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焦母不喜欢刘兰芝,况且儿媳妇刘兰芝一直没怀孕生子,在焦母眼里,刘兰芝也不是个合适的儿媳妇人选,所以焦母要赶走刘兰芝。焦母的性格和思想就是典型的旧式传统妇女,而刘兰芝虽处在那个时代,但是骨子里却具有新时代女子的先进思想,敢于追求自我和真爱,所以婆媳关系一直不和,焦母就让儿子焦仲卿休了刘兰芝。
都说“百善孝为先,无后为大”,焦母看着过门好几年的儿媳妇刘兰芝肚子一直没动静,害怕焦家后继无人,同时仗着自己的儿子叫焦仲卿孝顺,不敢忤逆自己的决定,所以才让焦仲卿和刘兰芝离婚。愚孝的焦仲卿百般无奈之下,只好暂时答应焦母,让刘兰芝回到娘家。焦仲卿私下和刘兰芝约定,等焦仲卿外出工作回来,再找合适的机会把刘兰芝接回来。可是刘兰芝在家这段时间,刘兰芝的哥哥竟然把刘兰芝许配给太守的儿子,这也间接导致了焦仲卿和刘兰芝二人悲惨的结局。
其次,在焦母眼里,出身于平民百姓人家的刘兰芝是配不上自己的儿子的。虽然焦仲卿官职只是个小吏,但在焦母这,和大多数婆婆的思想一样,自己的儿子是个宝,儿媳妇再好,也就是个草。焦母打心眼里瞧不上刘兰芝。恰巧刘兰芝不在乎这些,我只管做好我自己,做好儿媳妇的本分就可以了。以至于焦母和刘兰芝婆媳关系不好,相处不和谐,焦母就要把刘兰芝赶回娘家。
焦仲卿和刘兰芝感情很好,这也是焦母看不惯的,她认为儿子焦仲卿只顾着刘兰芝,而忽略了她这个老母亲。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婚姻悲剧结局,只能说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首先,我们看看古代女子会因为什么原因而遭夫家驱逐。《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礼记》中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 很明显焦母压制焦仲卿、驱逐刘兰芝用的就是孝顺这一条。
从文中看,刘兰芝美丽善良,又聪明又能干又有教养,几乎无可挑剔,焦母有什么理由不喜欢这个媳妇呢?
其实,焦母自己明明白白地讲了她对刘兰芝的不满,那就是“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我们一直认为这是焦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诬陷之词,其实,这是焦母的心理话,焦母“久怀忿”的正是刘兰芝的“举动自专由”。然而,刘兰芝自己辩解说“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我们从文中也看到刘兰芝是一个很温顺而懂礼节的女子。问题在于他们各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都没有说错,矛盾也正是在这里。
所谓“举动自专由”,其实是追求独立、自由、平等的思想的表现,是生命意识的初步觉醒,是对人格尊严的维护,是对个性精神的坚持。刘兰芝不只是才貌双全,更是一个秀外慧中、外柔内刚、具有叛逆性格的女子。表现在:
一、洞察人情世态的聪慧,深感悲剧结局的难以挽回。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乃更被驱谴,何言复来还。”“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刘兰芝的行止见识明显超过焦仲卿,这固然有刘兰芝自身聪颖敏锐的因素,还有刘“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封建的一套道德观念在农村的统治相对薄弱)”和刘的母亲相对比较开明的因素,更主要的还是刘兰芝作为一个媳妇承受着更多的和更直接的来自封建宗法思想、男权思想和家长制度的迫害和摧残,
二、坚持个性有主见,维护尊严不屈服。
比如,“便可白公姥,及时相谴归。”争取主动,维护尊严。
又如,离开焦家前“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的一段描写和“上堂拜阿母”的一席不卑不亢的言辞,更表现了刘兰芝的沉着镇静,遇事有主见,有礼有节,处处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同时又表示了对焦母——自己的对手——应有的尊敬,甚至同情,这一点实在太了不起了!紧接着是“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的一段语重心长的话,对此,我们通常理解成这段话表现了刘兰芝的善良,但在善良之外,应该还有许多复杂的感情:眼看着小姑长大了,等待着她的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命运呢?自己的母亲还比较开明,而焦母却是这样一个专横的家长,可怜的小姑啊,可怜的女人啊,我们女子在爱情和婚姻生活中为什么就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呢?
