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酒黄连的功效与作用,以及酒黄连的功效与作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1、酒黄连怎么制作?2、黄连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3、黄连的作用与功效4、酒黄连是如何做成的?有什么功效与作用?为什么有人喝了会拉肚子呢?5、黄连泡酒的几大养生应用清热解毒只是一小部分6、黄连泡酒的六大养生作用抗炎镇痛大有益处酒黄连怎么制作?酒黄连为黄连的加工炮制品。
具有泻火解毒,燥湿,消炎,杀菌,健胃的功效。
临床主治热盛心烦,痞满,消渴,吐血,衄血,目赤口疮,疮疥,细菌性痢疾、肠炎、上呼吸道感染。
黄连为常用中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等症,对于黄连历代有多种炮制方法,不同的炮制方法又有不同的功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酒黄连
1、炮制方法:取黄连片用黄酒拌匀,稍闷,炒至表面深**为度,取出放凉,每100千克黄连,用黄酒125千克。
2、功效作用:酒黄连长于清泻上焦火热,对心火亢盛、心火上炎之心烦失眠、口舌生疮和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烦躁易怒,耳道流脓疗效较好。
常与黄芩、生地黄、生甘草、竹叶、木通、龙胆草、败酱草、蒲公英、栀子等药配合使用。
姜黄连
1、炮制方法:用鲜生姜打汁,加适量之开水,均匀地喷入黄连片内,待吸收后,用文火炒至表面深**为度,取出放凉,每100千克黄连,用生姜125千克。
2、功效作用:姜黄连长于清热和胃止呕,对湿热中阻之胸闷脘痞效果明显。
常与吴茱萸、薏苡仁、白蔻仁、杏仁、苍术、黄柏、乌贼骨等药配合使用。
萸黄连
1、炮制方法:取吴茱萸加适量水煎煮,煎液与净黄连拌匀,待液吸尽,炒干,每100千克黄连,用吴茱萸10千克。
2、功效作用:萸黄连长于舒肝和胃止呕,对肝胃不和、胃热炽盛之呕吐吞酸、消谷善饥效果较好。
常与石膏、知母、煅瓦楞子、浙贝母、乌贼骨等药配合使用。
黄连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黄连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黄连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
用于目赤,口疮。
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
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
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
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黄连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的知识,欢迎阅读。
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1、黄连治火烫伤:川连研末,调茶油搽之。
〔《中医杂志》(2):170,1922〕
2、黄连治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二两,黄连一两。
上二陈,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
分温再服。
(《伤寒论》大黄黄连泻心汤)
3、黄连治心经实热:黄连七钱,水一盏半,煎一盏,食远温服。
小儿减之。
(《局方》泻心汤)
4、黄连治痈疽肿毒,已溃未溃皆可用:黄连、槟榔等分,为末,以鸡子清调搽之。
(《简易方论》)
5、黄连治脓疱疮,急性湿疹:黄连、松香、海螵蛸各三钱。
共研细末,加黄蜡二钱,放入适量熟胡麻油内溶化,调成软膏。
涂于患处,每日三次。
涂药前用热毛巾湿敷患处,使疮痂脱落。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6、黄连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三两,甘草三两(炙),干姜三两,桂枝三两(去皮),人参二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
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
温服,昼三夜二。
(《伤寒论》黄连汤)
以猪胆汁拌炒,佐以龙胆草,则大泻肝胆之火。
下痢胃热噤口者,用黄连、人参煎汤,终日呷之,如吐,再强饮,但得一呷下咽便好。
7、黄连治小儿胃热吐乳:黄连二钱,消半夏二钱。
共为细末,分100等分,日服三次,每次一分。
(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8、黄连治消渴能饮水,小便甜,有如脂麸片,日夜六、七十起:冬瓜一枚,黄连十两。
上截冬瓜头去穰,入黄连末,火中煨之,侯黄连熟,布绞取汁。
一服一大盏,日再服,但服两三枚瓜,以差为度。
(《近效方》)
9、黄连主羸瘦气急。
《本草拾遗》
10、黄连治脏毒:鹰爪黄连末,用独头蒜一颗,煨香烂熟,研和入臼,治丸如梧子大。
每服三、四十丸,陈米饮下。
(《本事方释义》蒜连丸)
11、黄连治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黄连一两,半夏半升(洗),桥楼实大者一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楼,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
分温三服。
(《伤寒论》小陷胸汤)
12、黄连,今人多用治痢,盖执以苦燥之义。
亦有但见肠虚渗泄,微似有血,便即用之,更不知止,又不顾寒热多少,但以尽剂为度,由是多致危困。
若气实初病热多,血痢,服之便止,仍不必尽剂也。
若虚而冷者,则不须服。
《本草衍义》
12、黄连治呕吐酸水,脉弦迟者: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黄连,水煎服。
(《症因脉治》连理汤)
14、黄连苦人心,寒除热,大黄、黄连之苦,以导泻心下之虚热。
上热者泄之以苦,黄连之苦以降阳。
蛔得甘则动,得苦则安,黄连、黄柏之苦以安蛔。
《注解伤寒论》
15、黄连止吐利吞酸,解口渴,治火眼,安心,止梦遗,定狂躁,除痞满。
《本草新编》
16、黄连治目及痢为要药,古方治痢香连丸,用黄连、木香;姜连散,用干姜、黄连;变通丸,用黄连、茱萸;姜黄散,用黄连、生姜;治消渴,用酒蒸黄连;治伏暑,用酒煮黄连;治下血,用黄连、大蒜;治肝火,用黄连、茱萸;治口疮,用黄连、细辛,皆是一冷一热,一阴一阳,寒因热用,热因寒用,主辅相佐,朋阳根济,最得制方之妙,所以有成功而无偏胜之害也。
(《纲目》)
黄连(去须)、吴茱萸(去梗,炒)、白芍药各五两: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浓煎米饮下,空心日三服。
(《局方》戊己丸)
17、黄连治心烦懊_反复,心乱,怔忡,上热,胸中气乱,心下痞闷,食入反出:朱砂四钱,黄连五钱,生甘草二钱半。
为细末,汤浸蒸饼,丸如黍米大。
每服一十丸,食后时时津唾咽下。
(《仁斋直指方》黄连安神丸)
18、黄连泻心火,心下痞。
酒炒、酒浸,上颈已上。
《珍珠囊》
19、黄连治肝火:黄连六两,吴茱萸一两或半两。
上为末,水丸或蒸饼丸。
白汤下五十丸。
(《丹溪心法》左金丸一名回令丸)
20、黄连,击中焦湿热而泻心火,若脾胃气虚,不能转运者,则以茯苓、黄芩代之。
(朱震亨)
21、黄连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亦治霍乱: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
顿服之。
(《金匮要略》泻心汤)
22、黄连治小儿口疳:黄连、芦荟等分,为末。
每蜜汤服五分。
定马牙疳,入蟾灰等分,青黛减半,麝香少许。
(《简便单方》)
23、黄连治大热盛,烦呕,呻吟,错语,不得卧:黄连三两,黄芩、黄柏各二两,栀子十四枚(擘)。
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
忌猪肉、冷水。
(《外台秘要方》黄连解毒汤)
24、黄连能去心窍恶血。
《仁斋直指方》
25、黄连杀小儿疳虫,点赤眼昏痛,镇肝去热毒。
《药性论》
26、黄连治药中巴豆,下痢不止:末干姜、黄连,服方寸匕。
(《补缺肘后方》)用药禁忌胃虚呕恶,脾虚泄泻,五更肾泻,均应慎服。
27、黄连治心肾不交,怔忡无寐:生川连五钱,肉桂心五分。
研细,白蜜丸。
空心淡盐汤下。
(《四科简效方》交泰丸)
28、黄连解巴豆毒。
《本草经集注》
29、黄连,久服之,反从火化,愈觉发热,不知有寒。
故其功效,惟初病气实热盛者,服之最良,而久病气虚发热,服之又反助其火也。
(《本草蒙筌》)
30、诸病痒疮疡,皆属心火,凡诸疮宜以黄连、当归为君,甘草、黄芩为佐。
(李杲)
31、黄连治脾受湿气,泄利不止,米谷退化,脐腹刺痛,小儿有疳气下痢,亦能治之:
32、黄连治妊娠子烦,口干不得卧:黄连末,每服一钱,粥饮下,或酒蒸黄连丸,亦妙。
(《妇人良方》)
33、黄连治醇酒厚味,唇齿作痛,或齿龈溃烂,或连头面颈项作痛:黄连(炒)一钱五分,生地黄、牡丹皮、当归各一钱,升麻二钱。
上水煎服,实热便秘加大黄。
(《妇人良方》清胃散)
34、黄连治诸痢脾泄,脏毒下血:雅州黄连半斤,去毛,切,装肥猪大肠内,扎定,入砂锅中,以水酒煮烂,取连焙,研末,捣肠和丸梧子大。
每服百丸,米汤下。
(《仁斋直指方》)
35、古方以黄连为治痢之最,盖治痢惟宜辛苦寒药,辛能发散,开通郁结,营能燥湿,寒能胜热,佼气宣平面巳。
诸苦寒药多泄,惟黄连、黄柏性冷而燥,能降火去湿,而止泄痢,故治痢以之为君。
(刘完素)
36、黄连解服药过剂烦闷及轻粉毒。
《纲目》
