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电池主要有毒物质:铅,汞,镉。
1铅是一种金属化学元素,其化学符号是Pb(拉丁文Plumbum;英文lead),原子序数为82,是原子量最大的非放射性元素。
铅是柔软和延展性强的弱金属,有毒,也是重金属。铅原本的颜色为青白色,在空气中表面很快被一层暗灰色的氧化物覆盖。可用于建筑、铅酸蓄电池、弹头、炮弹、焊接物料、钓鱼用具、渔业用具、防辐射物料、奖杯和部份合金,例如电子焊接用的铅锡合金。
铅是一种金属元素,可用作耐硫酸腐蚀、防电离辐射、蓄电池等的材料。其合金可作铅字、轴承、电缆包皮等之用,还可做体育运动器材铅球。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铅在2B类致癌物清单中。
2汞是化学元素,元素周期表第80位。俗称水银。还有“白澒、姹女、澒、神胶、元水、铅精、流珠、元珠、赤汞、砂汞、灵液、活宝、子明”等别称。元素符号Hg,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6周期。汞是银白色闪亮的重质液体,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酸也不溶于碱。
汞常温下即可蒸发,汞蒸气和汞的化合物多有剧毒(慢性)。汞使用的历史很悠久,用途很广泛。在中世纪炼金术中与硫磺、盐共称炼金术神圣三元素。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汞和无机汞化合物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
3镉会对呼吸道产生刺激,长期暴露会造成嗅觉丧失症、牙龈黄斑或渐成黄圈,镉化合物不易被肠道吸收,但可经呼吸被体内吸收,积存于肝或肾脏造成危害,尤以对肾脏损害最为明显。还可导致骨质疏松和软化。
扩展资料:
废电池的危害
近两年,废电池对环境的影响成为国内媒体热门话题之一。有的报道称电池对环境污染很严重,一节电池可以污染六万立方米的水。
有的甚至说废电池随生活垃圾处理可以引起诸如日本水俣病之类的危害,还有一节5号废电池就可以使一平方土地荒废等,这些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有很多热爱环保的人士和团体开展或参加了回收废电池的活动。
科学调查表明,一颗钮扣电池弃入大自然后,可以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而中国每年要消耗这样的电池70亿只。据了解,我国生产的电池有96%为锌锰电池和碱锰电池,其主要成份为锰、汞、锌等重金属。
废电池无论在大气中还是深埋在地下,其重金属成份都会随渗液溢出,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日积月累还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1998年《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上定出汞、镉、锌、铅、铬为危险废弃物。
然而,国家环保总局有关人士却认为,废电池不用集中回收,以前有关废电池危害环境的报道缺乏科学依据,在某种程度上对群众造成了误导。
污染60万升水的计算结果,是基于将钮扣电池中的重金属全部溶解于水,并均匀散布在水体中的假设做出,但实际上重金属溶于水是十分困难的,更不可能均匀分布在水体中,实际可能造成的污染远小于理论计算的最大值。
参考资料
-废电池
手机电池里的化学物质有毒。
手机电池对人体最大的伤害就是重金属的伤害,里面含有铅、镉、汞(水银)。
电池的质量取决于保护电路和电芯。市场上的手机电池电芯有使用软包电芯的,也有使用钢壳或铝壳电芯的。前者可以避免剧烈爆炸,但是依然存在燃烧和爆裂风险。
扩展资料锂离子电池对人体有危害。危害最大的是电解质溶液。电解液为有机易挥发性液体,而且有明显的腐蚀性,长时间吸入挥发性气体对呼吸道有损害。
溶质:常采用锂盐,如高氯酸锂、六氟磷酸锂、四氟硼酸锂。溶剂:由于电池的工作电压远高于水的分解电压,因此锂离子电池常采用有机溶剂,如乙醚、乙烯碳酸酯、丙烯碳酸酯、二乙基碳酸酯等。有机溶剂常常在充电时破坏石墨的结构,导致其剥脱,并在其表面形成固体电解质膜导致电极钝化。有机溶剂还带来易燃、易爆等安全性问题。
参考资料:
干电池、充电电池的组成成分:锌皮(铁皮)、碳棒、汞、硫酸化物、铜帽;蓄电池以铅的化合物为主。举例:1号废旧锌锰电池的组成,重量70克左右,其中碳棒52克,锌皮70克,锰粉25克,铜帽05克,其他32克。
成分:锌皮(铁皮)、碳棒、汞、硫酸化物、铜帽;蓄电池以铅的化合物为主。
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到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长时间稳定供电,受外界影响很小的电流,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
扩展资料:
在化学电池中,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是靠电池内部自发进行氧化、还原等化学反应的结果,这种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进行。负极活性物质由电位较负并在电解质中稳定的还原剂组成,如锌、镉、铅等活泼金属和氢或碳氢化合物等。
正极活性物质由电位较正并在电解质中稳定的氧化剂组成,如二氧化锰、二氧化铅、氧化镍等金属氧化物,氧或空气,卤素及其盐类,含氧酸及其盐类等。电解质则是具有良好离子导电性的材料,如酸、碱、盐的水溶液,有机或无机非水溶液、熔融盐或固体电解质等。
