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里婆婆刘母为什么那么厌烦刘兰芝?刘兰芝做错了什么?

《孔雀东南飞》里婆婆刘母为什么那么厌烦刘兰芝?刘兰芝做错了什么?,第1张

这个标题应该似乎有些问题“《孔雀东南飞》里婆婆刘母为什么那么厌烦刘兰芝?刘兰芝做错了什么?”,我觉得应该是“《孔雀东南飞》里婆婆焦母为什么那么厌烦刘兰芝?刘兰芝做错了什么?”。

《孔雀东南飞》用现在的观点看,就是一位刁婆婆拆散了一对恩爱夫妻,导致焦仲卿和刘兰芝双双自杀殉情,是一出人间悲剧,究其原因是封建礼教导致的。焦母按照封建标准来衡量婚姻的幸福,还有对女人在社会上所处的位置,以及封建价值观,最主要的是两个内容,一个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另一个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我们先看刘兰芝: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不仅多才多艺,而且勤俭持家,而且非常守妇道,丈夫忙于工作,妻子在家做全职太太,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虽小心伺候公婆,却得不到认可,还要被赶出家门。造成这样的结果,其实也有刘兰芝自己的原因,因为在婆婆的眼中,儿子不回家,肯定是媳妇有问题,而不会是怪罪儿子,这就是人性,古代人更是如此,即使是现在,一旦出现结婚后多年没孩子,婆婆也会怪罪媳妇,而不是怀疑自己的儿子,自古人性都是如此;

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相信刘兰芝的婆婆当年也受了非常多的苦,她的婆婆应该也是这样刁难她的,如果说她的心理有一些问题,相信很多人都不会有意见,再有他自己的丈夫对她的态度,也会影响她的决定,女人看见自己儿子跟媳妇过于亲密或者感情过于好,是会“吃醋”的,如今也存在这种现象,这也是焦母讨厌刘兰芝的一个原因。

但是焦母对儿子是不会这样说的,她的理由是:

“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其实这里充分体现了,焦母和刘兰芝之间文化的差异,她看中的所谓贤女,应该是没有知识,没有文化,接受传统“女子无才便是德”教育的典型人物,他们到了夫家一定是“三日下厨房,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的女子,把婆婆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而刘兰芝的表现则差一些,既追求夫妻之间的感情,又显示自己非常能干,有可能远超婆婆当年,这就像“让前任领导感觉自己很没面子”。

当然最主要的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统思想在作祟:

古代有条件的人之所以娶“三妻四妾”其实根本原因在于繁衍后代,认为人丁兴旺才是让家族传承下去的首要条件,像刘兰芝嫁过来三年,还没有孩子,婆婆根本不会怪罪自己儿子工作忙,而是找媳妇的原因,一旦不能生育或者没有男孩,现在的很多婆婆也会看媳妇不顺眼的,不要说古代了,如果是儿孙满堂,相信焦母就不会这么激进了,总能有个商量的余地。

最后,我觉得人和人之间有天生的看不顺眼,也是存在的,也许在刘兰芝的眼中,早就看她婆婆焦母不顺眼了,只是她不敢说出来而已,她们就像天敌一样,也是有可能的,所以焦母才表现得非要把她赶走才心甘。

婚姻和爱情是两个人的事,虽然要考虑自己的父母和亲人的意见,但是生活在一起时间最久的还是夫妻,在这个问题上,还是应该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当出现这样矛盾的时候,还是不要像焦仲卿和刘兰芝这样采用极端手段,毕竟生命只有一次,这个结局对于焦母来说,也是她不想看到的。

造成这个结果,焦仲卿也有责任,他的最后决定其实对焦母也是一种极大的伤害。

对于这些问题,有人认为,由于刘兰芝嫁到焦家后没有生育,使焦家面临绝嗣的危险。因为在宗法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最讲究的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妇女婚后不育,就理所当然地遭到婆家的嫌恶厌弃,因而刘兰芝终被休弃势所难免。然而,我思考再三,总感这一理由难以服众。其一,刘兰芝十七岁嫁到焦家(“十七为君妇”),和焦仲卿仅仅生活了两三年(“共事二三年”),这时她的年龄充其量二十来岁,据此就武断的认为她今后不会再生育是不合情理的,因为婚后好多年才生育的现象司空见惯,这应该是古人和今人都具备的生活常识。况且,新科技研究证明,生育也与男子有很大关系。其二,刘兰芝被休弃后,先后有县令、太守家走马灯似地遣人上门求婚,如果刘兰芝当时真的被断定不能再生育,像焦仲卿这样门第寻常的普通小吏家尚且考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严重后果而断然休弃,难道声名显赫的堂堂县令、太守家会不考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严重后果而郑重聘娶这显然更是不合情理。

