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言文中有‘’芳‘’字的句子
原文: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jiǎ)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chuò)耕之垄(lǒng)上,怅(chàng)恨久之,曰:“苟(gǒu)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jiē)乎!燕雀安知鸿鹄(hú)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lǘ)左适(zhé)戍(shù)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dāng)行(háng),为屯(tún)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duó)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shuò)谏(jiàn)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shuò)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wàng)”,置人所罾(zēng)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wàng)”。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wéi)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fèn)恚(huì)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chī)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jiè)第令毋(wú)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nìng)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tǎn)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qí)。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xùn)蕲以东,攻铚(zhì)、酂(cu[1]ó)、苦(hù)、柘(zhè)、谯(qiáo)皆下之。行收兵。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p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zhǎng)吏,杀之以应陈涉。翻译:陈胜 是阳城人,字涉。
吴广 是阳夏人,字叔。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陈涉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说:“如果谁富贵了,都不要忘了彼此啊。”
雇佣的人嘲笑地回答说:"你只是一个被雇佣耕地的人,哪里来的富贵呢?" 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公元前209年),(皇上)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九百人停驻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里,担任了屯长。
恰巧遇到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误了期限,按照秦朝法律都应当斩首。
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现在逃走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陈胜说:"百姓苦于秦朝的统治很久了。我听说秦二世是小儿子,不应被立为皇帝,应当被立为皇帝的是长子扶苏。
扶苏 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现在有的人听说扶苏没有罪,二世却杀了他。
百姓大多听说他贤明,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项燕是楚国的将领,多次立有战功,爱护士兵,楚国人很爱戴他。
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跑了。现在如果让我们的人凭借公子扶苏、项燕的名义,向天下发出号召,应当会有很多响应的人。”
吴广认为他说的对。于是就去占卜。
占卜的人知道他们的意图,说:"你们的事情都能成功,能建立功业。但你们把这件事向鬼神卜问过了吗?”陈胜、吴广很高兴,考虑卜鬼的事,说:"这是教我们先威服众人。
"于是用丹砂在丝绸上写"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用网捕获的鱼的肚子里面。士兵买那条鱼回来煮着吃,发现鱼肚子里面的书信,自然就诧怪这事了。
陈胜又暗使吴广到军队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用笼罩着火,学着狐狸嗥叫的凄厉声音喊道:"大楚兴,陈胜王”。士兵们整夜都很惊慌。
