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是通过手指弹奏琴键引起琴槌敲击琴弦而发音的键盘乐器。
钢琴是西洋古典音乐中的一种键盘乐器,有“乐器之王”的美称。由88个琴键(52个白键,36个黑键)和金属弦音板组成。意大利人巴托罗密欧·克里斯多佛利在1709年发明了钢琴。
钢琴的前身是拨弦古钢琴,也叫做羽管键琴。它与钢琴的内部原理大致相同,都是在琴体内部装有音板和许多拉紧并列的琴弦。不同的是钢琴的弦槌击弦发音,拨弦古钢琴用羽管制的拨子拨弦发音。
钢琴组成
现代钢琴结构精密复杂,琴身内有一万多个零件协同工作,立式钢琴和三角钢琴基本结构是一样的,主要由琴壳、琴弦、支架、音板、击弦机系统(键盘、止音器、琴槌)和踏板系统(顶杆和踏板)六大部分组成。
现代钢琴的音域宽广,音色多变,表现力极为出色,不但可以作为独奏、重奏、合奏和伴奏乐器使用,也是音乐创作和听觉训练中必不可少的基础乐器之一,因此,钢琴也被称为“乐器之王”。
标准的钢琴有88个琴键。实际上,历史上出现了各种样式的钢琴,它们的键盘数量一般在73键以及85键之间。例如日本钢琴在50年代左右,大多是85键像雅马哈的P1,包括中国星海钢琴初期的产品也是。在60年代以后,日本钢琴和中国钢琴全部改为88键。
钢琴简介
钢琴是西洋古典音乐中的一种键盘乐器,有“乐器之王”的美称。由88个琴键(52个白键,36个黑键)和金属弦音板组成。意大利人巴托罗密欧·克里斯多佛利在1709年发明了钢琴。
钢琴音域范围从A2(275Hz)至C5(4186Hz),几乎囊括了音乐体系中的全部乐音,是除了管风琴以外音域最广的乐器。钢琴普遍用于独奏、重奏、伴奏等演出。
钢琴外文名为Piano,它的全名应叫Pianoforte,意为弱强。由于这件乐器既能发出弱音,又能发出强音,才有了这样一个极为形象的名字。后来,也许是为了称呼上的方便,人们将表示强音的forte略去,只保留表示弱音的piano,并沿用至今。
钢琴已有200年以上的历史。最初,它只是一部可以改变力度的键盘乐器。
钢琴虽诞生在义大利,却在德奥和英国得以发展成长。钢琴是在17世纪末1709年由制作家巴尔托洛奥.克里斯托夫里(BartolomeoCristofori)所发明的键盘乐器,并取名为(gravicembelocolpianoeforte),他是义大利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一位乐器制作师。
在克里斯福里的第一架钢琴出现后的一百年里,拨弦古钢琴仍为人们所应用,但大多是为演奏特定作品时而使用。故以弦槌B2B电子商务平台代替拨弦发音就成为当时键盘乐器的主要特色,亦是钢琴的代表象徵。最早的钢琴具有从键盘伸展的许多弦,如直大键琴和现代平台钢琴等类型,或(就方形钢琴而言)与琴键成直角,如击弦键琴。
钢琴的发明,最初颇不为人们重视,因为对它复杂的机械结构的必要性了解不多。巴哈(JohnnSebastianBach)曾拥有过一架钢琴,但他却没有使用它,而宁可弹奏大键琴。此外,在十八世纪中期,巴瓦拉德布拉甘萨王后也拥有三架钢琴,也置之不用,而改用大键琴,其缘由是他不喜欢钢琴的音色。
钢琴诞生的头一个世纪中曾经历许多次改良。虽然刚开始它被形容为是锅炉工制造出的粗陋机械,少有优雅之色,在表现细腻的情感上逊於拨弦古钢琴和击弦古钢琴许多;但是随著时代的变迁,音乐开始由巴洛克风格向古典主义演变,声音尖锐、古板、缺乏生机的拨弦古钢琴,被音域丰富宽广;音色细腻、洪亮的钢琴所替代。一直到18世纪末期,钢琴到19世纪钢琴乐器终於傲居群雄登上“乐器之王”的宝座。
也正是如此德国钢琴在世界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世界钢琴品牌排名也是靠前的。
钢琴的主要构成:
1 踏板(Pedal):是指钢琴下面用足踩的踏板而言。它是钢琴中除键盘外最重要的配件。1711年意大利乐器制造家克理斯多佛利(Bartolommeo Cristofori)在改造钢琴时发明的。
钢琴踏板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1)制音踏板(Damper Pedal):右踏板,也叫做延音踏板。是英国人布劳马(John Broadwood)于1783年发明,通常是钢琴下最右内侧的踏板,当延音踏板被压时下,平时压在弦上的制音器(Damper)立即扬起。使所有的琴弦延续震动,将踏板放开后,所有的制音器又全部压在琴弦上制止发音。由于按下制音踏板会使琴声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故又称强音踏板(Loud Pedal)。
2)柔音踏板 (Soft Pedal):左踏板,也叫做弱音踏板(ulna cord) 。
