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母亲疼爱女儿,会答应兰芝的请求。而哥哥正如前文兰芝告诉焦仲卿时所言的“性行暴如雷”,她知道对哥哥的逼迫,反抗是徒劳无益的,所以就先口头答应,而心里已经做好与焦仲卿“黄泉下相见”的打算。
我觉得是没有可能的。
首先,一来,刘兰芝虽然知道焦仲卿家是不可能再要她了,但是心里面还是会有期盼,毕竟焦仲卿对她不错,并且也不希望她离开;
二来,自身的性格决定的吧,“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对丈夫就要从一而终,何况还是恩爱夫妻。
再说那种年代对于被婆家休回来的女人恨严苛吧,就算再怎么好,也会觉得这女人“脏”了吧,所以对于原文中后来N多家要再娶她这个事实我个人觉得很难接受;但是家庭条件不好的人她娘又看不上,更不会让她嫁,所以,应该没可能再嫁了
哈哈,大家常说封建封建,包括了说女子不能再嫁,什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实际上,这些并不是中国古代古来就有的。
古代虽然说一直有提倡说要节烈,要从一而终,但它只是做为一种提倡,并不是说非要遵守。而且不遵守,实际上也并不会有什么舆遣责。最好的例子就是说,唐代的公主好些是改嫁过的,而且有的还不止改嫁一次。刘兰芝也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其它如男女之防也是如此,实际上《诗经》里许多诗篇是女子所作,她们追求爱情勇气与面对自己所爱者的一种真诚表白,并不亚于我们今天。还有就是,古代的元宵节实际上就是一次公开的联谊大会,深闺中的女子那时也可以出家门来,到街上走走,从而成就一些意外的姻缘。
实际上我们所想的封建的那套什么“节烈”的思想是在宋代,由宋明理学提供而来的。在现在看来,显然是不好的,但在当时,它有它的历史背景。即是,当是宋代政府软弱,对外总是一副挨打的样子,内部积贫积弱,宋明理学做为官学,希望拿“节烈”来鼓励知识分子忠于朝廷,对朝廷节烈,不事二主,从而来维护统治。但在具体施行上,就选择了妇女来承担。所以朱熹大力鼓吹什么“男女授受不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女同胞要强烈记恨这个人,这个让中国女子受极大委曲的始作俑者)。到这个时候,男女关系才真正到了十分严格的地步,女子也才开始树立起“节烈”意识,不节烈也才开始被遭到遣责。
假如我是刘兰芝
――读《孔雀东南飞》有感
吴山青,越山青,
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
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引子
没有青山,没有潮水,只有默默伸向远方的道路,一路颠簸的马车承载着我满腔的悲痛。头顶盘旋的孔雀怅然遥望,那令人心悸魄动的歌声依旧唱着: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仲卿啊促卿,难道你我的缘分到了这离别的大道口就灰飞烟灭了吗?纵然是感彻肺腑的安慰,是似海深情的叮嘱,也止不隹我的眼泪啊!你可知道,些时此刻,我的心就像那随风飘落的黄叶,跌入无底深渊,让冰凉浸透,让泪水洗涤。
断不了的疼痛,伤在最不易察觉的位置,身体在流泪的时候,谁听得到?
