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
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
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
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种。
苏麻离青
苏麻离青,即苏泥麻青、苏勃泥青、苏泥勃青等。
其名称的来源,一说是来自波斯语“苏来曼”的译音。
这种钴料的产地在波斯卡山夸姆萨村,村民们认为是一名叫苏来曼的人发现了这种钴料,故以其名字来命名此料。
另一种说法是,苏泥麻青应为苏麻离青,是英文 alt的译音,意为深蓝色或绘画用的深蓝色粉末颜料。
此料属低锰高铁类钴料,故青花呈色浓重青翠,有“铁锈斑痕”,俗称“锡光”。
元青花的一部分和明永乐、宣德官窑所用青料均是这种,产地均在古波斯或今叙利亚一带。
平等青
平等青,又称陂唐青,产于江西乐平。
明“空白期”晚期和成化、弘治、正德早期时使用。
此料呈色淡雅、青亮、稳定,尤其使成化青花器名噪一时。
石子青
石子青,又称石青,产于江西高安、宜丰、上高一带。
此料单独使用时,青花发色灰暗甚至发黑,明清二代民窑普遍采用此料,官窑则用于与回青调和使用。
回青
回青,有产于西域、新疆、云南等多种说法。
此料发色菁幽泛紫,若单独使用则浑散不收,故多与石子青混合使用。
明代嘉靖至万历前期多用此料。
其中分上青:混入石子青10%,用于混水(填色),发色青亮;中青:混入石子青40%,用于设色(勾勒轮廓),笔路分明清晰。
浙料
浙料,又称浙青,产于浙江绍兴、金华一带。
国产料中以浙料最为上乘,其发色青翠,明代万历中期至清代,景德镇官窑青花器均采用此料。
珠明料
珠明料,产于云南宣威、会泽、宜良等县,其中以宣威料最好。
此料发色明丽纯正。
康熙青花多采用此料。
上述国产钴料多属高锰类。
化学青料
化学青料,即用化学制品氧化钴配制的青料。
发色紫蓝、纯粹、浓艳,但轻浮而缺乏附着力,价格也低廉。
使用此料制作的青花器,缺乏天然青料的美感。
唐青花
唐代的青花瓷器是处于青花瓷的滥殇期。
现在能见到的标本有20世纪70—80年代扬州出土的青花瓷残片二十余片;香港冯平山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花条纹复;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花卉纹碗;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鱼藻纹罐;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点彩梅朵纹器盖。
通过对扬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进行研究,并对唐代巩县窑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进行分析,初步断定唐青花的产地是河南巩县窑。
近年来在巩县窑窑址出土了少量青花瓷标本,由此进一步确认了唐青花的产地就在河南巩县窑。
从扬州出土的青花瓷片来看,其青料发色浓艳,带结晶斑,为低锰低铁含铜钴料,应是从中西亚地区进口的钴料。
胎质多粗松,呈米灰色,烧结度较差。
底釉白中泛黄,釉质较粗。
胎釉之间施化妆土。
器型以小件为主,有
复、碗、罐、盖等。
纹饰除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鱼藻纹罐以外,其余的均为花草纹。
其中花草纹又分两大类,一类是典型的中国传统花草,以石竹花、梅花等小花朵为多见;另一类是在菱形等几何图形中夹以散叶纹,为典型的 图案纹饰。
从这一点看来,并结合唐青花出土较多的地点(扬州为唐代重要港口),可证明唐青花瓷器主要供外销。
宋青花
唐青花经过初创期以后,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而是走向了衰败。
到目前为止,我们能见到的宋青花只有从两处塔基遗址出土的十余片瓷片。
一是1957年发掘于浙江省龙泉县的金沙塔塔基,共出土13片青花碗残片。
该塔的塔砖上有绝对纪年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另一处是1970年在浙江省绍兴市环翠塔的塔基,出土了一片青花碗腹部的残片。
该塔塔基出土的塔碑证明此塔建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
这十余片宋青花瓷片,都是碗的残片。
胎质有的较粗,有的较细。
纹饰有菊花纹、圆圈纹、弦纹、线纹等。
青花发色前一处的较浓、发黑;后一处的较淡。
发色较黑者,应是外罩透明釉太薄的缘故。
