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婆媳关系都是一件很让人烦恼的事情,虽然说刘兰芝很优秀,但是婆婆和儿媳天生的“磁场不和”让焦母对刘兰芝怎么看都不顺眼。刘兰芝从十三岁开始就学会了干各种事情,放在现代看都能算上女强人了,但是焦母就是觉得她哪儿哪儿都不好,在婆家的时候,刘兰芝把大大小小的事都是处理得井井有条,但是焦母还是强迫焦仲卿休了她。
焦母讨厌刘兰芝,是因为她丈夫去世的早,两个人只有焦仲卿这么一个孩子,所以焦母就把对焦父的爱全部转移到了儿子身上,对于刘兰芝分走了儿子对她的爱的女人,焦母自然也不会给她什么好脸色。像这样的事发生的很多,一个女人在失去丈夫之后,就会觉得儿子是自己唯一的依靠,两个人相依为命,儿子突然把爱都给了另一个女人,就会觉得是儿子对这个人的爱本该是自己的。
所以焦母不喜欢刘兰芝,认为是刘兰芝的出现,让儿子不像以前一样关心她,同时在焦母心里,她认为秦罗敷比刘兰芝更配得上自己的儿子。从她在赶走刘兰芝时说的:
“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由此可见,在焦母心里,秦罗敷才是她满意的儿媳妇儿人选,刘兰芝不是。
最让焦母对刘兰芝不满的原因是,刘兰芝嫁到家里这么久却一直没有怀孕,在古代“无后”可是大罪,算“七出”里的一条,在焦母看来这是要断了她们家的香火,不能忍。在古代,孩子是他们最看重的,如果一个女子嫁到夫家一两年还没有孩子,就会遭人非议。尽管不当着面说,也会在背后传的满城风雨,虽然没有孩子不是刘兰芝的原因,但是在焦母心中,自己的儿子哪里都好,是刘兰芝没有做好一个妻子该有的责任,还带坏了她本来听话的儿子。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叙事诗,主要描述刘兰芝和焦仲卿之间的悲剧爱情故事。通过对《孔雀东南飞》的阅读能够感受到主人公在封建社会中身不由己的爱情和不幸遭遇,也能够看到主人公敢于同封建礼教进行对抗的精神,突出表现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在我国封建社会,数不尽的女性挣扎在婚姻的苦难与不幸之中,甚至失去了尊严和生命。这部作品通过对焦仲卿与刘兰芝之间爱情悲剧的描写,抒发对爱情的向往。这场爱情悲剧,也折射出封建社会对女性婚姻的不公。
一、悲剧发生原因
(一)封建礼教对刘兰芝的荼毒
在诗歌中,刘兰芝是一个心灵手巧、美丽可爱、勤劳善良的女子。但就是这样一个美好的女子,嫁到焦家之后,三天两头受到婆婆的指责。丈夫在外忙公务,刘兰芝整日独守空房却屡屡受到婆婆指责,这对于一个女子而言很是痛苦。但是,在封建礼教的约束下,刘兰芝是不敢反抗的。封建礼教只教导女子怎样孝敬公婆,不得有半点的怠慢和忤逆。正因为一再忍耐,使得婆婆对刘兰芝的态度变本加厉,最后逼着焦仲卿休弃刘兰芝。
刘兰芝被休回家后,又是封建礼教的束缚,让她放弃“窈窕世无双”的县令五郎,誓死不嫁“娇逸未有婚”的太守公子,而是选择从一而终。封建礼教只教会了刘兰芝一女不嫁二夫,让她始终坚守从一而终,却没有告诉她,面对不幸的婚姻和哥哥的逼迫时,到底应该何去何从。
(二)封建礼教对焦母的荼毒
在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中,焦母属于一个导火索的角色,而《孔雀东南飞》之中的焦母,是封建礼教束缚之下女子由媳妇熬成婆婆后的典型形象。在封建社会中,年轻女性应该遵守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她们对于自己的命运没有选择的权利。嫁到夫家之后,即使受到百般折磨与压迫,她们也只能忍受。焦母对刘兰芝百般嫌弃,即使刘兰芝做得再好,焦母仍会找出各种理由责骂她,甚至逼迫自己的儿子休妻,这正是被封建礼教压榨太久,让一些女性产生了极端的、甚至变态性的报复心理,也是导致《孔雀东南飞》爱情悲剧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封建礼教对焦仲卿的荼毒
从《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在庭院树下徘徊,最终还是选择了“自挂东南枝”来奔赴与妻子刘兰芝最后的一场约定,可见在传统封建礼教之下,焦仲卿也是懦弱的,无奈的。焦仲卿出身官宦人家,又是太守府中的官吏,性格唯唯诺诺。面对母亲蛮横无理甚至驱逐妻子时,焦仲卿不敢反抗。在得知刘兰芝死去后,焦仲卿一改往日的懦弱,走向了殉情的道路。可见封建礼教不仅束缚了女子,也束缚了男性,使得焦仲卿既不敢忤逆自己的母亲,也不忍辜负自己的妻子。
(四)当时动荡的年代
