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三
招宝玉结诗社帖(第三十七回)
娣探谨奉
二兄文几:
前夕新霁,月色如洗,因惜清景难逢,讵忍就卧,时漏已三转,犹徘徊于桐槛之下,未防风露所欺,致获采薪之患。昨蒙亲劳抚嘱,复又数遣侍儿问切,兼以鲜荔并真卿墨迹见赐,何瘝痌惠爱之深哉!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夺之场,犹置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娣虽不才,窃同叨栖处于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若蒙棹雪而来,娣则扫花以待。此谨奉。
[说明]
贾政出差离家。宝玉在园中无聊,探春差翠墨送来招宝玉结诗社的请帖。宝玉读了,欣然而往,半路上又接到了贾芸写的送白海棠的帖儿。
[注释]
1娣探谨奉——妹妹探春小心地送上。客气话。娣,女弟。古时女子对姊而言称娣,对兄而言称妹。后人以为对宝玉不应称“娣”,遂据意改易。如甲辰本、程高本改作“妹探” , 戚序本改作“妹探春”。都没有细察探春特意这样自称的文情用意。其实,她称“娣”正是把宝玉视为自己的姊姊,或把自己当作他的弟弟,抹去男女性别界线,愈见亲密无间,自己具名只用一“探”字也正为此。若一本正经地写上“妹探春”,便无风趣可言了。今从庚辰本。
2文几——书房中置于座侧的案几,倦时可凭靠。这里说谨奉书信于几案前,表示对习文的人的尊重。
3清景——清明的月色。讵忍就卧——怎么忍心舍此景色而去睡觉呢。
4时——当时。
5漏已三转——即夜已三更的意思。漏,漏壶,古代的定时器,由上下叠放的好几只铜壶构成,水由最高一只孔中漏出,逐级转入到最低的一只,从置于其中的刻时标杆所浮出的高度来测定时间。
6桐槛——旁植梧桐树的窗下或长廊边的栏杆。
7“未防”二句——不防感受风寒而得了病。采薪之患,自称有病的谦辞。旧时自称有病为“负薪之忧”,语出《礼记曲礼下》,或称“采薪之忧”,出《孟子公孙丑下》,意思是背柴或打柴劳累,体力还未恢复。
8抚嘱——慰问和叮嘱。
9数遣侍儿问切——多次叫丫头来对我表示问候、关切。
10鲜荔——鲜荔枝。真卿——颜真卿,唐代大书法家。
11“何瘝痌”句——你的关怀和爱护是何等的深啊!“瘝痌”亦作“恫瘝”,“痌”同“恫”。《书康浩》:“恫瘝乃身。”蔡沉集传:“恫,痛;瘝,病也。视民之不安,如疾痛在乃身。”后来常用以表示对民间疾苦的关怀。如:恫瘝在抱。这里说宝玉像病生在自己身上那样地关切对方的健康。
12伏几凭床处默——默默地凭伏着几案而坐。说自己独在房中想问题。
13名攻利夺之场——争名夺利的场所。这里指繁华的闹市。
14些山滴水之区——指范围很小的人工园景。些,少,小。
15揖——拱手礼。旧时朋友见面时常拱手,这里是面邀的意思。
