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把自己和天地融为一体。在采集的过程中,观想把天地日月精华之气,从天顶的百会穴进入体内,然后顺身体的主要穴道流通,最后进入小腹丹田中化为全身的力量。
《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
先秦诸子、中国人的文化思想等没有不受老子影响的,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学、宗教等等方面。据元朝时的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时就超过三千余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少于一千种,从侧面说明了《道德经》的巨大影响。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
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
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
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道德经
自古说天地灵气,日用精华,就说可以采天地的灵气,那天地的灵气一般是指什么呢?其实日月是天地里最显眼的两个星球,在太空之中我们看到最明亮的就是太阳,接下来就是月亮,那再接下来才可能是启明星,当然它就没有特别去说了,只是说星星,就“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是指这些。
那采天地灵气、日月精华,其实就是太阳月亮星星,山河大地,花草树木等等,就是采它们的能量吧,采又分有为和无为,有为就譬如你吸气,想像对方有能量被你吸到体内,呼气想像你的浊气排到对方去,或者直接排到地里面去。
你说师父能不能采人的气啊?可以啊。那你说以前人家说偷气,将别人的气给偷走,然后别人就可能身体会不好,有这个可能吗?那么我告诉你,如果这个气能被你偷去,那人可能会被你偷死。以前有些人说经常去公园里采气,结果连花草树木都干枯了。
天啦,不要骗我好不好,那如果真是这样,那你们就偷我的气就好了,在座各位也似乎都公认,我好像功夫会比大家略高一点,所以你们要偷就偷我的,不就偷的质量比较好,数量也比较多嘛。你说师父也许你功夫比我们高,我们想去偷的时候,偷鸡不成,可能会亏一把米,你们心念一动,人体场偏转,马上那把米被偷了,鸡没偷到,反而扔出去就血本无归,是不是这个道理?
其实不是的,以道家一个词你们就明白,形与神俱,我们一个活着的人,身上的东西你偷不去的,如果你偷去了,那不就将人偷死了,其实一棵树的气也偷不去的,一般来说只能吸收到它那些游离态的一些能量,也就它自己散发出来的,就打个比方,我们就以花香吧,这个花开了,它会散发出香气,你可以站在那里拼命的吸,是不是?你们用鼻孔拼命的吸,能不能将那朵花彻底吸到它没有香气的?能不能?除非你将它打成膏,然后倒个水进去,然后捞出渣,但是那个渣捞出来多少还会有一点香气的,还会有一点味道,因为这个花香是跟这朵花是一个整体的。
我用这个比喻,说什么植物的气给采完,花草树木给干枯了,不可能!将一个人的气给采完,也不可能的!所以你们不要相信这个气会被别人吸走,不会的。那么采气,这种有为法的采气其实也是吸到天地之间游离态的某一些能量,其实采到的不多,真正的采气是以利人济物之心,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样才能跟万物的能量深层次的融通,你才能获得最高的能量,所以自古高境界的人,他叫做天人合一,而不是说将天地的灵气都收到体内,哪收得完呢也收不进来,所以天人合一,或者是炼虚合道,是将他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而不是将大自然的东西全部收到体内,不是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