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丹--《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 Bai Huā Dān
别名白雪花、白皂药、山波苓、一见消、乌面马、火灵丹、假茉莉、猛老虎、白花巖陀
来源为蓝雪属植物(白花丹Plumbago zeylanica L)
以根和叶入药。秋季采集,根晒干后入药,鲜叶仅供外用。
毒性若皮肤中毒可用清水或硼酸水洗涤,如糜烂时可用硼酸软膏敷患处。服鲜品中毒后服蛋清、糖水、活性炭,出现麻痹时可给樟脑等强心兴奋剂、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等对症治疗。
性味苦、微温。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散瘀消肿。根:风湿骨痛、跌打肿痛,胃痛,肝脾肿大。叶:外用治跌打肿痛,扭挫伤,体癣。
用法用量根:3~5钱(久煎3~4小时以上),孕妇忌服;叶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一般外敷不宜超过30分钟,局部有灼热感即除去。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白花丹--《辞典》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拼音名 Bai Huā Dān
别名山坡芩、假茉莉、总管(《生草药性备要》),千里及、乌面马(《植物名汇》),白雪花(《广州植物志》),野苜莉、隔布草(《福建民间草药》),千槟梅、照药(《广西药植图志》),天槟榔(《南宁市药物志》),白皂药、白花皂药(《四川中药志》),一见消(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白花巖陀(《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白花丹科植物白花丹的全草及根。全年可采。
原形态多年生蔓生亚灌木状草本,高2~3米。茎细弱,基部木质,分枝多,光滑无毛,有棱槽,绿色。单叶互生;叶片卵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4~95厘米,宽15~5厘米,先端尖,全缘,基部阔楔形,渐狭而成一短柄;叶柄基部扩大而抱茎。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5~25厘米;苞片短于萼,边缘为干膜质;花萼管状,绿色,长约1厘米,上部5裂,具5棱,棱间干膜质,外被腺毛;花冠白色或白而略染蓝,高脚碟状,管狭而长,长约2厘米,先端5裂,扩展;雄蕊5,生于喉处;子房上位,1室,有胚珠1粒,柱头5裂。蒴果膜质。花期9~10月。
生境分布野生或栽培。分布广东、广西、台湾、福建、四川、云南等地。
化学成份根的氧仿抽提物中可得矶松素3-氯矶松素和3,3′-双矶松素根中又含蛋白酶、蔗糖酶、葡萄糖、果糖。不含糖甙、生物碱和皂甙。
性味
辛苦涩,温,有毒。
1《生草药性备要》:"味苦,性寒,无毒。"
2《广西药植图志》:"味辛,气烈,性热,有大毒。"
3《四川中药志》:"性温,味淡,无毒。"
4《岭南草药志》:"性微温;根茎:味微涩微苦;叶:辣,有毒。"
功能主治
祛风,散瘀,解毒,杀虫。治风湿关节疼痛,血瘀经闭,跌打损伤,肿毒恶疮,疥癣。
1《生草药性备要》:"散疮,消肿,祛风。治蛇咬,痢症,去眼膜,迎风下泪;擦癣疥癞,去毒俱妙。"
2《岭南采药录》:"其叶捣烂敷跌打伤,能去瘀。"
3《四川中药志》:"治痨伤吐血,虚弱带下及咳嗽心累。"
4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除湿,散瘀消肿。根:治风湿骨痛,陈旧性关节扭伤,心胃气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须久煎)外用:煎水洗,捣敷或涂擦。
注意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孕妇禁服。"
附方
1治风湿关节疼痛,腰腿扭伤:白花丹根五分至一钱。水煎服或泡酒,每次五毫升,日服二次。(《云南中草药》)
2治血瘀经闭:白花丹干根一两;或加瘦猪肉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3治跌打损伤:白花丹鲜叶一握捣烂,酌加热红酒,摩擦伤口周围。(《福建民间草药》)
4治跌打扭伤,蛇咬伤,恶疮:白花丹鲜叶三至四片,与它药配合捣烂外敷一般敷十五至三十分钟除去,以免局部起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5治肛周脓肿,急性淋巴腺炎,乳腺炎,蜂窝织炎,疖肿:鲜白花丹适量捣烂,用双层纱布包好,敷于患处至痊愈。(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6治脾脏肿大:白花丹根浸酒服。重症并取叶和糯米捣烂,制成汤丸大,蒸熟,晚间睡醒服一丸。(《岭南草药志》)
7治疟疾:白花丹鲜叶七至八片,揉烂,于疟疾未发前两小时缚在手脉上(待有烧灼感时取去)。(《福建民间草药》)
8治脚底硬结疼痛(胼胝):白花丹鲜叶一握,稀饭一撮,食盐少许,捣烂涂贴,日换一次。(《福建民间草药》)
9治厚皮癣:白花丹茎叶捣烂擦。(《广西药植图志》)
十治瘰疬未溃:白花丹鲜根五钱至一两,酌加猪瘦肉,水炖服。(《福建中草药》)
摘录《辞典》
白花丹--《中华本草》
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拼音名 Bai Huā Dān
别名山坡苓、假茉莉、总管、干里及、鸟面马、白雪花、野苜莉、隔布草、千槟榔、照药、天槟榔、白皂药、白花皂药、一见消、白花巖陀、白花九股牛、余笑花、白花铁罗汉、火灵丹、猛老虎
来源
药材基源:为白花丹科植物白花丹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umbago zeylanica 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切段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蔓生亚灌木状草本,高2-3m。茎细弱,基部木质,多分枝,有细棱,节上带红色,除具腺外,光滑无毛。单叶互生;叶柄基部扩大而抱茎;叶片纸质,卵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4-10cm
