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期刊报道的毒性作用试验数据编号 毒性类型 测试方法 测试对象 使用剂量 毒性作用 1 急性毒性 口服 成年女性 12 mg/kg/2D-I 1皮肤和附件毒性——皮炎 (全身暴露后) 2 急性毒性 口服 成年男性 8571 ug/kg/2D-I 1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肾小管发生变化 (包括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小管坏死) 2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间质性肾炎 3血液毒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3 急性毒性 口服 儿童 2400 mg/kg/43W-I 1行为毒性——昏迷 2心脏毒性脉冲率发生变化 3皮肤和附件毒性——出汗 4 急性毒性 口服 成年女性 3 mg/kg 1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呼吸困难 2皮肤和附件毒性——皮炎 (全身暴露后) 5 急性毒性 口服 成年男性 30 mg/kg/1W-I 1行为毒性——头痛 6 急性毒性 口服 成年女性 9 mg/kg/36H-I 1行为毒性——出现幻觉,感知扭曲 7 急性毒性 口服 成年男性 87 mg/kg/4D-I 1行为毒性——惊厥或癫痫发作阈值受到影响 2行为毒性——兴奋 3心脏毒性脉冲率发生变化 8 急性毒性 静脉注射 成年男性 714 mg/kg/5M-C 1心脏毒性——心率变化 9 急性毒性 静脉注射 成年女性 27 mg/kg/8D-I 1行为毒性——出现幻觉,感知扭曲 10 急性毒性 多种途径 成年女性 174 mg/kg/33D-I 1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肾小管发生变化 (包括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小管坏死) 2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间质性肾炎 11 急性毒性 口服 大鼠 4190 mg/kg 1行为毒性——嗜睡 2行为毒性——惊厥或癫痫发作阈值受到影响 3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呼吸困难 12 急性毒性 腹腔注射 大鼠 441 mg/kg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13 急性毒性 皮下注射 大鼠 1700 mg/kg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14 急性毒性 静脉注射 大鼠 85 mg/kg 1行为毒性——嗜睡 2行为毒性——惊厥或癫痫发作阈值受到影响 3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紫绀 15 急性毒性 肌肉注射 大鼠 1530 mg/kg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16 急性毒性 口服 小鼠 1100 mg/kg 1行为毒性——嗜睡 2行为毒性——惊厥或癫痫发作阈值受到影响 3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紫绀 17 急性毒性 腹腔注射 小鼠 300 mg/kg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18 急性毒性 皮下注射 小鼠 630 mg/kg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19 急性毒性 静脉注射 小鼠 60 mg/kg 1行为毒性——嗜睡 2行为毒性——惊厥或癫痫发作阈值受到影响 3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紫绀 20 急性毒性 肌肉注射 小鼠 400 mg/kg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21 急性毒性 口服 狗 3 mg/kg 1行为毒性——惊厥或癫痫发作阈值受到影响 2行为毒性——共济失调 3胃肠道毒性——恶心、呕吐 22 急性毒性 口服 兔 2500 mg/kg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23 急性毒性 静脉注射 兔 109 mg/kg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24 慢性毒性 口服 大鼠 35 mg/kg/35D-C 1行为毒性——影响食物摄入量 (动物) 2胃肠道毒性——唾液腺的结构或功能发生变化 3肝毒性——肝重量发生变化 25 慢性毒性 口服 大鼠 111 mg/kg/53W-I 