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健康是指人体器官、系统和心理处于正常功能状态,不出现疾病和异常表现的状态。身体健康是人类幸福生活的基础,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身体健康的要素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身体健康的要素
营养良好:人体需要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营养素等,这些营养物质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状态至关重要。因此,营养良好是身体健康的重要要素。
充足睡眠:睡眠可以恢复人体器官和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体力和精神状态。因此,充足的睡眠是身体健康的重要要素。
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身体脂肪含量,维持身体健康状态。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自己、他人和环境的正常态度和适应能力。良好的心理健康可以缓解压力和焦虑,改善睡眠质量,提高身体免疫力,保持身体健康状态。
二、身体健康的标准
体重指数:体重指数是根据身高和体重计算出来的数值,反映了一个人的体重是否适中。体重指数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血压:血压是指心脏收缩和舒张时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血管疾病。因此,正常的血压是身体健康的标准之一。
血糖: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高血糖会对身体各个器官和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正常的血糖水平也是身体健康的标准之一。
血脂: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成分的含量。血脂过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因此,正常的血脂水平也是身体健康的标准之一。
总之,身体健康的要素主要包括营养良好、充足睡眠、适度运动和心理健康等方面,身体健康的标准主要包括体重指数、血压、血糖和血脂等指标。人们应当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身体健康,积极采取有益于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保持身体健康状态。
人体必需营养素:
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一部分通过吸收的营养素,在体的内消化分解成小分子单体后,在再通过转化合成,变为人体需要的生化物质。但有一些小分子物质,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太慢,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需由外界供给,这类小分子物质称为“必需营养素”。
人体必需营养素包括以下5类:
(1)必需氨基酸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多种,其中8种为人体所必需,在体内不能合成,称为必需氨基酸。它们是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和缬氨酸。对儿童来说,精氨酸也是必需氨基酸。
(2)必需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只有1种,即亚油酸。也有人认为二十碳五烯(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也是必需脂肪酸,但二者都可以在体内由亚油酸经过生化反应合成,一般不认为是必需脂肪酸。
(3)维生素
维生素一般不能在体内合成,需要通过食物摄取,都属于必需营养素。包括4种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9种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泛酸、生物素、尼克酸和维生素C。
(4)无机盐
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有21个,其中7个常量元素:钙、磷、镁、钾、纳、氯、硫;14个微量元素:铁、铜、锌、钒、钴、铬、氟、碘、硒、硅。
(5)水
目前,科学研究确认的必需营养素有上述共44种,它们都是小分子物质,人体每日都有一定的需要量,它们在体内都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人体摄入量不足则会产生某营养素缺乏性功能失调或疾病。因此,必需营养素已成为营养学研究的重点,也是在研制开发保健食品时优先考虑的添加对象。
随着科研工作的深化,人们还在不断发现一些人体不可缺少但必需从外界摄入的新的必需营养素,如有机锗、黄酮类等,不过需要通过更充分的研究才能确定。
看起来挺多,其实只要均衡进食,不要挑食,基本上能满足我们的需要。
要保护好你的身体哦!
健康体适能检测方法
1、身体质量指数:(BMI)= 体重 ÷ 身高的平方。(体重单位为KG,身高单位为M。)
2、坐姿体前屈:测试柔软度,评估关节的可动范围以及肌腱与韧带的伸展性。
3、一分钟屈膝仰卧起坐:评估身体腹肌的肌力与肌耐力。
4、立定跳远:测试瞬发力。
5、三分钟台阶测试(适用于35岁以上人群,35岁以下人群采用男1500米,女800米跑步):测定心肺功能或有氧适能。
健康体适能包含内容
1、身体成分:即人体内各种组成成分的百分比,身体成分保持在一个正常百分比范围对预防某些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有重要意义。
2、肌力和肌肉耐力:肌力是肌肉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肌肉耐力是肌肉持续收缩的能力,是机体正常工作的基础。
3、心肺耐力:又称有氧耐力,是机体持久工作的基础,被认为是健康体适能中最重要的要素。
4、柔软素质:是指在无疼痛的情况下,关节所能活动的最大范围。它对于保持人体运动能力,防止运动损伤有重要意义。
5、瞬发力:指反应时间,是其他体能(速度、反应时间、肌力、敏捷性、协调性)的综合表现。反应时间好,应付危机处理的能力较佳。
体适能训练培训到上海体适能,上海体适能打造美国体适能技术与中国健身行业相结合的全新产业文化,带动健身行业的专业化、规范化和有序化发展,通过大量培训高素质的行业精英来整合行业资源,提高行业整体素质,从而使中国健身行业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营养成分表是标有食品营养成分名称和含量的表格,表格中可以标示的营养成分包括能量、营养素、水分和膳食纤维等。
营养成分表一般包括三列内容。
第一列展示主要营养成分的名称
由于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与我国居民的主要营养相关问题(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以及慢病(如高血压、高血糖等)密切相关,因此,我国标准要求必须将这5项标示在营养成分表中,我们称之为强制标示的“1+4”。
第二列展示每100g(毫升)食品中,所含各营养成分的量
在阅读时应注意其含量的单位,有时是每100克、100毫升或每份。
有的商家为了使产品的热量看起来更低,而使用分量更小的“一份”作为单位来标注,消费者在购买时需要看清单位。
第三列展示每100g(毫升)食品中,所含的营养素占人体一天所需营养素的百分比
即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NRV:nutrision reference value)。
NRV主要依据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每日推荐摄入量(RNI)或适宜摄入量(AI)制定,大致表示当摄入8400k J能量时宜摄入的营养素含量。%NRV通常指的是单位食品中所含能量或营养素的量占到成人“每日推荐摄入量”的百分比。
以一款坚果的营养成分表为例。
该坚果营养成分表中的脂肪含量为“448克/100克”,这里的“448克”对于我们人体来说,是高了还是低了,消费者可能无法知道。而如果以百分含量来表示,则很好理解。
比如经计算,100克坚果中的脂肪占脂肪NRV的百分比为“75%”,则可以认为,如果吃100克这个产品,大概能够满足一个成人一天所需脂肪的75%。
因此,如果吃了100克该坚果,其他含脂肪多的食物就要少碰了。
%NRV看懂了,
“1+4”又该怎么理解?