宽15-5cm
先端尖,基部阔楔形,无毛,全缘。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5-25cm;苞片短于萼,边缘为干膜质;花萼管状,绿色,长约1cm,上部5裂,具5棱,棱间干膜质,外被腺毛,有粘性;花冠白色或白而略带蓝色,高脚碟状,管狭而长,长约2cm,先端5裂,扩展;雄蕊5,生于喉处;子房上位,1室,柱头5裂。蒴果膜质。花期10月至翌年3月,果期2月至翌年4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多生于气候炎热的地区,常见于阴湿的沟边或村边路旁的旷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
性状鉴别 主根呈细长圆柱形,多分枝,长可达30cm,直径约5mm,略弯曲,上端着生多数细根,表面灰褐色或棕**。茎圆柱形,直径4-6mm,有分枝,表面黄绿色至淡褐色,节明显,具细纵棱;质硬,易折断,断面皮部呈纤维状,淡棕**.中间呈颗粒状.淡黄白色.髓部白色。叶片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4-9cm,宽3-6cm;上面淡绿色至黄绿色,下面淡灰绿色至淡黄绿色。穗状花序顶生,萼管状,被有柄腺体,花白色至淡**。气微,味辛辣。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细胞数列,含有棕**物质。皮层薄壁细胞10余列,含有淀粉粒及棕**块状物;皮层纤维单个散在或成束。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有纤维束。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多单个径向排列;木射线宽1-2列细胞,木纤维壁厚,木化。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表皮内侧具厚角组织,皮层散有分泌细胞,内含棕色物质;内侧有纤维,2-5列,波状排列成环,壁增厚。维管束外韧型。髓部由薄壁细胞组成。
叶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各1列,细胞扁圆形或类方形,下表皮细胞较小。外被角质层,栅栏细胞1-2列,海绵组织薄壁细胞含棕色物质。主脉上面突起,下面明显突起,表皮内侧均具厚角组织。主脉维管束外韧型,4-7个,与叶片垂直,排列成一纵行。
粉末特征:黄绿色。1淀粉粒较多,单粒呆类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3-11-14-20pμm,层纹及脐点不明显,复粒少数。2气孔环式,副卫细胞3个,大小近相等。3叶表面观垩腺呈类方圆形,直径30-50μm。4萼管腺毛具长柄,较大,腺头多细胞,膨大呈球形或椭圆形;腺柄多细胞,长方形,排成10余列。5花粉粒圆球形或椭圆形,有3条明显的沟,外壁雕纹网状,网眼圆形,直径60-90pm。6网纹、具缘纹及螺纹导管直径10-30μm。7纤维细长,先端钝或呈梭状,直径10-30μm,壁厚3-5μm,胞腔及孔沟明显。(图4)
化学成份
根中含有白花丹素(plumbagin),3-氯白花丹素(3-chloroplumbagin),3,3-双白花丹素(3,3』-biplumbagin)[1
2],茅膏醌(droserone),毛鱼籐酮(elliptinone),异白花丹酮isozeylanone)[2],白花丹酮(zey-lanone),3,6』-双白花丹素(chitranone),马替柿醌(maritinone),2-甲基-5,8-二羟基萘醌(2-ethylnaphthazarin),亚甲基-3,3』-双白花丹素(methylene-3,3』-biplumbagin)[3],白花丹醌(plumbazey-lanone)[3
4],异柿萘醇酮(isoshinanolone)及1,2(3)-四氢-3,3』-双白花丹素[1,2(3)-tetrahydro-3,3』-biplumbagin]和谷甾醇(sitos-terol)[5]。地上部分分离出3,6』-双白花丹素[6],羽扇豆醇(lupeol),α-和β-香树脂醇(α-、β-amyrin),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及ψ-蒲公英甾醇(ψ-taraxasterol)[7]。
全草含有白花丹素、β-谷甾醇、香草酸(vanillic acid)[8]及白花丹酸(plumbagic acid)[8
9]。
药理作用矶松素小量对蛙、小鼠、兔的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大量则由兴奋转入麻痹;其最小致死量,蛙为05mg/g,小鼠为01mg/g,兔为10mg/kg。对家兔的呼吸、血压有轻度抑制。降压乃由于末梢血管扩张及直接抑制心脏所致,与迷走神经无关。对离体蛙心有直接麻痹作用,心跳停于扩张期。对离体小肠及子宫,小量兴奋,中量先兴奋后麻痹,大量则一开始即呈麻痹作用;妊娠子宫特别敏感,对离体兔子宫0000001%的浓度为兴
训练八哥说话要注意什么
1、 训练言语要避免教模棱两可的发音
训练八哥说话,一定要在安静的室内教练,杂音很容易妨碍八哥言语的记忆。此外,对于困难的发音或模棱两可的发音要昼避免教它,最好教一些干净利落的话语。
2、 在八哥空肚子时教它说话
训练八哥说话,差不多一句话要花10天才可教会。训练的时期大致在它换毛以后半年左右它的记忆力特别好。尤其是在为它洗澡后或空肚子时,施以训练最佳。高音的女性或小孩训练比低音域的人训练,效果更好。
3、坚持把雏八哥放到手掌上喂,让它从小对你的手就有依赖。
4、当雏八哥会走时,就开始训练它自己跳到你的手上来找食吃。方法是在小八讥饿时,一边喊小八的名字,一边用食物引它上手。喂的时候边抚摸它,以便它长大后你用手轻轻地抚摸它,它也不会逃。行成固定的条件反射。
5、当小八基本上会飞时,这时也养成了一定习惯。再用小虫叫它飞到手上来吃,这样在训一段时间,加上小时候打好的基础,小八就会很听话了,无论你伸手势还是喊它名字,小八都会乖乖地飞过来。
第三阶段:突出语言调教主题