16投辖攀辕——形容挽留客人心切。辖,古代车上的零件,多用青铜制成,插在轴端孔内。汉代陈遵大会宾客,曾闭门,把客人的车辖投入井中,使客人不得离去。见《汉书陈遵传》。辕,压在车轴上伸出在车子前端、驾车用的直木或曲木。攀辕,也就是牵挽住车子不让走。旧时常用“攀辕扣马”(《东观汉记》)或“攀辕卧辙”(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及《白氏六帖事类集》)作为挽留所谓贤明官吏之辞。
17盘桓——徘徊,逗留。
18竖——直立。这里就是创建、树立的意思。
19吟社——诗社。
20窃——犹言私下里,是表示个人行动、意见的谦词,如窃闻、窃思。叨——谦词,在这里有“幸运一道”的意思。栖处——居住。泉石之间——指大观园。
21薛林——薛宝钗、林黛玉。雅调——风雅的才调。
22醉飞吟盏——饮酒赋诗。飞,形容举杯。吟盏,等于说“增添诗兴的酒杯”。
23孰——谁。雄才莲社——莲社是佛教净土宗最初的结社,东晋时慧远在庐山东山寺所创立,曾约会刘程之等一批所谓名儒,号称十八贤。他们曾以书招陶渊明,所以文中引以为比。《莲社高贤传》:“远法师与诸贤结莲社,以书招渊明。渊明曰:‘若许饮,则往。’许之。遂造(去到那里)焉。忽攒眉(皱眉头)而丢。”须眉,男子。这句说:谁说的只允许男子们结社以召集有才之士。
24直以——即使……也当……。东山之雅会——像谢安那样风雅地会聚。晋代谢安,字安石,曾隐居东山,后常以“东山”来指称他。《晋书谢安传》:“(谢安)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让余脂粉——余,我们。脂粉,女子。投帖给宝玉,却不把他算在“须眉”中而归于脂粉队里,是很有意思的。
25棹雪而来——乘兴而来。棹,划船工具,这里作划船解。此字各本歧出:作
目录五
王炎谈黛钗
[译文]
千秋万岁太平年,芙蓉桂花飘香月,无可奈何伤怀日,怡红院浊玉,谨以百花蕊为香,冰鲛纱为帛,取来沁芳亭泉水,敬上枫露茶一杯。这四件东西虽然微薄,姑且借此表示自己一番诚挚恳切的心意,将它放在白帝宫中管辖秋花之神芙蓉女儿的面前,而祭奠说:我默默思念:姑娘自从降临这污浊的人世,至今已有十六年了。你先辈的籍贯和姓氏都早已湮没,无从查考;而我能够与你在起居梳洗、饮食玩乐之中亲密无间地相处,仅仅只有五年八个月零一点时间啊!回想姑娘当初活着的时候,你的品质,黄金美玉难以比喻其高贵;你的心地,晶冰白雪难以比喻其纯洁;你的神智,明星朗日难以比喻其光华;你的容貌,春花秋月难以比喻其娇美。
姊妹们都爱慕你的娴雅,婆妈们都敬仰你的贤惠。可是,谁能料到恶鸟仇恨高翔,雄鹰反而遭到网 获;臭草妒忌芬芳,香兰竟然被人剪除。花儿原来就怯弱,怎么能对付狂风?柳枝本来就多愁,如何禁得起暴雨 一旦遭受恶毒的诽谤,随即得了个不治之症。
所以,樱桃般的嘴唇褪去鲜红,而发出了呻吟的声音;甜杏似的脸庞丧失芳香,而呈现出憔悴的病容。流言蜚语产生于屏内幕后,荆棘毒草爬满了门前窗口。哪里是自招罪愆而丧生,实在乃蒙受垢辱而致死。你是既怀着不尽的忧忿,又含着无穷的冤屈呵!