刘兰芝在与婆婆的相处中,尽管“奉事循公姥”,但她的聪颖敏锐、她的才华识见、她对爱情和幸福的渴望、她对自由平等的向往、对美和真的追求、对人性尊严的捍卫等思想意识和个性特征一定会在平时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中自觉不自觉的表现出来,这种行止见识是让长期生活在传统宗法社会中的已经完全自觉地接受了诸如“三从四德”“温良恭俭让”“女子无才便是德”之类男权思想的焦母感到陌生和害怕的,特别是当焦母发现自己那个向来温驯听话的儿子也因为刘兰芝而变得似乎不那么听话了,这更使她感到震惊和惶恐。
刘兰芝令焦仲卿着迷,焦母并没有因为儿子与儿媳的关系好而感到高兴,反而“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用现代弗洛伊德的学说来解释就是“母子情结”。用心理学家荣格的观点来说就是“集体无意识学说”。从课文中来看,焦母成为寡妇后,和仲卿相依为命。在仲卿身上倾注了所有的情感。焦刘的夫妻情深引起焦母的无意识嫉妒,而且自古以来,中外婆媳矛盾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
钱钟书曾在《围城》里写道:“在西洋家庭里,丈母娘跟女婿间的争斗是至今保持的古风,我们中国家庭里婆婆和媳妇的敌视,也不输于他们那样久远的历史。”奥斯特罗夫斯基笔下的卡巴诺娃对儿子说:“我早就看出了你爱媳妇儿胜过爱妈。自从你娶亲以后,我就觉得你远不象从前那样爱我。” 另外曹禺在《原野》里,针对又一个焦母和媳妇金子之间的相互敌视,曾借焦大星之口叹道;“怪,为什么女人跟女人总玩不到一块去呢?”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为人们进一步人类自身的心理奥秘提供了科学的武器,作家们也开始从人性的角度对人物的心理进行剖析。
著名的评论家袁昌英在解释焦母的心理和这悲剧发生的原因时曾说:“母亲辛辛苦苦亲亲热热地一手把儿子抚养成人,一旦被一个毫不相干的女子占去,心里总有点忿忿不平。年纪大了或者性情恬淡的人,把这种痛苦默然吞下去了。假使遇着年纪轻轻,性情剧烈而不幸有是寡妇的,那么仲卿与兰芝的悲剧就不免发生了。”显然,作者运用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来重新解释这一古老的悲剧。由此看来,焦母的心理是一种无意识的状态,具有普遍性。
焦母恐惧了,焦母愤怒了,这个家长要尽其所能把儿子仲卿重新拉回到自己的身边,并以此来维护自己的权威。而有着强大的制度和意识形态背景的封建家长一旦被触怒,等待着这一对渴望爱情和幸福的青年男女的命运将是可怕的,正像我们已经看到的一样。在美与丑的斗争中,尽管美被毁灭了,但是,她在毁灭之前和毁灭之时发出的耀眼光芒将长留人们心底。这便是我对焦仲卿、刘兰芝爱情悲剧的重新解读,也是对“刘兰芝缘何被潜”这一问题的看法。
《孔雀东南飞》焦母赶走刘兰芝一个是因为刘兰芝和儿子成亲多年,但刘兰芝一直都没有怀孕,焦母非常的生气,另外一个原因是刘兰芝的做派并不得焦母的喜欢,再有就是焦母嫉妒刘兰芝,原本儿子只属于自己,现在他对刘兰芝太好,她内心产生了不平衡,最后就是焦母有自己相中的儿媳妇。
《孔雀东南飞》刘兰芝和焦仲卿两情相悦,但焦母一直在中作梗,其中很大原因就是刘兰芝行为过于追求自由、个性。焦母是非常死板的人,深受封建礼教的约束,刘兰芝的行为挑战了焦母作为婆婆的威严。
当初焦仲卿曾经为了刘兰芝给其下跪,这在婆婆眼中是很不敬的行为,刘兰芝一个小女子,居然让儿子这么做,焦母内心很委屈。最重要的是焦母为儿子选好了良配,刘兰芝更不入她的眼睛了。
举动自专由说刘兰芝不讲礼节,不听她的,一举一动全凭自己的意思。
《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焦母用的是第一条。
可怜体无比,汝是大家子,无非是又打又拉,既用美女,又用礼法,孝道逼迫焦仲卿。
《礼记》中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焦母压制焦仲卿用的就是孝顺这一条。
古代妇女地位低下,结了婚之后需要侍奉公婆和小叔小姑,时时忍气吞声,只有生了儿子之后地位才会有所提高,而等到有朝一日公婆死去,小叔小姑各有婚娶,儿子长大成人后,自己的地位就会在家庭中占有较高的位置,这就是“媳妇熬成婆”的过程。基于自己由媳妇熬成婆所经受的多年的煎熬,所以对和自己当年境遇相同的儿媳要求苛刻言语恶毒是很自然的事。总之一句话,万恶的旧社会封建体制啊~