37、黄连,酒浸炒,则上行头目口舌;姜汁炒,辛散冲热有功。
一切湿热形瘦气急,一切时行热毒暑毒、诸般恶毒秽毒,诸疮疡毒,俱以姜和其寒,而少变其性。
(《医学入门》)
38、黄连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
《本经》
39、黄连治大冷洞痢肠滑,下赤白如鱼脑,日夜无节度,腹痛不可堪忍者:黄连六两,干姜二两,当归、阿胶各三两。
上四味,末之,以大醋八合烊胶和之,并手丸加大豆许,干之。
大人饮服三十丸,小儿百日以还三丸,期年者五丸,余以意加减,日三服。
(《千金方》驻车丸)
40、黄连治口舌生疮:黄连煎酒,时含呷之。
(《肘后方》)
41、黄连以姜汁炒,辛散除热有功。
《本草衍义补遗》
42、黄连治眼赤痛,除热:黄连半两,大枣一枚(切)。
上二陈,以水五合,煎取一合,去滓,展锦取如麻子注目,日十夜再。
(《僧深集方》黄连煎)
43、黄连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四两,黄芩二两,芍药二两,鸡子黄二枚,阿胶三两(一云三挺)。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纳胶烊尽,小冷,纳鸡子黄,搅令相得。
温服七台,日三服。
(《伤寒论》黄连阿胶汤)
44、黄连主心病逆而盛,心积伏梁。
(王好古)
45、黄连主五脏冷热,久下泄脓血,止消渴,大惊,除水利骨,调胃厚肠,益胆,疗口疮。
《别录》
46、黄连治妇人热劳羸瘦:黄连三两(去须),人参一两(去芦头),赤茯苓一两,黄芪一两(锉),木雷半两,鳖甲一两半(涂醋,炙令黄,去裙谰),柴胡一两(去苗),地骨皮半两,桃仁一两半(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上药,捣细罗为散,用好嫩猪肚一枚,将前药末安猪肚内,以线子缝合,蒸令烂熟,砂盆内研令如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食前,以粥饮下三十丸。
(《圣惠方》黄连猪肚丸)
47、黄连苦燥,故入心,火就燥也,然泻心,其实泻脾也,为子能令母实,实则泻其子。
治血,防风为上使,黄连为中使,地榆为下使。
(《汤液本草》)
48、黄连治痈疽疮疥,酒毒,胎毒。
除疳,杀蛔。
《本草备要》
49、黄连治五劳七伤,益气,止心腹痛。
惊悸烦躁,润心肺,长肉,止血;并疮疥,盗汗,天热疾;猪肚蒸为丸,治小儿疳气。
《日华子本草》
50、黄连治下痢:宣黄连、青木香,同捣筛,白蜜丸,如梧子。
空腹饮下二、三十丸,日再。
其久冷人,即用煨熟大蒜作丸。
婴孺用之亦效。
(《兵部手集方》香连丸)
黄连的作用与功效黄连又称味连,川连,鸡爪连,是属于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其根若鸡爪,是入药的主要成分,味道极苦,有“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俗语,那么黄连的功效与作用都有哪些呢?
功效概括
01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
用于目赤,口疮。
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
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
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
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02
抗菌:抗菌谱较广,对痢疾杆菌的抗菌作用最强,优于磺胺。
对金**葡萄菌球、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链球菌、人型结核杆菌也有较显著的抑菌作用。
此外,体外试验黄连素和黄连煎剂对钩端螺旋体也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03
治疗湿热
黄连在中医里配以其他辅助药物既适用于湿热,也适用于火热,黄连苦寒,泻火解毒功效很强,凡是湿热阻滞,温病高热,烦躁不安等都可使用,治疗湿热常配以半夏,瓜萎,等,治疗火热常配以朱砂、地黄等。
04
抗病毒
对多种流感病毒、以及新城病毒有抑制作用。
05
抗原虫
黄连煎剂、黄连素在体外和体内均有抗阿米巴原虫的作用,故也可治疗阿米巴痢疾作用。
06
抗真菌
作用与黄芩相似,但黄连效力较强。
作用
01
治疗疟疾
在我国中医里黄连一直都是用来治疗疟疾等严重的腹泻,黄连中含有黄连素,在现在医学中黄连素也是一种非处方的腹泻药物,主要是黄连素具有抑菌抗菌作用,对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以及白喉杆菌等都具有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的作用最强,是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的特效药。
02
治疗消化道炎症
胃炎,胃溃疡,肠胃炎,肠炎等消化道疾病一直都是属于很难治疗的疾病,很多药物对胃肠道都有刺激作用,在食用之后对炎症虽有治疗效果,但同时也有刺激促进作用,对药物的量的把控很难做到准确,黄连不一样,黄连在食用之后其主要成分黄连素是不会通过胃肠道黏膜进入血液的,其主要是在胃肠道中停留,由于苦涩作用会使黄连素在胃肠道中停留的时间增长,对消化道炎症的治疗效果明显。
03
用于治疗热病而致烦燥、精神恍惚、谵语、口干脉实(由于炎症高热引起)、则配黄芩、桅子等,方如黄连解毒汤。
04
降低血糖
黄连中的黄连素对血糖的调控与药物的计量和给药的方式有关,在治疗糖尿病患者时可适当的在静脉滴水中加少量的黄连素,能明显的姜烯血糖,但是需要注意黄连素静脉滴注的量不能过高,以免引起心脏系统的抑制,减缓心跳速度,严重者还可能出现横纹肌溶解症及乳酸中毒症。
05
治疗小儿消化不良
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口臭,嗳出腐败气味。
取其健胃助消化,故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都用黄连。
酒黄连是如何做成的?有什么功效与作用?为什么有人喝了会拉肚子呢?将其泡在60度白酒以上的,密封1个月即可,是一种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中药,可以用于改善呕吐腹泻、口舌生疮、腹胀等病症。
黄连还具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可以用于防治胃溃疡,吃了黄连拉肚子,考虑是药不对症,或者是由于黄连药性比较寒凉,口服后损伤胃阳,从而出现腹泻的症状。
黄连具有清心火、燥湿等功效,可以治疗心火亢盛、中焦湿热等。
黄连泡酒的几大养生应用清热解毒只是一小部分说起黄连,大家都还比较了解,黄连是一种中药材,分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三种,又叫“味连”,“雅连”,“云连”等名称,黄连入口味道极苦,故有俗语称,“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即道出了黄连的“滋味”!但黄连的医疗作用却是非常好,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下面我要带大家了解黄连泡酒的几大养生应用,清热解毒只是一小部分!
黄连的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
用于目赤,口疮。
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
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阴,痞满呕吐。
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
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黄连的作用:
1、抗溃疡;2、抑制胃酸分泌;3、保护胃粘膜;4、抗炎镇痛;5、抑菌:对金葡、霍乱弧菌、乙型链球菌作用较强,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作用较弱。
黄连的应用:
1、湿热痞满,呕吐吞酸尤长于清中焦之热,治疗由于湿热阻滞中焦,气机不畅所致的脘腹痞满、恶心呕吐常配苏叶用,如苏叶黄连汤。
或配黄芩干姜半夏如半夏泻心汤。
配石膏,可治胃热呕吐,如石连散。
2、湿热泻痢本品为治疗泻痢的要药,单用有效。
3、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尤善清泻心经实火,可用于治疗心火亢盛所致神昏、烦躁之证。
4、痈肿疖疮,目赤牙痛。
5、消渴善清胃火可用于治疗胃火炽盛,消谷善饥之消渴证常配麦冬用如消渴丸。
6、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制为软膏外敷可治皮肤湿疹,湿疮。
取之浸汁涂患处,可治耳道流脓。
煎汁滴眼,可治眼目红肿。
功能主治:泻火,燥湿,解毒,杀虫。
治时行热毒,伤寒,热盛心烦,痞满呕逆,菌痢,热泻腹痛,肺结按,吐、衄、下血,消渴,疳积,蛔虫病,百日咳,咽喉肿痛,火眼,口疮等。
使用时须注意:黄连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苦燥易伤阴津,阴虚津伤者慎用。
黄连泡酒的六大养生作用抗炎镇痛大有益处黄连,又叫“川连”,“味连”,“鸡爪连”,属毛茛科植物黄连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或栽培于海拔1000-1900m的山谷凉湿荫蔽密林中。
黄连入口味道极苦,故有俗语称,“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下面我带大家来了解黄连泡酒的六大养生作用,抗炎镇痛大有益处!