第二天,士兵中到处谈论(这件事),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陈胜。 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士兵们多愿听吴广的差遣。
押送(戍卒)的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走,使都尉恼怒,让都尉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大家。那军官用竹板打吴广。
军官剑拔出鞘,吴广一跃而起,夺过剑来杀死了他。陈胜协助吴广,一齐杀了两个军官。
陈胜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说:“你们诸位都遇到大雨,都超过了规定到达渔阳的期限。误期就要杀头。
即使仅能免于斩刑,而戍守边塞死去的人本来就占十分之六七。况且大丈夫不死也就罢了,要死就要做出一番大事业!那些王侯将相难道天生就是贵种吗?”底下人都说:“听从(你的)号令!”于是(陈胜吴广)就假称是公子扶。
2 初中文言文芳的解释有哪些作名词
(1)形声字从艹,从方,方亦声“艹”指“草本植物”,“方”指“邦国”“艹”与“方”联合起来表示“(天下万国时代)各国的香草”、“(中国统一时代)各地的香草”本义:各国各地具有本国本地特色的香草
(2)同本义常见于口语,方言,在古体书中是赞美美貌如《宇津保物语》《万叶集》中“芳草行来远,蕙兰秋意晚佛祖意分明,学堂青玉案”的句子姓名用此字古代认为和五行相关系,用昱珀在添:和汉三才,故实除蝗,五音分金 三个契押,古人认为可除难,求财在台湾、香港、新加坡、韩国、日本还有此种风俗
◎野芳发而幽香――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3)香气
◎芳,草香也――《说文》
◎芳菲菲其弥章――《楚辞·离骚》注:“香貌”
◎兰芝以芳未尝见霜――《淮南子·说林》
◎芳与泽其杂糅兮――《楚辞·离骚》
◎兰有莠兮菊有芳――汉武帝《秋风辞》
(4)指春天
举例:芳林(春日的树林);芳春(春天)
(5)指女子
举例:芳卿(对女子的爱称);芳尘(指女子的步履);芳魄(美人的魂魄)
(6)花草的香味〈喻〉美好的德行或名声
举例:万古流芳
(7)花草
举例:篱边野外多众芳
(8)姓氏
作形容词
(1)香,气味美好
◎芳草发狂――《素问·腹中论》
◎和致芳些――《楚辞·大招》
◎鼓芳风以扇游尘――《谷梁传序》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芳草萋萋鹦鹉洲――唐·崔颢《黄鹤楼》
(2)美好 原是宗教学名词,宗教中暗语指众生本具之佛性,大乘经 记载:清净无染,灵照而放光明在东密众多的修法中,系属于秘法中之秘法 女用昱珀 男用寂断 添“浆草,出云鞍马,四灵物”3个押印可除难,求财五灯会元卷三百丈章:‘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真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曾经学舞度芳年――卢照邻《长安古意》
(3)对人的敬称,美称
◎原来今日也是姐姐的芳诞――《红楼梦》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3 有芳字的精简名句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林寺桃花》
刘镇: 宿醉未消花市月,芳心已逐柳塘风。”《浣溪沙·丁亥饯元宵》
游览香风远,蕙草流芳根。——唐李白
秋兰兮尘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枝,方菲菲兮袭予。 屈原
孔子曰: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气若兰兮长不改,志若兰兮终不移。
为爱名花抵死狂,只愁风日损红芳。
绿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阳护海棠。 宋 陆游
爱惜芳心莫轻叶,且教桃李闹春风 白居易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芳兰在门,不得不除
掇幽芳而荫乔木
众芳摇落独暄妍 《山园小梅》林逋
野芳发而幽香 《醉翁亭记》
4 含有芳字的诗句芳树无人花自落 芳林新叶催陈叶 芳树落花朝暝歇 芳心未饱两蛱蝶 芳草落花明月榭 芳晨对酒远相思 芳菲长倩薜萝知 芳桂当年各一枝 芳草如茵忆吐时 芳草渡头微雨时 芳草春深帝子祠 芳时易失劳行止 芳草又衰还不至 芳春山影花连寺 芳草无情人自迷 芳草霏霏遍地齐 芳蓬一夜拆龙泥 芳年贵盛谁为比 芳菲解助今朝喜 芳草衡门无马迹 芳草落花如锦地 芳草绵延锁平地 芳草路长人未归 芳草萋萋新燕飞 芳草王孙暮不归 芳风摇荡雪花飞 芳意将阑风又吹 芳月相思阻一杯 芳郊欲别阑干泪 芳树绿阴连蔽芾 芳径春归花半开 芳樽宜命管弦开 芳院初将穆景来 芳菲移自越王台 芳草欲阑归去来 芳草绿遮仙尉宅 芳意十分强半在 芳草秦城二月初 芳草花时不曾出 芳时偷得醉工夫芳春宴杏花。
5 带有芳字的诗词看以下有没有你心意的能表达你情感的,都带有芳字。希望能帮到你,祝你美梦成真,早日携手“芳”女孩儿!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叹花杜牧
自是寻春去较迟,
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
绿叶成阴子满枝。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晚春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飞雪。
花下醉 李商隐
寻芳不觉醉流霞,
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
