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臭虫
臭虫是一种有异味的昆虫,它们被称为臭虫是因为它们具有散发出类似石油或蒜味的臭味。臭虫的臭味是由一种称为“臭素”(stinkone)的化学物质所产生的。
臭虫的臭气虽然有些难闻,但在自然界中它们有很重要的生态作用。它们居住在树林、草坪中,主要以吸食树叶、草叶的汁液为生,可以控制一些害虫的数量,起到生态平衡的作用。
2、鲸鱼
鲸鱼是一种海洋哺乳动物,它们散发出浓郁的鱼腥味。鲸鱼的身体表面有一种叫做“鲸蜜”(ambergris)的黄褐色、淡灰色物质,这种物质是由鲸鱼的胆汁结晶、与海洋浮游生物、海藻交织而成的。
鲸蜜在被海浪冲刷、晒干后会褪去其刺鼻的异味,成为一种独特、极其昂贵的香料,在香水、烹饪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3、河豚
河豚是一种带有强烈氨味和臭酸味的鱼类,它们的内脏和皮肤中含有一种称为“大剌鱼毒素”(tetrodotoxin)的神经毒素,能够致命。
虽然河豚有毒,但在亚洲部分地区,河豚仍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海鲜,因其独特口感成为名贵佳肴。烹制河豚需要非常高的技术和经验,并由专业的厨师烹饪,以确保食用安全。
4、臭鼬
臭鼬是一种分布在北美洲的哺乳类动物,也被称为“鼬獾”。臭鼬的气味极其难闻,如果遇到危险,会发出一种散发恶臭的液体来保护自己。
虽然它们的气味难闻,但臭鼬在自然界中也有其重要作用。它们主要捕食一些害虫、蛇类和小型哺乳动物,对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河豚又名气泡鱼,是种一遇到危险或生气时腹部便会鼓成气泡的观赏鱼,其肉可以食用,且营养价值高,所以很受人们的欢迎,但河豚有毒,处理时要注意,那河豚哪里有毒?怎么处理才没毒?
一、河豚介绍:
1、河豚能活多久?
河豚寿命可达30多年,4-10年即可达到性成熟。河豚喜欢生活在江河的深水区,很少靠近岸边和船只,时常游弋至浅水区,追逐鱼虾充饥,常在晨昏时游向岸边浅水处进行捕食。
2、河豚是如何鼓起来的?
河豚体内肠子前端的食道是一个很有弹性的大袋子,它可以充气胀大,而河豚腹部的皮肤又很松弛,当它遭遇危险或生气时,就会冲出水面张嘴吸入大量空气,空气进入食道后河豚就膨胀起来了。
二、河豚哪里有毒?
河豚卵巢、肝脏、肌肉、血液中都有毒,其中卵巢和肝脏毒性最强,肌肉和血液中也含有少量河豚毒素。河豚鱼毒性随季节变化有差异,以春季毒性最强。河豚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人食入05mg-3mg就可以致死,一般要120度加热1小时才能破坏,另外盐腌、日晒都不能破坏毒素,可见毒素有多强,因此碰到时要注意,尤其是处理时若不是专业人士最好不要弄,避免中毒。
三、河豚怎么处理才没毒?
河豚毒素很难破坏,一般要120度加热1小时才能破坏,所以在进行河豚加工时,要将有毒部分去除,具体处理步骤如下:
步骤一、沿河豚下颌牙齿中缝开刀至肛门处,取出内脏、气囊和鱼鳃。
步骤二、把河豚脊椎与头连接处的淤血洗干净,而后从头沿脊椎开刀至尾端,取出脑及外膜和脊椎内的淤血。
步骤三、把河豚眼睛刺破,挤出里面的液体。
步骤四、将河豚两边皮肉下的气囊扯掉,将河豚尾巴中间的血槽用剪刀从根部剪开放血。
步骤五、将河豚皮剥掉,然后用清水将整条河豚的血和污物洗干净,开水烫一下,最后清水浸泡河豚1-4小时,期间换水3-5次,一直到水中没有异色为止。
河豚卵巢、肝脏、肌肉、血液中都有毒,且在春季时毒素含量最高,所以处理时要注意,不要在春季进行,且若不慎中毒时,应立即催吐、洗胃,及时就医。具体处理方法可参照上面的步骤进行,若不会处理,可拿到售卖点叫人专门处理。
导读:在古代,吃河豚可能就相当于一种自杀行为,但现代社会就不会了。河豚有毒的部位在哪里?河豚怎么吃不会中毒?河豚中毒后会有什么症状?河豚中毒后怎么急救?