也有论者认为刘兰芝被休弃的原因是诗中焦母所说的“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然而,纵观刘兰芝在焦家的表现,不仅找不到刘兰芝“无礼节”、“自专由”的依据,恰恰相反,刘兰芝“有礼节”、“不专由”的例子倒比比皆是。例如,当刘兰芝看出“大人故嫌迟”,自知“徒留无所施”,顺从母意,主动向焦仲卿提出“及时相遣归”;临走前,“鸡鸣”、“起严妆”,“上堂拜阿母”,“却与小姑别”。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有礼有节。另外,刘兰芝被遣前夕与焦仲卿生离死别时的一段掏心剖腹的表白:“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验之于全诗对刘兰芝的描写,也始终看不出刘兰芝有什么“无礼节”“自专由”的越轨行为。我们透过诗歌的字里行间的表白,看到的只是刘兰芝知书达礼、温顺贤慧的美好品德,让人感到刘兰芝的临行表白句句是真,毫无虚言。可见,焦母的“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不过是焦母掩盖自己休媳真意的蛮横借口,根本不是刘兰芝被休弃的真正原因。焦母休儿媳是由于“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的这一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那么,刘兰芝究竟是什么原因被休弃呢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看待任何一个社会问题,都不能脱离一定的历史背景。《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汉末建安中”),那么,我们就只能从汉代社会中去找寻刘兰芝无辜被休的真正原因。在儒家学者董仲舒的建议下,汉武帝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略。由于社会现实的实际需要和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儒家思想便被尊奉到前所未有的独尊地位。当时儒家学说成了规范人们思想行为和处理日常事物的唯一准绳和依据,这就自然而然地要影响到家庭、婚姻关系的各个方面,而当时在“休妻”这件事上最权威的“法律依据”莫过于儒家学说中的“七出”之律,妇女只要犯有“七出”中的任何一条,都可以被婆家合理合法的休弃。在汉代,作为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的代表人物焦母,究竟是依据什么把刘兰芝赶回娘家的呢现在我们来探讨刘兰芝当时横遭休弃的原因,只能从当时被奉为圭臬的“七出”中去寻找根据。

“七出”在儒家学说中又叫做“七去”“七弃”,这是在那个妇女没有任何地位和尊严的男权社会中丈夫遗弃妻子的七种借口,也是为维护夫权而强加在妇女身上的七道枷索。查阅《仪礼·丧服》,里面记载“七出”的内容为;一、无子,二、*逸,三、不事舅姑,四、口舌,五、盗窃,六、妒忌,七、恶疾。当时社会的妇女,只要犯有这其中的任何一条,都可以被堂而皇之的出弃。

对照刘兰芝在焦家的表现,刘兰芝犯了“七出”中的哪一条呢如前所述,第一条“无子”显然不能成立。由诗中描写的“守节情不移”“女行无偏斜”等句可知,刘兰芝的品行贞洁贤惠,循规蹈矩,无可挑剔。第二条“*逸”,第五条“盗窃”恐怕也不能成立。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岁嫁到焦家后,又“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门辛”,甚至在因失爱于婆婆,蒙屈受怨,无端遭遣时,临行还再三叮咛小姑“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这说明她是一个知书达礼,勤劳能干的善良女性,第四条“口舌”,第六条“妒忌”恐怕也不能成立。至于第七条“恶疾”,卒读全诗,始终看不出她患有什么“恶疾”的蛛丝马迹,这就更不能成立了。“七出”之中,“六出”已被排除,那么,刘兰芝也许是犯了“不事舅姑”(第三条)的大过。

也许会有人说,至纯至孝的刘兰芝,怎么会“不事舅姑”呢我们认为,探讨任何一个社会问题,都要把问题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加以分析。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是非标准,在刘兰芝生活的男权社会里,衡量一个女子是否合乎“妇道”,是和我们今天的标准大不相同的,当时衡量“妇道”的是非标准是以儒家学说中的封建礼教为绳墨的。《礼记·昏义》中说,妇女须“成妇礼,明妇顺”,“妇顺者,须乎舅姑,和于室人,而后当于夫”。也就是说,作为女子,与丈夫的亲密程度不可超过与舅姑(即“公婆”)的亲密程度,否则即为“不事舅姑”。《礼记·内则》中说得更明白:“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也就是说,儿子过于喜欢妻子,引起父母不高兴的,可以休弃。

纵览全诗,我们不难看出,焦仲卿和刘兰芝是一对十分恩爱的美满夫妻。他们已经:“共事二三年”,但两人犹觉得“始尔未为久”。一个说“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一个说“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即或是遭受焦母无端迫害,行将分手之时,他们还是那么情真意切,信誓旦旦——“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可见,他们爱得是多么深沉,多么纯真,多么痴迷,多么坚贞!甚至最后为了忠贞不二的爱情而“举身赴清池”、“自挂东南枝”。无论是富贵不*的刘兰芝还是倾城不移的焦仲卿,他们感情的天平都十分明显地倾斜于自己所钟爱的恋人,而不是自己的母亲。他们谁都不能割舍自己对恋人的那种特殊的痴爱而移情于母亲。作为封建社会里一个充满礼教思想的蛮横专制、滥施*威的婆婆,自儿媳兰芝过门后,一心想使她成为自己任意摆布的驯服工具。儿媳的一举一动必须受家长支配。她看到与自己相依为命的独子婚后把爱更多地献给自己的妻子,心中当然不是滋味,当然未免会产生一种失落感,当然会把这一切归咎于儿媳对儿子的殷勤承欢和狐媚吸引,甚至会认为是儿媳妇把儿子从自己身边生生抢走了。于是自然而然会迁恨于儿媳妇,自然而然会觉得“失恩义”,自然而然会觉得“大不悦”。而因儿子”甚宜其妻“引起父母心中不悦的,封建礼教明文规定着可以“出”,于是“吾意久怀忿”的焦母自然就要凭借这一条将兰芝驱遣回家。这,就是刚强不阿的刘兰芝失宠于婆婆横遭休弃的真正原因。经过深思熟虑的刘兰芝感到被遣的命运势所难免,尽管她“奉事循公姥”,“昼夜勤作息”,也难逃“被遣”的厄运。也只能“自遣”了。