浙江省本身就有着丰富的钴土矿,这些青花瓷应该就是使用了本地的钴料。
它们与唐青花并无直接的延续关系。
元青花
故宫博物院藏元青花瓷(8张)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
元青花瓷的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
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实饱满。
胎色略带灰、黄,胎质疏松。
底釉分青白和卵白两种,乳浊感强。
其使用的青料包括国产料和进口料两种:国产料为高锰低铁型青料,呈色青蓝偏灰黑;进口料为低锰高铁型青料,呈色青翠浓艳,有铁锈斑痕。
在部分器物上,也有国产料和进口料并用的情况。
器型主要有日用器、供器、镇墓器等类,尤以竹节高足杯、带座器、镇墓器最具时代特色。
除玉壶春底足荡釉外,其它器物底多砂底无釉,见火石红。
元青花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
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
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
人物有高士图(四爱图)、历史人物等;动物有龙凤、麒麟、鸳鸯、游鱼等;植物常见的有牡丹、莲花、兰花、松竹梅、灵芝、花叶、瓜果等;诗文极少见。
所画牡丹的花瓣多留白边;龙纹为小头、细颈、长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鳞纹多为网格状,矫健而凶猛。
辅助纹饰多为卷草、莲瓣、古钱、海水、回纹、朵云、蕉叶等。
莲瓣纹形状似“大括号”,莲瓣中常绘道家杂宝;如意云纹中常绘海八怪或折枝莲花、缠枝花卉,绘三阶云;蕉叶中梗为实心(填满青料);海水纹为粗线与细线描绘相结合。
明清青花
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
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以制作精美著称;清康熙时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发展到了巅峰;清乾隆以后因粉彩瓷的发展而逐渐走向衰退,虽在清末(光绪)时一度中兴,最终无法延续康熙朝的盛势。
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则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
从明晚期开始,青花绘画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国画绘画技法的元素。
1、明初(洪武朝1368--1402)的青花器有大小盘、碗、梅瓶、玉壶春瓶等。
所用青料以国产料为主,也不排除有少量进口料。
青花发色有的淡蓝,有的泛灰。
前者有一部分有晕散现象。
纹饰布局仍有元代多层装饰的遗风,题材也变化不大,但许多细节已有变化:如蕉叶的中梗留白;花瓣留白边较之元代更明显清晰;牡丹叶子“缺刻”部位较深,不如元代的肥硕;菊花绘成“扁菊”,花芯以方格纹表现;龙纹仍是细长身,但除了三、四爪外,已出现五爪,爪形似风轮,气势不如元龙凶猛矫健。
辅助纹饰的如意云头由元代的三阶云改为二阶云;莲瓣纹内多绘佛家八宝(元代多绘道家杂宝)。
碗、小盘多绘云气纹,仅绘于器物外壁的上半部。
器物底足多平切、砂底无釉见窑红。
未出现年款,带款的器物也极少。
详细见 ://baikebaidu/view/33124
景德镇在宋朝时成为“瓷都”。
宋真宗景德年间,因昌南镇造瓷器品质极好,御赐”景德镇“。从此景德镇开始一步步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制瓷中心。2015年,景德镇以著称于世的瓷都文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称号,并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景德镇市,春秋时属楚东境。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因镇产青白瓷质地优良,遂以皇帝年号为名置景德镇,沿用至今。
元代,浮梁县一度升为州,镇属州。
明代州改称为县,此后景德镇在行政上一直属县辖区。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称第二次中日战争),国民党和***重新合作,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在景德镇设有中国***的新四军办事处,北部山区的瑶里设有留守处。