1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尿中成分发生变化 2血液毒性——血清成分发生变化 (如TP、胆红素、胆固醇) 3慢性病相关毒性——子宫重量发生变化 26 慢性毒性 口服 狗 5600 mg/kg/5W-I 1血液毒性——红细胞染色异常或影响有核红细胞 2血液毒性——血细胞计数发生变化 3血液毒性——红细胞计数发生变化 27 慢性毒性 口服 狗 29120 mg/kg/26W-I 1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肺重量发生变化 2血液毒性——红细胞计数发生变化 3慢性病相关毒性——睾丸重量发生变化 28 生殖毒性 口服 大鼠 50 mg/kg,雌性受孕 6-15 天后 1生殖毒性——胚胎植入前死亡率上升 2生殖毒性——植入后死亡率增加 3生殖毒性——胚胎或胎儿死亡
抗酸剂是一类用于治疗胃酸反流和消化性溃疡等胃肠道问题的药物。主要成分取决于不同的产品,但常见的抗酸剂主要成分包括:
1 胃泌素受体拮抗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等成分;
2 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氨泮洛尔等成分;
3 铝、镁盐类抗酸剂,如碳酸氢铝镁、氢氧化铝等成分。
这些药物主要作用于胃黏膜细胞中的质子泵或组织中的H2受体,从而减少或中和胃酸的分泌,缓解相关胃肠道疾病症状。使用时应根据医生或说明书建议合理使用,并注意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雷尼替丁可以和阿莫西林一块吃的,这两种药物没有禁忌。雷尼替丁能够抑制和减少胃酸的分泌,避免胃酸刺激损伤胃黏膜。对于胃炎,胃溃疡治疗效果不错。阿莫西林是消炎药。要注意,有胃病的饮食清淡,不要吃些辛辣生冷和过于油腻的食物。平时生活规律,避免熬夜劳累。
区别应该不大 都是治疗胃酸的
复方那个不怎么了解 但是从药名来看是复方制剂的
可能有些中药或是其他成分在一起 但是主要起作用的还都是雷尼替丁
所以两者区别不大
雷尼替丁2007-10-04 11:41药品类别抗酸药及抗溃疡病药 药物名称COMPOUND RANITIDINE CAPSULES
药理毒理 雷尼替丁为H2受体阻断剂,能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枸橼酸铋钾在胃内能迅速崩解,在胃酸作用下,水溶性胶体铋与溃疡面或炎症部位的蛋白质形成不溶性含铋沉淀,牢固地粘附于糜烂面上形成保护屏障,抵御胃酸与胃蛋白酶对黏膜面的侵蚀;并能刺激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促进胃粘液分泌、加速黏膜上皮修复、改善胃黏膜血流与清除幽门螺杆菌的作用。
适应证①主要用于治疗活动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艾综合征及其他高胃酸分泌疾病。②应激状态时并发的急性胃黏膜损害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包括阿司匹林)引起的急性胃黏膜损伤。③全身麻醉或大手术后以及衰弱昏迷患者防止胃酸反流合并吸入性肺炎。④预防因消化性溃疡引起的反复出血,预防Mendelson综合征。⑤静脉注射可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药理(1)药效学:本药品的活性成分为雷尼替丁。雷尼替丁为选择性的H2受体拮抗药,能竞争性的阻断组胺与胃壁细胞上的H2受体结合,有效地抑制基础胃酸分泌及由组胺、五肽促胃泌素和食物刺激后引起的胃酸分泌,降低胃酶的活性,还能抑制胃蛋白酶的分泌,但对促胃泌素及性激素的分泌无影响。雷尼替丁抑制胃酸的作用以摩尔计为西米替丁的5~12倍,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高,具有速效和长效的特点;对肝药酶的抑制作用较西咪替丁轻(与细胞色素P450的亲和力较后者小10倍),不良反应小且安全。
(2)药动学:本药口服吸收迅速但不完全,有首过代谢作用,故生物利用度仅为50%,其吸收不受食物和抗酸药的影响。单次口服本药150mg后1~3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平均峰值浓度为400ng/ml,有效血浓度为100ng/ml,作用可维持8~12小时。口服后12小时内能使五肽促胃泌素引起的胃酸分泌减少30%。静脉注射本药1mg/kg,瞬时血药浓度为3 000ng/ml,维持在l00ng/ml以上可达4小时;以每小时0.5mg/kg速度静脉滴注后30~60分钟血药浓度达峰值,峰值浓度与剂量呈正相关。 本药在体内分布广,表观分布容积为1.9L/kg,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15%。动物实验表明,本药在消化器官、肝脏、肾脏浓度较高,卵巢、眼球浓度较低。可经胎盘到达胎儿体内,乳汁内浓度高于血液浓度,脑脊液内药物浓度约为血浓度的l/30~1/20。 本药品半衰期约为2~3小时,肾功能不全时,半衰期延长。大部分以原型经肾排泄,肾脏清除率为72ml/kg·min),少量在肝内被代谢为N-氧化物、S-氧化物和左甲基雷尼替丁随尿排出,也可经胆汁随粪便排出。静脉注射后剂量的93%经尿排出,5%随粪便排出;口服剂量的60%~70%绎尿排出,25%随粪便排出。24小时内口服剂量的35%和静脉注射剂量的70%以原型由尿排泄。