黄连的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
用于目赤,口疮。
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
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阴,痞满呕吐。
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
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黄连的作用:
1、抗溃疡;2、抑制胃酸分泌;3、保护胃粘膜;4、抗炎镇痛;5、抑菌:对金葡、霍乱弧菌、乙型链球菌作用较强,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作用较弱。
黄连的应用:
1、湿热痞满,呕吐吞酸尤长于清中焦之热,治疗由于湿热阻滞中焦,气机不畅所致的脘腹痞满、恶心呕吐常配苏叶用,如苏叶黄连汤。
或配黄芩干姜半夏如半夏泻心汤。
配石膏,可治胃热呕吐,如石连散。
2、湿热泻痢本品为治疗泻痢的要药,单用有效。
3、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尤善清泻心经实火,可用于治疗心火亢盛所致神昏、烦躁之证。
4、痈肿疖疮,目赤牙痛。
5、消渴善清胃火可用于治疗胃火炽盛,消谷善饥之消渴证常配麦冬用如消渴丸。
6、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制为软膏外敷可治皮肤湿疹,湿疮。
取之浸汁涂患处,可治耳道流脓。
煎汁滴眼,可治眼目红肿。
功能主治:泻火,燥湿,解毒,杀虫。
治时行热毒,伤寒,热盛心烦,痞满呕逆,菌痢,热泻腹痛,肺结按,吐、衄、下血,消渴,疳积,蛔虫病,百日咳,咽喉肿痛,火眼,口疮等。
使用时须注意:黄连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苦燥易伤阴津,阴虚津伤者慎用。
关于酒黄连的功效与作用和酒黄连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吴芋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吴芋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1、吴芋有什么作用2、吴芋的药用价值3、吴芋子有什么作用?4、吴芋的功效与作用吴芋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5、芜芋又叫什么吴芋有什么作用吴芋有温中止痛、理气燥湿、散寒解郁的作用功效。
吴芋,又名吴茱萸、辣米、米辣子、臭辣、曲药子,为芸香料,吴茱萸属。
吴芋以果实入药,适应性强,易于种植,是我国的名贵珍稀药材之一,资源少,经济价值高,具有适应性广,易于种植等特点。
它主要用于出口及制药,为耐寒、喜温、喜光的植物。
扩展资料
吴芋的功效注意事项
1、阴虚火旺者忌服。
《本草经集注》:蓼实为之使。
恶丹参、消石、白垩,畏紫石英;
《本草蒙筌》:肠虚泄者尤忌;
《纲目》:走气,动火,昏目,发疮。
2、《本草经疏》:咳逆上气,非风寒外邪及冷痰宿水所致者不宜用;腹痛属血虚有火者不宜用;赤白下痢,因暑邪入于肠胃,而非酒食生冷、停滞积垢者不宜用。
小肠疝气,非骤感寒邪及初发一、二次者不宜用;霍乱转筋,由于脾胃虚弱冒暑所致,而非寒湿生冷于犯肠胃者不宜用;一切阴虚之证及五脏六腑有热无寒之人,法所咸忌。
-吴芋
吴芋的药用价值吴茱萸,药用别名吴芋、左为、纯幽子、气辣子等。
在商品经营和药用处方上,常用其别名吴芋。
吴芋多以栽培为主。
据我国明代著名医药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引证;"五行志云:合东种自杨、茱萸,增年除害"。
贵州省栽培吴芋具有悠久的历史,主要分布于铜仁、遵义等地,所产吴芋,量大质佳,居全国之首位。
吴芋味辛苦,性烈;有小毒。
为常用的温里药。
主要功能是温中散寒,疏肝止痛。
善长治疗皖腹冷痛,呃逆吞酸,呕吐,腹泻,疝痛,病经等症;外治目疮也较理想。
吴芋子有什么作用?功用主治
温中,止痛,理气,燥湿,,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经行腹痛,五更泄泻,高血压症,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黄水疮。
①《本经》: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
②《别录》:主痰冷,腹内绞痛,诸冷实不消,中恶,心腹痛,逆气,利五脏。
③《药性论》:主心腹疾,积冷,心下结气,疰心痛;治霍乱转筋,胃中冷气,吐泻腹痛不可胜忍者;疗遍身顽痹,冷食不消,利大肠拥气。
④《本草拾遗》:杀恶虫毒,牙齿虫匿。
⑤《日华子本草》:健脾通关节。
治腹痛,肾气,脚气,水肿,下产后余血。
⑥王好古:治痞满塞胸,咽膈不通,润肝燥脾。
⑦《纲目》:开郁化滞。
治吞酸,蹶阴痰涎头痛,阴毒腹痛,疝气,血痢,喉舌口疮
偏方
1、治肾气上哕,肾气自腹中起上筑于咽喉,逆气连属而不能吐,或至数十声,上下不得喘息:吴茱萸(醋炒)、橘皮、附子(去皮)各50克。
为末,面糊丸,梧子大。
每姜汤下七十丸。
(《仁存堂经验方》)
2.治醋心,每醋气上攻如酽醋:茱萸一合。
水三盏,煎七分,顿服。
纵浓,亦须强服。
(《兵部手祭方》)[4]
3.治食已吞酸,胃气虚冷者:吴茱萸(汤泡七次,焙)、干姜(炮)等分。
为末,汤服5克。
(《圣惠方》)
4.治肝火:黄连300克,吴茱萸50克或25克。
上为末,水丸或蒸饼丸。
白汤下五十丸。
(《丹溪心法》左金丸)
5.治呕而胸满,及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一升,人参150克,生姜300克,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金匮要略》吴茱萸汤)
6.治头风:吴茱萸三升。
水五升,煮取三升,以绵拭发。
(《干金翼方》)[5]
7.治痰饮头疼背寒,呕吐酸汁,数日伏枕不食,十日一发:吴茱萸(汤泡七次)、茯苓筹分。
为末,炼蜜丸悟子大。
每热水下五十丸,(《朱氏集验方》)
8.治多年脾泄,老人多此,谓之水土同化:吴茱萸三钱。
泡过,煎汁,入盐少许,通口服,盖茱萸能暖膀胱,水道既清,大肠自固,他药虽热,不能分解清浊也。
(《仁存堂经验方》)
9.治脾受湿气,泄利不止,米谷迟化,脐腹刺痛;小儿有疳气下痢,亦能治之:黄连(去须)、吴茱萸(去梗,炒)、白芍药各五两。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浓煎米饮下,空心日三服。
(《局方》戊己丸)
10.治脚气入腹,困闷欲死,腹胀:吴茱萸六升,木瓜两颗(切)。
上二味,以水一斗三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进一服,或吐、或汗、或利、或大热闷,即瘥。
(《千金方》苏长史茱萸汤)
11.治脚气疼痛,如人感风湿流注,脚足痛不可忍,筋脉浮肿,宜服之:槟榔七枚,陈皮(去白)、木瓜各一两,吴茱萸、紫苏叶各三钱,桔梗(去芦)、生姜(和皮)各半两。
上细切,水煎,次日五更,分作三、五服,只是冷服。
冬天略温服亦得。
(《证治准绳》鸡鸣散)
12.治远年近日小肠疝气,偏坠搐疼,脐下撮痛,以致闷乱,及外肾肿硬,日渐滋长,阴间湿痒成疮:吴茱萸(去枝梗)一斤(四两用酒浸,四两用醋浸,四两用汤浸,四两用童子小便浸,各浸一宿,同焙干),泽泻(去灰土)二两。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空心食前盐汤或酒吞下。
(《局方》夺命丹)
13.治小儿肾缩(乃初生受寒所致):吴茱萸、硫黄各半两。
同大蒜研涂其腹,仍以蛇床子烟熏之。
(《圣惠方》)
14.治口疮口疳:茱萸末,醋调涂足心。
亦治咽喉作痛。
(《濒湖集简方》)
15.治牙齿疼痛:茱萸煎酒含漱之。
(《食疗本草》)
16.治湿疹:炒吴茱萸一两,乌贼骨七钱,硫黄二钱。
共研细末备用。
湿疹患处渗出液多者撒干粉;无渗出液者用蓖麻油或猪板油化开调抹,隔日一次,上药后用纱布包扎。
(《全展选编·皮肤科》)
17.治阴下湿痒生疮:吴茱萸一升,水三升,煮三、五沸,去滓,以洗疮。
诸疮亦治之。
(《古今录验方》)
18.中风(口角偏斜,不能语言)。
用茱萸一升、姜豉三升、清酒五程式,合煎开数次,冷后每服半升。