在礼教重于“人情”的封建时代,因年轻夫妻过分恩爱而使父母不悦造成的婚姻悲剧又何止刘兰芝、焦仲卿两人宋朝大诗人陆游也是深受其害者之一。据周密《齐东野语》记载:“陆务观初娶唐氏,闳之女也,于其母夫人为姑侄,伉俪相得,而弗获于其姑。既出,而未忍绝之,则为别馆,时时往焉。姑知而掩之,虽行知挈去,然事不得隐,竟绝之,亦人伦之变也。”陆游与其表妹唐婉的爱情悲剧跟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何其相似儿子“甚宜其妻”,夫妻俩人“伉俪相得”竟成为沉浸于爱情幸福中的青年男女的莫大罪名,以致横遭迫害,劳燕分飞,生离死别,各分东西,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这在现在看来是何等的荒谬和不可思议,而在那个时代又是何等的平常和合乎礼义!

刘兰芝被遣回娘家后,求婚者接踵而来,足见兰芝的品貌不同寻常。但如前所述,刘兰芝做个小小的府吏之妻都不称职,而县令和太守为何还会派媒人替儿子去向刘兰芝求婚呢在刘兰芝和焦仲卿生活的年代里,择偶配婚已十分讲究门第、容貌、才华、年龄和婚史等。县令家的三郎和太守家的五郎自身条件这么好,为何不向“窈窕艳城郭”的贤女秦罗敷求婚,而偏偏看上被休的刘兰芝如果说县令和太守是仰慕刘兰芝的聪明美丽、多才多艺和很有教养,那么他们对刘兰芝嫁给府吏,“共事二三年”后被遣该不会一无所知吧!如果我们从反常的心理解释反常的行动,一切就显得万分合乎情理:县令和太守替儿子求婚是假,为己纳妾是真!在封建时代,对于一个被休待嫁的刘家女来说,等待她的将是一条布满陷阱、洒满血泪的路。

刘兰芝和焦仲卿反抗封建家长制度的压迫,殉情以后,会“两家求合葬”吗回答应当是否定的。其一,焦母和阿兄是封建家长和封建礼教的代表。在他们看来,刘兰芝蔑视封建礼教,反抗兄长之命,新婚之夜“举身赴清池”,让太守一家枉花无数钱财,空欢喜一场,可谓叛经背道,罪不可赦;而焦仲卿饱读诗书,任职台阁,得知刘兰芝自杀,也竟然丢官抛母,“自挂东南枝”,实属不忠不孝,当惩不贷。从焦母和阿兄的思想立场来看,“两家求合葬”是不可能的。其二,阿兄暴戾自私,冷酷无情,而焦母蛮横顽固,独断专行。当初,太守派媒人来求婚,刘兰芝不忘“府吏见丁宁”,一心只盼破镜能重圆,可阿兄对妹妹的事情却无丝毫的理解和尊重,粗暴训斥兰芝“后嫁得郎君”,“足以荣汝身”,“作计何不量”!而焦母一手毁了儿子的幸福,面对儿子殉情的拜别,仍是一副铁石心肠,丝毫不肯回心转意,收回成命。从焦母和阿兄的性格特征来看,“两家求合葬”也是不可能的。其三,富贵不*的刘兰芝一“举身”,不仅毁了阿兄的高攀梦,还丢尽了阿兄的脸面;倾城不移的焦仲卿一“自挂”,不仅使焦母日后无靠,还使焦家香火断绝。巨大的打击无疑会激起焦母和阿兄心中的波澜,然而,除了绝望、痛苦、恼怒和怨恨以外,还会有些什么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自然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从焦母和阿兄的内心感情来看,“两家求合葬”就越加不可能了。笔者认为,刘兰芝夫妇死后的情况,完全出于诗人的想象与幻想。“两家求合葬”和“魂化双飞鸟”都是浪漫主

义手法的运用,诗人借此表达了人们对刘兰芝夫妇不幸遭遇的同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封建礼教的抗议和嘲弄。机械地把“两家求合葬”理解成为写实的手法来看待“合葬”,不仅有悖于焦母和阿兄这两个人物形象,也将大大削弱全诗“揭露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主题。

