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是贾政与王夫人的女儿,探春是贾政和赵姨娘的女儿,惜春是贾敬的女儿(母亲不详),迎春是贾赦的女儿(有争议),李执是李守中的女儿。
1、元春
贾元春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嫡长女,贾珠的亲妹妹,贾宝玉的亲姐姐,贾家四姐妹之首。贾元春比贾珠小一两岁,比宝玉大十一二岁,贾府通称娘娘。
贾元春因生于正月初一而起名元春。元春十几岁时便已入宫做女史,23-24岁时加封贤德妃。为了迎接元春省亲,贾府建造了大观园。
元春24-25岁回娘家省亲,热闹欢腾,同时又表现出她在深宫高处不胜寒的辛苦。元春的命运关乎贾府兴衰,秦可卿之死标志着贾府末世来临,元春晋封贵妃则令贾府重现生机,她也是四大家族最大的支柱。
高鹗续书的后四十回她与王子腾先后暴卒,贾府失去了靠山,很快就获罪抄家。
2、探春
贾探春,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荣国府贾政与奴婢出身的妾室赵姨娘所生的女儿,贾宝玉同父异母的妹妹。
贾府通称三姑娘,宝玉及三春均在贾母身边抚养长大,所受教育极好,与嫡姐元春无异,林黛玉进贾府后搬到王夫人住处,元春省亲后住大观园。
她精明能干,富有心机,能决断,有“玫瑰花”之诨名,连王夫人与凤姐都忌惮她几分,抄检大观园时她扇了王善保家的一巴掌。
她工诗善书,趣味高雅,曾发起建立海棠诗社,是大观园中的一位大才女;她关心家国大事,有经世致用之才,曾奉王夫人之命代凤姐理家。
为了捧太太重用的奴婢袭人而打压赵姨娘,造成明明是奴婢家眷不该有丧礼费却高过身为姨太太赵姨娘的家眷,并主持大观园改革,是一位雄才伟略的政治家、改革家。
3、惜春
贾惜春是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她是贾家四姐妹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宁国府中贾珍的胞妹。
她父亲贾敬在书中开场就年岁已高,在道观中沉溺修道炼丹,最后死于金丹中毒,书中惜春母亲在她出生不久去世,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王夫人身边长大。
4、迎春
贾迎春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登场的虚拟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贾宝玉的堂姐。
出身尚存争议,常见版本原文:“二**乃赦老爹之妾所出,名迎春,”有版本则说是贾赦前妻所出、贾政之妻所出、贾政所收养女等等。红学界普遍认为是曹雪芹多次删改未定稿而造成的疏误。
迎春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二木头”的诨名。她不但作诗猜谜不如姐妹们,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
她的攒珠累丝金凤首饰被下人拿去赌钱(累金凤事件),她不追究。绣橘、探春、平儿设法要替她追回并惩处下人她却说:“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气”。
她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实际上是拿她抵债。出嫁后不久(一年后),她就被孙绍祖虐待而死(“一载赴黄梁”),预示着荣国府已经开始逐步走向衰败。
5、李执
字宫裁。她是荣国府长孙贾珠之妻。贾珠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
李纨青春守寡,心如“槁木死灰”,是封建淑女,是标准的节妇,是妇德妇功的化身。但她进入大观园后,恢复了青春朝气,不但带领诗社兴旺发达,而且把大观园治理成青春女儿的净土和乐园。
——贾元春
——贾探春
——贾惜春
——贾迎春
——李执
红楼梦中的贾母一共有三个孩子,分别是:贾赦(贾琏的父亲),贾政(贾宝玉的父亲),贾敏(林黛玉的母亲)。
贾母,又称史老太君,贾府上下尊称她为“老太太”、“老祖宗”,是曹雪芹所著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主要角色之一,娘家史氏为四大家族之一。
