整合了多年的数据处理经验而研发的高效处理器,其最大特色就是可以在高感光度下得到高质量的,而且富士F30配备的是Super CCD HR感光性能本来就好,可以说从成像的最初阶段就已经在对噪点的产生进行很好的控制了。第二代RP自然影像处理器的应用还大大提高了相机的整体操作响应速度。
s6500拍的夜景:
数码相机的感光度
现在我们知道了,感光度使用ISO值来标示,高ISO值代表更快的感光度。数码相机同样模仿传统的胶卷,设定了ISO值表示感光度。不过,改变数码相机的感光度并不需要更换胶卷,只需调节ISO值即可。简单地说说原理吧。传统胶卷的感光度是通过改变胶卷的化学成分,来改变它对光线的敏感度。而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是不变的,它采用把数个像素点当成1个像素点来感光的方式,从而提高感光速度。比如正常ISO 100是对感光元件的每个像素点感光,要提高到ISO 400的感光度,只需要把4个点当成1个点来感光,就能获得4倍的感光速度。
感光度对摄影的影响
感光度对摄影的影响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速度,更高的感光度能获得更快的快门速度,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其二是画质,越低的感光度带来更细腻的成像质量,而高感光度的画质则是噪点比较大。请看图例,比较不同ISO感光度拍摄,所得到的不同画质照片。
ISO100图例 光圈F35,快门1/15秒
ISO400图例 光圈F35,快门1/90秒
ISO200图例 光圈F35,快门1/30秒
ISO800图例 光圈F35,快门1/180秒
从左边的图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低ISO值感光度拍摄时,表现相当细腻,质感真实。而高ISO值感光度拍摄时,噪点非常地明显。但我们也能看到,在同样的光源环境、光圈大小,快门速度却从ISO 100时的1/15秒,提高到ISO 800时的1/180秒。
对画质的要求
我们可以从两点来考虑如何选择合适感光度。
1、对画质的要求
在拍摄许多作品的时候,画质细腻几乎是决定一张好作品的重要因素。例如景物拍摄、人物肖像、风光等等,这时我们可以选用低感光度来拍摄。
图例1:叶面上的水珠,在侧逆光线下,显得十分的立体。使用ISO 100的低感光度,就能细腻地表现出这种质感。设想如果是ISO 800那么多的噪点,还能让人想起“翠绿欲滴”这个形容词吗?同样的,上面ISO图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唯有低ISO值感光度,才能完美地表现巧克力包装的质感来。
小知识
在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照片的时候,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即使我们手持相机很稳,但最后拍摄的照片还是不很清楚,噪点比较大,这是为什么呢?原因之一是很多数码相机默认的是“自动ISO”,光线稍弱的时候,相机便自动地提高了ISO值,使得拍摄的照片噪点较大。如果需要成像细腻的照片,只要把相机ISO值从“自动ISO”改成最小ISO值即可。当然,在较低ISO值而光线又较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拍摄时相机的稳定性。
对快门速度的要求
2、对快门速度的要求
快门速度可以通过加大光圈、增加光线、使用闪光灯等等方法来提高,使用三脚架也能让我们在慢速快门下获得稳定的拍摄。但在上述条件都不符合时,我们也可以考虑调高数码相机的ISO值来提高快门速度。
ISO 100,光圈F35,快门1/10秒。画质很好,但不易得到清晰的照片。而画面拍清晰才是第一要素。
ISO 800,光圈F35,快门1/125秒。高感光度提高了快门速度,损失些画面质感,但得到一张合格清晰的照片,还是值得的。
纪实性的照片最重要的是能够快速反应,对画质的要求不高,而对快门速度的要求较高。因此提高数码相机的ISO值,是比较好的选择。上图使ISO值提高到400,很好的控制了虚实,雨夜横穿马路的女人恰好在3辆汽车的交汇照射中通过,显得有些惊险。
单反相机的ISO感光度对于来说怎么调节
1、打开佳能单反相机开关,如下图所示。
2、相机设置在专业模式M挡,如下图所示。
3、找到右边相机设置屏幕,找到ISO(感光度)档位即可。
扩展资料:
ISO通常可以设置最低的数字,例如标准的ISO,因为最低的ISO有最好的效果,但是在需要拍照的地方光线更好。在相同条件下,ISO越低2113,越暗,但质量越好。当光线强烈时,最低的ISO是最好的选择。
快门速度不应小于1/50秒,因为从口音判断,这是一次手持式拍摄。当快门低时,手会抖动,照片会粘贴。
您使用专业模式进行拍摄时,可以自由调节ISO感光度、对焦方式等参数。
1打开相机或进入相机_更多_ㄈ鲇谀幕停_≡褡ㄒ的J健
2您可以设置以下参数:
调整测光方式:点击_,选择测光方式。
调节ISO感光度:点击_SO,滑动ISO调节区。
当光线较弱时,可提高ISO感光度;当光线充足时,可降低ISO感光度,避免画面出现过多噪点。
调节快门速度:点击_,滑动快门速度调节区。
快门速度会影响相机的进光量,当拍摄静止风景、人像时,可调低快门速度;当拍摄运动风景、人像时,可调高快门速度。
调节曝光补偿值:点击_V·,滑动EV调节区。
当光线较弱时,可以调高EV值;当光线较强时,调低EV值。
调节对焦:点击_F·,选择对焦模式。
调节色彩基调:点击_B·,选择白平衡。
如在日光下,可选择太阳图标;在阴天或阴暗环境下,选择下雨图标。
点击色温图标,可改变色温,让画面呈现较冷或较暖的色调。
调节存储格式:专业模式为您提供了JPG和RAW两种图像格式。点击取景框顶端的JPG图标,选择不同的存储格式。
RAW格式的照片保留了更多照片细节,方便对照片进行后期处理,但占用较多存储空间;JPG格式的照片占用存储空间相对较小,您可根据需要选择。
若选择RAW格式,拍照时,手机将自动保存一张普通格式和一张RAW格式的照片,RAW格式的照片保存在图库的RAW相册中。
开启自动对焦辅助灯:若要在弱光环境下对焦,点击对焦辅助灯图标,开启自动对焦辅助灯。
3点击快门拍照。
摄影初学者在不同情况下怎样设置ISO参数?