1能量
总能量主要来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这三大产能营养素的能量总和,食物的能量为我们保证了基础的生命活动、和日常运动所需的动力。
我国营养成分表中默认热量单位为千焦(kJ),但是也有商家为了使产品热量看起来更低,而使用大卡为单位。
事实上,每1大卡的热量相当于42千焦左右,消费者在购买时如果不注意单位,很容易中了商家的小伎俩。
2蛋白质
蛋白质作为人体必要的营养素,在牛奶、酸奶及奶酪等乳制品、肉类制品中,含量都很突出。
蛋白质在营养成分表中,也可以作为判断食物好坏的标准。
例如,国家标准规定:全脂或低脂牛奶,蛋白质不应低于29%。
也就是说,在营养成分表中,每100ml全脂或低脂牛奶,蛋白质的含量不应低于29g。
3脂肪
首先要明确一点,脂肪并非完全有害,必要的脂肪酸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把握好量才是关键。
食品中常见的脂肪来源除了坚果类、食用油、油炸类以外,脂肪乳化类食品也不容忽视,如最常见的沙拉酱,蛋黄酱。
4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身体主要的能量来源。
一般来讲,配料表中,小麦粉、玉米淀粉靠前的食品,在营养成分表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更高。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营养标签政策,并没有强制要求将糖含量独立标明,所以有些富含白砂糖或果葡糖浆等添加糖的食品,虽然没有单独标示糖含量,但从碳水化合物含量就能看出,它的含糖量很高。尤其要注意白砂糖、果葡糖浆等添加糖,如果它们出现在配料表前3位,就说明碳水化合物总量是偏高的。
5钠
大多数人如今都对做饭时候少加盐是有意识的,但却很少有人关注包装食品中的盐含量。
比如说某品牌方便面注明每100克中钠的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为118%,这就意味着,这一包121克的方便面落肚,这一天吃的盐就已经超标了。
无脂、无糖、0反式脂肪酸,
真的就完全不含有吗?
有些食品会标榜自己无脂、无糖、0反式脂肪酸等等,只是这些表述在技术层面的含义可能跟你的理解有些差异。
不仅如此,为了改善口感,食品商家一般还会做这些小手脚:
无糖和低糖的食品,很可能脂肪含量比较高;
而脱脂的食品则可能会添加大量糖分;
0反式脂肪酸的食品,会用棕榈油、动物油脂等来代替氢化植物油。
无论食品包装袋上标不标示,在配料表中隐藏反式脂肪酸的暗示语有:
氢化植物油、部分氢化植物油、氢化棕榈油、精炼棕榈油、
精炼植物油、精炼食用植物油、代可可脂、食用氢化油、
精炼菜籽油、氢化大豆油、植物起酥油、人造奶油、
植脂末、人造黄油、起酥油、植物奶油、
氢化菜油、固体菜油、酥油、人造酥油。
你好
铁元素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成年人体内铁元素的含量约为3g~5g,其中2/3集中在血红蛋白内。人体内铁元素的含量虽少,但有着重要的生理作用,铁是人体中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血红蛋白之所以能把氧输送到全身的每一个细胞中去,又把各个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CO2运走,与其组成中含有铁元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体中的血液是红色的,也是由于血红蛋白中含有铁元素。 由于新陈代谢,人体内每天损失的铁元素约有1mg,而每天摄取食物中可以补充人体内损失的一部分铁元素。若从食物中摄取铁元素的量大于损失铁元素的量时,多余的铁元素会被储存在骨髓、肝脏、脾脏中;当人体从食物中摄取铁元素的量小于损失铁元素的量时,储存的铁元素就会逐渐消耗而减少。
人体内铁元素的含量不宜过多,倘若长期摄入大量含铁量高的食物,可能会发生组织损坏、肝和脾功能性障碍、皮肤色素沉着等病症。
如果人体长期缺少铁元素,或对铁元素的吸收受到障碍时,人体内就难以产生血红蛋白,造成血色素降低,甚至发生缺铁性贫血。此时血液供氧能力降低,肤色苍白,使人感到疲乏无力,影响人体的全面生理功能。
为了满足人体对铁元素的正常需要,在日常饮食中应多吃一些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菠菜、毛豆、豌豆苗、小白菜、雪里蕻、绿苋菜、芹菜、香椿等蔬菜,豆类、豆制品、动物的肝和肾及蛋黄里也含有较丰富的铁元素。奶里含铁量较少,牛奶里含铁量更低。
人体对各种食物中铁元素的吸收率不同,一般吸收率为1%~30%。人们对无机铁盐比对有机铁盐更容易吸收,对2价铁盐(Fe2+)的吸收率比对3价铁盐(Fe3+)的吸收率大3倍。所以在给缺铁性贫血病人补充铁时,最好用2价铁盐,如硫酸亚铁及维生素C等酸性物质。
近些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大力提倡使用中国的铁锅、铁铲来烹调食物,以补充一些人体需要的铁元素本人最近贫血,正在通过各种方法补铁,所以大家要好好吃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