《红楼梦》贾母的结局
在那个时代,人生七十古来稀,贾母活到八十多岁,已经是风烛残年了。这么大年纪的人,经不得一点风吹雨打。
本来是贾府靠山的元春,突然死了,对贾母的打击应该非常大,还没等贾母恢复健康。一波更大的打击降临,
一群士兵包围了贾府,他们大肆破坏劫掠,贾府里人仰马翻。贾母连气带吓,一命呜呼。
1、贾宝玉:他生于富贵温柔乡,但是个性叛逆。他成天在女孩子中厮混,尊重喜爱每一位少女;他对每位少女、自然万物充满感情,即“意*”“情不情”。他厌恶仕途经济学问,把读书以求仕的人叫作“禄蠹”;鄙视八股文,认为那“不过是后人饵名钓禄之阶”。他讨厌薛宝钗为人,深敬黛玉洁操。爱情破灭后,他最终“悬崖撒手”,出家为僧。这些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一种新意识形态的萌芽。
贾宝玉作为一个“富贵闲人”,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之中,对当时的主流话语有一种拒绝与疏离。他有自己的一种追求,但是这种追求又比较朦胧,故能量、力量很有限。他追求很多合乎人性的地方,也有很多比较奇怪的地方。这样一种复杂的、混杂的形象才是独特的贾宝玉。正如脂砚斋评,贾宝玉常说“囫囵语”,即常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
2、林黛玉:书中表现了她的才貌双全、敏感多疑、孤高傲世,以及贵族情调、诗人气质等。
3、薛宝钗:知书达礼、恪守妇德、留心家计,是个标准的封建“淑女”。她心地宽大、洞明世事、人情练达、处事周到,既重实利,又会做人,善于笼络人心,在贾府上下很有人缘。
4、王熙凤:精明能干、气派场面、机敏诙谐、泼辣豪爽、自私贪婪、阴险狠毒等。作者写她与贾母、王夫人的关系,主要表现她的左右逢迎,以取得她们的宠信,巩固自己的地位。既突出了她的精明、势利,又表现了她的机敏诙谐、泼辣豪爽。
写她与荣宁二府的贾氏姊妹、妯娌、侄媳、婆婆之间,则是以利害关系为转移的,对他们采取远近亲疏的不同态度,表现她的心机心计、自私权诈等性格。写她与贾琏的关系,既有夫妻之间的鱼水合欢、机变讨巧,又有貌合神离、同床异梦的双重人格。写她与尤二姐的关系,表现她“外作贤良,内藏奸滑”的两面手法。写她与贾府大小管家、奴婢下人的关系,表现她笼络利用与压制虐待并用的统治手段。写她与贾府外部的关系,表现她勾通官府,大胆、胡作的性格。
5、贾母:这个老太太的人物形象写得极好,是中国老年“女强人”典型代表,季学源先生称其为“中国文学史上之第一母仪”。台湾大学欧丽娟教授则从《红楼梦》开篇中的女娲神话开掘出去,视贾母为“大母神”。
《红楼梦》贾母原型是是曹雪芹的祖母李氏。
曹寅的母亲孙氏是康熙皇帝的保母,曹寅与康熙是发小,一同玩耍,一同读书,后来又助康熙除掉了鳖拜,所以曹寅与康熙关系非常好,人前是君臣,人后是兄弟,所以康熙把江宁织造的肥缺让给了曹寅。
曹寅的妻子李氏,是苏州织造李煦的妹妹,同样是皇帝器重的人。曹寅得疟疾死后,康熙令其子曹颙继任,时间不长即病死。此时李氏已经无子,康熙作主将曹寅兄家曹頫过继给李氏,小说中就是贾政。
贾母人生经历简介贾母又称史老太君,娘家史氏为四大家族之一,是贾府的最高统治者,她是贾赦、贾政和贾敏的母亲,贾宝玉的祖母,林黛玉的外祖母,史湘云是其内侄孙女。她是封建贵族的代表人物,一生享尽荣华富贵。
她掌握着在家族中的威信,大礼严格,小节灵活,通权达变,惜老怜贫。同时,贾母对小辈纵容溺爱,她把孙儿孙女乃至一些亲戚里的小辈都包揽过来,关心他们的吃穿住乐。有观点认为,在原著中,贾母事实上是宝黛恋爱的“守护神",并非如八十回后续书所写以及某些学者所认为的是破坏宝黛恋爱的罪魁祸首。
贾母生于盛世,来到末世。续书中,为给宝玉冲喜,她与王夫人、凤姐合施掉包计,强使宝玉与薛宝钗结合,断送了宝黛爱情,扼杀了黛玉的生命,又亲身经历了贾府被抄的巨大变故,家败人散的惨痛遭遇使她伤心过甚,卧床不起,卒年八十三岁。整个贾家随之彻底败落。
贾府中最高权力的拥有者贾母是因为看到了当时贾府日益衰败却无力挽救最终抑郁而终的。可以说贾母是见证了贾府由繁华到衰落整个过程的人,她当时对于自己无力改变这种状况深感无奈。
对于贾母具体是怎么死的这个问题一直有非常多的争议。但是根据高鹗对《红楼梦》的续写可以看出其实贾母主要是因为当时见证了贾府的衰败和这些儿女的无能太过于无奈只能抑郁而死。一开始还好但是贾府遭遇的事情过多就让贾母开始日益压抑自己让她的心事越来越重而她的心事也得不到解决这就导致了贾母心里越来越悲痛。
