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很多批发市场出售猪肉,价格也有差异。而要说哪个市场最便宜,就要看当天市场的行情了。一般来说,大型批发市场的价格普遍较为低廉。例如,马连道农贸市场和瑞海国际农产品交易市场都是比较知名的猪肉批发市场。这两个市场规模较大,供应量也较多,因此价格相对较低。此外,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也是北京地区最大的猪肉批发市场之一,价格也比较实惠。但需要提醒的是,市场行情波动很大,价格不稳定,建议购买前多关注市场价格走向,可以得到更为合适的价格。
国家将自9月份开始投放政府猪肉储备,那么这个举动的话,对当前猪肉的价格有什么影响?那么像这个情况的出现的话,那么对于猪肉价格是都产生巨大的影响的,因为政府一旦进行这样的举动的话,那么就会导致这个猪肉的价格持续的下降,沈正恒的事情,那么像政府一旦做出这样举动的话,那么猪肉价格肯定是会持续的下降的,因为政府的这个举动的话,那么很容易就导致了这个供应数量持续的增加,那么就会导致这个猪肉价格持续下降是很正常的事情
商品市场属性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市场上的这个商品的属性,那么商品是有这个供应数量和需求的数量,那么前一段时间之所以这个商品的价格持续上涨到一个非常高的地步,那么正是因为这个供应数量的持续减少,但是这个需求数量的话,那么却是持续增加那么才会导致这个价格的持续上涨,那么像现在政府要投入这个猪肉的储备的话,那么肯定就会导致这个供应数量的增加,也就会导致猪肉价格持续下降
价格的变动对于政府做出这样的举动的话,那么对于整个市场的猪肉行现在来说是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的,因为前一段时间汁水猪肉的价格上涨到一个非常高的地步,那么也是因为这个供应数量持续的减少,那么导致猪肉的价格持续的上升,那么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的话,那么这个猪肉价格肯定是会持续的下降的,因为政府投入了这个猪肉的储备到市场上就会导致市场上售卖的猪肉的数量增加,那么价格肯定就会持续的下降
总的来说,那么一旦政府做出这样的举动的话,那么就会导致整个市场的这个猪肉价格持续的下降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物以稀为贵嘛,一旦这个供应数量的持续增加的话,那么就会导致这个商品的价格持续的下降
进入2月以来,发改委监测的全国大中城市猪粮比价跌破5:1,按照我国现行生猪调控政策,已经触发了过度下跌一级预警,符合猪肉临时收储启动条件,收储预期逐步增强下生猪盘面价格近期出现止跌反弹。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生猪行业收储政策演变历程,以及历次收储情形下猪价的表现,以分析收储对猪价的潜在影响。
数据来源:wind
根据涌益咨询统计,以下是我国自2009年以来历次冻猪肉收储启动时间以及计划收储量和实际成交量。而我国关于猪肉收储的政策指导文件从2009年首次颁布到当前,经历了四次更迭,分别是2009年、2012年、2015年及2021年。
资料来源:涌益咨询(2009-2019,万吨,2021之后,吨)
表:《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
资料来源:发改委
2009年5月猪价跌破10元/公斤,生猪养殖全面亏损,2009年6月5日启动收储,自收储后计算,猪价快速回升。6月5日生猪价格964元/公斤,一个月后7月3日生猪价格1056元/公斤,涨幅95%。当时猪粮比价处于55:1-6:1之间,触发了三级响应。
数据来源:wind
2010年3月开始猪价再次跌破10元/公斤,2010年4月13日国家进行猪肉收储,之后猪价逐步回升。当时收储时点猪粮比价处于5:1以下,触发了一级预警。
数据来源:wind
表:《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
资料来源:发改委
2012年至2014年上半年均进行过猪肉收储,2012年与2014年收储启动后猪价仍经历一段时间的探底形成底部,之后价格逐步上行,2013年则猪肉收储启动时间点与猪价底部形成时间点吻合。
2012年收储时点猪粮比处于55:1-6:1之间,触发了三级响应。2013年收储时点猪粮比处于5:1-55:1之间,触发了二级响应。2014年收储时点猪粮比处于5:1以下,触发了一级响应。
数据来源:wind
数据来源:wind
数据来源:wind