1953年6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景德镇市为江西省辖市。
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将乐平县划属市辖,并将鄱阳县属的鱼山、荷塘两个行政区域划归景德镇市辖。
1985年,市辖乐平县和珠山、昌江、鹅湖、蛟潭四个区。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浮梁县建制,撤销鹅湖、蛟潭两区。1992年9月,乐平县撤县建市(县级市)。
2009年,景德镇市辖乐平市、浮梁县和珠山、昌江两区。
参考资料来源;-景德镇
世界花都——巴黎
巴黎,法兰西共和国的首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素有“世界花都”之称。
巴黎位于法国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它横跨塞纳河两岸,市区面积105平方公里,包括巴黎市及其周围7个省的大巴黎区,总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巴黎市人口230多万,大巴黎地区人口约1007多万,是法国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都市之一。今天的巴黎不仅是法国,也是西欧的一个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巴黎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作为法国的首都亦有800年之久,是一座古老的都城。最初它只是塞纳河中的一座小岛,岛上只有高卢族巴黎西部落的村落,在此以捕鱼为生,巴黎由此得名。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小村落不断向塞纳河两岸发展。12世纪,卡佩王朝在此建都,从此巴黎逐渐发展成为一座大城市。历史上,巴黎为法国历代王朝的都城,是历届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首都,也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源地。1789年7月14日,巴黎百姓攻破巴士底监狱的大门,从而开始了法国资产阶级民主大革命,后来,这一天便成了法国的国庆日。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阶级举行了震撼世界的武装起义,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市区东部拉雪兹神父墓地的巴黎公社墙,就是公社社员们最后进行防卫战而壮烈牺牲的地方。每年5月7日,法国的劳动人民纷纷到这里悼念巴黎公社的烈士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巴黎被德国法西斯占领。1945年8月25日解放。今天,法国政府的许多行政机关、党派团体,以及省级行政机构依然设在这里,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妇女理事会、国际刑警组织、国际能源机构、巴黎统筹委员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交流发展计划、国际法制计量组织等都设在巴黎。
巴黎的工业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4;巴黎的工人数量约占全国的1/5。汽车工业居全国首位,全国最大的雷诺汽车公司,就位于巴黎西南郊塞纳河河曲地区。雪铁龙和西姆卡汽车制造公司也设在巴黎,这三大公司的职工人数占全国汽车工业职工人数的3/5,产量占全国汽车产量的2/3。电气和电子工业的产量占全国的60%。化学工业的产量占全国的30%。在轻工业中巴黎有传统的服装、化妆品、装饰品和时髦家具等,这些产品都享有世界声誉。巴黎香水驰誉全球,有“梦幻工业”之称,被法国人视为国宝。在世界市场成千上万种香水中,最受欢迎的非巴黎香水莫属。
巴黎的金融、证券、保险业十分繁荣。法国最大的国营商业银行——巴黎国民银行即设在巴黎。这里还有法国的金融中心,世界重要金融市场之一的巴黎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每天有价值达天文数字的资金、证券在这里流动。