人非木石,熟能无情,刘兰芝、焦仲卿执着纯真的爱情虽为封建礼教所不容,却为世俗人情所赞赏。千百年来,人们同情、赞美这对青年恋人忠贞不渝的爱情,更欣赏钦佩他们为追求爱情和自由而进行的不屈的理性反抗精神,虽是悲剧,却极富正义色彩。这一爱情悲剧,是当时社会的反映和写照,是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控诉。学习欣赏这首凄美的爱情诗,我们认识到了古代社会的罪恶,看到了中国妇女为了争取自由幸福的理性反抗精神,刘焦的自尽,是失败,也是胜利。这种方式的抗争,虽说消极,但毕竟是黑暗当中的一线光明,给后人以积极的启迪,更应思考如何才能真正提高妇女的权利和地位。

首先,我们看看古代女子会因为什么原因而遭夫家驱逐。《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礼记》中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 很明显焦母压制焦仲卿、驱逐刘兰芝用的就是孝顺这一条。

从文中看,刘兰芝美丽善良,又聪明又能干又有教养,几乎无可挑剔,焦母有什么理由不喜欢这个媳妇呢?

其实,焦母自己明明白白地讲了她对刘兰芝的不满,那就是“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我们一直认为这是焦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诬陷之词,其实,这是焦母的心理话,焦母“久怀忿”的正是刘兰芝的“举动自专由”。然而,刘兰芝自己辩解说“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我们从文中也看到刘兰芝是一个很温顺而懂礼节的女子。问题在于他们各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都没有说错,矛盾也正是在这里。

所谓“举动自专由”,其实是追求独立、自由、平等的思想的表现,是生命意识的初步觉醒,是对人格尊严的维护,是对个性精神的坚持。刘兰芝不只是才貌双全,更是一个秀外慧中、外柔内刚、具有叛逆性格的女子。表现在:

一、洞察人情世态的聪慧,深感悲剧结局的难以挽回。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乃更被驱谴,何言复来还。”“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刘兰芝的行止见识明显超过焦仲卿,这固然有刘兰芝自身聪颖敏锐的因素,还有刘“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封建的一套道德观念在农村的统治相对薄弱)”和刘的母亲相对比较开明的因素,更主要的还是刘兰芝作为一个媳妇承受着更多的和更直接的来自封建宗法思想、男权思想和家长制度的迫害和摧残,

二、坚持个性有主见,维护尊严不屈服。

比如,“便可白公姥,及时相谴归。”争取主动,维护尊严。

又如,离开焦家前“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的一段描写和“上堂拜阿母”的一席不卑不亢的言辞,更表现了刘兰芝的沉着镇静,遇事有主见,有礼有节,处处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同时又表示了对焦母——自己的对手——应有的尊敬,甚至同情,这一点实在太了不起了!紧接着是“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的一段语重心长的话,对此,我们通常理解成这段话表现了刘兰芝的善良,但在善良之外,应该还有许多复杂的感情:眼看着小姑长大了,等待着她的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命运呢?自己的母亲还比较开明,而焦母却是这样一个专横的家长,可怜的小姑啊,可怜的女人啊,我们女子在爱情和婚姻生活中为什么就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呢?

刘兰芝在与婆婆的相处中,尽管“奉事循公姥”,但她的聪颖敏锐、她的才华识见、她对爱情和幸福的渴望、她对自由平等的向往、对美和真的追求、对人性尊严的捍卫等思想意识和个性特征一定会在平时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中自觉不自觉的表现出来,这种行止见识是让长期生活在传统宗法社会中的已经完全自觉地接受了诸如“三从四德”“温良恭俭让”“女子无才便是德”之类男权思想的焦母感到陌生和害怕的,特别是当焦母发现自己那个向来温驯听话的儿子也因为刘兰芝而变得似乎不那么听话了,这更使她感到震惊和惶恐。

刘兰芝令焦仲卿着迷,焦母并没有因为儿子与儿媳的关系好而感到高兴,反而“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用现代弗洛伊德的学说来解释就是“母子情结”。用心理学家荣格的观点来说就是“集体无意识学说”。从课文中来看,焦母成为寡妇后,和仲卿相依为命。在仲卿身上倾注了所有的情感。焦刘的夫妻情深引起焦母的无意识嫉妒,而且自古以来,中外婆媳矛盾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

钱钟书曾在《围城》里写道:“在西洋家庭里,丈母娘跟女婿间的争斗是至今保持的古风,我们中国家庭里婆婆和媳妇的敌视,也不输于他们那样久远的历史。”奥斯特罗夫斯基笔下的卡巴诺娃对儿子说:“我早就看出了你爱媳妇儿胜过爱妈。自从你娶亲以后,我就觉得你远不象从前那样爱我。” 另外曹禺在《原野》里,针对又一个焦母和媳妇金子之间的相互敌视,曾借焦大星之口叹道;“怪,为什么女人跟女人总玩不到一块去呢?”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为人们进一步人类自身的心理奥秘提供了科学的武器,作家们也开始从人性的角度对人物的心理进行剖析。