⑴此阶段的时间比较长大约2个月的时间〔即小鸟出生的3~4月〕。其中后一个月开始长冠羽〔凤头〕,表示鸟的生长即将进入青年阶段。从调教语言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启蒙时期,将对尔后的调教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侧重了语言教学。
我分两组进行比照试验,一组是从8月中旬〔两月龄之后〕开始每天听录音,另一组是从8月中旬〔三月龄之后〕开始。每天不低于三次、每次不低于一个小时,反复播放“欢迎”。并且坚持在八哥饥饿情况下的播放,然后再给其饲料。
⑵我原先期待着这些八哥都能跟着录音说话,所以一直到11月初都没有面对面的教说话,后来发现有一只八哥说话的声音,才决定开始面对面的教。
效果令人相当满意。我拿到母亲家的第一只当天就学会了说您好!紧接着我陆续拿出了10多只,都是在1~2天之内学会了说您好,几天之后学会说欢迎。
尽管比照试验没有差异,我还是发现了对八哥说话的早期教育尤为重要。
另外到现在〔04年1月中旬〕我通过每次分批对八哥教说话时间的统计,惊喜的发现八哥在学说话的最敏感期是在长好冠羽〔凤头〕之后,也就是八哥4~6个月龄的这段时间!错过了这个时间,八哥学说话的时间相对延长,尽管仍然在每天听录音。
⑶调教语言的时间和办法:
每天的上午和傍晚绝对是个好时间,特别是八哥争相鸣叫的时候。听到录音之后会在录音下一句没说出来之前伊伊呀呀的仿效。所以根据这种情况我有所选择放录音的时间和每句话之间的间隔。
面对面教说话时,开始只要八哥注意力集中我说过几遍之后都会给其虫子吃。当每次八哥应答时我都要及时奖励虫子。我很少只说话不给八哥虫子,或者八哥有了反应我不去奖励。
我在实践中发现,用会说话的八哥教不会说话的八哥效果确实要比人面对面的教快得多。所以我建议买八哥最低买两只,这样可以在您教八哥说话方面省去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八哥说话的声音不及鹩哥声音大,是人们普遍感到遗憾的问题。我有心做过很多观察和询问并有亲身的体验。我觉得这个问题都是教说话者的声音不高而致。
我曾经分别见过三只能说10~20来句话的八哥,一只是老两口养、教的;一只是老两口养,和孙子一起教说话的;一只是年轻人养、教的。第一只声音很小;第二只有的话声音很高;第三只没有小声说话的声音。
所以我每每都是大声音的教八哥说话。调教要有耐心、有持久性。忽冷忽热、忽近忽远的做法不可取。尽管八哥自身的素质不尽相同,在学说话方面的差异较大,却还没有一只不能说话的事情。再说经过外因方面的努力也可能相应促使八哥激发这方面的内在潜力。况且八哥也和人一样有“语迟”的现象,我们不可轻易的放弃对八哥的语言调教。
坦率的说,我们不能不承认调教鸟说话有一套系列的“绝活儿”,前年“宫廷驯鸟大师”的第八代传人曾经在国庆节前夕应邀从天津赴成都,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就教会了一只泰国的鹩哥说几句话。遗憾的是“绝活儿”至今只是祖辈传流,广大养鸟爱好者只能是摸索着尝试。我相信这个“绝活儿”也是在不断完善的,否则就没有了生命力。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绝活儿”之谜被彻底解开的日子不会太远了。
在教学前要使八哥在笼内或架上能安定地生活,不易受惊并很驯服,愿意接近人。八哥要能驯服到人的手能抚摸它的头或前背,放开脚链它也不飞走,达到这样程度的八哥教学效果最好。
训练方法
1训练八哥学话语须从幼鸟开始。每次放幼鸟出笼15分钟左右,笼的周围放些鸟喜欢吃的食物,这样多次反复训练(夏季可在早晨,傍晚气候凉爽,冬季宜在中午,但北方气候寒冷,冬季困难多些,目的达到幼鸟出笼或进笼有美食享受的反射条件。雏鸟由学习达到能飞,这一阶段时间反射条件基本巩固,训练成功一大半。以后,在每次放飞出笼时,提请注意应减少受惊,也不要长期关在笼内,影响反射巩固成果。出进笼训练成功后,别忘记了笼内放几条昆虫,以便奖励。
2时间。以清晨最好,因鸟的鸣叫在清晨最为活跃,这时鸟尚未饱食,教学效果好。
3环境。要安静,不能有嘈杂声和谈话声,否则易分散鸟的注意力,也会使鸟学到不应该学的声音。因此最好选择在安静的室内进行教学。
4内容。开始时要选择简单的短名,如“您好”、“欢迎”、“再见”、“拜拜”、“谢谢”等。注意发音准确、清晰、缓慢,不用方言,最好用普通话。每天反复同教一样的话语,学会后还要巩固。如用录音机播放效果会好些,也比较省力。一般一句话教1周左右,鸟儿即能学说;能学说后再巩固几天,再教第二句。如果反应较灵敏的鸟,还可教以简单的歌谣。在教学期间的鸟,不能让它听到无聊或不适当的语句。鸟的学语有一短暂时间特别敏感,这时对外界的各种声音极易仿效。一旦发现这一敏感期,应及时抓住,好好利用。
==============================
新手扫盲,关于初养小八及雏鸟训练培养的浅谈。大家讨论。
对于公母我的理解是,公的爱显摆这是鸟的天性所以学语及后期说法强调比母的好。
母的比较含蓄胆子小,所以驯化及放养要比公的好。关键就看各位需要一个说话的,还是需要一个听话的。
关于喂养:
我拿到雏的时候是近10多天的,刚过绒毛期已出羽。老板养的不错一大群一伸手就开口叫。
比较建议新手拿这时候的鸟,因为绒毛期或者未开眼的时候,鸟太脆弱而且品相好坏不容易分。往往喂养不当而夭折。或者造成终身残疾
起初3天扔盒子,叫了就喂。这时候不会吃食喝水,所以一定要手喂水。可以用麦管、针筒、眼药水瓶什么的,注意要为熟水。喂食用饲料+水,拌软成湿面一样,捏成蚯蚓粗细。喂食前先喂几口水,因为水喝多了没错,另外小鸟食吃饱就不开口了想喂水就有难度了。不过我的鸟会自己选食和水。要喝水时给食它会摇头。
练习已经可以从这阶段开始,喂食喂水时把鸟放在手臂上,久而久之自然就会上手根本不需要后期再去花时间训练,这是关键的一步。
3天后会低飞便入笼,入笼可先拆掉横杆。小鸟腿力不佳,上杆又是天性乱蹦很有可能会折腿。一定要做笼罩。不管白天黑夜只要想让他睡觉或者安静下来笼罩是唯一的办法。
成长中有3个关键信号:
1会蹦低飞,可进笼 。
2眼膜成明显白色(貌似一夜之间就变了,来我家的时候根本没有眼膜我都奇怪是不是八哥。后来有天起来看到了白色眼膜)基本可培养其自己喝水,少量的喂水,逼其自己喝水缸的水。用手沾点水缸里面的水察在他嘴上,几次后就会喝水了。
3经常会用嘴啄东西,可以开始训练其吃干食。当他饿得叫时,手上放些干食,先手味几颗,然后不理他仍旧放在手里,饿急便会自己吃了。吃了几口之后便继续照常喂软食,一直到喂饱。慢慢的加大自己吃干食的次数,久而久之便会自己转食干食。
笼内水缸必须天天换,有粪便掉落一定要马上换。
食缸也是!