不良反应(1)与西眯替丁相比,本药损伤肾功能、性腺功能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较轻。
(2)心血管系统:可出现突发性的心律失常、心动过缓、心源性休克及轻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另有静脉注射本药发生心搏骤停的个案报道。
(3)神经/精神系统: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有发生严重头痛的报道;也可出现可逆性的神志不清、精神异常、行为异常、幻觉、激动、失眠等。肝、肾功能不全者及老年患者,偶见服药后出现定向力障碍、嗜睡、焦虑的精神症状。
(4)消化系统:①可出现便秘、腹泻、恶心、呕吐、腹痛。②少数患者服药后可引起轻度肝功能损伤.停药后症状即消失,肝功能也恢复正常。曾怀疑可能系药物过敏反应,与药物的用量无父。③本药长期服用可持续降低胃内酸度,有利于细菌在胃内繁殖,从而使食物内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形成N-业硝基化合物,并在有胃反流的情况下可能发生感染。④曾有报道发生伴或不伴有黄疸的肝炎(肝细胞性,肝小管性或混合性),通常为可逆性的;也偶有发生胰腺炎的报道。⑤本药对肝脏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的抑制比西咪替丁低10倍,所以对肝脏代谢药物的干扰作用较小。
(5)血液系统:偶见白细胞减少、血小板计数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停药后即可恢复;罕见粒细胞缺乏症或全血细胞减少的报道.有时会并发骨髓发育不全或形成不良。
(6)代谢/内分泌系统:①本药长期使用可致维生索B12缺乏。②男性乳房女性化少见,其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停药后可恢复。③有极少的报道提示雷尼替丁可能导致急性血卟啉病发作,所以有急性血卟啉病史的病人应避免服用雷尼替丁。
(7)过敏反应:罕见过敏性反应,表现为风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发热、支气管痉挛、低血压、过敏性休克、胸痛等。减少用量或停药,症状可好转或消失。
(8)眼:有少数发生视力模糊的报道,可能与眼球调节改变有关。
(9)皮肤:可出现皮疹、皮肤瘙痒等,但多不严重,停药后可消失;另有极少数发生多形性红斑的报道。
(10)肌肉骨骼:罕见关节痛、肌痛的报道。
(11)其他:①可引起肾功能损伤等,减少用量或停药,症状可好转或消失。②静脉注射后部分病人可出现面热感、头晕、恶心、出汗及胃刺激,持续10分钟可自行消失。有时在静脉注射部位可出现瘙痒、发红,l小时后可消失。有时还可产生焦虑、兴奋、健忘等。
禁忌证(1)对组胺H2受体拮抗药过敏者。
(2)苯丙酮酸尿。
(3)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既往史者。
(4)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5)8岁以下儿童。
注意事项(1)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肝功能不全者及老年患者,偶见服药后出现定向障碍、瞌睡、焦虑等精神状态。
(3)对诊断的干扰:血清肌酐及氨基转移酶可轻度升高.到治疗后期可恢复到原来水平。
(4)疑为癌性溃疡的患者,用药前应先明确诊断,以免延误治疗。
(5)治疗周期超过4~8周尚需继续维持治疗者,应定期进行检查,以防发生意外。
药物相互作用(1)与华法林、利多卡因、地西泮、普萘洛尔(心得安)等经肝代谢的药物合用
时,雷尼替丁的血药浓度不会升高而出现毒不良反应。但本药可减少肝脏血流量,因而与普萘洛尔、利多卡因等代谢受肝血流量影响较大的药物合用时,可延缓这些药物的作用。
(2)与抗凝药或抗癫痫药合用时,要比西咪替丁更为安全。
(3)与苯妥英钠合用时,可使后者的血浓度升高;停用本药后,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可迅速下降。
(4)与普鲁卡因胺合用时,可使后者的清除率降低。
(5)与铋制剂合用时,在胃溃疡愈合、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以及减少溃疡复发等方面,优于本药单独使用。
(6)与抗幽门螺旋杆菌的抗生素合用时,可减少溃疡复发。
(7)有研究表明,本药可增加糖尿病患者口服磺酰脲类降糖药(如格列吡嗪和格列本脲)的降糖作用,有引起严重低血糖的危险。但也有雷尼替丁与格列本脲作用减弱的报道。故合用时应警惕可能发生的低血糖或高血糖。同时建议糖尿病患者最好避免同时应用雷尼替丁和磺酰脲类降糖药。
