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禧一代指生于1982年到2000年的人,见证了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群体,而Z世代是指20世纪90年代中叶至2010年前出生的人,传说中的95后,与千禧一代相比,z世代也被称为互联网世代。
2、也可以说,千禧一代是擅长使用网络,Z世代却是习惯使用网络,区别就是一个是后天培养,另一个是先天养成。
y世代和z世代的区别是:数字能力、社交方式、工作方式、消费行为、对社会问题的态度。
1、数字能力
Y世代人群从小就接触电脑和网络,与此相对,Z世代人群则更加熟悉智能手机和移动应用。在数字能力方面,Z世代人群往往比Y世代更加精通,因为他们从小就建立了基于移动互联网世界的生活方式,家庭中的智能家居设备等普及程度也更高。
2、社交方式
Y世代人群是最早在社交媒体上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习惯使用Facebook和Twitter等传统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社交互动。相比之下,Z世代则更喜欢使用视觉和微视频为主的社交媒体平台,如Instagram和TikTok。他们更加善于借助短视频等媒体内容来快速与人们建立联系。
3、工作方式
Y世代是第一个富有活力的数字时代工作人群,他们习惯在灵活的工作环境下工作,多数人更喜欢避免9-5的常规工作时间。而Z世代则更加注重对工作的自我价值认同和成就感,他们高度赞赏个人创意和自主性,更加关注自己的权益和自由。
4、消费行为
Y世代是最有经验的消费者,他们在电子商务的普及过程中是经历者之一,对于线上和线下消费方式都能够较好地适应。Z世代群体则更加倾向在网上购物和使用数字支付方式进行消费,而实体商店的吸引力则稍逊一筹。
5、对社会问题的态度
Y世代和Z世代有着清晰的社会观点和态度,但在不同的问题上有着不同的看法。Y世代更加强调多样性和平等,对社会公义问题关注度较高,如种族歧视、人权等,而Z世代则更加关注环保、海洋保护等方面,重视可持续发展。
2021年1月,各种线上线下的“春节购物节”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除了春节综合电商平台的销售继续火爆外,便利店也成为另一个消费者购买春节购物的“战场”。不少便利店洞察到这一消费趋势,提前布局了春节购物节,通过联合商家推出优惠活动,加入春节商战“挖金”行列。在挑选年货的过程中,Z世代表现出浓厚的怀旧情怀,各种方便的怀旧小吃、饼干受到了90后和Z世代的欢迎,专家称这种现象为儿童时期的“补偿效应”。
满足了这些消费者的需求,便利店的货架上摆满了奥利奥、趣多多等饼干,让人想起了年轻消费者的童年回忆。便利蜂的新年购物节不仅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也吸引了大批“银发族”。银发一代主要集中在社区商店,最初吸引他们的是活动的折扣。据了解,他们虽然以选择大众熟知的传统品牌为主,但也在慢慢尝试大品牌产品的新鲜味道,其中不乏网红产品,如蒙牛纯真白桃石榴味酸奶、可口可乐摩登罐、维他奶柠檬茶。
Z世代的消费观念、消费群体或机会是指一代企业家或消费者。它不局限于单一的形式,也不可能是一个公司。它不像互联网,后者自然是最容易被垄断的。文化消费企业百花齐放,各种品牌层出不穷。我认为整个趋势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可以看到每一个企业都专注于自己的领域、产品形式等。
银发经济既有问题,也有需求。首先,市场可以很大。此外,投资、营销和商界对老龄化经济知之甚少。小米曾经生产过一款旧手机,但失败了。为什么会失败?根据调查,老年人不愿意花钱,大部分的“老手机”都是年轻人的老手机,也就是我们的手机被老年人所取代。总的来说,中国老年人的财富相对较弱。事实上,只有很少的老年人有钱,而且中国的传统观念是老年人会把钱传给下一代,所以老年人的可支配收入和他愿意花的收入都非常少。在消费者看来,他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相对较低。
Z世代:指1995年到2009年出生的人,即我们常说的00后。
这话一点都不假,2018年数据显示,虽然Z世代占我国总人口约19%, 却贡献了40%的整体消费。 随着Z世代收入及消费水平的提升,Z世代正逐渐成为带动消费增长的主力军。
对于Z世代的消费特点,总体趋向于这三个方面:
社交属性强: 她们会因为产品附带社交属性提升粘性,喜爱种草,分享经济;
偏好以精神消费为驱动的实体消费: 体现在更愿意为兴趣买单,对溢价接受程度更高,更喜欢 情感 代入感强的产品;
颜值即正义: 在Z世代中,对于颜值的追求,不仅在自身颜值的塑造上,也体现在消费的方方面面。
抓住Z时代的消费需求的品牌圈子,必定是长牛倍出的集中营,这并不是拍脑袋就得出来的结论,而是市场用脚投票得出,这些深受年轻人青睐的品牌往往能够享受市场对其更高的预期和更高的溢价,当然它们也表现出了源于Z时代消费属性的强劲增长成绩。
对应这三个消费特点,有几个典型例子: 成立7年的种草社区小红书,在2020年获得了阿里领投的3亿美金的D轮融资,估值30亿美元;聚集了最多Z世代的视频平台B站,2020年当年股价涨幅达到4倍;潮玩盲盒品牌泡泡玛特,2019年净利仅451亿,却在港股上扛住了700亿以上的市值;而国产医美注射剂公司爱美客,创业板上市以来最高涨幅超过8倍,以2020年44亿净利润撑起了800亿的市值。