在平台式钢琴里,踩下柔音踏板时,琴槌会立刻向旁推移,使音量减少,并使声音变得非常清纯、柔和。琴槌移近琴弦,藉以减轻冲力,减少打击的长度与强度,使音量变小。它的作用就不仅是帮助演奏者弹得更弱,也是为了增加声音的柔和,并除掉音质中任何敲击的成分。左踏板往往被比作"旋乐演奏者的弱音器"。
3)持音踏板(Sostenuto Pedal):中踏板,延长音踏板(sostenuto)。
具有特殊性能的踏板。它有着令声音或弦的振动持续下去的作用。但由于持音踏板使用机会少,所以现在的找持音踏板的构造和作用都有所改变。大部分现代钢琴的持音踏板被踩下时,一块活动的绒布会夹在琴槌和琴弦之间,使音量变得极细和模糊还变闷。通常只使用于夜间或清晨弹奏钢琴之时,以免惊扰邻居的安宁。
2调音钉(Tuning Pins):是一些能够用特制扳手扭动旋转的钉状螺栓。它的旋床是有锁口的特制高碳钢,因而琴弦能牢固地绕在弦轴钉上,致使音准在琴弦高强度拉力作用下能长期保持并稳定下来。
3琴槌(Hammer):外包着高品质的毛毡或绒布,由于这层「皮肤」多是羊毛造的,因而又称羊毛槌。它本身连着琴键,当琴键被按下时,琴槌便会打落琴弦上并借着琴弦的振动使钢琴发出声音。因此,它的作用是用来敲击被调音钉紧扣着的琴弦。
4制音器:制音器是与弦紧贴着,用来阻止弦的震动。例如当钢琴上的琴键被按下时,钢琴内部的琴槌会打在一条条用铜制造的琴弦上,借着琴弦的震动发出声音。
5琴胆(Action):琴胆连接着琴键和琴槌,是整部钢琴的灵魂和最重要的配件。
6响板(Soundboard):响板位于钢琴内部最后面的一块大金属钢板,它连着调音钉,紧贴着琴弦,当琴弦被引发振动而发出声音时,响板会使声音产生双重共鸣,即将声音透过响板反射以及扩大出来。
7琴键(Keyboard):整个琴键都是由黑键和白键组合而成。
乐音体系在88键钢琴上,是将7个白键基本音级CDEFGAB、以及它们的5个黑键变化音级,编为一个音组,共有七又三分之一音组,分为大字组和小字组两类,从低到高音依序排列。
各音组内的音名顺序相同,只是在音名的右侧(大写字母在右下方、小写字母在右上方)添加各音组的序列数字作为标记。各音组的标记是:大字2组(仅3个音)-大字1组-大字组-小字组-小字1组-小字2组-小字3组-小字4组- 小字5组(仅1个音)。
在钢琴正中央的一组音级(包括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的十二个音级--从C到B)为“小字一组”。用小写字母c、d、e、f、g、a、b来表示,并在其右上方标记出阿拉伯数字1。如:c1、d1、e1、f1、g1、a1、b1。
同样的办法,为其它音组定名:
1、比小字一组高的音组由低到高分别定名为“小字二组”、“小字二组” 、“小字三组” 、“小字四组”、 “小字五组”、 “小字六组”等等。并在其右下方用阿拉伯数字1或2、3、4。如小字三组的D就标记为d 3,小字二组的bE就标记为b E 2等等。
2、比小字一组低的音组由高到低分别定名为“小字组”,“大字组”、“大字一组”、“大字二组”、“大字三组”、“大字四组”等等。
其中大字组的音用大写字母C、D、E、F、G、A、B来表示,并在其右下方用阿拉伯数字1或2、3、4。如大字二组的D就标记为D 2,大字三组的bA就标记为bA 3等等。
扩展资料:
在乐音体系中七个基本音级的标记(音名和唱名)是循环使用的。即C,D,E, F, G, A,B之后又回到c,d, e,f, g, a, b如此循环往复。但是,每一个循环中的音级是音高不同的,也就是说,虽然音名(或唱名)相同但音高是不一样的。
在标记音名时采用大写、小写,或者是在大写字母后加入下标、小字母后加人 上标的方法加以区别。如:C,a,a1,B3。其中两个相邻的、具有同样名称的音的关系为“八度”。
-音组
近代钢琴由88个琴键组成。
1、一组钢丝弦。它们是安装在铁架上,按照平均律的方法各自调成现代音阶的88个音。
2、称为“音板”的增幅振动板,它用机械的方法连接着弦,由于增强空气中声音的传导效果,从而发出具有充分强度和色彩(量和质)的音。没有音板帮助的弦,无论如何也不能产生这样的效果。
3、击弦机(action)。它由用以击弦的88个敲击棒或“弦槌”以及把各个弦槌与手指弹动的“键”相连接的一系列杠杆所组成。
4、由木质框架组成的支撑结构。这这上面安装音板和安放挂弦的铁架,以求对它加固。
第一台现代钢琴:
1、钢琴的发明者是巴尔托洛奥克里斯托福里,他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一位乐器制作师。
2、1709年,他以拨弦古钢琴为原形,制作出一架被称为具有“强弱音变化的古钢琴”他在钢琴上采用了以弦槌击弦发音的机械装置,代替了过去拨弦古钢琴用动物羽管波动琴弦发音的机械装置。
3、从而使琴声更富有表现力,音响层次更丰富,并能通过手指触键来直接控制声音的变化。
4、在克里斯福里的第一架钢琴出现后的一百年里,拨弦古钢琴仍为人们所应用,但更多地是为演奏特定作品而使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