(8)含有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的复方抗酸药,可使本药的血药浓度峰值下降,曲线下面积减少,但本药的清除无改变。
(9)因胃肠局部用药可降低本药的消化道吸收,故应间隔两者的服用时间,必须时间隔2小时以上。
(10)本药可降低维生素B12的吸收。
(11)本药可减少氨苯蝶啶在肠道的吸收,抑制其在肝脏的代谢,并且以减少肠道吸收为主,故总的结果是氨苯蝶啶的血药浓度降低。
(12)有报道表明本药(静脉注射)可使依诺沙星的吸收减少,但对环丙沙星的血药浓度无影响。
绐药说明(1)静脉给予此药时,罕见与快速给药有关的心动缓慢的报道。故静脉给药时不应超越推荐的给药速度。
(2)对于老年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应予以特殊的监护。出现精神症状或明显窦性心动过缓时应停止用药。
(3)病情严重患者或预防消化道出血,可连续注射给药,直至病人可口服为止。
(4)用药过量的处理:本药用药过量时没有特殊的处理方法,多采用对症治疗,包括:①诱吐和(或)洗胃;②出现惊厥时,静脉给予地西泮;③出现心动过缓时,给予阿托品;④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时,给予利多卡因;⑤必要时,用血透析法从血浆中除去药物。
用法与用量成人常用量:口服,(1)十二指肠溃疡和良性胃溃疡:①急性期治疗:标准剂量为一次150mg,一日2次,早晚饭时服;或300mg睡前一次服。疗程4~8周,如需要可治疗12周。大部分病人在4周内治愈,少部分在8周内治愈,有报道每晚一次服300mg,比一日服用2次,一次150mg的疗效好。十二指肠溃疡病人,一次300mg,一日2次的治疗方案,用药4周的治愈率高于一次150mg,一日2次或夜间服300mg的方案,且剂量增加并不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加;②长期治疗:通常采用夜间顿服,一日150mg。对急性十二指肠溃疡愈合后患者,应进行一年以上的维持治疗,以避免溃疡复发。
(2)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胃黏膜损伤:①急性期治疗:一次150mg,一日2次或夜间顿服300mg,疗程8~12周;②预防:在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的同时服用,一次150mg,一日2次或夜间顿服300mg。
(3)溃疡:一次150mg,一日2次,绝大部分病人于4周内治愈.未能完全治愈的病人通常在接下来的4周治愈。
(4)胃-食管反流性疾病:①急性反流性食管炎:一次150mg,一日2次或夜间服300mg,治疗8~12周;②中度至重度食管炎:剂量可增加至一次150mg,一日4次,治疗12周;⑧反流性食管炎的长期治疗:口服一次150mg,一日2次。
(5)卓-艾综合征:宜用大量,一日600~l20mg。
(6)间歇性发作性消化不良:标准剂量为一次150mg,一日2次,治疗6周。
(7)预防重症患者的应激性溃疡出血或消化性溃疡引起的反复出血:一旦患者可恢复进食,可用口服一次150mg,一日2次,以代替注射给药。
(8)预防Mendelcon’s综合征:于麻醉前2小时服用150mg,最好麻醉前一日晚上也服150mg。也可用注射剂。产科分娩病人可口服一次150mg,每6小时一次。如需要全身麻醉,应另外给予非颗粒的抗酸剂(如枸橼酸钠)。
肌内注射 治疗溃疡病出血,一次25~50mg,每4~8小时一次。
静脉注射 (1)消化性溃疡出血:一次25~50mg,每4~8小时一次。将本药注射剂50mg用氯
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20ml,做缓慢静脉注射(超过2分钟)。
(2)术前用药:手术前1.5小时静脉注射lOOmg。
静脉滴注 (1)消化性溃疡出血:以每小时25mg的速率间歇静脉滴注2小时,一日2次或每6~
8小时一次。
(2)术前用药:静脉滴注100~3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30分钟滴完。
肾功能不全时剂量:严重肾功能损坏病人(肌酐清除率小于50ml/min),口服剂量为一次75mg,一日2次;注射时的推荐剂量为25mg。
有功能不全时剂量:用量应减少。
老年人:老年人的肝肾功能降低,为保证用药安全.剂量应进行调整。
透析时剂量:长期非卧床腹透或长期血透的病人.于透析后应立即口服150mg。
儿童:口服(8岁以上儿童),用于消化性溃疡时.一次2~4mg/kg,一日 2次,一日最高剂量
为300mg。
庆大霉素
药理作用; 本品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各种革兰阴性细菌及革兰阳性细菌都有良好抗菌作用,对各种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肠杆菌属、沙雷菌属及铜绿假单胞菌等有良好抗菌作用。奈瑟菌属和流感嗜血杆菌对本品中度敏感。对布鲁菌属、鼠疫杆菌、不动杆菌属、胎儿弯曲菌也有一定作用。对葡萄球菌属 (包括金**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敏感菌株的约80%有良好抗菌作用,但甲氧西林耐药株则对本品多数耐药。对链球菌属和肺炎链球菌的作用较差,肠球菌属则对本品大多耐药。本品与β内酰胺类合用时,多数可获得协同抗菌作用。本品的作用机制是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单位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近年来革兰阴性杆菌对庆大霉素耐药株显著增多。