高尚的品格被人妒忌,闺女的愤恨恰似受打击被贬到长沙去的贾谊;刚烈的气节遭到暗伤,姑娘的悲惨超过窃神土救洪灾的鲧被杀在羽野。独自怀着无限辛酸,有谁可怜不幸夭亡?你既象仙家的云彩那样消散,我又到哪里去寻找你的踪迹?无法知道聚窟洲的去路,从哪里来不死的神香?没有仙筏能渡海到蓬莱,也得不到回生的妙药。
你眉毛上黛色如青烟缥缈,昨天还是我亲手描画;你手上的指环已玉质冰凉,如今又有谁把它渥暖?炉罐里的药渣依然留存,衣襟上的泪痕至今未干。镜已破碎,鸾鸟失偶,我满怀愁绪,不忍打开麝月的镜匣;梳亦化去,云龙飞升,折损檀云的梳齿,我便哀伤不已。
你那镶嵌着金玉的珠花被委弃在杂草丛中,落在尘土里的翡翠发饰也被人拾走。鹊楼人去楼空,七月七日牛女鹊桥相会的夜晚,你已不再向针眼中穿线乞巧;鸳鸯带空余断缕,哪一个能够用五色的丝线再把它接续起来?况且,正当秋天,五行属金,西方白帝,应时司令。孤单的被褥中虽然有梦,空寂的房子里已经无人。在种着梧桐树的台阶前,月色多么昏暗!你芬芳的魂魄和美丽的姿影一同逝去。在绣着芙蓉花的纱帐里,香气已经消散,你娇弱的喘息和细微的话语也都灭绝。
一望无际的衰草,又何止芦苇苍茫!遍地凄凉的声音,无非是蟋蟀悲呜。点点夜露洒在覆盖着青苔的阶石上,捣衣砧的声音不再穿过帘子进来。阵阵秋雨打在爬满了薜荔的墙垣上,也难听到隔壁院子里哀怨的笛声。你的名字尚在耳边,屋檐前的鹦鹉还在叫唤;你的生命行将结束,栏杆外的海棠就预先枯萎。过去,你躲在屏风后捉迷藏,现在,听不到你的脚步声了;从前,你去到庭院前斗草,如今,那些香草香花也白白等待你去采摘了!
目录三
其五(林黛玉)
左边一个“天”——良辰美景奈何天。中间“锦屏”颜色俏——纱窗也没有红娘报。
剩了“二六”八点齐——双瞻玉座引朝仪。
凑成“篮子”好采花——仙仗香挑芍药花。
[注释]
1良辰美景奈何天——用明代大戏曲家汤显祖《牡丹亭·惊梦》中女主角杜丽娘的唱词原句:“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参见《仙宫对联》“无可奈何天”注。
《牡丹亭》有反对传统婚姻制度和旧礼教的倾向,被儒家道学先生视为“*书”,所以书中说“宝钗听了,回头看看她。”(说明宝钗也读过。)
2“锦屏”颜色俏——上四下六的牌叫“锦屏”。四是红的,六是绿的,排成长方形,像美丽的屏风。俏,好看。3纱窗——像六点;窗上多用绿纱,以比色。红娘,比四点红。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中张生唱词:“侯门不许老僧敲,纱窗外定有红娘报。”丫鬟红娘常作莺莺与张生间的信使,所以张生盼她报消息。
《西厢记》是大团圆的,《红楼梦》则是悲剧,因而改原句中“定有”为“没有”。
4双瞻玉座引朝仪——上二下六,八点整齐地排成两行(“八点齐”),很像是左右官人引百僚分两行朝见皇帝。用杜甫《紫宸殿退朝口号》诗原句:“户外昭容紫袖垂,双瞻御座引朝仪。”因为分行,所以说“双瞻” 。瞻,瞻仰。御座,皇帝的座位,今引作“玉座”,若非音讹,或是作者为寓意而改。朝仪,朝见时臣僚按仪礼所站的行列。杜甫写自己身为谏官,得亲近皇帝,“天颜有喜近臣知”,其心事(令中或隐指宝玉心事)无所不知,虽然如此,杜甫并没有遂志。
5“篮子”——成套点色的名称,三张牌是六六、四六、二六,四与二加起来也是六,成“一副儿”,叫“篮子”,以“二”像篮柄,“四” 像篮筐。“四”是红的,所以说“好采花”。
6仙杖香挑芍药花——“仙杖”表示以杖挑着“篮子”采花者是仙女。“芍药花”代表爱情,古代男女相赠芍药以结情好。《诗·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调笑),赠之以芍药。”这一句暗示所谓“木石前盟”。
中国梦是历史的 、现实的、也是未来的,让我们为中国梦朗诵诗一首。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中国梦诗朗诵,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梦诗朗诵一:《中国梦诗歌朗诵稿》
九十二年前,
山河动荡,列强肆虐,
迷茫的中国人啊,
在那三座大山的压迫下艰难喘息。
在那昏暗的日子里,
我听见了黄河的怒吼,
仿佛愤怒的诉说著什么;
我听见了长江的啼哭,
仿佛悲伤望着孩儿的慈母。
就是这样一个暗无天日的时刻,
遥远的东方忽然出现了丝丝曙光。
那是什么
那是救赎的福祉吗
那是慈母的目光吗
那是带领我们走向富强的希望吗
是的,
就是她!