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各方战乱不断。在刘兰芝被休回娘家后,哥哥之所以会逼着她嫁给太守府公子,多半是为了家族的利益,想借助太守的势力来保全自己的家族。在封建时代,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小到家族,大到国家,多是以牺牲女子的婚姻来保全家族甚至整个国家。
二、作品主题分析
《孔雀东南飞》是一出爱情悲剧,悲剧的原因是礼教和爱情自由之间的冲突。作者借刘兰芝和焦仲卿之间的爱情悲剧向封建礼教提出批判和质疑。封建社会对于爱情有着过多的限制,要求女性要三从四德,还给女性设置了许多条条框框限制爱情自由。《孔雀东南飞》借刘兰芝的形象描述和对焦母以及刘家兄长性格上的反差,来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并对自由爱情表示肯定,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启发。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看似偶然,其实是必然。《孔雀东南飞》是汉末时期的作品,这一时期的政治已经出现腐败,越来越多的人对封建思想进行抨击,反传统思想开始盛行。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和思想较为动荡,人们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开始出现改变。他们更加关注爱情本身,逐渐产生了新的人生观,主张追求自由、真挚的爱情。
苏红艳 中共龙岩市永定区委党校
当刘兰芝第五次回首的时候,泪还是忍不住落了下来,黑漆漆的门紧闭着,一如仲卿般冷漠,左邻右舍还在对她指指点点,议论着这个因不守妇道而被休的女子。可是,谁能知道她的苦衷?
当她还未出嫁的时候,不知有多少的好小伙儿到她家提亲:模样儿俊的,有钱的,有势的,为何选了焦仲卿?他又黑又瘦,又没钱又没势,他凭什么娶到美丽贤淑的兰芝?兰芝一遍遍地问自己。泪水渐渐模糊了兰芝的视线,朦胧中焦仲卿那老实敦厚的脸又出现在她的眼前。是因为看中他山般的朴实沉稳吧!
“妾为水,君为山;水灵动,山沉稳;水绕山流永不移;妾身与君永不离。”“上邪!我欲与芝相知,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芝绝!”海誓山盟犹在耳畔,但已物是人非,欲语泪先流!
为了仲卿的工作,兰芝跑东家,找西家,甚至出席一些非正式的聚会,在觥筹交错中强颜欢笑,为仲卿在领导面前说尽好话。老实巴交的焦仲卿啊!你怎么让你妻子做这些事情呢?你可知道席间哪个人不觊觎你妻子的美貌?你可知道你妻子独自一人承担了多少的风言风语吗?
当刘兰芝看到丈夫遗落在地上的香囊时,泪刷地下来了,那是秦罗敷的香囊,那是秦罗敷的香囊!焦仲卿没有说什么,走到书案前写下了休书。兰芝仿佛听到胸腔中有什么碎了,一片片裂开的钝响……
到家了,兰芝默默地进房,悄无声息。第二天,县官的儿子便来提亲,兰芝含着泪默然答应。良辰吉日选在后天。“后天?”媒人自顾自地说,“那可是个好日子,秦罗敷姑娘也要出嫁哩!嫁的是焦仲卿。”
焦仲卿!!!
天高气爽,惠风和畅。焦仲卿坐在高头大马上气宇轩昂。这时,他看到了兰芝,熟睡着的兰芝。
“妾为水,君为山;水灵动,湛不变;山沉稳,色不坚。”焦仲卿看到刘兰芝最后留给他的话时,茫然若失……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性格暴戾强横----最先是从刘兰芝口中说出,“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然后是听说兰芝数次拒婚,“怅然心中烦”非常不耐烦,而且与兰芝对话之后兰芝根本都没有反抗,相比兰芝对刘母的诚恳,说明兰芝非常了解兄长性格,他暴躁无理,与之根本就没道理可讲;最后也体现在两人对话中,开口就一句“作计何不量!”闷头一声责备,就像现在说的你怎么那么不懂事!然后根本不考虑妹妹的幸福,一切从利益出发:之前你只是嫁了一个小小公务员,现在还能嫁一个条件这么好的贵公子,与焦仲卿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没法比,嫁他(贵公子)保你一生荣华富贵,这样的如意郎君你还不嫁,你准备干什么?也有人认为这是他趋炎附势市侩形象的表现,但我认为其中也不乏包含长兄对兰芝无辜被遣的愤怒以及对妹妹未来的担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