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成份分析)、硅(Si)、锰(Mn)、磷(P)、碳(C)、硫(S)、镍(Ni)、铬(Cr)、铜(Cu)、镁(Mg)、钙(Ca)、 铁(Fe)、钛(Ti)、锌(Zn)、铅(Pb)、锑(Sb)、镉(Cd)、铋(Bi)、砷(As)、钠(Na)、钾(K)、铝(Al)、牌号测定、水份
物理性能:磁性能、电性能、热性能、抗氧化性能、耐磨、盐雾、腐蚀、密度、热膨胀系数、弹性模量、硬度;
化学性能:大气腐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点蚀、腐蚀疲劳、人造气氛腐蚀;
力学性能:拉伸、弯曲、屈服、疲劳、扭转、应力、应力松弛、冲击、磨损、硬度、耐液压、拉伸蠕变、扩 口、压扁、压缩、剪切强度等;
工艺性能:细丝拉伸、断口检验、反复弯曲、双向扭转、液压试验、扩口、弯曲、卷边、压扁、环扩张、环 拉伸、显微组织、金相分析。
检测金属成分:
由于不同金属有着截然不同的特性,因而在检测过程中,不同的金属需要利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检测。充分考虑不同金属的特性和外在因素影响,是实现金属材料高效检测的必然步骤。从而为检测结果的真实性,提供理论性依据。
金属材料在各行各业中都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担当,金属材料检测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尤其在生产实践中颇有意义。金属材料的检测方法和项目较多,下面来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金属材料检测方法。
1 马口铁镀层监测
马口铁又名镀锡铁,是电镀锡薄钢板的俗称,是指在两面渡有商业纯锡的冷轧低碳薄钢板或钢带。马口铁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保藏性和避光性,在包装容器方面应用广泛,其安全性能受到广泛关注。镀锡量是马口铁耐腐蚀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在马口铁质量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马口铁镀层是一种重要的检测材料,对于其的检测和分析对于施工具有很重要的位置,对马口铁镀层的检测准确性是检测的重要任务。镀锡量的测试方法包括化学容量法、库伦法、X射线荧光法等,常见的测量方法是利用库伦原理,计算纯锡层、合金层完全溶解的时间,从而通过计算各自溶解所消耗的电量,用法拉第电解定律求出纯锡量和合金锡量。不同的测试方法针对性不同,要根据具体生产实践进行分析,以保证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可靠性。
2 铁磁基体非磁性膜厚检测
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开始对钢铁制品表面的涂覆塑料、富锌涂料的涂层厚度开始检测,目前市场上使用最多的是MI-NI2100型膜厚测量仪,对膜厚进行检验检测。不同的行业对于膜厚的结果不同,企业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研究,从而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检测技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基础。
3 Φ50mm钢管的曲度检测
钢管在日常的生产实践中最为常见,其质量如何受到使用者的高度重视。人们一般来说不考虑钢管的拉伸性,而由于其使用长度长,经常担心其在较长跨度下承受弯曲的强度,尤其对于焊接管来说,曲度检测非常重要。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钢管的曲度检测成为可能,曲度检测试验机能够通过试验的方法,检测得出钢管的弯曲度,这大大提高了我们对于金属材料的检测能力。
4 显微镜视频摄像
金属材料检测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金属显微组织分析技术,国内市场出现的MM6大型金相显微镜能鉴别各类夹杂物。这种技术主要借助于显微镜视频摄像技术,与计算机互联,进行计算机视频采集处理,检测人员能够及时清楚地在屏幕上看到成像,从而进行鉴别。传统的方法是通过胶片,经过显影、定影和烘干一系列程序后,得到照片,具有延迟性,而显微镜视频摄像技术的数字特性,方便技术人员的拷贝和复制,为定量金相奠定了基础。
5 图像分析检测
如上文提到的,显微镜视频摄像技术为定量金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如今的图像分析仪让定量金相成为现实,并逐步在金相检验标准中得到了体现。图像分析仪是根据视学原理将成像系统生成的图像转化成电信号,并经过扫描转化得到的电压—位置函数,检测人员通过得到的函数,测量面积、周长、直径等参数,而后将这些参数进行排列组合计算,从而进行成分的分析。
金属是一种在自然界非常常见的材料,不同的金属材料有着不同的温度燃点及拉伸度。因而不同的金属材料在检测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检测难度与压力。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金属材料的性能的检测,能够发现不同的金属材料潜在问题,提高金属材料检测质量,创造出质量更上乘的金属产品,从而提高企业的金属材料生产竞争能力。
高考 填报志愿 时,金属材料检测技术 专业怎么样 、 就业方向 有哪些、主要学什么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相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和性能及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金属材料检测工艺编制、检测工艺实施和检测设备维护与管理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检验、金相检验、理化检验、无损检测等 工作 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 就业 方向
面向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产业的金属材料的化学检验、性能检验、无损检验等生产、技术、管理与服务等岗位(群)。
三、主要专业能力要求
1具有依据操作规范,完成金属材料金相检验、力学性能检验、化学成分检验和无损检验的能力;
2具有编制新材料检验工艺并完成检验的能力;
3具有依据标准和产品个性化要求检验产品质量的能力;
4具有检查和维修日常仪器的能力;