一天服三次。
微汗即愈。
19.全身发痒。
用茱萸一升,加酒五升,煮成一升半,乘温擦洗,痒即停止。
20.冬月感寒。
用吴茱萸五钱煎汤服,以出汗为度。
21.呕吐、胸满、头痛。
用茱萸一升、枣二十枚、生姜一两、人参一两,加水五升煎成三升,每服七合,一天服二次,此方名吴茱萸汤。
22.心腹冷痛。
用吴茱萸五合,加酒三升煮开,分三次服。
23.小肠疝气(偏坠疼痛,睾丸肿硬,阴部湿痒)。
用吴茱萸(去梗)一斤,分作四份。
四两泡酒,四两泡醋,四两泡开水,四两泡童便。
经一夜后,都取出焙干,加泽泻二两,共研为末,以酒和粉调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盐汤或酒送下。
此方名夺命丹,亦名星斗丸。
24.妇女阴寒,久不受孕。
用吴茱萸、川椒各一升,共研为末,加炼蜜做丸子,如弹子大。
裹棉肉纳入阴道中,令子宫开即可受孕。
25.胃气虚冷,口吐酸水。
吴茱萸在开水中泡七次,取出焙干,加干姜(炮),等分为末。
每服一钱,热汤送下。
26.转筋入腹。
用茱萸(炒)二两,加酒二碗,煎成一碗,分二次服。
得泻即愈。
27.老人多年水泄。
用吴茱萸三钱,泡过,取出,加水煎嗔,放一点盐后服下。
28.赤白痢(脾胃受湿,下痢腹痛,米谷不化)。
用吴茱萸、黄连、白芍药各一两,同炒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二、三十丸,米汤送下。
此方名戊己丸。
又方:用川黄连二峡谷、吴茱萸二两(汤沁七次),同炒香,分别研为末,各与粟米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收存备用。
每服三十丸。
赤痢,以甘草汤送服黄连丸;白痢,以干姜汤送服茱萸丸;赤白痢,两丸各用十五粒,米汤送下。
此方名变通丸。
又方:用吴茱萸二两、黄连二两,同炒香,各自为末。
以百草霜二两,加饭同黄连做成丸子;以白芍药末二两,加饭同茱萸做成丸子,各如梧子大,收存备用。
每服五十丸。
赤痢,以乌梅汤送服连霜丸;白痢,以米汤送服茱芍丸;赤白痢,两种药丸各服二十五粒。
此方名二色丸。
29.腹中积块。
用茱萸一升捣烂,和酒同煮,取出包软布中熨积块处,冷则炒热再熨。
块如移动,熨也移动,直至积块消除。
30.牙齿疼痛。
用茱萸煎酒含漱。
31.老小风疹。
用茱萸煎酒涂搽。
32.痈疽发背。
用吴茱萸一升捣为末,加苦酒调涂布上贴患处。
33.寒热怪病(发寒发热不止,几天后四肢坚硬如石,敲起来发铜器声,日渐瘦弱)。
用茱萸、木香等分,煎服。
附吴茱萸的功效是温中、散寒、下气、开郁。
临床实际上践,亦用本品治蛲虫病。
临床实践学认为吴茱萸有明显的止痛、止呕作用。
临床治疗
①治疗高血压病将吴茱萸研末,每次取06~1两,用醋调敷两足心(最好睡前敷,用布包裹)。
一般敷12~24小时后血压即开始下降,自觉症状减轻。
轻症敷1次,重的敷2~3次即显示降压效果。
②治疗消化不良取吴萸粉25~3克,用食醋5~6毫升调成糊状,加温至40℃左右,摊于2层方纱布上(约05厘米厚),将4周折起;贴于脐部,用胶布固定。
12小时更换1次。
经治20例,痊愈18例,好转1例,无效1例。
初步观察,本法有调节胃肠功能、温里去寒、止痛及帮助消化等作用。
对胃肠功能紊乱所致的腹泻效果较好,对细菌感染所致的腹泻配合应用抗菌素可产生协同作用。
③治疗湿疹、神经性皮炎吴茱萸研末,用凡士林调成30%(甲种)和20%(乙种)两种软膏;再取30%吴茱萸软膏和等量氧化锌软膏调匀,配成复方吴茱萸软膏(丙种)。
对亚急性和一般慢性湿疹,及阴囊湿疹在亚急性期或早期者,采用乙种软膏;对多年慢性阴囊湿疹则采用甲种软膏;婴儿湿疹采用丙种软膏。
局部搽药,每日2次。
对神经性皮炎先搽甲种软膏,再配合热电吹风,每日1次,每次20分钟,然后用比皮损略大的胶布块贴牢。
据82例湿疹和神经性皮炎的观察,对湿疹初期及亚急性湿疹疗效较好,治愈时间员短者3天;对一般慢性湿疹,治愈时间最短者10天;对多年呈苔藓样变的慢性湿疹无效;婴儿湿疹11例,除两例无效外,余均在7~15天内临床治愈;阴囊湿疹初期效果明显,患病多年近于苔藓样变者无效;神经性皮炎19例,均为轻型及限局性患者,配合热电吹风比单纯涂药者疗效显著。
又有用10%吴茱萸糊膏局部涂抹后,再以艾熏20分钟,治疗限局性神经性皮炎14例;结果治愈4例,显著进步7例,好转3例。
治愈病例一般治疗4~6次。
此法止痒效果显著。
④治疗黄水疮将吴茱萸研粉用凡士林调制成10%软膏,局部涂擦,每日1~2次。
擦药前先用温水洗净患处:治疗12例,一般4~6次即愈。
⑤治疗口腔溃疡将吴茱萸捣碎,过筛,取细末加适量好醋调成糊状,涂在纱布上,敷于双侧涌泉穴,24小时后取下。
用量:1岁以下用05~2钱,1~5岁用2~3钱,6~15岁用3~4钱,15岁以上用4~5钱。
治疗256例,有247例治愈。
一般敷药1次即有效。
使用注意
大量吴茱萸可引起视力障碍,错觉等。
宜忌
阴虚火旺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蓼实为之使。
恶丹参、消石、白垩,畏紫石英。
②《本草蒙筌》:肠虚泄者尤忌。
③《纲目》:走气,动火,昏目,发疮。
④《本草经疏》:呕吐吞酸属胃火者不宜用;咳逆上气,非风寒外邪及冷痰宿水所致者不宜用;腹痛属血虚有火者不宜用;赤白下痢,因暑邪入于肠胃,而非酒食生冷、停滞积垢者不宜用;小肠疝气,非骤感寒邪及初发一、二次者不宜用;霍乱转筋,由于脾胃虚弱冒暑所致,而非寒湿生冷于犯肠胃者不宜用;一切阴虚之证及五脏六腑有热无寒之人,法所咸忌。
药理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主要为镇痛作用,其镇痛成分为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异吴茱萸碱及吴茱萸内酯.静脉注射吴茱萸的10%的乙醇提取物,可使家兔体温升高,也可提高电刺激兔齿髓引起的口边肌群挛缩的阈值,其作用强度与氨基比林相当.吴茱萸水煎剂5g/kg和20g/kg均能显著延迟痛觉反应时间,可维持25小时都不消失.口服吴茱萸有镇吐作用,与生姜同服,镇吐作用可被加强.但亦有报告指出,吴茱萸煎剂及丙酮浸膏分别给犬灌胃,对4%硫酸铜所致犬的呕吐均无镇吐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吴茱萸醇-水提取物003~0。
24g/kg给猫静注产生依赖性升压效应和提高膈膜的收缩力,但四乙胺不能拮抗.给清醒大鼠腹腔注射亦引起升压.两侧肾切除、酚妥拉明或心得安都显著降低其升压作用.实验表明:吴茱萸煎剂、冲剂和蒸馏液,静注和灌胃均有显著降压作用,且有剂量依赖性,降压持续时间较长,一般长达3小时以上,降压时不明显影响心率,但肌肉注射则降压作用甚弱,对实验性肾性高血压犬及正常兔亦有降压作用.甘草煎剂可使吴茱萸的降压作用丧失.吴茱萸对神经节无阻断作用,但能对抗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升压反应.有报告认为,吴茱萸醇水提物对心血管的作用是通过兴奋α-受体和β-受体产生的.
资料表明:吴茱萸的降压作用是通过多种活性成分、多种机制产生的.吴茱萸的降压作用与扩张外周血管
吴茱萸-原植物
有关;因苯海拉明可取消其降压作用,故亦可能与组胺有关.但与胆碱能神经及其受体无关.去氢吴茱萸碱为降压成分之一,其有扩张血管作用,在降压的同时,减慢心率,降低舒张压的作用强于收缩压;由于消炎痛可以部分、聚磷酸盐能够较完全地取消其降压作用,提示降压作用与前列腺素合成有关.去甲乌药碱亦为降压成分,其降压同时增加心率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该作用可被心得安阻断,说明其降压作用与兴奋β-受体有关.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研究表明:吴茱萸中所含的吴茱萸苦素为苦味质,有苦味健胃作用,其所含的挥发油又具有芳香健胃作用.吴茱萸的甲醇提取物,有抗大鼠水浸应激性溃疡的作用;水煎剂还具有抗盐酸性胃溃疡和消炎痛加乙醇性胃溃疡作用,对水浸应激性和结扎幽门性溃疡有抑制形成的倾向.
吴茱萸对离体小肠活动有双向作用,低浓度时兴奋,高浓度时抑制自发收缩活动,既能拮抗烟碱、毒扁豆碱、乙酰胆碱、组胺、氯化钡、酚妥拉明、利血平对离体小肠的兴奋作用;亦能对抗六烃季胺、阿托品和肾上腺素对离体小肠的抑制作用,但不能拮抗苯海拉明、碱、异搏定、美散痛对离体兔小肠的抑制作用.表明吴茱萸兴奋肠管作用与乙酰胆碱能神经和M-胆碱受体无关,其抑制作用可能与肾上腺素能神经和α-受体关系不太大,而可能与直接兴奋β-受体有关.