巴黎的商业兴隆,商业总额约占全国商业额数的1/3。各种大型市场、百货商店、时装店、饭店、餐馆、咖啡馆及其它服务机构遍布全城。欧洲最大的商场——四季商场就坐落在巴黎的拉德芳斯区。著名的巴黎国际博览会创立于1904年,在爱丽舍田园大街上修建了漂亮的展览馆。1937年增建现代化的特罗卡德罗展览馆,形成一个可供常年开放的“博览会城”。目前每年举行时装、机床、食品、化妆品等专业博览会几十次。另在布尔歇国际机场举行国际航空展览会,展出各型飞机200多架,成为世界最大飞机市场之一。由于博览会终年不断,每年额外吸引外国商人和游客50多万人,增加收入3亿多美元。
巴黎是法国的交通枢纽,每天客流量达1300万人次。全国的陆路交通都向巴黎集中,形成一个辐射式的交通网。巴黎市内现有7个火车站,既可以通往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和瑞士,也可以直达德国和西班牙。巴黎还是个国际航空中心,有5个机场,可飞往世界主要城市。巴黎还是欧洲最大的内河港,承担农产品及建材、燃料等工业品的运输。从东到西横贯全市的深层高速地铁与地面密如蛛网的公路、铁路联成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交通体系。
长期以来,法国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法兰西文化,巴黎成为法国文化、教育的中心。创建于17世纪中叶的法兰西学士院以及其它四大科学院都设在巴黎,巴黎还有许多学术机构、博物馆、剧院等。巴黎集中了全国43%的技术人员和60~70%研究人员。有建于1253年的巴黎大学等许多高等院校,文化影响波及全国各地。在巴黎,各种形式文化艺术活动常盛不衰,在市内许多广场都能见到青年学生和市民自发组织的小型音乐会。
巴黎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留下了许多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马克思、列宁曾经旅居巴黎。中国的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在20年代到巴黎勤工俭学,探求革命真理。巴黎南部意大利广场附近的戈德弗鲁瓦街,有一座三层楼房,20年代,周恩来曾经在这里居住过。1979年10月,法国政府为了纪念周恩来,在他的旧居挂上了大理石纪念脾,纪念牌上端镶嵌着周恩来的半身铜像,铜像下面,镌刻着6行金字,凡到巴黎的中国人,都渴望亲眼看看周恩来的故居。
巴黎有街道6500条,总长1300多公里,其中最迷人的大街要算爱丽舍田园大街。该街贯穿市中心,与星形广场相连,12条林荫大道从广场辐射出去,汇连巴黎的千街万巷。广场中央矗立着高488米、长455米、宽22米的凯旋门,墙面雕满历史名家图画,其中以“马赛曲”组雕的场面最大。拱门内镌刻着跟随拿破仑征战的386名将军的名字,拱门下是无名烈士墓,长明灯终年不灭。
拉德芳斯区荟萃着各种造型、各种色彩的建筑,行家认为,这里堪称城市建筑史上的一座丰碑,是现代化上乘建筑的“露天博物馆”。8座30层、20座40层的摩天大楼均为玻璃结构,无论在阳光下,还是在夜幕的灯光中,总是闪闪发光,灿烂夺目。名为“方舟”的办公大楼是汉字的“回”字形,两侧及上部均为房间,中间透空,被称作新“凯旋门”。
拉德芳斯卫星城在法国乃至世界经济活动中都占有一定地位,卫星城的200万平方米的办公楼租给了各行各业的600多家公司,10多万职工在这里上班。法国20家大企业中的10家,世界前100家大企业中的11家在这里设有办事机构。
塞纳河右岸东部为工人、职员住宅区。西部是巴黎最繁华的商业和高级住宅区,环境优美,街道宽阔,许多大银行、大公司、交易所、超级市场均设在这里。
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为著名的文化区,这里有建于中世纪的巴黎大学、国立图书馆等文化科学机构,也有近年来新建的高等院校。城北的蒙马特区则为普通市民、劳动者的居住区,这里街道较狭窄,住房多半是旧式建筑。
巴黎的标志——埃菲尔铁塔,像一个钢铁巨人高高地耸立在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畔,这座铁塔是为庆祝法国大革命100周年而建造的,以其设计师居斯塔夫·埃菲尔命名。埃菲尔铁塔同巴黎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它是巴黎的象征,是法国人民的骄傲。铁塔周围的市中心区为行政区,法国国家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外国使馆均设于此,名胜古迹也十分密集。
位于凯旋门前宽敞的爱丽舍田园大街上的爱丽舍宫,历来是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府所在地,它正好是在这条大街圆形交叉路口的东北方,与“大宫”(巴黎的艺术展览馆)隔街相望。爱丽舍宫始建于18世纪初,1718年落成。原是举行舞会的活动场所,后举办过几次大型博览会,也曾用作外国首脑访法时的宫邸。自1873年起作为法国总统府,至今经历了20位总统。