5具有适应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的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6具有适应智能化要求的在线检测能力;
7具有应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检验过程中常见问题与处理事故的能力;
8具有绿色生产、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意识,及良好的创新意识;
9具有探究 学习 、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主要专业课程与 实习 实训
专业基础课程: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基础、普通物理学、工程力学、工程制图与CAD、传感器技术、化学检验基础、钢铁生产技术、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专业核心课程:材料的化学成分检验、金相检验、力学性能检测、无损检测、钢锭与连铸坯质量、铸件的质量与控制、材料分析技术、金属材料现代检测技术。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金相制样、金相检验、化学成分测定、力学性能测定、理化检验、无损检验等实训。在钢铁企业、质检单位、研究所等单位进行岗位实习。
五、接续专业举例
接续普通本科专业举例:金属材料工程
成分检测主要是检测产品的已知成分,对已知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是一个已知成分验证的过程,成分检测(包含成分检测、成分测试项目)是通过谱图对未知成分进行分析的技术方法,因该技术普遍采用光谱,色谱,能谱,热谱,质谱等微观谱图。
成分检测范围:
金属材料成分分析:各类铁基合金材料(不锈钢、结构钢、碳素钢、合金钢、铸铁等)、铜合金、铝合金、锡合金、镁合金、镍合金、锌合金等。
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油墨、涂料、胶黏剂、塑胶等。
成分检测方法:
重量法、滴定法、电位电解、红外碳/硫分析、火花直读光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热重分析(TGA)、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PY-GC-MS)、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SEM/ED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ICP-OES)。
成分检测标准方法:
GB/T 17432-2012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分析取样方法
GB/T 20123-2006 钢铁 总碳硫含量的测定 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方法)
GB/T 2231-1981 钢铁及合金中碳量的测定
GB/T 4336-2002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 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常规法)
GB/T 7764-2001 橡胶鉴定红外光谱法 GB/T 6040-2002 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则
DIN 53383-2-1983 塑料检验通过炉内老化检验高密度聚乙烯(PE-HD)的氧化稳定性羰基含量的红外光谱测定
JIS K 0117:2000 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则 YBB0026 2004 包装材料红外光谱测定法
详情请咨询:百检检测
一、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GB/T 2281—2010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一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2282—2015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2部分:高温试验方法
GB/T 229—2007金属材料 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GB/T 2301—2009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
GB/T 2311—2009金属材料 布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232—1999金属材料 弯曲试验方法
GB/T 233—2000金属材料 顶锻试验方法
GB/T 235—2013金属材料 薄板和薄带 反复弯曲试验方法
GB/T 238—2013金属材料 线材 反复弯曲试验方法
GB/T 2391—2012金属材料 线材 第1部分:单向扭转试验方法
GB/T 2392—2012金属材料 线材 第2部分:双向扭转试验方法
GB/T 241—2007金属管 液压试验方法
GB/T 242—2007金属管 扩口试验方法
GB/T 244—2008金属管 弯曲试验方法
GB/T 245—2008金属管 卷边试验方法
GB/T 246—2007金属管 压扁试验方法
GB/T 1172—1999黑色金属硬度及强度换算值
GB/T 2038—1991金属材料延性断裂韧度JIC试验方法
GB/T 2039—2012金属材料 单轴拉伸蠕变试验方法
GB/T 2107—1980金属高温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方法
GB/T 2358—1994金属材料裂纹尖端张开位移试验方法
GB/T 2975—1998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GB/T 3075—2008金属材料 疲劳试验 轴向力控制方法
GB/T 3250—2007铝及铝合金铆钉线与铆钉剪切试验方法及铆钉线铆接试验方法
GB/T 3251—2006铝及铝合金管材压缩试验方法
GB/T 3252—1982铝及铝合金铆钉线与铆钉剪切试验方法
GB/T 3771—1983铜合金硬度和强度换算值
GB/T 4156—2007金属材料 薄板和薄带埃里克森杯突试验
GB/T 4158—1984金属艾氏冲击试验方法
GB/T 4160—2004钢的应变时效敏感性试验方法(夏比冲击法)