吴茱萸水煎剂给小鼠口服(20g/kg),可显著减少番泻叶引起的大肠刺激性腹泻次数;对蓖麻油引起的小肠刺激性腹泻次数亦有减少倾向.吴茱萸减慢正常小鼠的胃肠推进运动,也能拮抗吗啡或阿托品对小鼠的胃肠推进运动的抑制,提示吴茱萸对肠管的双向作用有利于调节机体的肠道作用.对胃肠功能紊乱所致的腹泻和消化不良性腹泻也有效.吴茱萸能使肠管兴奋,其所含的cGMP可能参与肠管活动.吴茱萸兴奋肠管活动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胆碱样、组胺样、抗肾上腺素样作用或是通过其中之二或是通过其中之一实现的.
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
吴茱萸中的拟交感成分对羟福林有松弛离体子宫作用,除去拟交感成分的残存液则兴奋大鼠子宫并可对抗对羟福林的松弛作用.其兴奋子宫的成分为去氢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芸香胺.去氢吴茱萸碱可能为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其兴奋子宫作用能被二甲基麦角新碱阻断而不能被阿托品阻断.
其他作用
吴茱萸煎剂对霍乱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孢癣菌、羊毛状小芽孢癣菌、石膏样小芽孢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吴茱萸水提取物和50%的甲醇提取物有防龋齿作用.吴茱萸素对感染哥伦比亚SK株病毒的小鼠有抗病毒作用.体外实验,吴茱萸煎剂及醇、乙醚提取物在体外能杀灭猪蛔虫、蚯蚓和水蛭.
吴茱萸煎剂给家兔口服有利尿作用;健康人口服亦有利尿作用.利尿成分为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
配伍效用
吴茱萸配伍大枣:吴茱萸温肝暖脾、降逆止呕;大枣甘温补脾和胃、养血安神.吴茱萸得大枣则温散而不燥烈大枣得吴茱萸则益气养血而不壅滞.二药合用有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寒之胃脘疼痛、妊娠恶阻以及厥阴头痛、干呕等症.
吴茱萸配伍当归:吴茱萸辛热燥烈疏肝行气、温中散寒善下行温肝肾、暖胞宫;当归辛甘而温补血行血为妇科养血调经之常用之品.吴茱萸得当归则温散而不伤阴血当归得吴茱萸则补血而不凝滞.二药伍用其温经活血、调经止痛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月经延期、量少而黑、少腹冷痛因冲任虚寒所致者以及寒滞肝脉之疝气疼痛.
吴茱萸配伍党参:吴茱萸辛苦性热芳香而燥入肝、脾、胃经有温肝暖脾、降逆止呕、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功;党参补中益气、养血生津.二者合用温中寓补有散寒补虚之功效用于治疗胃中虚寒之食谷欲吐、胸膈满闷;肝寒犯胃之呃逆吞酸以及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
吴茱萸配伍生姜:吴茱萸温中下气而降逆;生姜温胃散寒而止呕.二者合用有温胃散寒、降逆止呕之功效用于治疗胃寒呕吐或厥阴头痛呕吐涎沫者.
吴茱萸配伍小茴香:吴茱萸散寒除湿;小茴香散寒止痛.二者合用有散寒除湿、行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下焦寒湿所致之脘腹疼痛、疝痛、及宫寒不孕、月经不调、痛经等因寒而致者.
吴芋的功效与作用吴芋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1、可以有效地扩张保护血管,降低血压,用来治疗用来预防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有着良好的作用。
2、吴芋是一种温性的植物,可以排除体内多余的寒气,用来治疗寒凝气滞。
3、具有疏肝理气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肝肾阴虚。
4、有止痛的作用,用来治疗头痛、胸痛。
芜芋又叫什么芜芋又叫茱萸、越椒、艾子,是一种双子叶植物纲、山茱萸目、山茱萸科、山茱萸属常绿带香的植物,落叶乔木或灌木,高4-10米;树皮灰褐色;小枝细圆柱形,无毛或稀被贴生短柔毛冬芽顶生及腋生。
伞形花序生于枝侧,有总苞片4,卵形,厚纸质至革质,两侧略被短柔毛,开花后脱落;总花梗粗壮,花柱圆柱形,长15毫米,柱头截形;花梗纤细,长05-1厘米,密被疏柔毛。
核果长椭圆形,长12-17厘米,直径5-7毫米,红色至紫红色;核骨质,狭椭圆形,长约12毫米,有几条不整齐的肋纹。
花期3-4月;果期9-10月。
扩展资料:
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浙江、广东、广西、福建、贵州、云南、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等。
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生长于温暖地带,海拔400-1500米稀达2100米的林缘或森林中。
喜冷凉气候,耐寒力很强。
当气温稳定通过7℃左右时,种子即可萌发,幼苗可抵抗-3℃低温。
春季气温在6℃以上时,春芽开始萌动。
关于吴芋的功效与作用和吴芋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常见中药副作用一览
提起中药,有的人疯狂的推崇!但中药确实存在副作用不够明确的问题,随着医学研究的开展,一些中药的副作用渐渐被业界所认知。中药治疗是利用中药的偏性,抛开用药对象和用药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若对婴儿喂食过量人参汤,人参都可以杀人。中药药方复方(使用多味药)较单方的使用更应该注意毒性问题。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常见中药副作用一览,欢迎阅读。
朱砂
主要成分为硫化汞,导致汞中毒,损害中枢神经、肾脏、消化道。
含朱砂的中成药:一捻金、二十五味松石丸、二十五味珊瑚丸、十香返生丸、七珍丸(丹)、七厘散、万氏牛黄清心丸、小儿百寿丸、小儿至宝丸、小儿金丹片、小儿惊风散、小儿清热片、天王补心丸、牙痛一粒丸、牛黄千金散、牛黄抱龙丸、牛黄清心丸、牛黄镇惊丸、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散、红灵散、苏合香丸、医痫丸、补肾益脑片、局方至宝散、纯阳正气丸、抱龙丸、柏子养心丸、胃肠安丸、香苏正胃丸、保赤散、益元散、梅花点舌丸、琥珀抱龙丸、紫金锭、紫雪、暑症片、舒肝丸、痧药、避瘟散、人参再造丸、平肝舒络丸、再造丸、复方芦荟胶囊。
雄黄
主要成分为硫化砷,导致砷中毒,损伤神经、血管,并可引起肝、肾、脾及心肌等实质器官的脂肪变性和坏死、致癌。
含雄黄的中成药:七珍丸、小儿化毒散、小儿至宝丸、小儿惊风散、小儿清热片、牙痛一粒丸、牛黄至宝丸、牛黄抱龙丸、牛黄消炎片、牛黄清心丸、牛黄解毒丸(片)、牛黄镇惊丸、六应丸、安宫牛黄丸(散)、红灵散、医痫丸、局方至宝散、阿魏化痞膏、纯阳正气丸、珠黄吹喉散、梅花点舌丸、紫金锭、暑症片、痧药。
千里光
含有不饱和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会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并且是强致癌物质。也有肾毒性。
中成药:千柏鼻炎片、感冒消炎片、千喜片。
柴胡
主要成分柴胡皂苷能导致肾上腺肥大、胸腺萎缩,使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有肾毒性,能损害肾脏。