更持红烛赏残花。
芳草罗邺
芳草和烟暖更青。
闲门要路一时连。
年年点简人间事。
唯有春负不世情。
留别王维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点绛唇 李清照
寂寞深闺,
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
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
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
连天芳草,
望断归来路。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草》白居易
人生芳秽有千载,世上荣枯无百年。 ---谢枋得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芳草复芳草》
芳草复芳草,有人孤倚楼。明月复明月,何处照离洲。相见渺无期,此恨讵相知。日暮天寒吹属玉,蛮江豆蔻重重绿。
6 寻找有春字和芳字的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 韦应物《滁州西涧》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金门答苏秀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初春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初春小雨》 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宋·程致道《过红梅阁一首》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唐·赵嘏《喜张沨及第》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宋·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唐·李白《春思》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登池上楼》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清明二首》 春风自恨无情水,吹得东流竟日西。
——《往年宿瓜步梦中得小诗录示民师》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唐·刘长卿《饯别五十一南渡》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宋·秦观《好事近》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
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晋·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春歌》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南唐·李煜《虞美人》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张籍《春别曲》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晚春》《赋得樱桃》李世民华林满芳景,洛阳遍阳春。《望送魏徵葬》李世民无复昔时人,芳春共谁遣。
《守岁》李世民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除夜》李世民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
《咏雨》李世民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咏桃》李世民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
《赋得残菊》李世民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宴中山》李世民昔去兰萦翠,今来桂染芳。
《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李治华冠列绮筵,兰醑申芳宴。《送忠州太守康昭远等》李隆基时雨侔昔贤,芳猷贯前史。
《登蒲州逍遥楼》李隆基一览遗芳翰,千载肃如神。《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李隆基洛阳芳树映天津,灞岸垂杨窣地新。
《春日出苑游瞩》李隆基三阳丽景早芳辰,四序佳园物候新。
以一世之度制治天下,譬犹客之乘舟,中流遗其剑,遽契其舟桅,暮薄而求之,其不知物类亦甚矣!夫随一隅之迹,而不知因天地以游,惑莫大焉。虽时有所合,然而不足贵也。譬若旱岁之土龙,疾疫之刍狗,是时为帝者也。曹氏之裂布,蛷者贵之,然非夏后氏之璜。无古无今,无始无终,未有天地而生天地,至深微广大矣。足以蹍者浅矣,然待所不蹍而后行;智所知者偏矣,然待所不知而后明。游者以足蹶,以手扌巿,不得其数,愈蹶愈败。及其能游者,非手足者矣。鸟飞反乡,兔走归窟,狐死首丘,寒将翔水,各哀其所生。毋贻盲者镜,非手毋予躄者履,毋赏越人章甫,非其用也。