关于鸟的作息:
一般大约7 pm睡5-6 am会醒。一醒就要喂,饿过9点就有危险。一般坚持几天后由于长大了,体格壮了,就可随意到9-10点再喂了。睡觉前一顿一定要喂饱。
我家的八现在每天都是10pm睡觉都没问题,我就一直喂到10点,我睡了他也就睡了。早晨9点多我醒了才喂。不过最好早晨早些起来喂对它生长好点。
关于训练:
其实就个人而言没有训练好所有课程之前,我是太希望他会自己吃食。因为只有在吃食的时候,你对他才有诱惑他才会听话,才有可能进行驯化。而且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极度的耐心。
关于具体驯化有很多课程大家可以参照他其人的经验。上手飞、放飞、说话等。
在这重点说一下,幼鸟喂食时放手上,久而久之就会有一要吃食就爬上手的习惯。另外如果不上手,你就不喂它,这样他就知道只有在手上才能吃到食。以后便不敢不上手,不过这是个僵持阶段很耗时间。所以尽量让他饿急了再去理会它不要动不动一叫就去喂它。
放飞也是个有耐心的事情,小鸟不建议放飞,至少等眼膜变黄才去野外放飞。当然在家或者在能够控制的空间内不管大小都可随意放飞。道理就是怕小鸟飞丢。因为小鸟翅膀力度不够,有时由于好奇飞出去后无力返回。经常会停在高处飞不下来,你也爬不上去。形成僵持浪费时间,且小鸟也容易迷路。放飞前一定要装在笼子里挂到窗外让其充分适应周围环境。在家多练习到1岁左右再放会轻松很多,其间在房间里训练上手时间充裕。
鸟的洗澡:
洗澡说来复杂其实也简单,我买回来后就没特意给他洗过澡。只偶尔一次洗笼子的时候不小心扔在盆里了。后来就没给他洗过澡。直到有一次天热,拿出去晒了一上午。中午看到一个很奇怪的喝水动作而且反复的做。动作是头进水后不停的摇动,翅膀也跟着不停的抖动。由于以前养虎皮大概知道洗澡的动作。我就拿了半盆水,用力的将水打出声音吸引他的注意力。10多分钟后他就自己下水了,下水后手也不要停陪他一边洗一边把水打在他身上。只要第一次洗了后面只需打几下水它就会自己进去了。关键还是耐心+时间。耐心点多给他点时间它会很快接受。
============================
人工饲养
家养八哥采用高大的八哥笼,多养雄鸟,从幼鸟开始饲养效果最佳。八哥的饲料以鸡蛋大米为宜。鸡蛋大米的调制方法是:将大米放入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而不焦,倒入盆中,趁热把搅匀的生鸡蛋液拌入米中,搅匀,冷却后掰开、搓散即可。一般每公斤米加4~6枚鸡蛋,并适量添加蚂蚁、皮虫、瘦肉丝、嫩青菜、香蕉等。八哥消化力强,食量较大。
八哥喜水浴,常能在水浴时鸣唱,夏季每日或隔日1次,春季和秋季适当减少次数,冬季很少水浴。水浴时常将笼子放入盆中,盆内加清水,水深约至八哥跖骨上关节处,水温不能太低。
八哥产于南方,生性怕冷,故鸟笼要有笼衣,夜间要挂在室内,不能挂在有冷风的过道口,冬天要时刻注意保暖,晴天多让八哥晒太阳。
调教
一般从幼鸟开始调教,以刚换第1次羽后为佳。
32 学人语:捻舌后教八哥学人语。训练八哥学人语时,要选择僻静之处,早、晚空腹时进行。训练时首先必须培养鸟与人的感情,多与鸟相处,训练内容要从简到繁,先教“你好”、“再见”等简单词语,以后再教长一点的句子。训练时必须以食物为诱饵;训练人员口齿要清楚,吐字要准确、连贯。八哥学人语,吐字发音不可能象人一样清楚,故训练时,对其吐字要求不能苛刻,一旦学会第1句,以后便容易了。若采用已会说人语的八哥带教,效果更好。八哥学会人语后,人要经常逗其学说,巩固成绩。八哥毕竟是动物,学人语速度较慢,训练人员要细致、耐心,切忌粗暴,否则会前功尽弃。
33 放飞:八哥经过放飞训练后,能听从主人的口令或手势,主人走到哪里,它就会随着飞到哪里。放飞训练第1步是训练八哥进笼、上笼(架养时上架、下架),方法是先在笼内不放饲料,让其饥饿,然后将饲料放在竹片上伸入笼内喂食,鸟习惯这种喂食方法后,慢慢移向笼门处喂食,让鸟站在笼门处,喂食竹片从笼背后伸入,使鸟头向笼内、尾朝笼外吃食,并将上述动作巩固几天。第2步是在关闭的房内放飞,放飞一段时间后将笼子移近鸟,再将竹片从背后伸入笼内诱食,使之跳回笼内。1~2天后就不必将笼移近鸟,以后便可飞高飞远了。八哥放飞时间不宜太长,一般12~15分钟,放飞时不能喂得太饱。
八哥可饲养在特制的笼子里面,笼内设沙棍栖木一根,雏鸟每天喂豆腐也可用小米掺鸡蛋八哥加适量水调匀后蒸熟,搓成小细料喂养。夏季可用鸭蛋。每天两次给鹩哥粉,隔天给蚱蜢、蚯蚓、瘦肉以及香蕉、青菜等。
雏鸟7天之内只喂豆腐,8---20天内只喂10%豆腐,其余喂蛋小米,再喂养少量嫩青菜、小虫子、水。21---70天内喂养5%豆腐、其余为蛋、小米,再喂养少量嫩青菜、小虫子、水。蛋小米由蛋黄小米3:1变为1:1,70天后蛋黄的比例进一步减少。
夏季可每天或者隔天水浴一次,笼要经常清洗,冬天要注意防寒,多晒太阳,晒后用笼布罩好。
八哥笼有圆顶圆笼、平顶圆笼、拱顶方笼等(直径和高均为40cm左右)。笼中置跳棍一根,食碗、水碗各一只。笼底配置一块盛粪板,还配置一只夹肉用的竹板。外置一件笼衣。
购回的雏鸟待其完全能采食后,用煮熟的鸡蛋、馒头、米饭、豆腐、昆虫、黄鳝、青蛙、牛肉或瘦猪肉饲喂。可将活的黄鳝、青蛙剁成肉泥。每次喂3—5团,至雏鸟嗉囊部充满为止。喂完后用滴管吸水向其嘴内喂一点水,每隔1—2小时喂1次。绒毛雏可先安置在一只纸盒内,中间垫些碎布,喂过后放入窝中,将窝置于暗处。绒毛雏最好一窝一起喂养,以便挤在一起取暖。