著名的评论家袁昌英在解释焦母的心理和这悲剧发生的原因时曾说:“母亲辛辛苦苦亲亲热热地一手把儿子抚养成人,一旦被一个毫不相干的女子占去,心里总有点忿忿不平。年纪大了或者性情恬淡的人,把这种痛苦默然吞下去了。假使遇着年纪轻轻,性情剧烈而不幸有是寡妇的,那么仲卿与兰芝的悲剧就不免发生了。”显然,作者运用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来重新解释这一古老的悲剧。由此看来,焦母的心理是一种无意识的状态,具有普遍性。

焦母恐惧了,焦母愤怒了,这个家长要尽其所能把儿子仲卿重新拉回到自己的身边,并以此来维护自己的权威。而有着强大的制度和意识形态背景的封建家长一旦被触怒,等待着这一对渴望爱情和幸福的青年男女的命运将是可怕的,正像我们已经看到的一样。在美与丑的斗争中,尽管美被毁灭了,但是,她在毁灭之前和毁灭之时发出的耀眼光芒将长留人们心底。这便是我对焦仲卿、刘兰芝爱情悲剧的重新解读,也是对“刘兰芝缘何被潜”这一问题的看法。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这么好的女子,为什么婆婆不喜欢呢?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可以看出,刘兰芝算是一个贤惠又合格的儿媳妇,这里除了各人自述之外,还出现了一个重要的人物“秦罗敷”这才是焦母变心的最根本原因。她一心一意看不上刘兰芝却对秦罗敷另眼相待。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从词和语气里于此见焦母的蛮横。就在当代而言,婆媳关系也是众多难处理的矛盾之一,更何况是在封建盛行的古代,在那个长辈说一不二的年代。或许是刘兰芝太过于贤惠,也或许是刘和焦太过于相爱。

《孔雀东南飞》这首叙事诗,讲的不仅仅是封建社会下的一个爱情悲剧,还有单亲妈妈抚养子女的问题,婆媳相处问题。

纵观全诗,焦母不喜欢刘兰芝由来已久。她指出儿媳自由散漫,但诗中说“鸡鸣入得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可见兰芝是个勤劳的儿媳,并非她口中所言。

在这个婆婆眼里,她受不了自己一手抚养大的儿子,和别的女人恩爱无限,内心扭曲。说白了,媳妇做得再好,她也能挑得出你的错处。儿子被这个女人迷得七荤八素了,她掌控不了局面,看着他们耳鬓厮磨,她自觉心中更加烦闷。强势的单亲妈妈,不喜欢你,随意一条都是理由,此为其一。

第二,焦仲卿虽然是个小官,但在他母亲眼里,就有一种谜之骄傲和自信。我把儿子培养得如此优秀,他当然是我的骄傲,他值得更好的。而刘兰芝家其实也不差,看看她走之前那个晚上说的那些就能明白。

她娘家也并非贫寒人家,只是父亲去世得早了些罢了。可是,我们这位焦家婆婆,就是觉得你刘兰芝不够好啊,你哪能配得上我的儿子?

说实话,这种婆婆从古至今真的不在少数。觉得自己的儿子真的是无与伦比地好,除了自己可以占有,天下哪个女人都没有资格与之厮守。她说要为儿子张罗与罗敷的婚事,也不过是一句托词罢了。

要说才貌,刘兰芝绝对也是佼佼者,否则也不会回到娘家以后便先后有两位官宦人家来求亲。但是这位焦母,完全无法接受眼前这位漂亮又贤惠的儿媳,因为她掌控不了局面了。

第三,焦仲卿常年累月在外,一年回家的日子寥寥可数,结婚好几年了,没有子嗣,这是最大的硬伤。就算是放在今天,还是会被某些婆婆念叨,何况在那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社会。

总之一句话,焦母想要儿子休妻,什么理由在她看来都是那么理所应当。刘兰芝的悲惨命运最主要的原因是她丈夫情商低下,性格软弱,否则二人结局也不会如此令人唏嘘。

在钗头凤的故事里,陆游和唐婉也是因为陆母的反对而分开,故事情节何其相似,只不过他们两个各自嫁娶而刘焦以死明志。

自己算是比较喜欢古诗词的,《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成乐府双璧,但是在学习的时候我却很不喜欢《孔雀东南飞》,比如《木兰诗》我可以全篇背诵,而《孔雀东南飞》要求背诵的段落我都不愿背。

为什么讨厌这首诗呢,在我看来这就是写小媳妇与婆婆闹别扭,后来夫妻二人双双自尽这点事,怎么就是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了呢。