GB/T 4161—2007金属材料 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IC试验方法
GB/T 4337—2008金属材料 疲劳试验 旋转弯曲方法
GB/T 4338—2006金属材料高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 43401—2009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43402—2012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GB/T 43403—2012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
GB/T 43411—2014金属材料 肖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5027—2007金属材料 薄板和薄带塑性应变比(r值)的测定
GB/T 5028—2008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拉伸应变硬化指数(n值)的测定
GB/T 5482—2007金属材料动态撕裂试验方法
GB/T 6398—2000金属材料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方法
GB/T 6400—2007金属材料 线材和铆钉剪切试验方法
GB/T 7314—2005金属材料室温压缩试验方法
GB/T 7732—2008金属材料 表面裂纹拉伸试样断裂韧度试验方法
GB/T 7733—1987金属旋转弯曲腐蚀疲劳试验方法
GB/T 10120—2013金属材料 拉伸应力松弛试验方法
GB/T 10128—2007金属材料 室温扭转试验方法
GB/T 10622—1989金属材料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方法
YB-T 5345-2006 金属材料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方法
GB/T 10623—2008金属材料 力学性能试验术语
GB/T 12347—2008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方法
GB/T 12443—2007金属材料 扭应力疲劳试验方法
GB/T 12444—2006金属材料 磨损试验方法 试环-试块滑动磨损试验
GB/T 124441—1990金属 磨损试验方法MM型磨损试验
GB/T 12778—2008金属夏比冲击断口测定方法
GB/T 13239—2006金属材料 低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 13329—2006金属材料 低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 14452—1993金属弯曲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GB/T 15248—2008金属材料轴向等幅低循环疲劳试验方法
GB/T 15824—2008热作模具钢热疲劳试验方法
GB/T 16865—2013 变形铝、镁及其合金加工制品拉伸试验用试样及方法
GB/T 17104—1997金属管 管环拉伸试验方法
GB/T 173941—2014金属材料 里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 试验方法
GB/T 173942—2012金属材料 里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GB/T 173943—2012金属材料 里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
GB/T 173944—2014金属材料 里氏硬度试验 第4部分 硬度值换算表
GB/T 176001—1998钢的伸长率换算 第1部分:碳素钢和低合金钢
GB/T 176002—1998钢的伸长率换算 第2部分 奥氏体钢
GB/T 26077—2010金属材料 疲劳试验 轴向应变控制方法
GB/T 22315—2008金属材料 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试验方法
二、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分析:
GB/T 222—2006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223X系列 钢铁及合金 X含量的测定
GB/T 4336—2002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
GB/T 4698X系列 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X量的测定
GB/T 5121X系列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X部分:X含量的测定
GB/T 5678—1985铸造合金光谱分析 取样方法
GBT 6987X系列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
GB/T 7999—2007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GB/T 11170—2008不锈钢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 11261—2006钢铁 氧含量的测定 脉冲加热惰气熔融-红外线测定方法
GB/T 13748X系列 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X部分 X含量测定 ……
三、金属材料物理冶金试验方法
GB/T 224—2008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
GB/T 225—2006钢淬透性的末端淬火试验方法(Jominy 试验)
GB/T 226—2015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
GB/T 227—1991工具钢淬透性 试验方法
GB/T 1954—2008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铁素体含量测量方法
GB/T 1979—2001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GB/T 1814—1979钢材断口检验法
