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中含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占65%~80%。同时蜂蜜还有多种氨基酸、活性酶、微量元素、有机酸和维生素等成分。其中维生素以B族为主,也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K以及维生素E等。
而氨基酸含有18种,矿物质含有铁、铜、镁等20多种,也含有20多种活性酶,包括淀粉酶、转化酶、脂肪酶和抗氧化酶等。由此可见,蜂蜜的营养成分多种多样。
蜂蜜主要含果糖、葡萄糖,还有麦芽糖、曲二糖、海藻糖、龙胆二糖、松三糖等17种糖类,蜂蜜中含有丰富的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主要有钾、氯、硫、钙、钠、磷、镁、硅、锰、铁、铜、二氧化硅等,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蜂蜜中还含有蛋白质、花粉、糊精、胶体、芳香物质、天然物质和抗菌物质等。
蜂蜜具有不错的营养价值,能从多方面调节身体,经常喝蜂蜜水可以增强体质、通便美容等。
蜂蜜中的多种成分与人体体液成分相似,能被人体快速吸收,并作用于身体的各方面活动,这些成分可以滋养身体。另外蜂蜜在美容和通便方面也有不错的作用,含有的活性酶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搭配其他成分促进了食物在肠胃内的消化,还可以加快新陈代谢和润滑肠道。
蜂蜜中是没有脂肪的。
蜂蜜的成分除了葡萄糖、果糖之外还含有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1千克的蜂蜜约含有3000千卡的热量。
蜂蜜是糖的过饱和溶液,低温时会产生结晶,生成结晶的是葡萄糖,不产生结晶的部分主要是果糖。所以说,蜂蜜是不含脂肪的,但是是高热量的。
扩展资料:
天然成熟的蜂蜜中蛋白质有4~7种,通常以胶体物质存在,它是蜂蜜中介于分子和悬浮颗粒之间不能用过滤方法除去的质粒,这种胶体物质在浅色的洋槐花蜂蜜中的含量为02%,在深色蜂蜜中为1%左右(枣花蜂蜜、百花蜂蜜、葵花蜂蜜),它对蜂蜜的色泽和浑浊度有一定的影响,胶体物质并能促成蜂蜜起泡泡,从而影响蜂蜜外观度。
-蜂蜜
蜂蜜含有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尼克酸、核黄素、生物素、胆碱等。
蜂蜜的成分除了葡萄糖、果糖之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1千克的蜂蜜含有2940卡的热量。另外,蜂蜜是糖的过饱和溶液,低温时会产生结晶,生成结晶的是葡萄糖,不产生结晶的部分主要是果糖。
蜂蜜为蜜蜂采集花蜜,经自然发酵而成的黄白色黏稠液体。蜂蜜是糖的过饱和溶液,低温时会产生结晶,生成结晶的是葡萄糖,不产生结晶的部分主要是果糖。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不能用开水冲泡蜂蜜。蜂蜜中含有活性酶,如果水温超过60摄氏度,活性酶就会失去活性,很多营养物质就会失去作用。
蜂蜜不能与韭菜或豆腐同食。韭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蜂蜜中的金属离子会使维生素C氧化而失去作用。同时,由于蜂蜜有润肠作用,韭菜有纤维素导泻作用,两者一起食用,会导致腹泻。
豆腐属于寒性食物,与蜂蜜同食,也会导致腹泻。此外,蜂蜜中含有的活性酶与豆腐中的蛋白质、有机酸等产生反应,会引起消化不良。
糖尿病人不宜喝蜂蜜。由于蜂蜜中含有大量的果糖和葡萄糖,容易引起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患者禁止食用蜂蜜。
-蜂蜜
人民网-蜂蜜虽好 不可乱喝
人民网-懂蜂蜜 要知道八个指标
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或分泌物,经过充分酿造而成,在酿造过程中蜜蜂会分泌消化酶,将原有的蔗糖转化为葡萄糖和果糖,所以蜂蜜中含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占65%~80%。同时蜂蜜还有多种氨基酸、活性酶、微量元素、有机酸和维生素等成分。其中维生素以B族为主,也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K以及维生素E等。
而氨基酸含有18种,矿物质含有铁、铜、镁等20多种,也含有20多种活性酶,包括淀粉酶、转化酶、脂肪酶和抗氧化酶等。由此可见,蜂蜜的营养成分多种多样。
1、 多种活性酶
酶是一种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纯正的蜂蜜中含有淀粉酶、脂肪酶、转化酶、抗氧化酶等多种活性酶,这些活性酶参与人体的多种生命活动,既是人体代谢的催化剂,也可以滋润和保护肝脏、肾脏,抗氧化酶还能清除人体内多余的自由基,延缓衰老。
2、 丰富的维生素
蜂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有维生素C、维生素B以及维生素E等,维生素是一种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它可以促进生长发育、调节代谢、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