曾经的不辞辛劳换来的却是今天这般棒打鸳鸯。到底是何罪过,让我背着负不起的债?来不及陪你一阵,来不及问你什么算永恒,甚至还来不及哭出声,我就这样头也不回,就这样去,就这样走……
风儿轻轻地吹呀吹,吹落我的眼泪;
泪儿轻轻地飞呀飞,带去我的伤悲
人儿轻轻地悲呀悲,心儿慢慢碎
梦儿轻轻地追呀追,花落随流水。
谁的旋律,将谁缠绕?谁的宿命,将谁纠结?谁的荒凉,让谁断肠?我感觉到了水的冰凉,在暗淡的月光下,我义无反顾地踏进这片冰凉。一切冰冷,一切青白……
我仿佛看到了阳光灿烂但是黯淡在弥漫,时间的彼岸我仍凝视却被冲散。当思念慢慢分裂,当世界依然绕回你的脸,一切没有改变,我只有预感没有答案。于是,我吟道:胸中有血,心中有伤,不要什么月圆花好,不要什么笛短箫长。要穷,穷得像茶,苦有一缕青香。要傲,做得像兰,高挂一脸秋霜……
刘兰芝与焦仲卿的故事是:东汉末年建安年间,庐江府小吏焦仲卿的妻子刘氏,被仲卿的母亲驱赶回娘家,她发誓不再改嫁。但她娘家的人一直逼着她再嫁,她只好投水自尽。焦仲卿听到妻子的死讯后,也吊死在自己家里庭院的树上。
刘兰芝与焦仲卿的感天动地、生死相许的爱情故事深深的感动了大家。当时的人哀悼他们,便写了《孔雀东南飞》这样一首诗。
扩展资料
刘兰芝、焦仲卿之死,表面上看来,是由于凶悍的焦母和势利的刘兄逼迫的结果。事实上,焦母、刘兄同样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因为焦母、刘兄的本意,并不想害死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妹妹。这从刘、焦死后,“两家求合葬”这样后悔不及的举动可以看出。尽管这是他们对刘兰芝、焦仲卿生死不渝爱情的晚到的认可与祝福。
参考资料:
应该会吧,首先先分析一下造成他俩结局的原因:
1焦仲卿母亲厌恶刘兰芝,婆媳关系不好,可能是因为刘兰芝嫁过来一直未有生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2刘兰芝哥哥势利眼(有可能是为了妹妹好),母亲又不够强势,长兄如父、哥哥压迫着妹妹嫁到府君家
3焦仲卿跟刘兰芝已约定过一段时间会将刘兰芝迎回家门,但是却听到刘兰芝改嫁,所以见面后气愤相对,虽刘兰芝解释但焦仲卿却不相信并说狠话刺激她
所以,放在现代的话,大部分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不孕可以治或者领养,大人的思想开明一些也不会强求非得离婚;离婚的女人回到娘家也不会遭受那么多白眼或者娘家人觉得特别丢人而着急把她另嫁;当然也就不会出现他俩误会、相决绝的事了。
被休是因为为婆婆所不容
殉情的解释看这儿
刘兰芝被婆婆赶回娘家后,只十多天,县令就派人来给自己的儿子说亲;县令的媒人离去几天后,太守就以主薄为媒来为儿子说婚。被谴回娘家的刘兰芝,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求婚?且求婚者的身份较高,从文章的表现手来看,这主要是衬托刘兰芝的貌美才多德高,另外也是由当时的婚俗决定的。汉时,社会上对妇女的贞节问题不太在意,女人丧偶或离婚后,仍可再嫁,男子也不因娶这样的女人而羞耻。如我们大家所熟知的西汉名士司马相如就娶了守寡的卓文君;蔡文姬就嫁过多次;另据史书记载,汉景帝也把有过婚史的王氏立为皇后,而王皇后即汉武帝的生母。到了汉末,婚姻十分重视门弟,县令、太守都为儿子向刘兰芝求婚,除上述原因外,也有门弟观念。由于人们的种种私利原因,寡妇不嫁反而受到种种欺凌。《潜天论。断论著篇》讲,汉末那些欲守贞节,洁身自好的寡妇,如果遇到不仁不义的大伯小叔,不仁不义的兄长和弟弟,这些人有的是了聘礼(物),有的是为了钱财,有的是为了占有寡妇的儿子,就逼寡妇再嫁。而那些寡妇为了抗争,有的在房中自缢而死,有的在嫁车上饮药而亡。刘兰芝被兄长逼嫁,投入清水池,以死抗争,正是当时许多寡妇命运的集中反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