GB/T 2971—1982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断口检验方法
GB/T 32461—2012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 第1部分 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32462—2012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 第2部分 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GB/T 3488—1983硬质合金 显微组织的金相测定
GB/T 3489—1983硬质合金孔隙度和非化合碳的金相测定
GB/T 4236—1984钢的硫印检验方法
GB/T 4296—2004变形镁合金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4297—2004变形镁合金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GB/T 4334—2008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
GBT 4335—2013低碳钢冷轧薄板铁素体晶粒度测定法
GB/T 43346—2015不锈钢5%硫酸腐蚀试验方法
GB/T 4462—1984高速工具钢大块碳化物评级图
GB/T 5058—1985钢的等温转变曲线图的测定方法(磁性法)
GB/T 5168—2008α-β钛合金高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GB/T 5617—2005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8359—1987高速钢中碳化物相的定量分析 X射线衍射仪法
GB/T 8362—1987钢中残余奥氏体定量测定 X射线衍射仪法
GB/T 9450—2005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
GB/T 9451—2005钢件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10561—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GB/T 10851—1989铸造铝合金针孔
GB/T 10852—1989铸造铝铜合金晶粒度
GB/T 11354—2005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
GB/T 13298—2015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13299—1991钢的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13302—1991钢中石墨碳显微评定方法
GB/T 13305—2008不锈钢中α-相面积含量金相测定法
GB/T 13320—2007钢质模锻件 金相组织评级图及评定方法
GB/T 13825—2008金属覆盖层 黑色金属材料热镀锌单位面积称量法
GB/T 13912—2002金属覆盖层 钢铁制件热浸镀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14979—1994钢的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评定法
GB/T 15711—1995钢材塔形发纹酸浸检验方法
GB/T 30823—2014测定工业淬火油冷却性能的镍合金探头试验方法
GB/T 149991—2012高温合金试验方法 第1部分:纵向低倍组织及缺陷酸浸检验
GB/T 149992—2012高温合金试验方法 第2部分:横向低倍组织及缺陷酸浸检验
GB/T 149993—2012高温合金试验方法 第3部分:棒材纵向断口检验
GB/T 149994—2012高温合金试验方法 第4部分:轧制高温合金条带晶粒组织和一次碳化物分布测定
YB/T 4002—2013连铸钢方坯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四、金属材料无损检测方法
GB/T 1786—2008锻制圆饼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 2970—2004厚钢板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 3310—1999铜合金棒材超声波探伤方法
GB/T 4162—2008锻轧钢棒超声检测方法
GB/T 5097—2005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和磁粉检测 观察条件
GB/T 5126—2001铝及铝合金冷拉薄壁管材涡流探伤方法
GB/T 5193—2007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超声波探伤方法
GB/T 5248—2008铜及铜合金无缝管涡流探伤方法
GB/T 5616—2014无损检测 应用导则
GB/T 5777—2008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检验方法
GB/T 6402—2008钢锻件超声检测方法
GB/T 6519—2013变形铝、镁合金产品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 72331—2009超声波检验 第1部分:一般用途铸钢件
GB/T 72332—2010铸钢件 超声检测 第2部分:高承压铸钢件
GB/T 7734—2004复合钢板超声波检验
GB/T 7735—2004钢管涡流探伤检验方法
GB/T 7736—2008钢的低倍缺陷超声波检验法
GB/T 8361—2001冷拉圆钢表面超声波探伤方法
GB/T 8651—2002金属板材超声波探伤方法
GB/T 8652—1988变形高强度钢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 9443—2007铸钢件渗透检测
GB/T 9445—2015无损检测 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GB/T 10121—2008钢材塔形发纹磁粉检验方法
GB/T 11259—2015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用钢参考试块的制作和控制方法
GB/T 11260—2008圆钢涡流探伤方法
GB/T 11343—2008无损检测 接触式超声斜射检测方法
GB/T 11345—2013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