我们作为医疗领域的投资者,应该如何把握有关于Z世代的消费医疗需求呢?答案是:从与 健康 和颜值相关的关键字和Z世代的个性特点入手,把握医美和保健品的两大类机会。
1、颜值经济,Z世代对于医美的“刚性需求”
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国内新白领群体各领域消费支出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医美是唯一不降反增的消费支出,可见“颜值”在年轻一代心目中的重视程度。
根据最新发布的《2020中国医美求美者图鉴》显示, 在所有求美者中,95年以后出生的Z世代超过总人数的1/3。 以学生党和单身人群为代表的95后,找工作和找对象是他们接触医美的两大动机。
其中,医美搜索用户规模最大五个项目包括皮肤美容、眼部整形、美容牙科、鼻部整形、美体塑形。
我们认为,基于年轻消费者的需求趋势和国内上市公司的布局情况,主要的机会仍然存在于轻医美和牙科正畸这两个领域。
非手术类注射: 非手术类项目由于安全性高、起效快、不动刀而受到医美消费者的青睐,目前主流两大类注射项目为玻尿酸和肉毒素,玻尿酸方面上游原料端华西生物拥有全球第一大产能,而注射类医械产品的研发能力爱美客拥有稀缺及独特的优势,另外华东医药子公司的二代少女针国内获批后也将具备一定爆发力。
塑形仪器: 市场当前多聚焦于脸部医美,实际上我们做了一下身边女性的市场调研,发现身体塑形的市场潜力也同样巨大,但目前大部分医美机构使用的仪器多为进口品牌为主,用户也信赖进口品牌。目前诸如爱美客、昊海生科、华东医药和复星医药等都在有意识的往该方向布局。已经布局、且值得注意的有复星收购的以色列飞顿和华东医药收购的High Tech。
牙科美容(正畸): 牙科美容项目包含多个层面,其中正畸和种植的消费(自费)属性更强,效果明显,潜在的机会更大。正畸中的隐形正畸目前更受国内年轻人的青睐,有竞争力的上市公司包括隐适美和即将H股上市的时代天使,而种植方面目前仅有牙冠材料部分和修复膜部分,国产厂商国瓷材料和正海生物分别具备一定竞争力,价值最大的种植体部分仍被进口厂商垄断。随着国内企业技术不断突破,将拥有广阔的进口替代空间,密切跟踪相关国产厂商具体进展。
2、年轻人 养生 需求凸显,保健品行业快速发展
随着90后、95后初老现象的出现,九成以上90后已经开始有 健康 意识,同时也可以从电商日渐成为保健品主要销售渠道的趋势看到,90后的年轻人正在成为购买保健品的新生力量。
从2019-2020年阿里的数据看,2020年保健品线上渠道销售额剧增,全年阿里渠道保健品销售额33396亿元,同比2019年2141亿元增长5595%。
据天猫国际统计,目前进口保健品的消费者以80后、90后年轻人为主,从天猫畅销的保健品种类也可以窥探出年轻人的消费偏好和趋势,主要集中在口服美容、抗衰老(NMN)、胃肠道 健康 (益生菌)等作用领域。
对于上述五类单品,我们建议可以重点关注口服美容细分市场,其次关注骨骼关节 健康 &益生菌细分。排名第二NMN品类由于近年来被各路厂家“夸大”宣传,今年年初国家层面已经出面打击,国内相关上市公司炒作严重,有实质竞争力的公司寥寥。
口服美容: 比外抹更直接,又比动刀更温和。口服美容作为介于普通护肤和专业医美之间的新方式,顺应了中国消费者“以内养外”的传统观念,日趋盛行。
国际上口服美容产品领域诞生了如Swisse等知名品牌,已经受到多个国家消费者认可, 但国内仍然没有好的品牌。 国内上市公司方面,我们在前文《玻尿酸巨头疯狂拉升逼近千亿市值,放开的口服美容市场真有这么香?》提到,华熙生物作为玻尿酸巨头,依托自有优势率先推出了国内首个玻尿酸食品品牌“黑零”,有机会成为率先吃到“口服美容市场”这块大蛋糕的国产品牌。
骨骼关节 健康 &益生菌: 骨骼关节 健康 更趋向于中老年人消费,而益生菌领域则是面向全年龄段人群。汤臣倍健在这两个受欢迎领拥有非常强的优势,公司不仅拥有国产骨 健康 畅销品牌健力多系列,同时在2018年底收购益生菌国际知名品牌Life-Space。除此之外,还有如健视佳+健甘适护眼系列、蛋白粉系列大单品,产品丰富。
总结: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利用激励理论分析激励z世代员工和普通员工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z世代员工更重视工作自由度和收入,更看重企业提供的灵活时间,以及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平衡的机会;
2、z世代员工更看重企业文化,例如创新精神、认同感、激情、坚持、共同目标等;
3、z世代员工更看重技术支持,例如提供新技术工具,提供培训和技能提升的机会;
4、z世代员工更看重团队的支持,例如在团队中受到尊重、建立信任、参与分享,以及能够被鼓励和支持。
在现代社会,激励z世代员工的措施不仅仅是提供金钱激励,而是要建立一种以员工为中心的激励文化,以满足他们的职业需求,增强其工作热情,提高企业的绩效和效率。
企业还应该重视员工的发展,为他们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能够更好地适应,以满足其长期的职业发展需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