重读名作《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最优秀的长篇民间叙事诗,是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对《孔》诗的人物形象和主题的分析已经很充分,也没有什么异议,但是对“焦母为什么要赶走刘兰芝”这个问题似有不同意见,各种教学参考书中大多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然而,这个问题在阅读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而且关系到对这首诗歌的人物、矛盾冲突和主题的全面深入的理解,笔者试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从文中看,刘兰芝美丽善良,忠贞不渝,有情有义,又聪明又能干又有教养,几乎无可挑剔,焦母有什么理由不喜欢这个媳妇呢?
有人说,在焦母看来,“生小出野里”的刘兰芝配不上自己“仕宦于台阁”的儿子;有人说,刘兰芝不会生孩子,这在封建家长眼里当然罪不容赦;还有人说,焦母刁钻古怪,不可理喻,她的行为本身是没有多少道理可言的。这些说法也许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好像均没有触及到问题的实质。至于说到封建家长与青年男女之间的斗争,家长要行使自己的权威,青年人则向往爱情自由、婚姻幸福,双方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这个说法当然没问题,但总觉得太抽象太笼统。我们知道任何人总是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某种具体的社会关系之中,就刘兰芝而言,则是生活在她与焦母、焦仲卿和小姑等特定的具体的每天都要面对的人际环境中,我们应该从分析这样一个具体的人际互动出发,弄清矛盾的发生发展和激化的过程,从而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进而理解矛盾的性质和作品的主题。
那么,焦母与刘兰芝的矛盾究竟发生在哪里呢?其实,焦母自己明明白白地讲了她对刘兰芝的不满,那就是“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我们一直认为这是焦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诬陷之词,其实,这是焦母的心理话,焦母“久怀忿”的正是刘兰芝的“举动自专由”。然而,刘兰芝自己辩解说“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我们从文中也看到刘兰芝是一个很温顺而懂礼节的女子。问题在于他们各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都没有说错,矛盾也正是在这里。
所谓“举动自专由”,其实是追求独立、自由、平等的思想的表现,是生命意识的初步觉醒,是对人格尊严的维护,是对个性精神的坚持。刘兰芝不只是才貌双全,更是一个秀外慧中、外柔内刚、具有叛逆性格的女子。表现在:
一、洞察人情世态的聪慧,深感悲剧结局的难以挽回。“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乃更被驱谴,何言复来还。”“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刘兰芝的行止见识明显超过焦仲卿,这固然有刘兰芝自身聪颖敏锐的因素,还有刘“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封建的一套道德观念在农村的统治相对薄弱)”和刘的母亲相对比较开明的因素,更主要的还是刘兰芝作为一个媳妇承受着更多的和更直接的来自封建宗法思想、男权思想和家长制度的迫害和摧残,
二、坚持个性有主见,维护尊严不屈服,这是对家长专制权威的最大挑战。
比如,“便可白公姥,及时相谴归。”争取主动,维护尊严。
又如,离开焦家前“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的一段描写和“上堂拜阿母”的一席不卑不亢的言辞,更表现了刘兰芝的沉着镇静,遇事有主见,有礼有节,处处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同时又表示了对焦母自己的对手应有的尊敬,甚至同情,这一点实在太了不起了!紧接着是“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的一段语重心长的话,对此,我们通常理解成这段话表现了刘兰芝的善良,但在善良之外,应该还有许多复杂的感情:眼看着小姑长大了,等待着她的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命运呢?自己的母亲还比较开明,而焦母却是这样一个专横的家长,可怜的小姑啊,可怜的女人啊,我们女子在爱情和婚姻生活中为什么就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呢?