已会采食的幼雏在笼内每天加入蛋黄米与饮水,加入量不要太满,防止雏鸟产生扒料恶癖。每天清晨将鸟笼挂到窗口与户外,呼吸新鲜空气1—15小时后,收回房内休息采食饮水。中午将鸟笼放入水盆中,水勿过深,水面约离笼底5cm处,任其水浴。笼底的盛粪板在水浴前先取下,浴后加上笼底板又挂到窗口或户外亮笼1—15小时再取回房内休息。除了喂给蛋米与饮水外,幼雏还得补喂些食饵如蛋黄、瘦肉、昆虫等。切勿断食、断水。冬季寒冷提鸟外出时,要罩上笼衣。
八哥鸟饲料的配方
有种雏鸡开食精〔按说明看其实就是小鸡一日龄专用饲料,营养成分高便于消化〕做基本饲料用量4市斤5元;生鸡蛋8个约1市斤2元;鱼粉一袋〔半市斤装〕35元;牛羊肉粉一袋〔2两装〕2元;北京开元的鸟食预混料一袋〔1两装〕25元;酵母片2小袋粉碎〔每袋50片装〕1元;油料作物〔生花生粉、生芝麻等〕1市斤3元;墨鱼骨粉半市斤4元;碎即蛋壳若干;洗干净的沙子若干;成本匡算为23元,大约可配制饲料7市斤以上,平均每市斤为35元左右。
使用情况的反馈:顾客都认为这种配制的饲料价格合理适中,能够接受。和袋装饲料相比不仅价格低且鸟食用量明显降低、鸟食用后很健壮,不再专门买面粉虫喂鸟。有的顾客按照我的建议回家之后适当增添了生鸡蛋,其效果更好且降低了成本〔增添1~2市斤不等〕。
配制操作:将上述饲料及辅料搅拌均匀,然后先打入鸡蛋用木棍搅和,待饲料稍渗透鸡蛋之后,用手轻轻搓开块状,晾干后便于保存。要增添鸡蛋的待饲料就要晾干后继续掺入,注意掺入量一次不要超过4个鸡蛋,多了会造成饲料颗粒溶散成粉末。
1、鸟的选择
八哥羽衣不华丽,歌喉也不很美,但不怕人、聪明、善仿人言。有人惯养八哥为的是让它跟人玩,但多数人是为听其学“说话”。因而对雌雄选择不严格,关键是要以幼鸟开始饲养。但有人认为,八哥雌鸟比雄鸟更善于模仿。根据经验认为嘴呈玉白色、脚橙**的比嘴灰褐色、脚黄褐色的八哥更“聪明”。
2、笼的特点
八哥和鹩哥等椋鸟科的鸟均属大型笼鸟,笼子应大一些。因其食性杂、食量大、排便多,笼应为亮底、下有托粪板。另外,八哥的嘴强有力,身体健状,笼宜坚固。一般高48厘米、直径36的厘米、条间距22厘米,条粗04厘米,竹制、铅丝(14号)制均可。鲨鱼皮栖杠一根,食水罐、软食缸各一个,比一般鸟的深、大、结实。
3、饲料和喂法
成年鸟以鸡蛋大米为常备饲料,每天上午喂一软食缸肉沫、水果(切成小块)、粉料(同画眉)拌成的软食,量以在1—2小时之内吃完为限。幼鸟食料可把粉料和肉沫加水或用芭蕉调成泥状。团丸填喂,每天5—8次。待鸟能自己吃食时改成软食,羽毛长齐后再加鸡蛋小米。
4、管理和调教
八哥粪便多而腥臭,要每隔一天清刷一次笼底和托粪板。同时应常使鸟水浴。可将八哥放在水浴笼任其自行洗浴,用喷壶淋浴也可,水浴后置阳光下晒干。水罐每天换水,因为吃软食常涮嘴,容易污染。
自幼羽至成羽期间教鸟“说话”最好,每天早晚空腹时教,周围环境要安静,无噪杂声音。教的话音节应先少后多,一句学会后再教第二句。每“说”清楚一次便赏给鸟喜欢吃的食物。象香蕉、昆虫等。需多次重复,一般学会一句需3—7天,能学会10句话的就是优秀者。
用学会说话的老鸟带最省事,教话时让鸟对着镜子见效快。至于八哥学“说话”必须给舌头动某种手术的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因为多数鸟的发音器官是位于气管下端、支气管分支处的“鸣管”,靠附着肌肉的收缩而发音的,而人的声带是在气管上端。
林八哥、北椋鸟、灰背嫁鸟、黑领椋鸟等椋鸟科的鸟均可以上述方法饲养。成对饲养多在大的笼子或房舍内,安放树洞巢或木巢箱,有的动物园曾繁殖成功。
==========================
我养八的饲料:
小鸡饲料为主,雏鸟阶段:饲料里加一个鸡蛋黄,用温水泡开,等凉至室温,在搓成团喂八哥,一次喂两个,一个的大小为:大拇指的一半到 三分之二大小, 喂之前,用毛笔蘸水先湿润八哥的喉咙,这样有利于八哥吞噬饲料。
长大之后,还是以饲料为主,平常多喂些 水果 蔬菜,比如 苹果(切一半,或丁) ,青菜叶,西红柿,西瓜等等, 一周喂两次瘦肉,一次不要喂多了。 鸟要粗养,喂得太好,鸟不会长寿的,呵呵。
雏鸟的洗澡引导:
小八在一个月以后,就是说拿回家饲养了将近20多天,切毛已经长齐的时候,第一次下水一般都不会那么地顺利,那么可以用一种方法:将八哥放在太阳下晒,直到八哥嘴张得很大的时候,将八哥放出来,在一个盆子里放好水(一年四季都用自来水就行了,八哥的适合能力还是很强的),手在水里不停地搅动,八哥就会好奇地跳下去。如果第一次洗澡没成功,别急,第二天继续。
平常要注意的事项:
八哥洗澡后不能吹风,
食杯内的食物或者是水,若被鸟的大便污染了,要立即清换,
夏天的晚上,不要把 八哥放在 点了蚊香 或者是 喷洒了蚊药水的房间里,
尽量把鸟挂在高处,防止猫 和 小孩 做出任何对八哥不利的事,
冬天不要用温水给八哥洗澡,这样八哥更容易感冒,
要给八哥充足的日照时间,因为充足地日照有利于八哥对于钙质的吸收,对于鸟毛的色泽很有帮助,
八哥出现 打喷嚏 等感冒的症状,别急着用药,先观察一天,是药三分毒。
不要用棍棒之类的东西吓八哥,如果你这样做了。以后想再建立很好的感情是要花很大功夫的。
三、放飞前的训练:
a,让八哥熟悉主人的声音:
其实这点很容易做到的,每天定时定量地喂八, 每次喂八哥的时候多叫小八的名字(买回家后应该会给它起个名字吧?