椎固有柄,不能自椓;目见百步之外,不能自见其眦。狗彘不择甂瓯而食,偷肥其体而顾近其死。凤皇高翔千仞之上,故莫之能致。月照天下,蚀于詹诸。腾蛇游雾,而殆于蝍蛆。鸟力胜日,而服于鵻礼,能有修短也。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矣。短绠不可以汲深,器小不可以盛大,非其任也。怒出于不怒,为出于不为。视于无形,则得其所见矣;听于无声,则得其所闻矣。至味不慊,至言不文,至乐不笑,至音不叫,大匠不斫,大豆不具,大勇不斗,得道而德从之矣。譬若黄钟之比宫,太簇之比商,无更调焉。以瓦鉒者全,以金鉒者跋,以玉鉒者发,是故所重者在外,则内为之掘。逐兽者目不见太山,嗜欲在外,则明所蔽矣。听有音之音者聋,听无音之音者聪;不聋不聪,与神明通。
卜者操龟,筮者端策,以问于数,安所问之哉!舞者举节,坐者不期而扌弃皆如一,所极同也。日出旸谷,入于虞渊,莫知其动,须臾之间,俯人之颈。人莫欲学御龙,而皆欲学御马;莫欲学治鬼,而皆欲学治人。急所用也。解门以为薪,塞井以为臼,人之从事,或时相似,水火相憎,鏏在其间,五味以和。骨肉相爱,谗贼间之,而父子相危。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昌羊去蚤虱而来蚙穷,除小害而致大贼,欲小快而害大利。墙之坏也,不若无也,然逾屋之覆。璧瑗成器,礛诸之功;镆邪断割,砥砺之力。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强弩藏。虻与骥,致千里而不飞,无糗粮之资而不饥。失火而遇雨,失火则不幸,遇雨则幸也。故祸中有福也。
鬻棺者,欲民之疾病也;畜粟者,欲岁之荒饥也。水静则平,平则清,清则见物之形,弗能匿也。故可以为正。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塞,唇竭而齿寒,河水之深,其壤在山。均之缟也,一端以为冠,一端以为纟末,冠则戴致之,纟末则蹍履之。知己者不可诱以物,明于死生者,不可却以危。故善游者不可惧以涉。亲莫亲于骨肉,节族之属连也。心失其制,乃反自害,况疏远乎!圣人之于道,犹葵之与日也。虽不能与终始哉,其向之诚也。宫池涔则溢,旱则涸。江水之原,渊泉不能竭。盖非橑不能蔽日,轮非辐不能追疾,然而橑辐未足恃也。金胜木者,非以一〈扑,中"扌改土"〉刃残林也;土胜水者,非以一塞江也。躃者见虎而不走,非勇,势不便也。倾者易覆也。倚者易軵也。几易助也,湿易雨也。设鼠者机动,钓鱼者泛杭,任动者车鸣也。
刍狗能立而不能行,蛇床似麋芜而不能芳。谓许由无德,乌获无力,莫不丑于色。人莫不奋于其所不足。以兔之走,使犬如马,则逮日归风;及其为马,则又不能走矣。冬有雷电,夏有霜雪,然而寒暑之势不易,小变不足以妨大节。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娲所以七十化也。终日之言,必有圣之事;百发之中,必有羿、逢蒙之巧。然而世不与也,其守节非也。牛蹄彘颅亦骨也,而世弗灼,必问吉凶于龟者,以其历岁久矣。近敖仓者,不为之多饭;临江河者,不为之多饮;期满腹而已。兰芝以芳,未尝见霜;鼓造辟兵,寿尽五月之望。舌之与齿,孰先礲也錞之与刃,孰先弊也绳之与矢,孰先直也今鳝之与蛇,蚕之与蠋,状相类而爱憎异。晋以垂棘之璧得虞、虢,骊戎以美女亡晋国。聋者不謌,无以自乐;盲者不观,无以接物。观射者遗其埶,观书者忘其爱。意有所在,则忘其所守。
古之所为不可更,则推车至今无蝉匷,使但吹竽,使工厌窍,虽中节而不可听。无其君形者也。与死者同病,难为良医;与亡国同道,难与为谋。为客治饭而自藜藿,名尊于实也。乳狗之噬虎也,伏鸡之搏狸也,恩之所加,不量其力。使景曲者,形也;使响浊者,声也。情泄者,中易测,华不时者,不可食也。蹠越者,或以舟,或以车,虽异路,所极一也。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而皆说于目;梨橘枣栗不同味,而皆调于口。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蔐苗类絮,而不可以絮;黂不类布,而可以为布。出林者不得直道,行险者不得履绳。羿之所以射远中微者,非弓矢也;造父之所以追速致远者,非辔衔也。海内其所出,故能大;轮复其所过,故能远。
羊肉不慕螘,螘慕于羊肉,羊肉膻也;醯酸不慕蚋,而蚋慕于醯酸。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悬羽与炭而知燥湿之气。以小见大,以近喻远。十顷之陂,可以灌四十顷;而一顷之陂,不可以灌四顷;大小之衰然。明月之光,可以远望,而不可以细书;甚雾之朝,可以细书,而不可以远望寻常之外。画者谨毛而失貌,射者仪小而遗大。治鼠穴而坏里闾,溃小〈皮包〉而发痤疽,若珠之有颣,玉之有瑕,置之而全,去之而亏。榛巢者处林茂,安也;窟穴者托埵防,便也。王子庆忌足嗫麋鹿,手搏兕虎,置之冥室之中,不能搏龟鳖,势不便也。汤放其主而有荣名,崔杼弑其君而被大谤,所为之则同,其所以为之则异。
吕望使老者奋,项托使婴儿矜,以类相慕。使叶落者风摇之,使水浊者鱼挠之。虎豹之文来射,蝯狖之捷来乍。行一棋,不足以见智;弹一弦,不足以见悲。三寸之管而无当,天下弗能满;十石而有塞,百斗而足矣。以篙测江,篙终而以水为测,惑矣。渔者走渊,木者走山,所急者存也;朝之市则走,夕过市则步,所求者亡也。豹裘而杂,不若狐裘之粹;白璧有考,不得为宝;言至纯之难也。战兵死之鬼憎神巫,盗贼之辈丑吠狗。无乡之社,易为黍肉;无国之稷,易为求福。鳖无耳,而目不可以蔽,精于明也;瞽无目,而耳不可以塞,精于聪也。遗腹子不思其父,无貌于心也;不梦见像,无形于目也。蝮蛇不可为足,虎豹不可使缘木,马不食脂,桑扈不啄粟,非廉也。
秦通崤塞,而魏筑城也。饥马在厩,寂然无声,投刍其旁,争心乃生;引弓而射,非弦不能发矢,弦之为射,百分之一也。道德可常,权不可常。故遁关不可复,亡犴不可再,环可以喻员,不可以轮;绦可以为繶,不必以紃。日月不并出,狐不二雄,神龙不匹,猛兽不群,鸷鸟不双。循绳而斫则不过,悬衡而量则不差,植表而望则不惑,损年则嫌于弟,益年则疑于兄,不如循其理,若其当。人不见龙之飞举而能高者,风雨奉之。蠹众则木折,隙大则墙坏。悬垂之类,有时而隧;枝格之属,有时而驰。当冻而不死者,不失其适;当暑而不暍者,不亡其适;未尝适,亡其适。汤沐具而虮虱相吊,大厦成而燕雀相贺,忧乐别也。柳下惠见饴,曰:"可以养老。"盗跖见饴,曰:"可以黏牡。"见物同,而用之异。蚕食而不饮,二十二日而化;蝉饮而不食,三十日而脱;蜉蝣不食不饮,三日而死。人食礜石而死,蚕食之而不饥;鱼食巴菽而死,鼠食之而肥。类不可必推。