现在再看这首诗,仍然喜欢不起来,不过却有了新的感悟。这诗描写的是东汉汉献帝时期的故事,可是里面除了女性地位较低以外,其他完全就是现代狗血家庭剧的剧情啊。

在我看来,焦母不喜欢刘兰芝,那是必然的,刘兰芝那性子,莫说古代难以容于婆婆,即使放现在,也是不讨喜啊。

开头先是一顿显摆和抱怨,说自己才艺如何好,在家做工如何辛苦,老公你又不在家,害我独守空房。我在家这么辛苦,婆婆就是不满意,快快休了我吧。

这番说辞,任凭哪个婆婆听了,估计都不会喜欢。果然焦仲卿去求情时,焦母直接怒了,说这女子平日里就由着自己性子来,不服管教。

到了这一部分,明显就看出焦母不是善茬,又加上有古代封建大家长权威加持,肯定不容媳妇违背自己。刘兰芝就是软柿子吗,显然也不是,她受到婆婆的刁难和厌恶,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到底有没有错,一副自己都是对处处是委屈的样子。就算刘兰芝真如自己所说处处有理,从开头那一段也可以想象她平日里对待婆婆的态度,肯定是千万个不服。就算她表面可以装装样子,和真正的心悦诚服绝对两码事。她婆婆那种人精岂能看不出来,早就对她颇为不满了。

焦母不喜欢刘兰芝,这就很明显了,主要就是两人气场不合,刘兰芝经常要挑战一下自己权威,更可气的是,刘兰芝并不觉得她冒犯了自己,一副浑身上下都是理的样子。有人说焦母嫉妒夫妻俩恩爱,我觉得那犯不上,刘兰芝焦仲卿都不怎么见面,秀恩爱也秀不到焦母眼睛里。

为啥我说这是狗血剧情呢,开始刘兰芝逼迫丈夫向婆婆施加压力,其实压根不想走,就是想给婆婆点颜色看看,你儿子要听我的呢。没想到啊,焦仲卿这窝囊废给办砸了,婆婆更气了,刘兰芝必须走。不过走前刘兰芝也不甘心,故意打扮漂亮一番气气婆婆,人家压根就不理会。

在这个时候,狗血的一幕就出现了,焦仲卿居然对刘兰芝说我休你只是权宜之计,等过阵子再把你接回来,你要等我啊。刘兰芝也悲切切答应了,自己回到娘家。在那个时候,女子轻易不回娘家,即使回去也是娘家人来接,这样没人接就回去了就是奇耻大辱,相当于跟夫家完全断了关系。但是焦仲卿居然还硬撑着要去再接她回来,实在是太扯,你要么就硬气一点,违背母亲把兰芝留下,要么就直接休掉,断个干净,这样不清不楚算什么。

更狗血的在后面,刘兰芝回家后,母亲固然大吃一惊,哥哥更是暴跳如雷,火急火燎让她再嫁。这刘兰芝虽是被休掉,但是姿色漂亮啊,引得县令、太守都来提亲,简直就是现代版离婚灰姑娘被高富帅盯上啊。刘兰芝心里当然不愿意,因为还想着焦仲卿,最关键的一点是跟焦仲卿都约好了,不能失信于人啊。

这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刘兰芝的娘亲兄长还有太守还在逼迫的紧啊,只好答应再嫁。偏偏这时候,焦仲卿又来了,一番自怨自艾加责骂,刘兰芝当即反驳,说着说着起劲了就要约定自杀殉情。后来刘兰芝跳了池,焦仲卿上了吊。

看看这剧情,一般的现代狗血剧都不敢这么拍,在我看来,刘兰芝是自己作死的,焦仲卿是窝囊死的。

一、寡妇的强大,婆媳的难处。焦仲卿因为没有父亲,所以是由母亲抚养的。没有这样的丈夫的女性,性格也很强,在孩子结婚的时候,往往看起来是霸道。娶了媳妇忘了母亲的心情。特别是儿媳的感情很强烈。外面的人无法理解她心中的悲伤。她变得自我疏远,受到了儿子的冷遇。因为我不喜欢右边,所以讨厌刘兰芝,想让她休息。

二、门第正确的观念会让焦母瞧不起刘兰芝。在古代,社会等级观念非常强烈,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级。焦仲卿是庐江府的小官吏,当然属于士级。刘兰芝的家像商人的家庭。所以刘兰芝说:“以前我是个女人,出生在出野里。没有教训,无愧于贵家子。」刘母以此为借口,发泄了对刘兰芝的不满,让她休息了。

三、刘兰芝的不孕是没有办法的。中国的传统思想,不孝有三种。刘兰芝和焦仲卿结婚几年了?文中写道,“新女性来的时候,奶奶开始支撑床了。今天被驱逐了,奶奶像我一样长。”我觉得有两三年了。没有孩子的女性在丈夫家呆不下去了。她讨厌刘兰芝,说得对。在古代的中国,不谈爱情,只需要结婚,不能让家里人继续烧香,自然就离不开爱。

四、刘兰芝倔强的性格,让焦母厌倦。根据中国的谚语,“多年的媳妇成了婆婆”是媳妇在婆婆面前总是谨慎、稳重、有礼貌和媳妇必须遵守的品格。但是刘兰芝显然不是这种懦弱的性格。她自己让焦仲卿休了场。我觉得即使在老奶奶面前,也不是那种唯唯诺诺的个性。在和奶奶分手之前,我会用心打扮的。我在绣裙子。悄悄地脚步声,头上闪着光。如果腰流着的话,就会听到明亮的月亮。像是要削葱的根一样,在口中加入朱红色。在那个社会里,像游行一样的女性应该很少吧。

从前为了现在,时代带头,人心多迂回,今天的女性在选择结婚的时候,还是以刘兰芝为戒,考察对方的家庭,为今后的日子打好基础。

风卷云舒,惯看桑田变沧海;阅历历史,身入其中,古往今来,多少故事笑谈中!