强化训练:
在室内进行,把门窗关好,家人可以协同训练,主人先躲在一个地方,家人把八哥放出来(八哥最好先饿上 一到两个小时),主人开始呼唤八哥的名字,八哥会寻声找主人要吃的,因为已经饿了两个小时了嘛,呵呵,只要八哥找到你,就给于少量的食物作为奖励,最好用八哥最喜欢吃的,比如说 瘦肉,面包虫等。
八哥信任主人:
八哥依旧是放出笼,可请朋友(不要叫家人帮忙),让朋友 故意 去抓你的八哥,然后你这个时候就叫八哥的名字,八哥会飞到你的肩膀上或者是手上,这个时候你“喝退”你的朋友,你的朋友可以稍微向后面退几步,多这样训练,八哥一般是不会离开你多远的。
注:即使八哥以后会自己吃食了,也要多多用手喂喂八。
b,八哥的上手训练:
等小八有25日大小的时候,放出笼,用名字叫它,让小八上你的手,如果它不知道上手,你可以把手放在八哥的胸下,慢慢地向上提,八哥就会自动地跳上来了,这个时候再喂八, 多多练习几次,八哥自然就会上你的手了。
注:千万别用手抓你的八,即使是它不听你的话!!!
c,八哥的回笼训练:
把笼子放在地上,笼门打开,用手拿着八哥最喜欢吃的东西,比如面包虫,放在笼口,说着“进笼,进去”这样的口令,在引起八哥的注意的条件下,将手迅速地放到笼门后面,这个时候八哥就进去了,立即关上笼门,多次训练就能达到效果。
四、放飞的室外训练:
熟悉环境:
带着八哥经常去某地(就是日后准备经常放飞的地方),这个地方要有一定的要求:平常猫狗等动物不能很多,最好在空旷的广场或者是公园,附近不能有高楼,树林。
正式开始在野外放飞:
事先先饿小八 两到三个小时,让八哥完全处于饥饿的状态,打开笼门,八哥刚开始可能会小心翼翼地出来,不能急,第一天没出来,第二天继续,第三天……总有一天它会出来的呵呵,八哥出来后,进行野外的上手训练,叫八哥的名字,上手后,只能给于小量的食物,然后主人轻轻地把八哥放在地上,主人立刻后退几步远(5米远),八哥会立即飞向你,这时你伸出手,让八哥站在你的手上, 给于食物奖励, 再后退远点,………… 重复这样的训练,不能让八哥长时间离开你的视线。
注:最好能养两只八哥,一只八关在笼子,一只八放出来,循环地放出来放飞。这样会有保障的。
其实八哥的放飞说白了 就是饿八哥,想让鸟听话,只能用饿的方法,我说的这个方法对于训练野生鸟也有明显的效果(去年试过)。
关于一年四季饲料的供给,我说下我的方法:
春季,大地回春,外物复苏,八哥经过一冬的饲养,回上性,对于雄八是这样,因为八哥已经就要进入繁殖期了,所以这个时候的饲料要以水果,蔬菜类的为好,目的是降性。一周内可以喂两到三个苹果,梨子之类的。每天喂2到3粒的花生,花生要用刀切成片,然后用手碾碎放进饲料里就好。
夏天,经过春天的人为的落性,应该以清淡类的饲料为主,水果,蔬菜等,温度高的时候可以给八哥一天洗两次澡,确保八哥不会中暑。
秋天,鸟类开始储存脂肪,即---膘,准备过冬,这个时候就要加大油脂类的食物比例,多喂些花生,肉类,而水果相对要减少,确保八哥能长足膘,好过冬。
冬天,油脂类的食物少喂,是秋季 量的一半即可了,不能让八哥在冬天养得过于肥胖,对于开春八哥上性不利。
夏天开始后,八哥会进入换羽期,这个时候要给八哥充足的水浴,八哥不洗,就不要强制它,加大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的量以及钙质,因为八哥在换羽期,体力消耗比较大。
白花丹,多年生蔓生亚灌木状草本,高2-3m。茎细弱,基部木质,多分枝,有细棱,节上带红色,除具腺外,光滑无毛。单叶互生;叶柄基部扩大而抱茎;叶片纸质,白花丹的 功效作用 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白花丹的功效作用的资料,欢迎阅读。
白花丹的功效作用
别名:假茉莉、白雪花《广州 植物 志》。
植物名:白花丹。
生长环境:本品为扳援亚灌木,我国南部山野间常见,靠近石灰岩山比较多见。
分布:广布于全球热带地,广州为栽培种。
入药部分:根(内服用)、叶(外用)。
采集期:全年采根、叶。
自采地点:家种。
性味:根,性凉、味苦。叶,有毒性。
功能:消肿散瘀。
主治、用量和用法:(根)1、内伤咳血:用干根1至2两,清水煎服。或加猪瘦肉同煎服;2、气痛:用干根1至2两,清水煎服,或加猪瘦肉同煎服;3、眼起红筋:用干根5钱至1两,清水煎服。或加猪瘦肉同煎。
(叶)跌打瘀肿:用鲜叶加白饭和酒少许擂烂,外敷患处。此药刺激性强,不能久敷,否则发泡。约15~30分钟即除去。或用鲜叶1两,加鸡蛋一个(去黄),捣烂外敷患处。
验方:(治苦伤方)干白花丹根1两、牛大力1两、千斤拔1两、龙船花根1两、清水四碗,煎成一碗,温服。
(方解)白花丹通利血脉,龙船花根开郁行气,牛大力、千斤拔补肝肾。综合成方,有恢复精神与消除疲劳的作用,故能治疗由上述原因而致之苦伤疾患。
(方歌)白花丹治苦劳伤,血脉通流神复强,龙船花头牛大力,千斤一拔起昂扬。
禁忌:孕妇忌服。
参考资料: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花丹
拼音名 Bái Huā Dān
别名 白雪花、白皂药、山波苓、一见消、乌面马、火灵丹、假茉莉、猛老虎、白花岩陀
来源 为蓝雪属植物白花丹Plumbago zeylanica L,以根和叶入药。秋季采集,根晒干后入药,鲜叶仅供外用。
拉丁植物 动物 矿物名:Plumbago zeylanica L[1]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切段晒干或鲜用。[1]
毒性 若皮肤中毒可用清水或硼酸水洗涤,如糜烂时可用硼酸软膏敷患处。服鲜品中毒后服蛋清、糖水、活性炭,出现麻痹时可给樟脑等强心兴奋剂、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等对症治疗。
性味 苦、微温。有毒。
功能主治 祛风止痛、散瘀消肿。根: 风湿 骨痛、跌打肿痛, 胃痛 ,肝脾肿大。叶:外用治跌打肿痛,扭挫伤,体癣。
用法用量 根:3~5钱(久煎3~4小时以上),孕妇忌服;叶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一般外敷不宜超过30分钟,局部有灼热感即除去。
注意 孕妇忌服。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2]
《辞典》:白花丹