瓦以火成,不可以得火;竹以水生,不可以得水。扬堁而欲弭尘,被裘而以翣翼,岂若适衣而已哉!槁竹有火,弗钻不{难灬},土中有水,弗掘无泉。蛖象之病,人之宝也;人之病,将有谁宝之者乎为酒人之利而不酤,则竭;为车人之利而不僦,则不达。握火提人,反先之热。邻之母死,往哭之;妻死而不泣,有所劫以然也。西方之倮国,鸟兽弗辟,与为一也。一膊炭熯,掇之则烂指;万石俱熯,去之十步而不死。同气异积也。大勇小勇,有似于此。今有六尺之席,卧而越之,下材弗难;植而逾之,上材弗易。势施异也。百梅足以为百人酸,一梅不足以为一人和。有以饭死者,而禁天下之食;有以车为败者,而禁天下之乘;则悖矣。钓者静之,罛者扣舟,罩者抑之,罣者举之,为之异,得鱼一也。
说林训(原文)刘 安
以一世之度制治天下,譬犹客之乘舟,中流遗其剑,速契其舟桅,暮薄而求之,其不知物类亦甚矣!夫随一隅之迹,而不知因天地以游,惑莫大焉。虽时有所合,然而不足贵也。譬若旱岁之土龙,疾疫之刍狗,是时为帝者也。曹氏之裂布,蛷者贵之,然非夏后氏之璜。无古无今,无始无终,未有天地而生天地,至深微广大矣。足以蹍者浅矣,然待所不蹍而后行;智所知者褊矣,然待所不知而后明。游者以足蹶,以手柿,不得其数,愈蹶愈败,及其能游者,非手足者矣。鸟飞反乡,兔走归窟,狐死首丘,寒将翔水,各哀其所生。毋贻盲者镜,毋予躄者履,毋赏越人章甫,非其用也。椎固有柄,不能自椓,目见百步之外,不能自见其眦。狗彘不择甂瓯而食,偷肥其体而顾近其死;凤皇高翔千仞之上,故莫之能致。月照天下,蚀于詹诸;腾蛇游雾,而殆于蝍蛆。乌力胜日,而服于鵻礼;能有修短也。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矣。短绠不可以汲深,器小不可以盛大,非其任也。怒出于不怒,为出于不为。视于无形,则得其所见矣;听干无声,则得其所闻矣。至味不慊,至言不文,至乐不笑,至音不叫,大匠不斵,大豆不具,大勇不斗,得道而德从之矣。譬若黄钟之比宫,太簇之比商,无更调焉。以瓦鉒者全,以金鉒者跋,以玉鉒者发,是故所重者在外,则内为之掘。逐兽者目不见太山,嗜欲在外,则明所蔽矣。听有音之音者聋,听无音之音者聪;不聋不聪,与神明通。
卜者操龟,筮者端策,以问于数,安所问之哉!舞者举节,坐者不期而 皆如一,所极同也。日出旸谷,入于虞渊,莫知其动,须臾之间,俛人之颈。人莫欲学御龙,而皆欲学御马,莫欲学治鬼,而皆欲学治人,急所用也。解门以为薪,塞井以为臼,人之从事,或时相似。
水火相憎,鏏在其间,五味以和。骨肉相爱,谗贼问之,而父子相危。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以适履,杀头而便冠。昌羊去蚤虱而来岭穷,除小害而致大贼,欲小快而害大利。墙之坏也,不若无也,然逾屋之覆。壁瑗成器,礛诸之功;镆邪断割,砥砺之力。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强弩藏。虻与骥,致千里而不飞,无糗粮之资而不饥。失火而遇雨,失火则不幸,遇雨则幸也,故祸中有福也。鬻棺者欲民之疾病也,畜粟者欲岁之荒饥也。水静则平,平则清,清则见物之形弗能匿也,故可以为正。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塞,唇竭而齿寒。河水之深,其壤在山。钩之缟也,一端以为冠,一端以为 ,冠则戴致之,纬则履之。知己者不可诱以物,明于死生者不可却以危,故善游者不可惧以涉。亲莫亲于骨肉,节族之属连也,心失其制,乃反自害,况疏远乎!圣人之于道,犹葵之与日也,虽不能与终始哉,其乡之诚也。宫池涔则溢,旱则涸;江水之原,渊泉不能竭。盖非撩,不能蔽日,轮非辐不能追疾,然而橑、辐未足恃也。金胜木者,非以一刃残林也;土胜水者,非以一墣塞江也。
躄者见虎而不走,非勇,势不便也。倾者易覆也,倚者易驸也,几易助也,湿易雨也。设鼠者机动,钓鱼者泛杭,任动者车鸣也。刍狗能工向个能行,蛇床似麋芜而不能芳。谓许由无德,乌获无力,莫不丑于色,人莫不奋于其所不足。以免之走,使犬如马,则逮日归风;及其为马,则又不能走矣。冬有雷电,夏有霜雪,然而寒暑之势不易,小变不足以妨大节。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蜗所以七十化也。终日之言必有圣之事,百发之中必有羿、逢蒙之巧,然而世不与也,其守节非也。牛蹄彘颅亦骨也,而世弗的,必问吉凶于龟者,以其历岁久矣。近敖仓者不为之多饭,临江、河者,不为之多饮,期满腹而已。兰芝以芳,未尝见霜;鼓造辟兵,寿尽五月之望。舌之与齿,孰先砻也?錞之与刃,孰先弊也?绳之与矢,孰先直也?今鳝之与蛇,蚕之与蝎,状相类而爱憎异。晋以垂棘之壁得虞、虢,骊戎以美女亡晋国。聋者不歌,无以自乐;高盲者不观,无以接物。观射者遗其 ,观书者忘其爱,意有所在,则忘其所守。古之所为不可更,则推车至今无蝉匷。
使但吹竿,使氏厌窍,虽中节而不可听,无其君形者也。与死者同病,难为良医;与亡国同道,难与为谋。为客治饭而自藜藿,名尊于实也。乳狗之噬虎也,伏鸡之搏狸也,恩之所加,不量其力。使景曲者,形也;使响浊者,声也。情 泄者,中易测。华不时者,不可食也。
跖越者或以舟,或以车,虽异路,所极一也。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而皆说于目。梨、橘、枣、栗不同味,而皆调于口。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蔐苗类絮而不可为絮,磨不类布,而可以为布。出林者不得直道,行险者不得履绳。羿之所以射远中微者,非弓矢也;造父之所以追速致远者,非辔衔也。海内其所出,故能大。轮复其所过,故能远。羊肉不慕蚁,蚁慕于羊肉,羊肉膻也。醯酸不慕蚋,蚋慕于醯酸。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悬羽与炭而知燥湿之气,以小见大,以近喻远。十顷之波可以灌四十顷,而一顷之陂可以灌四顷,大小之衰然。明月之光可以远望,而不可以细书;甚雾之朝可以细书,而不可以远望寻常之外。画者谨毛而失貌,射者仪小而遗大。治鼠穴而坏里闾,溃小疱而发痤疽,若珠之有类,玉之有瑕,置之而全,去之而亏。榛巢者处林茂,安也;窟穴者托埵防,便也。王子庆忌足蹑麋鹿,手搏兕虎,置之冥室之中,不能搏龟鳖,势不便也。汤放其主而有荣名,崔杼弑其君而被大谤,所为之则同,其所以为之则异。吕望使老者奋,项托使婴儿矜,以类相慕。