《孔雀东南飞》开头便展示了刘兰芝的优秀和贤惠"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但婆婆仍然对这个善女工懂诗词的媳妇十分不满"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兰芝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何引来了婆婆的如此痛恶呢?

第一,婆婆对儿子有极其强的"控制欲",她对后来的媳妇充满了敌意和嫉妒

婆婆的性格无疑是很强势的,他想要把儿子紧紧的攥在自己的手里,逼迫儿子干她想干的一切事情。哪怕儿子已经说出:"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的话,婆婆不光没有体恤心疼,反而更加的生气和不满。她对儿子的婚姻处处干涉和控制"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处处算计,渴望达到自己的目的。反观刘兰芝,丈夫出门在外,她无怨无悔在家洗衣做饭伺候婆婆,行为并没有不妥。但婆婆确实处处刁难,演示了一个十足的恶婆婆的形象。

婆婆也是从儿媳妇走过的,她这样强势的性格也必定不会受婆婆的喜爱,如今多年媳妇熬成婆,她也有很多的优越感,处处想要碾压媳妇一下。从儿子对婆婆的态度足可以看出儿子是一个妈宝男,一般母亲都会享受儿子对自己的这种特殊情感,可这种情感突然被一个叫"媳妇"的人给夺走,婆婆一定会心生不快,也就不会对刘兰芝善语相待。从全文不难看出,婆婆的丈夫已经去世,她已经守寡多年,女人的嫉妒心是可怕的,自己的爱情有缺陷也许连儿子的美好爱情也见不得。

第二,刘兰芝骨子里的反叛行为让婆婆不喜欢

通读全文,大家看到的多是刘兰芝的隐忍和婆婆的步步追赶,其实刘兰芝的很多言语都能体现出她的好啵,体现出她"孔雀"的形象。《孔雀东南飞》开头便提到了刘兰芝掌握的技能和织布的速度,普通人家的女儿是没有条件接触到箜篌和诗词的,但兰芝却是全部通晓,可以看出兰芝出身高贵,气度不凡。兰芝的样貌同样也是不俗,除了后文对她样貌的详细勾勒,高官来求她也可以窥见。这段感情的结束是兰芝主动提出的,她当时的心理活动大概是:"我已经很优秀了,但你们家容不下我,我也不必去可以的迎合,你们不喜我自己走。"而且,兰芝走的时候也并不落魄,用昂贵的化妆品仔细的梳洗打扮回了娘家,这也是对婆婆的一种挑战。兰芝虽然处处隐忍,但她对个人条件充满了自信。

她虽然对待婆婆谦谦有利,但她的骨子里透露着高傲,是一个典型的古代"孔雀女"。她也许知道婆婆想要什么,但她并不想去刻意的迎合婆婆,她只想做到本分上的好妻子好儿媳,面对母亲的询问她也只是说一句:"儿实无过错。"婆婆对兰芝的优点只字未提,反复强调的便是兰芝的自专和不听指挥。在那样一个强势渴望掌控全局的女人面前,连第一步的顺从都办不到的话,其它的优点也就通通不存在了。

第三,幼稚的焦仲卿成了婆媳矛盾的催化剂

焦仲卿表面看来对兰芝十分的喜爱和钟情,在母亲的压迫下说出了:"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儒家思想统治下的时代孝字当头,婆婆吃定了不敢反抗的焦仲卿,焦仲卿也确实无力反抗。面对受气的媳妇和蛮横的母亲他始终想不到一个好办法,只能如一个墙头草一般倒向了强势的一方。他的行事也十分的幼稚,他和兰芝约定不娶不嫁,但他从未思考过,在那个封建的古代,兰芝需要承受多少冷眼和非议。

兰芝决定再嫁后,他还跑到兰芝家冷嘲热讽的说了一通,也直接造成了兰芝的悲剧。在一段婚姻中,女人要比男人更加的成熟,因为她们需要去到一个陌生的家里和一堆陌生人相处,而男人不需要离开自己从小生活的温室。很多男人在家庭问题上都很幼稚很偷懒,他们希望自己的爱人和自己一样爱父母,也希望父母跟自己一样去关心自己的爱人,但他们却很难在这两个利益团体中寻找一个平衡点,从而会带来更大的失衡。

第四,刘兰芝有个不给力的娘家

刘兰芝的好强,最根本的还是来自于娘家。刘兰芝的娘家对于钱财的看重是远远高于刘兰芝本身的,所以刘兰芝一直都对自己要求严格,才艺也好,织布也罢,就是想要在家中有些地位。娘家人对刘兰芝的态度,婆婆一定是看在眼里的。娘家人收了聘礼之后一声不吭,给女儿的嫁妆不丰厚,在女儿结婚之后,父母兄长不常来看望……这些举动,不仅仅将刘兰芝在娘家孤立,也让她在婆家孤立无援。