出处 《生草药性备要》
拼音名 Bái Huā Dān
别名 山坡芩、假茉莉、总管(《生草药性备要》),千里及、乌面马(《植物名汇》),白雪花(《广州植物志》),野苜莉、隔布草(《福建民间草药》),千槟梅、照药(《广西药植图志》),天槟榔(《南宁市药物志》),白皂药、白花皂药(《四川 中药 志》),一见消(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白花岩陀(《云南中草药》)。
来源 为白花丹科植物白花丹的全草及根。全年可采。
原形态 多年生蔓生亚灌木状草本,高2~3米。茎细弱,基部木质,分枝多,光滑无毛,有棱槽,绿色。单叶互生;叶片卵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4~95厘米,宽15~5厘米,先端尖,全缘,基部阔楔形,渐狭而成一短柄;叶柄基部扩大而抱茎。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5~25厘米;苞片短于萼,边缘为干膜质;花萼管状,绿色,长约1厘米,上部5裂,具5棱,棱间干膜质,外被腺毛;花冠白色或白而略染蓝,高脚碟状,管狭而长,长约2厘米,先端5裂,扩展;雄蕊5,生于喉处;子房上位,1室,有胚珠1粒,柱头5裂。蒴果膜质。花期9~10月。
生境分布 野生或栽培。分布广东、广西、台湾、福建、四川、云南等地。[2]
化学 成份 根的氧仿抽提物中可得矶松素3-氯矶松素和3,3′-双矶松素根中又含蛋白酶、蔗糖酶、葡萄糖、果糖。不含糖甙、 生物 碱和皂甙。
性味 辛苦涩,温,有毒。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苦,性寒,无毒。"
②《广西药植图志》:"味辛,气烈,性热,有大毒。"
③《四川中药志》:"性温,味淡,无毒。"
④《岭南草药志》:"性微温;根茎:味微涩微苦;叶:辣,有毒。"
功能主治 祛风,散瘀, 解毒 ,杀虫。治风湿关节疼痛,血瘀经闭,跌打损伤,肿毒恶疮,疥癣。
①《生草药性备要》:"散疮,消肿,祛风。治蛇咬,痢症,去眼膜,迎风下泪;擦癣疥癞,去毒俱妙。"
②《岭南采药录》:"其叶捣烂敷跌打伤,能去瘀。"
③《四川中药志》:"治痨伤吐血,虚弱带下及 咳嗽 心累。"
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除湿,散瘀消肿。根:治风湿骨痛,陈旧性关节扭伤,心胃气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须久煎)外用:煎水洗,捣敷或涂擦。
注意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孕妇禁服。"
附方 ①治风湿关节疼痛,腰腿扭伤:白花丹根五分至一钱。水煎服或泡酒,每次五毫升,日服二次。(《云南中草药》)
②治血瘀经闭:白花丹干根一两;或加瘦猪肉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③治跌打损伤:白花丹鲜叶一握捣烂,酌加热红酒,摩擦伤口周围。(《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跌打扭伤,蛇咬伤,恶疮:白花丹鲜叶三至四片,与它药配合捣烂外敷一般敷十五至三十分钟除去,以免局部起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⑤治肛周脓肿,急性淋巴腺炎, 乳腺炎 ,蜂窝织炎,疖肿:鲜白花丹适量捣烂,用双层纱布包好,敷于患处至痊愈。(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⑥治脾脏肿大:白花丹根浸酒服。重症并取叶和糯米捣烂,制成汤丸大,蒸熟,晚间睡醒服一丸。(《岭南草药志》)
⑦治疟疾:白花丹鲜叶七至八片,揉烂,于疟疾未发前两小时缚在手脉上(待有烧灼感时取去)。(《福建民间草药》)
⑧治脚底硬结疼痛(胼胝):白花丹鲜叶一握,稀饭一撮,食盐少许,捣烂涂贴,日换一次。(《福建民间草药》)
⑨治厚皮癣:白花丹茎叶捣烂擦。(《广西药植图志》)
⑩治瘰疬未溃:白花丹鲜根五钱至一两,酌加猪瘦肉,水炖服。(《福建中草药》)[2]
《中华本草》:白花丹
出处 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拼音名 Bái Huā Dān
别名 山坡苓、假茉莉、总管、干里及、鸟面马、白雪花、野苜莉、隔布草、千槟榔、照药、天槟榔、白皂药、白花皂药、一见消、白花岩陀、白花九股牛、余笑花、白花铁罗汉、火灵丹、猛老虎
来源 药材基源:为白花丹科植物白花丹的全草或根。[2]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umbago zeylanica 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切段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多年生蔓生亚灌木状草本,高2-3m。茎细弱,基部木质,多分枝,有细棱,节上带红色,除具腺外,光滑无毛。单叶互生;叶柄基部扩大而抱茎;叶片纸质,卵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4-10cm,宽15-5cm,先端尖,基部阔楔形,无毛,全缘。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5-25cm;苞片短于萼,边缘为干膜质;花萼管状,绿色,长约1cm,上部5裂,具5棱,棱间干膜质,外被腺毛,有粘性;花冠白色或白而略带蓝色,高脚碟状,管狭而长,长约2cm,先端5裂,扩展;雄蕊5,生于喉处;子房上位,1室,柱头5裂。蒴果膜质。花期10月至翌年3月,果期2月至翌年4月。[2]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多生于气候炎热的地区,常见于阴湿的沟边或村边路旁的旷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 性状鉴别 主根呈细长圆柱形,多分枝,长可达30cm,直径约5mm,略弯曲,上端着生多数细根,表面灰褐色或棕**。