当外电路断开时,两极之间虽然有电位差(开路电压),但没有电流,存储在电池中的化学能并不转换为电能。当外电路闭合时,在两电极电位差的作用下即有电流流过外电路。
同时在电池内部,由于电解质中不存在自由电子,电荷的传递必然伴随两极活性物质与电解质界面的氧化或还原反应,以及反应物和反应产物的物质迁移。电荷在电解质中的传递也要由离子的迁移来完成。因此,电池内部正常的电荷传递和物质传递过程是保证正常输出电能的必要条件。
——电池
问题一:蓄电池由什么组成 你好 就是电池板汽车有问题,问汽车大师。4S店专业技师,10分钟解决。
问题二:电池里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1 电池的组成:干电池、充电电池的组成成分:锌皮(铁皮)、碳棒、汞、硫酸化物、铜帽;蓄电池以铅的化合物为主。举例:1号废旧锌锰电池的组成,重量70克左右,其中碳棒52克,锌皮70克,锰粉25克,铜帽05克,其他32克。 2 电池的种类:电池主要有一次性电池、二次电池和汽车电池。一次性电池包括纽扣电池、普通锌锰电池和碱电池,一次性电池多含汞。二次电池主要指充电电池,其中含有重金属镉。汽车废电池中含有酸和重金属铅。 3 电池数量:DC、MP3等数码产品在以超猛的速度发展,而且都在使用着电池,电池的使用量在迅速增加,如果再不付诸行动的话,电池山的现象迟早会发生。
问题三:手机锂电池由哪些部分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机锂电池主要由塑胶壳上下盖、锂电芯、保护线路板和可恢复保险丝组成,有的厂家还配置了NTC识别电阻或震动马达或充电电路等元件。
各部分功能如下:
锂电芯:提供可充放电源。
保护线路板:防止电池过充、过放、短路。
可恢复保险丝: 正热敏电阻起到高温保护作用,又是保护线路板失效的二重保护。
识别电阻:识别原装电池,非原装电池不能使用。
问题四:汽车蓄电池由哪几部分组成? 汽车用铅酸蓄电池由正、负极板组、隔板、外壳、连条、极柱、电解液组成;与叉车蓄电池不同,一个成品汽车蓄电池总概如下:正、负极板组分别将数片正、负极板并联焊接成组,互相嵌入;正、负极板之间用隔板隔开,放入蓄电池壳体的一个单格内,组成单格蓄电池。每个单格电池的负极板总要比正极板多一片。加入电解液后,单格电池的标称电压为2V,6个单格电池组组成一个12V汽车蓄电池。 电解液由纯浓硫酸与蒸馏水按比例配制成密度为1280g/ml的稀硫酸,加入新的蓄电池后,硫酸根将被电池的极板吸收,电解液密度会降低,直至充电后,硫酸根被电流析出,当电解液密度又恢复到1280g/ml左右时,可以认为蓄电池被充满电了。
铅酸蓄电池外壳由硬橡胶或塑料压铸成型,有些蓄电池外壳做成“穿壁式”结构,把连接各个单格电池的连接桥隐蔽于壳体内,表面上看它没有连接桥。载货汽车用的大容量铅酸蓄电池连接桥一般都暴露在壳体上面,这样变于维修。
电池单格与单格之间串联用的连接桥,采用的是铅R合金,其中R的含量极少,主要用于加强连接桥的硬度。
极柱采用铅锌合金,分正、负极。“+”为正极,“-”为负极,用久了的电池,可以明显地看出正极呈黑色,负极呈白灰色。
隔板多用气孔塑料或玻璃纤维经特殊处理做成,既透气、透水,有绝缘,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铅酸蓄电池充电必须使用直流电,即需用充电机将交流电变成直流电才能充电。汽车上充电,通常是用一台12V或者24V交流发电机。经过硅整流二极管,将交流电整流变成直流电后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问题五:铅蓄电池主要由什么组成 以填满海绵状金属铅的铅板为负极,以填满疏松二氧化铅的铅板为正极,放入耐酸的绝缘壳体内,正负极之间有绝缘隔板。注入22-28%的稀硫酸溶液为电解质。还有正负极的接线端。
问题六:电瓶有什么组成的 1)极板是蓄电池的核心部件,是蓄电池的心脏,分为正、负极板;
2)隔板的作用是隔离正、负极板,防止短路,可称为“第三电极”。它作为电解液的载体,能够吸收大量的电解液,起到使离子良好扩散(离子导电)的作用。对密封免维护蓄电池而言,隔板还作为正极板产生的氧气到达负极板的“通道“,使其顺利地建立氧循环减少水损失。采用超细玻璃纤维,是隔板式蓄电池实现免维护的关键所在。
3)电解液主要由纯水与硫酸组成。
主要作用:一是参与电化学反应,是蓄电池的活性物质之一;二是起导电作用,蓄电池使用时通过电解液中离子的转移,起到导电作用,使化学反应得以顺利进行。
4)安全阀是蓄电池关键部件之一,位于蓄电池顶部。
安全阀的主要作用:
一:安全作用:即当蓄电池使用过程中内部产生的气体气压达到安全阀压力时,安全阀开阀将压力释放,防止产生电池变形、破裂等发生;
二:密封作用:即当蓄电池内乐低于安全阀的闭阀压力时安全阀关闭,防止内部气体酸雾往外泄露,同时也防止空气进人电池造成不良影响;
三:确保蓄电池正常内压,促使蓄电池内级气复合减少失水;
四:防爆作用,即某些安全阀装有防酸片、防爆片;
安全阀结构类型较多,主要有帽式、伞状、片状等。
锂离子电池芯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外壳等五部分组成;
正极活性材料为钴酸锂(或其他锂氧化物,如锰酸锂\三元材料等),负极为石墨;
电解液为六氟磷酸锂溶于多种混合溶剂制成的溶液;
隔膜为PP/PE材料;
外壳一般有铝壳/钢壳/铝塑包装膜;
523450AR为铝壳电芯,主要成份为钴酸锂,石墨;
根据电芯容量大小,其正极活性材料可能为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手机电池电芯以钴酸锂居多,插卡音箱以锰酸锂居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