再如,阿兄逼婚时,她知道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刻终于到了,这时,她反倒显得十分冷静,她知道任何直接的反抗只会招来更大的被动和屈辱,不如痛快地答应,让他们暂时得意一下吧,然而,她将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给予他们以最后也是最严厉的一击。“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一个美好的生命毁灭了,犹如一颗耀眼的流星划破了阴暗窒闷的历史长空,照见出封建家长的丑恶灵魂,也照见出封建宗法思想扼杀人性的罪恶本质。
三、刘兰芝是一个外表柔顺、内心刚烈的女子,在与婆婆的相处中,尽管“奉事循公姥”,但她的聪颖敏锐、她的才华识见、她对爱情和幸福的渴望、她对自由平等的向往、对美和真的追求、对人性尊严的捍卫等思想意识和个性特征一定会在平时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中自觉不自觉的表现出来,这种行止见识是让长期生活在传统宗法社会中的已经完全自觉地接受了诸如“三从四德”“温良恭俭让”“女子无才便是德”之类男权思想的焦母感到陌生和害怕的,特别是当焦母发现自己那个向来温驯听话的儿子也因为刘兰芝而变得似乎不那么听话了,这更使她感到震惊和惶恐。焦母再也不能忍受了,“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这个家长要维护自己的权威了,而有着强大的制度和意识形态背景的封建家长一旦被触怒,等待着这一对渴望爱情和幸福的青年男女的命运将是可怕的,正像我们已经看到的一样。在美与丑的斗争中,尽管美被毁灭了,但是,她在毁灭之前和毁灭之时发出的耀眼光芒将长留人们心底;丑恶胜利了,但只不过证明了自己更加丑恶!这就是悲剧的价值所在。
当然,我们还不能认为刘兰芝就是一个自觉地追求个性自由和思想解放的先驱,她对爱情和幸福的渴望是自然的本真的又是强烈的(任何真正的爱情都具有某种叛逆性),对捍卫人格尊严的意志更多的是源自她的感性和倔强的性格,她当然也不可能认识到造成自己和焦仲卿的人生悲剧的真正根源。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到刘兰芝这一光辉的女性形象的价值和意义,又要注意不能离开课文的实际和特定的历史条件,拔高这个人物。
另外,焦母也是一个女人,她也曾经是一个被压迫者,但她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以后,摇身一变,成了压迫者,便用自己做媳妇时的一套标准要求刘兰芝,她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女人嘛,就应该这样过,难道还能怎么样?当她发现刘兰芝身上有一种异样的东西,她惊恐了,她要动用家长的权威予以铲除,然而,她错了,刚烈的刘兰芝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最后她失去了这样一个好媳妇,也把自己的儿子陪进去了,真不知她凄凉的后半生将如何度过,也不知道她能否从中悟到什么。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封建统治者的凶残和高明凶残和高明的结合意味着什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