中成药:小柴胡片、小柴胡颗粒、柴胡口服液、柴胡舒肝丸、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午时茶颗粒、牛黄清心丸、气滞胃痛颗粒、龙胆泻肝丸、加味逍遥丸、护肝片、补中益气丸、乳疾灵颗粒、逍遥丸、消食退热糖浆、通乳颗粒、黄连羊肝丸、得生丸、清瘟解毒丸、舒肝和胃丸、感冒清热颗粒、鼻渊舒口服液、鼻窦炎口服液、平肝舒络丸、安坤赞育丸。
板蓝根
长期服用能损害肾脏,并能导致内出血和对造血功能造成损伤。
中成药:板蓝根颗粒、二丁颗粒、儿童清肺丸、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小儿感冒茶、小儿感冒颗粒、护肝片、利咽解毒颗粒、金嗓散结丸、复方鱼腥草片、健民咽喉片、羚羊清肺丸、清开灵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感冒退热颗粒、清开灵注射液。
款冬
含致癌成分,能导致肝癌。
中成药:川贝雪梨膏、止咳橘红口服液、止嗽化痰丸、橘红丸。
蜈蚣
主要含有组胺样物质和溶血蛋白质两种类似蜂毒酸的有毒成分。超量中毒有溶血作用,能引起过敏性休克,少量能兴奋心肌,大量能使心肌麻痹,并能抑制呼吸中枢等。
中成药:止痛化症胶囊、中风回春丸、中风回春片、医痫丸、金蒲胶囊、狼疮丸、通心络胶囊。
水蛭
含水蛭素,能阻止凝血酶的作用,引起内脏广泛出血。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
中成药:大黄蜇虫丸、血栓心脉宁胶囊、通心络胶囊、清脑降压片、化症回生片。
黄连、黄柏
含小檗碱(黄连素),孕妇服用可导致新生儿溶血症,儿童服用可引起急性溶血、严重黄疸。
中成药:复方黄连素片、黄连上清丸、黄连羊肝丸、一清颗粒、万氏牛黄清心丸、万应胶囊、万应锭、小儿化毒散、小儿清热片、木香槟榔丸、五福化毒丸、牛黄上清丸、牛黄上清胶囊、牛黄千金散、左金丸、左金胶囊、石斛夜光丸、戊己丸、芎菊上清丸、当归龙荟丸、安宫牛黄丸(散)、导赤丸、妇科分清丸、芩连片、拨云退翳丸、参精止渴丸、驻车丸、枳实导滞丸、栀子金花丸、香连丸(片)、复方仙鹤草肠炎胶囊、桂龙咳喘宁胶囊、脏连丸、狼疮丸、消渴灵片、清胃黄连丸、葛根芩连丸、蛤蚧定喘丸、癃清片、人参再造丸、平肝舒络丸、再造丸、二妙丸、九圣散、三妙丸、大补阴丸、小儿肝炎颗粒、分清五淋丸、功劳去火片、生血丸、白带丸、如意金黄散、固经丸、知柏地黄丸、河车大造丸、健步丸、清肺抑火丸、颈复康颗粒、鼻炎片、三中成药物。
麻黄
能导致高血压、心悸、神经损伤、肌病、中风、精神错乱、记忆力丧失,可致死。有肝毒性。
中成药:儿童清肺丸、九分散、千柏鼻炎片、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小儿咳喘颗粒、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小青龙合剂、小青龙颗粒、止喘灵注射液、止嗽定喘口服液、风湿马钱片、风湿骨痛胶囊、风寒咳嗽颗粒、防风通圣丸、宝咳宁颗粒、复方川贝精片、急支糖浆、洋参保肺丸、祛风舒筋丸、通宣理肺丸、清肺消炎丸、蛤蚧定喘丸、舒筋丸、痧药、疏风定痛丸、鼻炎片、镇咳宁糖浆、鹭鸶咯丸、人参再造丸、再造丸。
何首乌
能导致中毒性肝炎。
中成药:乙肝宁颗粒、七宝美髯颗粒、儿康宁糖浆、三宝胶囊、天麻首乌片、心通口服液、再造生血片、血脂宁丸、血脂灵片、产复康颗粒、安神补脑液、安神胶囊、更年安片、龟鹿补肾丸、养血生发胶囊、首乌丸、脂脉康胶囊、益气养血口服液、人参再造丸、平肝舒络丸、再造丸。
大黄
会干扰胆红素代谢途径,导致黄疸。能引起肝细胞退行性变化、前列腺上皮肥大或增生。
中成药:一捻金、一清颗粒、十一味能消丸、十香止痛丸、十滴水、十滴水软胶囊、八正合剂、三中成药物、大黄清胃丸、大黄蜇虫丸、小儿化毒散、小儿化食丸、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小儿清热片、木香槟榔丸、止痛紫金丸、止嗽化痰丸、牛黄上清丸、牛黄上清胶囊、牛黄至宝丸、牛黄消炎片、牛黄解毒丸(片)、分清五淋丸、六味安消散、当归龙荟丸、竹沥达痰丸、防风通圣丸、如意金黄散、妇科通经丸、利咽解毒颗粒、利胆排石片、金蒲胶囊、参精止渴丸(降糖丸)、导赤丸、枳实导滞丸、栀子金花丸、胃肠安丸、胆宁片、柴胡舒肝丸、脂脉康胶囊、狼疮丸、消食退热糖浆、黄氏响声丸、黄连上清丸、麻仁丸、麻仁润肠丸、痔康片、羚羊清肺丸、清宁丸、清肺抑火丸、清淋颗粒、跌打活血散、痧药、槟榔四消丸、礞石痰丸、蠲哮片、人参再造丸、化症回生片、再造丸。
泽泻
能对实验动物的肝脏和肾脏造成损害。
中成药:七味都气丸、三宝胶囊、山菊降压片(山楂降压片)、五苓散、分清五淋丸、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颗粒、龙胆泻肝丸、归芍地黄丸、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耳聋左慈丸、血脂灵片、麦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更年安片、启脾丸、补肾固齿丸、明目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金嗓散结丸、参茸固本片、枳实导滞丸、前列舒丸、济生肾气丸、桂附地黄丸、消栓通络片、消栓通络胶囊、锁阳固精丸、癃清片、安坤赞育丸。
益母草
长期使用对肾脏有毒。动物实验表明,会刺激与怀孕有关的乳腺癌的增长。
中成药:八宝坤顺丸、女金丸、加味生化颗粒、再造生血片、产复康颗粒、参茸白凤丸、得生丸、痛经丸、化症回生片。
延胡索
长期服用可损害心脏、肾脏。
中成药:九气拈痛丸、女金丸、元胡止痛片、止痛化症胶囊、少腹逐瘀丸、气滞胃痛颗粒、仲景胃灵丸、伤痛宁片、壮骨伸筋胶囊、安中片、安胃片、妇宝颗粒、妇科十味片、妇科调经片、肠胃宁片、金蒲胶囊、参茸白凤丸、茴香橘核丸、胃康灵胶囊、胃舒宁颗粒、舒肝丸、猴头健胃灵胶囊、痛经丸、痛经宝颗粒、化症回生片、平肝舒络丸、安坤赞育丸。
槟榔
含致癌物质水解槟榔碱。有肾毒性。
中成药:一捻金、九气拈痛丸、大黄清胃丸、山楂化滞丸、小儿至宝丸、开胸顺气丸、木香分气丸、木香槟榔丸、化积口服液、四正丸、利胆排石片、国公酒、金嗓利咽丸、肥儿丸、茴香橘核丸、柴胡舒肝丸、消食退热糖浆、消瘿丸、舒肝和胃丸、槟榔四消丸、蠲哮片。
厚朴
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
中成药:十香止痛丸、开胸顺气丸、木香分气丸、午时茶颗粒、六合定中丸、四正丸、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如意金黄散、利胆排石片、抱龙丸、国公酒、金嗓利咽丸、胃肠安丸、香苏正胃丸、香砂养胃丸、保济丸、柴胡舒肝丸、消食退热糖浆、麻仁丸、清宁丸、舒肝丸、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软胶囊、平肝舒络丸。
胖大海
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
中成药:金果含片、健民咽喉片、黄氏响声丸、清喉利咽颗粒。
天花粉
有肾毒性和肝毒性,可导致肾脏、肝脏损害。
中成药:儿童清肺丸、小儿化毒散、牛黄消炎片、导赤丸、如意金黄散、利咽解毒颗粒、拨云退翳丸、乳癖消片、宝咳宁颗粒、栀子金花丸、保济丸、消渴灵片、通乳颗粒、羚羊清肺丸、清肺抑火丸、清胃黄连丸、清音丸、清瘟解毒丸、解肌宁嗽丸、鹭鸶咯丸。
牵牛子
牵牛子素损害肾小球基底膜,并可损及神经系统。
中成药:一捻金、大黄清胃丸、山楂化滞丸、小儿化食丸、开胸顺气丸、木香槟榔丸、槟榔四消丸。
石菖蒲、八角茴香、桂皮、花椒、蜂头茶、七荆介
均含有毒性成分黄樟醚,可诱发肝癌。
中成药:儿童清肺丸、天王补心丸、安神补心丸、辛芩颗粒、复方仙鹤草肠炎胶囊、茴香橘核丸、锁阳固精丸、复方甘草片、拨云退翳丸、化症回生片。
川楝子
能使心、肝、肾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能导致中毒性肝炎。
中成药:乙肝宁颗粒、三子散、止痛化症胶囊、阴虚胃痛颗粒、妇宝颗粒、乳块消片、茴香橘核丸、舒肝丸。
黄药子
含有毒成分薯蓣皂苷及黄药子萜等,对中枢神经、心脏、肝、肾有毒害作用,可致中毒性肝炎。
中成药:金蒲胶囊。
山慈菇
