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铁和碳,还含有 铬 锰 钼 镍 硅 等微量元素
对刚性的影响
碳(Carbon)
存在于所有的钢材,是最重要的硬化元素。有助于增加钢材的强度,我们通常希望刀具级别的钢材拥有06%以上的碳,也称为高碳钢。
铬(Chromium)
增加耐磨损性,硬度,最重要的是耐腐蚀性,拥有13%以上的认为是不锈钢。尽管这么叫,如果保养不当,所有钢材都会生锈。
锰(Manganese)
重要奥氏体稳定元素,有助于生成纹理结构,增加坚固性和强度及耐磨损性。在热处理和卷压过程中使钢材内部脱氧,出现在大多数的刀剪用钢材中,除了A-2,L-6和CPM 420V。
钼(Molybdenum)
碳化作用剂,防止钢材变脆,在高温时保持钢材的强度,出现在很多钢材中,空气硬化钢(例如A-2,ATS-34)总是包含1%或者更多的钼,这样它们才能在空气中变硬。
镍(Nickle)
保持强度、抗腐蚀性、和韧性。出现在L-6\AUS-6和AUS-8中。
硅(Silicon)
有助于增强强度。和锰一样,硅在钢的生产过程中用于保持钢材的强度。
钨(Tungsten)
增强抗磨损性。将钨和适当比例的铬或锰混合用于制造高速钢。在高速钢M-2中就含有大量的钨。
钒(Vanadium)
增强抗磨损能力和延展性。一种钒的碳化物用于制造条纹钢。在许多种钢材中都含有钒,其中M-2,Vascowear,CPM T440V和420VA含有大量的钒。而BG-42与ATS-34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含有钒。
钢铁的区分主要就是碳含量的高低,钢铁中碳(c)含量超过2%的便是铁,少于2%的才真正叫钢,钢铁分类很多,有碳素结构钢,不锈钢,耐热钢,合金钢,弹簧钢等等,然后在碳素钢里面又区分优质和普通碳素结构钢,里面又有好多不同牌号的钢种,要区分这些形形色色的钢种,便需要通过分析里面各种元素的含量,一般钢中除
铁元素之外,就是碳,硫,锰磷,硅,铬,镍,铜,钼,钒,钛,铝,钨,铅,少量的还有稀土元素,氮元素,
一般钢铁的化验就是把这些元素成分含量测定出来,具体操作现在一般用手工分析(即经过试样的制备然后用化学试剂化验,这种方法慢,一个样子分析完十几个元素的话需要好几个小时)还有仪器分析(直读光谱仪,化验速度非常快,一分钟分析十多个元素)
钢材中除主要化学成分Fe铁以外,还含有少量的碳(C)、硅(Si)、锰(Mn)、磷(P)、硫(S)、氧(0)、氮(N)、钛(Ti)、钒(V)等元素,这些元素虽含量很少,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很大。
碳是决定钢材性能的最重要元素,它影响到钢材的强度、塑性、韧性等机械力学性能。当钢中含碳量在08%以下时,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强度和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但当含碳量大于10%时,随含碳量增加,钢的强度反而下降。一般工程用碳素钢均为低碳钢,即含碳小于025%,工程用低合金钢含碳小于052%。
钢中有益元素有锰、硅、钒、钛等,控制掺入量可冶炼成低合金钢。钢中主要的有害元素有硫、磷及氧,要特别注意控制其含量。磷是钢中很有害的元素之一,主要溶于铁素体起强化作用。磷含量增加,钢材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显著下降。特别是温度愈低,对塑性和韧性的影响愈大,从而显著加大钢材的冷脆性。磷也使钢材可焊性显著降低,但磷可提高钢的耐磨性和耐蚀性。硫也是很有害的元素,呈非金属硫化物夹杂物存在于钢中,降低钢材的各种机械性能。
由于硫化物熔点低,使钢材在热加工过程中造成晶粒的分离,引起钢材断裂,形成热脆现象称为热脆性。硫使钢的可焊性、冲击韧性、耐疲劳性和抗腐蚀性等均降低。氧是钢中有害元素,主要存在于非金属夹杂物中,少量熔于铁素体内。非金属夹杂物降低钢的机械性能,特别是韧性。氧有促进时效倾向的作用。氧化物所造成的低熔点亦使钢的可焊性变差。
45#碳钢化学成分:
含碳(C)量是042~050%;
Si含量为017~037%;
Mn含量050~080%;
Cr含量≤025%;
Ni含量≤030%;
Cu含量≤025%。
45钢是GB中的叫法,也叫"油钢"。市场现货热轧居多;冷轧规格10~40mm之间。
45号钢为优质碳素结构用钢,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模具中常用来做模板,梢子,导柱等,但须热处理。