表:《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2015修订版
资料来源:发改委
2019年3月猪肉收储时,猪粮比在6:1-7:1之间,不具备常规收储条件,属于为了对冲非瘟疫情导致的行业抛售采取的临时措施,当时猪价已探明底部进入上升趋势。
数据来源:wind
表:《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
资料来源:发改委
2021年我国在7月和10月均进行了猪肉收储,7月收储后猪价在行业供过于求压力下猪价仍延续一路走低。2021年7月和10月收储时,猪粮比价均跌破了5:1,触发过度下跌一级预警。
数据来源:wind
2022年3月猪肉收储时,猪价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磨底后逐步开始震荡上行。当时启动收储时,猪粮比价已跌破5:1,触发了过度下跌一级预警。
数据来源:wind
此外,我们统计了历史上猪粮比价低于5:1出现的次数和时间段。统计数据区间自2009年1月14日起至2022年底,这14年期间猪粮比价处于5:1以下,仅出现28次。其中,猪粮比价持续处于5:1以下时间最长的一次发生在2022年上半年,持续了9周的时间。统计数据内猪粮比价最低下探至453:1,出现在2022年3月23日当周。
表:猪粮比价低于5:1的时间点
数据来源:wind,国投安信期货整理
1、历次生猪行业收储政策演变,主要考虑了不同阶段猪粮比价盈亏平衡点发生变化,进而对触发响应/预警条件做出调整,相应的猪价调控措施则都是通过收储/抛储行为来进行调控。
2、观察历次收储情形下猪价表现,绝大多数年份在猪肉收储时点基本对应猪价底部或比较临近猪价底部区间,但也有部分年份在收储启动后仍出现了持续的价格下跌。
3、我们认为收储对猪价的潜在影响应重点考虑1)收储主要触发指标是猪粮比出现了大幅的偏离,这本身意味着猪价相对粮价已位于历史偏低水平或养殖行业处于亏损态势,低价下养殖端容易抵触低价从而放缓出栏节奏,主动压栏,导致猪价向正常回升2)收储意味着政府对猪价继续下行容忍度低,政策导向是进行托底,给市场以乐观的心理预期,也容易令养殖端产生惜售心态3)收储是否会带来猪价的回升,仍需结合基本面供需形势是否即将面临好转,来进行综合判断。
首先是季节性原因,生猪出栏量全年处于较低水平。受上年生猪价格低迷影响,虽然种母猪产能依然充裕,但配种率有所下降,导致三季度出栏量低于上年同期但仔猪供应增加,补货积极性增加。屠宰量将逐月增加。受输入性通胀压力、猪肉价格季节性上涨等因素影响,加之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今年二月至明年一季度国内价格水平或将小幅走高比前几个月。
其次是保障节假日市场猪肉供应。在生猪、猪肉市场供应紧张、价格大幅上涨时,及时投入政府猪肉储备,增加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猪粮价格比高于12:1,36个大中城市瘦肉零售价格均价同比上涨40%以上。全国猪粮价格比为782,环比上涨196%;8月第三周,猪粮价格比为767,环比上涨052%,连续七周超过7,创近65周新高,创第一周以来新高。
再者是面对生猪价格的波动,期货工具对行业风险管理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在本轮生猪周期波动中,部分大型养殖企业根据生猪期货价格信号提前测算养殖收益,合理安排出栏计划,没有盲目淘汰母猪。9月、今年11月和明年1月生猪期货合约价格由宏观管理部门报价,作为指导行业预期的参考。中秋节临近,生猪价格呈上涨趋势。看来,在供给的约束下,生猪价格可能难以突破7月份的高点。
要知道的是随着消费端潜在需求因素逐渐增加,供给端大猪存栏量整体持续下降,全国大猪均价小幅上涨的概率将逐步加大。加之中秋、国庆等节日的消费效应,以及此后居民肉类消费的消费需求逐步好转,大猪供应总量将继续逐月逐步下降。寒冷的天气进入秋天。针对压摊、惜售等不合理行为,国家发改委物价司正在研究启动中央猪肉储备,指导各地及时释放储备,形成调控合力,防止生猪价格上涨过快。
这样做意义是稳定市场猪肉价格。
总体来说,中央猪肉储备是国家调节市场猪肉供应量和市场猪肉价格一项重要手段。但市场猪肉出现供不应求或猪肉价格开始过高时,国家就会通过中央猪肉储备来进行市场调节。这样做意义是:首先稳定猪肉价格,其次保障猪肉供应,最后保障猪肉价格平稳过渡。以下笔者将详细解释这些内容。
第一、近日将投放第三批中央猪肉储备,这样做意义是稳定猪肉价格:猪肉八月份以来一直维持在价格较低态势,中秋以后,猪肉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价格开始抬头,国家有关部门也察觉到了这种变化,国家为了防止价格涨幅过大,于是投放中央储备猪肉来进行市场调节,稳定猪肉价格。这次小幅度猪肉上涨是因为天气转凉各个生猪养殖场开始压栏惜售,以此来提高猪肉价格但价格失控。所以说国家通过投放猪肉储备来稳定猪肉价格。