含秋水仙碱,作用与亚砷酸相似,出现类似砷中毒的症状。严重可致死。
中成药:金蒲胶囊、紫金锭。
硝石
主要成分为硝酸盐,可转化成硝基化合物诱发肝癌。
中成药:红灵散、纯阳正气丸、紫雪。
甘遂
对粘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引起炎症、充血及蠕动增加,并有凝集、溶解红细胞及麻痹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作用。含致癌物质。对肾脏有毒。
中成药:控涎丸。
艾叶
能损害肝脏、中枢神经、血管,导致中毒性肝炎。
中成药:艾附暖宫丸、加味生化颗粒、妇科通经丸、参茸保胎丸、化症回生片、安坤赞育丸。
补骨脂
大剂量或长期服用对肾脏有毒。大剂量对实验动物的胎儿有不良影响。
中成药:七宝美髯颗粒、千金止带丸、四神丸、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再造生血片、壮骨关节丸、肠胃宁片、补肾益脑片、青娥丸、国公酒、固本咳喘片、茴香橘核丸、首乌丸、蚕蛾公补片、荷丹片、益肾灵颗粒、锁阳固精丸、强阳保肾丸、安坤赞育丸。
侧柏叶
大剂量或长期服用可致眩晕,恶心,或呕吐。对肾脏有毒。
中成药:妇宝颗粒、清宁丸。
苍耳子
对肾脏有毒。大剂量可因呼吸,循环或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中成药:辛芩颗粒、通窍鼻炎片、鼻炎片、鼻渊舒口服液、鼻窦炎口服液。
丁香
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
中成药:二十五味松石丸、二十五味珊瑚丸、十六味冬青丸、十香止痛丸、十香返生丸、七味广枣丸、八味檀香散、木香分气丸、止痛紫金丸、六应丸、妙济丸、纯阳正气丸、洁白丸、紫雪、痧药、避瘟散、人参再造丸、中华跌打丸、化症回生片、平肝舒络丸、再造丸。
肉桂
过量使用可能会对肾脏有毒,并能引起血尿。
中成药:十六味冬青丸、十全大补丸、十滴水、十滴水软胶囊、七味葡萄散、人参养荣丸、女金丸、五苓散、五味清浊散、止痛化症胶囊、牛黄清心丸、艾附暖宫丸、仲景胃灵丸、补肾固齿丸、纯阳正气丸、茴香橘核丸、柏子养心丸、复方皂矾丸、济生肾气丸、桂附地黄丸、桂附理中丸、痛经丸、痛经宝颗粒、强阳保肾丸、麝香保心丸、人参再造丸、化症回生片、平肝舒络丸、再造丸。
巴豆
含巴豆油和巴豆毒素,巴豆油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和致癌成分,巴豆毒素能溶解红细胞,并使局部组织发生变性、坏死,从而产生便血、尿血,以致死亡。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
中成药:七珍丸、妇科通经丸、胃肠安丸、保赤散。
独活
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
中成药:天麻丸、壮骨关节丸、抱龙丸、国公酒、祛风止痛片、舒筋丸、舒筋活络酒、疏风定痛丸、中华跌打丸。
北豆根、番泻叶、虎杖、大戟、金樱根、千斤拔、苦参、昆明山海棠、芦荟、千年健、使君子
以上植物药材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
中成药:北豆根片、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青果丸、荷丹片、胆宁片、热炎宁颗粒、控涎丸、三金片、妇科千金片、四味土木香散、金蒲胶囊、清肺抑火丸、雅叫哈顿散、昆明山海棠片、当归龙荟丸、舒筋丸、疏风定痛丸、化积口服液、肥儿丸、疳积散。
海马、红娘子、生蜂蜜、鱼胆、猪胆
以上动物药材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
中成药:复方皂矾丸、护肝片、胆乐胶囊、脑立清丸、藿胆丸。
洋金花(曼陀罗)
含莨菪碱,对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具有毒蕈碱样作用,可致死。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
中成药:止喘灵注射液、壮骨伸筋胶囊。
马钱子
含番木鳖碱和马钱子碱,两者均有大毒,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
中成药:马钱子粉、马钱子散、九分散、风湿马钱片、舒筋丸、疏风定痛丸。
川乌、草乌
全株有大毒,主要有毒成分为乌头碱、次乌头碱,作用于心脏和神经系统。
中成药:小活络丸、木瓜丸、风湿骨痛胶囊、骨刺消痛片、祛风舒筋丸、中华跌打丸、二十五味珊瑚丸、三七伤药片、小金丸、五味麝香丸、祛风止痛片。
商陆
含商陆毒素,能损伤胃肠、中枢神经和心脏,导致呼吸循环衰竭,可致死。有肾毒性。
全蝎
可引起过敏反应、血尿、糖尿、蛋白尿。
中成药:七珍丸、小儿至宝丸、小儿惊风散、止痛化症胶囊、中风回春丸、牛黄千金散、牛黄抱龙丸、牛黄镇惊丸、风湿马钱片、医痫丸、通心络胶囊、人参再造丸、再造丸。
金不换、天芥菜
有肝毒性,可引起肝脏的损害。
七叶一枝花
含蚤体苷、蚤休士宁苷及生物碱等,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脏均有毒害作用。
飞龙掌血
主要毒性成分为白屈菜碱、二氢白屈菜红碱等。为神经肌肉毒,对心脏也有抑制作用,对胃肠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
无名异
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锰,能导致锰中毒。
茵芋
含有茵芋碱、茵芋苷等毒素,引起心肌抑制、痉挛等,舒张血管等,可致死。
火麻仁
含毒蕈素胆碱及酚性成分,作用于中枢神经,引起毒性反应。
中成药:麻仁丸、麻仁润肠丸。
附子
会对心脏产生损害。
中成药:天麻丸、四逆汤、附子理中丸、前列舒丸、济生肾气丸、桂附地黄丸、益肾灵颗粒、人参再造丸、再造丸。
蟾酥
主要成分为强心苷配糖体(蟾蜍毒素),作用于迷走神经及心肌。
中成药:牙痛一粒丸、牛黄消炎片、六应丸、血栓心脉宁胶囊、灵宝护心丹、金蒲胶囊、梅花点舌丸、痧药、麝香保心丸。
冬虫夏草
可引起变态反应、皮疹、皮肤瘙痒、月经紊乱或闭经、房室传导阻滞。有肾毒性,长期服用可能对肾脏有毒。
薏苡仁
能使胸腺萎缩。
中成药:儿康宁糖浆、参苓白术散、骨刺消痛片、保济丸、前列舒丸。
野百合
对肝脏、肾脏有损害,可致肝、肾坏死。野百合碱能诱发肝癌。
蓖麻子
主要有毒成分为蓖麻毒蛋白,可损害肝、肾,导致中毒性肝炎。并可凝集和溶解红细胞及麻痹呼吸、血管运动中枢,导致呼吸、循环衰竭。
中成药:补脾益肾丸。
雷公藤
能导致肺水肿、中毒性肝炎、肾衰竭。
中成药:雷公藤多甙片、雷公藤总萜片、雷公藤片。
苦楝皮
能导致中毒性肝炎、肾损伤,可致死。
中成药:祛瘀散结胶囊。
白花藤(白花丹)
含有毒成分蓝雪素,大剂量或长期服用可能对肾脏有毒。
矮地茶、八角枫(华木瓜)、荜橙茄、白头翁、臭梧桐、丢了棒(五味藤)、鬼臼、含羞草、夹竹桃、腊梅根、六轴子、松节、土贝母、土荆芥、土牛膝、望江南子、相思子、萱草根、油桐子、芫花、皂角剌(皂荚)、钻地风
以上植物药材均有肾毒性,可对肾脏造成损害。
大枫子
大剂量长期服用可致失明。对肾脏有毒。
乌桕
其作用与巴豆、牵牛大致相同,对胃肠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吸收后可导致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的麻痹,以及循环系统的衰竭。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
鸦胆子
鸦胆子毒素可使内脏血管显著扩张甚至出血,对肝、肾等实质性细胞有损害作用,使白细胞增多。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普遍的抑制作用。
;想报考2018年执业药师的广大考生们注意了,为你整理了<中药有没有副作用熟记60味中药副作用>,供你参考,更多执业药师考试资讯,网站将持续更新,敬请关注!