使叶落者风摇之,使水浊者鱼挠之。虎豹之文来射,蝯狖之捷来乍。行一棋不足以见智,弹一弦不足以见悲。三寸之管而无当,天下弗能满;十石而有塞,百斗而足矣。以篙测江,篙终而以水为测,惑矣。渔者走渊,木者走山,所急者存也。朝之市则走,夕过市则步,所求者亡也。豹裘而杂,不若狐裘之粹;白壁有考,不得为宝;言至纯之难也。战兵死之鬼憎神巫,盗贼之辈丑吠狗。无乡之社易为黍肉,无国之稷易为求福。鳖无耳,而目不可以瞥,精干明也。替无目,而耳不可以察,精于聪也。遗腹子不思其父,无貌于心也;不梦见像,无形于目也。蝮蛇不可为足,虎豹不可使缘木。马不食脂,桑扈不啄粟,非廉也。秦通崤塞,而魏筑城也。饥马在厩,寂然无声;投刍其旁,争心乃生。引弓而射,非弦不能发矢,弦之为射,百分之一也。道德可常,权不可常,故遁关不可复,亡汗不可再。环可以喻员,不必以轮;条可以为繶,不必以紃。日月不并出,狐不二雄,神龙不匹,猛兽不群,鸷鸟不双。循绳而斵则不过,悬衡而量则不差,植表而望则不惑。损年则嫌于弟,益年则疑于兄,不如循其理,若其当。人不见龙之飞,举而能高者,风雨奉之。蠹众则木折,隙大则墙坏。悬垂之类,有时而隧;枝格之属,有时而弛。当冻而不死者,不失其适;当暑而不喝者,不亡其适;未尝适,亡其适。
汤沐具而虮虱相吊,大厦成而而燕雀相贺,忧乐别也。柳下惠见馅,曰可以养老;盗跖见饴,曰可以黏牡;见物同,而用之异。蚕食而不饮,二十二日而化;蝉饮而不食,三十日而脱;蚌游不食不饮,三日而死。人食署石而死,蚕食之而不饥;鱼食巴寂而死,鼠食之而肥;类不可必推。瓦以火成,不可以得火;竹以水生,不可以得水。扬垛而欲弭尘,被裘而以翣翼,岂若适衣而已哉!槁竹有火,弗钻不 ;土中有水,弗掘无泉。蛖象之病,人之宝也;人之病,将有谁宝之者乎?为酒人之利而不酤,则竭;为车人之利而不漱,则不达。握火提人,反先之热。邻之母死,往哭之,妻死而不泣,有所劫以然也。
西方之倮国,鸟兽弗辟,与为一也。一膊炭熯,掇之则烂指;万石俱熯,去之十步而不死,同气异积也。大勇小勇,有似于此。今有六尺之席,卧而越之,下材弗难;植而逾之,上材弗易;势施异也。百梅足以为百人酸,一梅不足以为一人和。有以饭死者而禁天下之食,有以车为败者而禁天下之乘,则悖矣。钓者静之 者扣舟,罩者抑之;罣者举之,为之异,得鱼一也。见象牙乃知其大于牛,见虎尾乃知其大于狸,一节见而百节知也。小国不斗于大国之间,两鹿不斗于伏兕之 。佐祭者得尝,救斗者得伤。荫不祥之木,为雷电所扑。或谓冢,或谓陇;或谓笠,或谓签。头虱与空木之瑟,名同实异也。日月欲明而浮云盖之,兰芝欲修而秋风败之。
虎有子,不能搏攫者,辄杀之,为堕武也。龟纽之玺,贤者以为佩;土壤布在田,能者以为富。予拯溺者金玉,不若寻常之缠索。视书,上有酒者,下必有肉,上有年者,下必有月,以类而取之。
蒙尘而眯,固其理也;为其不出户而堁之也。屠者羹藿,为车者步行,陶者用缺盆,匠人处狭庐,为者不必用,用者弗肯为。毂立,三十辐各尽其力,不得相害。使一辐独入,众辐皆弃,岂能致千里哉?夜行者掩目而前其手,涉水者解其马载水舟,事有所宜,而有所不施。橘袖有乡,雚苇有丛。兽同足者相从游,鸟同翼者相从翔。田中之潦,流入于海;附耳之言,闻于千里也。苏秦步,曰何故,趍,曰何趍驰;有为则议,多事固苛。皮将弗睹,毛将何顾!畏首畏尾,身凡有几!欲观九州之上,足无千里之行;心无政教之原,而欲为万民之上;则难。旳旳者获,提提者射,故大白若辱,大德若不足。未尝稼稿粟满仓,未尝桑蚕丝满囊,得之不以道,用之必横。海不受流胔,太山不上小人, 光不升俎,聊驳不入牲。
中夏用箑,快之,至冬而知去,褰衣涉水,至陵而不知下;未可以应变。
有山无林,有谷无风,有石无金。满堂之坐,视钩各异,于环带一也。献公之贤,欺于骊姬;叔孙之智,欺于竖牛。故郑詹入鲁,《春秋》曰:“佞人来。佞人来。”君子有酒,鄙人鼓缶,虽不见好,亦不见丑。人性便丝衣帛;或射之,则被铠甲:为其所不便以得所便。辐之入毂,各值其凿,不得相通,犹人臣各守其职,不得相干。当被甲而免射者,被而入水;尝抱壶而渡水者,抱而蒙火,可谓不知类矣。
君子之居民上,若以腐索御奔马,若跟薄冰,蛟在其下;若入林而遇乳虎。善用人者,若蚈之足,众而不相害;若唇之与齿,坚柔相摩而不相败。
清醠之美,始于耒耜;黼黼之美,在于杼轴。布之新不如紵紵之獘不如布,或善为新,或恶为故。在颊则好,在颡则丑。绣以为裳则宜;以为冠则讥。马齿非牛蹄,檀根非椅枝,故见其一本而万物知。石生而坚,兰生而芳,少自其质,长而愈明。扶之与提,谢之与让,故之与先,诺之与已也,之与矣相去千里。污准而粉其颡;腐鼠在坛,烧薰于宫,入水而憎濡,怀臭而求芳;虽善者弗能为工。再生者不获,华大旱者不胥时落。毋曰不幸,甑终不堕井。抽簪招,有何为惊!使人无度河,可;中河使无度,不可。见虎一文,不知其武;见骥一毛,不知善走。水虿为蟌孓孓为 ,兔啮为螚。物之所为,出于不意,弗知者惊,知者不怪。铜英青,金英黄,玉英白,磨烛确,膏烛泽也,以微知明,以外知内。象肉之味不知于口,鬼神之貌不著于目,捕景之说不形于心。冬冰可折,夏木可结,时难得而易失。木方茂盛,终日采而不知;秋风下霜,一夕而殚。病热而强之餐,救喝而饮之寒,救经而引其索,拯溺而授之石,欲救之,反为恶。虽欲谨亡马,不发户磷;虽欲豫就酒,不怀蓐。孟责探鼠穴,鼠无时死,必噬其指,失其势也。