那是中国 !那是我们的黎明!
今天,
九十二年后的今天,
那个风雨飘扬的中国早已成为了历史,
但是我们不敢忘记那用鲜血染成的路,
我们永远记得弱国无外交的卑微,
我们很庆幸我们的坚信,
是中国 带领我们走出了黑暗,
是中国 带领我们走向了富强,
是中国 带领我们屹立于世界!
我们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地追寻着梦的脚步,
我们的梦想在鲜艳的党旗里不断飞扬,
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不曾退缩!
中国梦,
崛起的中国将要实现的共同梦!
中国梦诗朗诵二:《中国梦朗诵稿》
男:这是我的梦
女:这也是我的梦
大合:这是我们的中国梦
女:今夜/你入我梦来/带着女娲补天的彩石
男:今夜/你入我梦来/携著伏羲老祖的故事
女:你用最/轻柔的话语呼唤我
男:这一声却让我的整个身躯血液沸腾
女:于是,我聆听着清越的战国编钟走向你
男:我摩挲漫天黄沙的丝绸之路走向你
女:我感受着泰山一览众山小的巍峨/长城一去万里的雄浑
男:我领略了江南水乡的柔情,北国雪野的无垠
女:我看见了,看见了这令我心醉神迷的一切,你看见了么
男:是的,我看见了,我看见了游侠泛著寒光的剑身/
看见了大汉羽林军头盔耀眼的红缨
女:听,那是什么声音
男:这是铁木真驰骋草原战马的嘶鸣声/是郑和下西洋的船楫声/
是戚继光横刀立马、誓斩倭寇的呐喊声
女:那是赤壁的惊涛拍岸/那是长白山的松涛林海/那是仁人志士的悲天悯人
合:那是天之涯,海之角最动听的啼鸣/那是涌入我们灵魂的五千年的光辉
中国梦诗朗诵三:《我的梦,我的中国梦朗诵稿》
老师:敲响历史的钟声,我们听到了中华五千年的梦想
穿过岁月的河流,我们看到了龙族实现梦想的力量
老师:五千年的厚重历史,赋予我们智慧的双眸
五千年的坚守传承,赐予我们钢铁的脊梁
学生合:六十年前,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庄严的宣告在长城内外回响
六十年后,一个民族巍然屹立,蓬勃的生机在天地之间飞扬
五千年的蕴涵积淀,六十载的奋斗自强,实现了国富民强的梦想
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
我们听到了一声触及心灵的召唤:
同心共筑“中--国--梦”
老师:刹那间,满腔的热血在沸腾,满怀的豪情在唱响
郭志帅:我有一个红色的梦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实现,鲜艳的五星红旗定会高高飘扬在世界之巅
董文文:我有一个橙色的梦想,冰冷的心灵变得温暖,漠然的面孔变得灿烂,孤寂的角落有了光明,盛开的鲜花取代了硝烟
达楞塔布:我有一个**的梦想,黄河之水奔流激荡,凄风苦雨一去不返,春和景明充满人间
冯小惠:我有一个绿色的梦想,秀美的山川如诗如画,绿色生态永续发展
闫浩宇:我有一个青色的梦想,年轻的中国青春激荡,改革奋进永向前方
卢治国:我有一个蓝色的梦想,纯净的天空一片蔚蓝,幸福的生活充满阳光
陈振国:我们有一个紫色的梦想,东方大国,紫气东来,中华崛起,世界同享!
学生合:这是我的梦
这也是我的梦
这是你我的梦
这是我们的七彩梦——
中——国——梦
老师:中国少年,意气风发,矢志不渝,将与天地共存
老师:少年中国梦,雄奇瑰丽,亘古不变,定与日月同辉
师生和:让我们携起手来,
为中国梦添彩,让中国梦飞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