茎圆柱形,直径4-6mm,有分枝,表面黄绿色至淡褐色,节明显,具细纵棱;质硬,易折断,断面皮部呈纤维状,淡棕**中间呈颗粒状淡黄白色髓部白色。叶片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4-9cm,宽3-6cm;上面淡绿色至黄绿色,下面淡灰绿色至淡黄绿色。穗状花序顶生,萼管状,被有柄腺体,花白色至淡**。气微,味辛辣。[2]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细胞数列,含有棕**物质。皮层薄壁细胞10余列,含有淀粉粒及棕**块状物;皮层纤维单个散在或成束。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有纤维束。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多单个径向排列;木射线宽1-2列细胞,木纤维壁厚,木化。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表皮内侧具厚角组织,皮层散有分泌细胞,内含棕色物质;内侧有纤维,2-5列,波状排列成环,壁增厚。维管束外韧型。髓部由薄壁细胞组成。
叶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各1列,细胞扁圆形或类方形,下表皮细胞较小。外被角质层,栅栏细胞1-2列,海绵组织薄壁细胞含棕色物质。主脉上面突起,下面明显突起,表皮内侧均具厚角组织。主脉维管束外韧型,4-7个,与叶片垂直,排列成一纵行。[2]
粉末特征:黄绿色。①淀粉粒较多,单粒呆类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3-11-14-20pμm,层纹及脐点不明显,复粒少数。②气孔环式,副卫细胞3个,大小近相等。③叶表面观垩腺呈类方圆形,直径30-50μm。④萼管腺毛具长柄,较大,腺头多细胞,膨大呈球形或椭圆形;腺柄多细胞,长方形,排成10余列。⑤花粉粒圆球形或椭圆形,有3条明显的沟,外壁雕纹网状,网眼圆形,直径60-90pm。⑥网纹、具缘纹及螺纹导管直径10-30μm。⑦纤维细长,先端钝或呈梭状,直径10-30μm,壁厚3-5μm,胞腔及孔沟明显。[2]
化学成份 根中含有白花丹素(plumbagin),3-氯白花丹素(3-chloroplumbagin),3,3-双白花丹素(3,3’-biplumbagin)[1,2],茅膏醌(droserone),毛鱼藤酮(elliptinone),异白花丹酮isozeylanone)[2],白花丹酮(zey-lanone),3,6’-双白花丹素(chitranone),马替柿醌(maritinone),2-甲基-5,8-二羟基萘醌(2-ethylnaphthazarin),亚甲基-3,3’-双白花丹素(methylene-3,3’-biplumbagin)[3],白花丹醌(plumbazey-lanone)[3,4],异柿萘醇酮(isoshinanolone)及1,2(3)-四氢-3,3’-双白花丹素[1,2(3)-tetrahydro-3,3’-biplumbagin]和谷甾醇(sitos-terol)[5]。地上部分分离出3,6’-双白花丹素[6],羽扇豆醇(lupeol),α-和β-香树脂醇(α-、β-amyrin),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及ψ-蒲公英甾醇(ψ-taraxasterol)[7]。[2]
全草含有白花丹素、β-谷甾醇、香草酸(vanillic acid)[8]及白花丹酸(plumbagic acid)。
药理作用 矶松素小量对蛙、小鼠、兔的中枢 神经 系统有兴奋作用,大量则由兴奋转入麻痹;其最小致死量,蛙为05mg/g,小鼠为01mg/g,兔为10mg/kg。对家兔的 呼吸 、 血压 有轻度抑制。降压乃由于末梢血管扩张及直接抑制心脏所致,与迷走神经无关。对离体蛙心有直接麻痹作用,心跳停于扩张期。对离体小肠及子宫,小量兴奋,中量先兴奋后麻痹,大量则一开始即呈麻痹作用;妊娠子宫特别敏感,对离体兔子宫0000001%的浓度为兴奋作用,而000001%的浓度则呈抑制;对妊娠大鼠腹腔注射适当剂量可致胎仔死亡及续发性卵巢功能紊乱。矶松素有难闻的、腐蚀性的辛苦味,可用于发泡或治某些皮肤寄生虫病。此外,尚有某些抗菌作用。根的氯仿抽提物对金**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牛津小杯法),对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石油醚抽提物次之,乙醇提出物更次之,水抽提液则无抗茵作用。根所含白花丹素1:100000对一些致病霉菌均有抑制作用。[2]
毒性 中毒剂量时可致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及心搏停止。
性味 辛;苦;涩;性湿;有毒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行气活血;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心胃气痛;肝脾肿大;血瘀经闭;跌打扭伤;痈肿瘰疬;疥癣 瘙痒 ;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或涂擦。
注意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孕妇禁服。
各家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散疮,消肿,祛风。治蛇咬,痢症,去眼膜,迎风下泪;擦癣疥癞,去毒俱妙。
2《岭南采药录》:其叶捣烂敷跌打伤,能去瘀。
3《四川中药志》:治痨伤吐血,虚弱带下及咳嗽心累。
4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除湿,散瘀消肿。根:治风湿骨痛,陈旧性关节扭伤,心胃气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