山云蒸,柱础润;伏苓掘,兔丝死。一家失熛,百家皆烧;夫阴谋,百姓暴骸。粟得水湿而热,颤得火而液,水中有火,火中有水。疾雷破石,阴阳相薄。汤沐之于河,有益不多。流潦注海,虽不能益,犹愈于已。一目之罗,不可以得鸟;无饵之钓,不可以得鱼;遇士无礼,不可以得贤。兔丝无根而生,蛇无足而行,鱼无耳而听,蝉无口而鸣,有然之者也。鹤寿千岁,以极其游;蜉蝣朝生而暮死,而尽其乐。纣醢梅伯,文王与诸侯构之;桀辜谏者,汤使人哭之。狂马不触木,猘狗不自投于河,虽聋虫而不自陷,又况人乎!爱熊而食之盐,爱獭而饮之酒,虽欲养之,非其道。心所说,毁舟为杕;心所欲,毁钟为铎。管子以小辱成大荣,苏秦以百诞成一诚。质的张而弓矢集,林木茂而斧斤入,非或召之,形势所致者也。待利而后拯溺人,亦必利溺人矣。舟能沉能浮,愚者不加足。骐骥驱之不进,引之不止,人君不以取道里。刺我行者,欲与我交;訾我货者,欲与我市。以水和水不可食,一弦之瑟不可听。骏马以抑死,直士以正穷,贤者摈于朝,美女摈于宫。行者思于道,而居者梦于床;慈母吟于巷,适子怀于荆。赤肉悬则乌鹊集,鹰隼鸷则众鸟散,物之散聚,交感以然。食其食者不毁其器,食其实者不折其枝。塞其源者竭,背其本者枯。交画不畅,连环不解,其解之不以解。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明月之珠,蛖之病而我之利;虎爪象牙,禽兽之利而我之害。易道良马,使人欲驰;饮酒而乐,使人欲歌。是而行之,故谓之断;非而行之,必谓之乱。矢疾,不过二里也,步之迟,百舍不休,千里可致。
圣人处于阴,众人处于阳;圣人行于水,众人行于霜。异音者不可听以一律,异形者不可合于一体。农夫劳而君子养焉,愚者言而智者择焉。舍茂林而集干枯,不弋鹊而弋乌,难与有图。寅丘无壑,泉原不溥;寻常之壑,灌千顷之泽。见之明白,处之如玉石;见之暗晦,必留其谋。以天下之大,托于一人之才,譬若悬千 钩之重于木之一技。负子而登墙,谓之不祥,为其一人陨而两人伤。善举事者,若乘舟而悲歌,一人唱而千人和。不能耕而欲黍粱,不能织而喜采裳,无事而求其功,难矣。有荣华者必有憔悴,有罗纨者必有麻蒯。鸟有沸波者,河伯为之不潮,畏其诚也。故一夫出死,千乘不轻。蝮蛇螫人,傅以和堇财愈,物故有重而害反为利者。圣人之处乱世,若夏暴而待暮,桑榆之间,逾易忍也。水虽平,必有波;衡虽正,必有差;尺寸虽齐,必有诡。非规矩不能定方圆,非准绳不能正曲直,用规矩准绳者,亦有规矩准绳焉。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嚼而无味者弗能内于喉,视而无形者不 能思于心。兕虎在于后,随侯之珠在于前,弗及掇者,先避患而后就利。逐鹿者不顾兔,决于金之货者不争铣两之价。弓先调而后求劲,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陶人弃索,车人掇之;屠者弃销,而锻者拾之;所缓急异也。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十牖之开,不如一户之明。矢之于十步贯兄甲,及其极,不能入鲁编。太山之高,背而弗见;秋豪之末,视之可察。山生金,反自刻;木生蠹,反自食;人生事,反自贼。巧冶不能铸木,工巧不能斵金者,形性然也。白玉不琢,美珠不文,质有余也。故跬步不休,跛鳖千里;累积不辍,可成丘阜。城成于上,木直于下,非有事焉,所缘使然。
凡用人之道,若以燧取火,疏之则弗得,数之则弗中,正在疏数之间。从朝视夕者移,从在准直者亏;圣入之偶物也,若以镜视形,曲得其情。杨子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墨子见练丝而泣之,为其可以黄可以黑。趍舍之相合,犹金石之一调,相去千岁,合一音也。鸟不干防者,虽近旨射;其当道,虽远旨释。酤酒而酸,买肉而臭,然酤酒买肉不离屠沽之家,故求物必于近之者。以诈应诈,以谲应谲,若披蓑而救火,毁读而止水,乃愈益多。西施、毛嫱,状貌不可同,世称其好,美钧也。尧、舜、禹、汤,法籍殊类,得民心一也。圣人者,随时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涔 则具摆对,早则修土龙。临淄之女,织纨而思行者,为之悖戾。室有美貌,缯为之纂绎。徽羽之操,不入鄙人之耳;抮和切适,举坐而善。过府而负手者,希不有盗心;故侮人之鬼者,过社而摇其枝。晋阳处父伐楚以救江,故解捽者不在于捌格,在于批伔。木大者根攫,山高者基扶,跖巨者志远,体大者节疏。狂者伤人,莫之怨也;婴儿署老,莫之疾也,贼心 。尾生之信,不如随牛之诞,而又况一不信者乎!忧父之疾者子,治之者医,进献者祝,治祭者庖。
说林训(译文) 孙加荣
用某个朝代的制度来治理多变的社会,这就好像外乡人乘船,船至江中,这位外乡人的剑掉入水中,他就赶快在剑掉落下的船舷部位刻上记号,等傍晚船靠岸后他就在所刻的记号处下水去找剑,这实际上反映了此人不懂事物已变化很多了。只知道在掉剑的船舷旁打转,而不知道因顺自然遨游,没有比这更糊涂的了,虽然有时偶然间有所合,但这种“合”不值得珍贵。就好像大旱之年求雨用的土龙,求神保佑疾病痊愈用的刍狗,只是暂时地在祭祀中起主宰作用。也就好像小孩用过的尿布,只有患蝫蛷疮的人视为宝贝,但是它终究不是夏后氏的玉璜。没有古今,也没有始终,天地未分时的混沌状态能够产生天地,这就是最深奥又微妙且广大的道。人走路时跨出的每一步都是有限的,但就是不停地跨步踩踏未曾踩踏过的地方才能走向远方;同样,人的智慧每次能掌握的事理也是有限的,但就是不断地认识未曾认识过的事理才能越变越聪明。初学游泳的人用脚乱扑腾、用手乱抓挖,没有掌握游泳的技艺,越扑腾、乱抓挖,越往下沉;而当人一旦掌握了游泳的技艺,就用不了手脚如此慌乱了。鸟儿飞翔再远再高,也总得返回鸟巢;兔子跑得再快再远,也总得返回洞穴;狐狸死时,头总朝着巢穴;寒将水鸟总贴着水面飞翔,它们各自依恋着自己生存的环境。不要给盲人送镜子,不要送鞋给跛子,不要送帽子给越国人,这是因为这些物件对他们来说是无用的。木椎本来安着木柄,但它不能自我敲击;眼睛能看到百步开外,但看不到自己的眼眶。猪狗不管这装食物的器具是什么,它们只顾进食,苟且贪生吃肥了自己,但这样反而是接近了死亡;凤凰高飞在千仞的高空,不随便栖息进食,所以也没什么人能诱它上钩自投罗网。月亮能够照亮天下,却被蟾蜍所侵蚀;腾蛇能够腾云驾雾,却被蝍蛆所制服;乌鸦经得起太阳的灼热,却对付不了礼鸟:这说明它们各自的能耐有长有短。如果认为没有比夭折归天更长寿的了,那么彭祖活八百岁也算是短命的。