、45号钢淬火后没有回火之前,硬度大于HRC55(最高可达HRC62)为合格。实际应用的最高硬度为HRC55(高频淬火HRC58)。
2、45号钢不要采用渗碳淬火的热处理工艺。
调质处理后零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摩托车、汽车上,特别是那些在交变负荷下工作的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等,在工作中要承受巨大的摩擦力,通常采用淬火的方法来提高自身的硬度、耐磨性和使用寿命。
主要用途
1、轴类零件。
2、轴类零件的毛坯和材料。
3、在模具修补领域。
钢和铁都是以铁元素为主要成份的铁碳合金,但是由于碳含量的不同引起铁碳合金在不同温度下所处的状态和结构的变化,性能上出现差异。生铁无塑性,不易变形,无法进行加工,焊接性能差,而钢的这些性能都很好,特别是钢中加入一定数量的合金元素以后,还具有某些特殊的性能,如强度高、耐磨、耐热、抗腐性好,这使钢的用途更为广泛。这就是要把生铁炼成钢的原因所在。
钢和铁主要是化学成份的不同,碳是生铁和钢区别的主要标志,生铁含碳量高,一般在35%~40%,造成生铁硬而脆。钢和铁的区别是含碳量≥211%的叫生铁,含碳量<211%的叫钢。
钢中的主要成分是铁元素。钢有碳钢和合金钢两种。碳钢是铁和碳的合金,它的主要成分是铁,其次是碳,碳的含量只有0025-211%,另外还有极少量的杂质元素,一般是硅、锰、硫、磷、氧。合金钢的主要成分也是铁,但它除了铁和碳元素外还有意加入了其它元素。为了合金化而加入的合金元素,最常用的有硅、锰、铬、镍、钼、钨、钒,钛,铌、硼、铝等。合金钢中黄金元素的总含量可低于1%,高的可达十几到二十。
1、生铁是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工业生铁含碳量一般在211%至43%,并含C、Si、Mn、S、P等元素,是用铁矿石经高炉冶炼的产品。
生铁坚硬、耐磨、铸造性好,但生铁脆,不能锻压。生铁中除铁外,还含有碳、硅、锰、磷和硫等元素。这些元素对生铁的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
2、钢是对含碳量质量百分比介于002%至211%之间的铁碳合金的统称。在实际生产中,钢往往根据用途的不同含有不同的合金元素,比如:锰、镍、钒等等。
钢以其低廉的价格、可靠的性能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材料之一,是建筑业、制造业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可以说钢是现代社会的物质基础。
扩展资料:
铁碳合金分为钢与生铁两大类,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碳合金。
碳钢是最常用的普通钢,冶炼方便、加工容易、价格低廉,而且在多数情况下能满足使用要求,所以应用十分普遍。按含碳量不同,碳钢又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随含碳量升高,碳钢的硬度增加、韧性下降。
合金钢又叫特种钢,在碳钢的基础上加入一种或多种合金元素,使钢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发生变化,从而具有一些特殊性能,如高硬度、高耐磨性、高韧性、耐腐蚀性,等等。经常加入钢中的合金元素有Si、W、Mn、Cr、Ni、Mo、V、Ti等。
合金钢的资源相当丰富,除Cr、Co不足,Mn品位较低外,W、Mo、V、Ti和稀土金属储量都很高。21世纪初,合金钢在钢的总产量中的比例将有大幅度增长。
——钢
——生铁
钢主要是由铁和碳组成。钢,是对含碳量质量百分比介于002%至211%之间的铁碳合金的统称。
钢的化学成分可以有很大变化,只含碳元素的钢称为碳素钢(碳钢)或普通钢;在实际生产中,钢往往根据用途的不同含有不同的合金元素,比如:锰、镍、钒等。
钢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3304-91《钢分类》描述:“以铁为主要元素、含碳量一般在2%以下,并含有其他元素的材料。”其中的一般是指除铬钢外的其他钢种,部分铬钢的含碳量允许大于2%。含碳量大于2%的铁合金是铸铁。其他国际标准如ISO4948或EN10020中对钢的定义也与此类似。
钢按碳含量高低分类:
1、低碳钢:碳含量一般低于025%(质量分数)。
2、中碳钢:碳含量一般为025%~060%(质量分数)。
3、高碳钢:碳含量一般高于于060%(质量分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