娘家人对刘兰芝的漠视,婆婆自然是看在眼里的。这种姑娘,用非常通俗的话就是"赔钱货",这种畸形的婆媳关系,即便是在现代也非常常见。婆婆对刘兰芝的蔑视并不难理解,而刘兰芝不对婆婆服软,也是她在娘家养成的屡败屡战的性格使然。后来刘兰芝被赶出婆家,她并没有一丝轻生的念头,还和焦仲卿约定以后还能相见。但因为娘家人的紧逼,生怕她住在娘家坐吃山空,一定要她改嫁,她才最终绝望自尽。

相比之下,因为丈夫去世而回到娘家的卓文君就得到了娘家的善待,并且和司马相如产生了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娘家决定了女人的视野、高度和命运,刘兰芝亏就亏在了一个不给力的娘家。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如果时间重来,这一定也是个悲剧。焦仲卿的爱太过于幼稚和理想化,兰芝又带着一股执拗和不舍。但他们处于一个被动的时代一个不公的时代,想要收获一份美满的爱情需要跨过命运的鸿沟,这个鸿沟又岂是人人都能跨过?孔雀东南飞也好,梁祝也罢,说到底是一个时代的悲剧。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您的观看。

这个老太太有严重的恋子情结,对儿子有很强的控制欲。自古以来,婆媳矛盾永远不可调和,一般情况下,母子关系越是亲密,母亲对媳妇的感情就越微妙。一个自己养育了几十年的儿子,如今被一个别的女人轻易夺走了,那种苦涩感,那种不甘心,那种嫉妒感,那种不平衡,一言难尽。并非刘兰芝不好,是这个婆婆太调转。这种情况下,儿子和媳妇的关系越好,她越难受。假如焦仲卿与刘兰芝关系一般,婆婆也许还能忍下来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10339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4
下一篇2023-08-24

随机推荐

  • 一个人的精神崩溃了会怎么样?、

    生活中有精神支柱崩塌的现象,此时会产生末日感,以前建立起来的立身之基,包括信念、才能、健康、亲情、物质、人脉等等,一时间失去了发挥的平台。在新规则下,它们没有上场的机会,眼看着原先不如自己的人不断地与自己擦身而过走上舞台,而自己成了孤独的观

    2024-04-15
    17800
  • 视立美视力健康管理机构靠谱吗?

    视立美视力健康管理机构(视立美)怎么样45%好评率共有20人匿名分享最新时间为:2021-07-22晋升机会:公司管理:企业文化:工作补贴:工作氛围:办公环境:工作压力:视立美视力健康管理机构(视立美)综合评分为73,其中62%的网友表示

    2024-04-15
    13200
  • 天气太套盒里面那个棍儿是干嘛用的

    天气丹的小勺子是用来取用护肤品, 尤其是眼霜的,因为眼霜每次只需要点涂一点点就能让眼周的肌肤得到充分的滋润,如果用手蘸取, 可能会涂抹过多,造成浪费的同时还有可能导致眼角产生脂肪粒,影响使用效果,所以使用小勺子可以很好地掌控。天气丹套盒是用

    2024-04-15
    15400
  • 四款美白身体乳分享,温和不刺激,让你瞬间白一个度!

    今天给大家分享四款美白身体乳,让大家在夏天来临之前,都变得白白嫩嫩的,爱美的小仙女必备哦!妮维雅美白身体乳德国经典护肤品牌,偶然间撸了这一瓶美白身体乳,涂了大半个月,突然发现自己的手臂变的好白,首先要说下我是一个体毛比较旺盛的女生,小时候不

    2024-04-15
    9900
  • 钻玫白鲜童颜植萃焕肤套盒怎么样

    好。1、功效好:钻玫白鲜童颜植萃焕肤套盒中的护肤产品,是由植物萃取而成,具有很好的保湿和修复功效,因此钻玫白鲜童颜植萃焕肤套盒很好。2、品类齐全:钻玫白鲜童颜植萃焕肤套盒这款套装包含了洁面、爽肤水、面霜和眼霜,可以为肌肤提供多样化选择,因此

    2024-04-15
    16400
  • 佰花萃牡丹臻白光采花泥面膜如何使用

    佰花萃牡丹臻白光采花泥面膜的使用方法如下:1 首先,在使用之前需要彻底清洁面部,确保面部干净,避免污垢和灰尘进入毛孔。2 在使用面膜之前,可以进行适当的热敷,以帮助毛孔打开,更有利于面膜的吸收。3 取适量面膜产品,均匀涂抹于脸部,避开眼部和

    2024-04-15
    8500
  • 防晒喷雾前10强有哪些?防晒喷雾哪个牌子好用?

    防晒喷雾是近年来比较受欢迎的一种防晒产品,非常适合人们在外出的时候使用。防晒喷雾不仅具有防晒的功效,而且能使皮肤降温,减少皮肤的灼热感,补充皮肤所需的水分,起到保湿效果等,是一款比较价值比较高的产品。那防晒喷雾哪种品牌比较好呢?1、水宝宝超

    2024-04-15
    87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