第二、近日将投放第三批中央猪肉储备,这样做意义是保障猪肉供应:因为猪肉价格上涨往往伴随着猪肉短缺,猪肉价格上涨只是猪肉短缺一种市场表现。而猪肉短缺除了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就是压栏惜售提高猪肉价格。所以说国家通过投放中央储备猪肉,不但保障了猪肉供应还调节了猪肉市场。
第三、今日将投放第三批中央猪肉储备,这样做意义是保障平稳过渡:因为猪肉和其他商品一样,也存在着储量过盛和储量过剩两种情况,过盛时猪肉价格就低,国家就会加紧猪肉中央储备。过剩时猪肉价格就会偏高,国家就会投放猪肉储备稳定价格。所以说此举意义是保障猪肉价格平稳过渡。
此政策可能会导致猪肉价格略有下降,但价格浮动不会太大。
在疫情的这几年时间当中,猪肉价格可以说是如同过山车一般经历了大起大落。从几块钱一斤到几十块钱一斤,再从几十块钱一斤跌到几块钱一斤,最终到了现阶段这个相对平稳的状态。
9月份将分批次投放政府猪肉储备。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消息,相关部门会自9月份开始分批次投放政府猪肉储备,今年以来,这是国家发改委首次开展对猪肉储备投放工作。
国家发改委同时建议养殖场及养殖户要合理安排生产经营,相关主体要有序释放猪肉商业库存,用于增加市场供应。
此政策对猪肉价格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哪怕价格下降,幅度也不会太大。现阶段白条猪价格在30元每公斤左右,猪肉到达消费者手中,一般会在17~20元左右。这个价格虽然称不上便宜,但和以往高价位猪肉相比也算不上太贵,而此价格也已经稳定了一段时间。
虽然国家发改委将分批次投放政府猪肉储备,但放到全国市场当中,各地猪肉市场增加量并不会太多。供应数量较多的地方,价格可能会略有下浮,但幅度也不会太大,大多数地区猪肉价格应该会保持相对平稳。
在经历过猪肉价格大起大落之后,不论是国家相关部门还是相关猪企,都不愿意再次承担猪肉价格大起大落带来的风险了。现阶段相对稳定的猪肉价格对企业来说是可以接受的,对消费者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
在这个大前提之下,我相信此次政策不会对猪肉价格造成太大影响。地区可能略有跌幅,但幅度也不会太大。
在现实生活当中,消费者对于猪肉的价格十分敏感,一旦猪肉价格出现大幅上涨,那整个市场需求会急剧减少,这无疑是不利于整个市场的健康稳定的。合理且持续稳定的猪肉价格,不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对于消费者,都是一件好事。
2月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1月30日-2月3日当周,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96∶1,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
这意味着中央储备猪肉收储即将启动!猪价是否迎来拐点?
猪粮比持续下跌,猪肉收储即将启动
据猪好多数据监测,2022年10月20日猪价达到2836元/公斤的高点后,后市行情一路下滑,当前猪价已经连续下跌约3个的月的时间,猪粮比价也从977:1掉到了如今的496:1。
根据官方发布的预案,猪粮比价低于5:1时,发布一级预警,启动收储。
从往年的经验来看,释放收储信号之后到实际收储,中间间隔一般不会超过一周。
当前7元行情下,猪肉收储启动后,猪价会不会立刻反弹呢?
收储是否会立刻提振猪价?
大家都知道,2022年一季度起,官方进行了多次收储。
当下也正值一季度,时间维度相似,我们以2022年收储与猪价走向参考,来分析一下收储对猪价的影响。
从上表可以看出,2022年官方共进行了13批次收储,累计挂牌量518万吨,实际成交仅有1014万吨,成交率1958%。
2022年3月3日至4日,第一批次中央储备猪肉收储全部成交,此后成交率都相对可观,直至4月22日左右,收储的流拍率100%。
对应下图猪价走势图,第一批次到第四批次储备肉收储期间,猪价行情波动并不大,第五批次收储以后,猪价才真正缓慢回升。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收储并不能一下子拉高猪价。
业内专家表示,收储是官方制定的稳价保供措施,目的是提振市场信心,以此促进市场平稳运行。
猪价还受到市场供需、养殖成本等多方因素的影响。
那接下来的行情会怎么样呢?