药代动力学 本品肌内注射后吸收迅速而完全,在05~1小时达到血药峰浓度(Cmax)。血消除半衰期(t1/2)约2~3小时,肾功能减退者可显著延长。蛋白结合率低。在体内可分布于各种组织和体液中,在肾皮质细胞中积聚,也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不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脑组织和脑脊液中。在体内不代谢,以原型经肾小球滤过随尿排出,给药后 24小时内排出给药量的50%~93%。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可从血液中清除相当药量,使半衰期显著缩短。
适应症 1.适用于治疗敏感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变形杆菌属、沙雷菌属、铜绿假单胞菌以及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株所致的严重感染,如败血症、下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盆腔感染、腹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等。治疗腹腔感染及盆腔感染时应与抗厌氧菌药物合用,临床上多采用庆大霉素与其他抗菌药联合应用。与青霉素(或氨苄西林)合用可治疗肠球菌属感染。 2.用于敏感细菌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脑膜炎、脑室炎时,可同时用本品鞘内注射作为辅助治疗。
用法用量 1.成人 肌内注射或稀释后静脉滴注,一次80mg(8 万单位),或按体重一次1~17mg/kg,每8小时1次;或一次5mg/kg,每24小时1次。疗程为7~14日。静滴时将一次剂量加入50~200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一日1次静滴时加入的液体量应不少于300ml,使药液浓度不超过01%,该溶液应在30~60分钟内缓慢滴入,以免发生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2.小儿 肌内注射或稀释后静脉滴注,一次25mg/kg,每12小时1次;或一次17mg/kg,每8小时1次。疗程为 7~14日,期间应尽可能监测血药浓度,尤其新生儿或婴儿。 3.鞘内及脑室内给药 剂量为成人一次4~8mg,小儿 (3个月以上)一次1~2mg,每2~3日1次。注射时将药液稀释至不超过02%的浓度,抽入5ml或10ml的无菌针筒内,进行腰椎穿刺后先使相当量的脑脊液流入针筒内,边抽边推,将全部药液于3~5分钟内缓缓注入。 4.肾功能减退患者的用量:按肾功能正常者每8小时1 次,一次的正常剂量为1~17mg/kg,肌酐清除率为10~ 50ml/min时,每12小时1次,一次为正常剂量的30~70%;肌酐清除率<10ml/min时,每24~48小时给予正常剂量的 20~30%。肌酐清除率可直接测定或从患者血肌酐值按下式计算: (140-年龄)×标准体重(kg) 成年男性肌酐清除率= 72×患者血肌酐浓度(mg/dl) (140-年龄)×标准体重(kg) 或 50×患者血肌酐浓度(umol/L) (140-年龄)×标准体重(kg) 成年女性肌酐清除率= ×085 72×患者血肌酐浓度(mg/dl) (140-年龄)×标准体重(kg) 或 ×085 50×患者血肌酐浓度(umol/L) 5.血液透析后可按感染严重程度,成人按体重一次补给剂量1~17mg/kg,小儿(3个月以上)一次补给2~ 25mg/kg。
不良反应 1.用药过程中可能引起听力减退、耳鸣或耳部饱满感等耳毒性反应,影响前庭功能时可发生步履不稳、眩晕。也可能发生血尿、排尿次数显著减少或尿量减少、食欲减退、极度口渴等肾毒性反应。发生率较低者有因神经肌肉阻滞或肾毒性引起的呼吸困难、嗜睡、软弱无力等。偶有皮疹、恶心、呕吐、肝功能减退、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贫血、低血压等。 2.少数患者停药后可发生听力减退、耳鸣或耳部饱满感等耳毒性症状,应引起注意。 3.全身给药合并鞘内注射可能引起腿部抽搐、皮疹、发热和全身痉挛等。