想要了解什么情况下需要怎样的ISO数值,首先需要了解它对拍摄的影响。
一、什么是感光度(ISO)
ISO是控制照片明暗度的,与光圈和快门不同的是,快门和光圈都是控制进光量的,而感光度是提升相机感光元件灵敏度的。感光度越低,照片越暗;感光度越高,照片越亮。但是随着感光度的提升,照片的噪点也会越多,画质就会有所下降。
二、感光度对拍摄的影响
提升ISO可以提升画面的亮度
ISO数字越大,对光线也越敏感,照片的曝光度也就越高,为了获得最佳的成像质量,我们应该尽可能用低ISO进行拍摄,但是如果光线不好的情况下,使用较低的ISO会导致快门速度太慢,没有三脚架则很容易因抖动而导致模糊,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必要时可以使用较高的ISO进行拍摄,使得照片清晰。
高感光度
低感光度
2高感光度会带来噪点问题
噪点主要是因为电子图像传感器在接收光线并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个个细微的颗粒,而这些颗粒通常是因为电子干扰产生,被摄物体没有。
通常来说噪点数量与曝光时间长短也有关系,曝光时间越长则噪点越多。当使用高感光度时,如果曝光时间相应减少,噪点则不会过于严重,很多相机都有自动降噪功能。
三、常见拍摄场景的ISO设置
人像拍摄
使用光圈最好调至f56或更大,景深小,拍出的人物主体突出,距离根据半身照、全身照还是局部特写的需求进行调整,白天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感光度设置在100左右,最大不能超过400。
夜景拍摄
使用三脚架,或者放在固定的物体(台阶、凳子等)上,相机使用A档(光圈优先),白平衡设为自动或者白炽灯模式,把光圈调到f8甚至。ISO控制在200以内,放慢快门速度,让曝光时间适当延长,防止路过的行人进入画面。
夜间人物拍摄
使用三脚架,设置自动白平衡,ISO在100-400内,A档,光圈f8左右,使用慢速同步闪光,闪光灯在按下快门时闪一次,曝光结束前再闪一次。在拍摄中,被摄的人物不离开视线范围。
单反相机iso怎么调
打开单反相机开关,相机设置在专业模式M挡,找到右边相机设置屏幕,找到ISO档位,按下ISO档位,并旋转手柄轮盘,调到相应ISO值,就可以轻松拍摄清晰了。感光度ISO的定义及应用所谓感光度,就是指对光线的感应能力,也就是ISO值。ISO值一般有ISO100、200、400或更高,一般来说低感光度的情况下画面更清晰,更细腻,细节表现的更有深度。而高感光度则可以在暗光环境下应付自如。
什么是ISO呢?相机上的这个功能到底有什么用呢?新手买了相机后肯定会有这样的疑问,如果你喜欢拍照,就一定要了解它的作用,单反相机上有,无反相机也有,就连手机上都加入了这个参数的调节功能,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般的单反相机上都有感光度的设置按键,都是以英文“ISO”来表示,因此,你会在相机中看到ISO100、ISO200、ISO800、ISO1600、ISO6400等等这类数值可以选择,这是感光度。
在拍摄时,相机如果选择是自动模式,相机都是会根据当下的环境的反射光线来自动调感光度,对曝光是有很大的影响。那么感光度到底影响什么呢?感光度除了会提高画面的亮度以外,还会影响画质。当你拍摄的照片看起来有很多噪点时,那么就是感光度太高,画质的噪点多少与感光度高低有直接关系。曝光与这三个因素都是息息相关的,当这三个要素放在一起时,就称为曝光铁三角,少一个都不行。
很多新手用相机都是用自动模式P档位拍摄,相机会自动判断光圈大小和快门速度,但摄影师可以灵活的调整感光度(ISO)。因为使用P模式时,单反相机默认只会调整光圈和快门来做搭配,不会优先控制感光度,对于新手来说,这个档位刚入门时可以用来练习操作,之后了解感光度后,就可以开始使用AV或者TV档进阶操作相机。
A模式(光圈先决)、S模式(快门先决)及M模式(同时手动调整A、S值)。新手前期可以一个参数一个参数来练习,之后明白了每一项参数的用途和效果后,最后就开始接触M档,就能很快地学会。感光度能有效地提升照片亮度,当感觉照片太暗,不够明亮时,将感光度提升能有效地解决这问题。
▲F40,1/160秒, ISO400。当我们拍光线昏暗场景常常会觉得画面太暗,如上面的照片,在昏暗的环境下拍摄,光圈参数设为F40值,我是在没有脚架情况下拍摄,所以为了保证快门速度,我设定相机为1/160秒的快门速度,在ISO400下觉得画面不够明亮,色彩黯淡无光,明显是处于欠曝的状态,所以,我们要提高感光度来试试。
在上面我简单向大家解释了单反相机中感光度的作用,相信你现在也明白了它的用途。感光度越高,虽然对光线的敏感度增加,能让照片看起来更明亮,但反作用是会增加照片中的噪点,对画质的表现有影响,这一点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用手机拍摄时也要注意,现在某些手机也可以自由调整感光度参数,如果想要表现得更精细,就可以手动调整,尤其是晚上拍摄时,大家更要注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