贾母可以说在她的一生中亲眼看到了贾府由兴旺发达到走向衰败。这中间的落差可以说是非常的大的由于他当时过于宠溺这些儿孙们导致了这些只是门并没有太大的作为,所以当贾府面临困境的时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贾府继续衰败下去而最终贾母就是在这种氛围之下伤感而亡的。
可以说造成贾母死亡主要是有两点原因。第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贾府的衰败。当时贾府被抄家对于贾母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这种打击无疑是令家母接受不了的。贾母对于贾府在自己手中管理得如此失败而感觉到了深深愧疚。第二点原因就是贾府子孙们的命运。当时贾府子孙的下场也是非常的悲惨的,贾母非常同情这些子孙但也无能为力。就是在这两点原因的综合作用之下才让贾母因为伤心事过多郁郁而终。
1、刘姥姥是一个有胆识、能讨人欢心的人,她与贾母、王夫人等人交流语言得体,讨人欢心,这从她第一次进入贾府就可以看出来。
2、刘姥姥是一个幽默的人,她非常配合凤姐等人的戏弄,以此使贾府中的人开怀大笑,故意做各种滑稽的事哄主子开心。是出色的公关学家,并且她的社交能力极强,很能琢磨人的心思。
3、刘姥姥有一定胆识的人,她敢于来贾府打秋风(要钱),并且得到了很多钱,能让贾府的人对她无可奈何。
4、刘姥姥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她四进荣国府时,邢大舅、王仁、贾环、贾芸、贾蔷等一干狠舅奸兄及邢夫人趁贾琏不在家,合谋摆布巧姐,要把她卖给一个外藩王爷。平儿和王夫人无计可施,心急如焚。这时刘姥姥忽然到来,东观阁批曰:“南无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好了,好了!”这是刘姥姥仗义营救巧姐的故事,真正的大情大义,非别个能及。
扩展资料
刘姥姥没有因自己和贾府的关系招摇撞骗炫耀乡里,也没有因王熙凤的背时而忘恩负义过河拆桥。刘姥姥一进入荣国府,就很快受到贾母、宝玉、鸳鸯、平儿等人的喜欢,表现出了她的机智过人之处,这和她经历了各种磨难仍对生活充满乐观的情趣有着极大的关系。
她的幽默风趣,她的精明强干,无不充满寓言色彩。她办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无不是一篇精彩的寓言故事,带有哲理性。也正如王熙凤所料想的那样,在她死后,巧姐的“狠舅奸兄”为了图几个钱,要把巧姐卖给外藩王爷的时候,刘姥姥勇敢机智地救出了巧姐。
刘姥姥在这里的具体行为,表现了这个人物高贵、机智的品质,她敢做敢为,有计有谋有办法,也毫不顾虑拯救这个无助孤女会给自己带来多少麻烦和危险。王熙凤当初用自己对刘姥姥的一点同情心态,换取了女儿免遭厄运,这件事本身就极具寓言色彩。
-刘姥姥
原著中没有说,被林黛玉戏称是母蝗虫
刘姥姥她见证了贾府兴衰荣辱的全过程,刘姥姥没有因自己和贾府的关系招摇撞骗,炫耀乡里,也没有因王熙凤的背时而忘义,过河拆桥,表现出高尚的人格魅力。
刘姥姥一进入荣国府,就很快受到贾母、宝玉、以及鸳鸯、平儿等人的羡慕和喜欢,表现出了她的机智过人之处,这和她守寡多年经历了各种磨难,仍对生活充满乐观的情趣,有着极大的关系。
她的幽默风趣,她的精明强干,无不充满寓言色彩,也可以这样说,她办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无不是一篇精彩的寓言故事,带有哲理性。
扩展资料:
红楼梦中刘姥姥的性格特点
1、与贾母,王夫人等人交流语言得体,讨人欢心。
2、非常配合凤姐等人的戏弄,以此使贾府中的人开怀大笑。故意做各种滑稽的事哄主子开心。是出色的公关学家,社交能力极强。
3、有一定胆识,敢于来贾府打秋风(要钱),并得到了很多钱。三进荣国府时(原稿遗失),救了巧姐,知恩图报。
刘姥姥的形象特征:朴实憨拙、嬉闹贾府的村妇;乐观进取,直面生活的老人;风趣幽默、善于逗乐的老妪;机敏睿智、察言观色的才干;阅历丰富、洞晓人生的智者;知恩图报、侠肝义胆的热肠。
-刘姥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