卢浮宫是一座艺术宝库,集中了世界文化艺术之精华。它位于塞纳河右岸,始建于1190年,原是菲利浦亲王的城堡,18世纪被查尔斯五世改为王宫。1793年法国大革命中,正式改为国立艺术博物馆。到目前为止,卢浮宫共珍藏绘画、雕塑等各种艺术品20多万件,它以收藏丰富的古典绘画和雕刻而闻名于世。卢浮宫原是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群,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珍贵的建筑之一。
提起巴黎圣母院,许多人都不禁会联想起雨果的同名小说。19世纪初,雨果小说的发表,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并立即决定对当时已经颓败的圣母院加以重修。
化妆土是为了改善瓷器表面的一种物质,就好像人要化妆才能变美,瓷器也一样,要加工一下才会显得色彩鲜艳,让人喜爱。化妆土是专门选取吕元素含量高跟铁元素含量低的一种泥浆。只要瓷器的工人将化妆土放在质地粗糙跟胎色颜色比较深的瓷器胎釉之间,可以在成品时美化瓷器甚至在制作中改善瓷器的颜色,这样做出来的瓷器表面光滑,颜色好看。
化妆土的发展历程
根据历史记载,化妆土最早出现在西晋时期,而浙江首次使用化妆土是我国在制瓷产业的一大创新。那个时期用的是经过专业精进的淘洗再到制胚原材料的化妆土。这个时期的化妆土还处于开创阶段,基本出来的瓷器就是白色。到了南朝期间,化妆土的使用范围逐渐向南方过渡。从这个时期出土的瓷器可以看出化妆土已经能达到改善釉色的作用。
北方制瓷业的兴起
我国古代从东汉时期开始制造的瓷器属于成熟产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以生病青瓷跟黑瓷为主。生产中心是南方,后来逐渐向北方转移。而北方最早出现成熟的瓷器是在北魏后期,产品也是青瓷。考古学家在研究北魏洛阳遗址的时候,出土了大量的青釉跟黑釉碗,到现在都没有确认是哪个窑址生产的。但是通过洛阳附近的已被发现的瓷器可以推断出,北方瓷器的发展最早是在北魏迁到洛阳之后。
化妆土的作用
古代的化妆土主要有三个作用,第一是改善瓷器表面的光洁度,第二是改善瓷器的成色,第三是针对那些釉比较浑浊的瓷器,可以改善比较粗糙,不够光滑的现象。化妆土的出现是我国瓷器越来越成熟开端,也给我们带来精美的艺术。
在传统思想中,古代女子受到礼法的束缚,日子过得小心翼翼,与现代女性比起来,可以说是索然无味。但宋代是特例。
宋代经济繁荣,又涌现出了各种社会思潮,多元文化下的女性,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到了北宋中后期,大多数女子有着独立收入的经济来源,穿着、妆容上有着独到见解,对生活也有了新的理解和追求。
繁荣的宋代
在社会中欢腾地闹腾宋代女性的职业虽仍然受到“男外女内”模式的限制,但伴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宋代女性有了更多工作的机会,女子的职业规模是总体有所扩大的。
1、宋代女性跻身词坛。宋代女性涉猎文学艺术创造,不乏有些人还成为了文坛巨匠。宋代舞文弄墨不再是男子的特权。女性如李清照、朱淑真,已经不满足于日常在闺阁中钻研绣功而已,她们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排遣打发时光,还会如男子一般创作诗词。
李清照
宋代女性创作诗词不仅仅是“小我”的,只是涉及风花雪月、离别愁苦、婚姻不幸等,还带有忧国忧民色彩,女词人会把眼光投向时局国运、社稷苍生。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宋代女子除了创作外,还勇于对士大夫的作品进行“品头论足”。李清照就对王安石等大家的作品进行过批评,不论批评得是否妥当,但这种敢说的胆魄是当时七尺男儿都自愧不如的。
宋代女作家的文学成就得到了世人的普遍认同。同时代的宋人也对女作家赞不绝口。南宋的王灼在《碧鸡漫志》中就大为赞赏李清照,认为她才华出众,直逼前辈,在士大夫中可以与其媲美的人也不多。
2、女匠人在各个领域崭露头角。一是瓷器界。宋代瓷器十分出名,手艺人中有不少女性。比如当时江西境内有一处与景德镇齐名的吉州窑,曾诞生了一名舒娇的女瓷塑艺人。
宋代女友
创设了独特的着装风尚宋代女子穿着既得体,又让自我风韵百态,不再被封建礼教所束缚和压迫。
1、着装偏爱露而不裸。褙子是宋代女子最典型的服装。在穿搭上,褙子通常被作为常服外穿用,褙子内即是抹胸类的内衣。
从北宋留下的壁画中,可以发现宋代女子偏爱穿着对襟式样的褙子,两襟的缝隙间微微露出抹胸类的内衣。在发展过程中,还流行起直领对襟的式样,这种不用束带系扎,也不采用纽扣,可以给女性内衣更好的展示空间。这样的装束和现今的“内衣外穿”有点雷同感。