禁忌症 对本品或其他氨基糖苷类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下列情况应慎用本品:失水、第8对脑神经损害、重症肌无力或帕金森病及肾功能损害患者。 2.交叉过敏,对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阿米卡星过敏的患者,可能对本品过敏。 3.在用药前、用药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尿常规和肾功能测定,以防止出现严重肾毒性反应。必要时作听力检查或听电图尤其高频听力测定以及温度刺激试验,以检测前庭毒性。 4.有条件时疗程中应监测血药浓度,并据以调整剂量, 尤其对新生儿、老年和肾功能减退患者。每8小时1次给药者有效血药浓度应保持在4~10g/ml,避免峰浓度超过 12g/ml,谷浓度保持在1~2g/ml;每24小时1次给药者血药峰浓度应保持在16~24g /ml,谷浓度应<1g /ml。接受鞘内注射者应同时监测脑脊液内药物浓度。 5.不能测定血药浓度时,应根据测得的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 6.给予首次饱和剂量(1~2mg/kg)后,有肾功能不全、前庭功能或听力减退的患者所用维持量应酌减。 7.应给予患者足够的水分,以减少肾小管的损害。 8.长期应用可能导致耐药菌过度生长。 9.不宜用于皮下注射。 10.本品有抑制呼吸作用,不得静脉推注。 11.对诊断的干扰:本品可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GOT)、血清胆红素浓度及乳酸脱氢酶浓度的测定值增高;血钙、镁、钾、钠浓度的测定值可能降低。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本品可穿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组织,有引起胎儿听力损害的可能,孕妇使用本品前应充分权衡利弊。本品在乳汁中分泌量很少,但通常哺乳期妇女在用药期仍宜暂停哺乳。
儿童用药 庆大霉素属氨基糖苷类,在儿科中应慎用,尤其早产儿及新生儿,因其肾脏组织尚未发育完全,使本类药物的半衰期延长,易在体内积蓄而产生毒性反应。
老年患者用药 老年患者的肾功能有一定程度的生理性减退,即使肾功能测定值在正常范围内,仍应采用较小治疗量。老年患者应用本品后较易产生各种毒性反应,应尽可能在疗程中监测血药浓度。
药物相互作用 1.与其他氨基糖苷类合用或先后连续局部或全身应用,可能增加其产生耳毒性、肾毒性及神经肌肉阻滞作用的可能性。 2.与神经肌肉阻滞剂合用,可加重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导致肌肉软弱、呼吸抑制等症状。 3.与卷曲霉素、顺铂、依他尼酸、呋塞米或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等合用,或先后连续局部或全身应用,可能增加耳毒性与肾毒性。 4.与头孢噻吩、头孢唑林局部或全身合用可能增加肾毒性。 5.与多粘菌素类注射剂合用或先后连续局部或全身应用,可增加肾毒性和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6.其他肾毒性及耳毒性药物均不宜与本品合用或先后连续应用,以免加重肾毒性或耳毒性。 7.氨基糖苷类与β内酰胺类(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 混合时可导致相互失活。本品与上述抗生素联合应用时必须分瓶滴注。本品亦不宜与其他药物同瓶滴注。
药物过量 本品无特异性拮抗药,过量或引起毒性反应时,主要用对症疗法和支持疗法,同时补充大量水分。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有助于从血中清除庆大霉素。
那么,反流性食道炎可以用泮托拉唑钠肠溶片和盐酸雷尼替丁胶囊 泮托拉唑钠肠溶片适用于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的桌艾式综合症。它是通过特异性地作用于胃粘膜壁上,降低壁细胞中的HK---ATP酶(质子泵)的活性,从而有效抑制胃酸的分泌,与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相比,本品对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酶的抑制作用较弱。 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艾(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及其他高胃酸分泌疾病,也用于缓解胃酸过多所致的胃痛、胃灼热感(烧心)、反酸。 盐酸雷尼替丁胶囊为H2受体抑制剂,具有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口服后经胃肠道吸收迅速。它的主要成分雷尼替丁具有竞争性阻滞组胺与H2受体结合的作用。抑制胃酸作用,以摩尔计为西咪替丁的5倍~12倍。因此为强效的H2受体阻滞剂。 由上述的介绍可知,泮托拉唑钠肠溶片和盐酸雷尼替丁胶囊都能有效治疗反流性食道炎,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一种进行治疗即可。 如需购买盐酸雷尼替丁胶囊,可到康爱多药店选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