GB/T 11346—1989铝合金铸件X射线照相检验针孔(圆形)分级
GB/T 126041—2005无损检测 术语 超声检测
GB/T 126042—2005无损检测 术语 射线照相检测
GB/T 126043—2005无损检测 术语 渗透检测
GB/T 126045—2008无损检测 术语 磁粉检测
GB/T 126046—2008无损检测 术语 涡流检测
GB/T 126047—2014无损检测 术语 泄漏检测
GB/T 126048—1995无损检测 术语 中子检测
GB/T 126049—2008无损检测 术语 红外检测
GB/T 1260410—2011无损检测 术语 磁记忆检测
GB/T 1260411—2015无损检测 术语 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GB/T 12605—2007无损检测 金属管道熔化焊环向对接接头射线照相检测
GB/T 12966—2008铝合金电导率涡流测试方法
GB/T 129691—2007钛及钛合金管材超声波探伤方法
GB/T 129692—2007钛及钛合金管材涡流探伤方法
GB/T 144801—2015无损检测仪器涡流检测设备第1部分:仪器性能和检验
GB/T 144802—2015无损检测仪器涡流检测设备第2部分:探头性能和检验
GB/T 144803—2008无损检测涡流检测设备第3部分系统性能和检验
GB/T 158221—2005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第1部分:总则
GB/T 158222—2005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第2部分 检测介质
GB/T 158223—2005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第3部分 设备
GB/T 18694—2002无损检测 超声检验 探头及其声场的表征
GB/T 188511—2005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第1部分 总则
GB/T 188512—2008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 第2部分:渗透材料的检验
GB/T 188513—2008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 第3部分:参考试块
GB/T 188514—2005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 第4部分 设备
GB/T 188515—2005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 第5部分 验证方法
GB/T 197991—2005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1号校准试块
GB/T 197992—2005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2号校准试块
GB/T 23911—2009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用试块
五、金属材料腐蚀试验方法
GB/T 1838—2008电镀锡钢板镀锡量试验方法
GB/T 1839—2008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
GB/T 10123—2001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基本术语和定义
GB/T 13303—1991钢的抗氧化性能测定方法
GBT 15970X系列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应力腐蚀试验
可以在中服云方案库搜索更多金属检测报告、规范!
鉴定金属由哪些元素所组成的试验方法称定性分析。测定各组分间量的关系(通常以百分比表示)的试验方法称定量分析。若基本上采用化学方法达到分析目的,称为化学分析。若主要采用化学和物理方法(特别是最后的测定阶段常应用物理方法),一般采用仪器来获得分析结果,称为仪器分析。化学分析根据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独特化学性质,利用化学反应,对金属材料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定量化学分析按最后的测定方法可分为重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和气体容积法等三种。重量分析法是使被测元素转化为一定的化合物或单质与试样中的其他组分分离,最后用天平称重方法测定该元素的含量。滴定分析法是将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与被测元素进行完全化学反应,根据所耗用标准溶液的体积(用滴定管测量)和浓度计算被测元素的含量。气体容积法是用量气管测量待测气体(或将待测元素转化成气体形式)被吸收(或发生)的容积,来计算待测元素的含量。由于化学分析具有适用范围广和易于推广的特点,所以至今仍为很多标准分析方法所采用。仪器分析根据被测金属成分中的元素或其化合物的某些物理性质或物理与化学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应用仪器对金属材料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有些仪器分析仍不可避免地需要通过一定的化学预处理和必要的化学反应来完成。金属化学分析常用的仪器分析法有光学分析法和电化学分析法两种。光学分析法是根据物质与电磁波(包括从γ射线至无线电波的整个波谱范围)的相互关系,或者利用物质的光学性质来进行分析的方法。最常用的有吸光光度法(红外、可见和紫外吸收光谱)、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发射光谱法(看谱分析)、浊度法、火焰光度法、X射线衍射法、X射线荧光分析法以及放射化学分析法等。电化学分析法是根据被测金属中元素或其化合物的浓度与电位、电流、电导、电容或电量的关系来进行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电位法、电解法、电流法、极谱法、库仑(电量)法、电导法以及离子选择电极法等。仪器分析的特点是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易于实现计算机控制和自动化操作,可节省人力,减轻劳动强度和减少环境污染。但试验装工通常较庞大复杂,价格昂贵,有些大型、复杂、精密的仪器只适用于大批量和成分较复杂的试样分析工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