这样的穿搭虽不“露”,反而将女性遮掩的胸部突显出来,营造出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更加突显了胸部的性感和风韵。
褙子
宋代女子的抹胸也是“别有洞天”,一根原本飘逸的罗带,在女性的巧手下一扎,让女性胸型显得凹凸有致,肌肤娇嫩欲滴。宋代女性这样穿搭,诠释了另一种“开放”之美,与唐代女性裸露奔放有所不同。
宋代女子在穿衣这件事上,自信地显露出肌肤姿态,但不过分暴露,展现了一种含蓄而不张扬、性感而不裸露之美。
2、着装善于营造立体美感。穿衣的层次感不是现代女性的专利。宋朝女性就已经利用服装的层层搭配,既突出人的立体美感,又迎合不同季节的需要。
宋代上层阶级的命妇,会外披着大袖袍,里面衬着褙子,褙子以下会根据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再搭配衣服。通常春、夏两季会选用单衣;而秋、冬两季,由于天气寒冷则选用夹有棉絮的袄,以便保暖之用。这样的穿搭不会显得臃肿不堪,反而层次分明,变化无穷,给人以视觉美感。
3、着装注重功能性。宋代女性穿衣不再是遮体单一功能。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宋代女性也会搭配不同的服饰。褙子与下装的搭配,有裙子和裤子不同的组合。在湖南省博物馆里的一枚蹴鞠纹铜镜中可以看到,宋女性在踢足球时,就是褙子与裤子的着装,这样更方便女子运动。
从宋代女性的着装打扮,可以得知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已经显现出来。褙子的流行,与它的舒适性、便捷性有着很大关系。
叠穿的流行,是宋代女性对服饰视觉美观性有了要求。不同场合不同的着装搭配,也为了更解放女性自我。这样的着装潮流,实质上是女性对着装有了新追求,她们想要打破古制礼仪对人的束缚。
宋代女子服饰
整体妆容精致进入南宋后,当时整个社会的高消费风气越刮越盛。南宋女性对于自我的外在表现,不仅仅满足于服饰是哪个,还十分注重仪容表现。宋代女子研究出了层出不穷的美容方法。
1、化妆不厌其烦。宋代女性在化妆时,涂粉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当时就已经开始流行淡妆。宋朝的淡妆名唤“檀晕妆”。檀是一种浅红,女子面部涂抹底妆后,会用檀薄薄地晕染眉下,营造出面透微红的别样风韵。
檀晕妆
宋代女子画眉也很有讲究,对眉的样式时髦与否十分看重,当时常见的眉形不止一种,有又细又长的“峨眉”,还有色如远山意境的“远山眉”,还有“柳眉”、“横山眉”等。
宋代女子对于唇部的修饰主要以娇小浓艳为主,嘴上的那一抹殷红是宋代女子最性感的标志,显得女子或在笑,或在嗔,或在张嘴,或在合嘴,十分动人心弦。
2、化妆“小心机”频出。 宋朝女性为了让五官的妆容更加精致,常常会在眉间、脸上使用贴花这样的“点睛之笔”。贴花妆容中,宋代女子最爱梅花妆,在额上会贴一枚梅花形的印记。宋代女子对着镜子弄妆的情态,让女子显得千娇百媚。
3、通体香香的。宋代女子除了化妆以外,还喜爱用香。她们会用焚香、熏衣、佩戴香囊等多种方式来制造沁人的体香。
熏衣
生活丰富精彩宋代女子不再满足于蜷缩在深闺,让自己在了无生趣的日子里过完一生。他们追求生活的品质,努力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1、外出结伴游玩。宋代女性并不是完全被幽禁在深深庭院,她们有外出观光游览的自由。春季,宋代女性通常会相唤相约结伴出游踏青、泛舟游湖。
2、开展体育活动。宋代女性的户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如荡秋千、玩耍斗草游戏等。其中荡秋千是当时女性最喜爱的,也最为普及的一类。女性在荡秋千中舒展筋骨。
3、闺中乐趣多。宋代女性除了在家弹琴作画外,还会邀请**妹到家中玩游戏。其中一种名为博戏的室内智力竞赛游戏在宋代女性之间十分流行。有点类似于现在的打牌、下棋,凭借着脑力和技艺来赢得游戏的胜利。李清照就很喜爱这种博戏类的益智类游戏。她还曾写了《打马赋》与《打马图序》记录自己的玩乐心得。
4、 玩起了插花艺术。宋代女子偏爱赏花,还会用鲜花来装点家居。插花不仅是达官显贵的专利,市井百姓女子,都喜爱在家里摆放一些插花作为点缀。《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有一幕,家中的长辈会邀请高手来到家中,传授女孩们插花艺术。
宋代女子结伴外出
小结宋代女性并没有在封建道德礼教束缚下变得单板、麻木、缺乏生命力,反而工作、生活都很精彩。在事业方面,虽然没有和男性形成并驾齐驱的局面,但不甘示弱,会搞事业的形象已然显现。她们热爱生活,在穿衣、打扮等外在颜值上追求品质,体验活色生香的人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