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防护措施除有降低速度、压力、减少摩擦及接触频率,选用适当材料及形状,增大电导率等抑制措施外,还可采取下列措施:
1、接地:通常是指设备和人员的接地,即通过截面积符合标准的金属导线将设备接地,人员则通过手环、服装、防静电鞋等措施接地。
2、使用防静电材料:主要是使用静电耗散材料(即表面电阻在10的5次方欧姆到10的11次方欧姆之间的材料)来替代普通的材料。
比如在防静电工作区使用的防静电台垫,防静电地板,防静电包装盒等等。
3、搭接(或跨接):将两个以上独立的金属导体进行电气上的连接,使其相互间大体上处于相同的电位。
4、静电屏蔽:主要是指利用法拉第笼原理,使用封闭导体来对静电源或需要防护的产品进行屏蔽。屏蔽措施还可防止电子设施受到静电的干扰。
5、对几乎不能泄漏静电的绝缘体,采用抗静电剂以增大电导率,使静电易于泄漏。
6、环境增湿:采用喷雾、洒水等方法,使环境相对湿度提高到60~70%,以抑制静电的产生,解决纺织厂等生产中静电的问题。
但环境增湿只能作为辅助措施使用,不能代替以上措施。
防静电第一步是保湿:
平时注意身体保湿。冬季气温、湿度都低,皮肤变得干燥,摩擦后容易产生静电。可以通过每天及时涂抹身体乳、护手霜来加强保湿、滋润皮肤,防止静电聚集。
增加室内湿度。可以在室内放置加湿器、一两盆水或者防静电喷雾,使得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降低产生静电的可能性,也能使皮肤保持水润状态。
提前“放电”。开门开窗前可能出现“触电”现象,为了防止被电到,可以先用手掌握住较宽的金属钥匙头或其他小金属器件,再用钥匙尖去接触一下金属门窗,提前“放掉”身上的电,就可以放心用手去开门开窗了。
平时用指尖触摸东西和人时,产生静电的瞬间会有明显的刺痛感,这是因为接触面积小,所以痛感较明显。对此,可以增加接触面积,如伸出整个手掌去触摸,这样不适会减轻。
人民网-防静电,第一步是保湿
-静电防护
1、静电喷雾为通过高压静电发生装置使喷出的雾滴带电的喷雾方法。其原理研究始于20世纪初,20世纪70年代研制出静电喷雾机后,才得以在市场中应用。
2、在工业生产中,静电喷雾技术用于汽车、家电、仪表等外壳的喷涂。
3、静电喷雾法的特点是其形成雾滴带有电荷,因而可以将农药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并对靶标产生包抄效应。
为了防止静电积累所引起的人身电机、火灾和爆炸、电子器件失效和损坏,以及对生产的不良影响而采取的防范措施。其防范原则主要是抑制静电的产生,加速静电的泄漏,进行静电中和等等。
静电防护的原则,则是:
对产生静电的主要因素(物体的特性、表面状态、带电历史、接触面积和压力、分离速度等)尽量予以排除;使相互接触的物体在带电序列中所处的位置尽量接近;使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和压力要小,温度要低,接触次数要少,分离速度要小,接触状态不要急剧变化等。粉体、液体、气体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摩擦会产生静电。因此,要采取限制流速、减少管道的弯曲。增大直径、避免振动等措施。
静电防护除降低速度、压力、减少摩擦及接触频率,选用适当材料及形状,增大电导率等抑制措施外,还可采取下列措施:①接地。②搭接(或跨接)。③屏蔽。④对几乎不能泄漏静电的绝缘体用抗静电剂以增大电导率,使静电易于泄漏。⑤采用喷雾、洒水等方法提高环境湿度,抑制静电的产生。⑥使用静电消除器,进行静电中和
您好 净尚净美很高兴为您解答。
防静电服消除静电原理
(1)首先防静电服工作装是指为防止服装上的静电积累,用防静电织物为面料而缝制的工作服。防静电织物是在纺织时,大致等间隔地或均匀地混入导电纤维或防静电合成纤维或两者混合交织而成的织物。
(2)导电纤维是指全部或部分使用金属或有机物的导电材料或亚导电材料制成的纤维的总称,其体积电阻率ρv~介于10~10Ω/cm之间。接照导电成分在纤维中的分布情况又可将导电纤维分为导电成分均一型、导电成分覆盖型和导电成分复合型3类。绝大多数防静电织物是采用导电纤维制作的,其中尤以导电成分复合型,即复合纤维使用最多。
(3)在化纤织物中加入导电纤维制成的防静电工作服,其消电是基于电荷的泄漏与中和两种机理。当接地时,织物上的静电除因导电纤维的电晕放电被中和之外,还可经由导电纤维向大地泄放;不接地时则借助于导电纤维微弱的电晕放电而消电。
静电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产生的方式很多,如接触、磨擦、冲流等等其产生的基本过程可归纳为:接触→电荷→转移→偶电层形成→电荷分离。
设备或人体上的静电最高可达数万伏为至数十万伏,要正常操作条件下也常达数百至数千伏,人体由于自身的动作及与其它物体的接触—分离、磨擦或感应等因素,可以带上几千伏甚至上万伏的静电静电是正、负电荷在局部范围内失去平衡的结果它是一种电能,留存在物体表现,具有高电位、低电量、小电流和作用时间短的特点。
静电控制的主要措施有:静电的泄漏和耗散、静电中和、静电屏蔽与接地、增湿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