短绳的汲水器不能汲取深井的水,容量小的器皿装不下大的东西,这是因为它们胜任不了。愤怒出自不怒之时,有为出于没有作为之前。能看清无形,那么就能看清所有物体;能听见无声之声,那么天下就没有什么不能听到的了。最鲜美的味道尝着没有快感,最高深的语辞不讲究文饰,最大的快乐是无笑意,最高的声音不呼叫;最高明的工匠无须砍削,最高明的厨师无须陈列食具,最勇敢的人不以打斗取胜。这些均是掌握了“道”,“德”也就随着而来了,就像黄钟配宫音、大蔟配商音,不可更改这声音的调配。用瓦器作赌注的人心定不慌,以黄金作赌注的人则心神不安,将美玉作赌注的人就内心焦虑。这是因为过于看重这些黄金和美玉这样的外物,导致内心世界的心智变得笨拙起来。这就好像追逐野兽猎物时,眼睛和心志一直盯着这猎物,导致连泰山都看不见了,眼睛被外物所蒙蔽了。听有声之声会耳聋,听无声之声会耳灵;而“道”要求是不聋不聪,这样才能和“神明”相通。
占卜者拿着龟壳,占筮者拿着蓍草,而要询问占卜的方术,这哪里是他们该问的呢!跳舞者合着节拍起舞,在座观赏的人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这是因为两者欣赏的观念相同、节拍一致的缘故。太阳从旸谷升起,到虞渊落下,没有人知道它是怎么运行的,片刻之间就偏西了,人只须反转头颈就能看到。人都不想学驾龙技术,而想学御马技术;都不想学习治理鬼的本领,而想学治理社会的本事,因为御马驾车、治人管理社会是急需的事。将门板卸下劈了当柴烧,将水井堵塞作碓臼,人们有时做的蠢事就像这样。
水火不相容,但是装有水和食物的小鼎锅放在火上却能煮成五味俱全的美食;骨肉亲情,但被谗贼小人从中挑拨,父子都有可能互相危害。为贪养生之物而伤害生命,这就好像削足适履,又好像削尖脑袋去带小帽子。菖蒲能除掉跳蚤和虱子,但却又招来蚰蜒害人,这真是除去小的害虫却招来大的害人虫,贪图小的快活而伤害大的利益。墙壁毁坏倒不如没有墙壁来得好,但总比房屋倒塌好得多。璧瑗能成为玉器,是诸的功劳;莫邪宝剑削铁如泥,是砥砺的力量。狡兔捕捉到手,猎犬就被烹煮;飞鸟射杀了,这强弓就被收藏起来了。虻蝇叮咬在马身上,随马奔驰而不用飞动,没有干粮供应也不挨饿。失火正好碰上下雨,失火是件不幸的事,但遇上了下雨却又是件幸事,所以说祸中有福。卖棺材的老板希望大家都得不治之症,囤积粮食的奸商希望闹饥荒。水静止就平正,平静就清澈,清澈就能映出物形,使它不能藏匿,所以静水可以作为镜子来帮助整饬衣冠。川涧枯竭则溪谷空虚无水,山丘夷平则深渊填塞,嘴唇翻裂则牙齿受寒;河床之所以深,是水冲刷山崖泥土形成的。将一块白绢分成两半,一半做成帽子,一半缝成袜子,帽子戴在头上,袜子却被踩在脚下。有自知之明的人是不能拿物质来诱惑他的,明白生死由命这个道理的人是不能用危难来胁迫他的,所以会游泳的人是不可以用涉水渡河来吓唬他的。亲密关系莫过于骨肉相连,全身的关节筋络将它们紧紧相连;但如果心脏失去对人体的控制,人体的各个器官就会互相残害,更何况关系本身就疏远的事物呢?圣人对于“道”,就好像葵花向太阳,虽然不能和太阳同始共终,但朝向仰慕太阳的心情是真诚的。辟挖出来的水池,久雨积水就会漫溢,天旱就会干涸,而有源头的长江之水,却像深泉那样不会枯竭。伞盖离开盖架的支撑便不能张开遮阳;车轮没有辐条便不能飞快奔驰。但是光靠盖架和辐条又是不行的。说金能克木,并不是说一刀就能砍倒树木;说土能克水,并不是说一块土就能堵塞长江。
跛子看到老虎不逃跑,不是他勇敢,而是他的腿脚不方便。倾斜的东西容易倾覆,斜靠的东西容易推倒,饥饿者容易得到帮助,空气潮湿容易成雨。捕捉老鼠靠机关发动,钓鱼则要看浮子的飘动,车轮转动则车子发出声响。刍狗能像狗一样站立但不能行走,蛇床草外表像蘼芜但没有芳香。如果谁说许由缺德,说乌获不是大力士,那么他们必定脸色难看不高兴,人没有不竭力来弥补自己不足的。按兔子奔跑的速度,如果让它长得像马那样大,这奔跑的速度一定能追上太阳、赶上风;但兔子真的变成马,就说不定奔跑的速度还不及兔子。冬天有时会打雷闪电,夏天有时会降霜下雪,但这种偶然现象无法改变冬寒夏暑的基本规律,这说明小的变化不足以妨害大的常规法则。黄帝化生阴阳两气,上骈造出耳目,桑林造出手臂,女娲所以能化生七十变而造出人类,靠的是众神的帮助。从早说到晚,一定能说出通达圣明的话;上百次的射中目标,这其中必定有像羿和逢蒙那样的射箭技巧。尽管如此,世人并不认为他们就是圣者和神射手,因为他们并没有掌握真正的法度、技巧。牛的蹄子和猪的头颅也是骨头,但世人就是不用它们来灼烧占卜,而一定要用龟甲来占卜凶吉,这是因为龟的年岁经历久远的缘故。住在敖仓附近的人并不因为靠近粮仓而饭量特大,生活在江河边的人也不因为靠近河边而多饮水,他们只求吃饱喝足就行了。兰草、白芷因为芳香,所以不到下霜的季节就被人摘掉了;世人有五月望作枭羹以避凶,所以枭鸟也就活不过五月五日。舌头和牙齿,哪个先磨损?刀痴和刀锋,哪个先破损?缴绳和箭枝,哪个先折断?鳝和蛇,蚕和蛾,形状相似,但人们对它们的一爱一憎,态度各异。晋国用垂棘之璧作诱饵而夺得了虞、虢两国,骊戎用美女嫁给晋献公而使晋国灭亡。聋子不能唱歌,因此没法享受这其中的乐趣;盲人因为眼瞎,所以无法看到外物。观看别人射箭的人忘记了自己所做的事,看书入迷者遗忘了自己的爱好。思想集中在某个地方,就会忘记自己所应持守的东西。假如古代所做的一切不可更改,那么原始的椎轮车就可能一直使用到现在,也不可能有大辂车的出现。
让倡优吹竽,却叫乐工给他按发音孔,虽然能合节奏音调,但奏出的音调不好听,这是因为两人共奏一只乐器使之失去了主宰。和死者患同一种毛病的医生是难以成为良医的,与灭亡的国家采用相同的治国之道是难以再产生新的治国方针的。给客人准备饭菜而自己却吃野菜,这种人是将名声看得比实际更重要。哺乳时期的母狗敢咬老虎,孵化小鸡的母鸡敢与狸猫斗,这是因为它们将一切都倾注在幼畜身上,而不考虑自己的力量能否斗得过老虎和狸猫。使影子弯曲的是弯曲的物体,让回音浊重的是浊重的声音。真情外露的人,他的内心世界容易测度;开花结果不合时宜的果实不可食用。
字数限制,请点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