河豚怎么吃不会中毒自古以来具有河豚有毒的说法,但也不是全身都有毒的,河豚的毒主要集中在性腺、卵巢、肝脏,其次是肾脏、血液、眼、鳃和皮肤中,在加工处理前必须先去除内脏、皮、头等含毒部位,反复冲洗肌肉,洗净血污,加2%碳酸氢钠处理24小时。一定要把内脏清除干净,这样就会保险多了。再就是延长烹饪时间,可以保证毒素被破坏。
为了防止中毒,最好在吃鱼前烧煮一锅“芦根汤”以备解毒之用。总之,食用此鱼,必须特别小心,严防中毒事故发生。
另外,宰杀河豚时,若不慎被鱼嘴边的小刺扎伤手指,也会引起中毒。并且,河豚毒性程度与季节、河豚生殖周期有关,晚春初夏时节,河豚毒性最大,建议市民千万不要在此时食用。
河豚中毒的症状中毒临牀表现
1胃肠症状:食后不久即有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等。
2神经麻痹症状:开始有口唇、舌尖、指端麻木;继而全身麻木、眼睑下垂、四肢无力行走不稳、共济失调,肌肉软瘫和腱反射消失。
3呼吸、回流衰竭症状:呼吸困难、急促表浅而不规则紫绀,血压下降,瞳孔先缩小后散大或两侧不对称,言语障碍,昏迷,最后死于呼吸、回流衰竭。
临牀上分为四度:
I度:口唇感觉异常,胃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便血等胃肠道症状 ;
Ⅱ度:四肢和躯干感觉异常,末梢运动麻痹,但反射正常;口唇、舌尖、全身麻木,以至肢端麻木、四肢无力、上睑下垂、共济失调、松弛性瘫痪、呼吸困难,一般发生在中毒4~6 h内,如超过8 h可望恢复。
Ⅲ度:肌肉运动失调、失声、下咽和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发绀和低血压;
Ⅳ度:严重者呼吸表浅不规则,言语不清,以至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因呼吸麻痹、心跳骤停或休克而死亡。
Ⅲ度:肌肉运动失调、失声、下咽和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发绀和低血压;
Ⅳ度:严重者呼吸表浅不规则,言语不清,以至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因呼吸麻痹、心跳骤停或休克而死亡。
鲑鱼和河豚同食:有生命危险
河豚鱼食时忌菸灰:中毒死亡
为了防止中毒,最好在吃鱼前烧煮一锅“芦根汤”以备解毒之用。
不能和河豚一起吃的食物有以下两种:
1、鲑鱼,同食会有生命危险;
2、菸灰,会中毒,严重可导致死亡。
河豚中毒应如何急救河豚中毒的死亡率很高,一旦发现食用河豚中毒的患者应该马上送医进行急救,尽快洗胃、 以排除胃肠道的残留毒素。经过上述处理后再酌情对症治疗。
催吐
用筷子或压舌板 咽部催吐,或口服1%硫酸锌50~200ml水溶液催吐。
洗胃、导泻
用1:2000高锰酸钾液或05%药用炭悬浮液反复洗胃。口服硫酸钠或硫酸镁20g导泻。缓慢静脉注射丁溴东莨菪碱20mg/次,3次/日,维持1~2天。导泻可用等渗洗肠液或大黄15g无论病情轻重,一律予以催吐、洗胃、导泻处理,以免毒素蓄积及遗留造成中毒程度加深。
补液
静脉滴注10%葡萄糖1000l加入维生素C05g,能加速排毒。医学|教育网|整理|
吸氧
呼吸衰竭时吸氧,还可用尼可刹米、山梗菜碱、安纳咖等药物,参照说明书用量,交替注射。
升压
血压下降可用阿拉明、多巴胺等升压药。应呼急救站来援救或送医院。
维持有效通气
河豚鱼中毒的早期致死原因是呼吸肌麻痹所致呼吸衰竭,维持患者的有效通气时抢救成功的关键。当患者出现呼吸肌麻痹,呼吸困难,经皮氧饱和度下降时,就应该及时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血液灌流得以早期开展
血液灌流为河豚鱼中毒很有特效的解毒方法,但需要早期进行。
河豚毒素中毒的治疗
目前对河豚尚无特效解毒药,仅能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一般的解毒措施和对症治疗。治疗过程中应侧重维护生命中枢的功能,积极防治呼吸循环衰竭及严重的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一般认为如果中毒8h后仍存活,大多能康复。
洗胃与导泻
对中毒者早期洗胃和催吐是重要的措施,在食入2~4h后进行者疗效较佳。可行机械性催吐或口服l%硫酸铜50~100ml,对无呕吐者给予盐酸阿扑吗啡5~6mg皮下注射催吐,但有呼吸中枢衰竭则禁用。胃肠道中残留的有毒物质应及时清除,即使在24h内就诊也有洗胃的必要。洗胃液应以1:5000高锰酸钾或05%活性炭混悬液,水温以25~30℃为宜。为防止含有高浓度毒素液体进入小肠,开始洗胃时每次灌洗胃以200~300ml,以后随着毒素浓度的减低逐渐增至400~500ml,每次灌洗液尽量吸净,并以洗胃液是否完全澄清怍为判断洗胃结束的标准。尔后给予活性炭吸附毒素、硫酸钠、大黄(10~15g)导泻,促进毒物排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