中药有没有副作用熟记60味中药副作用
1、朱砂
主要成分为硫化汞,导致汞中毒,损害中枢神经、肾脏、消化道。
含朱砂的中成药:
一捻金、二十五味松石丸、二十五味珊瑚丸、十香返生丸、七珍丸(丹)、七厘散、万氏牛黄清心丸、小儿百寿丸、小儿至宝丸、小儿金丹片、小儿惊风散、小儿清热片、天王补心丸、牙痛一粒丸、牛黄千金散、牛黄抱龙丸、牛黄清心丸、牛黄镇惊丸、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散、红灵散、苏合香丸、医痫丸、补肾益脑片、局方至宝散、纯阳正气丸、抱龙丸、柏子养心丸、胃肠安丸、香苏正胃丸、保赤散、益元散、梅花点舌丸、琥珀抱龙丸、紫金锭、紫雪、暑症片、舒肝丸、痧药、避瘟散、人参再造丸、平肝舒络丸、再造丸、复方芦荟胶囊。
2、雄黄
主要成分为硫化砷,导致砷中毒,损伤神经、血管,并可引起肝、肾、脾及心肌等实质器官的脂肪变性和坏死和致癌。
含雄黄的中成药:
七珍丸、小儿化毒散、小儿至宝丸、小儿惊风散、小儿清热片、牙痛一粒丸、牛黄至宝丸、牛黄抱龙丸、牛黄消炎片、牛黄清心丸、牛黄解毒丸(片)、牛黄镇惊丸、六应丸、安宫牛黄丸(散)、红灵散、医痫丸、局方至宝散、阿魏化痞膏、纯阳正气丸、珠黄吹喉散、梅花点舌丸、紫金锭、暑症片、痧药。
3、千里光
含有不饱和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会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并且是强致癌物质。也有肾毒性。
中成药:
千柏鼻炎片、感冒消炎片、千喜片。
4、柴胡
主要成分柴胡皂苷能导致肾上腺肥大、胸腺萎缩,使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有肾毒性,能损害肾脏。
中成药:
小柴胡片、小柴胡颗粒、柴胡口服液、柴胡舒肝丸、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午时茶颗粒、牛黄清心丸、气滞胃痛颗粒、龙胆泻肝丸、加味逍遥丸、护肝片、补中益气丸、乳疾灵颗粒、逍遥丸、消食退热糖浆、通乳颗粒、黄连羊肝丸、得生丸、清瘟解毒丸、舒肝和胃丸、感冒清热颗粒、鼻渊舒口服液、鼻窦炎口服液、平肝舒络丸、安坤赞育丸。
5、板蓝根
长期服用能损害肾脏,并能导致内出血和对造血功能造成损伤。
中成药:
板蓝根颗粒、二丁颗粒、儿童清肺丸、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小儿感冒茶、小儿感冒颗粒、护肝片、利咽解毒颗粒、金嗓散结丸、复方鱼腥草片、健民咽喉片、羚羊清肺丸、清开灵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感冒退热颗粒、清开灵注射液。
6、款冬
含致癌成分,能导致肝癌。
中成药:
川贝雪梨膏、止咳橘红口服液、止嗽化痰丸、橘红丸。
6、蜈蚣
主要含有组胺样物质和溶血蛋白质两种类似蜂毒酸的有毒成分。超量中毒有溶血作用,能引起过敏性休克,少量能兴奋心肌,大量能使心肌麻痹,并能抑制呼吸中枢等。
中成药:
止痛化症胶囊、中风回春丸、中风回春片、医痫丸、金蒲胶囊、狼疮丸、通心络胶囊。
7、水蛭
含水蛭素,能阻止凝血酶的作用,引起内脏广泛出血。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
中成药:
大黄蜇虫丸、血栓心脉宁胶囊、通心络胶囊、清脑降压片、化症回生片。
8、黄连 黄柏
含小檗碱(黄连素),孕妇服用可导致新生儿溶血症,儿童服用可引起急性溶血、严重黄疸。
中成药:
复方黄连素片、黄连上清丸、黄连羊肝丸、一清颗粒、万氏牛黄清心丸、万应胶囊、万应锭、小儿化毒散、小儿清热片、木香槟榔丸、五福化毒丸、牛黄上清丸、牛黄上清胶囊、牛黄千金散、左金丸、左金胶囊、石斛夜光丸、戊己丸、芎菊上清丸、当归龙荟丸、安宫牛黄丸(散)、导赤丸、妇科分清丸、芩连片、拨云退翳丸、参精止渴丸、驻车丸、枳实导滞丸、栀子金花丸、香连丸(片)、复方仙鹤草肠炎胶囊、桂龙咳喘宁胶囊、脏连丸、狼疮丸、消渴灵片、清胃黄连丸、葛根芩连丸、蛤蚧定喘丸、癃清片、人参再造丸、平肝舒络丸、再造丸、二妙丸、九圣散、三妙丸、大补阴丸、小儿肝炎颗粒、分清五淋丸、功劳去火片、生血丸、白带丸、如意金黄散、固经丸、知柏地黄丸、河车大造丸、健步丸、清肺抑火丸、颈复康颗粒、鼻炎片、三黄片。
9、麻黄
能导致高血压、心悸、神经损伤、肌病、中风、精神错乱、记忆力丧失,可致死。有肝毒性。
中成药:
儿童清肺丸、九分散、千柏鼻炎片、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小儿咳喘颗粒、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小青龙合剂、小青龙颗粒、止喘灵注射液、止嗽定喘口服液、风湿马钱片、风湿骨痛胶囊、风寒咳嗽颗粒、防风通圣丸、宝咳宁颗粒、复方川贝精片、急支糖浆、洋参保肺丸、祛风舒筋丸、通宣理肺丸、清肺消炎丸、蛤蚧定喘丸、舒筋丸、痧药、疏风定痛丸、鼻炎片、镇咳宁糖浆、鹭鸶咯丸、人参再造丸、再造丸。
10、何首乌
能导致中毒性肝炎。
中成药:
乙肝宁颗粒、七宝美髯颗粒、儿康宁糖浆、三宝胶囊、天麻首乌片、心通口服液、再造生血片、血脂宁丸、血脂灵片、产复康颗粒、安神补脑液、安神胶囊、更年安片、龟鹿补肾丸、养血生发胶囊、首乌丸、脂脉康胶囊、益气养血口服液、人参再造丸、平肝舒络丸、再造丸。
11、大黄
会干扰胆红素代谢途径,导致黄疸。能引起肝细胞退行性变化、前列腺上皮肥大或增生。
中成药:
一捻金、一清颗粒、十一味能消丸、十香止痛丸、十滴水、十滴水软胶囊、八正合剂、三黄片、大黄清胃丸、大黄蜇虫丸、小儿化毒散、小儿化食丸、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小儿清热片、木香槟榔丸、止痛紫金丸、止嗽化痰丸、牛黄上清丸、牛黄上清胶囊、牛黄至宝丸、牛黄消炎片、牛黄解毒丸(片)、分清五淋丸、六味安消散、当归龙荟丸、竹沥达痰丸、防风通圣丸、如意金黄散、妇科通经丸、利咽解毒颗粒、利胆排石片、金蒲胶囊、参精止渴丸(降糖丸)、导赤丸、枳实导滞丸、栀子金花丸、胃肠安丸、胆宁片、柴胡舒肝丸、脂脉康胶囊、狼疮丸、消食退热糖浆、黄氏响声丸、黄连上清丸、麻仁丸、麻仁润肠丸、痔康片、羚羊清肺丸、清宁丸、清肺抑火丸、清淋颗粒、跌打活血散、痧药、槟榔四消丸、礞石痰丸、蠲哮片、人参再造丸、化症回生片、再造丸。
12、泽泻
能对实验动物的肝脏和肾脏造成损害。
中成药:
七味都气丸、三宝胶囊、山菊降压片(山楂降压片)、五苓散、分清五淋丸、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颗粒、龙胆泻肝丸、归芍地黄丸、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耳聋左慈丸、血脂灵片、麦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更年安片、启脾丸、补肾固齿丸、明目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金嗓散结丸、参茸固本片、枳实导滞丸、前列舒丸、济生肾气丸、桂附地黄丸、消栓通络片、消栓通络胶囊、锁阳固精丸、癃清片、安坤赞育丸。
13、益母草
长期使用对肾脏有毒。动物实验表明会刺激与怀孕有关的乳腺癌的增长。
中成药:
八宝坤顺丸、女金丸、加味生化颗粒、再造生血片、产复康颗粒、参茸白凤丸、得生丸、痛经丸、化症回生片。
14、延胡索
长期服用可损害心脏、肾脏。
中成药:
九气拈痛丸、女金丸、元胡止痛片、止痛化症胶囊、少腹逐瘀丸、气滞胃痛颗粒、仲景胃灵丸、伤痛宁片、壮骨伸筋胶囊、安中片、安胃片、妇宝颗粒、妇科十味片、妇科调经片、肠胃宁片、金蒲胶囊、参茸白凤丸、茴香橘核丸、胃康灵胶囊、胃舒宁颗粒、舒肝丸、猴头健胃灵胶囊、痛经丸、痛经宝颗粒、化症回生片、平肝舒络丸、安坤赞育丸。
15、槟榔
含致癌物质水解槟榔碱。有肾毒性。
中成药:
一捻金、九气拈痛丸、大黄清胃丸、山楂化滞丸、小儿至宝丸、开胸顺气丸、木香分气丸、木香槟榔丸、化积口服液、四正丸、利胆排石片、国公酒、金嗓利咽丸、肥儿丸、茴香橘核丸、柴胡舒肝丸、消食退热糖浆、消瘿丸、舒肝和胃丸、槟榔四消丸、蠲哮片。
16、厚朴
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
中成药:
十香止痛丸、开胸顺气丸、木香分气丸、午时茶颗粒、六合定中丸、四正丸、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如意金黄散、利胆排石片、抱龙丸、国公酒、金嗓利咽丸、胃肠安丸、香苏正胃丸、香砂养胃丸、保济丸、柴胡舒肝丸、消食退热糖浆、麻仁丸、清宁丸、舒肝丸、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软胶囊、平肝舒络丸。
17、胖大海
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
中成药:
金果含片、健民咽喉片、黄氏响声丸、清喉利咽颗粒。
18、天花粉
有肾毒性和肝毒性,可导致肾脏、肝脏损害。
中成药:
儿童清肺丸、小儿化毒散、牛黄消炎片、导赤丸、如意金黄散、利咽解毒颗粒、拨云退翳丸、乳癖消片、宝咳宁颗粒、栀子金花丸、保济丸、消渴灵片、通乳颗粒、羚羊清肺丸、清肺抑火丸、清胃黄连丸、清音丸、清瘟解毒丸、解肌宁嗽丸、鹭鸶咯丸。
19、牵牛子
牵牛子素损害肾小球基底膜,并可损及神经系统。
中成药:
一捻金、大黄清胃丸、山楂化滞丸、小儿化食丸、开胸顺气丸、木香槟榔丸、槟榔四消丸。
20、穿山甲
有肝毒性,可引起肝脏的损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