短期能否迎来猪价拐点?
我们以市场供需和饲料成本来讨论。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目前业内普遍处于亏损状态,据国家发改委监测数据,2月第一周猪价环比春节假期前最后一周下跌了95%,而饲料价格基本稳定,以此测算,未来生猪养殖亏损27452元/头。
供应上,当前行情下,散户存在一定挺价情绪,认亏出栏的情况大幅减少,卖猪的节奏更加灵活,规模场按计划出栏,市场供应还是较为宽松。
需求上,目前猪肉消费低迷,不过7元猪价已经属于低位价格,屠宰场分割入库以及二次育肥抄底的积极性有所增加,加上学校开学、各行各业复工,后续猪肉需求将逐步回暖。
养殖成本上,据猪好多数据监测,截止2月6日,全国43%蛋白豆粕价格为4927元/吨,14%水分玉米价格为2937元/吨,分别较10月后的高点价格跌了797元/吨、25元/吨(豆粕价格高点为11月17日5768元/吨、玉米价格高点为12月12日2962元/吨)。
从原料价格分析,当下养猪成本稍有降低。
但时间再往前拉长,2022年年初,全国豆粕均价仅为3700元/吨左右,比当下价格还低了近1000元/吨,目前的养猪成本并不低,养殖户成本压力还是较大的。
整体而言,目前养殖成本依然较高,随着供应宽松、需求逐步回暖,猪市或逐渐筑底。
反之,如果猪价再深跌,市场可能出现大量淘汰母猪和养殖户退场现象。
专家表示:短期内猪价大涨大跌的可能性都不大。
这说明猪市行情或继续磨底,你会选择什么时候出栏、补栏呢?
“猪贵伤民,猪贱伤农”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
自从下半年猪价上涨以来,猪肉价格始终居于20元/斤以上的高位,于10月份更是同比大涨518%,因此国家大力调控猪价,终于在11月迎来转机,猪肉价格大幅回落,并且从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最新透露的信息可知,后续猪价走势并不理想
猪肉降价据国家发展改革委11月15日消息,11月7日—11日当周,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零售价格周均价同比涨幅由超过40%收窄至30%—40%之间,由《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确定的过度上涨一级预警区间回落至二级预警区间。
至此,猪价经过近半个月的“冲高回落”之后,终于传导到了消费端。
实际上现在的猪价仅25元/公斤,但许多地方猪肉价格仍旧高达40元/公斤以上,价格差高达15元/公斤!这导致消费者依旧认为猪价太高,但实际上养殖端也失去了“高价猪”,售卖猪肉的中间环节盈利过多。
猪肉价格不像生猪,生猪价格说跌就跌,但猪肉价格却是“易涨难跌”,11月以来生猪价格已连续两周回落,但市场上的猪肉却因中间环节繁多,导致价格回落极其缓慢。
并且据猪好多网记者观察——当猪价处于较低水平时,猪肉与猪价的价差明显较小,而当猪价处于高位水平时,猪肉与猪价的价差明显增大!