3、 葡萄糖和果糖
葡萄糖和果糖是蜂蜜的主要成分,它们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和利用,不会形成脂肪堆积,不用担心出现发胖的情况。果糖的代谢还不依赖胰岛素,不会影响血糖值。葡萄糖还可以滋润肝脏,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
4、 富含矿物质
蜂蜜中含有多种和人体血清浓度相近的矿物质,其中包括铁、钾、镁、锡、钛等多种物质。铁元素可以促进血红蛋白的增加,使血液成分之间正常化。镁可以舒缓情绪,钠是胰液的组成成分,可以促进人体的糖代谢。
蜂蜜的主要成分是糖类,其次是氨基酸,蛋白质,矿物质,衡量元素,芳香成分,多酚类等
1糖类:蜂蜜的主要成分是糖类物质,大约占蜂蜜干重的95%,还有水份和各种微量成份。蜂蜜中的糖类主要是由花蜜中的蔗糖分解而获得的两种单糖:果糖和葡萄糖,在蜂蜜中占的比例分别为38%、31%,此外,从蜂蜜中还检测出约25种其他的糖类成分。来自于花蜜的蜂蜜中低聚糖主要是双糖(二糖类):蔗糖、麦芽糖、松二塘、吡喃葡糖基蔗糖。甘露蜜除了以上的低聚糖外,还含有三糖类包括松三糖、棉子糖,以及微量的戊多糖等。
蜂蜜中果糖和葡萄糖的相对含量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单花蜜,其他的少量的低聚糖类却无法很好地区分单花蜜。因为这些低聚糖几乎都是在转化酶的作用下形成的。甘露蜜和来自于花蜜的蜂蜜中所含有的糖类物质差异比较大,因为甘露蜜含有更多的低聚糖类物质,主要是三糖类。不同种类的甘露蜜很难区分,曾有科学家试图通过测定特殊的低聚糖类来区分来自于不同的蚜虫的甘露蜜,后来没有成功。
2酸度和PH:蜂蜜的酸类成分很少,但是对于蜂蜜的整个滋味的形成很重要。大部分的酸类成分都是由蜜蜂加进去的。其中最多的一种酸是葡萄糖酸,它由葡萄糖氧化酶的氧化葡萄糖形成的产物,但是由于它是以一种内酯的形式出现的,所以它对于蜂蜜的酸度几乎没有影响。蜂蜜中发现的微量的酸类成分有:蚁酸、乙酸、柠檬酸、苹果酸、乳酸、草酸、琥珀酸等。很多蜂蜜都是酸性的,PH值都低于7。来自于花蜜的蜂蜜pH范围在33-46。但有一种特殊的蜂蜜chestnuthoney的pH较高,范围在5-6。甘露蜜,由于含有的矿物质较高,它的pH范围在45-65。蜂蜜是一种缓冲剂,那就意味着,蜂蜜不会因为蜜蜂添加少量的酸类而发生PH的改变。蜂蜜的缓冲能力来自于磷酸盐、碳酸盐及其他矿物盐类。
3氨基酸和蛋白质:蜂蜜中的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含量相对较少,最高也就07%,蜂蜜几乎含有所有人体需要的氨基酸。蜂蜜中一种主要的氨基酸是脯氨酸,它是测定蜂蜜成熟度的一项指标。正常情况下,蜂蜜中脯氨酸的含量超过200mg/kg,低于180mg/kg的蜂蜜可能掺入其他成分。蜂蜜中的蛋白质主要是蜜蜂在蜂蜜成熟的过程中添加进去的酶类物质。其中淀粉酶催化淀粉转化为麦芽糖,在蜂蜜储存中相对稳定。其他的转化酶(蔗糖酶、α-葡糖苷酶),主要催化蔗糖转化为果糖和葡萄糖。此外,还有其他的转化酶,如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能够促使蜂蜜中形成一种重要的抑菌成分-过氧化氢。淀粉酶和其他转化酶在蜂蜜质量的判断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蜂蜜新鲜度的一个指示剂。食品标准和欧盟蜂蜜标准规定蜂蜜的酶值至少在8以上。新鲜成熟蜂蜜的酶值一般都在10以上。
4矿物质和痕量元素:来自于花蜜的蜂蜜含有的矿物质含量范围大部分在01%到03%之间,而甘露蜜中矿物质含量比较高,最高可达到1%。早期,蜂蜜中矿物质的含量还被作为蜂蜜的一项质量判定标准,如今被测定蜂蜜的电导率取代。蜂蜜中含有的矿物质种类繁多,各种矿物质的含量从002%到103%不等。蜂蜜中含量最多的一种矿物质是钾,约占总的矿质元素的1/3,此外蜂蜜中还广泛含有各种痕量元素。研究表明蜂蜜中痕量元素的含量依赖于蜂蜜的植物来源,深色蜂蜜含有的矿物质一般比浅色蜂蜜要高。
5芳香成分和多酚类成分:蜂蜜的挥发物对于蜂蜜的香味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蜂蜜挥发性成分的研究在1960年就已经开始,通过对于花和来自于花蜜的蜂蜜的挥发性成分的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挥发性成分来自于植物,少部分来自于蜜蜂。到目前,研究表明不同种蜂蜜所含有的挥发性成分中的含有的化合物大约有600种。不同种的单花蜜所含有的挥发性化合物也不相同,事实上,许多不同种单花蜜中的特有的挥发性成分已经明确,可以用于区分蜂蜜的植物来源和判断蜂蜜的单花蜜的纯度。
6蜂蜜中还含有酚酸等多酚类物质,这些主要是来自于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这些物质已经被用作系统植物学中植物的标志物。有学者建议他们可以用作鉴别蜂蜜植物来源的依据。不同种类的单花蜜所含有的多酚类物质在组分和含量上相差很大。相对于浅色蜂蜜,深色蜂蜜含有更多的酚酸衍生物,但黄酮含量较少。有许多研究表明通过测定蜂蜜中的典型黄酮类物质可以分辨欧洲蜂蜜的植物来源。但是,蜂蜜中可能混有来自于蜂胶的中的多酚类物质,因此给区分单花蜜的种类带来困难。总的来讲,虽然通过测定蜂蜜中的黄酮类物质并不能对所有蜂蜜进行分类,蜂蜜中黄酮类成分的测定对于区分单花蜜还是很有帮助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