例如去年猪价仅16-20/元公斤之时,猪肉价格也只有24-30元/公斤,其中价差仅8-10元/公斤,显著低于现阶段。
现如今猪肉价格终于逐步回落,对消费者和养殖户而言都是好消息,但养殖户依旧要注意,国家发改委还表示“当前生猪价格仍处于较高水平,将密切跟踪市场价格变动情况”。
可见接下来依旧有可能调控猪价,一方面保障猪价不大涨,一方面可能继续压价格。
“猪价调控”继续据媒体15日报道,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从市场需求看,目前受国内外复杂因素影响,经济还处在恢复之中,市场需求仍在恢复,对价格拉动相对有限。
从猪肉供给看,目前生猪产能、生猪存栏保持总体稳定,生猪生产处在合理水平,不支持猪肉价格大幅上涨。
并且他还明确表示“保供稳价政策措施仍会持续显效,有利于价格稳定。
”
因此,哪怕11月已经过半,全国温度也明显降低,不少养殖户期盼的“腌腊肉高峰期”正逐步到来,但猪价走势依旧不景气!近几日虽小幅回暖,但完全没有往26-27元区间前进的趋势,更不用提10月的29元猪价高点。
此外江西又宣布从11月16日开始投放600吨储备猪肉,明确标价仅121元/斤!毫无疑问这对猪价上涨又形成了一定阻力,养殖户不可盲目压栏赌行情。
有人认为这600吨猪肉不算啥,但更进一步从屠宰端的数据来看,可以明确感知到生猪产能的逐步回升。
卖猪盈利依旧可观尽管猪价已连续下落多日,但市场上大肥猪的数量居高不下,据涌益咨询数据显示——
屠宰重:截至11月10日当周全国出栏平均体重为13005公斤,较上周上升036公斤,环比上涨028%。
其中150公斤以上大体重猪出栏占比921%,较上周上升037%。
屠宰量:截至11月10日当周样本屠宰企业合计平均屠宰量105935头/日,较上周环比上涨214%。
其中部分规模屠宰厂及小刀手宰杀散户大猪,环比增幅537%、242%。
显而易见,养殖户10月份“二次育肥、压栏”带来的产能还在逐步释放当中,这直接导致11月第一周猪价降了29%,第二周又环比下跌23%,此时猪价相比10月底已下跌了整整4元-5元/公斤。
但尽管养殖户都期盼猪价继续上涨,可谁也不能否认,当前卖猪价格依旧可观,一头猪的盈利水平并不低。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掌握的数据,生猪价格在进入11月前已连续上涨11周,头均盈利水平达到1000元以上。
按照最新价格,头均盈利下降了一两百元,但仍维持在800元-1000元左右。
所以说,在“现今盈利可观、未来预期降低”的综合影响下,养殖户出栏积极性高,市场供应有保障。
但通过逆向思维,我们可以推测,即便在大家积极出栏的情况下,猪价也维持着25元/公斤的水平,可见猪价的下跌空间极为有限,保底没有任何问题,甚至在大家维持有序出栏的节奏下,将来猪价有一定的反弹希望。
此外,往更深一层看,我们现在分析猪价行情基本是围绕“供需关系”这一因素,虽然养殖户的“情绪引导”也很重要,但情绪主要还是受“供需”的影响。
不过我认为,影响猪价更本质的原因在于成本。
尽管很多人坚信,养猪行情与成本无关,因为猪价总是“说高就高,说低就低”,但猪价要想更低,其实归根结底还得看成本。
成本影响周期在一般的市场关系中,成本往往决定着“价格”,例如饲料价格——豆粕一涨,饲料就开始跟涨,完全不管养殖户是否抵触。
没办法,因为饲料厂总不能“亏本卖饲料”,出来做生意又不是做慈善。
但对于养殖户来说,最艰难的是,我们不能饲料一涨价就宣布生猪涨价!因为生猪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猪一多价格就往下掉,谁管你一头猪亏多少钱?
但我要说——猪价只影响产能,而成本影响周期。
现在主流的观点就是“猪价影响产能”,猪价一高大家就增产,猪价一低大家就减产。
但往更深层次来看,“价格的高与低”只是表面数据,最根本的还是在于盈利。
应该说,大家一盈利高就增产,一亏损就减产。
而影响盈利的关键因素不是波动的猪价,而是相对稳固的成本!欧美的猪肉为什么那么便宜?美国的猪肉仅67元/公斤!并且这种低价是“长期性”的。
难道美国养殖户都不用赚钱吗?
当然不是,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能将养殖成本降到更低,而成本影响着猪周期。
当我们养殖成本越低的时候,在猪周期中能接受的猪价就越低,反过来也会促进“低行情”的诞生。
就像牧原即便在猪周期的最低谷也不必大幅去产能,因为他们的成本保住了盈利下限。
试想一下,当猪周期到来的时候,当期的产能肯定比较高,行业内卷很严重!在这种内卷的情况下,最先被淘汰的往往是成本最高的,因此低成本产能的市场空间反而得以提升;那么在下一轮猪周期到来之际,行业中“低成本”的产能就更多,而劣势产能也会进一步淘汰,低成本产能继续增加
所以在这种残酷的“成本末位淘汰制”中,低成本产能会持续增加,最终导致猪周期中的“高价点”逐渐变低,而“低价点”越来越低。
所以说,为什么2022年的猪价仅上涨半年,就开始往下滑落!本质上是行业内的“低成本产能”提升了很多,那些规模化猪场在上一轮猪周期中根本没有多少去产能,甚至还逆向扩张,这直接导致产能恢复速度加快、高价期缩短。
总而言之,养殖成本才是致胜关键,对于成本过高的养殖户而言,“猪周期”只会越来越可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